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7157B -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7157B
CN105657157B CN201510894795.XA CN201510894795A CN105657157B CN 105657157 B CN105657157 B CN 105657157B CN 201510894795 A CN201510894795 A CN 201510894795A CN 105657157 B CN105657157 B CN 105657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things
interne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47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7157A (zh
Inventor
梁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47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7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包括: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本申请可以借助物联网信息来作为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进行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由于物联网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移动终端与模式切换相关的物联网切换信息,所以依据物联网切换信息,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实现移动终端的模式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生活中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越来越多,移动终端已经变成人类的必需品,这为人类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用户使用一部分交通工具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用户将移动终端切换至安全模式下。例如,在用户乘坐飞机时,为了防止移动终端的信号对飞机运行造成干扰,一般需要移动终端处于关机模式或者飞行模式。再如,在用户驾驶汽车时,为了防止用户在驾驶汽车同时操作移动终端,一般可以将移动终端处于关机模式或者汽车模式。
但是,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忘记将移动终端切换为安全模式,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方法,可以自动将移动终端切换为安全模式,以免由于未将移动终端切换为安全模式造成意外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可以自动实现切换移动终端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起飞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
优选的,还包括:
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安全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不一致;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降落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其中,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起飞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安全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不一致;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降落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
从以上技术特征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以借助物联网信息来作为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进行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由于物联网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移动终端与模式切换相关的物联网切换信息,所以依据物联网切换信息,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实现移动终端的模式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将移动终端由正常模式切换为飞行模式或者切换为汽车模式。下面分别对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飞行模式和切换为汽车模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介绍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飞行模式。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101:若满足(飞行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飞行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手机号码)。其中,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移动终端可以利用GPS定位的方式来获取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并可以结合移动终端上地图软件来判断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若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则确定满足与飞行模式对应的第一触发条件,即移动终端有可能登录飞机所以开始执行飞行模式判断。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之后,移动终端可以获取与飞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以便利用第一操作信息来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切换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预定有机票,并且在用户达到机票规定的机场位置并且在规定的起飞时间左右便需要登录飞机。在登录飞机之后便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飞行模式。因此,本申请需要获取用户的机票起飞信息。
只要用户在网络上购买机票,在物联网系统上便具有用户的机票起飞信息,并且机票起飞信息与手机号码对应。所以,在移动终端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之后,获取移动终端自身的电话号码。
步骤S102: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手机号码)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
移动终端可以将与飞行模式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发送至物联网,由物联网进行查询。即,在移动终端满足与飞行模式对应的第一触发条件下,移动终端可以将手机号码发送至物联网。
物联网可以根据手机号码进行查询,并获得用户的机票起飞信息,也即是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上具有起飞地点、起飞时间等信息。物联网可以在获得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之后,将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S103: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104,否则进入步骤S105。
移动终端在获得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之后,便将自身的当前信息与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进行对比。即将移动终端的当前机场名称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地点名称进行对比,并将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时间进行对比。
如果当前机场名称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地点名称一致,并且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时间一致,则确认移动终端已经登录飞机并且飞机即将要起飞,为了保证飞机安全,所以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飞行模式。
步骤S104: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与一致,则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飞行模式)。
在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下,在判定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一致之后,可以将飞机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也即是飞行模式。
步骤S105:不执行切换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起飞信息)不一致,即当前机场名称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地点名称不一致,或者,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机票起飞信息的起飞时间不一致,则说明未满足切换条件。移动终端不应该执行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飞行模式)的过程。
下面对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执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201:若满足(汽车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汽车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当前地理位置)。
移动终端上具有速度传感器,所以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的当前速度。若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说明用户处于高速移动过程中,即判定用户可能处于汽车上并且在开车。所以,在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确定移动终端满足(汽车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
此时,移动终端会利用GPS定位技术获取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当前地理位置也即为与(汽车模式的)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如果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在驾驶汽车,其当前地理位置与一辆汽车的地理位置应该是一致的。
步骤S202: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
移动终端可以将与汽车模式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发送至物联网,由物联网进行查询。即,在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下,移动终端可以将当前地理位置发送至物联网。
物联网可以根据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查询,查询是否有当前地址位置一致的汽车。如果没有则表示用户乘坐火车或者其它交通工具,如果有则表示用户位于汽车内部,然后,物联网可以进一步查询与该汽车同样地址位置的移动终端数量。如果移动终端数量仅有一个,则表示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在驾驶汽车。
物联网可以将汽车地理位置,以及,与汽车相同地理位置的移动终端数量作为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并将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S203: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204,否则进入步骤S205。
移动终端可以将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与物联网发送的汽车地理位置进行对比,若当前地理位置汽车地址位置一致,说明移动终端随着汽车在同步移动。并且,在移动终端数量为一个情况下,确定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与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一致。为了保证用户安全,所以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汽车模式。
步骤S204:若所述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一致,则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汽车模式)。
在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下,在判定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一致之后,可以将飞机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也即是汽车模式。
步骤S205:不执行切换过程。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以借助物联网信息来作为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进行模式切换的判断条件,由于物联网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移动终端与模式切换相关的物联网切换信息,所以依据物联网切换信息,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实现移动终端的模式切换。
上面介绍了将移动终端由正常模式切换为安全模式的情况,下面介绍将移动终端由安全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的过程。
首先介绍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切换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若满足(飞行模式的)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飞行模式的)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手机号码)。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移动终端在确定自身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基站或者WiFi的定位方式确定来获取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并可以结合移动终端上地图软件来判断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机场区域内。若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由机场区域内离开,则确定满足(飞行模式的)第二触发条件,即移动终端有可能已将降落飞机,所以开始执行飞行模式判断。
在满足触发条件之后,移动终端可以获取与(飞行模式的)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以便利用操作信息来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切换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预定有机票,并且在用户达到机票规定的机场位置并且在规定的降落时间左右便需要离开飞机。在离开飞机之后便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正常模式。因此,本申请需要获取用户的机票降落信息。
只要用户在网络上购买机票,在物联网系统上便具有用户的机票降落信息,并且机票降落信息与手机号码对应。所以,在移动终端满足第二触发条件之后,获取移动终端自身的电话号码。
步骤S302: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手机号码)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降落信息)。
物联网可以根据手机号码进行查询,并获得用户的机票降落信息,也即是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降落信息)上具有降落地点、降落时间等信息。物联网可以在获得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降落信息)之后,将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降落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S303: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机票降落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04,否则进入步骤S305。
移动终端在获得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之后,便将自身的当前信息与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进行对比。即将移动终端的当前机场名称与机票降落信息的降落地点名称进行对比,并将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机票降落信息的降落时间进行对比。
如果当前机场名称与机票降落信息的降落地点名称一致,并且移动终端的当前时间与机票降落信息的降落时间一致,则确认移动终端已经离开飞机。为了保证用户可以正常接听电话,所以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正常模式。
步骤S304:若所述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二物联网信息(机票降落信息)一致,则由安全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步骤S305:不执行切换过程。
下面对正常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执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401:若满足(汽车模式的)的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汽车模式的)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当前地理位置)。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移动终端处于汽车模式下,并且汽车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时,说明用户处于开始逐渐减速可能有停车的可能。所以,在移动终端处于汽车模式下,且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时,确定移动终端满足(汽车模式的)第二触发条件。
此时,移动终端会利用GPS定位技术获取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当前地理位置也即为与(汽车模式的)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如果移动终端的使用者不驾驶汽车,其当前地理位置与一辆汽车的地理位置应该是不一致的。
步骤S402: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汽车地理位置)。
物联网可以查询之前与移动终端同步移动汽车的地理位置,并将汽车地理位置发送至移动终端。
步骤S40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汽车地理位置)一致;若不一致,则进入步骤S404,否则进入步骤S405。
移动终端可以将自身的当前地理位置与物联网发送的汽车地理位置进行对比,若当前地理位置汽车地址位置不一致,说明用户已经离开汽车。为了保证用户可以正常使用手机,所以需要将移动终端切换为正常模式。
步骤S404:若所述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不一致,则由安全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在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下,在判定当前信息与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不一致之后,可以将飞机由安全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步骤S405:不执行切换过程。
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51,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其中,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5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切换单元54,用于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
其中,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起飞信息。
其中,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
如图6所示,所述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61,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二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63,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切换单元64,用于若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安全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其中,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不一致;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降落信息。
其中,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接收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
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且,移动终端数量为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起飞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安全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不一致;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降落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
6.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一操作信息;其中,第一触发条件为由正常模式切换安全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正常模式切换为所述安全模式;
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和移动终端数量,且,移动终端数量为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一致;所述第一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一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起飞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所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其中,第二触发条件为由安全模式切换正常模式的触发条件;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发送的与所述第二操作信息对应的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当前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与所述当前信息一致,则由所述安全模式切换为所述正常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不在机场区域内和/或与飞机的地理位置不一致;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机票降落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模式为汽车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的当前速度小于第二预设速度;所述第二操作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所述第二物联网切换信息为汽车地理位置。
CN201510894795.XA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57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4795.XA CN105657157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4795.XA CN105657157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157A CN105657157A (zh) 2016-06-08
CN105657157B true CN105657157B (zh) 2019-05-14

Family

ID=5648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4795.XA Active CN105657157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7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4055A1 (zh) * 2017-05-24 2018-11-29 深圳市乃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中定位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087262A (zh) * 2017-05-24 2017-08-22 深圳市乃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中定位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7553487B (zh) * 2017-08-22 2021-05-25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模式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78A (zh) * 2010-10-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95863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自动关机方法及装置
CN104363339A (zh) * 2014-11-07 2015-02-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的移动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853040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76390B1 (en) * 2009-04-16 2022-06-08 Federal Expres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aboard an aircraf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78A (zh) * 2010-10-2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95863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自动关机方法及装置
CN104363339A (zh) * 2014-11-07 2015-02-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速度的移动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853040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157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347B (zh) 检测车辆处的车辆碰撞的方法和车辆远程信息处理设备
CN103945344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9544717B2 (en)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57321B2 (en) Vehicle event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sing contextual vehicle information
CN107422350B (zh) 基于车载设备的车辆行程计算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57681B (zh) 与手持无线装置协调的车辆导航服务
US11087617B2 (en) Vehicle crowd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57157B (zh)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8797958B2 (en) Method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vehicles and central facilities
US9716927B2 (en) Status-assisted communications with a vehicle
US20200128373A1 (en) User-defined vehicle notification
CN102929669A (zh) 一种嵌入式软件升级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60361970A1 (en) Controlling vehicle functions based on input from a portable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
US9363646B2 (en) Receiving a service in a vehicle based on location data of a mobile device within the vehicle
CN104359476A (zh) 汽车定位导航装置、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WO2017058355A1 (en) Behavior-based distracting application detection on vehicles
CN110858959B (zh) 一种管理车辆处的短程无线通信srwc的方法
US10507799B1 (en) Vehicle location tracking
CN10533391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US20160105918A1 (en) Processing request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a mobile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56480A (zh) 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17281A (zh) 一种基于位置多条件移动情境计算的车载信息服务方法
CN108631892B (zh) 检测车辆处的卫星无线电广播干扰的方法
US11360486B2 (en) Vehicle assistance
CN114838949B (zh) 一种机场自动驾驶引导车远程遥控驾驶测试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1, block a, Kupai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Keyuan Avenue and Baoshen Road, north high tech Zone,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plant No.1, phase I project, No.3, Gongye West 1st Road,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5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OOLPAD SOFTWARE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