CN105714544B - 蒸气熨斗 - Google Patents

蒸气熨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4544B
CN105714544B CN201510920266.2A CN201510920266A CN105714544B CN 105714544 B CN105714544 B CN 105714544B CN 201510920266 A CN201510920266 A CN 201510920266A CN 105714544 B CN105714544 B CN 10571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iron
vapor
iron bas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02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4544A (zh
Inventor
太田飞华吏
斋藤和沙
武田真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winbir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winbir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winbird Corp filed Critical Twinbir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1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4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10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气熨斗,包括:熨斗基座,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以及配件,能够装卸地设置在熨斗基座的底面壁,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且将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第1蒸气喷出孔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通过安装配件,能够使喷势强劲的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不仅如此,而且能以自然的姿势握持蒸气熨斗而使用,因此能够容易地有效地将挂在衣架等上的衣服等的褶皱烫平。

Description

蒸气熨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出用来去除衣服的褶皱或气味的蒸气的蒸气熨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蒸气熨斗,已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蒸气熨斗:将设置着数个蒸气喷射孔的后盖装设在具有数量少于蒸气喷射孔的蒸气排出孔的基座上,而构成熨斗熨烫面,并且在基座与后盖之间设置面向基座的蒸气排出孔与后盖的蒸气喷射孔的蒸气扩散室,将熨斗基座的气化室中所产生的蒸气从蒸气排出孔排出到该蒸气扩散室并扩散后,从后盖的蒸气喷射孔喷射,以这种方式构成而能够从大范围喷射蒸气,并且将蒸气喷射孔对向配置在一部分蒸气排出孔的正下方,由此能够从这些蒸气喷射孔喷射喷势强劲的蒸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已知有如下一种蒸气熨斗,包括:基座,具有加热器、气化室及与该气化室连通并在下表面设开口的喷出孔;把手及水箱,设置在该基座的上部;以及手动式泵装置,设置在该水箱上,将水箱内的水供给到所述基座的气化室;且所述蒸气熨斗具备蒸箱,该蒸箱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且具有使来自所述基座的喷出孔的蒸气喷出至外部的喷出孔及包围该喷出孔而植设的刷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369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201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这些蒸气熨斗在将衣服等挂在衣架等上的状态下将蒸气以所谓的喷射蒸气的形式喷出而进行褶皱烫平的情况下,喷势强劲的蒸气的喷出范围有限,绝对称不上好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效地将挂在衣架等上的衣服等的褶皱烫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喷势强劲的蒸气大范围地喷出的蒸气熨斗。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蒸气熨斗包括:熨斗基座,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以及配件,能够装卸地设置在所述熨斗基座的底面壁,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
而且,本发明所述的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熨斗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外端更靠外侧的位置。
而且,本发明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之间设置着衬垫。
进而,关于所述配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蒸气熨斗是通过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而能够通过安装配件使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而且,由于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所以在将衣服等挂在衣架等上的状态下喷出蒸气而进行褶皱烫平的情况下,通过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姿势为纵向的状态握持蒸气熨斗而使用,能够良好地将褶皱烫平,进而,与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姿势为横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的情况相比,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姿势为纵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时的姿势自然,所以手不易疲劳,因而能够容易地将褶皱烫平。
而且,通过使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熨斗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外端更靠外侧的位置,能够使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
而且,通过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之间设置衬垫,能够使从第1蒸气喷出孔喷出的蒸气确实地从第2蒸气喷出孔喷出。
进而,通过将所述配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而能够在配件的上端部沿宽度方向大范围地设置刷体,其结果能够在将褶皱烫平时良好地刷拭衣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将下盖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蒸气熨斗的将上盖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仰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安装着配件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仰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配件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将下盖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的仰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的将上盖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蒸气熨斗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表示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的图1~3中,1为熨斗主体,在熨斗主体1的底部设置着熨斗基座2,该熨斗基座2具有作为熨斗熨烫面的底面壁2a。
在熨斗基座2的上侧,连接构成熨斗主体1的下侧外轮廓的下侧盖体3,在该下侧盖体3的前部与后部的上端,分别连接着构成熨斗主体1的上侧外轮廓的上侧盖体4的前部与后部。而且,在下侧盖体3的中央部的上端与上侧盖体4的中央部的下端,以被下侧盖体3与上侧盖体4包围的方式连接着中央盖体5。在该中央盖体5的大致中央设置着空间部5a,该空间部5a供使用者在握持蒸气熨斗时将手插入。并且,由熨斗基座2、下侧盖体3、上侧盖体4、中央盖体5构成熨斗主体1的外轮廓。
在下侧盖体3的后部突出设置着脚部3a,在上侧盖体4的后部突出设置着脚部4a。并且,通过将脚部3a、4a以与载置面(未图示)接触的方式载置于载置面,而将熨斗主体1以前方朝向上方的方式载置于载置面。
在上侧盖体4的上部前方设置着供水盖6,且该供水盖6开闭自如,打开供水盖6能够向设置在熨斗主体1内部的储水部7装入蒸气产生用水。而且,中央盖体5由透明材料形成,能从外部视认收容在储水部7的水的量。而且,在上侧盖体4上部的供水盖6的后方设置着操作部8。并且,通过对操作部8进行操作,能够切换熨斗熨烫的设定温度。而且,在中央盖体5的上部,朝向空间部5a向下侧突出地设置着蒸气按钮9。进而,在上侧盖体4的上部后方连接着电源线10。
在熨斗基座2的靠前方位置,喷出蒸气的数个第1蒸气喷出孔2b在宽度方向上横向排成一列,且贯通熨斗基座2而形成。而且,在熨斗基座2的上部,形成着用来使水蒸发而产生蒸气的气化室2c。气化室2c是作为形成在熨斗基座2上表面的凹部而形成。而且,气化室2c的上表面被板状的熨斗基座盖2d覆盖。
而且,在熨斗基座2内置着用来对熨斗基座2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1。加热器11虽未详细于图示,但当俯视时呈后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配置在熨斗基座2的周边部。而且,在熨斗基座2的后部上方配置着作为供水机构的泵12。泵12将水从储水部7供给到熨斗基座2的气化室2c。并且,当操作蒸气按钮9时,泵12进行运作而将水送到熨斗基座2,水因经加热器11加热的熨斗基座2的热而气化,由此产生蒸气。这样一来,熨斗基座2构成为气化单元。
在熨斗基座2的上方配置着具备紫外线光源13的照射单元14。照射单元14的内部从照射单元14的后部经由大致圆筒状的蒸气路径15而与气化室2c连通。而且,照射单元14的内部从照射单元14的前部依序经由大致圆筒状的连接路径16、及作为凹部形成在熨斗基座2上表面的再加热室2e而与熨斗基座2的第1蒸气喷出孔2b连通。并且,熨斗基座2中所产生的蒸气经由蒸气路径15而流向照射单元14,在照射单元14内被紫外线光源13照射紫外线,之后经由连接路径16而返回到熨斗基座2,在再加热室2e中被熨斗基座2的热再加热,然后从第1蒸气喷出孔2b被喷出到外部。而且,加热器11构成为配置在作为喷出路径的再加热室2e与第1蒸气喷出孔2b附近,而高效率地被再加热。
而且,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能在下侧盖体3的下端装卸自如地安装着由耐热性树脂构成的配件51。
配件51从下侧及侧方包围熨斗基座2,并嵌合在下侧盖体3的下端。由此,熨斗基座2被下侧盖体3与配件51完全包围。而且,配件51具备包围熨斗基座2的上盖52、及嵌合在上盖52的前方下部的下盖53。而且,在熨斗主体1的下侧盖体3的后方下表面设置滑动按钮17,通过使滑动按钮17左右滑动,能够保持或解除配件51对下侧盖体3的锁定状态。
在配件51的与第1蒸气喷出孔2b对向的位置形成着数个开口部54。在开口部54的上方,由耐热性的可挠性树脂构成的衬垫55被上盖52与下盖53夹持。并且,在衬垫55形成着第2蒸气喷出孔56,该第2蒸气喷出孔56用来将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释放到配件51外部。而且,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紧密地抵接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并包围第1蒸气喷出孔2b。由此,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被确实地从第2蒸气喷出孔56释放到外部。进而,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形成范围比第1蒸气喷出孔2b的形成范围大,通过安装配件51,能够大范围地喷射蒸气。
配件51形成为从大致中央部朝向前方宽度逐渐变宽的形状,配件51的前端形成为向前方突出的大致圆弧形状。并且,在配件51的前端附近设置着呈大致圆弧状排列的刷体57。
在表示配件51的图7~9中,在上盖52的上表面形成着收容熨斗基座2的凹部61。凹部61从上表面观察到的形状成为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形状几乎相同的大致蛋形的形状。而且,凹部61形成为稍大于熨斗基座2,以使熨斗基座2不会接触到配件51的上盖52。在凹部61的周缘,朝向上方形成着与熨斗主体1的下侧盖体3的下端嵌合的周缘壁62。
配件51的上盖52的后方形状是对照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形状而形成,相对于此,在上盖52的大致中央部到前方,形成着朝向前方宽度逐渐变宽的宽幅部63。宽幅部63的左右外缘64在俯视时呈向外侧翘曲的凹形状,前方外缘65呈圆弧状的凸形状。而且,宽幅部63的前方端位于比周缘壁62的前方端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宽幅部63的左右外缘64与前方外缘65由曲线部66平滑地连接。而且,在上盖52的后端,卡止在熨斗基座2的下侧盖体3的卡止部67形成为朝向上方的突起。
配件51的下盖53形成为与上盖52的宽幅部63的周缘形状相吻合的形状。并且,该下盖53在上盖52的大致中央部到前方,以覆盖上盖52的下表面的方式从下方嵌合固定于上盖52。此外,下盖53的后端71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形成为直线状。
图10表示将下盖53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51的底面,在该图10中,在上盖52的大致中央部到前方形成着供下盖53嵌合的凹部72。而且,在上盖52的凹部72内,朝向下方形成着加强肋73、74、75。加强肋73、74、75配置成与下盖53抵接而防止下盖53变形。加强肋73为周缘壁62的一部分,其形状与熨斗主体1的下侧盖体3的下端的形状相对应。加强肋74是以加强肋73为起点呈放射状配置。加强肋75从左右外缘64与前方外缘65朝向内侧形成。
在上盖52的中央部稍靠前方的位置形成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状的开口部76,在开口部76配置着衬垫55,该衬垫55具有沿宽度方向整齐排列的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56。衬垫55形成为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状,且在中央部等间隔地整齐排列着5个第2蒸气喷出孔56。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周缘77朝向下方突出形成。此外,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形成范围比熨斗基座2的第1蒸气喷出孔2b的形成范围大,另一方面,第2蒸气喷出孔56配置在比熨斗基座2的宽度小的范围内。
此外,比较图8与图10可知,上盖52的开口部76在上盖52的上表面比在上盖52的下表面形成得小。并且,衬垫55的周缘部抵接于上盖52的下表面的开口部76的周缘部。而且,衬垫55的周缘部附近的上表面抵接于开口部76内的上盖52的下表面。并且,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沿着上盖52的上表面的开口部76的边缘向比开口部76的上表面更上方突出而形成。
图11表示将上盖52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51的平面,在该图11中,在下盖53的大致中央部,形成着供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周缘77嵌合的5个开口部54。在下盖53的周缘部,形成着数个用来将下盖53固定于上盖52的爪78。在下盖53的前端部的大致圆弧状的区域,配置着从下盖53的上表面固定刷体57的刷体固定部79。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喷出蒸气时的运作进行说明。
当操作蒸气按钮9时,泵12进行运作,而将水从储水部7供给到熨斗基座2的气化室2c。被供给到气化室2c的水因经加热器11加热的熨斗基座2的热而气化,由此产生蒸气。
气化室2c中产生的蒸气经由蒸气路径15而从照射单元14的后部进入到照射单元14内。在照射单元14内,利用紫外线光源13对蒸气照射紫外线。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蒸气的粒子被细分化。
之后,粒子被细分化后的蒸气从照射单元14的前部经由连接路径16返回到熨斗基座2。然后,在再加热室2e中被熨斗基座2的热再加热之后,从第1蒸气喷出孔2b被喷出到外部。
此处,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的粒子由于被照射紫外线而细分化,所以蒸气的粒子数增加。如果成为蒸气来源的水的量相同,那么与粒子数少的蒸气相比,粒子数多的蒸气更容易被视认。这是因为,如果粒子的总体积相同且粒子变小,那么总表面积相对于总体积的比变大,因此蒸气粒子表面的反射频率增加。因此,容易观察到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而且,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由于粒子被细分化而变小,所以即便拍打到衣服上也不易弄湿衣服表面。
在安装着配件51的情况下,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从形成于配件51的第2蒸气喷出孔56朝向外部喷出。
详细来说,由于第1蒸气喷出孔2b被紧密抵接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包围,所以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被确实地导入到第2蒸气喷出孔56。而且,第2蒸气喷出孔56在熨斗基座2的宽度方向上的形成范围比第1蒸气喷出孔2b的形成范围大,通过安装配件51,而使蒸气的喷射范围比未安装配件51时大。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包括:熨斗基座2,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2b;以及配件51,能够装卸地设置在所述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56;且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通过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能够通过安装配件51而使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而且,由于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所以在将衣服等挂在衣架等上的状态下喷出蒸气而将褶皱烫平的情况下,通过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纵向的状态握持蒸气熨斗而使用,能够良好地将褶皱烫平,进而,与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横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的情况相比,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纵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时的姿势自然,所以手不易疲劳,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褶皱烫平。
而且,通过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之间设置衬垫55,能够使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确实地从第2蒸气喷出孔56喷出。
而且,关于所述配件5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51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57,由此,能够在配件51的上端部沿宽度方向大范围地设置刷体57,其结果能够在将褶皱烫平时良好地刷拭衣料。
[实施例2]
以下,对实施例2的蒸气熨斗进行说明。此外,存在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的情况。
在表示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的图12~14中,1为熨斗主体,在熨斗主体1的底部设置着熨斗基座2,该熨斗基座2具有作为熨斗熨烫面的底面壁2a。
在熨斗基座2的上侧,连接构成熨斗主体1的下侧外轮廓的下侧盖体3,在该下侧盖体3的前部与后部的上端,分别连接着构成熨斗主体1的上侧外轮廓的上侧盖体4的前部与后部。而且,在下侧盖体3的中央部的上端与上侧盖体4的中央部的下端,以被下侧盖体3与上侧盖体4包围的方式连接着中央盖体5。在该中央盖体5的大致中央设置着空间部5a,该空间部5a用来供使用者在握持蒸气熨斗时将手插入。并且,由熨斗基座2、下侧盖体3、上侧盖体4、中央盖体5构成熨斗主体1的外轮廓。
在下侧盖体3的后部突出设置着脚部3a,在上侧盖体4的后部突出设置着脚部4a。并且,通过将脚部3a、4a以与载置面(未图示)接触的方式载置于载置面,而将熨斗主体1以前方朝向上方的方式载置于载置面。
在上侧盖体4的上部前方设置着供水盖6,且该供水盖6开闭自如,打开供水盖6能够向设置在熨斗主体1内部的储水部7装入蒸气产生用水。而且,中央盖体5由透明材料形成,能从外部视认收容在储水部7的水的量。而且,在上侧盖体4上部的供水盖6的后方设置着操作部8。并且,通过对操作部8进行操作,能够切换熨斗熨烫的设定温度。而且,在中央盖体5的上部,朝向空间部5a向下侧突出地设置着蒸气按钮9。进而,在上侧盖体4的上部后方连接着电源线10。
在熨斗基座2的靠前方位置,喷出蒸气的数个第1蒸气喷出孔2b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四个且前后排成两列,并且贯通熨斗基座2而形成。而且,在熨斗基座2的上部形成着用来使水蒸发而产生蒸气的气化室2c。气化室2c作为形成在熨斗基座2的上表面的凹部而形成。而且,气化室2c的上表面被板状的熨斗基座盖2d覆盖。
而且,在熨斗基座2内置着用来对熨斗基座2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1。加热器11虽未图示,但当俯视时呈后方开放的大致U字状配置在熨斗基座2的周边部。而且,在熨斗基座2的后部上方配置着作为供水机构的泵(未图示)。泵将水从储水部7供给到熨斗基座2的气化室2c。并且,当操作蒸气按钮9时,泵进行运作而将水送到熨斗基座2,水因经加热器11加热的熨斗基座2的热而气化,由此产生蒸气。这样一来,熨斗基座2构成为气化单元。
在熨斗基座2的上方配置着具备紫外线光源13的照射单元14。照射单元14的内部从照射单元14的后部经由大致圆筒状的蒸气路径15而与气化室2c连通。而且,照射单元14的内部从照射单元14的前部依序经由大致圆筒状的连接路径16、及作为凹部形成在熨斗基座2的上表面的再加热室2e而与熨斗基座2的第1蒸气喷出孔2b连通。并且,熨斗基座2中所产生的蒸气经由蒸气路径15而流向照射单元14,在照射单元14内被紫外线光源13照射紫外线,之后经由连接路径16而返回到熨斗基座2,在再加热室2e中被熨斗基座2的热再加热,然后从第1蒸气喷出孔2b被喷出到外部。而且,加热器11构成为配置在作为喷出路径的再加热室2e与第1蒸气喷出孔2b附近,而高效率地被再加热。
而且,如图15~17所示,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能够在下侧盖体3的下端装卸自如地安装由耐热性树脂构成的配件51。
配件51从下侧及侧方包围熨斗基座2,且嵌合在下侧盖体3的下端。由此,熨斗基座2被下侧盖体3与配件51完全包围。而且,配件51具备包围熨斗基座2的上盖52、及嵌合在上盖52下部的下盖53。
在配件51的与第1蒸气喷出孔2b对向的位置形成着开口部76。在开口部76,由耐热性的可挠性树脂构成的衬垫55的下部被上盖52与下盖53夹持。并且,在下盖53形成着第2蒸气喷出孔56,该第2蒸气喷出孔56用来将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释放到配件51的外部,且衬垫55的下端周缘55b包围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周围。而且,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紧密地抵接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且包围第1蒸气喷出孔2b。由此,将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确实地从第2蒸气喷出孔56释放到外部。进而,第2蒸气喷出孔56的形成范围比第1蒸气喷出孔2b的形成范围大,通过安装配件51,能够大范围地喷射蒸气。
配件51形成为从大致中央部朝向前方宽度逐渐变宽的形状,配件51的前端形成为朝前方突出的大致圆弧形状。并且,在配件51的前端附近设置着呈大致圆弧状排列的刷体57。
在表示配件51的图18~20中,在上盖52的上表面形成着收容熨斗基座2的凹部61。凹部61从上表面观察到的形状成为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形状几乎相同的大致蛋形的形状。而且,凹部61形成为稍大于熨斗基座2,以使熨斗基座2不会接触到配件51的上盖52。在凹部61的周缘,朝向上方形成着与熨斗主体1的下侧盖体3的下端嵌合的周缘壁62。
配件51的上盖52的后方形状是对照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形状而形成,相对于此,在上盖52的大致中央部到前方,形成着朝向前方宽度逐渐变宽的宽幅部63。宽幅部63的左右外缘64在俯视时呈朝向外侧翘曲的凹形状,前方外缘65呈圆弧状的凸形状。而且,宽幅部63的前方端位于比周缘壁62的前方端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宽幅部63的左右外缘64与前方外缘65由曲线部66平滑地连接。
配件51的下盖53形成为与上盖52的周缘形状相吻合的形状。并且,该下盖53以覆盖上盖52的下表面的方式从下方嵌合固定于上盖52。
图21表示将下盖53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51的底面,在该图21中,在上盖52形成着供下盖53嵌合的凹部72。而且,在上盖52的凹部72内,朝向下方形成着加强肋73、75。加强肋73、75配置成与下盖53抵接而防止下盖53变形。加强肋73为周缘壁62的一部分,其形状与熨斗主体1的下侧盖体3下端的形状相对应。加强肋75从前方外缘65朝向内侧形成。
在上盖52的中央部稍靠前方的位置,形成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圆形状的开口部76,在开口部76配置着衬垫55,该衬垫55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80。衬垫55形成为下端周缘55b比上端周缘55a在宽度方向上更长的长圆形状,且嵌合在上盖52的开口部76。而且,在上盖52的开口部76的前方与后部的加强肋73的内侧分别形成着开口部81、82。
此外,比较图19与图21可知,衬垫55形成为上端周缘55a的宽度小于下端周缘55b的宽度。并且,衬垫55的下部的周缘部抵接于上盖52的下表面的开口部76的周缘部。而且,衬垫55的上部的周缘部抵接于上盖52的上表面的开口部76的周缘部。并且,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沿着上盖52的上表面的开口部76的边缘向比开口部76的上表面更上方突出而形成。而且,衬垫55的下端周缘55b沿着上盖52的下表面的开口部76的边缘向比开口部76的下表面更下方突出而形成。
图22表示将上盖52拆卸后的状态的配件51的平面,在该图22中,在下盖53的大致中央部,以等间隔整齐排列地形成着六个第2蒸气喷出孔56。此外,第2蒸气喷出孔56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熨斗基座2的宽度更宽的范围。而且,形成着槽部83,该槽部83包围六个第2蒸气喷出孔56,供衬垫55的下端周缘55b凹凸嵌合。在下盖53的周缘部形成着数个用来将下盖53固定于上盖52的爪78。在下盖53的前端部的大致圆弧状区域配置着从下盖53的上表面固定刷体57的刷体固定部79。
在下盖53形成着与上盖52的加强肋73凹凸嵌合的加强肋84。而且,在下盖53的比第2蒸气喷出孔56更靠前方的位置形成着1条在左右方向上开口的换气用槽部85,且在比第2蒸气喷出孔56更靠后方的位置形成着4条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换气用槽部86。此外,在换气用槽部85、86各自单侧的全长形成着从底面观察时向上凹起,从上表面观察时向上突出的袋状部85a、86a,由此换气用槽部85、86的开口面积变大。此外,在下盖53的前后左右方向上形成着加强肋87。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喷出蒸气时的运作进行说明。
当操作蒸气按钮9时,未图标的泵进行运作,将水从储水部7供给到熨斗基座2的气化室2c。被供给到气化室2c的水因经加热器11加热的熨斗基座2的热而气化,由此产生蒸气。
气化室2c中产生的蒸气经由蒸气路径15而从照射单元14的后部进入到照射单元14内。在照射单元14内,利用紫外线光源13对蒸气照射紫外线。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蒸气的粒子被细分化。
之后,粒子被细分化后的蒸气从照射单元14的前部经由连接路径16而返回到熨斗基座2。然后,在再加热室2e中被熨斗基座2的热再加热之后,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到外部。
此处,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的粒子由于被照射紫外线而细分化,所以蒸气的粒子数增加。如果成为蒸气来源的水的量相同,那么与粒子数少的蒸气相比,粒子数多的蒸气更容易被视认。这是因为,如果粒子的总体积相同且粒子变小,那么总表面积相对于总体积的比变大,因此蒸气粒子表面的反射频率增加。因此,容易观察到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而且,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由于粒子被细分化而变小,所以即便拍打到衣服上也不易弄湿衣服表面。
在安装着配件51的情况下,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从形成于配件51的第2蒸气喷出孔56朝向外部喷出。
详细来说,由于第1蒸气喷出孔2b被紧密抵接于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的衬垫55的上端周缘55a包围,所以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被确实地导入到第2蒸气喷出孔56。而且,第2蒸气喷出孔56在熨斗基座2的宽度方向上的形成范围比熨斗基座2的宽度大,通过安装配件51,而使蒸气喷射的范围比未安装配件51时大。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蒸气熨斗包括:熨斗基座2,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2b;以及配件51,能够装卸地设置在所述熨斗基座2的底面壁2a,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56;且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通过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能够通过安装配件51而使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而且,由于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所以在将衣服等挂在衣架等上的状态下喷出蒸气而将褶皱烫平的情况下,通过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纵向的状态握持蒸气熨斗而使用,能够良好地将褶皱烫平,进而,与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横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的情况相比,以蒸气熨斗的熨斗主体1姿势为纵向的状态使用蒸气熨斗时的姿势自然,所以手不易疲劳,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褶皱烫平。
而且,通过使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熨斗基座2的宽度方向的外端更靠外侧的位置,能够使蒸气在宽度方向上大范围地喷出。
而且,通过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2b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56之间设置衬垫55,能够使从第1蒸气喷出孔2b喷出的蒸气确实地从第2蒸气喷出孔56喷出。
而且,关于所述配件5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51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57,由此,能够在配件51的上端部沿宽度方向大范围地设置刷体57,其结果能够在将褶皱烫平时良好地刷拭衣料。

Claims (5)

1.一种蒸气熨斗,包括:
熨斗基座,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以及配件,能够装卸地设置在所述熨斗基座的底面壁,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所述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之间设置衬垫;及
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形成于所述衬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
3.一种蒸气熨斗,包括:
熨斗基座,具备数个用来使蒸气喷出的第1蒸气喷出孔;以及配件,能够装卸地设置在所述熨斗基座的底面壁,并且具备数个第2蒸气喷出孔;所述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设置在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正下方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1蒸气喷出孔与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之间设置衬垫;及
所述衬垫本身的形状被形成为下端周缘比上端周缘在宽度方向上更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上端部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长,且在所述配件的上端部设置着刷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蒸气熨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蒸气喷出孔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熨斗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外端更靠外侧的位置。
CN201510920266.2A 2014-12-19 2015-12-11 蒸气熨斗 Active CN105714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7861 2014-12-19
JP2014257861A JP6475972B2 (ja) 2014-12-19 2014-12-19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4544A CN105714544A (zh) 2016-06-29
CN105714544B true CN105714544B (zh) 2020-03-27

Family

ID=56146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0266.2A Active CN105714544B (zh) 2014-12-19 2015-12-11 蒸气熨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5972B2 (zh)
CN (1) CN105714544B (zh)
TW (1) TW20162372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7956B2 (ja) * 2018-04-12 2022-09-15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スチーマー
KR102625919B1 (ko) * 2019-02-19 2024-01-16 닝보 하오지아 일렉트릭컬 어플라이언시즈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휴대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1009A (en) * 1937-01-30 1939-06-06 Peter H Brave Fabric protecting shoe for steam irons
US2750697A (en) * 1956-02-23 1956-06-19 Jacobson Sidney Fabric protecting iron shoe
JPH01155900A (ja) * 1987-12-15 1989-06-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ハンドスチーマ
JPH01201300A (ja) * 1988-02-08 1989-08-14 Toshiba Heating Appliances Co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JP2003038900A (ja) * 2001-08-02 2003-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チーム噴出器
CN1180150C (zh) * 2000-07-28 2004-1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蒸汽喷出器
CN202492752U (zh) * 2012-03-08 2012-10-17 邬黎明 带毛刷电熨斗
CN202925351U (zh) * 2012-10-23 2013-05-08 陈君君 一种带毛刷蒸汽电熨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825A1 (en) * 2006-02-23 2007-08-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roning shoe
JP2010136999A (ja) * 2008-12-15 2010-06-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1009A (en) * 1937-01-30 1939-06-06 Peter H Brave Fabric protecting shoe for steam irons
US2750697A (en) * 1956-02-23 1956-06-19 Jacobson Sidney Fabric protecting iron shoe
JPH01155900A (ja) * 1987-12-15 1989-06-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ハンドスチーマ
JPH01201300A (ja) * 1988-02-08 1989-08-14 Toshiba Heating Appliances Co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CN1180150C (zh) * 2000-07-28 2004-1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蒸汽喷出器
JP2003038900A (ja) * 2001-08-02 2003-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チーム噴出器
CN202492752U (zh) * 2012-03-08 2012-10-17 邬黎明 带毛刷电熨斗
CN202925351U (zh) * 2012-10-23 2013-05-08 陈君君 一种带毛刷蒸汽电熨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728A (zh) 2016-07-01
CN105714544A (zh) 2016-06-29
JP2016116649A (ja) 2016-06-30
JP6475972B2 (ja)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475B (zh) 具有水垢收集室的手持式蒸汽挂烫机
CN104720668B (zh) 具有喷雾泵分配器的湿纸巾容器
CN113818224B (zh) 蒸汽式除皱设备
KR100641843B1 (ko) 물 유출 방지 환수구조를 갖는 스팀청소기
JP4631773B2 (ja) スチーム式美容器
CN106561080B (zh) 洗碟机
KR100928162B1 (ko) 청소기의 노즐
CN105714544B (zh) 蒸气熨斗
CN116058651A (zh) 用于用蒸汽加热和/或蒸煮容纳在容器中的食物的模块化的蒸汽蒸煮器附件
KR101104160B1 (ko) 전기스팀 다리미용 순간가열히터모듈
CN110528248B (zh) 配备有支撑附件的熨烫设备
WO2014192241A1 (ja) 加熱調理器
JPH01201300A (ja)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KR101104161B1 (ko) 전기스팀 다리미
KR20120001884A (ko) 조리 기기용 조리용기
JP7236661B2 (ja) スチーム噴出器および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KR101158605B1 (ko) 청소기의 노즐
KR101593228B1 (ko) 조리기기
KR102376181B1 (ko) 가열식 가습기
JP4277996B2 (ja) 温風乾燥機
KR101104159B1 (ko) 전기스팀 다리미
JP6567465B2 (ja) アイロン
JP6390270B2 (ja) 加湿機
KR101615375B1 (ko) 스팀발생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JP5963629B2 (ja) 加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