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8710B -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8710B
CN105618710B CN201610130592.8A CN201610130592A CN105618710B CN 105618710 B CN105618710 B CN 105618710B CN 201610130592 A CN201610130592 A CN 201610130592A CN 105618710 B CN105618710 B CN 105618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pressure
wheel
mold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05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8710A (zh
Inventor
张花蕊
张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g Da Xin W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305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8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8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8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8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8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8/00Pressure casting; Vacuum casting
    • B22D18/04Low pressure casting, i.e. making use of pressures up to a few bars to fill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该方法在升液、充型和结晶增压阶段,延续现有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升液压力、充型压力和结晶增压压力控制在18~21kPa、30~35kPa和80~100kPa。进入结晶保压阶段后,增加了快速增压阶段。在确定内外轮缘部位凝固结束后,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为10~40kPa/s;随后进入保压阶段,轮辋、轮辋轮辐过渡部位以及轮心部位顺序凝固,待轮心部位凝固结束后,继续保压10~60s。本发明方法使得凝固补缩效果和铸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同时避免了铝液飞溅、铸件飞边毛刺等缺陷,显著减低了对模具结构和铸型合模力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制作铝合金车轮的方法,更特别地说,是一种保压后快速增压的、制备铝合金车轮的、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增压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重力铸造相比,低压铸造充型速度可控,金属液流动平稳、减少了二次夹杂。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铸造冷却速度快,更容易得到细小致密组织和高的力学性能,也更容易实现自动化和洁净化生产,所以,金属型低压铸造广泛用于生产铝合金车轮、底盘零件、发动机部件等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和航空航天等军工生产领域。
低压铸造工艺过程可由作用在金属液表面的压力-时间曲线来反映。典型的砂型低压铸造压力-时间曲线包括升液、充型、结壳增压、结壳保压、结晶增压、结晶保压和卸压七个阶段。金属型低压铸造与砂型低压铸造由于铸型材料的不同,一般省去结壳阶段,因此,金属型低压铸造工艺过程为:升液、充型、结晶增压、结晶保压和卸压五个阶段。
铝合金车轮有助于汽车实现轻量化、降低油耗、减轻环境污染与改善操作性能。目前85%以上的乘用车配置了金属型低压铸造方法生产的铝合金车轮。然而,随着汽车轻量化要求日益增强,现有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生产技术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如何进一步提高车轮力学性能,已成为制约铝合金车轮进一步轻量化的瓶颈。
铝合金车轮典型结构如图1,自中心向外,依次为轮心、轮辐、轮辋,轮辋的内侧、外侧分别称为内轮缘、外轮缘。摘自《铝加工》,陈志,李昌海《Magmasoft模拟条件与低压铸造铝车轮生产条件匹配性研究》,2015年第6期总227期。对于15吋~26吋乘用车车轮,轮心部位壁厚一般为25~50mm,轮辐部位壁厚一般为10~25mm,轮辋壁厚一般为10~13mm,轮辐轮辋过渡处存在较大的热节,厚度约27~35mm。低压铸造生产中,必须依据车轮结构特征设计充型和冷却工艺,实现顺序凝固,以提高补缩效果、消除或减轻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
铸件在压力下凝固,是低压铸造区别于普通铸造的根本特征。结晶增压压力直接影响补缩效果。对于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实际生产中考虑到铸型合模力的限制以及模具间缝隙带来的铝液飞溅、铸件飞边毛刺等问题,结晶增压压力一般为50~80kPa,特殊条件下增大到80~150kPa,限制了通过提高结晶增压压力进一步提高铸件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铝合金车轮经金属型低压铸造方法难以实现高结晶增压压力的问题,结合铝合金车轮结构特点和顺序凝固工艺要求,在保留现有低压铸造方法充型速度可控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在保压后快速增压的、制备铝合金车轮的、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增压方法,以进一步减少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提高铝合金车轮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所述金属型低压铸造至少包括有升液阶段、充型阶段、结晶增压阶段、结晶保压阶段和卸压阶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结晶保压阶段与所述的卸压阶段之间增加了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所述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的步骤为:
(A)内轮缘、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8~40s后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为10~4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2~130s后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30~260s后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90~500s后凝固结束,继续保压10~60s。
本发明的依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制备铝合金汽车车轮,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升液阶段;
调节升液阶段的压力为18~21kPa,升液速度为1.8~2.2kPa/s;
步骤二,充型阶段;
调节充型阶段的充型压力为30~35kPa,充型速度为0.4~1.0kPa/s,使铝液从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将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经步骤二后使铝液完全充满铸型后,在5~7s快速增加压力至80~100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增压压力达到80~100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A)内轮缘、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8~40s后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为10~4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2~130s后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30~260s后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90~500s后凝固结束,继续保压10~60s;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待铝合金车轮凝固完毕,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中。
本发明的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优点在于:
(1)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A356铝合金车轮,与目前现有低压铸造加压方法相比,凝固补缩效果显著提高,在模具结构和合模力不变的情况下,可将轮辐部位强度提高10~50%,延伸率提高25~70%。显著降低了对模具结构和合模力的要求,同时避免了铝液的溢出、飞溅和铸件飞边、毛刺等缺陷。
(2)采用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相比,进入结晶保压阶段后,快速增大结晶增压压力,最终结晶增压压力达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达到10~40kPa/s。可进一步减少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提高铝合金车轮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3)采用本发明方法与现有差压铸造相比,差压铸造有上下两个压力罐,下压力罐为保温炉和铝液坩埚,上压力罐为铸型(砂型或金属型模具),同步压力一般在300~1000kPa。本发明仅有一个下压力罐,铸型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结晶保压压力即可高达150~1000kPa,显著简化了铸造工艺,降低了设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铝合金车轮典型结构特征图。
图2A是本发明的改进的保压后快速增压方式的压力-时间曲线图。
图2B是对比实施例1制得的26吋A356合金车轮的力学性能图。
图2C是实施例1制得的26吋A356合金车轮的力学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般地,金属型低压铸造方法制备铝合金车轮,通常浇口放在轮心部位。充型过程中,高温铝液自轮心经轮辐流向外轮缘,最后达到内轮缘。为了实现良好的补缩效果,必须控制铝合金车轮凝固的过程,实现顺序凝固,即首先由轮辋上下两端(即内轮缘、外轮缘)往中间轮辋轮辐过渡部位顺序凝固,随后轮辐部位由外向内顺序凝固,轮心部位最后凝固。一般地,凝固过程包括开始凝固、凝固中和凝固结束。对于常用的15吋~26吋铝合金汽车车轮,选用金属型低压铸造生产工艺;冷却方式为风冷、风冷与雾冷混合、或者风冷与水冷混合;模具选用金属铸型,可以是由上模、下模和四个侧模或者两个侧模组成的金属型模具。内外轮缘一般在充型完成后8~40s凝固结束,轮辋一般在充型完成后12~130s凝固结束,轮辐轮辋过渡部位一般在充型完成后30~260s凝固结束,轮心部位一般在充型完成后90~500s凝固结束。
为了进一步降低金属型低压铸造铝合金车轮的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提高铝合金车轮的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所述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加载在常规金属型低压铸造制备铝合金车轮的结晶保压阶段与卸压阶段之间。所述的结晶增压方法充分考虑了铝合金车轮结构特征、冷却条件和模具结构特点。铝合金车轮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增加了保压后快速增压的金属型低压铸造方法来制备铝合金车轮,(即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有:升液阶段、充型阶段、结晶增压阶段、结晶保压阶段、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和卸压放气阶段。具体地说:
步骤一,升液阶段;
调节升液阶段的压力为18~21kPa,升液速度为1.8~2.2kPa/s;
将18~21kPa的压缩空气通入密封的保温炉中,铝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沿升液管平稳上升至铸型浇口处,并流入铸型中;
步骤二,充型阶段;
调节充型阶段的充型压力为30~35kPa,充型速度为0.4~1.0kPa/s,使铝液从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将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经步骤二后使铝液完全充满铸型后,在5~7s快速增加压力至80~100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在增压压力达到80~100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在本发明中,结晶快速增压方法具体视铝合金车轮尺寸和结构、模具状态和冷却条件而有差异。
所述的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是指:
(A)内轮缘、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8~40s后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为10~4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2~130s后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30~260s后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90~500s后凝固结束,继续保压10~60s;
经步骤五后,依据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继续增压凝固,以降低铝合金车轮的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改善补缩效果,提高铝合金车轮的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待铝合金车轮凝固完毕,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中。
实施例1
26吋,A356合金车轮。H13钢模具,上模+下模+4侧模结构,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浇注温度为710℃,模具初始温度为400℃,冷却方式为风冷。
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制备铝合金车轮的步骤有:
步骤一,升液阶段;
在升液压力为20kPa、升液速度为2.0kPa/s的条件下,铝液沿升液管平稳上升至铸型浇口处,并流入铸型中;
步骤二,充型阶段;
在充型压力为33kPa、充型速度为0.65kPa/s的条件下,铝液从浇口充入型腔,直至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铝液充满铸型后,快速增大结晶压力,在5.5s增压压力至90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增压压力达到90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在本发明中,改进的压力-时间曲线如图2A所示。
(A)内轮缘在充型完成后33s凝固结束,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38s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850kPa,增压速度为3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27s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260s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400s凝固结束,继续保压60s;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对比实施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一至步骤三,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步骤五的结晶增压的处理。
继步骤三后,在增压压力达到90kPa后,开始结晶保压460s,随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对比实施例1制得的26吋A356合金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如图2B所示,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15.5MPa、145.6MPa、4.1%。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实施例1制得的26吋A356合金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如图2C所示,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84.8MPa、218.5MPa、6.0%。
通过对比图2B与图2C可知,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提高了31.2%、50.1%和46.3%,且成品车轮轮辐部位平均壁厚可减少2.7mm,取得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实施例2
18吋,A356合金车轮。H13钢模具,上模+下模+2侧模结构,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浇注温度为720℃,模具初始温度400℃,冷却方式为风雾混合冷却。
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制备铝合金车轮的步骤有:
步骤一,升液阶段;
在升液压力为21kPa、升液速度为1.8kPa/s的条件下,铝液沿升液管平稳上升至铸型浇口处,并流入铸型中;
步骤二,充型阶段;
在充型压力为35kPa、充型速度为0.54kPa/s的条件下,铝液从浇口充入型腔,直至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铝液充满铸型后,快速增大结晶压力,在5s增压压力至80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增压压力达到80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A)内轮缘在充型完成后11s凝固结束,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25s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000kPa,增压速度为4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8s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43s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116s凝固结束,继续保压50s;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对比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一至步骤三,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步骤五的结晶增压的处理。
继步骤三后,在增压压力达到80kPa后,开始结晶保压200s,随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对比实施例2制得的18吋A356合金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19.5MPa、149.5MPa、4.5%。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实施例2制得的18吋A356合金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94.7MPa、216.7MPa、6.0%。
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提高了34.3%、44.9%和33.3%,且成品车轮轮辐部位平均壁厚可减少2.4mm,取得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实施例3
20吋,A356合金铸旋车轮。H13钢模具,上模+下模+4侧模结构,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浇注温度为700℃,模具初始温度为350℃,冷却方式为风雾混合冷却。
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制备铝合金车轮的步骤有:
步骤一,升液阶段;
在升液压力为19kPa、升液速度为2.0kPa/s的条件下,铝液沿升液管平稳上升至铸型浇口处,并流入铸型中;
步骤二,充型阶段;
在充型压力为35kPa、充型速度为0.98kPa/s的条件下,铝液从浇口充入型腔,直至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铝液充满铸型后,快速增大结晶压力,在6s增压压力至85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增压压力达到85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A)内轮缘在充型完成后29s凝固结束,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31s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200kPa,增压速度为25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58s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164s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215s凝固结束,继续保压40s;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对比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步骤一至步骤三,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步骤五的结晶增压的处理。
继步骤三后,在增压压力达到85kPa后,开始结晶保压250s,随后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对比实施例3制得的20吋A356合金铸旋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15.8MPa、150.9MPa、4.0%。
采用Instron 8801型号拉伸试验机测量,实施例3制得的20吋A356合金铸旋车轮轮辐部位的力学性能: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292.5MPa、225.6MPa、6.3%。
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车轮轮辐部位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提高了35.5%、49.5%及57.5%,且成品车轮轮辐部位平均壁厚可减少2.2mm,取得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Claims (1)

1.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所述金属型低压铸造至少包括有升液阶段、充型阶段、结晶增压阶段、结晶保压阶段和卸压阶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结晶保压阶段与所述的卸压阶段之间增加了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所述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过程中,浇口放在轮心部位;充型过程中,高温铝液自轮心经轮辐流向外轮缘,最后达到内轮缘的顺序凝固,即首先由轮辋内轮缘、外轮缘往中间轮辋轮辐过渡部位顺序凝固,随后轮辐部位由外向内顺序凝固,轮心部位最后凝固;对于15吋~26吋铝合金汽车车轮,选用金属型低压铸造生产工艺;冷却方式为风冷、风冷与雾冷混合、或者风冷与水冷混合;模具选用金属铸型,是由上模、下模和四个侧模或者两个侧模组成的金属型模具;
具体有下列步骤:
步骤一,升液阶段;
调节升液阶段的压力为18~21kPa,升液速度为1.8~2.2kPa/s;
步骤二,充型阶段;
调节充型阶段的充型压力为30~35kPa,充型速度为0.4~1.0kPa/s,使铝液从浇口进入型腔,直至将型腔全部充满;
步骤三,结晶增压阶段;
经步骤二后使铝液完全充满铸型后,在5~7s快速增加压力至80~100kPa;
步骤四,结晶保压阶段;
增压压力达到80~100kPa后,进入结晶保压阶段;
步骤五,保压后快速增压阶段;
(A)内轮缘、外轮缘在充型完成后8~40s后凝固结束,此时开始增大结晶保压压力到150~1000kPa,增压速度为10~40kPa/s;
(B)轮辋在充型完成后12~130s后凝固结束;
(C)轮辐轮辋过渡部位在充型完成后30~260s后凝固结束;
(D)轮心部位在充型完成后90~500s后凝固结束,继续保压10~60s;
步骤六,卸压放气阶段;
经步骤五后,待铝合金车轮凝固完毕,解除保温炉内的气体压力,使升液管和浇道口未凝固的铝液流回到保温炉中。
CN201610130592.8A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Active CN105618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0592.8A CN105618710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0592.8A CN105618710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8710A CN105618710A (zh) 2016-06-01
CN105618710B true CN105618710B (zh) 2017-06-16

Family

ID=5603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0592.8A Active CN105618710B (zh) 2016-03-08 2016-03-08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8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921B (zh) * 2018-12-27 2021-03-16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零件的铸造工艺
CN110303136B (zh) * 2019-07-11 2021-03-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一种提高大尺寸铝合金车轮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653C (zh) * 2005-09-22 2008-06-04 上海交通大学 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低压铸造制备方法
CN101497119A (zh) * 2008-01-31 2009-08-05 上海爱仕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铝合金缸体金属型低压铸造的加压方法
CN101658915B (zh) * 2009-09-11 2012-07-11 南昌航空大学 真空差压铸造的分级变压充型和凝固工艺
CN101927329B (zh) * 2010-09-06 2012-05-30 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高压铸造方法
CN102806334A (zh) * 2012-08-30 2012-12-05 连云港启创铝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模具及其浇注方法
JP6079195B2 (ja) * 2012-12-12 2017-02-15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鋳造装置及び鋳造方法
CN103084559B (zh) * 2013-02-18 2014-05-28 天津那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次加压熔汤锻造车轮的锻造方法
CN103341744B (zh) * 2013-07-10 2016-03-02 江苏东方龙机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轮毂加工方法
CN105215327B (zh) * 2015-10-31 2019-10-11 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 轮毂外圈的挤压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8710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2866B (zh)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增压方法
CN105583394B (zh)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保压后顺序增压方法
CN105583393B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铸件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保压后顺序增压方法
CN105598418B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铸件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CN101927329B (zh) 一种真空高压铸造方法
CN103990775B (zh) 金属挤压铸锻成形方法及其制品
CN101274361B (zh) 低速真空压挤铸造工艺
CN105689688B (zh)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保压增压方法
KR20170066720A (ko) 차량부품용 케이스의 다이캐스팅 금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부품용 케이스의 다이캐스팅 제조방법
CN105583395B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铸件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结晶增压方法
CN108326256A (zh) 一种低压充型高压凝固铸造装置与铸造方法
CN108080601A (zh) 一种低压增压铸造机用低压充型高压凝固的铸造装置与铸造方法
CN111455228B (zh) 高强韧性铝硅合金及压铸工艺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18710B (zh) 一种铝合金车轮金属型低压铸造成型用保压后快速增压方法
CN108296468A (zh) 一种调压增压铸造机用低压充型高压凝固的铸造装置与铸造方法
CN109420751A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前副车架金属型低压铸造工艺
CN111069569A (zh) 低压充型重力补缩式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
CN108097923A (zh) 一种差压增压铸造机用低压充型高压凝固的铸造装置与铸造方法
CN103252475A (zh) 镁合金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5817604A (zh) 汽车发动机用薄壁铝合金件的挤压压铸方法
CN108237210A (zh) 一种高强韧铝合金汽车连接件半固态压铸成形方法
CN1323783C (zh) 镁合金轮毂压力铸造装置及其方法
CN202097393U (zh) 一种活塞无氧铸造装置
CN102784898B (zh) 局部加压机构及利用该机构制造汽车发动机悬置隔垫的方法
CN211803763U (zh) 低压充型重力补缩式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8

Address after: 100191 A002 4, A002 A, Zhi Zhen mansion, 7 Zhichun Road,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g Da Xin Woo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No. 37

Patentee before: Beih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