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4403A -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4403A
CN106614403A CN201611252009.7A CN201611252009A CN106614403A CN 106614403 A CN106614403 A CN 106614403A CN 201611252009 A CN201611252009 A CN 201611252009A CN 106614403 A CN106614403 A CN 106614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aising
planthopper
sponge plug
rice seed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20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龙清
占志雄
邱良妙
刘其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Original Assignee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filed Critic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12520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4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4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4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包括透明的饲养管和透明的供养管,饲养管由侧壁围成两端部均为开口的圆柱形结构,供养管由侧壁和一底部围成有一个开口的圆柱形结构,供养管内底部填装有用于培养水稻苗的培养基质,水稻苗根部浸泡于培养基质中,供养管内在培养基质上方嵌设有用于定位水稻苗的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饲养管的顶端开口处罩设有透明保鲜膜,透明保鲜膜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供养管的顶部插入饲养管的底部,供养管的外管壁上同轴设有外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的限位圆凸缘,饲养管的底部与限位圆凸缘上端面相顶接,所述饲养管与限位圆凸缘在衔接端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封口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我国及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80年代以来,该虫在我国年发生面积为1330-2000万公顷,损失稻谷达10-15亿公斤。因此,稻飞虱一直是植保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出于科研目的室内饲养稻飞虱早已获得成功并积累了多种多样的饲养方法和经验。但在诸多的饲养方法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在饲养稻飞虱过程中重量而不重质:通过群体饲养追求在有限的空间、食物条件下获得最大飞虱种群数量,而忽略个体生长发育的需求。由此饲养出的稻飞虱品质参差不齐,增加试验误差甚至获得错误的试验结果。此外,目前尚无很好的饲养装置用于稻飞虱的个体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行为反应等的长期观察研究。主要的难点在于需要给稻飞虱提供一个稳定、无干扰的栖息环境,这就要求在长时期的观察过程中不能够移动饲养装置和更换食物。并且,制作的饲养观察装置需要长期维持良好的清晰度便于观察者观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包括透明的饲养管和透明的供养管,所述饲养管由侧壁围成两端部均为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由侧壁和一底部围成有一个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内底部填装有用于培养水稻苗的培养基质,水稻苗根部浸泡于培养基质中,所述供养管内在培养基质上方嵌设有用于定位水稻苗的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所述饲养管的顶端开口处罩设有透明保鲜膜,所述透明保鲜膜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供养管的顶部插入饲养管的底部,所述供养管的外管壁上同轴设有外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的限位圆凸缘,所述饲养管的底部与限位圆凸缘上端面相顶接,所述饲养管与限位圆凸缘在衔接端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封口膜。
优选的,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中部均开设有让位圆孔,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侧边均开设有剖开口,所述剖开口径向延伸、长度与下海绵塞、上海绵塞的半径相同,水稻苗通过剖开口进入让位圆孔。
优选的,所述下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中上部,所述上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顶部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在端面上向下开设有一环形的插槽,所述插槽与饲养管同轴,所述插槽的顶部槽口边缘设有倒角,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同轴设有插环,所述插环包括圆形的金属环体,所述金属环体的底部固设有圆形橡胶环,所述圆形橡胶环同轴插入插槽内,所述透明保鲜膜的边缘位于插槽内并压设在插槽与圆形橡胶环之间,所述金属环体的周部开设有用于勾手的勾孔,所述圆形橡胶环的横截面厚度大于插槽的横截面宽度1-1.5mm。
优选的,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外周部在剖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供养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底板,所述水平底板的表面固设有下橡胶支撑块,所述下橡胶支撑块的上表面至上往下开设有半圆形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直径与供养管的外径相同,形状与供养管的底部形状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水平底板上固设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设有一圆环形的上橡胶套环,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内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周部开设有一通往内部环孔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为饲养管的外径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饲养管与供养管的材料为玻璃材质,所述饲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5cm,管壁厚为0.1cm,所述供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2cm,管壁厚为0.1cm。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供养管内倒入培养基质,取一株未分蘖的水稻苗,将水稻苗的非根部从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剖开口穿入让位圆孔,将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分别塞入供养管定位水稻苗,其中水稻苗的根部浸入培养基质中以维持水稻苗生长;
(2)将透明保鲜膜套在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并用插环带着透明保鲜膜的边缘插入插槽,定位住透明保鲜膜,然后在透明保鲜膜上开通气孔,将待饲养的稻飞虱引入饲养管内,然后迅速套于供养管顶端,与此同时水稻苗套于饲养管内供稻飞虱取食,最后饲养管外壁与限位圆凸缘外壁的衔接处缠绕1-3层封口膜,使饲养管无缝固定于供养管上;
(3)将供养管底部插入下橡胶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将饲养管的周部通过缺口嵌入上橡胶套环,通过支撑架保持供养管与饲养管竖直直立至少十天,观察饲养管内稻飞虱的活动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的结构简单,饲养管和供养管为透明,可进行全方位观察,十分方便;透明保鲜膜上的通气孔可排出饲养管内过多的水汽,防止管内水汽接触管壁而凝结影响观察清晰度;限位圆凸缘能够实现饲养管的竖向限位,限位圆凸缘的外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能够方便缠绕封口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保鲜膜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保鲜膜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海绵塞或上海绵塞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橡胶套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包括透明的饲养管1和透明的供养管2,所述饲养管由侧壁围成两端部均为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由侧壁和一底部围成有一个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内底部填装有用于培养水稻苗3的培养基质4,水稻苗根部5浸泡于培养基质中,所述供养管内在培养基质上方嵌设有用于定位水稻苗的下海绵塞6与上海绵塞7,所述饲养管的顶端开口处罩设有透明保鲜膜8,所述透明保鲜膜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9,所述供养管的顶部插入饲养管的底部,所述供养管的外管壁上同轴设有外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的限位圆凸缘10,所述饲养管的底部与限位圆凸缘上端面相顶接,所述饲养管与限位圆凸缘在衔接端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封口膜1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中部均开设有让位圆孔12,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侧边均开设有剖开口13,所述剖开口径向延伸、长度与下海绵塞、上海绵塞的半径相同,水稻苗通过剖开口进入让位圆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中上部,所述上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顶部开口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在端面上向下开设有一环形的插槽24,所述插槽与饲养管同轴,所述插槽的顶部槽口边缘设有倒角,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同轴设有插环,所述插环包括圆形的金属环体14,所述金属环体的底部固设有圆形橡胶环15,所述圆形橡胶环同轴插入插槽内,所述透明保鲜膜的边缘位于插槽内并压设在插槽与圆形橡胶环之间,所述金属环体的周部开设有用于勾手的勾孔16,所述圆形橡胶环的横截面厚度大于插槽的横截面宽度1-1.5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外周部在剖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倒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养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底板18,所述水平底板的表面固设有下橡胶支撑块19,所述下橡胶支撑块的上表面至上往下开设有半圆形的定位凹槽20,所述定位凹槽的直径与供养管的外径相同,形状与供养管的底部形状相适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底板上固设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设有一圆环形的上橡胶套环22,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内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周部开设有一通往内部环孔的缺口23,所述缺口的宽度为饲养管的外径的一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饲养管与供养管的材料为玻璃材质,所述饲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5cm,管壁厚为0.1cm,所述供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2cm,管壁厚为0.1c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稻苗为活体植物,高度为4-5cm,通过供养管内培养基质(水或营养液)维持生长,能够供给稻飞虱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和栖息场所,且至少10天无需更换水稻苗。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供养管内倒入培养基质,取一株未分蘖的水稻苗,将水稻苗的非根部从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剖开口穿入让位圆孔,将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分别塞入供养管定位水稻苗,其中水稻苗的根部浸入培养基质中以维持水稻苗生长;
(2)将透明保鲜膜套在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并用插环带着透明保鲜膜的边缘插入插槽,定位住透明保鲜膜,然后在透明保鲜膜上开通气孔,将待饲养的稻飞虱25引入饲养管内,然后迅速套于供养管顶端,与此同时水稻苗套于饲养管内供稻飞虱取食,最后饲养管外壁与限位圆凸缘外壁的衔接处缠绕1-3层封口膜,使饲养管无缝固定于供养管上;
(3)将供养管底部插入下橡胶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将饲养管的周部通过缺口嵌入上橡胶套环,通过支撑架保持供养管与饲养管竖直直立至少十天,观察饲养管内稻飞虱的活动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饲养过程中,可将供养管与饲养管、支撑架整体放入玻璃温室,温度26-28℃,相对湿度60%-80%,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饲养。
具体实施过程:
实施例一:饲养管内放入一头当天孵化的褐飞虱若虫,然后套于供养管上,供养管用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固定一株4-5cm高的水稻苗,根部浸入供养管内的水中;饲养管和供养管接合处缠绕1-3圈封口膜,使饲养管无缝固定于供养管上;饲养管与供养管通过支撑架保持竖直直立,并整体放入玻璃温室,温度26-28℃,相对湿度60%-80%,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饲养。结果显示,褐飞虱能够在饲养管内存活并取食水稻苗,生长发育至羽化。此期间不需更换水稻苗,水稻苗可持续生长。
实施例二:取根据实施例一的方式羽化出的褐飞虱成虫,其中雌雄成虫各1只,雌雄配对放入重新制作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中;通过监控摄像机记录管内成虫交配行为。结果表明,摄像机可清晰记录管内褐飞虱成虫交配行为,饲养管内壁无水汽凝结,饲养管和透明保鲜膜无反光现象。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饲养管和透明的供养管,所述饲养管由侧壁围成两端部均为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由侧壁和一底部围成有一个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供养管内底部填装有用于培养水稻苗的培养基质,水稻苗根部浸泡于培养基质中,所述供养管内在培养基质上方嵌设有用于定位水稻苗的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所述饲养管的顶端开口处罩设有透明保鲜膜,所述透明保鲜膜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供养管的顶部插入饲养管的底部,所述供养管的外管壁上同轴设有外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的限位圆凸缘,所述饲养管的底部与限位圆凸缘上端面相顶接,所述饲养管与限位圆凸缘在衔接端的圆周外壁上缠绕有封口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中部均开设有让位圆孔,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侧边均开设有剖开口,所述剖开口径向延伸、长度与下海绵塞、上海绵塞的半径相同,水稻苗通过剖开口进入让位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中上部,所述上海绵塞位于供养管的顶部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在端面上向下开设有一环形的插槽,所述插槽与饲养管同轴,所述插槽的顶部槽口边缘设有倒角,所述饲养管的顶部同轴设有插环,所述插环包括圆形的金属环体,所述金属环体的底部固设有圆形橡胶环,所述圆形橡胶环同轴插入插槽内,所述透明保鲜膜的边缘位于插槽内并压设在插槽与圆形橡胶环之间,所述金属环体的周部开设有用于勾手的勾孔,所述圆形橡胶环的横截面厚度大于插槽的横截面宽度1-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外周部在剖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养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底板,所述水平底板的表面固设有下橡胶支撑块,所述下橡胶支撑块的上表面至上往下开设有半圆形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直径与供养管的外径相同,形状与供养管的底部形状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板上固设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设有一圆环形的上橡胶套环,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内径与饲养管的外径相同,所述上橡胶套环的周部开设有一通往内部环孔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为饲养管的外径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管与供养管的材料为玻璃材质,所述饲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5cm,管壁厚为0.1cm,所述供养管的长度为7-10cm,外径为1.2cm,管壁厚为0.1cm。
9.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供养管内倒入培养基质,取一株未分蘖的水稻苗,将水稻苗的非根部从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的剖开口穿入让位圆孔,将下海绵塞与上海绵塞分别塞入供养管定位水稻苗,其中水稻苗的根部浸入培养基质中以维持水稻苗生长;
(2)将透明保鲜膜套在饲养管的顶部开口处,并用插环带着透明保鲜膜的边缘插入插槽,定位住透明保鲜膜,然后在透明保鲜膜上开通气孔,将待饲养的稻飞虱引入饲养管内,然后迅速套于供养管顶端,与此同时水稻苗套于饲养管内供稻飞虱取食,最后饲养管外壁与限位圆凸缘外壁的衔接处缠绕1-3层封口膜,使饲养管无缝固定于供养管上;
(3)将供养管底部插入下橡胶支撑块的定位凹槽内,将饲养管的周部通过缺口嵌入上橡胶套环,通过支撑架保持供养管与饲养管竖直直立至少十天,观察饲养管内稻飞虱的活动情况。
CN201611252009.7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6614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2009.7A CN106614403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2009.7A CN106614403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4403A true CN106614403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37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2009.7A Pending CN106614403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440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726A (zh) * 2017-11-30 2018-02-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卵寄生蜂饲养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12167173A (zh) * 2020-09-28 2021-01-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害虫天敌饲养和释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31084A (zh) * 2022-06-13 2022-08-02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再生稻饲养稻飞虱的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671B1 (ko) * 2006-02-03 2007-03-12 양창옥 파리유충의 대량 생산장치
JP2010158639A (ja) * 2009-01-09 2010-07-22 Yanmar Co Ltd 籾摺選別装置
CN102440226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飞虱及其天敌的饲养装置
CN202232599U (zh) * 2011-09-29 2012-05-3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一种室内饲养鳞翅目昆虫幼虫的装置
CN102805072A (zh) * 2012-08-15 2012-12-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昆虫采集袋
CN202664022U (zh) * 2012-08-07 2013-01-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昆虫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204443741U (zh) * 2015-02-05 2015-07-0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稻飞虱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204811555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飞虱短期简易饲养装置
CN105509425A (zh) * 2016-01-07 2016-04-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种子烘干房及种子烘干方法
CN105519494A (zh) * 2016-01-28 2016-04-27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试验用养虫养苗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5660542A (zh) * 2016-02-22 2016-06-1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5794724A (zh) * 2016-03-14 2016-07-2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方法
CN206413614U (zh) * 2016-12-30 2017-08-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671B1 (ko) * 2006-02-03 2007-03-12 양창옥 파리유충의 대량 생산장치
JP2010158639A (ja) * 2009-01-09 2010-07-22 Yanmar Co Ltd 籾摺選別装置
CN202232599U (zh) * 2011-09-29 2012-05-3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一种室内饲养鳞翅目昆虫幼虫的装置
CN102440226A (zh) * 2011-10-10 2012-05-0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稻飞虱及其天敌的饲养装置
CN202664022U (zh) * 2012-08-07 2013-01-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昆虫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102805072A (zh) * 2012-08-15 2012-12-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昆虫采集袋
CN204443741U (zh) * 2015-02-05 2015-07-0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稻飞虱饲养与生物学观察的装置
CN204811555U (zh) * 2015-07-20 2015-12-02 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飞虱短期简易饲养装置
CN105509425A (zh) * 2016-01-07 2016-04-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种子烘干房及种子烘干方法
CN105519494A (zh) * 2016-01-28 2016-04-27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试验用养虫养苗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5660542A (zh) * 2016-02-22 2016-06-1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5794724A (zh) * 2016-03-14 2016-07-2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方法
CN206413614U (zh) * 2016-12-30 2017-08-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1726A (zh) * 2017-11-30 2018-02-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卵寄生蜂饲养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12167173A (zh) * 2020-09-28 2021-01-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害虫天敌饲养和释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31084A (zh) * 2022-06-13 2022-08-02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再生稻饲养稻飞虱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9896B2 (ja) 底面灌水法を用いた植物栽培装置
CN108157022A (zh) 一种可拆卸式花卉育苗穴盘
CN208227823U (zh) 一种可拆卸式花卉育苗穴盘
CN106614403A (zh)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0076954A2 (ko) 바이오리액터 배양기에 의한 조직배양 감자종서의 대량생산 및 씨감자 생산방법
CN102599024A (zh) 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植物的育苗、栽种方法和装置
CN109329029B (zh) 适合实验室科研研究的地被竹水培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装置
CN205596683U (zh) 智能花盆
CN102440174A (zh) 一种自动吸水棒节能渗灌系统
KR101040240B1 (ko) 바이오리액터 배양기에 의한 조직배양 감자종서의 대량생산방법
CN206413614U (zh) 一种稻飞虱饲养观察装置
CN203801378U (zh) 花盆
CN207284396U (zh) 草莓育苗穴盘
CN206533830U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苗床
CN204929891U (zh) 一种杨树育种装置
CN107047259A (zh) 一种鳞茎块气培扦插繁育红花石蒜的方法
BR112016009894B1 (pt) Processo para micropropagação in vitro de material de planta 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em larga escala e alto volume, de mudas clonais de plantas prontas para o desenvolvimento em campo
CN104956867B (zh) 一种朱顶红叶花同放的盆栽方法
CN210328687U (zh) 一种育苗盘
CN210406545U (zh) 自动植物培养花盆
CN209732117U (zh) 一种新型林业用育苗设备
WO2020186705A1 (zh) 一种控根栽培装置
CN111657131A (zh) 一种多功能花生芽水培育苗装置
CN209931146U (zh) 一种育苗杯
CN203761936U (zh) 栽培软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