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7748A - 调温器 - Google Patents

调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7748A
CN105697748A CN201610039674.1A CN201610039674A CN105697748A CN 105697748 A CN105697748 A CN 105697748A CN 201610039674 A CN201610039674 A CN 201610039674A CN 105697748 A CN105697748 A CN 10569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lexible member
valve port
pressure relief
relief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9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7748B (zh
Inventor
裘浩明
尹斌
钱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PL16154111T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PL3059405T3/pl
Priority to EP16154111.5A priority patent/EP3059405B1/en
Priority to US15/015,450 priority patent/US1024152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69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85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 G05D23/185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 of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1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plunger
    • G05D16/10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piston or plunger the sensing element placed between the inlet and outlet
    • G05D16/106Sleeve-like sensing elements; Sensing elements surrounded by the flow path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85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 G05D23/185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 auxiliary non-electric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responsive to pressure or volume change in a confined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3Controlled cooling or heating of lubricant;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Ink Jet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温器,通过在阀体腔内设置可上下活动的泄压环,正常情况下泄压环通过弹性元件抵接在腔内壁的台阶部或其他固定的部位,在腔内还设置有能通过泄压环上下活动而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通道,当调温器内流体压力过大时,流体能够推动泄压环压缩弹性元件,从而使泄压环上的第一通道打开,实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同时连通,可以防止调温器内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损害。

Description

调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温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会影响汽车使用寿命。而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会受到影响。
润滑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箱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
现有的变速箱油主要通过调温器和外部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高温油进入外部冷却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外部冷却装置。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凝固收缩,推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变速箱油路的油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使油温控制在适宜范围。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生由于外部冷却装置阻塞等原因而导致冷却油的流体压力过大时,也会导致变速箱冷却油供油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出现外部冷却装置阻塞等原因而导致冷却油的流体压力过高的情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调温器,包括内设腔的阀体、安装在所述腔内的热动元件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阀体至少设置有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还设置有第一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腔在所述第一阀口部相对应处的内径,所述第一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在所述腔内还设置有泄压环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泄压环抵接,所述第一阀口部与所述泄压环之间、或所述腔的内壁与泄压环之间可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所述调温器通过所述泄压环开闭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通道导通时,所述调温器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接口;
所述调温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阀口部设置的第一阀口,所述调温器通过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在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时第二流道流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第一阀口和第三接口。
通过在阀体腔内设置可在压力差作用下活动的泄压环,另外还有对泄压环抵接的弹性元件,在腔内还设置有能通过泄压环上下活动而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通道,正常情况下泄压环关闭第一通道,当调温器流体压力差大到设定值时,流体能够推动泄压环压缩弹性元件,从而使泄压环活动而使第一通道打开,实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同时连通,可以防止系统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温器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调温器在第二流道流通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调温器在第一流道流通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调温器在旁通通道流通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调温器中的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温器在第二流道流通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调温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调温器在泄压环部位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是调温器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是调温器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3是调温器中泄压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调温器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调温器,通过在阀体的腔内设置可在压力差作用下活动的泄压环,另外还有对泄压环抵接的弹性元件,使弹性元件对泄压环的作用力与压力差的作用力相反,在腔内还设置有能通过泄压环上下活动而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通道,正常情况下泄压环关闭第一通道,当调温器流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流体能够推动泄压环压缩弹性元件,从而使第一通道打开,实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同时连通,可以防止系统流体压力过大而造成损害。
本说明书所述的初始形变力是指产品在未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受到外力作用要产生形变时受到的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本说明书所述的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等方位名词皆按照附图相应方位关系来阐述的。
图1至图7揭示了一实施例,调温器包括内设腔15的阀体1和安装在腔15内的热动元件,腔15的一端开口,热动元件通过腔15的开口端150插入腔15内。阀体1还设置有分别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都与腔15连通,其中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可以设置在阀体的对向位置,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可以是设置在阀体的对向位置。
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不设置第三接口或者不设置第四接口13,且热动元件通过第三流通通路插入腔内。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四接口便于调温器的管路连接和安装。
这里腔15是指阀体12这一部件上通过一系列钻孔形成的腔体,该腔体内可以设置安装零部件。
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推杆21和填充在热动元件本体内的热敏物质,热敏物质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热敏物质的体积变化推动推杆21动作,从而能够促使热动元件本体与推杆相对运动。
阀体的上端也设有副腔155,副腔155的底部与腔15的顶壁背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孔156,热动元件的推杆21的顶部可通过孔从腔伸入副腔155。在副腔155朝向腔15的方向或者说从所述副腔开口端向内的方向,副腔内依次设置有密封盖8、第三弹性元件33和弹簧座9。密封盖8与阀体相对固定设置,两者之间可通过密封圈实现相对相对密封;弹簧座9呈帽状结构,弹簧座9套设在推杆21伸入副腔155部分顶部的端部,推杆伸入副腔部分顶部的端部位于弹簧座的内腔。第三弹性元件33的一端抵接在密封盖8,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9的外延,此时第三弹性元件33处于压缩状态。
这里应当提出,推杆也可以直接抵接在第三弹性元件33上,例如推杆上一体成型弹簧座,或者第三弹性元件套设在推杆上。
密封盖8与阀体可以通过螺纹实现固定,也可以通过卡环实现相对固定。
热动元件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弹性元件31,从而使热动元件安装在腔15内,使热动元件能够控制流体在调温器内的流动。这里应当指出,推杆21与孔间隙配合,推杆21可以沿着孔在一定范围滑动,热动元件本体向下运动,孔可以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限制热动元件在移动过程中移位。
腔15包括与第二接口12连通的第一腔151、与第一接口11连通的第二腔152、以及第三腔153,第一腔151的内径小于第二腔152的内径,其中第一腔151和第二腔15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阀口154。第二腔152的内径小于第三腔153的内径,第二腔与第三腔相比相对靠近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腔所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腔所在空间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二腔152与第三腔153之间形成有台阶部1533。第三腔153与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连通,并且第三腔153的高度大于第四接口13或第三接口14的内径,第三腔153的一部分位于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的上方或者说轴向方向看第三腔153的一部分位于第三接口14与第一接口之间。
这里应当指出,第二阀口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在第一腔和第二腔连接处固定安装开设有第二阀口的截流圈,此时第一腔可以与第二腔内径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第三腔153设置有用于密封腔15开口端的端盖5,本实施例端盖5伸入第三腔153并通过挡圈6固定,另外也可以通过螺纹固定。如图5和图6所示,端盖5包括第一阀口部51、支撑座52和端盖主体部56,第一阀口部51和支撑座52之间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第一连接柱531,第一连接柱531作为第一阀口部51和支撑座5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连接部不限于柱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支撑座52和端盖主体部56之间还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第二连接柱532,第二连接柱532作为支撑座52和端盖主体部56之间的第二连接部。第一阀口部51大致为圆环状结构,第一连接柱531的截面为圆环的一部分,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531的外围面5310与第一阀口部的外围面510的外径相同或光滑过渡;或者说第一阀口部51与第一连接柱531原为同一空心圆柱体的部分,而第一连接柱531为去除该空心圆柱体的相邻第一连接柱之间局部壁部而形成的。这里应当指出,第一阀口部51、支撑座52也可以单独设置在第三腔内,在本实施例中,三者为一体结构,第一阀口部51、支撑座52和端盖主体部56通过连接柱连接,第一连接柱作为连接第一阀口部与支撑座之间的连接部,第二连接柱作为连接端盖主体部与支撑座之间的连接部,方便加工和安装,工序少,精度高。
第一阀口部51包括含有一贯通通道的主体部以及位于贯通通道顶部的第一阀口511,第一阀口部51的高度小于第二弹性元件32的可压缩行程。支撑座52可以用于支撑多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可以支撑在支撑座52的上端面。支撑座52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支撑面521和第二支撑面522,第一支撑面521和第二支撑面522为圆环状结构,其中第一支撑面521位于上端面的内侧,第二支撑面522位于上端面的外侧,第一连接柱531设置在第一支撑面511和第二支撑面522之间,第一连接柱531不仅连接第一阀口部51和支撑座52,还可以限制支撑在第一支撑面521的第一弹性元件31、第二支撑面522的第二弹性元件32移位,另外也使第一弹性元件31与第二弹性元件32工作时不会干涉,而使产品运行可靠。为了提高流体的流动性能,降低流体流动阻力,支撑座51上还开设有贯穿上端面贯通孔。
端盖主体部56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用于密封所述腔15的开口端,在端盖主体部56主体部的外周侧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密封圈容纳凹槽55,这样,当端盖5安装在阀体1上时,可以在端盖5和阀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以提高端盖5和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
在调温器,腔15的开口端通过安装端盖5而封闭,此时,端盖5放入第三腔153,端盖主体部56的外壁与第三腔153的开口端侧的内壁间隙配合,还可以在端盖主体部56和第三腔15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能,防止外漏。第一阀口部51和支撑座52位于第三腔153的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的上方部分,第二连接柱532大致位于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之间的位置,支撑座52的贯通通道可以同时与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连通。第一阀口部51可以设置于第三腔153靠近第二腔152的位置或第一阀口部5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152,第一阀口部51与第三腔153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
为了降低流体的流阻,支撑座52的外壁与第三腔153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流体可以通过支撑座52的外壁与第三腔153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流向第三接口14。
在第三腔153位于第四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的上方部分还设置有泄压环7,泄压环7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或者说倒装的底部带通孔的圆筒状结构,泄压环7的底部还开设有连通孔71,泄压环7还设置有弹簧容纳部72,弹簧容纳部72的内径大于连通孔71的内径。沿所述热动元件轴向的方向,第一阀口部51朝向热动元件方向的上端部512突出于所述泄压环7朝向热动元件方向的底部的顶部73,这样,第一阀口部与热动元件的配合相对简单。
泄压环7与第三腔153之间间隙配合或者说滑动配合,泄压环7可以沿着第三腔153的内壁在压力差、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上下滑动一定行程。泄压环7的外径大于第二腔152的内径,连通孔7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152的内径,连通孔71与第一阀口部51之间间隙配合或者说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柱部位的外径与第一阀口部的外径相同,这样第一阀口部51及第一连接柱的外壁对泄压环7的上下滑动也起导向作用,且随泄压环7的动作第一阀口部51的连通孔71可以导通或关闭。这里,泄压环7、第三腔153应保持一定的同轴度,以保证泄压环7可以沿着第三腔153上下顺利动作;进一步的,泄压环7和第一阀口部51应保持一定的同轴度。第一阀口部与所述泄压环相配合的高度H1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可压缩行程,且第一阀口部与所述泄压环相配合的高度H1小于所述泄压环沿所述第三腔的内壁可滑动的行程H2,这样,泄压环可以离开第一阀口部形成第一通道。
泄压环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第一阀口部的至少部分和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第三腔,当泄压环与台阶部抵接时,第三流道不流通;在泄压环抵接台阶部时,泄压环套设在第一阀口部,当泄压环上下方的压力差使泄压环承受的压力超过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时,泄压环向第三接口方向运动,并使泄压环的底部离开第一阀口部,第三流道流通,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泄压环7通过第二弹性元件32及台阶部1533支撑在第三容纳腔153,第二弹性元件32的一端抵接在泄压环7的弹簧容纳腔72的底部,第二弹性元件32的另一端抵接在端盖5的支撑座51的第二支撑面521。在正常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32处于压缩状态,使泄压环7的外底面与台阶部1533抵接,第一通道1535和连通孔71处于关闭状态。
当泄压环7在外力(如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压缩第二弹性元件32时,泄压环7沿着第三腔153的内壁和第一阀口部51的外壁向下运动至泄压环7的连通孔71与第一阀口部51的外壁脱离时,连通孔71打开,第一通道1535导通。
另外第一通道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图10所述,第三腔153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凹部1532,凹部1532的壁部与泄压环7的外径之间具有间距,第三腔除凹部1532外的其它部分的内径与泄压环7间隙配合以形成滑动导向,凹部与泄压环7的外壁之间还可以形成多个旁通通道。这样,当泄压环7在外力(如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压缩第二弹性元件32时,泄压环7的外底部与台阶部1533脱离,第一通道1535打开,当然也可以是泄压环7的外底面与台阶部1533脱离后向下运动一段距离时打开第一通道1535。另外凹部还可以设置在泄压环的外壁部,同样第三腔的内壁部与与泄压环7的凹部之间可形成第一通道。
另外,泄压环不一定抵接在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台阶部,也可以在第一阀口部设置一台阶状的外延部,泄压环抵接在外延部的台阶面。
这样,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接口11、第二阀口154、第二接口12,第二流道包括第一接口11、第一阀口511、第三接口14,第四流道包括第四接口13、第三腔153和第三接口14,第三流道包括第一接口11、第一通道1535和第三接口14。
在以上实施例中,大部分的热动元件本体设置在第二腔152内,而热动元件本体内的热敏物质是通过热动元件本体来感知温度,这样,不管是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还是第三流道,流体从第一接口11流入时,使热动元件本体与流体充分接触,使热动元件正确感知流体温度,使热动元件及时响应。
热动元件包括相对靠近推杆的第一密封部25、相对远离推杆的第二密封部23以及位于第一密封部25和第二密封部23之间的中间部22,中间部22的外径小于第二密封部23的外径;第一密封部25的外径大于第二阀口154的内径,第一密封部25可以关闭第二阀口154;第二密封部23的外径大于第一阀口511的内径,第二密封部23可以关闭第一阀口511。这里应当指出,第一密封部25和第二密封部23可以与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与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固定的组合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25为热动元件本体的一部分即第一密封部25与热动元件本体为一体结构,第二密封部23固定安装在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
第一弹性元件31的一端套设在热动元件本体的端部并与第二密封部23抵接,另外第一弹性元件31还可以抵靠在第二密封部23的端面;第一弹性元件31的另一端穿过连通孔71并抵接在支撑座51的第一支撑面。第一弹性元件31与第二弹性元件3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531隔开。第一弹性元件31处于压缩状态,温度较低时热动元件可以在第一弹性元件31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一密封部25关闭第二阀口154。
其中,第一弹性元件31的初始形变力小于第三弹性元件33的初始形变力,且第三弹性元件的初始形变力大于所述热动元件接触关闭所述第一阀口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形变产生的弹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调温器通过热动元件的移动可以分别截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的一个并根据流体温度调节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流通情况,可以使系统的流体温度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
如图2所示,当流体温度较低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收缩,热动元件本体在第一弹性元件31的回复力作用下向第二阀口154运动,直至第一密封部25关闭第二阀口154,此时热动元件位于第一遮断位置,第一流道被截断,第二流道连通。
如图3所示,当流体温度较高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膨胀,热敏物质推动推杆21动作,由于第三弹性元件33的初始形变力大于第一弹性元件31的初始形变力,所以热动元件本体向第一阀口511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31,第二密封部23关闭第一阀口511,此时热动元件位于第二遮断位置,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被截断。
当第二密封部23与第一阀口511接触时,此时第一弹性元件31的初始形变力小于热动元件膨胀的力第三弹性元件33的初始形变力大于等于第二密封部23与第一阀口511压紧关闭时第一弹性元件31的形变弹力值。但调温器中的流体的温度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调温器中流体的有效工作温度范围较大,从而热动元件产生的推力的范围也会较大,如果热动元件关闭第一阀口511时的行程保持不变,可能会导致热动元件的损坏。为了防止热动元件的损坏,扩大调温器的有效工作温度范围,当热敏物质产生的推力与第一弹性元件31的弹力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此时,推杆21向上运动压缩第三弹性元件33,使弹簧座9向上移动一定距离,进一步的扩大热动元件的行程,或者弥补热动元件的行程的衰减,或者弥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增加了产品的耐久性能。
如图4所示,当热动元件位于第二遮断位置,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被截断,当调温器内流体压力过大时,如果调温器内流体的压力还不断增大的话,系统会比较危险,可能会导致系统润滑性能下降或者其它部件的损坏,所以需要设置有泄压装置。
由于连通孔71的内径小于第二腔152的内径,泄压环7可以打开关闭第一通道1535;泄压环7的朝向第二腔的一部分环形外底面可以与第二腔的流体接触,如果从第一接口进来的流体压力高,第二腔的流体压力也相应高,与第三接口流通的第三腔压力相应较低,这样流体作用在该环形外底面上的压力差较大而使泄压环7因流体压力压缩第二弹性元件32,当流体产生的压力超过第二预设值时,第二弹性元件32产生形变,泄压环7向下运动,直至泄压环7与第一阀口部51分离,泄压环7的第一通道1535打开,从而使第三流道连通,从而降低调温器内的流体压力,可以防止系统的流体压力继续增大。
而泄压环7的一部分与第三腔153的一部分内壁间隙配合,这部分内壁具有引导定位作用,防止泄压环7在第三腔153内产生错位,也有利于泄压环复位。
如果流体的压力降低,泄压环7可以在第二弹性元件3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关闭第一通道1535。
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调温器通过管道外接外部冷却装置和变速箱油箱。
当变速箱内的油温度偏高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热动元件本体向第一阀口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密封部封住第一阀口。
此时第二流道被截断,第一流道连通,从变速箱出来的高温油通过调温器进入外部冷却装置,并在外部冷却装置中降温,再从第四流道进入变速箱。
当变速箱内的油温偏低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收缩,热动元件本体向第二阀口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密封部封住第二阀口。
此时第一流道被截断,第二流道连通,从变速箱出来的低温油通过调温器直接流回变速箱。低温油与不断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使得油温升高。当油温高到一定温度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从而使油温控制在相应范围。
当进入调温器内的冷却油的油温偏高且压力过大时,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热动元件本体向第一阀口移动直至第二密封部封住第一阀口,并且泄压环在冷却油的作用下向下压缩弹簧运动直至第一通道打开,第三流道连通,一部分油通过旁通通道流回变速箱。
图8是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阀体与腔相对的上端方向为封闭结构,在腔的上端还设有第四腔157,从阀体的开口端向内的几个腔依次缩小,且在第一腔靠近第四腔的部位设置有压块10,第四腔157设置有弹簧座9和第三弹性元件33,第三弹性元件33的一端抵接在第四腔157的底部,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9的外延,第三弹性元件33和弹簧座9通过压块10或者挡圈限位在第四腔,此时第三弹性元件33处于压缩状态。本实施例能够有效的防止外漏。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特征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
图9是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腔内没有设置第二阀口,热动元件2不会关闭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在热动元件2的运动过程中始终连通,此时热动元件2上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部。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特征参照上述实施例。
图11是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盖80的结构、阀体结构、密封盖80与阀体的组合固定方式有所不同。阀体1在与端盖5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副腔158,第二接口12与副腔158连通,副腔158与腔15之间具有第二阀口154,热动元件的推杆21或至少推杆21大部分位于副腔158。密封盖80与阀体1通过将卡接件卡入阀体内壁部的凹槽部而防止密封盖80向外脱出,而不再是原来的螺纹固定方式,另外阀体的内壁部还具有一个台阶部,而实现密封盖80向阀体1的副腔内运动的限位,这样密封盖80在副腔就实现了相对固定,密封盖80与阀体1的内壁部之间通过密封件实现相对密封。密封盖80在朝向第二阀口154的一端还设置有容纳腔801,容纳腔801朝向第二阀口的一端开口,第三弹性元件33与弹簧座9设置于容纳腔801,第三弹性元件33与弹簧座9通过卡簧卡设于容纳腔的凹部也实现限位,热动元件的推杆21的顶部伸入帽状的弹簧座的孔而实现与第三弹性元件的抵接。这样零件的加工更加方便,特别是阀体的加工,且组装也相对简单。另外弹簧座、第三弹性元件固定在容纳腔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如利用一个封盖紧配或焊接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等。
图12是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图11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端盖的结构及端盖与阀体的固定方式不同,端盖50同样包括用于与所述阀体固定的端盖主体部506,端盖主体部506设置有外螺纹部501,阀体1在腔的内壁对应的部位设有与端盖50的外螺纹部501相配合的内螺纹部101,端盖与阀体通过螺纹配合而固定,阀体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端盖抵接定位的限位面102,端盖也设有相应的抵接面502,端盖的抵接面502与阀体的限位面102相抵接而实现轴向的限位,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另外端盖的抵接面与阀体的限位面也可以设在要其他位置如位于腔内的位置,只要在腔内设置相应的台阶状限位面,而端盖也相应设置与之配合的抵接面即可。这样端盖50与阀体1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而不再是通过挡圈固定的方式,其余的结构与实现方式可参照上面介绍的其他实施例。
上面的技术方案中,为了高压泄压的泄压环的外壁部是相对光滑的类似圆筒状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图13所示的结构,泄压环70具有底部77及侧壁部76,泄压环70同样具有与第一阀口部51的外壁配合的连通孔71、弹簧容纳部72,底部77包括朝向第二腔的顶部73、用于与第二弹性元件32抵接的底面74,另外在泄压环70的侧壁部76的外壁部可设置至少一个环形的凹部75,这样在实际使用时,泄压环70与第三腔的内壁部之间凹部75的位置会填充有流体,而该流体本身就是用于润滑的,这样可以使泄压环与第三腔的内壁之间的滑动更加可靠稳定。
这些技术方案主要是组装相对方便,下面以图14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例说明,图14是图11所示调温器的装配过程示意图。调温器的装配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0)零部件的加工准备,零部件包括阀体、密封盖、各弹性元件、密封圈、挡圈、热动元件、泄压环、端盖;本技术方案的零部件包括阀体1、密封盖80、第三弹性元件33、弹簧座9、密封圈、挡圈6、挡圈61、挡圈62、热动元件2、第一弹性元件31、第二弹性元件32、泄压环7、端盖5;
(20)部件的组装,包括端盖部件、密封盖部件的组装;本技术方案中端盖部件的组装包括将密封圈与端盖组装到一起;密封盖部件的组装包括将第三弹性元件33、弹簧座9装入密封盖80的腔中,并用挡圈61卡设固定,并将密封圈与密封盖套设固定形成密封盖部件;
(30a)将密封盖部件装入阀体的对应的副腔,并用挡圈62卡设固定;将热动元件、泄压环装入阀体另一侧的腔中,并使热动元件2的推杆的那一端通过第二阀口并使推杆头部进入弹簧座9的孔;分别将第一弹性元件31、第二弹性元件32放于端盖部件的对应位置,然后再将该端盖部件与局部组装了的阀体装配,然后再用挡圈6将端盖部件固定,实现调温器的组装。
另外上面的装配步骤(30a)也可以如下:
(30b)将热动元件、泄压环装入阀体1对应的腔中,并使热动元件2的推杆的那一端通过第二阀口;分别将第一弹性元件31、第二弹性元件32置于端盖部件的对应位置,然后再将该端盖组件与阀体1装配,然后再用挡圈6将端盖组件固定;将密封盖部件装入阀体的对应的副腔,并使弹簧座9的孔与推杆头部位置配合,并用挡圈62卡设固定,实现调温器的组装。
另外上面的装配步骤(30a)也可以如下:
(30c)将密封盖部件装入阀体的对应的副腔,用挡圈62卡设固定;如密封盖部件与阀体为螺纹固定直接将密封盖部件与阀体螺纹配合固定;然后将热动元件装入阀体另一侧的腔中,并使热动元件2的推杆的那一端通过第二阀口并使推杆头部进入弹簧座9的孔;再组装第一弹性元件和泄压环:将第一弹性元件31装入腔并使第一弹性元件31套在热动元件的端部;将泄压环装入第三腔,这两者可以随意先后进行或同步进行;然后再装入第二弹性元件32,使第二弹性元件32位于泄压环的弹簧容纳部,然后再将端盖部件与局部组装了的阀体装配,使第个弹性元件31、第二弹性元件32分别位于端盖部件的第一连接柱的内外两侧,然后再使用挡圈固定限位;如果端盖部件与阀体是通过螺纹固定的话,直接使两者螺合固定。
另外(30c)这一装配步骤中也可以先装配热动元件及第一弹性元件31、泄压环,装配好位于腔这一侧的零部件如端盖,然后再组装密封盖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并且文中所出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性词汇均以附图进行描述,并非对其方位进行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调温器,包括内设腔的阀体、安装在所述腔内的热动元件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阀体至少设置有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内还设置有第一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腔在所述第一阀口部相对应处的内径,所述第一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在所述腔内还设置有泄压环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泄压环抵接,所述第一阀口部与所述泄压环之间、或所述腔的内壁与泄压环之间可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所述调温器通过所述泄压环开闭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通道导通时,所述调温器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接口;
所述调温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阀口部设置的第一阀口,所述调温器通过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在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时第二流道流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接口、第一阀口和第三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环设置有弹簧容纳部,所述泄压环具有底部与侧壁部,底部包括底面和底面背面的顶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容纳部的底部的底面抵接,所述腔至少具有一部分与所述泄压环的行程相配合,所述泄压环与所述腔的这一部分滑动配合;所述泄压环的顶部与底面相比相对靠近所述第一接口,当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腔在所述泄压环的顶部以上的空间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所在的空间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调温器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阀体相对固定,所述端盖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腔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包括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三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腔的内径,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相比相对靠近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腔所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腔所在空间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形成有台阶部,所述泄压环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第一阀口部的至少部分和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当所述泄压环与所述台阶部抵接时,所述第三流道不流通;所述第三腔的内壁部或所述泄压环的外壁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凹部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当所述泄压环与所述台阶部不抵接时,所述第三流道流通,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包括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三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腔的内径,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相比相对靠近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腔所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腔所在空间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和第三腔之间形成有台阶部,所述泄压环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第一阀口部的至少部分和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当所述泄压环与所述台阶部抵接时,所述第三流道不流通;所述泄压环的底部还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阀口部滑动配合,在所述泄压环抵接所述台阶部时,所述泄压环套设在所述第一阀口部,第一阀口部与所述泄压环相配合的高度H1小于所述泄压环沿所述第三腔的内壁可滑动的行程H2;当所述泄压环上下方的压力差使泄压环承受的压力超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时,所述泄压环向第三接口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泄压环的底部离开所述第一阀口部,第三流道流通,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端与第一接口相比相对靠近第三接口,所述腔的开口端通过相对固定安装的所述端盖密封或所述腔的开口端通过相对固定安装的所述端盖和密封圈密封,所述端盖包括所述第一阀口部、支撑座和端盖主体部,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一阀口部和端盖主体部之间,所述端盖主体部用于与所述阀体的开口端配合密封,所述第一阀口部和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座和端盖主体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使所述第三腔与第三接口连通的通道及连接所述支撑座和端盖主体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端盖抵接的一端是与所述支撑座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第一阀口部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上端面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撑面位于第二支撑面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抵接,所述支撑座还设有贯穿上端面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外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还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相抵接;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与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与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相抵接,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直接或者间接的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在所述腔的相对侧设有副腔,所述阀体在所述腔与副腔之间设有一孔,所述推杆的顶部通过该孔从所述腔伸入所述副腔;从所述副腔开口端向内的方向,所述调温器在所述副腔依次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呈帽状结构,所述弹簧座套设在所述推杆伸入副腔部分顶部的端部,且所述推杆伸入副腔部分顶部的端部位于所述弹簧座的内腔,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盖,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的外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部大致为圆环套状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围面与第一阀口部的外围面的外径相同或者说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围面在所述第一阀口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阀口部的外围面重合;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第一腔,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与第三腔之间,所述第二腔的内径大于第一腔的内径,所述第一腔与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调温器通过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阀口,在所述热动元件打开所述第二阀口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而形成第一流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第四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二腔与第四腔之间,所述第三腔、第二腔、第一腔、第四腔从所述腔的开口端依次向内设置且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第四腔设置有弹簧座和第三弹性元件,所述弹簧座呈帽状结构,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第四腔的底部,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的外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和弹簧座通过压块或者挡圈固定在所述第四腔,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元件还包括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一密封部和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阀口的内径,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阀口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部比第二密封部相对靠近推杆;
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或者与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密封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或者与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外壁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热动元件轴向的方向,所述第一阀口部朝向所述热动元件方向的上端部突出于所述泄压环朝向所述热动元件方向的底部的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在所述腔的相对侧设有副腔,所述阀体在所述腔与副腔之间设有一孔,所述热动元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通过该孔从所述腔伸入所述副腔;所述阀体在所述腔与副腔之间具有第二阀口,所述热动元件设有与所述第二阀口配合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副腔连通;所述调温器还包括密封盖、第三弹性元件和弹簧座,所述密封盖在朝向所述腔的方向还设有一个内凹的容纳部,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和弹簧座位于所述容纳部,所述弹簧座呈帽状结构,所述推杆伸入副腔部分的顶部的端部伸入所述容纳部,所述弹簧座套设在所述推杆伸入部分的顶部的端部,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密封盖的容纳部的底部,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弹簧座的外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环包括底部与侧壁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泄压环的底部抵接,所述侧壁部与所述腔的内壁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泄压环在底部的中部设有一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略大于所述第一阀口部的外径而使两者可滑动地配合,所述泄压环在所述侧壁部的外壁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部,所述泄压环的凹部与所述腔在该凹部对应的内壁部之间具有间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器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用于与所述阀体固定的端盖主体部,所述端盖主体部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阀体在所述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端盖的外螺纹部相配合的内螺纹部,所述端盖与所述阀体通过螺纹配合而固定,所述阀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端盖抵接定位的限位面,所述端盖也设有相应的抵接面,所述端盖的抵接面与所述阀体的限位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相抵接。
CN201610039674.1A 2015-02-04 2016-01-20 调温器 Active CN10569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L16154111T PL3059405T3 (pl) 2015-02-04 2016-02-03 Zawór termostatyczny
EP16154111.5A EP3059405B1 (en) 2015-02-04 2016-02-03 Thermostatic valve
US15/015,450 US10241525B2 (en) 2015-02-04 2016-02-04 Thermostatic val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80425 2015-02-04
CN201510058042 2015-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7748A true CN105697748A (zh) 2016-06-22
CN105697748B CN105697748B (zh) 2017-11-21

Family

ID=5622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9674.1A Active CN105697748B (zh) 2015-02-04 2016-01-20 调温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1525B2 (zh)
EP (1) EP3059405B1 (zh)
CN (1) CN105697748B (zh)
PL (1) PL3059405T3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81A (zh) * 2016-11-09 2018-05-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826652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CN108266566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CN108266568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组件
WO2018126856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组件
CN109555843A (zh) * 2017-09-27 2019-04-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阀组件、热交换装置和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
CN11241316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阀及温控装置
CN112747167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65028A (ko) * 2015-10-27 2018-06-15 다나 캐나다 코포레이션 다단식 바이패스 밸브
CN107314150B (zh) * 2016-04-26 2019-09-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US10690042B2 (en) * 2016-09-27 2020-06-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olant system
DE102016221601A1 (de) * 2016-11-03 2018-05-0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ostat für einen Getriebeölkreislauf und Getriebeölkreislauf
DE102018004082B4 (de) * 2017-05-24 2023-07-06 Mann+Hummel Gmbh Schaltventil zum Einstellen eines Fluidstroms
CA3218945A1 (en) * 2021-05-14 2022-11-17 Dean Mason Thermal bypass control valve for a cooler line block with offset channels for an outflow line
CN114264686B (zh) * 2022-02-28 2022-05-31 深圳市汇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密封排气结构及高低温湿热测试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6594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hermal bypass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capability
CN102359577A (zh) * 2011-09-08 2012-02-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
CN103133740A (zh) * 2011-12-04 2013-06-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及其阀体的制作方法
CN103573993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357426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WO2014023157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CN10385116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9994B2 (en) * 2001-08-31 2007-11-27 Huron, Inc.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US8069661B2 (en) 2009-02-24 2011-12-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n accumula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6594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hermal bypass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capability
CN102359577A (zh) * 2011-09-08 2012-02-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
CN103133740A (zh) * 2011-12-04 2013-06-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及其阀体的制作方法
CN103573993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3574265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WO2014023157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CN10385116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581A (zh) * 2016-11-09 2018-05-2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8068581B (zh) * 2016-11-09 2022-12-2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US10948930B2 (en) 2017-01-03 2021-03-16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hermostatic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assembly having same
CN108266568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组件
WO2018126856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组件
CN108266566B (zh) * 2017-01-03 2019-08-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CN108266566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CN10826652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CN109555843A (zh) * 2017-09-27 2019-04-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阀组件、热交换装置和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
WO2019062592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阀组件、热交换组件和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
EP3690285A4 (en) * 2017-09-27 2021-07-2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VALVE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OI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 FOR GEARBOX
US11796263B2 (en) 2017-09-27 2023-10-24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Valve assembly,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oi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ystem for gearbox
CN112413169A (zh) * 2019-08-23 2021-02-2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阀及温控装置
CN112413169B (zh) * 2019-08-23 2023-01-17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温控阀及温控装置
CN112747167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59405B1 (en) 2019-05-29
PL3059405T3 (pl) 2020-03-31
US10241525B2 (en) 2019-03-26
CN105697748B (zh) 2017-11-21
EP3059405A1 (en) 2016-08-24
US20160224037A1 (en)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7748A (zh) 调温器
CN104822976B (zh) 一种调温器及调温器组件
CN107304844A (zh) 一种调温器及一种温控系统
CN101680565B (zh) 用于流体流量调节的节温组件及制造这种组件的方法
KR20180120236A (ko) 온도 조절 밸브
CN104344063A (zh) 一种调温器
US11408327B2 (en) Thermosta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103851169A (zh) 一种调温器
CN105189226B (zh) 具有阻塞装置的压力介质容器
KR102108964B1 (ko) 서모스태틱 밸브
CN105841410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US11143088B2 (en) Multi-compartment liquid reservoi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087530B (zh) 热交换组件
JP2006349138A (ja) 空圧緩衝器
CN106151473A (zh) 调温器
CN107304834B (zh) 一种温控系统
JP4815418B2 (ja) 空圧緩衝器
CN106286787A (zh) 调温器
CN110410567B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08087532B (zh) 热交换组件
KR101776422B1 (ko) 차량의 오일쿨러 써모스탯 밸브
JP4898622B2 (ja) 空圧緩衝器
CN108087579B (zh) 阀组件
CN106287184A (zh) 调温器
CN104712413A (zh) 发动机调温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