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0542B -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0542B
CN105660542B CN201610096207.2A CN201610096207A CN105660542B CN 105660542 B CN105660542 B CN 105660542B CN 201610096207 A CN201610096207 A CN 201610096207A CN 105660542 B CN105660542 B CN 105660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hopper
breeding
ovum
raising container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62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60542A (zh
Inventor
刘清松
李云河
彭于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0962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0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0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0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60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05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所述饲养装置包括:培养舱,用于培养供稻飞虱产卵的水稻苗;饲养容器,用于所述水稻苗的生长并用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收集管,用于收集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其中,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通过连接垫圈连通,所述连接垫圈从连接环向中心伸出多个柔性管,所述多个柔性管与所述连接环的侧面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形成分隔空间,用于将水稻苗分散固定。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利用所述饲养装置完成。所述饲养装置通过精简的构造满足繁殖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所需的环境。所述饲养方法能够便捷高效地繁殖稻飞虱卵寄生天敌。

Description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尤其是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均有种植,是世界一半人口以上的主要粮食来源。然而,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几百种昆虫危害。其中,稻飞虱是近几十年来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巨大威胁。稻飞虱隶属半翅目飞虱科(Hemiptera:Delphacidae),主要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其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均可造成危害。近年来,稻飞虱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数量进一步上升,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汁液,消耗养分,造成水稻生长发育减缓、分蘖延迟、秕谷率增加等,还能传播病毒病如水稻草状矮化病(rice grassy stunt Tenuivirus,RGSV)、水稻齿叶矮化病(rice ragged stuntOryzavirus,RRSV)、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black streaked-dwarf virus,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等。
目前,防治稻飞虱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产生和天敌昆虫伤害等一系列问题。稻飞虱生物防治近年来逐渐被重视,保护和利用稻飞虱自然天敌是控制稻飞虱的持续有效且环保方式。
稻飞虱天敌众多,在卵期、若虫期和成虫期均能被捕食或者寄生,天敌在一定时期内可有效控制其的发生,其中卵期寄生天敌的控制作用尤为显著。稻飞虱卵期寄生蜂众多,如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Pang et Wang)]、拟稻虱缨小蜂[A.paranilaparvatae(Pang et Wang)]、长管稻虱缨小蜂[A.longitubulosus(Pang etWang)]、短管稻虱缨小蜂[A.shortitubulosus(Pang et Wang)]、蔗虱缨小蜂[A.optabilis(Perkins)]和叶蝉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nephotettica(Mani)]等。稻飞虱卵寄生蜂是稻飞虱生物防治的优秀材料,完善的室内稻飞虱卵寄生蜂饲养技术可为其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田间实际应用提供有力保障。传统的寄生蜂饲养技术采用水稻营养液培养水稻,并在玻璃指形管中培养水稻及孵育飞虱卵,再通过毛笔(或相应替代品)接入寄生蜂,并用纱网及橡皮圈封住指形管管口,在适当的环境下饲养。其缺点为,操作过程繁杂,在饲养过程中寄生蜂容易逃逸,操作过程中极易误伤寄生蜂,指形管由于透气性不好,管壁极易附着水珠而淹死寄生蜂,从而使寄生蜂饲养人工成本消耗巨大,养虫效率低。而且现有技术中也没有合适的昆虫饲养装置和饲养方法以供借鉴,主要是因为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饲养涉及水稻、稻飞虱及其天敌这三者的生长环境问题,涉及因素较多,现有技术的饲养装置和饲养方法无法为便捷高效地饲养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CN103843726A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蝇蛹佣小蜂的方法,使用笼养方式饲养家蝇成蝇,用含水量65%麦麸作为产卵基料引诱家蝇产卵,将产卵基料的家蝇卵收集饲养得到老龄幼虫,老龄幼虫收集化蛹得到家蝇蛹;在繁殖笼内引入蝇蛹佣小蜂母蜂,并按1:10的数量比将家蝇蛹放于网筛中,再放入繁殖笼内,收集被蝇蛹佣小蜂母蜂寄生的家蝇蛹;将得到的已被寄生的家蝇蛹置于养蜂笼内,待其羽化成蝇蛹佣小蜂时,将蝇蛹佣小蜂从家蝇蛹表面驱逐入收集笼,即可获得蝇蛹佣小蜂。
中国专利申请CN104756960A公开了一种大斑黄小蜂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水稻田采集健康的各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及成虫;成虫交配后将雌虫转移到水稻苗上产卵,幼虫自由在叶片上孵化;从采集的大斑黄小蜂寄生幼虫及大斑黄小蜂的蛹装入指形管中,等大斑黄小蜂成虫羽化出来后用蜂蜜水喂养;将大斑黄小蜂雌雄虫配对,然后将大斑黄小蜂转移到养虫笼中,让其寄生稻纵卷叶螟幼虫,然后将稻纵卷叶螟幼虫收回到指形管中,保湿培养,直至大斑黄小蜂老熟幼虫爬离稻纵卷叶螟幼虫。收集大斑黄小蜂幼虫,保湿培养,待其化蛹。
中国专利申请CN104996366A公开了一种螟赤眼蜂高效繁殖方法,收集米蛾卵将其粘于纸板上制成卵卡;将稻螟赤眼蜂种蜂与米蛾卵卡按1:10~14的比例置于暗室,并将种蜂羽化寄生环境温度调至23‐25℃,湿度70%‐80%;待卵卡90%以上被蜂种寄生后,按照蜂种与卵卡1:6~10的比例再次添加新鲜米蛾卵卡,适当升高暗室温度至25‐28℃,湿度不变;待卵卡90%以上被蜂种寄生后,按照蜂种与卵卡1:3~7的比例第三次添加新鲜米蛾卵卡,此次卵卡上喷施蔗糖营养液,继续繁殖。
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并且所设置的环境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生长环境差异较大,没有可借鉴性。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以满足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过程中水稻、稻飞虱和寄生天敌三者对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以满足便捷高效地繁殖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需要。
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包括:
培养舱,该培养舱的顶部具有敞口,该培养舱用于培养供稻飞虱产卵的水稻苗;
饲养容器,该饲养容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培养舱的敞口相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所述水稻苗的生长并用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所述饲养容器设置有收集口;
收集管,该收集管具有开口端,该开口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连通,该收集管用于从所述收集口收集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
其中,所述饲养容器和所述收集管都具有可透光性;
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通过连接垫圈连通,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用于卡入所述饲养容器的下端口,所述下凹槽用于卡入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
所述连接垫圈从连接环向中心伸出多个柔性管,所述多个柔性管与所述连接环的侧面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形成分隔空间,用于将所述水稻苗分散固定。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多个柔性管包括长管和短管,所述长管和短管用于均匀分隔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形成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多个柔性管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朝向所述培养舱。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断口,所述连接垫圈设置为能够从所述断口拉开。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位于顶部,所述收集口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为能够吻合套入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昆虫释入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装置,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透气纱网。
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利用以上所述的饲养装置完成,所述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所述连接垫圈将水稻苗分散固定在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的所述分隔空间内,将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下凹槽套在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上,然后将所述饲养容器卡入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上凹槽内,向所述饲养容器内释入怀卵的稻飞虱;
(2)待所述稻飞虱产卵后,将所述稻飞虱移出所述饲养容器,向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包括雌成虫和雄成虫;
(3)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雌成虫产卵,孵育出天敌羽化成虫,将所述饲养容器遮光,使所述收集管透光,所述天敌羽化成虫趋光进入所述收集管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的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密度为50~100头/立方分米,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与步骤(1)中释入的所述稻飞虱的数量比值为0.8~1.2,其中,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中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数量比值为1.5~2.5。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优选地,所述饲养装置所处的环境条件如下: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
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垫圈的使用,集成化地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连接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向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内通气;分散固定所述水稻苗。所述连接垫圈通过拉伸断口的设置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上述功能。这样植入了所述水稻苗的饲养装置能够为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通气性好,空间分隔合理,有利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快速地生长繁殖。并且,所述饲养装置其它结构设置更加便于饲养和收集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利用了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的特性,能够便捷高效地繁殖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此外,通过对环境条件的合理控制,更进一步提高了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饲养装置的一种连接垫圈;
图3为本发明的饲养装置的另一种连接垫圈;
图4为图2所示的连接垫圈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连接垫圈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培养舱;2为饲养容器;3为连接垫圈;4为收集管;5为遮光罩;201为昆虫释入口;202为透气纱网;301为连接环;302为柔性管;303为断口;3011为上凹槽;3012为下凹槽;3022为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包括培养舱、饲养容器和收集管。
本发明的所述培养舱用于培养供稻飞虱产卵的水稻苗。本发明的所述培养舱的顶部具有敞口,该敞口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相连通,以供所述水稻苗生长。所述培养舱的材质和形状不做限制,能够容纳营养液即可。
本发明的所述饲养容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培养舱的敞口相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所述水稻苗的生长并用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所述饲养容器设置有收集口。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可以为各种形状,要便于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连通并利于水稻苗、稻飞虱和寄生天敌生长或繁殖。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优选为柱状,例如为圆柱状。
本发明的所述收集管用于从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收集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所述收集管具有开口端,该开口端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连通。
在本发明中,所述饲养容器和所述收集管都具有可透光性。所述饲养容器透光主要是为了满足水稻苗、稻飞虱和寄生天敌生长或繁殖的过程中对光照的需要。所述收集管透光主要是为了利用趋光性收集所述寄生天敌。在能够满足以上需要的情况下,所述饲养容器和所述收集管可以为部分透光,也可以整体透光。所述饲养容器和所述收集管的主体材质可以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通过连接垫圈连通,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用于卡入所述饲养容器的下端口,所述下凹槽用于卡入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所述上凹槽可以整体连通,也可以为在连接环上分散设置的多个凹槽。同样,所述下凹槽可以整体连通,也可以为在连接环上分散设置的多个凹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垫圈从连接环向中心伸出多个柔性管,所述多个柔性管与所述连接环的侧面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的空间能够将所述水稻苗分散固定。所述连接垫圈的这种结构在实现其基本的连接功能的基础上,还很好地实现了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对通气性的需要,同时起到了对所述水稻苗的分散固定作用。所述柔性管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连接环的大小和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为4~20个,优选为6~12个。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多个柔性管包括长管和短管。本发明的所述长管和短管便于均匀分隔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的空间。所述长管和短管只是表示两者的相对长度有差异,即,所述长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短管的长度。优选地,所述长管和所述短管相间分布,这样可以更均匀地分隔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的空间。水稻苗可以置入所述多个柔性管分隔形成的分隔空间内,这样,水稻苗得到了均匀分散,利于透气透光,而且所述多个柔性管和分散的水稻苗在所述培养舱之上构成一个屏障,使得所述饲养容器内的昆虫不易落入所述培养舱内的营养液中而被淹死。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多个柔性管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朝向所述培养舱。所述通气孔的设置进一步地增加了所述饲养装置的通气性,所述通气孔朝向所述培养舱可以避免孔径较大时所述饲养容器内的昆虫落入其中。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断口,所述连接垫圈能够从所述断口拉开。这样,可以从所述断口将所述连接垫圈拉伸开,便于将水稻苗置入所述柔性管分隔的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的空间内,置入所述水稻苗后可以将所述断口拉合起来。
本发明的所述连接垫圈的柔性管的材质可以为各种常用的柔性材质,例如为橡胶、聚酯或者多种材质的复合材料,所述多种材质的复合材料例如由塑料与织物复合而成,或者由塑料与弹性金属材料复合而成,所述弹性金属材料例如为钢丝。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材质可以与所述柔性管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材质与所述柔性管的材质相同。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位于顶部,所述收集口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能够吻合套入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内。所述凸缘起到对所述收集管限位的作用,防止所述收集管滑离所述收集口。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昆虫释入口。所述昆虫释入口优选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设置在所述饲养容器侧壁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下的位置,这样利于释入的昆虫尽快找到合适的生存或繁殖空间。所述昆虫释入口可以设置可开合的盖子,也可以不设置盖子而用海绵代替盖子。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透气纱网。所述透气口优选为多个。所述透气口优选为相对设置。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遮光罩能够罩住所述饲养容器除所述收集口以外的透光部分,这样便于仅使所述收集管透光,从而可以利用趋光性收集稻飞虱卵寄生天敌。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利用以上所述的饲养装置完成,所述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所述连接垫圈将水稻苗分散固定在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的所述分隔空间内,将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下凹槽套在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上,然后将所述饲养容器卡入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上凹槽内,向所述饲养容器内释入怀卵的稻飞虱;
(2)待所述稻飞虱产卵后,将所述稻飞虱移出所述饲养容器,向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包括雌成虫和雄成虫;
(3)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雌成虫产卵,孵育出天敌羽化成虫,将所述饲养容器遮光,使所述收集管透光,所述天敌羽化成虫趋光进入所述收集管内。当天敌成虫进入收集管之后,更换收集管,完成一次天敌羽化成虫的收集。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采用的所述连接垫圈具有断口,将所述断口拉开,将水稻苗从拉开的所述断口置入所述多个柔性管分隔形成的分隔空间内,然后将所述断口拉合起来,将所述水稻苗置入装有营养液的培养舱的同时,将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下凹槽套在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上,然后将所述饲养容器卡入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上凹槽内,向所述饲养容器内释入怀卵的稻飞虱。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的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密度为50~100头/立方分米,优选为70~80头/立方分米,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与步骤(1)中释入的所述稻飞虱的数量比值为0.8~1.2,优选为0.9~1.1,其中,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中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数量比值为1.5~2.5,优选为1.8~2.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饲养方法,优选地,所述饲养装置所处的环境条件如下:温度为25~30℃,优选为26~28℃,相对湿度为50~80%,优选为60~70%,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优选为15~16小时/天。所述环境条件为所述饲养装置所处的外部环境。所述饲养装置内有营养液,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因此其内部湿度比外部湿度高,将外部湿度控制在一个稍低的范围内,使得内部湿度能够满足植物和昆虫的生长或繁殖需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包括培养舱1、饲养容器2和收集管4。
所述培养舱1的顶部具有敞口,所述饲养容器2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培养舱的敞口相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所述水稻苗的生长并用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所述饲养容器设置有收集口。
所述培养舱1和所述饲养容器2通过连接垫圈3连通,所述连接垫圈的材质为橡胶。如图2、4和5所示,所述连接垫圈3的连接环301上具有上凹槽3011和下凹槽3012,所述上凹槽3011用于卡入所述饲养容器2的下端口,所述下凹槽3012用于卡入所述培养舱1顶部的所述敞口。所述上凹槽3011整体连通。所述下凹槽3012也整体连通。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垫圈3从连接环301向中心伸出多个柔性管302,所述多个柔性管302与所述连接环301的侧面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302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2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302之间的分隔空间能够将水稻苗分散固定。所述连接垫圈3的这种结构在实现其基本的连接功能的基础上,还很好地实现了所述培养舱1和所述饲养容器2对通气性的需要,同时起到了对所述水稻苗的分散固定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柔性管302包括长管和短管,各四个,成“米”字状相间排布,所述长管和短管便于均匀分隔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的空间。水稻苗可以置入所述多个柔性管302分隔形成的分隔空间内,这样,水稻苗得到了均匀分散,利于透气透光,而且所述多个柔性管302和分散的水稻苗在所述培养舱1之上构成一个屏障,使得所述饲养容器302内的昆虫不易落入所述培养舱1内的营养液中而被淹死。
如图4所示,所述多个柔性管具有通气孔3022。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通气孔3022朝向所述培养舱1。所述通气孔3022的设置进一步地增加了所述饲养装置的通气性,所述通气孔3022朝下可以避免孔径较大时所述饲养容器2内的昆虫落入其中。
如图1,所述饲养容器2的收集口位于顶部,所述收集口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能够吻合套入所述收集管4的开口端内。所述凸缘起到对所述收集管限位的作用,防止所述收集管滑离所述收集口。所述饲养容器2的侧壁上设置有昆虫释入口201。所述昆虫释入口201为圆形,设置在所述饲养容器2侧壁的中部偏下的位置,这样利于释入的昆虫尽快找到合适的生存或繁殖空间。所述昆虫释入口201未设置盖子,释入昆虫后,可以用海绵进行堵塞。所述饲养容器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透气纱网202。所述透气口为多个,两两相对设置。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垫圈3的连接环301具有断口303(见图3)。所述连接垫圈3能够从所述断口303拉开。这样,可以从所述断口303将所述连接垫圈3拉伸开,便于将水稻苗置入所述柔性管302分隔的所述连接垫圈3的连接环301包围的空间内,置入所述水稻苗后可以将所述断口303拉合起来。
其它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的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遮光罩5(见图6)。所述遮光罩5能够罩住所述饲养容器2除所述收集口以外的透光部分,这样便于仅使所述收集管透光,从而可以利用趋光性收集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其它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涉及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其利用实施例3所述的饲养装置完成,该饲养装置主要部件的尺寸如下:
培养舱的直径×高为8cm×6cm;昆虫释入口直径1.5cm;广口瓶,饲养容器的直径×高为8cm×30cm;透气纱网,100目,长×宽为5cm×8cm;收集管的直径×高为3.2cm×12cm。
所述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连接垫圈的断口拉伸开,将20株株高15~25cm TN1(褐飞虱敏感品种)水稻苗分散置入所述柔性管分隔的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的空间内,将所述断口拉合起来。将所述水稻苗的根置入所述培养舱的营养液(Yoshida水稻营养液)内,同时将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下凹槽套在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上,然后将所述饲养容器卡入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上凹槽内,用吸虫器从昆虫释入口向所述饲养容器内释入100头怀卵的褐飞虱,用海绵塞住所述昆虫释入口。所述饲养容器所处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70%,光照时间为16小时/天。
(2)待褐飞虱产卵2天后,将产卵褐飞虱移除。用自制吸虫器(前端为1mL移液枪枪头,用剪刀小心将枪头斜着剪0.5mm,这样可避免误伤寄生蜂,也便于吸蜂)引入稻虱缨小蜂成虫100头(雌雄比约2:1)。每隔2天加入适量Yoshida水稻营养液于培养舱中。
(3)稻虱缨小蜂从卵期到成虫羽化约为10天。在第9天用不透光的遮光罩将饲养容器罩住,仅留下饲养容器的收集口及其上面的收集管透光。待第10天下一代稻虱缨小蜂羽化,其会趋光进入所述收集管中,从而实现稻虱缨小蜂的自动收集。定时更换收集管,重复以上工作便可连续繁殖和收集稻虱缨小蜂。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装置包括:
培养舱,该培养舱的顶部具有敞口,该培养舱用于培养供稻飞虱产卵的水稻苗;
饲养容器,该饲养容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培养舱的敞口相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所述水稻苗的生长并用于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繁殖,所述饲养容器设置有收集口;
收集管,该收集管具有开口端,该开口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连通,该收集管用于从所述收集口收集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
其中,所述饲养容器和所述收集管都具有可透光性;
所述培养舱和所述饲养容器通过连接垫圈连通,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用于卡入所述饲养容器的下端口,所述下凹槽用于卡入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
所述连接垫圈从连接环向中心伸出多个柔性管,所述多个柔性管与所述连接环的侧面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饲养容器连通,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形成分隔空间,用于将所述水稻苗分散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柔性管包括长管和短管,所述长管和短管用于均匀分隔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包围形成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柔性管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朝向所述培养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为柔性材质,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具有断口,所述连接垫圈设置为能够从所述断口拉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容器的收集口位于顶部,所述收集口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为能够吻合套入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昆虫释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透气纱网。
8.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饲养装置完成,所述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所述连接垫圈将水稻苗分散固定在所述多个柔性管之间的所述分隔空间内,将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下凹槽套在所述培养舱顶部的所述敞口上,然后将所述饲养容器卡入所述连接垫圈的连接环的上凹槽内,向所述饲养容器内释入怀卵的稻飞虱;
(2)待所述稻飞虱产卵后,将所述稻飞虱移出所述饲养容器,向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稻飞虱卵寄生天敌,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包括雌成虫和雄成虫;
(3)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雌成虫产卵,孵育出天敌羽化成虫,将所述饲养容器遮光,使所述收集管透光,所述天敌羽化成虫趋光进入所述收集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饲养容器内引入的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的密度为50~100头/立方分米,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与步骤(1)中释入的所述稻飞虱的数量比值为0.8~1.2,其中,所述稻飞虱卵寄生天敌中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数量比值为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装置所处的环境条件如下: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
CN201610096207.2A 2016-02-22 2016-02-22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60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207.2A CN105660542B (zh) 2016-02-22 2016-02-22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6207.2A CN105660542B (zh) 2016-02-22 2016-02-22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0542A CN105660542A (zh) 2016-06-15
CN105660542B true CN105660542B (zh) 2018-06-05

Family

ID=5630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62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60542B (zh) 2016-02-22 2016-02-22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0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403A (zh) * 2016-12-30 2017-05-1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42167B (zh) * 2017-05-18 2022-10-04 李世民 天敌繁育装置及使用该繁育装置的繁育控制系统
CN107711726A (zh) * 2017-11-30 2018-02-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卵寄生蜂饲养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US20210244015A1 (en) * 2020-02-11 2021-08-12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Insect release device
CN111513028A (zh) * 2020-06-19 2020-08-11 广西大学 一种眉斑并脊天牛实验种群的高效建立方法及其饲养装置
CN111903618B (zh) * 2020-08-11 2023-04-2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12167173A (zh) * 2020-09-28 2021-01-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害虫天敌饲养和释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05164B (zh) * 2022-06-09 2023-08-04 安徽华辰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转蜂辅助管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0226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飞虱及其天敌的饲养装置
CN202664022U (zh) * 2012-08-07 2013-01-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昆虫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203136616U (zh) * 2013-01-07 2013-08-21 海峡(厦门)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圆塔式培养架
CN203327762U (zh) * 2013-06-05 2013-12-1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带枝饲养昆虫的环保微型饲养笼
CN204426233U (zh) * 2014-12-29 2015-07-01 东莞金字塔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容器
CN204860446U (zh) * 2015-08-07 2015-12-16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培扦插装置
CN105309393A (zh) * 2015-12-01 2016-02-10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小花蝽的新型生态系统饲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3736B2 (ja) * 2011-05-30 2015-11-25 Tsuchiya株式会社 ホタル飼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0226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飞虱及其天敌的饲养装置
CN202664022U (zh) * 2012-08-07 2013-01-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昆虫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203136616U (zh) * 2013-01-07 2013-08-21 海峡(厦门)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圆塔式培养架
CN203327762U (zh) * 2013-06-05 2013-12-1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带枝饲养昆虫的环保微型饲养笼
CN204426233U (zh) * 2014-12-29 2015-07-01 东莞金字塔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容器
CN204860446U (zh) * 2015-08-07 2015-12-16 惠州市东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培扦插装置
CN105309393A (zh) * 2015-12-01 2016-02-10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小花蝽的新型生态系统饲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0542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0542B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7568170B (zh) 一种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KR101053217B1 (ko) 지중해가루명나방의 알을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의 대량사육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 대량사육방법
CN101390505B (zh) 浅黄恩蚜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3478117B (zh) 一种异色瓢虫防治烟蚜的扩散繁殖释放方法
CN103299963B (zh) 虫草寄主昆虫的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2524188A (zh) 一种养虫瓶及榕管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7683828A (zh) 一种自残性昆虫饲养与采卵方法
CN104026078B (zh) 一种散白蚁室内集约化饲养方法
CN113317091A (zh) 利用斜纹夜蛾繁育草地贪夜蛾优势天敌甲腹茧蜂的方法
CN109769755A (zh) 一种斑翅果蝇蛹寄生蜂毛角锤角细蜂的简易快速繁殖方法
CN104957107B (zh) 一种室内饲养龟纹瓢虫的方法
CN106489846A (zh) 小菜蛾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06172248B (zh)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扩繁方法
CN107581159A (zh) 一种花布灯蛾天敌悬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004689B (zh) 麻蜥的人工养殖及饲养管理方法
CN104904531B (zh) 一种以蚕豆苗与苜蓿蚜为储蓄载体的蚜虫生物防治方法
CN110278922A (zh) 双叉犀金龟人工饲养技术
CN205390040U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
CN112715490B (zh) 一种库蠓的养殖方法及其应用
CN204860636U (zh) 一种用于银合欢豆象产卵的饲养盒
CN111296368B (zh) 一种利用黑腹果蝇生产果蝇寄生蜂的方法
CN103814866B (zh) 江原钝绥螨驯化种群的扩增方法及应用
CN111642465A (zh) 一种阿尔泰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