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2962A -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2962A
CN105712962A CN201610048663.XA CN201610048663A CN105712962A CN 105712962 A CN105712962 A CN 105712962A CN 201610048663 A CN201610048663 A CN 201610048663A CN 105712962 A CN105712962 A CN 105712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chemical formula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86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2962B (zh
Inventor
尹珍镐
李善希
朴南镇
卞允宣
金大成
文成允
李范成
权载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Shanxin Lu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Shanxin Lu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Shanxin Lux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Shanxin Lu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12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2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2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2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07/91Dibenzofurans; Hydrogenated dibenzofur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6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6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e.g. bis-anthrac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31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 H10K85/633Amine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aryl rest on at least one amine-nitrogen atom, e.g. triphenylamine comprising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as substituents on the nitrogen 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10K50/181Electron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21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 H10K85/324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a group IIIA element, e.g. Tris (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comprising aluminium, e.g. Alq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元件的发光效率、稳定性及寿命的EBL用新化合物及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子元件用化合物及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在有机电子发光元件中为了解决在孔传输层界面中的发光问题及因发光层内电荷不均衡而降低效率的问题等,正在持续进行在孔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增加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的研究,尤其是正在进行根据各个发光层(R、G、B)开发相互不同的electronblockingmaterial(EBM)(电子阻挡材料)。
但是,如上所述根据各个发光层(R、G、B)使用相互不同的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的情况下,在OLED面板逐渐大面积化的如今正在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按照发光区域(R、G、B)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也应该分别图形化,进而图形化次数增加(使用的掩膜数增加),并且因此出现工艺所需时间增加(掩膜交替时间增加)及因掩膜交替的工序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按照发光区域(R、G、B)分别使用相互不同的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而出现的问题,切实需要开发在发光区域(R、G、B)共同使用的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但是,因为现在正在生产的OLED面板的发光区而分别使用的发光物质,存在很难开发electronblockingmaterial(电子阻挡材料)的问题。在OLED面板使用的发光物质大致分为磷光发光材料与荧光发光材料,但是在绿色与红色的情况使用磷光发光材料,因此易于制作体现高效率、寿命长的特性的面板,相反直到现在对于蓝色还是处于很难开发高效率、寿命长的磷光性发光物质的状态,因此如今现实是还在使用荧光发光材料。
因此,为了在各个发光区域(R、G、B)使用共同的electronblockinglayer(电子阻挡层),切实需要开发具备所有荧光性发光材料与磷光发光材料分别要求的电气性、物理性特性的electronblockingmaterial(电子阻挡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10-2011-0081274A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高发光效率、低驱动电压、高耐热性、提高色纯度及寿命,提供各个发光区域共同使用的EBL用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化学式表示的化合物。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利用由上述化学式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装置。
(发明的效果)
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使用于electronblockinglayer(EBL),进而能够达成元件的高发光效率、低驱动电压、高耐热性,并且能够提高元件的色纯度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发光元件的示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有机电子元件110:基板
120:第一电极(阳极)130:孔注入层
140:孔传输层141:缓冲层
150:发光层151:发光辅助层
160:电子传输层170:电子注入层
180:第二电极(阴极)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各个图面的构成要素附加参照符号,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虽然表示于不同的图面上,但是应当尽使其可能具有相同的符号。并且,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在判断对相关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使本发明的要点不清楚的情况下,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时,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用语。这种用语只是为了区分一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并不被其用语限制该构成要素的本质或次序、顺序。在记载某一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触”于其他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其构成要素可直接连接或接触于其他构成要素,但是也应当理解为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也可“连接”、“结合”或接触其他的另一构成要素。并且,层、膜、区域、板等的构成要素在其他构成要素的“上”的情况为,这不仅是指直接位于在其他构成要素的“上方”,也应当理解为可包括在其中间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的情况。相反,在某一构成要素位于其他部分的“直接上方”的情况,则应当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部分。
如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记载,只要没有特别提及以下用语的意思如下。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卤素”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其是指氟(F)、溴(Br)、氯(Cl)或碘(I)。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烷”或“烷基”为,在没有其他说明具有1至60的碳原子的单键结合、并且意味着包括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环烷(脂环族)基、烷-取代的环烷基、环烷–取代的烷基的饱和脂肪族官能团的自由基。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卤烷基”或“卤素烷基”为,只要没有其他意味着卤素取代的烷基。
在本发明使用的“烯基”或“炔基”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分别具有2至60的碳原子的双键或三键,并且包括直链或支链的链基团,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环烷”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其意味着形成具有3至60的碳原子的环的烷,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烷氧基”为,意味着附着氧自由基的烷基,并且在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其具有1至60的碳原子,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芳氧基”意味着附着有氧自由基的芳基,并且在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其具有6至60的碳原子,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芴基”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在以下构造中R、R’及R”意味着全部是氢气的1价或2价官能团,“取代芴基”或“取代的芴基”意味着取代基R、R’及R”中至少一个是氢以外的取代基,并且包括R与R’相互结合与结合的碳一起以形成螺环化合物的情况。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芳基”及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具有6至60的碳原子,并且并不限制于此。在本发明中芳基或芳基包括单环状、环组体、稠合的多个环系、螺环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使用的用语“杂环基”为,不仅包括如同“杂芳基”或“杂芳基”的芳香族环还包括非芳香族环,只要没有其他说明意味着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杂原子的碳原子2至60的环,但是并不限制于此。在本说明中使用的用语“杂原子”为,只要没有其他说明其表示N、O、S、P或Si,并且杂环基意味着包括杂原子的单环状、环组体、稠合的多个环系、螺环化合物等。
并且,“杂环基”为,取代形成环的碳也可包括SO2。例如,“杂环基”包括如下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语“环”包括单环及多环,并且烷环包括至少包括一个杂原子的杂环,并且包括芳族和非芳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语“多环”为,包括诸如联苯、三联苯等的环组体(ringassemblies)、稠合(fused)的多个环系、螺环化合物等,并且不仅包括芳香族还包括非芳香族,而烷环当然包括至少包括一个杂原子的杂环。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语“环组体(ringassemblies)”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系(单环或稠合的环系)通过单键或双键相互直接连接,并且在与此相同的环之间的直接连接的数比包含于其化合物的环系的总数少一个。环组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环系通过单键或双键可相互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语“稠合的各个环系”为,意味着至少共享两个原子的稠合(fused)的环形状,并且包括两个以上的烷类的环系稠合的形态及至少稠合一个至少包括一个杂原子的杂环系的形态等。这种的稠合的多个环系可以是芳香族环、杂芳香族环、脂肪族环或这些环的组合。
在本发明在使用的用语“螺环化合物”具有“螺环连接(spirounion)”,并且螺环连接意味着为两个环仅仅共享一个原子进而进行的连接。这时,将两个环共享的原子称为“螺环原子”,并且根据包含于一个化合物的螺环原子的数量分别称为“单螺环-”、“双螺环-”、“三螺环-”化合物。
并且,接头词连续命名的情况是意味着按先记载的顺序罗列取代基。例如,芳烷氧基的情况是意味着芳基取代的烷氧基。烷氧羰基的情况是意味着烷氧基取代的羰基,并且芳羰烯基的情况是意味着芳羰基取代的烯基,在这里,芳羰基为芳基取代的羰基。
并且,只要没有明确说明,在本发明中的使用的用语“取代或非取代”中的“取代”为,意味着被由以下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重氢、卤素、氨基、腈基、硝基、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C1-C20的烷胺基、C1-C20的烷噻吩基、C6-C20的芳噻吩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重氢取代的C6-C20的芳基、C8-C20芳烯基、硅烷基、硼基、锗基及包括O、N、S、Si及P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杂原子的C2-C20的杂环基,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并且,只要没有明确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学式为适用与由以下化学式的指数定义的取代基定义相同。
在这里,a为0的整数情况下取代基R1的不存在,a为1的整数的情况下一个的取代基R1结合于形成苯环的碳中的某一个碳,并且a为2或3的整数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结合,这时R1可相互相同或不同,a为4至6的整数的情况下以与此类似的方式结合于苯环的碳,另外省略表示结合于形成苯环的碳的氢。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有机电子元件的示例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元件100具有形成在基板110上的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80及包括于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180之间的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物层。这时,第一电极120为阳极、第二电极180为阴极,而在逆变器类型的情况下,第一电极可以是阴极,第二电极可以是阳极。
有机物层在第一电极120上按顺序可包括孔注入层130、孔传输层140、发光层150、电子传输层160和电子注入层170,这时这些层中的至少一个还可包括孔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发光辅助层151、缓冲层141,并且电子传输层160等也可起到孔阻挡层的作用。
并且,虽然为图示于图面,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元件,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面中与所述有机物层相反的一面的保护层或光效率改善层(Cappinglayer)。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有机电子发光元件可利用各种沉积方法(deposition)来进行制造。可利用PVD或CVD等的沉积方法来进行制造,例如在基板上沉积具有金属或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或这些的合金来形成阳极120,之后在这上部形成包括孔注入层130、孔传输层140、发光层150、电子传输层160和电子注入层170的有机物层,之后在这上沉积可使用为阴极180的物质,进而能够制造有机电子发光元件。并且,在孔传输层140与发光层150之间还可追加形成发光辅助层151。
并且,有机物层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利用溶液工艺、溶剂处理(solventprocess),例如由旋涂工艺、喷嘴印刷工艺、喷墨印刷工艺、槽涂工艺、浸涂工艺、卷对卷工艺、刮涂工艺、丝网印刷工艺或传热方法来制作更少的层。可用各种方法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物层,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被其形成方法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元件为,根据使用的材料可以是前面发光型、后面发光型或两面发光型。WOLED(White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容易实现高分辨率并且工艺性优秀,另外具有可利用现有的LCD的彩色滤光片技术来制作的优点。对主要使用为背光装置的白色有机发光元件的各种构造正在被提出并被专利化。代表性的有将R(红)、G(绿)、B(蓝)发光部相互以平面并列配置方式、还有R、G、B发光层上下层叠的层叠(stacking)方式、利用蓝色(B)有机发光层的电场发光与利用这一光的无机荧光体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的色彩转换材料(colorconversionmaterial,CCM)方式等。并且,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这种WOLED。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元件可以是有机电子发光元件(OLED)、有机太阳电池、有机感光体(OPC)、有机晶体管(有机TFT)、单色或白色照明用元件中的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包括:包括上述的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元件的显示装置;与包括控制器显示装置的控制部的电子装置。这时,电子装置可以是现在或将来的有无线通信终端,并且包括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机、PDA、电子词典、PMP、遥控器、导航仪、游戏机、各种TV、各种电脑等所有电子装置。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化合物。
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1)中,1)n为0~4的整数;m为0~3的整数;R1、2、为在由相互独立的重氢、卤素、C6~C60的芳基、芴基、包括在O、N、S、Si及P中至少包括的一个的杂原子的C2~C60的杂环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C1~C50的烷基、C2~C20的烯基、C2~C20的炔基、C1~C30的烷氧基、C6~C30的芳氧基及-L’-N(Ra)(Rb)构成的群中选择,(在这里,所述L’为在由单键、C6~C60的芳基、芴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及C2~C60的杂环基构成的群中选择;所述Ra及Rb为在由相互独立的C6~C60的芳基、芴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及包括在O、N、S、Si及P中至少一个的杂原子的C2~C60的杂环基构成的群中选择),在所述m、n为2以上的情况下,分别作为复数相互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多个R1之间或者多个R2之间相互结合来形成环,2)Ar1、2为重氢取代或非取代的C12~20的芳基。}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被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2)中,1)o、p为1~5的整数,R3、4、为相互独立的重氢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0的芳基,2)R1~2、m、n为与化学式(1)定义的相同。}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由以下化学式(3)至(5)中的某一个表示所述化学式(1)示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3)至(5)中,R1~2、m、n为与化学式(1)定义的相同。}
并且,本发明提供由所述化学式(1)示出的化合物被以下化学式(6)至(8)中的某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6)至(8)中,R1~4、m、n、o、p与上述定义的相同。}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包括由所述化学式(1)示出的化合物被如下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子元件用化合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含有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
这时,有机电子元件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有机物层可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且,还可包括光效率改善层,其至少形成在与所述有机物层相反的一侧或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面中与所述有机物层相反的一侧中的一个。
并且,本发明提供在所述第一电极与发光层之间形成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物层的有机电子元件。包括所述化合物的所述有机物层形成electronblockinglayer(EBL)(电子阻挡层),在所述EBL层能够以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包括所述化合物。
并且,在本发明中利用旋涂工艺、喷嘴印刷工艺、喷墨印刷工艺、槽涂工艺、浸涂工艺及卷对卷工艺中一个来形成所述有机物。并且,所述化合物为所述有机物层的electronblockinglayer(EBL)材料,本发明提供包括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包括上述的有机电子元件的显示装置;及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控制部。
在其他方面,在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电子装置所述有机电子元件至少是有机电子发光元件、有机太阳电池、有机感光体、有机晶体管、单色或白色照明用元件中的一个。这时,电子装置可以是现在或将来的有无线通信终端,并且包括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机、PDA、电子词典、PMP、遥控器、导航仪、游戏机、各种TV、各种电脑等所有电子装置。
在以下,将具体举例说明由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示例及有机电子元件的制造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被以下实施例限制。
【合成示例】
由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finalproduct)为,如同以下的反应式1,Sub1与sub2反应来进行制造。
<反应式1>
Sub1合成示例
反应式1的sub1可由以下反应式2的反应路径合成,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反应式2>
Sub1(1)合成示例
将Sub1-1-1(23.3g、0.11mol)、4'-溴-3-碘-1,1'-联苯(46.7g、0.13mol)、K2CO3(46.03g、0.33mol)、Pd(PPh3)4(5.13g、4mol%)溶于无水THF与少量的水之后,在80℃回流12小时。若反应结束,则将反应物的温度放凉至常温,用CH2Cl2提取并用水进行了擦拭。将有基层用MgSO4干燥并浓缩之后生成有机物,利用silicagelcolumn(硅胶柱)分离有机物获取所需的Sub1(1)(35.6g、81%)。
Sub1(2)合成示例
将Sub1-1-2(31.7g、0.11mol)、3-溴-3'-碘-1,1'-联苯(46.7g、0.13mol)利用所述Sub1(1)的合成方法获得所需的Sub1(2)(40.8g、81%)。
Sub1(3)合成示例
将Sub1-1-3(34.3g、0.11mol)、2-溴-3'-碘-1,1'-联苯(46.7g、0.13mol)利用所述Sub1(1)的合成方法获得所需的Sub1(3)(43.4g、81%)。
Sub1的示例如下,但并不限制于此。
【表1】
Sub2合成示例
反应式1的Sub2可被如下反应式2的反应路径合成,并且并不限制于此。
<反应式2>
Sub2(1)的合成示例
将4-溴-1,1'-联苯(5.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分别添加[1,1'-联苯]-4-胺(3.4g、20mmol)、Pd2(dba)3(0.5g、0.6mmol)、P(t-Bu)3(0.2g、2mmol)、NaOt-Bu(5.8g、60mmol)、甲苯(300mL)之后,在100℃下搅拌回流24小时。若反应结束,则将用ether(醚)与水提取之后用MgSO4干燥并浓缩有基层之后生成有机物,将其有机物进行silicagelcolumn(硅胶柱)及再结晶来获得最终化合物6.2g(产率:80%)。
Sub2的示例如下,但是并不限制于此。
【表2】
最终产物的合成实例
1-1合成示例
将Sub1(1)(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1)(6.4g、20mmol),并分别添加Pd2(dba)3(0.5g、0.6mmol)、P(t-Bu)3(0.2g、2mmol)、NaOt-Bu(5.8g、60mmol)、甲苯(300mL),之后在100℃下搅拌回流24小时。反应结束,则用醚(ether)与水提取之后用MgSO4干燥并浓缩有机层之后生成有机物,并将其有机物silicagelcolumn(硅胶柱)及再结晶获得最终化合物13.1g(产率:85%)。
1-6合成示例
将Sub1(1)(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6)(7.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3.1g(产率:79%)。
1-11合成示例
将Sub1(1)(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11)(6.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2.7g(产率:83%)。
2-4合成示例
将Sub1(8)(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4)(8.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4.9g(产率:84%)。
2-5合成示例
将Sub1(8)(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5)(6.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3.2g(产率:86%)。
2-10合成示例
将Sub1(7)(10.8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10)(7.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3.9g(产率:78%)。
3-3合成示例
将Sub1(12)(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3)(7.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2.4g(产率:75%)。
3-8合成示例
将Sub1(12)(9.6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8)(8.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2.8g(产率:85%)。
3-9合成示例
将Sub1(10)(11.4g、24mmol)溶于甲苯之后,放入Sub2(9)(6.4g、20mmol)并利用所述1-1的合成法获得最终化合物13.1g(产率:76%)。
【表3】
有机电子元件的制造评价
实施例1)蓝色有机发光元件的制作及实验(EBL)
在形成于玻璃基板的ITO层(阳极)上真空沉积2-TNATA来形成60nm厚度的孔注入层,之后在孔注入层上真空沉积60nm厚度的N、N'-二(1-萘)-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以下,简称NPB)来形成了孔传输层。之后,在孔传输层上真空沉积厚度为20nm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形成了EBL。
之后,以96:4重量以9,10-二(萘-2-基)蒽(即9,10-di(naphthalen-2-yl)anthracene)为主并以BD-052X(出光兴产)为辅进行参杂,进而在所述EBL上沉积厚度为30nm的发光层。将(1,1'-联苯)-4-羟连)二(2-甲基-8-喹啉羟连)铝(以下,简称BAlq)以10nm的厚度真空沉积到孔阻挡层,并将三(8-羟基喹啉)铝成膜以40nm的厚度成膜到电子传输层。之后,将卤化碱金属LiF以0.2mm厚度沉积到电子注入层,接着以150nm的厚度沉积Al来作为阴极进行使用,进而制造了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如上所述制造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为,在有机电子发光元件施加正向偏压直流电压用photoresearch公司的PR-650测量了电致发光(EL)特性,其测量结果在500cd/m2基准灰度中通过苹果公司制造的寿命测量装置测量了T95寿命,以下表为元件制作及评价结果。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EBL以外用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有机电子发光元件。
【比较例2~3】
代替本发明的化合物,除了利用比较化合物1~2形成EBL这一点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有机电子发光元件。
【表4】
从所述表4的结果可以知道,将本发明的有机电子发光元件用材料使用为electronblocking(电子阻挡)材料来制作蓝色有机电子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相比于不使用EBL或者使用比较化合物1、比较化合物2的比较例,不仅能够降低有机电子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还能够显著改善发光效率与寿命。
也就是说,相比于不使用EBL的比较例1,使用EBL的比较例1、2还有实施例1~24的结果更优秀,与发明化合物类似,但是相比于Dibenzofuran(二苯并呋喃)的4号位置取代linear(线性)连接基-氨基的比较化合物1,提高了具有non-linear(非线性)的连接基的比较化合物2与发明化合物的驱动电压、寿命,尤其是能够确认到在效率上有显著的提高。这是因为具有non-linear(非线性)连接基的比较化合物2与发明化合物相比于比较化合物1结合角变小进而具有高T1值因此提高了电子阻挡能力。
从与发明化合物相同具有non-linear的连接基的比较化合物2与发明化合物的比较结果,可以确认到就算芯体相同根据取代基的种类如下地显著降低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可以看出取代基为Bis-biphenyl(二联苯)的发明化合物1-1为,除了Dibenzofuran(二苯并呋喃)以外都形成有HOMO电子云,并且可以确认到取代基为terphenyl(三联苯)比较化合物2为直到terphenyl末端都未形成电子云。LUMO电子云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差异点,可以确认到发明化合物1-1为形成在Dibenzofuran(二苯并呋喃),相反比较化合物2为形成在Bis-terphenyl(二联苯)。因此HOMO、LOMO的能量level(电平)值相互不同,结果发明化合物具有更高的LUMO值与更宽的bandgap(带隙),这是因为由于这种化学性差异,在测量元件时因适当的EBL作用孔与电子构成电荷均衡(chargebalance),并且孔传输层不是在表面而是在发光层内部进行发光,进而也降低驱动电压及最大限度延长寿命。
如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就算是相同的芯体连接基(linearornon-linear,线性或非线性)及取代基的种类(terphenyl,三联苯或者发明化合物的取代基)在提高EBL的元件性能上起到主要因子的作用进而导出了不同的结果。
以上,示例性地说明了本发明,并且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本质性特性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因此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而是为了说明,并且不得被这种实施例限制本发明的思想与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由以下的权利要求范围来解释,并且在于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应该解释为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1)中,
1)n为0~4的整数;m为0~3的整数;R1,2,为在由相互独立的重氢、卤素、C6~C60的芳基、芴基、包括在O、N、S、Si及P中至少包括的一个的杂原子的C2~C60的杂环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C1~C50的烷基、C2~C20的烯基、C2~C20的炔基、C1~C30的烷氧基、C6~C30的芳氧基及-L’-N(Ra)(Rb)构成的群中选择,
在这里,所述L’为在由单键、C6~C60的芳基、芴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及C2~C60的杂环基构成的群中选择;所述Ra及Rb为在由相互独立的C6~C60的芳基、芴基、C3~C60的脂肪族环与C6~C60的芳香族环的融合环基及包括在O、N、S、Si及P中至少一个的杂原子的C2~C60的杂环基构成的群中选择,
在所述m、n为2以上的情况下,分别作为复数相互相同或不同,并且多个R1之间或者多个R2之间相互结合来形成环,
2)Ar1,2为重氢取代或非取代的C12~20的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的芳基,
2)R1~2、m、n为与化学式(1)定义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化学式(3)至(5)中的任意一个表示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3)至(5)中,R1~2、m、n为与所述化学式(1)定义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化学式(6)至(8)中的任意一个表示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6)至(8)中,R1~4、m、n、o、p与所述权利要求2中定义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表示化合物中的一个选择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6.一种有机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的有机电子元件,
所述有机物层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包括于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与发光层之间的有机物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以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包括于所述有机物层的电子阻挡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
由旋涂工艺、喷嘴印刷工艺、喷墨印刷工艺、槽涂工艺、浸涂工艺、卷对卷工艺中任意一种工艺形成所述有机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效率改善层,形成在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面中与所述有机物层相反的一侧或者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面中与所述有机物层相反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6的有机电子元件;
控制部,驱动所述显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电子元件为有机电子发光元件、有机太阳电池、有机感光体、有机晶体管及单色或白色照明用元件中的一个。
CN201610048663.XA 2015-09-17 2016-01-25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5712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1326A KR101579490B1 (ko) 2015-09-17 2015-09-17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015-0131326 2015-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2962A true CN105712962A (zh) 2016-06-29
CN105712962B CN105712962B (zh) 2018-04-27

Family

ID=5508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8663.XA Active CN105712962B (zh) 2015-09-17 2016-01-25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305043B2 (zh)
KR (1) KR101579490B1 (zh)
CN (1) CN1057129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772A (zh) * 2017-06-05 2020-01-24 德山新勒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1655674A (zh) * 2018-01-29 2020-09-1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6995B2 (ja) * 2014-10-28 2019-08-07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2635702B1 (ko) * 2016-01-11 2024-02-15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유기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US11518723B2 (en) * 2016-11-23 2022-12-06 Guangzhou Chinaray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Ltd. Fused ring compound, high polymer, mixture, composition and organic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2263822B1 (ko) 2017-12-27 2021-06-11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200075193A (ko) 2018-12-17 2020-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축합환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21070965A1 (ja) * 2019-10-11 2021-04-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化合物、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US11072603B2 (en) * 2019-11-19 2021-07-27 Duk San Neolux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using the sam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11925112B2 (en) 2019-11-19 2024-03-05 Duk San Neolux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using the sam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6613A (zh) * 2008-05-29 2011-05-04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芳胺衍生物及使用该芳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WO2014104515A1 (ko) * 2012-12-31 2014-07-03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자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상기 유기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14196805A1 (en) * 2013-06-03 2014-12-11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5026053A1 (en) * 2013-08-21 2015-02-26 Sk Chemicals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067A (en) * 1992-09-10 1997-07-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2002145869A (ja) * 2000-11-07 2002-05-22 Daicel Chem Ind Ltd アゼピン化合物
US6855438B2 (en) * 2001-06-15 2005-02-15 Konica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full color display
EP2351760A4 (en) 2008-11-07 2012-03-21 Hodogaya Chemical Co Ltd CONNECTION WITH TRIPHENYLSILYLGRUPPE AND TRIARYLAMINE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E ELEMENT
US9716232B2 (en) * 2011-09-09 2017-07-25 Lg Chem, Ltd. Material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same
KR101639867B1 (ko) 2013-07-08 2016-07-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헤테로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1493482B1 (ko) * 2014-08-29 2015-02-16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556995B2 (ja) * 2014-10-28 2019-08-07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6613A (zh) * 2008-05-29 2011-05-04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芳胺衍生物及使用该芳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WO2014104515A1 (ko) * 2012-12-31 2014-07-03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자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상기 유기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14196805A1 (en) * 2013-06-03 2014-12-11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Korea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5026053A1 (en) * 2013-08-21 2015-02-26 Sk Chemicals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772A (zh) * 2017-06-05 2020-01-24 德山新勒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CN110730772B (zh) * 2017-06-05 2023-07-18 德山新勒克斯有限公司 用于有机电子元件的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US11871657B2 (en) 2017-06-05 2024-01-09 Duk San Neolux Co., Ltd. Compound for organic electric device, organic electric device using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1655674A (zh) * 2018-01-29 2020-09-1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US11730054B2 (en) 2018-01-29 2023-08-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Compound having dibenzofuran and naphthalene structur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same
CN111655674B (zh) * 2018-01-29 2024-01-2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2962B (zh) 2018-04-27
US10305043B2 (en) 2019-05-28
US20190229273A1 (en) 2019-07-25
KR101579490B1 (ko) 2015-12-22
US20170084843A1 (en)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9832B1 (ko)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5712962A (zh) 有机电子元件化合物、利用此的有机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KR102177800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066437B1 (ko) 광효율 개선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512059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195540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TWI461430B (zh) 用於有機電子元件之化合物、使用此化合物之有機電子元件及電子裝置
KR102005387B1 (ko) 광효율 개선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92051B1 (ko) 유기전기소자용 신규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장치
KR101516960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을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231248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098063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TW200922926A (en) Material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KR20150016896A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을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60026136A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407152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220105245A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626047B2 (ja) ホウ素含有化合物、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の発光層及び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装置
KR102093186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40137231A (ko) 광효율 개선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16137A (ko)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309763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70060823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화합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2050301B1 (ko)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16111196A1 (ja) 化合物、混合物、発光層、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アシストドーパ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