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9924B -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9924B
CN105709924B CN201510818980.0A CN201510818980A CN105709924B CN 105709924 B CN105709924 B CN 105709924B CN 201510818980 A CN201510818980 A CN 201510818980A CN 105709924 B CN105709924 B CN 105709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magnetic
maintaining part
magnetic substance
substanc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89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9924A (zh
Inventor
叶井正树
大桥铁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0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9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9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9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1/00Magnetic separation
    • B03C1/02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 B03C1/28Magnetic plugs and dipsticks
    • B03C1/288Magnetic plugs and dipsticks disposed at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a recip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1/00Magnetic separation
    • B03C1/02Magnetic separation acting directly on the substance being separated
    • B03C1/025High 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ors
    • B03C1/031Component part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03C1/033Component part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 B03C1/0332Component part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analyte bound to insoluble magnetic carrier, e.g. using magnetic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47Handling flowable solids, e.g. microscopic beads, cells, particles
    • B01L2200/0668Trapping microscopic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73Handling of plugs of fluid surrounded by immiscible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32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cylindrical, tube 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 B01L2300/087Multiple sequential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400/00Moving or stopping fluids
    • B01L2400/04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 B01L2400/040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 B01L2400/043Moving fluids with specific forces or mechanical means specific forces magnetic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8Magnetic separation whereby the particles are suspended in a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26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for use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73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用于使磁性体粒子在管状器件内移动,在所述管状器件的容器内交替地层叠着凝胶状介质层与液体层,然后填装有磁性体粒子。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包括容器保持部、容器按压部及磁场施加部。磁场施加部包含磁力源,磁场施加部及容器保持部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可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利用容器按压部沿与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容器,由此将容器固定在与单轴方向平行的容器保持部的支承面上。通过利用所述移动机构,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可使磁性体粒子在容器内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磁性体粒子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提取、纯化、反应等化学操作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查、食品安全卫生上的管理、用于环境保护的监控等中,需要从包含多种多样的夹杂物的试样中提取目标物质来供于检测或反应。例如,在医学检查中,需要对从动植物中分离取得的血液、血清、细胞、尿、粪便等中所含的核酸、蛋白质、糖、脂质、细菌、病毒、放射性物质等进行检测、鉴定、定量。在进行这些检查时,为了排除由夹杂物所引起的背景干扰等不良影响,有时需要使目标物质分离或纯化。
为了对试样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及纯化,已开发出如下方法并得以实用化:利用使粒径为0.5微米至十几微米的磁性体的表面上具有与目标物质的化学亲和力或分子识别功能的磁性体粒子。在所述方法中,重复进行如下工序:使目标物质固定在磁性体粒子的表面上之后,通过磁场操作从液相将磁性体粒子加以分离及回收,并根据需要,使所回收的磁性体粒子分散于清洗液等液相中,从液相将磁性体粒子加以分离及回收。然后,通过使磁性体粒子分散于溶出液中,而使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目标物质在溶出液中游离,从而对溶出液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回收。通过使用磁性体粒子,可利用磁铁来回收目标物质,因此具备有利于化学提取及纯化的自动化的特征。
可选择性地固定目标物质的磁性体粒子是作为分离及纯化套组(kit)的一部分而出售。套组是将多个试剂分别装入至各个容器内,使用时用户利用吸液管等对试剂进行分取、分注。用于使这些吸液管操作或磁场操作自动化的装置也在出售(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已提出有如下方法:代替吸液管操作,而利用在毛细管(capillary)等管状容器内交替地层叠着溶解/固定液、清洗液、溶出液等液体层与凝胶状介质层的管状器件,使磁性体粒子在所述器件内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此对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及纯化(专利文献2)。
当利用管状器件时,由于可在密闭系统内实施一连串的操作,所以与利用开放系统来进行的吸液管操作相比,可降低污染(contamination)的危险性。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通过使永久磁铁或活动磁铁板等磁力源沿单轴方向移动,而在管状器件内,使磁性体粒子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磁性体粒子通过磁场的作用而聚集于磁力源附近的容器内壁面之后,伴随着磁场的变化而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使磁力源沿单轴方向移动的方法中,存在如下情况:即便使用直管状的容器,应被移动的磁性体粒子也无法追随于磁场的变化,从而磁性体粒子残留在器件内,特别是残留在凝胶状介质层中。
磁性体粒子从配置在管状器件的外部的磁力源(磁铁)受到的力会大幅地受到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即磁力源与容器内壁面的距离的影响。所述距离越大,磁性体粒子越无法被磁场所吸引,因此难以使磁性体粒子移动而穿过液体层或凝胶状介质层。如果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相差达100μm左右,那么磁性体粒子从磁力源受到的力会大幅变化,因此需要对所述距离进行精密控制。特别是在使用管状器件时,由于凝胶状介质的粘性高,磁性体粒子难以穿过凝胶状介质层,所以与不使用凝胶状介质的吸液管操作的情况相比,对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要求高精度。
专利文献1:WO97/44671号国际公开手册。
专利文献2:WO2012/086243号国际公开手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包含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的机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磁性体粒子在交替地层叠着凝胶状介质层与液体层的管状器件内顺畅地移动。
为了使磁性体粒子在管状器件内顺畅地移动,可考虑对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进行控制,然而如上所述,只是使磁力源沿单轴方向移动并不够。关于其原因,本发明者等人经探讨后查明,即使是直管状的容器,实际上也会产生翘曲,其结果导致在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与规定值即便稍有偏离的部位,磁性体粒子的移动变得困难。再者,已判明,容器的翘曲在使聚丙烯或聚乙烯等树脂材料成形为直管状时显著,特别是在容器的剖面形状为非圆形时,成形时所施加的应力应变增大,容器容易翘曲。当然,通过对容器的成形条件及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也可以形成为精密的直管状,但是会产生器件的生产成本上升的其它问题。
本发明者等人发现,在包括用于保持容器的容器保持部、用于将容器按压至容器保持部的容器按压部、以及磁场施加部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中,通过容器保持部包含与单轴方向(容器与磁力源的相对移动方向)平行的支承面,容器按压部沿与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容器,并将容器固定在支承面上,可消除容器的翘曲,从而可使磁力源与容器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由此,可对磁力源与容器内壁面的距离及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进行控制。特别是当在与磁力源相对向的侧容器的壁厚为固定时,可使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其结果为,磁性体粒子可在凝胶状介质层及液体层内顺畅地移动,特别是在粘性高的凝胶状介质层内也可顺畅地移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磁性体粒子在管状器件内移动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在所述管状器件的容器内交替地层叠着凝胶状介质层与液体层,然后填装有磁性体粒子。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包括用于保持容器的容器保持部、用于将容器按压至容器保持部的容器按压部、以及磁场施加部。磁场施加部包含磁力源,磁场施加部及容器保持部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可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通过利用容器按压部沿与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容器,而将容器固定在与单轴方向平行的容器保持部的支承面上。通过利用所述移动机构,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可使磁性体粒子在容器内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以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单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得到保持。这时,可对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更精密地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容器保持部配置在容器按压部与磁场施加部之间。例如,当依此顺序配置磁场施加部、容器按压部及容器保持部时,容器按压部有可能阻碍来自磁场施加部所包含的磁力源的磁力线。并且,当利用容器按压部来按压容器时有可能磁场施加部会成为障碍,从而操作性下降。另一方面,当容器保持部配置在容器按压部与磁场施加部之间时,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因此操作性优异。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容器保持部在与磁力源相对向的部分之中相当于磁力源的移动区域的部分具有空隙。通过在容器保持部形成狭缝等空隙,可抑制来自磁力源的磁力线的干扰。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容器保持部包含非磁性体材料,以使得不会阻碍来自磁力源的磁力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使磁力源与容器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因此可对磁力源与容器内壁面的距离及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进行控制。特别是在与磁力源相对向的侧容器的壁厚为固定时,可使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其结果为,可使磁性体粒子在交替地层叠着凝胶状介质层与液体层的管状器件内顺畅地移动。因此,可使化学操作的效率或收率、检查精度的提高等。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的A~C是表示进行磁性体粒子操作的管状器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B是未保持容器的状态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C是将容器保持于容器保持部并经容器按压部按压的状态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图2A的C-C线剖面示意图;
图2D是图2C的D-D线剖面示意图;
图3A~图3E是表示容器保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有孔的容器保持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B-B线剖面示意图;
图4C是图4A的C-C线剖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容器保持部的进而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A~图6C是表示容器按压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容器按压部的进而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A~图9C是表示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容器的进而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9: 磁铁(磁力源) 10、110、111、112、210:容器
21、22: 凝胶状介质(层) 31、32、35: 液体(层)
70: 磁性体粒子 100: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170、270、271、 171: 凹部
272、273、274、 容器保持部
370、470、570:
172: 狭缝 180、280、281、282、380、480:容器按压部
181: 铰链 190: 磁场施加部
191: 永久磁铁(磁力源) 192: 线性引导件(移动机构)
193: 支撑板 370a:上表面
370b: 支撑部 370c:下表面
C-C、D-D: 剖面 Z-Z: 支承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之前,对所述装置内所使用的管状器件中的磁性体粒子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磁性体粒子的操作方法]
图1表示进行磁性体粒子操作的管状器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的A所示,所述器件在管状的容器10内,从容器底面侧起,交替地层叠着液体层32、液体层35、液体层31与凝胶状介质层22、凝胶状介质层21。凝胶状介质与邻接的液体层中的液体不具有混和性,从而相对于这些液体为不溶或难溶。
在图1的A中,在容器上部的液体层31上,含有多个磁性体粒子70。磁性体粒子70是可将核酸或抗原等目标物质特异性地固定在其表面或内部的粒子。通过使磁性体粒子70分散在液体层31中,而将液体层31中所含的目标物质选择性地固定在粒子70上。
目标物质的相对于磁性体粒子的固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应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各种公知的固定化机制。例如,通过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氢键结合、疏水相互作用、离子间相互作用、π-π堆积(stacking)等各种分子间力,而将目标物质固定在粒子的表面或内部。
磁性体粒子的粒径优选的是1mm以下,更优选的是0.1μm~500μm。粒子的形状优选的是粒径相一致的球形,但只要可进行粒子操作,便能够以不规则的形状具有某种程度的粒径分布。粒子的构成成分既可以是单一物质,也可以包含多种成分。
磁性体粒子也可以只由磁性体构成,但优选的是使用在磁性体的表面上实施有用于特异性地固定目标物质的涂布的粒子。作为磁性体,可举出铁、钴、镍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合物、氧化物及合金等。具体而言,可举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或αFe2O3)、磁赤铁矿(γFe2O3)、钛磁铁矿(xFe2TiO4·(1-x)Fe3O4)、钛赤铁矿(xFeTiO3·(1-x)Fe2O3)、磁黄铁矿(Fe1-xS(x=0~0.13)··Fe7S8(x~0.13))、硫复铁矿(Fe3S4)、针铁矿(αFeOOH)、氧化铬(CrO2)、坡莫合金、铝镍钴磁铁、不锈钢、钐磁铁、钕磁铁、钡磁铁。
作为选择性地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目标物质,例如可举出核酸、蛋白质、糖、脂质、抗体、受体、抗原、配体等来自生物体的物质或细胞自身。当目标物质为来自生物体的物质时,也可以通过分子识别等,而将目标物质固定在粒子的内部或粒子表面。例如,当目标物质为核酸时,作为磁性体粒子70,优选使用在表面上实施有二氧化硅涂布的磁性体粒子等。当目标物质为抗体(例如,标记抗体)、受体、抗原及配体等时,可利用粒子表面的氨基、羧基、环氧基、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异羟基洋地黄毒苷、蛋白质A、蛋白质G等,将目标物质选择性地固定在粒子表面。作为可选择性地固定特定的目标物质的磁性体粒子,例如还可使用由生命技术(Life Technologies)销售的蒂娜彼得(Dynabeads)(注册商标)、或由东洋纺销售的马格艾格思翠特(MagExtractor)(注册商标)等市售品。
如图1的B所示,当使作为磁力源的磁铁9靠近容器10的外壁面时,固定有目标物质的磁性体粒子通过磁场的作用而聚集于磁铁9附近的容器10的内壁面。如图1的C所示,当使磁铁9沿外壁面在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伴随着磁场的变化,磁性体粒子70也沿容器10的长度方向移动,依次向凝胶状介质层21、液体层35、凝胶状介质层22、液体层32移动。作为液滴而物理附着在粒子70的周围的液体的大半部分在粒子进入至凝胶状介质的内部时,从粒子表面脱离。粒子进入及移动至凝胶状介质层21、凝胶状介质层22内,使得凝胶状介质穿孔,但是通过凝胶的复原力的自我修复作用,凝胶状介质的孔立即被堵塞。因此,几乎不会产生液体经由因粒子而产生的贯通孔流入至凝胶状介质的情况。
通过使磁性体粒子70分散在液体层35内及液体层31内,使磁性体粒子与液体层内的液体相接触,而进行目标物质在磁性体粒子上的固定、用于去除附着在磁性体粒子表面上的夹杂物的清洗操作、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目标物质的反应、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目标物质向液体中的溶出等操作。
例如,当利用实施有二氧化硅涂布的磁性体粒子进行核酸的分离及提取时,使磁性体粒子70分散在核酸提取液及包含核酸的液体试样(液体层31)中,在磁性体粒子70的表面上固定有核酸之后,使磁性体粒子70移动至清洗液(液体层35)中。使磁性体粒子70分散在清洗液(液体层35)中而去除附着于表面上的夹杂蛋白质等之后,使磁性体粒子70移动至核酸溶出液(液体层32)中。通过使磁性体粒子70分散在核酸溶出液(液体层32)中,可将固定在粒子表面上的核酸回收至核酸溶出液(液体层32)中。再者,在图1中,在容器10内,填装有一层液体层35作为清洗液,但是清洗液也可以是两层,还可以使用三层以上。并且,在不会产生分离的目的或用途中的不期望的障碍的范围内,也可以省略清洗液。
并且,当选择性地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物质为抗原时,作为第一介质层的液体层31内所含的抗原固定在磁性体粒子70的表面上,所述磁性体粒子70的表面经可使蛋白质G或蛋白质A等抗原选择性地固定化的分子涂布,通过使磁性体粒子分散在液体层35内,而进行用于去除附着于粒子表面上的夹杂物的清洗,并且通过使磁性体粒子分散在作为第二介质层的液体层32内,可进行固定在粒子表面上的抗原与液体层32内的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目标物质向液体层32内的游离溶出等。
所述粒子操作方法不需要通过吸液管等而产生液流,因此可在密闭系统内实施。只要将液体、凝胶状介质及磁性体粒子密封填装在容器内,便可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因此,在将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等容易分解的目标物质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进行操作的情况、或利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的液体的情况等时,尤为有用。当将容器设为密闭系统时,可利用使容器的开口部热熔融的方法或适当的密封元件来进行密封。当需要将操作后的粒子或使目标物质溶出后的液体取出至容器外时,优选的是利用树脂栓等,可拆卸地对开口部进行密封。并且,如图1所示的器件,也可以通过与液体相接地配置凝胶层等,来对液体进行密封填装。
填装于容器内的液体提供固定在磁性体粒子表面上的目标物质的提取、纯化、反应、分离、检测、分析等化学操作的场所。液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的是不会使凝胶状介质溶解的液体。因此,作为液体,优选使用水溶液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等水系液体。液体除了可仅作为用于这些化学操作的介质而发挥作用以外,还可以直接参与化学操作,或者含有参与所述操作的化合物作为成分。作为液体中所含的物质,可示例与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反应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与通过所述反应而固定在磁性体粒子的表面上的物质进一步发生反应的物质、反应试剂、荧光物质、各种缓冲剂、表面活性剂、盐类及其它各种辅助剂、以及醇等有机溶剂等。水系液体可通过水、水溶液、水悬浮液等任意形式而提供。
当将液体试样中所含的目标物质固定在磁性体粒子的表面上时,在液体中,存在除了应固定在磁性体粒子的表面上的目标物质以外,还含有多种多样的夹杂物的情况。在液体试样中,例如还可以包含动植物组织、体液、排泄物等生物体试样、细胞、原虫、真菌、细菌、病毒等核酸包含体等。体液中包含血液、髄液、唾液、乳汁等,排泄物中包含粪便、尿、汗等。细胞中包含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或口腔细胞等粘膜细胞的剥离细胞、唾液中白血球等。
包含核酸、抗原、抗体等目标物质的液体试样例如也能够以与细胞悬浮液、匀浆、细胞溶解液的混合液等的形式来制备。当将血液等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所含的目标物质固定在粒子表面上时,液体试样是血液等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与用于由此提取目标物质的细胞溶解液(核酸提取液)的混合物。细胞溶解液包含离液序列高的物质或表面活性剂等可溶解细胞的成分。
作为用来进行核酸的提取的细胞溶解液(核酸提取液),可举出含有离液序列高的物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等螯合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等的缓冲液。并且,在细胞溶解液中,也可以包含翠顿(Triton)X-100等表面活性剂。作为离液序列高的物质,可举出盐酸胍盐、异氰酸胍盐、碘化钾、尿素等。细胞溶解液除了以上所述以外,还可含有蛋白酶K等蛋白质分解酶或各种缓冲剂、盐类、及其它各种辅助剂、以及醇等有机溶剂等。
作为清洗液,只要是可一直保持着核酸固定在粒子表面上的状态,而使试样中所含的核酸以外的成分(例如蛋白质、糖质等)或用于核酸提取等处理的试剂等游离于清洗液中的液体即可。作为清洗液,例如可举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铵等高盐浓度水溶液、乙醇、异丙醇等醇水溶液等。
作为核酸溶出液,可使用水或含有低浓度的盐的缓冲液。具体而言,可使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磷酸缓冲液、蒸馏水等,通常使用经调整成pH 7~pH 9的5mM~20mM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通过使固定有核酸的磁性体粒子分散在溶出液中,可使核酸游离溶出于核酸溶出液中。经回收的核酸可根据需要进行浓缩或干燥等操作之后,供于分析或反应等。
填装于容器内的凝胶状介质只要在粒子操作前为凝胶状或糊状即可。凝胶状介质相对于邻接的液体层的液体为不溶性或难溶性,优选的是化学惰性物质。在这里,所谓相对于液体为不溶性或难溶性,是指相对于25℃的液体的溶解度为大致100ppm以下。所谓化学惰性物质,是指在与液体层的接触或磁性体粒子的操作(即,使磁性体粒子在凝胶状介质中移动的操作)中,对液体层、磁性体粒子或固定在磁性体粒子上的物质不造成化学上的影响的物质。
凝胶状介质的材料或组成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物理凝胶,也可以是化学凝胶。例如,如WO2012/086243号中所记载,对非水溶性或难水溶性的液体物质进行加热,在经加热的所述液体物质中添加胶凝剂,使胶凝剂完全溶解之后,冷却至溶胶与凝胶转变温度以下,由此形成物理凝胶。
向容器内填装凝胶状介质及液体可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当使用管状的容器时,优选的是在填装之前将容器的一端的开口加以密封,从另一端的开口部依次填装凝胶状介质及液体。
填装至容器内的凝胶状介质及液体的容量可根据成为操作对象的磁性体粒子的量或操作的种类等来适当设定。当在容器内设置多个凝胶状介质层或液体层时,各层的容量既可相同,也可不同。各层的厚度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设定。当考虑到操作性等时,层厚度例如优选的是2mm~20mm左右。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B是未保持容器的状态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C是将容器10保持于容器保持部170并经容器按压部180按压的状态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C-C线剖面示意图。图2D是图2C的D-D线剖面示意图。
图2A~图2D所示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100包括容器保持部170、容器按压部180及磁场施加部190。在图2A~图2D所示的实施例下,容器保持部170配置在容器按压部180与磁场施加部190之间。
磁场施加部190包括固定在支撑板193上的线性引导件192、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线性引导件192上的永久磁铁191。使永久磁铁191滑动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马达等驱动元件来使其滑动,也可以通过手动来使其滑动。永久磁铁191可在线性引导件192上进行滑动,因此可沿单轴方向使磁场发生变化。在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100中,通过使永久磁铁191沿单轴方向移动,可使磁性体粒子70在容器10内沿容器10的长度方向移动。
再者,在图2C中,使永久磁铁191只在一个方向(下方向)上进行移动,但是也可以使其在两个方向(上下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
永久磁铁只要可进行所述磁性体粒子的操作即可,对其形状、大小、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磁场施加部所包含的磁力源,除了使用永久磁铁以外,还可使用电磁铁。并且,磁场施加部还可包含多个磁力源。
容器保持部170是以可保持容器10的方式而构成。在容器10内,交替地层叠着液体层31、液体层35、液体层32与凝胶状介质层21、凝胶状介质层22,进而填装有磁性体粒子70。容器10可拆装地保持于容器保持部。
容器保持部170对容器10的保持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在与永久磁铁191相对向的侧面,在容器保持部170的壁面上,形成有沿容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部171,通过将容器10嵌入至所述凹部171来进行保持。凹部171的延伸方向优选的是与永久磁铁191的移动方向(单轴方向)平行。由此,能够以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与永久磁铁19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来保持容器10。
在图2A~图2D中,表示有将容器10的底面部固定在容器保持部170的下表面的示例,但是容器10的底面部也可以不固定在容器保持部170的下表面,例如也可以只是将容器10嵌入至凹部171。并且,也可以利用容器保持部对容器10的上表面进行固定。
容器保持部170优选的是在与永久磁铁191相对向的部分之中相当于永久磁铁191的移动区域的部分具有狭缝172。通过在容器保持部形成狭缝等空隙,可抑制来自磁力源的磁力线的干扰。如上所述的狭缝优选的是连续地形成于相当于永久磁铁等磁力源的移动区域的所有部分,但是也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于所述部分。空隙的种类并不限定于狭缝,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的孔。并且,只要可保持容器,也可以在磁力源的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空隙。
容器按压部180是可将容器10按压至容器保持部170而构成。在图2A~图2D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按压部180为板状,经由铰链181可转动地连结于容器保持部170。容器按压部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既可以形成为能够以包含铰链等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构成,也可以形成为能够保持着与容器保持部相对向的状态平行地移动(在图2C中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构成。
如图2C及图2D所示,容器10沿与永久磁铁191的移动方向(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经容器按压部180按压,而固定在容器保持部170的支承面(图2C及图2D的Z-Z剖面)上。容器保持部170的支承面Z-Z与所述单轴方向平行地形成于容器保持部170,因此即使永久磁铁191沿单轴方向移动,永久磁铁191与容器10的外壁面的距离也保持为固定。因此,可对永久磁铁191与容器10的内壁面的距离或永久磁铁191与磁性体粒子70的距离进行控制。
其结果为,磁性体粒子70可依次向液体层31、凝胶状介质层21、液体层35、凝胶状介质层22、液体层32移动,特别是在粘性高的凝胶状介质层21、凝胶状介质层22内也可顺畅地移动。
再者,所谓形成于容器保持部的支承面Z-Z,是指穿过容器与容器保持部的接点而与单轴方向平行的面。因此,所述支承面Z-Z既可以是实际存在于容器保持部的面,也可以是虚拟面。在图2C及图2D中,容器保持部170的壁面相当于支承面Z-Z。
容器保持部可保持容器,只要可承受由容器按压部按压的力,其材质便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不妨碍来自磁力源的磁力线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容器保持部包含非磁性体材料。作为如上所述的非磁性体材料,例如可举出铝、铜等非磁性金属、树脂、陶瓷、玻璃等。
图3A~图3E是表示容器保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A~图3E表示与容器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
如图3A所示的容器保持部270,容器保持部也可以在与永久磁铁191相对向的部分之中相当于永久磁铁191的移动区域的部分不具有狭缝。容器保持部不需要将容器10固定在与永久磁铁191相对向的壁面上,也可以如图3B所示的容器保持部271,将容器10固定在设置于两侧面的突出部上。在图3A中,容器保持部270的壁面相当于支承面Z-Z,在图3B中,设置于两侧面的突出部相当于支承面Z-Z。
容器保持部不需要将容器10固定在与支承面平行的壁面上,也可以如图3C所示的容器保持部272,将容器10固定在不与支承面Z-Z平行的平面状的壁面上,还可以如图3D所示的容器保持部273,将容器10固定在曲面状的壁面上。在各个壁面上,也可以不形成狭缝。此外,也可以如图3E所示的容器保持部274,将容器10固定在各种形状的突出部上。在图3C~图3E中,支承面Z-Z为由容器保持部与容器的接点的集合所构成的虚拟面。
如图4A~图4C所示的容器保持部370,容器保持部也可以包含可使容器穿过的孔。容器保持部370的上表面370a及下表面370c由支撑部370b所支撑。在上表面370a上,形成有可使容器10穿过的剖面为圆形的孔,在下表面370c上,形成有可保持容器10的底面部的凹部。通过使容器10穿过上表面370a的孔,将容器的底面部配置在下表面370c的凹部,可使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与永久磁铁(未图示)的移动方向平行地进行固定。此外,通过利用容器按压部180对容器10进行按压,而将容器10固定在容器保持部370的支撑部370b的支承面Z-Z上。再者,在图4A中,表示有容器保持部370的下表面370c包含凹部的示例,但是容器保持部的下表面也可以包含孔来代替凹部,并且,也可以不含凹部及孔。
在图4A~图4C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容器保持部370中,在上表面370a与下表面370c之间,设置有与上表面370a同样地具有可使容器穿过的孔的中间面。中间面既可以是一面,也可以是多面。
并且,也可以代替所述上表面370a或中间面,设置有环状的构件。借由使容器10穿过环,也可以将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与永久磁铁的移动方向平行地进行固定。
图5是表示容器保持部的进而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保持部470并不对经容器按压部180按压的容器10的整个面进行固定,而对容器10的上部及下部进行固定。在本发明中,从使磁力源与容器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容器保持部对与磁力源相对向的容器的整个面进行固定,但是也可以如图5所示,容器保持部中存在不对容器进行固定的部位。
容器按压部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与容器保持部同样地,优选的是非磁性材料。容器按压部的材质既可以与容器保持部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关于容器按压部,优选的是至少对容器进行按压的部分包含透明材料。通过将所述部分的材质设为透明材料,可以观察容器内的磁性体粒子的移动,从而可容易地发现磁性体粒子残留于容器内等不良情况。特别是在粒子的操作中或操作后进行光学测定时,可在利用容器按压部按压着容器的的状态下进行光学测定。作为透明材料,可适宜使用热塑性树脂、热硬化性树脂、光硬化性树脂等树脂、玻璃等。
图6A~图6C是表示容器按压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A~图6C表示与容器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容器按压部既可以如图6A所示的容器按压部280,对容器10以两个以上的面进行按压,也可以如图6B所示的容器按压部281,沿曲面对容器10进行按压。此外,也可以如图6C所示的容器按压部282,容器按压部包含多个构件。
图7是表示容器按压部的进而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按压部380并不对容器10的整个面进行按压,而对容器10的上部及下部进行按压。在本发明中,从使磁力源与容器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容器按压部对容器的整个面进行按压,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在容器按压部中存在不对容器进行按压的部位。并且,也可以是由图5所示的容器保持部470与图7所示的容器按压部380组合而成的构成。
图8是表示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也可以不在容器保持部570形成凹部,而在容器按压部480形成凹部。既可以不在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两者上形成凹部,也可以在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两者上形成凹部。当在容器保持部与容器按压部中的至少一者或两者上形成凹部时,凹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沿容器的形状的曲面状。再者,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保持部570包含狭缝,但是容器保持部也可以不包含狭缝。
此外,也可以将如图6B所示的容器按压部281般的曲面状的构件用作容器保持部,利用两个曲面状的构件夹入容器10。
如上所述,只要通过利用容器按压部沿与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容器,而将容器固定在与单轴方向平行的支承面上,便对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进行任意组合。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填装于管状的容器内的液体中及凝胶状介质中,进行粒子操作。只要是可使磁性体粒子在容器内移动,可保持液体及凝胶状介质的容器,便对容器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为了通过来自容器外的磁场操作而使容器内的磁性体粒子移动,优选的是塑料等透磁性材料,例如,可举出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烃、四氟乙烯等氟系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环状聚烯烃等树脂材料。这些树脂材料柔软,容器容易翘曲,但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可使磁力源与容器的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作为容器的材质,除了所述原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陶瓷、玻璃、硅酮、非磁性金属等。为了提高容器内壁面的斥水性,还可利用氟系树脂或硅酮等进行涂布。
容器只要是管状,其形状便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容器的剖面形状,除了如图2D等所示的容器10的圆形以外,也可以是非圆形,例如,可举出如图9A所示的容器110的由直线部及曲线部组合而成的形状、如图9B所示的容器111的多边形、如图9C所示的容器112的椭圆形等。当容器的材质为树脂材料,此外剖面形状为非圆形时,容器非常容易翘曲,但是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可使磁力源与容器的外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再者,当容器的剖面形状具有直线部时,也可以使直线部与永久磁铁191相对向,但是优选的是如图9A及图9B所示,使直线部与容器按压部180相对向。这时,来自容器按压部的力均等地传递至容器的直线部,因此容易对容器进行按压。
容器不一定必须为直管状,也可以在沿管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存在直径大的部分或直径小的部分。例如,如图10所示的容器210,也可以是上部的直径大,下部的直径小的形状。在如上所述的形状的容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图4A~图4C所示的容器保持部370,可将直径大的部分与直径小的部分的边界作为支点而固定容器210。
容器的壁厚,即容器的外径与内径的差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与磁力源相对向的侧容器的壁厚为固定时,可使磁力源与容器内壁面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因此可使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并且,与液体层相比磁性体粒子更难以穿过凝胶状介质层,因此优选的是至少在填装有凝胶状介质层的部分,磁力源与磁性体粒子的距离为固定。若考虑到以上情况,则在与磁力源相对向的侧容器的壁厚优选的是至少在填装有凝胶状介质层的部分为固定,更优选的是在所有部分均为固定。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整个容器的壁厚为固定。
作为容器的形状,例如可举出内径1mm~2mm左右,长度50mm~200mm左右的直管状结构体(毛细管)。管的内径或长度只要根据应处理的物质的量、磁性体粒子的量等来选择适当的内径或长度即可。
在粒子的操作中或操作后,进行吸光度、荧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折射率变化等的光学测定时或进行光照射时,优选使用具有透光性的容器。并且,如果容器具有透光性,便可目视确认容器内的粒子操作的状况,从该点而言也优选。另一方面,当需要对液体或磁性体粒子等进行遮光时,优选使用不具有透光性的遮光性的容器。根据使用目的等,也可采用包含透光部分及遮光部分的容器。
本发明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可采用各种构成。
对容器进行保持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使容器的长度方向为垂直地保持容器以外,例如也可以使容器的长度方向为水平地保持容器,还可以使容器的长度方向为倾斜地保持容器。
作为使磁场沿容器的长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如图2C所示的磁场施加部包含线性引导件等移动机构且使磁力源沿单轴方向移动的构成,也可以是容器保持部包含线性引导件等移动机构且使容器保持部沿单轴方向移动的构成。即,只要容器保持部及磁场施加部中的一者包含可使磁力源相对于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即可。并且,也可以是容器保持部及磁场施加部两者包含所述移动机构,以使磁力源及容器保持部两者移动。
在本发明中,容器保持部优选的是配置在容器按压部与磁场施加部之间,但是也可以依序配置磁场施加部、容器按压部及容器保持部。
容器保持部及容器按压部不需要分别固定在装置上,也可以为可拆装。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对利用容器保持部保持一个容器,并通过容器按压部固定在支承面上的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利用容器保持部保持多个容器,并通过容器按压部而固定在同一支承面上的构成。这时,磁场施加部包含与各个容器相对向的磁力源。并且,容器按压部既可以是可对各个容器个别地进行按压的构成,也可以是可利用一个面对所有容器进行按压的构成。此外,当对多个容器进行保持时,也可以是包含以各个支承面成平行的方式而配置的多个容器保持部的构成。

Claims (4)

1.一种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用于使磁性体粒子在管状器件内移动,在所述管状器件的容器内交替地层叠着凝胶状介质层与液体层,然后填装有所述磁性体粒子,所述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容器;容器按压部,用于将所述容器按压至所述容器保持部;以及磁场施加部;
所述磁场施加部包含磁力源;
所述容器保持部及所述磁场施加部中的至少一者包含使所述磁力源相对于所述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单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利用所述容器按压部将所述容器向与所述单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由此将所述容器固定在与所述单轴方向平行的容器保持部的支承面上;
通过利用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磁力源相对于所述容器保持部相对地沿所述单轴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磁性体粒子在所述容器内沿容器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容器保持部配置在所述容器按压部与所述磁场施加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是以所述容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单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得到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保持部在与所述磁力源相对向的部分之中相当于所述磁力源的移动区域的部分具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保持部包含非磁性体材料。
CN201510818980.0A 2014-12-22 2015-11-23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Active CN105709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9012 2014-12-22
JP2014259012A JP6332012B2 (ja) 2014-12-22 2014-12-22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9924A CN105709924A (zh) 2016-06-29
CN105709924B true CN105709924B (zh) 2018-04-24

Family

ID=5613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8980.0A Active CN105709924B (zh) 2014-12-22 2015-11-23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2663B2 (zh)
JP (1) JP6332012B2 (zh)
CN (1) CN105709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9632B2 (en) 2015-05-18 2018-11-06 Kuan-Lung Li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rough hole in floor system for pipe penetration and floor system using the same
GB201617388D0 (en) * 2016-10-13 2016-11-30 Randox Laboratories Limited Method of extracting material from a fluid and extractor
WO2018147130A1 (ja) * 2017-02-09 2018-08-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デバイス及び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JP7035316B2 (ja) * 2017-02-09 2022-03-1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デバイス
US11883831B2 (en) * 2017-04-06 2024-01-30 Shimadzu Corporation Magnetic particle operation device
KR102630604B1 (ko) * 2017-09-25 2024-01-30 키아겐 게엠베하 자성 입자를 사용하여 생체분자를 고정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7020308B2 (ja) * 2018-06-14 2022-02-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JP7091891B2 (ja) * 2018-07-06 2022-06-2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容器
JP7110900B2 (ja) * 2018-10-15 2022-08-0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WO2020105159A1 (ja) * 2018-11-22 2020-05-2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体粒子の操作方法及び装置
JP7147564B2 (ja) * 2019-01-08 2022-10-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粒子操作装置
JP2020168600A (ja) * 2019-04-02 2020-10-1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磁性粒子操作装置
EP3834939A1 (en) * 2019-12-12 2021-06-16 TTP plc Sample preparation system
US11480565B2 (en) 2020-06-12 2022-10-25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Automated immunoassa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300365A (en) * 2001-11-19 2003-06-01 Chemagen Biopolymer Technologie A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magnetic particles
TW200827011A (en) * 2006-12-29 2008-07-01 Ind Tech Res Inst 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
CN103269787A (zh) * 2010-12-21 2013-08-2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用于在管内操作对象成分的器件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8951U (zh) * 1989-03-29 1990-10-24
JP3452424B2 (ja) * 1995-06-30 2003-09-29 株式会社エスアールエル 検体搬送用器具
CA2255658C (en) 1996-05-20 2007-07-17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agnetic particles by pipetting machine
US6193892B1 (en) * 1999-03-03 2001-02-27 Promega Corpora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AU2002319595B2 (en) * 2001-07-20 2007-06-07 Gen-Probe Incorporated Sample carrier and drip shield for use therewith
NO20023599D0 (no) * 2002-07-29 2002-07-29 Andrew T Campbell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manipulering av magnetiske partikler, spesielt for blanding, separasjon, oppsamling ogvasking
JP2006292696A (ja) * 2005-04-15 2006-10-26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検体ラック、及び検体ラック用アダプタ
US8795609B2 (en) * 2007-02-08 2014-08-05 Biokit, S.A. Magnetic particle washing station
EP2176669A1 (en) * 2007-07-25 2010-04-21 Abbott Laboratories Magnetic mixer
TWI325337B (en) * 2007-07-26 2010-06-01 Ind Tech Res Inst 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
JP5807542B2 (ja) * 2011-12-22 2015-11-1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対象成分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チップ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方法
JP5974230B2 (ja) * 2012-07-12 2016-08-23 多摩川精機株式会社 磁気スタンド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300365A (en) * 2001-11-19 2003-06-01 Chemagen Biopolymer Technologie A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magnetic particles
TW200827011A (en) * 2006-12-29 2008-07-01 Ind Tech Res Inst 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
CN103269787A (zh) * 2010-12-21 2013-08-2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用于在管内操作对象成分的器件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62663B2 (en) 2017-05-30
CN105709924A (zh) 2016-06-29
JP6332012B2 (ja) 2018-05-30
JP2016117032A (ja) 2016-06-30
US20160180998A1 (en)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9924B (zh)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CN105772122B (zh) 用于在管内操作对象成分的器件和方法
Patabadige et al.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fundamental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US20220176370A1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and testing biomolecule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US10533170B2 (en)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magnetic particles and device for manipulating magnetic particles
Frenea-Robin et al. Basic principl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magnetic cell separation
CN101111603B (zh) 用于检测被分析物的设备和方法
CN104998700B (zh) 具有磁性颗粒的多隔室设备
CN107107021B (zh)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元件及磁性体粒子的操作方法
CN103827324B (zh) 用于检测分析物的装置和方法
Sunkara et al. Lab-on-a-disc for point-of-care infection diagnostics
CN101883527B (zh) 用于样品的生化处理和分析的装置
CN106457196B (zh) 磁性物质颗粒的操作方法和磁性物质颗粒操作用装置
US10684279B2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magnetic particles
Wu et al.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an update
US10159909B2 (en) Particle manipulation method and particle manipulation device
CN107206347B (zh)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器件以及磁性体粒子的操作方法
JP2017127224A (ja) 核酸前処理キット、および塩基配列解析方法
Zho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agnetic Nanoparticles-Assisted Microfluidic Bioanalysis
US20200282407A1 (en) Device for particle manipulation
JP2007003412A (ja) 生物学的測定方法
JP7139931B2 (ja) 磁性体粒子操作用容器及び磁性体粒子操作用装置
JP2018161649A (ja) 磁性体粒子の操作方法および磁性体粒子操作用デバイス
WO2012113028A1 (en) Isolation of a target bioentity from a biological sam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