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7139A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7139A
CN105677139A CN201510830560.4A CN201510830560A CN105677139A CN 105677139 A CN105677139 A CN 105677139A CN 201510830560 A CN201510830560 A CN 201510830560A CN 105677139 A CN105677139 A CN 105677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contact
trackpad
value
indicating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05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7139B (zh
Inventor
荻野彰
浜边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7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7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4Details of the user input interface, e.g. buttons, knobs or sliders, including those provided on a touch screen; remote controllers; input using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在通过触控板使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情况下,不依赖于触控板上的手指的位置地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切换CD比。具备触控板、显示部、以及根据上述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显示在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处理部,上述处理部使相对于上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上述光标的移动量在上述触控板上的上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和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执行用于与触控板上的接触点的移动对应地使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处理的信息处理系统等。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通过触控板来对使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CD比(Control-DisplayRatio:画面上的光标的移动量相对于触控板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操作者的手指)的移动量之比)进行变更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在触控板的周围设有用于变更CD比的切换触摸面板。因此,通过操作该切换触摸面板,能够将CD比设定得比较大或比较小。即,在使手指接触并在触控板上移动的滑动操作中,在以比较大的CD比使光标迅速地移动之后,切换为比较小的CD比,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使光标对准于操作对象(图标等)而静止那样的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480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切换触摸面板被固定,所以即使设置多个切换触摸面板,也会因触控板上的手指的位置而产生难以进行滑动操作中的CD比的切换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触控板使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情况下,不依赖于触控板上的手指的位置地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切换CD比的信息处理系统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系统等的特征在于,具备:
触控板;
显示部;以及
处理部,该处理部根据所述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所述显示部的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移动,
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处理步骤,该处理步骤是根据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移动的步骤,
在所述处理步骤中,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在通过触控板使画面上的光标移动的情况下,不依赖于触控板上的手指的位置,而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切换CD比的信息处理系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触控板和显示器的配置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简要地示出触控板的俯视图。
图4是简要地示出触控板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显示于显示器的画面(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CD比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作用的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CD比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CD比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对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CD比切换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显示器控制部)所进行的、对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作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10…触控板;12…坐标检测部;14…按下检测部;16…触控板控制部;18…存储器;20…显示器(显示部);30…显示器控制部(处理部);54…弹性部;60…基板;80…光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触控板10、显示器20以及显示器控制部30,执行使显示器20显示能够通过触控板10进行操作的操作画面的处理,并且执行伴随着使用者基于触控板10在操作画面上的操作的各种处理。以下,以信息处理系统1是车载的系统为前提来进行说明。
触控板10是对显示于显示器20的画面(操作画面)进行操作的操作单元。触控板10被设于车厢内的适当的位置,可被配置在驾驶员容易操作的位置(在保持驾驶姿势的状态下手达到的位置)。例如,如图2(示出触控板10和显示器20的配置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所示,触控板10可以配置于储物箱或者其周边。如图1所示,触控板10包括坐标检测部12、按下检测部14、触控板控制部16以及存储器18等。
此处,还使用图3以及图4对触控板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简要地示出触控板10的俯视图。图4是简要地示出触控板10的主要部分截面的剖视图,具体而言是图3的A-A剖视图。
如图3所示,坐标检测部12包括二维的近似平坦的触控板10的操作面(触摸操作面),是检测与触摸操作面接触的操作者的手指(以下,简称作“操作手指”)的坐标位置、即触摸操作面上的接触点的坐标位置的单元。坐标检测部12例如具备静电传感器,向触控板控制部16输出其检测信号。坐标检测部12例如可以由静电板构成。该情况下,静电板可以具有例如电极(静电传感器)夹着绝缘体在平面上的X方向、Y方向的每一个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构造,这些电极的检测信号向触控板控制部16输出(与积蓄于电极的电荷的变化量对应的信号)。
其中,从坐标检测部12输出的检测信号具有通过后述的触控板控制部16能够检测多个操作手指与触摸操作面的同时接触的程度的分辨率。
另外,坐标检测部1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触摸操作面沿铅垂方向(图4的Z方向。以下,简称作“铅垂方向”)移动。即,坐标检测部12(触控板10的操作面)构成为能够被按下、并且在被按下后能够返回到原先的位置。用于使坐标检测部12能够沿铅垂方向移动的单元(机构)可以是任意的。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中,坐标检测部12经由弹性部54被支承于基板60,由此构成为能够沿铅垂方向移动。此外,若能够由后述的按下检测部14检测出坐标检测部12的移动,则坐标检测部12沿铅垂方向的移动行程可以任意,也可以非常小。
其中,以下将坐标检测部12被按下的方向称作“铅垂下方”,并将被按下后向原先的位置返回的方向称作“铅垂上方”。
按下检测部14是检测坐标检测部12(触控板10的操作面)朝铅垂下方的移动、即操作者对触控板10的操作面进行的按下的单元。按下检测部14向触控板控制部16输出表示坐标检测部12朝铅垂下方的移动的信号。按下检测部14例如可以由触觉开关、压敏传感器(压电元件等)构成。按下检测部14只要被配置于随着坐标检测部12朝铅垂下方的移动而与坐标检测部12接触的位置即可,可以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中,构成按下检测部14的触觉开关、压敏传感器等被设于坐标检测部12的中央部的铅垂下方。另外,构成按下检测部14的触觉开关、压敏传感器等也可以分散地配置于多个位置。
此外,也可以设置用于进行后述的决定操作的其他单元(例如,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坐标检测部12)邻接地设置的按钮开关等),来代替按下检测部14。该情况下,触控板10的操作面(坐标检测部12)不需要沿铅垂方向移动,可以被固定。
触控板控制部16基于来自坐标检测部12的输出信号,来检测操作手指与触摸操作面的接触。此时,触控板控制部16生成表示触摸操作面上的坐标位置的坐标信号、即表示由操作者进行了触摸操作的坐标位置(触摸操作面上的接触点的坐标位置)的坐标信号。向显示器控制部30输出生成的坐标信号。对于多个操作手指与触摸操作面同时接触的情况也同样,触控板控制部16基于来自坐标检测部12的输出信号,检测与多个操作手指对应的多个接触点,并且生成表示多个接触点的坐标位置的坐标信号、向显示器控制部30输出。
其中,在坐标检测部12由静电板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在由电极和操作手指构成的电容器中积蓄电荷,各电极中的电荷的变化量根据操作手指的位置而不同,所以触控板控制部16基于来自各电极的检测信号,能够确定操作手指的坐标位置(接触点的坐标位置)。
另外,触控板控制部16基于来自按下检测部14的输出信号,生成表示操作者所进行的决定操作的决定信号。例如,在按下检测部14由压敏传感器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当来自压敏传感器的输出(按下压力)超过规定阈值时,检测操作者所进行的决定操作,并生成决定信号。另外,在压敏传感器分散地配置于多个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当来自任一个压敏传感器的输出超过规定阈值时,生成决定信号。另外,在按下检测部14由触觉开关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当从触觉开关输入了接通信号时,检测操作者所进行的决定操作,并生成决定信号。另外,在触觉开关分散地配置于多个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当从任一个触觉开关输入了接通信号时,生成决定信号。生成的决定信号向显示器控制部30输出。
其中,触控板控制部16以及存储器18例如可以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可以通过在CPU上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8的各种程序来执行上述的各种控制处理。
返回到图1,显示器20相对于触控板10被配置于远离位置,是显示能够通过触控板10进行操作的画面(操作画面)的显示单元。显示器20可以配置于车厢内的适当的位置、即操作者(驾驶员)容易进行观察确认的位置。例如,可以如图2(示出触控板10和显示器20的配置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所示那样,配置于仪表面板。另外,也可以是如HUD(平视显示器)那样在操作者的视场直接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单元。在显示器20中显示表示能够通过触控板10进行操作的操作内容的操作画面。此外,显示器20可以显示TV(电视)、周边监视照相机的影像等作为操作画面的背景。另外,在不显示操作画面的情况下,显示器20可以显示TV、周边监视照相机的影像等。
此处,使用图5对显示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显示于显示器20的画面(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而言,表示导航装置的地图画面。此外,操作画面可以如该图所示那样显示于显示器20的显示区域整体,也可以显示于其一部分。另外,以下与“上”、“下”、“左”以及“右”的方向有关的记载是指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上、下、左以及右。
参照图5,在显示器20的显示区域整体显示地图画面,在地图画面的中央附近显示有表示本车辆的位置的箭头82。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者经由触控板10使光标80移动来选择地图画面中的地图上的各点。例如,操作者通过使光标80向地图上的所希望的位置移动,能够选择导航装置中的出发地、目的地、或者选择想要显示详细信息的设施的位置。此时,操作者通过经由触控板10在地图上的所希望的位置进行决定操作,能够进行出发地、目的地的决定、想要显示详细信息的设施的决定。另外,也能够通过触控板10中的操作来使显示于显示器20的地图滚动(地图滚动)。另外,在显示器20的画面的左端部以及下端部显示有图标(虚拟的按钮),该图标表示作为能够操作的操作对象的选择项目。操作者例如通过在如图5所示那样使光标80移动(选择操作)至“目的地设置”的图标上的状态下,进行决定操作,能够移至设定导航装置中的目的地的画面。此外,在设定该目的地的画面中,操作者可以基于过去已设定的目的地的历史记录、预先登记完毕的登记地点列表、或者电话号码、住所、自由关键字等的检索结果等,来进行目的地的设定。另外,以下对于地图图面中的地图上的各点也将其设为一个作为操作对象的选择项目来进行说明。
这样,在操作画面显示多个选择项目(操作对象),操作者通过经由触控板10使光标对准选择项目(选择操作),并进行决定操作,由此来执行各选择项目的操作内容。另外,在显示于操作画面的选择项目之中,有时包括因操作者在触控板10中的操作而能够滚动的选择项目组(列表、地图)。其中,选择项目可以是关于任意功能的项目。即,能够通过触控板10进行操作的操作内容可以是任意的。例如,选择项目可以包括用于进行空调装置的各种设定的选择项目、用于使该画面显示于显示器20的选择项目等。另外,选择项目可以包括选择音频装置中的音源介质(CD/DVD等光盘、硬盘、广播等)的选择项目、选择各音源介质内所包括的音源(曲、专辑等)的选择项目等。
显示器控制部30是对显示于显示器20的画面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一边使显示器20和触控板10同步一边对基于触控板10的操作进行辅助。具体而言,显示器控制部30使显示器20显示操作画面,并且基于来自触控板10的信号(坐标信号、决定信号)来进行各种选择项目的选择处理、决定处理等。例如,若操作者进行使手指接触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并滑动的操作(选择操作),则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该操作使光标在操作画面上移动,成为选择了选择项目中的一个的状态。即,根据操作者的选择操作来实现选择功能(选择处理)。
其中,在光标位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不存在选择项目的区域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也可以是未选择任何选择项目的状态,也可以是选择了与该区域预先对应的选择项目的状态。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光标包括指针。
此处,对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中的接触点的位置以及移动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的位置以及移动的同步方式、即相对坐标模式进行说明。相对坐标模式是指显示器20的画面的坐标系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坐标系以相对的同步方式进行同步的模式。在相对坐标模式中,典型的情况是以显示器20的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当前的光标的位置、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当前的操作面上的操作手指的接触位置的方式,使显示器20的画面以及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坐标系建立对应。例如,若操作者使手指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接触,并使操作手指向下侧滑动,则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从画面上的显示位置向下侧移动。此时,根据使操作手指在操作面上滑动了的距离(移动量),来决定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的移动量。即,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此时,显示器控制部30遵照规定的条件来设定(变更)CD比(Control-DisplayRatio: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的移动量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移动量之比)。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所设定的CD比来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设定(变更)CD比的处理(CD比变更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另外,在选择了任一个选择项目的状态下,若操作者进行按下触控板10的操作(决定操作),则显示器控制部30实现所选择的选择项目的操作内容。即,响应于决定操作来实现决定功能(决定处理)。该操作内容依存于选择项目,但可以伴随着下位的选择项目的显示或操作画面的变更等那样的画面的迁移、文字的输入、应用程序的起动、控制信号朝操作对象装置(例如空调装置)的发送等。
其中,显示器控制部30例如可以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可以通过在CPU上执行存储于ROM的各种程序,来执行上述的各种控制处理。另外,显示器控制部3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触控板10内的触控板控制部16、显示器20内的其他控制部(未图示)来实现。另外,触控板10内的触控板控制部16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显示器控制部30来实现。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向显示器控制部30输入表示车速的车速信息、与车辆的电源的状态(IG、ACC)相关的电源信息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控板10,操作者能够一边观察显示器20,一边用手指(例如,食指)触摸触控板10的操作面,使手指在操作面内移动(滑动)来进行选择操作,选择所希望的选择项目。另外,操作者在选择了所希望的选择项目的状态下,通过按下触控板10的操作面(坐标检测部12),能够进行决定操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每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操作手指)时便执行该流程图,在接触点的检测继续的期间(操作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滑动操作持续的期间),反复进行后述的步骤S101~S104的处理。另外,在该流程图的执行过程中,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不到接触点的情况下,结束该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否是一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102,在接触点不是一个点(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2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一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一设定值例如与在从左端部至右端部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光标能够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左端移动至右端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1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
在步骤S103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否是一个点、即判定接触点是一个点的状态是否继续。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1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在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二设定值。例如,在CD比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从第一设定值变更为第二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二设定值比上述的第一设定值小,例如与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光标对准显示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的各选择项目上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该第二设定值可以根据在显示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上设置的选择项目的个数、大小、间隔等而被设定为最佳的值。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104维持CD比是第二设定值的状态。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使CD比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和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具体而言,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以一根操作手指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设定为比较大的CD比(=第一设定值),在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以两根操作手指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设定为比较小的CD比(=第二设定值)。
接下来,使用图7,来说明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有效地发挥功能的情况。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作用的图。图7(a)表示作为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文字输入画面(利用自由关键字检索导航装置中的目的地的画面),具体显示有包括字母以及数字的键盘。图7(b)是示出当在图7(a)所示的操作画面中文字输入了字母“A”(以下简称作“A”)后、要文字输入字母“P”(以下简称作“P”)的情况下的操作者所进行的滑动操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其中,以操作者用右手来操作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为前提。
如图7(a)所示,“A”位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左端部,“P”位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右端部。即,在文字输入了“A”之后、要文字输入“P”的情况下,需要使光标80从画面的左端部移动至右端部。因此,为了通过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一次滑动操作来使光标80移动,希望CD比是比较大的值。
另一方面,如图7(a)所示,文字输入画面中的键盘的各字母等被分配的区域(选择项目被分配的区域)非常小,其间隔也小。因此,为了通过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一次滑动操作来使光标80对准于“P”,希望CD比是比较小的值。
鉴于此,如图7(b)所示,操作者用食指从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左端部朝向右端部开始滑动操作。而且,在某种程度接近了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右端的时刻,使中指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用食指和中指这两根手指来继续滑动操作。由此,能够使光标80从“A”迅速地移动至“P”,并准确地对准于“P”,从而能够提高使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即,若用一根食指(接触点是一点)开始滑动操作,则由于将CD比设定为比较大的第一设定值,所以相对于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操作手指的移动量的光标80的移动量变大,能够使光标80从“A”迅速地移动至“P”附近。另一方面,若移至基于食指和中指这两根手指的滑动操作,则由于CD比被变更为比较小的第二设定值,所以相对于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操作手指的移动量的光标80的移动量变小,能够使光标80缓慢地朝向“P”移动,从而可通过一次滑动操作使光标80对准于“P”。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通过操作者在滑动操作过程中变更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的手指的根数,能够不依赖于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手指的位置而容易地变更CD比。另外,通过操作者在滑动操作过程中变更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的手指的根数,能够不中断滑动操作地进行CD比的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增加(例如,从一个点增加至两个点)的情况下,变更为比较小的CD比,但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减少(例如,从两个点减少至一个点)的情况下,变更为比较小的CD比。该情况下,通过操作者在使两根手指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而进行滑动操作之后,将接触的手指变更为一根并继续滑动操作,能够使光标迅速地移动,并且使光标准确地对准于所希望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使CD比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和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其中,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1中被进行表示,所以省略说明。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每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操作手指)时便执行该流程图,在接触点的检测持续的期间(操作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滑动操作持续的期间),反复进行后述的步骤S201~S206的处理。另外,在该流程图的执行过程中,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不到接触点的情况下,结束该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2,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4,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2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一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一设定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例如与在从左端部至右端部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光标能够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左端移动至右端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2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
在步骤S203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2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4,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4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二设定值。例如,在CD比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从第一设定值变更为第二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二设定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比上述的第一设定值小,例如与操作者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光标对准显示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的各选择项目上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该第二设定值可以根据在显示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上设置的选择项目的个数、大小、间隔等而被设定为最佳的值。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204维持CD比是第二设定值的状态。
在步骤S205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202,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204,维持CD比是第二设定值的状态,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三设定值。例如在CD比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或者第二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从第一设定值或者第二设定值变更为第三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三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三设定值比上述的第二设定值小,例如与即使在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选择项目的大小、间隔非常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光标准确地对准于该选择项目那样的CD比对应。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三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206维持CD比是第三设定值的状态。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进一步使CD比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和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由此,由于能够更加细微地变更CD比,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增加(例如,从一个点增加至两个点)的情况下,变更为比较小的CD比,但也可以相反。即,也可以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减少(例如,从三个点减少至两个点或一个点)的情况下,变更为比较小的CD比。该情况下,操作者在使三根手指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而进行了滑动操作之后,将接触的手指变更为两根或一根并继续滑动操作,由此能够使光标迅速地移动,并且能够使光标准确地对准于所希望的位置。
另外,可以考虑操作性等来适当地设定上述的第二设定值以及第三设定值。例如,可以将第三设定值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设定值相当的值,并将第二设定值设为第一设定值与该第三设定值之间的值。由此,若将CD比设定为第二设定值,则可实现对应于第一设定值的光标的移动速度与对应于第三设定值(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设定值)的光标的移动速度的中间的光标的移动速度。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为两个点的情况下,根据相对于先接触的一个接触点的另一个接触点的相对位置,使CD比不同,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其中,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1中被进行表示,所以省略说明。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每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操作手指)时便执行该流程图,在接触点的检测持续的期间(操作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滑动操作继续的期间),反复进行后述的步骤S301~S306的处理。另外,在该流程图的执行过程中,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不到接触点的情况下,结束该流程图。另外,在该流程图的开始时刻,后述的第二设定值被设定为后述的默认值。
在步骤S301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302,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306,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305。
在步骤S302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一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一设定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例如与在从左端部至右端部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光标能够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左端移动至右端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3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
在步骤S303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3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304,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305。
在步骤S304中,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接触点中的、相对于第一点(先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的操作手指所对应的接触点)的第二点(后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的操作手指所对应的接触点)的相对位置,来决定(变更)第二设定值。
其中,以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中的一系列的滑动操作中第一点与第二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没有大幅变化为前提,步骤S304的处理只在检测到的接触点从一个点变化为两个点的情况下执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默认值。
其中,该默认值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设定值的值。另外,在第二设定值被设定为默认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第二设定值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305维持第二设定值是默认值的状态。
在步骤S306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二设定值。例如,在CD比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从第一设定值变更为第二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此处,对与步骤S305对应的、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方法加以说明。
图1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对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方法的图。图10(a)是示出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相对位置所对应的区域分割的图。图10(b)是示出与如图10(a)所示那样被分割的各区域对应地变更第二设定值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c)是示出与如图10(a)所示那样被分割的各区域对应地变更第二设定值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图10(d)是示出与如图10(a)所示那样被分割的各区域对应地变更第二设定值的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如图10(a)所示,将第一点作为原点,来设定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X坐标(左右方向的坐标)和Y坐标(上下方向的坐标),将与第一象限对应的区域设为区域Aa,将与第二象限对应的区域设为区域Ab,将与第三象限对应的区域设为区域Ac,并将与第四象限对应的区域设为区域Ad。根据如此分割的各区域Aa~Ad中的哪个区域包括第二点,在图10(b)~(d)所示的实施例中,变更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
其中,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上、下、左以及右对应地决定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上”、“下”、“左”以及“右”。即,为了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向上、下、左、右各方向移动而将进行滑动操作的各方向决定为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中的上、下、左、右。另外,在第二点的接触点位于各区域Aa~Ad彼此的分界线上的情况下,遵照预先决定的条件,来执行视为包括在区域Aa~Ad的任一个区域而进行的处理。
参照图10(b),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a或者区域Ab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Y坐标的正侧(上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规定值Vab。另外,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c或者区域Ad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Y坐标的负侧(下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与规定值Vab不同的规定值Vcd。即,在本实施例中,使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的情况和位于下侧的情况下不同。
此外,可以考虑操作性等而适当地设定规定值Vab、Vcd。例如,可以使一方与上述默认值相等,另一方为较小的值,能够使光标更加准确地对准于选择项目。另外,也可以使另一方为较大的值,实现对应于上述第一设定值的光标的移动速度与对应于上述默认值的光标的移动速度的中间的光标的移动速度。
另外,参照图10(c),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a或者区域Ad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X坐标的正侧(右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规定值Vad。另外,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b或者区域Ac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X坐标的负侧(左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与规定值Vad不同的规定值Vbc。即,在本实施例中,使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的情况和位于下侧的情况下不同。
此外,可以与图10(b)所示的实施例相同,考虑操作性等而适当地设定规定值Vad、Vbc。
另外,参照图10(d),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a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且右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规定值Va。另外,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b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且左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与规定值Va不同的规定值Vb。另外,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c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下侧且左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与规定值Va、Vb不同的规定值Vc。另外,在第二点包含于区域Ad的情况(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下侧且右侧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与规定值Va、Vb、Vc不同的规定值Vd。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还是位于下侧、以及位于右侧还是位于左侧,来使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不同。
其中,可以与图10(b)、(c)所示的实施例相同,考虑操作性等而适当地设定规定值Va~Vd。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相对位置,变更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即,根据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的相对位置,使CD比不同。由此,由于能够更加细微地变更CD比,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另外,在图10(b)~(d)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上侧还是位于下侧、以及/或者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右侧还是位于左侧,来使CD比不同。由此,能够将变更CD比的情况下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的处理负载(运算负载)抑制得比较低。即,由于显示器控制部30只要判断对应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左右方向的X坐标、以及/或者对应于上下方向的Y坐标的大小关系即可,所以能够将处理负载(运算负载)抑制得比较低。
另外,如图10(c)所示的实施例那样,通过使CD比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位于右侧的情况和位于左侧的情况下不同,能够准确地进行与操作者所使用的手指的种类(例如食指、中指等)匹配的CD比的变更。即,若考虑人的手腕的可动区域,则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操作者的各手指的左右位置不会更换。例如,若以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进行滑动操作为前提,则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为右侧的情况下,对应于第二点的手指是中指,在第二点相对于第一点为左侧的情况下,对应于第二点的手指是食指。因此,信息处理系统1能够与操作者的各手指匹配地准确设定CD比(作为CD比而设定的第二设定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使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的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根据该两个点间的距离使CD比不同,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其中,由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1中已被表示,所以省略说明。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每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操作手指)时便执行该流程图,在接触点的检测持续的期间(操作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滑动操作持续的期间),反复进行后述的步骤S401~S406的处理。另外,在该流程图的执行过程中,当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不到接触点的情况下,结束该流程图。
在步骤S401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402,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404,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405。
在步骤S402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一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其中,该第一设定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例如与在从左端部至右端部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光标能够从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左端移动至右端的程度的CD比对应。另外,在CD比已经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CD比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4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
在步骤S403中,显示器控制部30判定接触点是几个点。在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返回到步骤S402,维持CD比是第一设定值的状态,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404,在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进入步骤S405。
在步骤S404中,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接触点间(两个点间)的距离,来决定(变更)第二设定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5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第二设定值设定为默认值。
其中,该默认值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设定值的值。另外,在第二设定值被设定为默认值的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再次重新设定第二设定值的处理,该情况下,意味着步骤S405维持第二设定值的默认值的状态。
在步骤S406中,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设定为第二设定值。例如,在CD比被设定为第一设定值的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器控制部30将CD比从第一设定值变更为第二设定值。而且,显示器控制部30根据被设定为第二设定值的CD比,使显示器20的画面上的光标移动。
此处,对与步骤S405对应的、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进行变更的方法加以说明。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变更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的方法的图,具体而言,是示出两个接触点间的距离D与被决定的第二设定值的关系的图。
其中,规定距离L1~L3满足L1>L2>L3>0的关系,规定值V1~V4满足V1>V2>V3>V4>0的关系。
参照图12,在接触点间的距离D比规定距离L1大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值被决定为规定值V1。另外,在接触点间的距离D为规定距离L1以下、且比规定距离L2大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值被决定为规定值V2。另外,在接触点间的距离D为规定距离L2以下、且比规定距离L3大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值被决定为规定值V3。另外,在接触点间的距离D为规定距离L3以下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值被决定为规定值V4。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根据该两个点间的距离D来变更被设定为CD比的第二设定值。即,在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根据该两个点间的距离D使CD比不同。具体而言,随着该两个点间的距离D变小,使CD比变小。
接下来,使用图13,说明图1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显示器控制部30)所进行的CD比变更处理有效地发挥功能的情况。
图1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作用的图。具体而言,是示出当在上述的图7(a)所示的操作画面中文字输入了“A”后、要文字输入“P”的情况下的操作者所进行的滑动操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其中,以操作者用右手来操作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为前提。
如图13所示,操作者用食指从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左端部朝向右端部开始滑动操作。而且,在某种程度接近了触控板10的操作面的右端的时刻,使中指与触控板10的操作面接触,一边使分别对应于食指和中指的接触点间的距离D逐渐变窄,一边继续滑动操作。由此,由于能够适当地对使光标对准于显示器20的操作画面上的选择项目(图7(a)的“P”)时的移动量进行调整,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使光标移动的情况下的操作性。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特定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定了与每个接触点数(例如,一个点、两个点以上等)对应的CD比(例如,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等),但也可以将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的状态时的接触点数作为基准点数,根据相对于基准点数的增加或者减少来设定CD比。具体而言,可以将基准点数下的CD比设为第一设定值,并且将接触点数从基准点数增加了一个点以上的情况下的CD比设为第二设定值等。换言之,在触控板10的操作面上检测到接触点的状态下,信息处理系统1可以根据接触点数的变化来变更CD比。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触控板、作为显示部的显示器20、作为处理部的显示器控制部30被分散配置的信息处理系统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该信息处理系统1涉及的技术也可以作为包括触控板、显示部、处理部的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来实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触控板、显示部、处理部包含在车辆内,但例如处理部的功能也可以设在经由已知的无线通信网络以能够与显示部以及触控板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远离位置的信息中心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系统被应用于通过触控板来操作操作画面的车辆用操作装置,但该信息处理系统也可以应用于车辆以外的通过触控板来操作画面的任意操作装置。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涉及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包括触控板、显示器以及CPU的笔记本型PC等。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触控板;
显示部;以及
处理部,该处理部根据所述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所述显示部的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移动,
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三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中的、先与所述触控板接触的一个接触点的另一个接触点的相对位置为右侧的情况下与在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中的、先与所述触控板接触的一个接触点的另一个接触点的相对位置为左侧的情况下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中的、先与所述触控板接触的一个接触点的另一个接触点的相对位置为上侧的情况下与在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中的、先与所述触控板接触的一个接触点的另一个接触点的相对位置为下侧的情况下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接触点间的距离,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不同。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触控板;
显示部;以及
处理部,该处理部根据所述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所述显示部的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移动,
所述处理部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处理步骤,该处理步骤是根据触控板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的接触点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使画面上显示的光标移动的步骤,
在所述处理步骤中,使相对于所述接触点的移动量的所述光标的移动量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一个点的情况下与在所述触控板上的所述接触点是两个点以上的情况下不同。
CN201510830560.4A 2014-12-03 2015-11-25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677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5206 2014-12-03
JP2014245206A JP6210055B2 (ja) 2014-12-03 2014-12-03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139A true CN105677139A (zh) 2016-06-15
CN105677139B CN105677139B (zh) 2018-11-23

Family

ID=5609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0560.4A Active CN105677139B (zh) 2014-12-03 2015-11-25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8106B2 (zh)
JP (1) JP6210055B2 (zh)
CN (1) CN105677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0272A1 (de) * 2013-01-09 2014-07-10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Bewegen eines auf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dargestellten Bildinhalts, Bedien- und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WO2018225206A1 (ja) * 2017-06-08 2018-1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判定装置、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タッチ入力判定方法、及びタッチ入力判定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830A (en) * 1997-01-17 2000-05-02 Tritech 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Touchpad mouse controller
CN1641687A (zh) * 2004-01-05 2005-07-20 英华达集团(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移动通讯装置实现控制游标的方法
US20070247435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cise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touch screens
CN101587424A (zh) * 2009-02-03 2009-11-25 刘二中 利用光标或触摸点移动显示屏画面的方法
US20140111429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Cirque Corporation Multiple fingers, multiple step ges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7161A (en) * 1989-08-09 1994-07-05 Microtouch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ulating a mouse input device with a touchpad input device
JP3544739B2 (ja) * 1994-04-13 2004-07-21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入力装置
JP2000163213A (ja) * 1998-11-27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JP4803883B2 (ja) * 2000-01-31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2244809A (ja) 2001-02-13 2002-08-30 Kenji Kishimoto ポインタの移動速度を自在に切替える方法と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ッドの極小化。
JP2004086735A (ja) 2002-08-28 2004-03-1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及び動作モード切替方法
JP4097540B2 (ja) 2003-02-10 2008-06-11 有限会社 嵐鈑金店 角波鋼板用固定部材の防錆構造
JP2004287823A (ja) * 2003-03-20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ポインティング操作支援システム
JP2005234291A (ja) * 2004-02-20 2005-09-02 Nissan Motor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CN101595472B (zh) 2006-12-19 2011-12-28 瑟克公司 激活和控制触摸板上的滚动的方法
TW201027399A (en) * 2009-01-09 2010-07-16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Method for aiding control of cursor movement through a track pad
JP2013003718A (ja) 2011-06-14 2013-01-07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Systems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スクロール表示方法およびスクロール表示プログラム
JP5524937B2 (ja) 2011-11-22 2014-06-1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パッドを含む入力装置および携帯式コンピュータ
JP2013210963A (ja) * 2012-03-30 2013-10-10 Denso Corp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306897A1 (en) * 2013-04-10 2014-10-16 Barnesandnoble.Com Llc Virtual keyboard swipe gestures for cursor mov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830A (en) * 1997-01-17 2000-05-02 Tritech 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Touchpad mouse controller
CN1641687A (zh) * 2004-01-05 2005-07-20 英华达集团(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移动通讯装置实现控制游标的方法
US20070247435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cise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touch screens
CN101587424A (zh) * 2009-02-03 2009-11-25 刘二中 利用光标或触摸点移动显示屏画面的方法
US20140111429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Cirque Corporation Multiple fingers, multiple step ges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98106B2 (en) 2018-02-20
US20160162056A1 (en) 2016-06-09
CN105677139B (zh) 2018-11-23
JP2016110293A (ja) 2016-06-20
JP6210055B2 (ja)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9111B2 (en) Remote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26204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062691B (zh) 显示窗口的装置和方法
US9274619B2 (en) Input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input program
US811573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6429886B2 (ja) 触感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触感制御方法
US201003021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contact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contact force on touch screen
EP3117293B1 (en) Correcting a cursor position for an opera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EP2918440A1 (en) Vehicle operation apparatus
EP2793111A1 (en) Operation apparatus
KR101885132B1 (ko) 사용자 단말에서 터치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CN105824531A (zh) 数值调整方法及装置
JP2013222214A (ja) 表示操作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US100018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20150009136A1 (en) Operation input device and input ope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5677139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JP2016012313A (ja) 操作装置
JP20130733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20200057549A1 (en) Analysis device equipped with touch panel device, method for display control thereof, and program
JP2018106434A (ja) 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01876A (ja) 入力装置、入力制御装置、操作対象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24811A (ja) 操作装置
JP2024059866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82574A (ja) 操作装置
JP2018136906A (ja) 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