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2507A - 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2507A
CN105702507A CN201610214279.2A CN201610214279A CN105702507A CN 105702507 A CN105702507 A CN 105702507A CN 201610214279 A CN201610214279 A CN 201610214279A CN 105702507 A CN105702507 A CN 105702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access division
base plate
clamping
key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4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2507B (zh
Inventor
张立德
颜志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42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2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2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2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2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08Actuators other then push button
    • H01H2221/016Lever; Rocke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相连接的连动构件与底板分别具有抵靠部与收容槽,当该按键结构的键帽于第二位置且再承受拉拔力时,抵靠部会进入收容槽而抵靠底板以对抗该拉拔力,故可避免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更详而言,是一种可对抗会影响连动构件与底板连接的拉拔力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按键结构中,为避免键帽在按压过程中发生卡键的情况,目前的按键结构通常会设置有连动构件,所述的连动构件有各种结构形式,习知的剪刀脚、蝴蝶翼(butterfly)构件与平行转轴构件都是常见用于键帽的连动构件。
在具有连动构件的按键结构中,连动构件的上下两端会分别和键帽与底板连接,因此,当键帽受到向上掀起的拉拔力时,会连带影响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若连动构件下端与底板的连接强度不足,则在键帽受到向上掀起的拉拔力过大时,容易发生连动构件脱离底板的情况,而造成按键结构损坏不易恢复。
因此,要如何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以对抗会影响连动构件与底板连接的拉拔力,遂为现在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键帽、底板、连动构件以及弹性体。底板具有第一底板卡接部、第二底板卡接部与第一收容槽。连动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键帽与底板。连动构件具有: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具有第一支臂卡接部与第一支臂抵靠部。第一支臂卡接部可转动地卡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第一支臂抵靠部设于第一支臂本体的下端。第二支臂具有第二支臂卡接部。第二支臂卡接部可转动地卡接第二底板卡接部。弹性体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提供弹性力,可使键帽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时该键帽距离该底板的高度小于该第二位置时该键帽距离该底板的高度,同时藉由键帽带动连动构件,可使第一支臂由第一倾斜角度转换至第二倾斜角度,并使第一支臂抵靠部朝进入第一收容槽方向运动。当键帽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支臂处于第一倾斜角度,第一支臂抵靠部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一间距。当键帽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支臂处于第二倾斜角度,第一支臂抵靠部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小于第一间距。当键帽再承受拉拔力时,第一支臂抵靠部通过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的抵靠而对抗该拉拔力,以避免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倾斜角度的角度为零度,而该第二间距的单位长度为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臂具有第一支臂长轴,该第二支臂具有第二支臂长轴,在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卡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与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过程中,该第一支臂长轴实质平行该第二支臂长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还具有第二收容槽;该第二支臂还具有第二支臂抵靠部;该第二支臂抵靠部设于该第二支臂本体面对该底板的下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带动该连动构件,可使该第二支臂由第三倾斜角度转换至第四倾斜角度,并使该第二支臂抵靠部朝进入该第二收容槽方向运动;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支臂处于该第三倾斜角度,该第二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三间距;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臂处于该第四倾斜角度,该第二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四间距,该第四间距小于该第三间距。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垂直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而完成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的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垂直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完成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卡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一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二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二收容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支臂抵靠部结合而成为具有"6"字形断面的柱状转动轴;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为柱状转动轴;该第一收容槽设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由该第一底板卡接部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以完成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的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由该第二底板卡接部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以完成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卡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连通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一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一收容槽。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按键结构的连动机构与底板分别具有抵靠部与收容槽,当键帽于第二位置且再承受拉拔力时,抵靠部会进入收容槽而抵靠底板,以对抗键帽所再承受的拉拔力,而确保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并避免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按键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支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一位置时沿AA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图7为图1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二位置时沿AA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按键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支臂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二支臂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底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A为图8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一位置时沿BB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图13B为图13A中所示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A为图8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二位置时沿BB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图14B为图14A中所示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8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一位置时沿CC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图16为图8所示按键结构的键帽位于第二位置时沿CC线段截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图式,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图式中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发明实施的实际状况。
为使揭露内容更为简洁而容易明了,以下各实施例中相同或近似功能的元件将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且省略相同或均等特征的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按键结构具有抵靠部,可对抗会影响连动构件与底板连接的拉拔力,以避免连动构件与底板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应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连动构件以下以剪刀脚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以此为限,本发明的连动构件仍可为蝴蝶翼(butterfly)构件与平行转轴构等常用于键帽的连动构件。
请参照以下实施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包括键帽11、底板12、连动构件13与弹性体14。连动构件13的上端连接键帽11,而连动构件13的下端连接底板12,且连动构件13具有第一支臂131与第二支臂132。弹性体14设置于键帽11与底板12之间,可对键帽11提供弹性力,以使键帽11向上运动。第一支臂131具有第一支臂长轴A1,而第二支臂132具有第二支臂长轴A2。
如图3所示,第一支臂131具有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与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为圆柱状转动轴,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为凸起延伸块状体,其中,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设于第一支臂131本体的下端。如图4所示,第二支臂132具有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与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为圆柱状转动轴,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为凸起延伸块状体,其中,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设于第二支臂132本体的下端。
如图5所示,底板12具有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第一收容槽123与第二收容槽124。其中,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以可转动地方式卡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第一收容槽123设于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的下方,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以可转动地方式卡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第二收容槽124设于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的下方。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进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与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进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的卡接组装过程中,第一支臂131的第一支臂长轴A1实质平行第二支臂132的第二支臂长轴A2,但不以此为限。
关于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与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的卡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1211与水滴孔1213,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1211引导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略微向内变形而缩小转轴体积,或者引导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略微向外扩张变形而扩大卡接开口,如此,使得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能顺利垂直向下移动进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的水滴孔1213中以完成卡接。关于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与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的卡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1221与水平滑槽1223,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1221引导第二支臂132略微向内变形而缩小体积,或者引导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略微向外扩张变形而扩大卡接开口,如此,使得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能顺利垂直向下移动进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的水平滑槽1223中以完成卡接。
如图6至图7所示,键帽11自第一位置P1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P2,同时藉由键帽11带动连动构件13,可使第一支臂131由第一倾斜角度θ11转换至第二倾斜角度θ12,并使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朝进入该第一收容槽123方向运动,还可使第二支臂132由第三倾斜角度θ21转换至第四倾斜角度θ22,并使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朝进入第二收容槽124方向运动。期中,键帽11位于第一位置P1时键帽11距离底板12的高度小于键帽11位于第二位置P2时键帽11距离底板12的高度。
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当键帽11位于第一位置P1时,第一支臂131系处于第一倾斜角度θ11,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与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间隔第一间距d11,第二支臂132处于第三倾斜角度θ21,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与第二收容槽124的槽壁面1241间隔第三间距d2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θ11与第三倾斜角度θ21的角度为零度,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7所示,当键帽11位于第二位置P2时,第一支臂131处于第二倾斜角度θ12,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与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间隔第二间距d12,第二支臂132处于该第四倾斜角度θ22,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与第二收容槽124的槽壁面1241间隔第四间距d2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12小于第一间距d11,第四间距d22小于第三间距d21,更甚者,第二间距d12与第四间距d22的单位长度为零,如此,当键帽11再承受拉拔力时,藉由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抵靠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抵靠第二收容槽124的槽壁面1241,而抵靠底板12以对抗键帽11所承受的拉拔力,如此有助于避免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自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的水滴孔中脱出,或避免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自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的水平滑槽中脱出;进而避免连动构件13与底板12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8至图16,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的差异如下说明: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并未设置有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支臂抵靠部1322与第二收容槽12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与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结合而成为具有"6"字形断面的柱状转动轴,如图11所示,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为柱状转动轴。
关于第一收容槽的设置,如图12所示,第一收容槽123设于第一底板卡接部121内。另外,关于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与第一底板卡接部121的卡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还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1212,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1212由第一底板卡接部121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引导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第一底板卡接部121以完成卡接。关于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与第二底板卡接部122的卡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1222,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1222由第二底板卡接部122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引导第二支臂卡接部1321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第二底板卡接部122以完成卡接。
当键帽11位于第一位置P1时,如图13A、图13B与图15所示,图13B为图13A中所示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支臂131处于第一倾斜角度θ11,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与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间隔第一间距d11,第二支臂132处于第三倾斜角度θ2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度θ11与第三倾斜角度θ21的角度为零度,但不以此为限。
当键帽11位于第二位置P2时,如图14A、图14B与图16所示,图14B为图14A中所示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支臂131处于第二倾斜角度θ12,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与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间隔第二间距d12,第二支臂132处于该第四倾斜角度θ2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12小于第一间距d11,更甚者,第二间距d12的单位长度为零,如此,当键帽11再承受拉拔力时,第一支臂抵靠部1312可藉由抵靠第一收容槽123的槽壁面1231,而抵靠底板12以对抗键帽11所承受的拉拔力,如此有助于避免第一支臂卡接部1311自第一底板卡接部121中脱出,进而避免连动构件13与底板12的连接受到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发明申请权利要求的范围所列。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括:
键帽;
底板,该底板具有第一底板卡接部、第二底板卡接部与第一收容槽;
连动构件,该连动构件上端连接该键帽,该连动构件下端连接该底板,该连动构件具有:
第一支臂,该第一支臂具有第一支臂卡接部与第一支臂抵靠部,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可转动地卡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该第一支臂抵靠部设于该第一支臂本体的下端;以及
第二支臂,该第二支臂具有第二支臂卡接部,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可转动地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以及
弹性体,该弹性体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用以提供弹性力,可使该键帽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时该键帽距离该底板的高度小于该第二位置时该键帽距离该底板的高度,同时藉由该键帽带动该连动构件,可使该第一支臂由第一倾斜角度转换至第二倾斜角度,并使该第一支臂抵靠部朝进入该第一收容槽方向运动;
其中,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臂处于该第一倾斜角度,该第一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一间距;
其中,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支臂处于该第二倾斜角度,该第一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如此当该键帽再承受拉拔力时,该第一支臂抵靠部通过与该第一收容槽的槽壁面的抵靠而对抗该拉拔力,以避免该连动构件与该底板的连接受到该拉拔力的影响而破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角度的角度为零度,而该第二间距的单位长度为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具有第一支臂长轴,该第二支臂具有第二支臂长轴,在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卡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与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过程中,该第一支臂长轴平行该第二支臂长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还具有第二收容槽;该第二支臂还具有第二支臂抵靠部;该第二支臂抵靠部设于该第二支臂本体面对该底板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带动该连动构件,可使该第二支臂由第三倾斜角度转换至第四倾斜角度,并使该第二支臂抵靠部朝进入该第二收容槽方向运动;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支臂处于该第三倾斜角度,该第二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三间距;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臂处于该第四倾斜角度,该第二支臂抵靠部与该第二收容槽的槽壁面间隔第四间距,该第四间距小于该第三间距。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垂直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而完成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的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垂直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完成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一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面引导该第二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二收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支臂抵靠部结合而成为具有"6"字形断面的柱状转动轴;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为柱状转动轴;该第一收容槽设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由该第一底板卡接部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一支臂卡接部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一底板卡接部,以完成该第一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一底板卡接部的卡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具有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由该第二底板卡接部本体的侧边,倾斜延伸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该第二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二支臂卡接部倾斜向下移动,而进入该第二底板卡接部,以完成该第二支臂卡接部与该第二底板卡接部的卡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连通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一支臂卡接引导道引导该第一支臂抵靠部进入该第一收容槽。
CN201610214279.2A 2016-04-08 2016-04-08 按键结构 Active CN105702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279.2A CN105702507B (zh) 2016-04-08 2016-04-08 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279.2A CN105702507B (zh) 2016-04-08 2016-04-08 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2507A true CN105702507A (zh) 2016-06-22
CN105702507B CN105702507B (zh) 2017-12-29

Family

ID=5621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4279.2A Active CN105702507B (zh) 2016-04-08 2016-04-08 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250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2633Y (zh) * 2006-05-19 2007-11-07 东莞翊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
US20080031673A1 (en) * 2006-08-02 2008-02-0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2633Y (zh) * 2006-05-19 2007-11-07 东莞翊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
US20080031673A1 (en) * 2006-08-02 2008-02-0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2507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7571B (zh) 具有多机臂同步折叠机构的无人机
US20190345748A1 (en) Support assembly
US7532466B2 (en) Extension unit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550964U (zh) 薄型鉸鏈
CN209070886U (zh) 柔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CN105702507A (zh) 按键结构
CN105427751A (zh) 一种可弯折的显示装置
CN206735212U (zh) 振动上料装置
KR102542066B1 (ko) 폴더블 휴대단말기용 물방울 타입의 힌지 모듈
TWI669595B (zh) Transmission for expanding the display
US9933641B2 (en) Connector disengagement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system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206705604U (zh) 一种带旋转臂落地自动离合结构的举升机
CN205208086U (zh) 直线升降型承载装置
CN205753135U (zh) 底盘车联锁装置
CN104201025A (zh) 按键结构
CN207001635U (zh) 一种内塞翻板上料机构
CN207937726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组装装置
CN208061488U (zh) 一种文学作品循环演示装置
CN102562737A (zh) 扣件组结构
CN110265852A (zh) 转接板平移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6298848U (zh)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CN109625190A (zh) Fpso模块基座新型连接方式
CN109753115A (zh) 连动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6032821B (zh) 掀盖式电子产品的双转轴结构
CN210375029U (zh) 一种多角度映射对位型视觉演示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