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126U -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126U
TWM561126U TW106219234U TW106219234U TWM561126U TW M561126 U TWM561126 U TW M561126U TW 106219234 U TW106219234 U TW 106219234U TW 106219234 U TW106219234 U TW 106219234U TW M561126 U TWM561126 U TW M5611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groove
plate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9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u-tao Deng
Hao Jiang
Fe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Aisino Cor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o Corp Inc filed Critical Aisino Corp Inc
Publication of TWM56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126U/zh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示一種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限位模組包括限位板和抱夾板。限位板上設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可回彈部件。抱夾板的一端銷接在第二凹槽中,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連接。本創作提供的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藉由在限位板的第一凹槽中設置第二凹槽、可回彈部件以及抱夾板等,較好地實現了使限位杆平穩運行以及在限位杆過衝時對其進行有效緩衝限位目的,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在開關門過程中因出現不平穩或過衝現象而失去控制的問題。

Description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自動控制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在出入境、海關和軌道交通等自助通道設備領域,拍打機芯門(以下簡稱自動門)應用非常廣泛。
其典型的應用場景是,用戶(乘客、出入境人員等)通過身份驗證後,拍打機芯門開啟,用戶穿過拍打機芯門所在的通道,拍打機芯門閉合。
然而,由於用戶數量龐大,拍打機芯門的使用頻度很高,因此容易導致其在開關門過程中因出現不平穩(如抖動)或過衝(即門板轉動超出設定旋轉角度)現象而失去控制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了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用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本創作實施例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限位機構,包括:一限位板和一抱夾板;限位板上設有第一凹槽,靠近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可回彈部件,抱夾板的一端銷接在第二凹槽中,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連接。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凹槽為弧形凹槽。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角大於或等於90°。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弧形凹槽兩端的側壁上設有孔眼,可回彈部件設置在孔眼中。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抱夾板的一端藉由設置在限位板中的銷形部件銷接在第二凹槽中。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抱夾板的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抵接或固接。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凹槽為方形凹槽。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可回彈部件為彈簧。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銷形部件為圓柱銷。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弧形凹槽的外壁設有缺口。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限位板為外圍輪廓軸對稱的限位板。
本創作實施例第二個方面提供一種限位模組,包括本創作實施例第一個方面提供的限位機構(第一凹槽為弧形凹槽)、轉軸以及限位杆;轉軸與一傳動軸同軸固定,限位板上具有相應的中空區域以供傳動軸或轉軸穿過,限位杆固定在轉軸底部,並卡在弧形凹槽中,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位於轉軸的軸心上。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限位杆的底部設有軸承,軸承與限位杆同軸心,軸承的外徑小於或等於限位杆的外徑。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限位杆的底部高於第二凹槽的上緣,且低於限位板的上緣。
本創作實施例第三個方面提供一種限位裝置,包括本創作實施例第二個方面提供的限位模組、固定板以及電機;所述傳動軸為電機的傳動軸,固定板固定在電機輸出動力的一端且與傳動軸垂直,限位板固定在固定板上。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固定板上設有與限位板的外圍形狀一致的凹面,凹面的厚度小於或等於限位板的厚度,限位板位於凹面中。
可選地,在一實施例中,限位板以栓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藉由在限位板的第一凹槽中設置第二凹槽、可回彈部件以及抱夾板等,較好地實現了使限位杆平穩運行以及在限位杆過衝時對其進行有效緩衝限位目的,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在開關門過程中因出現不平穩或過衝現象而失去控制的問題。
為了使所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創作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創作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創作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創作實施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創作的以下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創作保護的範圍。
圖1為本創作實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機構結構圖。實際應用中,該限位機構可與限位杆配合使用,以使限位杆平穩運行,並對限位杆進行緩衝限位。如圖1所示,本創作實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機構具體包括:限位板11和抱夾板12。
限位板11上設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貫通限位板11的上下面,第一凹槽13可用於限定限位杆在該凹槽內平穩地由一端移動至另一端。
靠近第一凹槽13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二凹槽14。具體地,第一凹槽13的每一端都有兩個側壁即內壁和外壁,可以在靠近每一端的其中一個側上各設置一個第二凹槽14;也可以在靠近每一端的兩個側壁上各設置一個第二凹槽14。其中,遮擋部分未示出,下同。
第一凹槽13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可回彈部件15,可以在第一凹槽13一端的其中一個側壁上設置一個可回彈部件15,也可以在一端的兩個側壁上成對設置可回彈部件15。其中,成對設置可回彈部件15時,可使抱夾板12對限位杆的緩衝抱夾效果更佳,即相當於使兩個抱夾板12同時對限位杆形成阻力,詳見下文介紹。
抱夾板12的一端銷接在第二凹槽14中,例如藉由設置在限位板上11的銷形部件16銷接在第二凹槽14中,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15連接。抱夾板12可以設置為一個,也可以成對設置,即每個第二凹槽14中可對應設置一個抱夾板12。由此,抱夾板12與第一凹槽13之間,或成對的抱夾板12之間形成V形結構。限位杆在第一凹槽11中向抱夾板12方向移動的過程中,當接觸到抱夾板12並繼續前移時,抱夾板12的一端在銷接處轉動,另一端在可回彈部件15的反彈力的作用下,對限位杆形成抱夾緩衝阻力。若限位杆再繼續前移,則抱夾板12對限位杆的阻力也會越來越大,此時抱夾板12逐漸被接壓到第二凹槽中14,以保護抱夾板12不被擠壞,因此起到了很好的抱夾緩衝作用。若限位杆再繼續前移,則限位杆會因頂到第一凹槽13的端部從而被強制停止移動,從而實現限位。
圖2為本創作實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機構結構圖。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第一凹槽13具體為弧形凹槽,以便用於對繞軸轉動的限位杆進行抱夾限位。
可選地,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角通常大於90°,即由弧形凹槽的圓弧所確定的圓心角的角度通常大於90°。其中,該圓心角若設為90°,則可以滿足繞軸轉動的限位杆的轉動行程所需的角度例如90°的要求;若設置為大於90°,則在滿足繞軸轉動的限位杆的轉動行程所需的角度例如90°要求的基礎上,還可為限位杆過衝例如轉動過度留出一定的餘量,以保護相關設備不受過衝影響。
可選地,弧形凹槽兩端的側壁上設有孔眼17;可回彈部件15設置在孔眼17中,以使可回彈部件15被擠壓時可以收縮至孔眼17中。
可選地,抱夾板12的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15抵接或固接。抵接方式比較簡單易行,固接方式比較牢靠,因此可根據需要自由選擇抱夾板12的另一端與可回彈部件15的連接方式。
可選地,第二凹槽14為方形凹槽。由於方形凹槽是一種常見凹槽,比較容易開設,因此採用方形凹槽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強的特點。
可選地,可回彈部件15為彈簧。具有一定強度和回彈力的彈簧均可作為回彈部件來使用。
可選地,銷形部件16為圓柱銷。圓柱銷是最為常見的銷形部件,其製作工藝成熟、造價低且應用效果好。
可選地,弧形凹槽的外壁設有缺口18,即弧形凹槽的較大弧邊所在的側壁設有缺口。這樣設置既可以節約材料、降低成本,也便於對限位杆進行維護例如取下、放入等。
可選地,限位板11為外圍輪廓軸對稱的限位板。外圍輪廓軸對稱的限位板具有如下優點,即被翻轉180°後,其弧形凹槽也隨之被翻轉,正好可以滿足以相反方向轉動的限位杆的限位要求,由此可使得其適用性、靈活性更強。
圖3為本創作實施例三提供的限位模組結構圖。如圖3所示,該限位模組包括本創作實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機構、轉軸19以及限位杆20。
轉軸19與一傳動軸同軸固定,限位板11上具有相應的中空區域以供傳動軸或轉軸19穿過。
限位杆20固定在轉軸19底部,並卡在弧形凹槽13中。
弧形凹槽13對應的圓心位於轉軸的軸心上,以使限位杆20剛好可在弧形凹槽13內移動,從而保證限位杆20平穩運轉。
可選地,限位杆20的底部設有軸承21。
軸承21與限位杆20同軸心旋轉。這樣可以使軸承21與限位杆20同步移動,並可利用軸承21的平滑旋轉的優點,減少移動過程中對限位杆20的磨損。
軸承21的外徑小於等於限位杆20的外徑。由此,可使得在極端情況下,限位杆20在移動至弧形凹槽13的端部即頂到端部時,限位杆20先觸碰到端部而停住,從而對軸承21起到保護作用。
具體地,限位杆20的底部高於第二凹槽14的上緣,且低於限位板11的上緣。這樣可使得限位杆20在移動過程中,僅使軸承21觸碰到抱夾板12,同時還可使得在極端情況下,限位杆20在移動至弧形凹槽13的端部即頂到端部時,限位杆20先觸碰到端部而停住,從而對軸承21起到保護作用。
圖4為本創作實施例四提供的限位裝置結構圖。如圖4所示,該限位裝置包括本創作實施例三提供的限位模組、固定板22以及電機23。
實施例三中所述的傳動軸即本實施例四中電機23的傳動軸。
電機23可採用通用的由電力驅動的電機。
固定板22固定在電機23輸出動力的一端,且與傳動軸垂直。
限位板11固定在固定板22上。
下面藉由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對所述限位裝置的限位機制和其所產生的有益效果進行說明。電機23帶動轉軸19轉動,轉軸19帶動限位杆20,限位杆20帶動軸承在弧形凹槽13中移動,在限位杆20移動到抱夾板12的一端並繼續移動的過程中,抱夾板12對軸承21形成抱夾阻力,從而可以對限位杆20的移動起到緩衝作用。當限位杆20繼續移動到弧形凹槽13的端部時,限位杆20觸碰到端部而停止移動,以對限位杆20起到限位作用,從而使得電機23避免因過衝而受到損壞。
可選地,固定板22上設有與限位板11的外圍形狀一致的凹面24。凹面24的厚度小於等於限位板11的厚度。限位板11位於凹面24中。
這樣限位板11可剛好落入或卡入凹面24中,即被限制在凹面24中不能產生位移,從而可與其他固定方式結合,以達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也就是說,當其他固定方式例如螺接固定出現問題例如鬆動時,由於限位板11仍卡在凹面24中,因此可確保限位板11仍然處於固定狀態,從而保證整個限位裝置的正常運轉。
優先地,限位板11以栓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22上。通常可利用至少一對螺栓和螺母將限位板11固定在固定板22上。栓接的方式容易安裝、固定效果好,同時也便於拆卸。
本創作實施例四提供的限位裝置的轉軸上若安裝上門板等部件,即可作為拍打機芯門來使用,並且具有上述優點。
當然,實施本創作實施例的任一技術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的所有優點。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創作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創作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創作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11‧‧‧限位板
12‧‧‧抱夾板
13‧‧‧第一凹槽
14‧‧‧第二凹槽
15‧‧‧可回彈部件
16‧‧‧銷形部件
17‧‧‧孔眼
18‧‧‧缺口
19‧‧‧轉軸
20‧‧‧限位杆
21‧‧‧軸承
22‧‧‧固定板
23‧‧‧電機
24‧‧‧凹面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創作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創作實施例一的限位機構結構圖; 圖2是本創作實施例二的限位機構結構圖; 圖3是本創作實施例三的限位模組結構圖; 圖4是本創作實施例四的限位裝置結構圖。

Claims (17)

  1. 一種限位機構,包括:   一限位板,其上設有一第一凹槽,靠近該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凹槽兩端的側壁上分別設有一可回彈部件;   一抱夾板,其一端銷接在該第二凹槽中,另一端與該可回彈部件連接。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第一凹槽為弧形凹槽。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角大於或等於90°。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弧形凹槽兩端的側壁上設有孔眼,該可回彈部件設置在該孔眼中。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抱夾板的銷接在該第二凹槽中的該端藉由設置在該限位板中的一銷形部件銷接在該第二凹槽中。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抱夾板的與該可回彈部件連接的該另一端與該可回彈部件抵接或固接。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第二凹槽為方形凹槽。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可回彈部件為彈簧。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銷形部件為圓柱銷。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弧形凹槽的外壁設有缺口。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限位機構,其中該限位板為外圍輪廓軸對稱的限位板。
  12. 一種限位模組,包括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限位機構、一轉軸以及一限位杆;該轉軸與一傳動軸同軸固定,該限位板上具有相應的中空區域以供該傳動軸或該轉軸穿過;該限位杆固定在該轉軸底部,並卡在該弧形凹槽中;該弧形凹槽對應的圓心位於該轉軸的軸心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限位模組,其中該限位杆的底部設有一軸承,該軸承與該限位杆同軸心,該軸承的外徑小於或等於該限位杆的外徑。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限位模組,其中該限位杆的底部高於該第二凹槽的上緣,且低於該限位板的上緣。
  15. 一種限位裝置,包括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至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限位模組、一固定板以及一電機,該傳動軸為該電機的傳動軸,該固定板固定在該電機輸出動力的一端且與該傳動軸垂直,該限位板固定在該固定板上。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固定板上設有與該限位板的外圍形狀一致的凹面,該凹面的厚度小於或等於該限位板的厚度,該限位板位於凹面中。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限位板以栓接方式固定在該固定板上。
TW106219234U 2016-12-27 2017-12-26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TWM5611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2645.1U CN206298848U (zh) 2016-12-27 2016-12-27 限位机构、模块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126U true TWM561126U (zh) 2018-06-01

Family

ID=5920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9234U TWM561126U (zh) 2016-12-27 2017-12-26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8848U (zh)
TW (1) TWM56112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7679B (zh) * 2017-11-16 2021-05-2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拍打机芯连轴限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8848U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2540B (zh) 冰箱
US20170022740A1 (en) Locking Hinge Assembly
TWM561126U (zh) 限位機構、模組及裝置
DE112011100653T5 (de) Verschlussdämpfungsanordnung
US20230014585A1 (en) Synchronous opening or closing thin hinge
CN104727664B (zh) 门锁结构和洗碗机
US10451334B2 (en) Left-right door opening mechanism and refrigerator
DE112016000864T5 (de) Kühlschrank
DE102018133431A1 (de) Betankungs- oder ladeanschluss-türverriegelungsanordnung
CN205190518U (zh) 铰链和电子设备
US9804640B2 (en) Chassis door cover switch structure
TW202104743A (zh) 關門器的調整座
EP2470740A1 (de) Elektromagnetisch dichte tür für eine messkammer
EP3953552B1 (de) Öffn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ühlgerät
CN205789750U (zh) 具有锁死功能的继电器测试按钮
WO2016074453A1 (zh) 一种车厢及其底门
CN211593533U (zh) 储存箱
CN106763128B (zh) 铰链和电子设备
CN111663871B (zh) 一种平开门限位装置及机柜
JP5401277B2 (ja) 折戸
JP2005350925A (ja) 折れ戸用ヒンジ装置
TWM530009U (zh) 顯示螢幕位移軌跡之樞軸器結構
EP3784531A1 (en) Blade linkage structure for bumper grille
TWI839905B (zh) 專用於單向啟閉門扇之具有過度角的門鉸鍊及臂板
CN214943626U (zh) 一种折叠式推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