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8848U -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8848U
CN206298848U CN201621442645.1U CN201621442645U CN206298848U CN 206298848 U CN206298848 U CN 206298848U CN 201621442645 U CN201621442645 U CN 201621442645U CN 206298848 U CN206298848 U CN 206298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imiting plate
limit mechanism
gag lever
lever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26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怒涛
姜浩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o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o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4426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8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8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8848U/zh
Priority to TW106219234U priority patent/TWM561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抱夹板;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回弹部件;抱夹板的一端销接在第二凹槽中,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通过在限位板的第一凹槽中设置第二凹槽、可回弹部件以及抱夹板等,较好地实现了使限位杆平稳运行以及在限位杆过冲时对其进行有效缓冲限位目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开关门过程中因出现不平稳或过冲现象而失去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出入境、海关和轨道交通等自助通道设备领域,拍打机芯门(以下简称自动门)应用非常广泛。
其典型的应用场景是,用户(乘客、出入境人员等)通过身份验证后,拍打机芯门开启,用户穿过拍打机芯门所在的通道,拍打机芯门闭合。
然而,由于用户数量庞大,拍打机芯门的使用频度很高,因此容易导致其在开关门过程中因出现不平稳(如抖动)或过冲(即门板转动超出设定旋转角度)现象而失去控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抱夹板;
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回弹部件;抱夹板的一端销接在第二凹槽中,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90°。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弧形凹槽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孔眼;可回弹部件设置在孔眼中。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抱夹板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限位板中的销形部件销接在第二凹槽中。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抱夹板的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抵接或固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凹槽为方形凹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回弹部件为弹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销形部件为圆柱销。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弧形凹槽的外壁设有缺口。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为外围轮廓轴对称的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限位模块,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提供的限位机构(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转轴以及限位杆;转轴与一传动轴同轴固定,限位板上具有相应的中空区域以供传动轴或转轴穿过;限位杆固定在转轴底部,并卡在弧形凹槽中;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心上。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杆的底部设有轴承;轴承与限位杆同轴心;轴承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杆的外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杆的底部高于第二凹槽的上沿,且低于限位板的上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限位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个方面提供的限位模块,固定板以及电机;所述传动轴为电机的传动轴;固定板固定在电机输出动力的一端,且与传动轴垂直;限位板固定在固定板上。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上设有与限位板的外围形状一致的凹面;凹面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板的厚度;限位板位于凹面中。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板以栓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通过在限位板的第一凹槽中设置第二凹槽、可回弹部件以及抱夹板等,较好地实现了使限位杆平稳运行以及在限位杆过冲时对其进行有效缓冲限位目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在开关门过程中因出现不平稳或过冲现象而失去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机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限位模块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限位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机构结构图。实际应用中,该限位机构可与限位杆配合使用,以使限位杆平稳运行,并对限位杆进行缓冲限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机构具体包括:限位板11和抱夹板12。
限位板11上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贯通限位板11的上下面,第一凹槽13可用于限定限位杆在该凹槽内平稳地由一端移动至另一端。
靠近第一凹槽13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14。具体地,第一凹槽13的每一端都有两个侧壁即内壁和外壁,可以在靠近每一端的其中一个侧上各设置一个第二凹槽14;也可以在靠近每一端的两个侧壁上各设置一个第二凹槽14。其中,遮挡部分未示出,下同。
第一凹槽13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回弹部件15,可以在第一凹槽13一端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一个可回弹部件15,也可以在一端的两个侧壁上成对设置可回弹部件15。其中,成对设置可回弹部件15时,可使抱夹板12对限位杆的缓冲抱夹效果更佳,即相当于使两个抱夹板12同时对限位杆形成阻力,详见下文介绍。
抱夹板12的一端销接在第二凹槽14中,例如通过设置在限位板上11的销形部件16销接在第二凹槽14中,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15连接。抱夹板12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成对设置,即每个第二凹槽14中可对应设置一个抱夹板12。由此,抱夹板12与第一凹槽13之间,或成对的抱夹板12之间形成V形结构。限位杆在第一凹槽11中向抱夹板12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当接触到抱夹板12并继续前移时,抱夹板12的一端在销接处转动,另一端在可回弹部件15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对限位杆形成抱夹缓冲阻力。若限位杆再继续前移,则抱夹板12对限位杆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此时抱夹板12逐渐被接压到第二凹槽中14,以保护抱夹板12不被挤坏,因此起到了很好的抱夹缓冲作用。若限位杆再继续前移,则限位杆会因顶到第一凹槽13的端部从而被强制停止移动,从而实现限位。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机构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凹槽13具体为弧形凹槽,以便用于对绕轴转动的限位杆进行抱夹限位。
可选地,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角通常大于90°,即由弧形凹槽的圆弧所确定的圆心角的角度通常大于90°。其中,该圆心角若设为90°,则可以满足绕轴转动的限位杆的转动行程所需的角度例如90°的要求;若设置为大于90°,则在满足绕轴转动的限位杆的转动行程所需的角度例如90°要求的基础上,还可为限位杆过冲例如转动过度留出一定的余量,以保护相关设备不受过冲影响。
可选地,弧形凹槽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孔眼17;可回弹部件15设置在孔眼17中,以使可回弹部件15被挤压时可以收缩至孔眼17中。
可选地,抱夹板12的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15抵接或固接。抵接方式比较简单易行,固接方式比较牢靠,因此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抱夹板12的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15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第二凹槽14为方形凹槽。由于方形凹槽是一种常见凹槽,比较容易开设,因此采用方形凹槽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的特点。
可选地,可回弹部件15为弹簧。具有一定强度和回弹力的弹簧均可作为回弹部件来使用。
可选地,销形部件16为圆柱销。圆柱销是最为常见的销形部件,其制作工艺成熟、造价低且应用效果好。
可选地,弧形凹槽的外壁设有缺口18,即弧形凹槽的较大弧边所在的侧壁设有缺口。这样设置既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也便于对限位杆进行维护例如取下、放入等。
可选地,限位板11为外围轮廓轴对称的限位板。外围轮廓轴对称的限位板具有如下优点,即被翻转180°后,其弧形凹槽也随之被翻转,正好可以满足以相反方向转动的限位杆的限位要求,由此可使得其适用性、灵活性更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限位模块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限位模块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机构,转轴19以及限位杆20。
转轴19与一传动轴同轴固定,限位板11上具有相应的中空区域以供传动轴或转轴19穿过。
限位杆20固定在转轴19底部,并卡在弧形凹槽13中。
弧形凹槽13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心上,以使限位杆20刚好可在弧形凹槽13内移动,从而保证限位杆20平稳运转。
可选地,限位杆20的底部设有轴承21。
轴承21与限位杆20同轴心旋转。这样可以使轴承21与限位杆20同步移动,并可利用轴承21的平滑旋转的优点,减少移动过程中对限位杆20的磨损。
轴承21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杆20的外径。由此,可使得在极端情况下,限位杆20在移动至弧形凹槽13的端部即顶到端部时,限位杆20先触碰到端部而停住,从而对轴承21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限位杆20的底部高于第二凹槽14的上沿,且低于限位板11的上沿。这样可使得限位杆20在移动过程中,仅使轴承21触碰到抱夹板12,同时还可使得在极端情况下,限位杆20在移动至弧形凹槽13的端部即顶到端部时,限位杆20先触碰到端部而停住,从而对轴承21起到保护作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限位装置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限位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限位模块,固定板22以及电机23。
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传动轴即本实施例四中电机23的传动轴。
电机23可采用通用的由电力驱动的电机。
固定板22固定在电机23输出动力的一端,且与传动轴垂直。
限位板11固定在固定板22上。
下面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对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机理和其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电机23带动转轴19转动,转轴19带动限位杆20、限位杆20带动轴承在弧形凹槽13中移动,在限位杆20移动到抱夹板12的一端并继续移动的过程中,抱夹板12对轴承21形成抱夹阻力,从而可以对限位杆20的移动起到缓冲作用。当限位杆20继续移动到弧形凹槽13的端部时,限位杆20触碰到端部而停止移动,以对限位杆20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电机23避免因过冲而受到损坏。
可选地,固定板22上设有与限位板11的外围形状一致的凹面24。凹面24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板11的厚度。限位板11位于凹面24中。
这样限位板11可刚好落入或卡入凹面24中,即被限制在凹面24中不能产生位移,从而可与其他固定方式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也就是说,当其他固定方式例如螺接固定出现问题例如松动时,由于限位板11仍卡在凹面24中,因此可确保限位板11仍然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保证整个限位装置的正常运转。
优先地,限位板11以栓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22上。通常可通过至少一对螺栓和螺母将限位板11固定在固定板22上。栓接的方式容易安装、固定效果好,同时也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限位装置的转轴上若安装上门板等部件,即可作为拍打机芯门来使用,并且具有上述优点。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和抱夹板;
限位板上设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可回弹部件;抱夹板的一端销接在第二凹槽中,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弧形凹槽两端的侧壁上设有孔眼;可回弹部件设置在孔眼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抱夹板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限位板中的销形部件销接在第二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抱夹板的另一端与可回弹部件抵接或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凹槽为方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回弹部件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销形部件为圆柱销。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弧形凹槽的外壁设有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外围轮廓轴对称的限位板。
12.一种限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限位机构,转轴以及限位杆;转轴与一传动轴同轴固定,限位板上具有相应的中空区域以供传动轴或转轴穿过;限位杆固定在转轴底部,并卡在弧形凹槽中;弧形凹槽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心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限位模块,其特征在于,限位杆的底部设有轴承;轴承与限位杆同轴心;轴承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杆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限位模块,其特征在于,限位杆的底部高于第二凹槽的上沿,且低于限位板的上沿。
15.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限位模块,固定板以及电机;所述传动轴为电机的传动轴;固定板固定在电机输出动力的一端,且与传动轴垂直;限位板固定在固定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设有与限位板的外围形状一致的凹面;凹面的厚度小于等于限位板的厚度;限位板位于凹面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以栓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
CN201621442645.1U 2016-12-27 2016-12-27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Active CN206298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2645.1U CN206298848U (zh) 2016-12-27 2016-12-27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TW106219234U TWM561126U (zh) 2016-12-27 2017-12-26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2645.1U CN206298848U (zh) 2016-12-27 2016-12-27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8848U true CN206298848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2645.1U Active CN206298848U (zh) 2016-12-27 2016-12-27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8848U (zh)
TW (1) TWM561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7679A (zh) * 2017-11-16 2019-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拍打机芯连轴限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7679A (zh) * 2017-11-16 2019-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拍打机芯连轴限位装置
CN109797679B (zh) * 2017-11-16 2021-05-2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拍打机芯连轴限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126U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463A (zh) 冰箱
CN205243265U (zh) 一种拍打门机芯断电复位机构
CN206298848U (zh)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CN203351459U (zh) 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与开关柜下门之间的联锁装置
WO2021185366A1 (zh) 铰链及制冷设备
CN202380859U (zh) 用于平开上翻窗的滑撑组件、五金组件以及平开上翻窗
CN209603624U (zh) 一种电动栏杆锁的锁钩与锁挡装置
CN215369443U (zh) 漂移窗的开合机构
CN108649157B (zh) 一种蓄电池限位保护壳
CN104500554B (zh) 一种铰链结构及其在空调中的应用
CN105667976A (zh) 一种自动张开与闭合的瓶盖装置
CN206562648U (zh) 坐便器手柄组件和智能坐便器
CN202614772U (zh) 锁紧盘盖、试剂制冷容器及生化分析仪
CN201650018U (zh) 推拉平开门窗
CN211524089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205174745U (zh) 出风口开闭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105764282A (zh) 电控箱及其箱体
CN101787838B (zh) 推拉平开门窗
CN205172231U (zh) 一种用于门窗的撑挡结构
CN204838815U (zh) 一种多边围栏
CN209232337U (zh) 防护块、防护机构及显示屏
CN210828873U (zh) 一种联动门
CN204482910U (zh)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214756709U (zh) 远程音视频互动控制器
CN112696098A (zh) 配电柜伸缩旋转式开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