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2574B -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 Google Patents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2574B
CN105612574B CN201380080078.2A CN201380080078A CN105612574B CN 105612574 B CN105612574 B CN 105612574B CN 201380080078 A CN201380080078 A CN 201380080078A CN 105612574 B CN105612574 B CN 105612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icture
screen
screen pictur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0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2574A (zh
Inventor
古山欣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kk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12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2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2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2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09G5/37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for mixing or overlaying two or more graphic patter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4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patterns using a display memory without fixed positi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isplay memory contents and the display position on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新旧图像管理单元(202)在收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储存在屏幕图像存储部(201)中的屏幕图像作为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生成切换对象的屏幕图像作为新屏幕图像并进行存储。合成图像生成部(203)随时或以恒定周期对所述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和所述新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以不同的合成比例进行合成来生成合成图像。显示控制部(204)通过在每次生成上述合成图像时对该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从上述旧屏幕图像向上述新屏幕图像转移的画面显示。

Description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编程显示器等。
背景技术
可编程显示器通常与PLC主体、温控装置等各种连接设备相连,显示用于将这些连接设备的状态进行显示的数值显示、灯等项目的图像、以及用于供用户作出任意指示的开关等项目的图像。另外,项目也称为画面组件等。可编程显示器的画面通常显示有多个画面组件(项目)的图像。另外,也将该可编程显示器的画面称为操作显示画面。
在未图示的支援装置中由开发者等任意地预先生成用于显示这种操作显示画面的数据等(称作画面数据等),并将该数据从支援装置下载到可编程显示器。
上述画面数据对于上述各项目分别包含该项目的图像、显示位置坐标,还包括后述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地址等数据。有时还包含某些程序等。另外,上述项目图像例如是开关的图像、灯的图像、或者仪表(meter等)、条形图等那样的“利用图形等表示数值的类型的图像”等。
上述各项目的每一个例如分别与任意的连接设备的任意的结构要素相对应,对该结构要素的状态进行显示,或接收该结构要素的开启、关闭指示。例如,在对温控装置的温度测定值进行数值显示的项目的情况下,则随时利用数值显示当前温度。
针对上述各项目的每一个,例如通过定期执行规定的处理,从而实现涉及上述各种项目的显示控制。规定的处理例如是读取连接设备内的存储器设备的规定区域(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并基于该储存数据决定并显示项目的显示内容。另外,连接设备随时更新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例如在上述温控装置中,随时更新上述温度测定值。
例如,关于“灯”的项目,其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为1比特数据,将该比特为‘0’时灯熄灭、为‘1’时灯点亮的项目图像显示在可编程显示器中。另外,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如上述那样在连接设备一侧被更新。例如在连接设备上的按钮为开启(ON)的情况下为‘1’,在关闭(OFF)的情况下为‘0’,通过连接设备侧的处理储存在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中。
另外,这里,有时也将上述连接设备内的存储器设备的规定区域、即分配存储器区域称为监视存储器。由此,上述内容也可以认为是对各项目分配了任意的监视存储器,基于该监视存储器的储存数据对各项目的显示内容进行更新控制。
此外,还有以下结构:即,将从上述监视存储器读取的数据临时储存到可编程显示器内的存储器设备(称作内部存储器)的规定区域中,基于该储存数据,决定并显示项目的显示内容。
在该示例的情况下,由可编程显示器的通信功能部等例如定期执行读取上述监视存储器的储存数据并存放到上述内部存储器中的处理。该通信功能部例如与上述PLC主体、温控装置等各种连接设备进行通信,获取每个项目的上述监视存储器的储存数据,将该获取数据写入到上述内部存储器以进行储存。之后,可编程显示器的对上述各种项目进行显示控制的功能显示功能部定期对内部存储器进行访问,从而决定并控制各项目的显示内容。
这里,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例如在从第一画面转移到第二画面的期间,进行第一动画显示。在显示该第一动画的过程中,若用户给出转移到上述第一画面的指示,则中断正在播放的第一动画,从根据该中断的时间决定的时刻开始播放从第二画面转移到第一画面的第二动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6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里,作为可编程显示器的上述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种项目的功能,典型的有获取上述那样的连接设备内的存储器设备的规定区域、即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来进行基于该获取数据的显示。基于获取数据的显示例如是上述灯的点亮/熄灭、仪表、条形图、数值显示等。或者,根据开关的开关操作来更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从而指示连接设备侧的动作。
这里,作为项目的功能,还包括屏幕切换功能。也就是说,在可编程显示器中,当存在多个上述操作显示画面(屏幕)的情况下,并非同时显示多个屏幕,而是在任意时刻都只显示任意的一个屏幕。并且,若用户在当前正在显示的屏幕上操作具有上述屏幕切换功能的项目(称为屏幕切换项目),则切换到其它屏幕。
以往,若对上述屏幕切换项目进行操作,则立即切换到上述其它屏幕。
与此相对,有时也期望在以往的屏幕切换时进行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9等所示那样的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
然而,在可编程显示器1的情况下,难以像上述专利文献1的复印机的情况同样地进行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其理由之一在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复印机的情况下,若从第一画面转移到第二画面,则第一画面和第二画面的显示内容都是固定的。与此相对,在可编程显示器1的情况下,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种项目的显示内容与从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获取到的数据相对应。此外,若获取数据的值等发生变化,则显示内容也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显示多个操作显示画面的可编程显示器,能在屏幕切换时进行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
本发明的可编程显示器在与连接设备相连的可编程显示器中具有下述各结构。
新旧图像管理单元,该新旧图像管理单元在收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显示中的屏幕图像作为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并生成、存储切换对象的屏幕图像作为新屏幕图像;
合成图像生成单元,该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在从伴随着所述屏幕切换指示而开始进行转移处理的开始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对所述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新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之间以不同的合成比例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合成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在每次生成所述合成图像时对该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从所述旧屏幕图像向所述新屏幕图像转移的画面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示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系统整体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本示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例。
图3是本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图4是绘图编辑装置中画面数据的生成支援画面的一个示例。
图5是可编程显示器中的画面切换显示例。
图6A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处理功能图(1/2)。
图6B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处理功能图(2/2)。
图7(a)、(b)是项目列表的数据构成图。
图8(a)、(b)是共用存储器的数据构成、具体例。
图9是通信处理部的处理流程图。
图10(a)是存储器列表,图10(b)是存储器信息的数据构成例。
图11是屏幕图像生成部的处理流程图(1/2)。
图12是屏幕图像生成部的处理流程图(2/2)。
图13(a)是屏幕控制数据的数据构成例,图13(b)是模式转移图。
图14是转变计时器处理部的处理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合成对象的新旧屏幕的图,图15(b)是示出合成结果例的图。
图16是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的处理流程图。
图18是开关列表(开关信息)的数据构成例。
图19(a)是多个开关配置例,图19(b)是与该例相对应的开关列表的示例。
图20(a)、(b)是重叠图像的转移显示例,图20(c)、(d)是全局重叠图像的切换显示例。
图21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包含本示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的系统整体的简要结构图。
图1所示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具有各种连接设备4、以及经由通信线路6与各种连接设备4相连接的可编程显示器1。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可编程显示器1经由通信线路3与绘图编辑装置5(支援装置)相连接。这里,绘图编辑装置5不一定要与可编程显示器1相连。另外,有时也将绘图编辑装置5记作支援装置5。
可编程显示器1包括多个通信接口2(通信端口),利用与各通信接口2相连接的通信线路3/通信线路6连接至各种连接设备4、绘图编辑装置5。
可编程显示器1在运行过程中,基于上述画面数据等显示上述操作显示画面(屏幕)。该示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能显示上述多个操作显示画面(屏幕)。这是指,若如上述那样在当前正在显示的操作显示画面上操作屏幕切换项目,则切换为其它操作显示画面。此外,与以往同样,关于当前正在显示的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项目,例如以规定周期从连接设备4获取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数据,从而基于该获取数据对显示内容进行更新处理。
本说明中,将与显示有关的特殊效果称为转变。转变的一个例子是采用本方法的“切换屏幕时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即使切换对象的屏幕的显示内容不固定也能实现这种转变。另外,如上所述,屏幕的显示内容根据从分配存储器区域获取到的数据而决定,并非固定。并且,也支持随时执行屏幕显示内容的更新。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图2是本示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的结构例。
可编程显示器1与上述现有例大致相同,具有基于上述画面数据、获取数据等对操作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更新等、以及对操作显示画面进行切换等的功能。并且,本方法中,在进行画面切换时有时会执行后述的画面转移动画显示。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图示的可编程显示器1具有显示操作控制装置10、触摸面板18、显示器19、以及上述通信接口2等。
显示操作控制装置10由CPU11、ROM12(闪存等)、RAM13、通信控制器14、图形控制器15、触摸面板控制器16等构成,它们连接至总线17。
CPU11是对显示操作控制装置10的整体进行控制的中央处理装置(运算处理器)。CPU11通过执行预先存放在ROM12中的程序(例如后述的主体程序21等),从而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动作。由此实现例如后述的各种流程图的处理等。各种运算结果存放在例如RAM13或ROM12。另外,ROM12例如可以是闪存等。
此外,ROM12中保存有在上述背景技术中说明的画面数据(下述的画面数据22)、以及规定的应用程序等。例如通过由CPU11执行该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后述的各种处理。
另外,如上所述,画面数据针对例如上述开关、灯、仪表、条形图等各项目的每一个具有该项目的图像、显示位置坐标、大小等与项目显示有关的各种数据、以及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地址等与监视存储器访问有关的数据等。
上述CPU11的各种处理包含例如上述背景技术中说明的获取“各个项目的每一个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的处理等。另外,如上所述,这也可以认为是获取“监视存储器”的储存数据的处理。将该获取的数据临时储存到例如后述的共用存储器64。另外,共用存储器64可以是上述RAM13或ROM12的存储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是CPU11内的未图示的其它存储器,还可以是未图示的其它存储器。
此外,通过上述CPU11的处理,例如在RAM13、未图示的视频RAM上展开(绘制)例如基于上述画面数据和上述获取数据等的显示对象数据。基于该绘制,图形控制器15在显示器19上显示上述的操作显示画面等。
显示器19例如由液晶面板等构成,在该液晶面板上以重叠的方式设置触摸面板18。基本上,显示器19上显示有将多个项目图像配置在规定位置而成的上述操作显示画面。
本示例中以如下情况为前提:该操作显示画面(其画面数据22)登录有多个,通过规定的按钮操作等来进行操作显示画面的切换。并且,本方法中,在对这种操作显示画面进行切换时,有时进行转变显示(画面转移动画显示)。例如有时会进行当前的(切换源的)操作显示画面以向切换对象的操作显示画面推出的形式逐渐滑动并消失的转变显示。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此外,通信控制器14经由通信接口2与未图示的PLC主体等、温控装置等即连接设备4、以及绘图编辑装置5进行通信。
操作人员等在触摸面板18上的按压操作位置(触摸位置)的检测结果经由触摸面板控制器16被CPU11等获取并解析。例如,基于各项目的上述显示位置坐标、有关大小的数据等,来进行解析。例如,在操作人员等触摸了任意开关的图像的显示位置后,通过将该触摸位置解析为该开关图像的显示区域内,从而视为对该开关进行了操作。
图3示出上述本系统的软件构成图。
在可编程显示器1中,主体程序21、画面数据22、通信程序23等各种程序和数据储存在例如上述ROM12(闪存等)中。CPU11对这些程序、数据等进行读取和执行/参照等,从而进行上述操作显示画面等的显示控制等。该操作显示画面由仪表、条形图、灯、开关等各种项目的图像显示构成。各项目图像的显示内容例如通过反映利用与连接设备4的通信来从分配存储器区域(监视存储器)获取到的数据,来随时更新。
基本上,通过由CPU11基于主体程序21和画面数据22来进行处理,从而显示上述操作显示画面。并且,基于利用通信程序23与连接设备4进行通信的通信结果(上述获取数据等)等来对该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画面组件的显示内容随时进行更新等。显示内容例如是表示温度等的数值的显示、灯的点亮或熄灭等。
上述画面数据22例如是预先在绘图编辑装置5一侧任意生成的画面数据文件32被下载到可编程显示器1中并储存的数据。此外,上述通信程序23也是将例如预先存放在绘图编辑装置5侧的通信程序文件33下载到可编程显示器1并进行保存的程序。
如上所述,基本上,CPU11基于主体程序21、画面数据22、以及获取数据等进行上述操作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例如,关于仪表、灯等项目,定期从该项目的分配存储器区域读取数据,并基于该读取数据对该项目的显示内容进行更新。或者,关于例如开关等项目,若用户触摸该操作显示画面上所期望的开关来进行开关操作,则进行开关开启图像显示或开关关闭图像显示。此外,CPU11也进行与该开关操作相对应的连接设备4的控制。
并且,具有如下结构:将从该分配存储器区域读取到的数据暂时储存在可编程显示器1的内部存储器(后述的共用存储器64等)中,并基于该数据进行项目显示控制。
即,进行如下处理:例如通过后述的各通信处理部55等,定期从连接设备4内的存储其设备的规定的存储区域(分配存储器区域)中读取数据,并将该读取数据储存到上述内部存储器中。并且,基于内部存储器的储存数据等进行上述操作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由此,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项目图像的显示内容反映了与该项目相对应的分配存储器区域(监视存储器)的最新的储存数据的内容。
可编程显示器1的通信程序23是用于经由通信线路6与连接设备4进行通信的程序。通常,连接设备4的每个机种等各自具有固有的通信协议(通信规定),根据该通信规定,在可编程显示器1与连接设备4之间进行通信。因此,需要对各连接设备4的每个机种分别开发通信程序23。另外,CPU11等执行通信程序23从而实现与连接设备4进行通信的处理。
另外,可编程显示器1与绘图编辑装置5之间的通信通过例如主体程序21与绘图编辑器31来进行。例如,通信功能被添加到绘图编辑器31中。由于这与本方法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不再进行图示和说明。对于PLC主体等即连接设备4而言,存在各种制造商和机种,各制造商、各个机种分别各自具有独自的通信程序,根据连接设备4的制造商、机种有时具有多个种类的上述通信程序23。
通常,在绘画编辑装置5内的未图示的HD(硬盘)内,将通信程序23作为多个通信程序文件33(对各机种的每个机种分别开发完成的多个通信程序)来预先进行存储。然后,若用户利用绘图编辑器31选择并指定任意连接设备4,则绘图编辑装置5将与该选择的连接设备4相对应的通信程序文件33传输给可编程显示器1,并作为上述通信程序23进行存储。
从可编程显示器1访问连接设备4内的监视存储器的处理根据画面数据22所包含的各种设定来执行。换言之,根据在绘图编辑器31上生成画面数据文件32时进行的各种用户设定来执行。例如,用户在生成画面数据文件32时,在画面内配置各种项目,并对各个项目分别指定任意的地址(监视存储器)。
并且,在添加某些转变显示效果的情况下,也由用户任何进行所需的设定等。这种设定画面的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并在下文说明。
如上述那样生成的画面数据文件32下载到可编程显示器1中并作为画面数据22进行存储。可编程显示器1与以往同样,利用画面数据22来进行上述操作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随之对每个项目分别执行定期获取上述监视存储器的数据的动作等。并且,还基于获取数据进行对画面上的项目显示内容进行更新的动作等。并且,根据规定的用户操作进行操作显示画面的切换,此时,有时也进行本方法的转变显示(画面转移动画显示)。
另外,实现上述各种处理的程序例如可以包含在主体程序21中,也可以包含在画面数据文件32(画面数据22)中。无论哪种情况,都通过由例如上述CPU11执行这种程序,来实现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的各种处理和动作等。
这里,支援装置5例如是计算机等,没有特意进行图示,但具有一般通用计算机的结构(CPU、存储部(硬盘、存储器等)、通信部、操作部(鼠标等)、显示器)。通过由未图示的CPU执行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例如绘图编辑器31的上述处理功能等。
图4是绘图编辑装置5中画面数据的生成支援画面的一个示例。
在图4所示的生成支援画面中,示出用户将任意的开关·项目40配置在图上左侧所示的编辑区域中的状态。并且,若用户指定该开关·项目40并进行规定的操作,则显示所图示的设定窗口41(对话框等)。
在设定窗口41上,能对设定对象项目进行各种设定,但这里仅对一部分进行图示和说明。首先,在图示的功能设定区域42中,能供用户对作为设定对象项目的上述开关、项目40选择并指定任意的功能。这里,假设图示的“屏幕”为上述屏幕切换功能。并且,图示的屏幕编号设定区域43中,能设定切换对象的屏幕的屏幕编号。另外,对各屏幕预先分配唯一的识别ID、即屏幕编号。
并且,在图示的转变设定区域44中,由用户选择并指定所期望的转变显示方法。这里,选择并指定了图示的“滑动”,该示例的情况下,进行后述的图5(b)所示那样的转变显示(画面转移动画显示;“旧→新”转移显示)。本说明中,基本上利用显示这种“滑动”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这里,图5示出转变显示例。
这里,作为上述多种操作显示画面(屏幕),假设有图5(a)所示的屏幕A、屏幕B。并且,假设在屏幕A上配置图示的屏幕切换开关40a、在屏幕B上配置图示的屏幕切换开关40b。假设屏幕切换开关40a、40b的功能为上述屏幕切换功能。并且,关于屏幕切换开关40a,假设在上述屏幕No.设定区域42中设定了屏幕B的屏幕No.。也就是说,若对屏幕切换开关40a进行操作,则切换为屏幕B。
并且,关于屏幕切换开关40a,在上述转变设定区域44中设定上述“滑动”的情况下,若用户对屏幕切换开关40a进行操作,则进行图5(b)所示那样的转变显示(画面转移动画显示)。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切换对象的屏幕B从画面(显示器)的右侧进行滑动,使得屏幕A以向画面的左侧推出的形式渐渐从画面上消失。并且最终变为只显示屏幕B的状态,由此完成向屏幕B的画面切换。
这里,图5中作了省略,但通常在屏幕B中还配置有上述屏幕切换开关40以外的项目。这与屏幕A一样。
本方法中,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屏幕B上的未图示的项目的显示内容可以是即使处于图5(b)所示的画面转移过程中也以反映监视存储器的数据内容的形式随时更新。当然,不限于该例。另外,本例中,屏幕A上未图示的项目的显示内容在画面转移开始时刻之后不再更新。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图6A、图6B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处理功能图。
另外,图6A、图6B是将一张图一分为二来表示,下文总称为图6。
上述CPU11通过执行例如存储在上述ROM12中的规定程序(例如上述主体程序21、通信程序23等)来实现例如图6的虚线内所示的各种处理功能部。
即,实现了图示的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转变计时器处理部53、屏幕图像生成部54、各通信处理部55(55-1、55-2)、项目生成部56等各种处理功能部的各种处理功能。上述各种处理功能的细节将在后文阐述。
另外,通信处理部55例如通过主体程序21和通信程序23来实现。除此以外的处理功能部通过主体程序21来实现。
此外,图示的开关列表61、屏幕控制数据62、项目列表63、共用存储器64等储存在CPU11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此外,还设置有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旧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6、新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7、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等各存储部。CPU11内未图示的存储器内规定的存储区域(存储器区域)被分配给上述各存储部65、66、67、68。
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是对后述的屏幕显示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旧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6是对后述的旧屏幕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新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7是对后述的新屏幕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是对后述的转变显示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
另外,也可以分配RAM13、ROM12内的存储区域来代替CPU11内未图示的存储器。然而,在将这些显示数据存储在RAM13中的情况下,当然分配了图像控制器15所访问的存储区域以外的存储区域。这是因为图形控制器15所访问的存储区域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器19中。
此外,为便于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有时也对存储在上述各存储部65、66、67、68中的数据本身标注这些标号65、66、67、68来进行说明。即,有时也记为屏幕显示数据65、旧屏幕图像数据66、新屏幕图像数据67、转变显示数据68等。
项目生成部56基于上述画面数据22等生成项目列表63。例如通过提取画面数据22的一部分来生成该项目列表63。此外,项目生成部56是已有的功能。由此,不特意示出项目生成部56的处理功能的流程图等,也不再进行说明。
这里,图7(a)、(b)示出项目列表63的数据构成图。
图7(a)是整个项目列表63的数据构成图。图7(b)是其一部分、即“每个项目类型的数据”106的详细数据构成例。
图示的例子的项目列表63由项目类型101、坐标102、尺寸103、设备名104、地址105、“每个项目类型的数据”106、以及处理完成标志107等构成。
项目列表63中针对操作显示画面上的各项目分别储存有上述各种信息101~107。另外,如上所述,上述各种信息101~107可以视为画面数据22的一部分。画面数据22的数据结构未特别示出。
项目类型101中储存有表示该项目的种类(开关、灯、仪表、条形图等)的项目种类识别信息。
坐标102与尺寸103中储存有表示该项目的图像的显示位置、大小的信息。
设备名104与地址105是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地址。即,设备104所表示的连接设备4内的存储器设备中的地址105的存储区域是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
处理完成标志107是表示处理是否完成的标志,其使用方法在下文利用流程图进行说明。
这里,在“每个项目类型的数据”107中储存有与该项目的种类相对应的各种数据。这里,作为一个例子,项目种类为“开关”时的各种数据如图7(b)所示。
图7(b)所示例子的“每个项目类型的数据”106由功能111、屏幕切换对象112、转变类型113等构成。上述功能111、屏幕切换对象112、转变类型113中储存有由用户在上述功能设定区域42、屏幕编号设定区域43、转变设定区域44中任意选择并设定的信息。在图4的例子的情况下,在功能111中储存有屏幕切换功能,屏幕切换对象112中储存有“编号1”,转变类型113中储存有“滑动”。
以上,对图6所示的项目列表63的具体例进行了说明。
回到图6的说明。
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基于对用户的触摸操作检测结果来判定用户所操作的项目。即,若用户对触摸面板18上的任意位置进行触摸操作,则触摸面板控制器16对该触摸位置的XY坐标进行检测。然而,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基于该检测坐标和例如开关列表61等判定用户所操作的项目。另外,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不基于开关列表61,而基于项目列表63来进行判定。
屏幕图像生成部54基于上述项目列表63、后述的共用存储器64的储存数据等,对每个项目分别执行与其图像的显示内容的决定、更新等有关的处理。或者,有时也执行与屏幕切换有关的处理。通常情况下生成屏幕显示数据65,但在伴随着转变显示的屏幕切换时,也生成旧屏幕图像数据66和新屏幕图像数据67。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转变计时器处理部53在进行伴随着上述转变显示的屏幕切换时,例如每隔一定周期,基于上述旧屏幕图像数据66和新屏幕图像数据67生成并更新转变显示数据68。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
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在通常情况下基于上述屏幕显示数据65,在RAM13上的规定区域中对屏幕图像进行绘制(展开)。然而,在伴随着上述转变显示来进行屏幕切换时,基于上述转变显示数据68在RAM13上的规定区域中对屏幕图像进行绘制(展开)。
另外,虽然没有逐一阐述,但该规定区域是上述图像控制器15所访问的区域。通过由图形控制器15将上述RAM13上的规定区域的绘制数据显示在显示器19上,从而显示上述显示操作画面等、进行转变显示等。
通信处理部55是与各连接设备4(4-1、4-2)分别对应设置的通信处理部55-1、55-1。即,图示的通信处理部55-1使用与连接设备4-1对应的通信端口WAY1,经由通信线路6与连接设备4-1进行通信,获取与各项目相对应的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将获取数据写入到共用存储器64的规定区域并进行保存。
同样地,图示的通信处理部55-2使用与连接设备4-2对应的通信端口WAY2,经由通信线路6与连接设备4-2进行通信,获取与各项目相对应的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将获取数据写入到共用存储器64的规定区域并进行保存。
另外,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对共用存储器64的储存处理本身可以与以往大致相同,不再详细说明。
这里,图8(a)、(b)示出上述共用存储器64的具体例。
图8(a)示出共用存储器64的数据构成例,图8(b)示出数据储存例。
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共用存储器64的储存数据由端口81、设备名82、地址83、以及数据84的各数据项目构成。这些数据项目可以与以往大致相同。因此下面进行简单说明。
端口81是上述通信端口的识别信息等,实质上是对通信对象的连接设备4进行识别的信息。设备82是通信对象的连接设备4内的存储器设备的识别信息。地址83是设备82所示的存储器设备中的规定存储区域(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地址,数据84中储存有从该分配存储器区域获取到的数据。另外,有时也将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地址称为“分配存储器地址”。
另外,可以将端口81、设备名82、和地址83视为相当于各项目的上述“分配存储器地址”、“监视存储器”。即,图8(b)所示的各记录对应于各项目。通过将画面数据22等中包含的每个项目的上述分配存储器地址储存到端口81、设备名82、以及地址83中,从而生成图8(b)所示的各记录。另外,此时,也可以预先形成记录与项目的关联,但并不限于该例。无论哪种情况,在对登录在项目列表63中的各项目进行显示更新处理等时,参照共用存储器64中与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的数据84。
下面,参照各流程图,对上述图6所示的各种处理功能部的处理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9对通信处理部55的处理例进行说明。
图9是通信处理部55的处理流程图。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各通信处理部55-1、55-2分别循环(以恒定周期)执行图9的处理。
在图9的处理例中,首先基于共用存储器64生成与自身所负责的连接设备4有关的存储器列表120(步骤S11)。例如在通信处理部55-1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生成与连接设备4-1有关的存储器列表120。例如,在共用存储器64中,通过将端口81为WAY1的记录全部提取,来生成与连接设备4-1有关的存储器列表120。
图10(a)示出该存储器列表120的数据构成例。
在图示的例子中,存储器列表120由设备名121、地址122、数据123的各数据项目构成。例如在上述通信处理部44-1的例子的情况下,从共用存储器64中提取出所有端口81为“WAY1”的记录,并将该各个提取记录的设备名82、地址83、数据84的信息储存到上述设备名121、地址122、数据123中,从而生成与上述连接设备4-1有关的存储器列表120。另外,数据123并非必要。也可以取而代之储存表示处理是否完成的标志信息。
之后,参照所生成的存储器列表120,并在步骤S15的判定变为否之前,重复执行步骤S12~S14的处理。另外,该处理本身可以与以往同样,下面简单进行说明。
即,从存储器列表120中提取一条未处理的记录作为处理对象记录,生成基于该处理对象记录的内容的存储器读取指令,并经由通信线路6将该指令发送给自身所负责的连接设备4(步骤S12)。该指令中包含上述设备名81、以及地址82等确定访问对象的信息(分配存储器地址)。由此,连接设备4从该分配存储器地址所示的存储区域中读取出数据,并进行回复该读取数据的应答处理。
通信处理部44从上述存储器读取指令所对应的连接设备4接收到应答后(步骤S13),将该应答所包含的上述读取数据储存到上述共用存储器64中相当于处理对象记录的记录中的上述数据84一栏(步骤S14)。
然后,在执行上述步骤S14的处理后,检查存储器列表120中是否还留有未处理的记录(步骤S15),在有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15,是)返回到步骤S12,在没有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15,否),结束本处理。
下面对屏幕图像生成部54的处理例进行说明。
图11、图12是屏幕图像生成部54的处理流程图(1/2)、(2/2)。图11、图12将一个流程图一分为二来表示,因此,以下若不作特别区分,则记为图11等。
图11等所示的处理循环执行。
在图11等的处理例中,当用户对上述开关·项目40等那样的屏幕切换项目进行了操作时(步骤S21,是),进行步骤S22~S26的处理,然后进行步骤S27~S31的处理。在没有上述屏幕切换项目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1,否),像通常那样进行步骤S27~S31的处理。换言之,步骤S27~S31的处理本身是已有的项目显示更新处理。因此不再特意对步骤S27~S31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上述步骤S21的判定例如通过参照屏幕控制数据62的屏幕切换请求142来进行。
这里,对屏幕控制数据62进行说明。
屏幕控制数据62例如是为了进行屏幕切换处理而设置的信息。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上述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在检测到屏幕切换项目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屏幕控制数据62的后述的屏幕切换请求142设为“有请求”(例如标志ON)。在上述步骤S21中,例如在屏幕切换请求142为标志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另外,这里省略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检测到屏幕切换项目以外的项目的操作时的处理的说明。
这里,图13(a)示出屏幕控制数据62的数据构成例。
图示的例子的屏幕控制数据62由屏幕控制模式141、屏幕切换请求142、切换对象屏幕No.143、转变类型144、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的各数据项目构成。
屏幕控制模式141中储存有当前的模式。即,储存有图13(b)所示的三种模式中的某一种。图示的三种模式为“常规”模式、“屏幕生成中”模式、以及“转变中”模式。
通常情况下为“常规”模式,例如通过后述的步骤S23的处理切换到“屏幕生成中”模式。具体内容将在后文中阐述。另外,模式切换如图13(b)中箭头标记所示那样进行。也就是说,以“常规”模式→“屏幕生成中”模式→“转变中”模式→“常规”模式等这样的方式进行模式转移。
屏幕切换请求142通常为“无请求”(标志关闭),若如上所述检测到屏幕切换指示,则变为“有请求”(例如标志开启)。
切换对象屏幕编号143中储存有切换对象屏幕的识别ID。转变类型144中储存有与被操作的屏幕切换项目有关的转变的类型(上述“滑动”等)。例如上述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在检测到任意的屏幕切换项目的操作时,将与该操作项目相对应的项目列表63的屏幕切换对象112、转变类型113储存到切换对象屏幕编号143、转变类型144中。
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中例如预先登录有通过以下计算式算出的数据值。
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中预先储存有通过以下的计算式(1)求得的“Δt变化时间计数值”。
Δt变化时间计数值=变化时间ht/参数更新时间Δt···式(1)
变化时间ht和参数更新时间Δt例如预先登录有规定值,但并不限于该例,可以供用户等在任意时间设定任意的值。
这里,变化时间ht是本示例的转变显示从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即,例如是从图5(b)上的左上所示的状态到右下所示的状态所需的时间。
此外,参数更新时间Δt是由开发者等预先任意设定的值,相当于转变显示的执行周期。即,每隔Δt执行例如后述图14的处理。
此外,Δt经过计数器146在转变显示执行过程中,例如在每次执行图14的处理时,储存通过以下的计算式(2)算出的计算结果。
Δt经过计数器
=(自开始转变起的经过时间)÷参数更新时间Δt···式(2)
另外,该例中,Δt经过计数器146也可以认为是指从转变开始到图14的任意处理的执行时刻为止的处理次数(图14的处理的执行次数)。另外,上述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用于后述的步骤S53的判定处理,但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利用变化时间ht和“自开始转变起的经过时间”来进行与步骤S53大致相同的判定处理。即,式(1)、式(2)所涉及的计算处理并非必要。
回到图11等的说明。
下面,对步骤S22~S26进行说明。
这里,如上所述,通常基于屏幕显示数据65显示操作显示画面。由此,在步骤S22~S26的处理开始时刻,显示屏幕显示数据65的图像,并假设显示上述屏幕A。此外,假设切换对象为上述屏幕B。
在步骤S22中,将当前的屏幕显示数据65(屏幕A的图像)复制并储存到旧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6以及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中。换言之,将当前的屏幕显示数据65作为新的旧屏幕图像数据66以及转变显示数据65。此外,将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变更为上述“屏幕生成中”模式(步骤S23)。另外,将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的储存数据(屏幕A的图像)去除(步骤S24)。此时,也可以执行将屏幕切换请求142设为标志关闭的处理。
并且,在将项目列表63清除(去除当前数据)后(步骤S25),生成新的与切换对象屏幕相对应的项目列表63(步骤S26)。切换对象能通过参照上述切换对象屏幕编号143来判定。本例中,生成与屏幕B相对应的项目列表63。另外,项目列表生成处理本身为现有技术,因而不作特别说明。然后转移到步骤S27的处理。
在步骤S27中,执行将项目列表63的所有记录的上述处理完成标志107设为“未处理”(标志关闭)的初始化处理。另外,该处理对象的项目列表63在步骤S21为是的情况下为上述步骤S26中生成的新的项目列表63,在步骤S21为否的情况下为已有的项目列表63。
无论何种情况,之后都利用执行上述初始化处理后的项目列表63来执行步骤S28~S32的项目绘制处理。该项目绘制处理基本上可以视为操作显示画面的生成和更新处理。也就是说,通过在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的存储器区域上新绘制与各项目有关的图像来生成新的操作显示画面,并将其传输到RAM13上,从而将该操作显示画面显示在显示器19上。然而,本方法中,并不一定要将屏幕显示数据65传输到RAM13,有时也将转变显示数据68传输到RAM13上。
上述项目绘制处理本身基本上是已有的处理,因此下面简单说明。
首先,将项目列表63中上述处理完成标志107为“未处理”的记录作为处理对象(步骤S28),来获取与该处理对象记录关联的共用存储器64的记录的数据84(步骤S29)。例如获取该数据84作为存储器信息130(其数据131)。另外,图10(b)示出存储器信息130的一个例子。
然后,基于上述处理对象记录和存储器信息130等进行处理对象的项目的绘制(步骤S30)。其绘制在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的存储器区域上。图12示出了该项目绘制的图像的一个示例。该例为数值显示项目,上述数据131为‘12345’,示出了如图示那样进行绘制后的图像。
然后,将处理对象记录的上述处理完成标志107设为“处理完成“(步骤S31),在有未处理的记录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32,是),返回到步骤S28并对新的处理对象记录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在不存在未处理的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32,否),屏幕显示数据65的生成完成,转移到步骤S33。另外,在步骤S21为是的情况下,与切换对象屏幕(上述示例中为屏幕B)有关的屏幕显示数据65的生成完成。
另外,在上述步骤S21为是的情况下,此时,变为将切换源屏幕(上述示例中为屏幕A)的绘制数据如上所述那样作为旧屏幕图像数据66以及转变显示数据68进行存储的状态。因而,此时处于能通过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将转变显示数据68(屏幕A)和屏幕显示数据65(屏幕B)的任一方作为操作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状态。该传送处理部52的处理的细节将在后文阐述。
然后,在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为“屏幕生成中”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3,是),执行步骤S34、S35、S36的处理,然后结束本处理。在上述步骤S21为是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步骤S23使得屏幕控制模式141变为“屏幕生成中”模式。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1为否的情况下,屏幕控制模式141应当为上述“常规”模式,因而步骤S33的判定为否,该情况下,直接结束本处理。
在步骤S34中,将如上述那样生成的新的屏幕显示数据65(屏幕B)复制并储存到新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7中。然后,将屏幕控制模式141变更为上述“转变中”模式(步骤S35),然后启动转变计时器(步骤S36)。关于转变计时器,将在后面阐述。
这里,也可以不执行步骤S34的处理。也就是说,可以没有上述新屏幕图像数据67。在这种变形例的情况下,进行将旧屏幕图像数据66与屏幕显示数据65合成的处理,从而生成转变显示数据68。新屏幕图像数据67是为了执行转变显示而对新的屏幕显示数据65(屏幕B)进行复制而得到,有时也无需进行这种复制。另外,在图示例的情况下,需要上述各存储部65、66、67、68用的四个存储器区域。与此相对,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只要有各存储部65、66、68用的三个存储器区域即可。
此外,在转变执行过程中,可以随时将屏幕显示数据65更新到最新版。也就是说,即使在执行转变显示的过程中,也可以例如循环执行图11的处理,从而利用上述步骤S27~S32的处理生成与最新的获取数据相对应的最新版的屏幕显示数据65。随之将转变显示中的切换对象屏幕的显示内容更新到最新版。另外,获取数据是从上述分配存储器区域获取并储存在共用存储器64等中的数据等。该更新处理本身也可以视为已有的处理。
由此,可以在转变过程中、即屏幕切换动画显示过程中随时将切换对象屏幕的显示内容更新为最新版。但是,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不在转变过程中进行屏幕显示数据65的更新。或者,可以在转变过程中将屏幕显示数据65更新到最新版,但不进行步骤S34的处理。无论哪种情况下,转变显示中的切换对象屏幕的显示内容都可以保持转变开始式的内容不变。
这里,上述转变计时器例如是CPU11内未图示的构成要素,是预先设置了上述参数更新时间Δt的计时器。转变计时器在上述步骤S36中被启动后,在后述的步骤S54中停止之前,每经过Δt则重复进行向上计时。
上述转变计时器处理部53在每次转变计时器进行向上计时时执行图14的处理。即,以Δt周期执行图14的处理。
图14是转变计时器处理部53的处理流程图。
转变计时器处理部53首先对上述Δt经过计数器146进行更新(步骤S51)。该更新例如通过利用上述式(2)的计算结果来进行。另外,上述式(2)中的“自转变开始起的经过时间”例如是另行对自上述步骤S36的处理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而得到。但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利用“Δt经过计数器146Δt经过计数器146+1”来进行更新。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当前值+1”来对Δt经过计数器146进行更新。该情况下,例如在进行步骤S36的处理时,对Δt经过计数器146进行初始化(=0)。
然后,根据转变类型144对旧屏幕图像数据66的一部分和新屏幕图像数据67的一部分进行合成,将该合成图像覆盖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中并进行储存(步骤S52)。即,将该合成图像作为新的转变显示数据68。
参照图15对步骤S52的图像合成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另外,这里以上述那样转变类型144为“滑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对进行例如图5所示的转变显示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5(a)中,图上左侧示出旧屏幕图像数据66,图上右侧示出新屏幕图像数据67的一个例子。即,可以将图上左侧视为上述切换源、即屏幕A,将图上右侧视为上述切换对象、即屏幕B。
此外,图15(b)示出上述新旧屏幕的合成结果的一个例子。即,如图15(a)所示,提取旧屏幕图像数据66的一部分,并提取新屏幕图像数据67的一部分。然而,如图15(b)所示那样对上述提取出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生成上述转变显示数据68。例如通过将从新旧屏幕中提取出的图像储存到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的存储器区域中来生成合成图像。
另外,这里假设屏幕的分辨率为(X方向×Y方向)=(800像素×600像素)。换言之,假设宽度(分辨率X宽度)=800(像素),高度(分辨率Y宽度)=600(像素)。此外,将屏幕左上角的坐标作为基点(0,0)。由此,屏幕右下角的坐标如图所示(800,600)。
(1)该例中,旧屏幕图像数据66的图像提取处理如下所述。
·提取(剪取)距离坐标(X1、Y1)宽度W1、高度H1的区域的图像。本例中,X1、Y1、W1、H1设为如下那样。
X1=分辨率X宽度×(Δt经过计数器146/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
Y1=0
W1=分辨率X宽度-X1
H1=分辨率Y宽度(=600像素)
并且,将从上述旧屏幕图像数据66中提取出的图像粘贴到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的存储器区域的处理(复制处理)如下述那样。
·以使得图像的左上角成为上述存储器区域中的坐标(COPYX1,COPYY1)的方式进行粘贴。
本例中,COPYX1、COPYY1设为如下那样。
COPYX1=0
COPYY1=0
(2)另一方面,新屏幕图像数据67的图像提取处理如下所述。
·提取(剪取)距离坐标(X2、Y2)宽度W2、高度H2的区域的图像。本例中,X2、Y2、W2、H2设为如下那样。
X2=0
Y2=0
W2=分辨率X宽度-W1(=X1)
H2=分辨率Y宽度(=600像素)
并且,将从上述新屏幕图像数据67中提取出的图像粘贴到转变显示数据存储部68的存储器区域的处理(复制处理)如下述那样。
·以提取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坐标(COPYX2,COPYY2)的方式粘贴。
本例中,COPYX2、COPYY2设为如下那样。
COPYX2=W1
COPYY2=0
另外,本处理为复制处理,从旧屏幕图像数据66、新屏幕图像数据67中提取出的图像并没有从旧屏幕图像数据66、新屏幕图像数据67中去除,而是直接保留。
回到图14的说明。
在执行上述步骤S52的图像合成处理之后,接着判定是否“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步骤S53)。也就是说,在开始转变显示后判定是否经过了上述变化时间ht。
在“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的情况下(步骤S53,否),即从开始起尚未经过时间ht的情况下,直接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的情况下(步骤S53,是),停止上述转变计时器(步骤S54),将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变更为“常规”模式(步骤S55),结束本处理。
此外,上述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根据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将屏幕显示数据65和转变显示数据68中的任一方转送到RAM13。由此,在显示器19上显示任一方。即,例如执行图16的处理。
图16是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的处理流程图。
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在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为上述“转变中”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1,是),将转变显示数据68传送到RAM13(步骤S63)。由此,在显示器19上显示上述新旧屏幕的合成图像。即,进行转变显示(屏幕切换时的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
另一方面,在上述屏幕控制模式141不是上述“转变中”模式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常规”模式等的情况下)(步骤S61,否),将屏幕显示数据65传送到RAM13(步骤S62)。即,进行通常的操作显示画面显示。
这里,在由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判定为上述屏幕切换项目被操作的情况下,执行与上述转变显示有关的处理。特别是通过由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在判定存在上述屏幕切换项目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对上述屏幕控制数据62进行更新,从而执行图11等中的步骤S22~S26、步骤S34~S36的处理。
以下,对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的处理细节进行说明。
图17是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的处理流程图。
这里,示出参照开关列表61来判定按下项目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这种例子。基本上只要参照上述项目列表63的坐标102和尺寸103,则能得知配置各项目的区域,因此若能判定用户触摸位置的坐标包含在哪个项目的区域中,则能判定按下项目。因此,通常只要参照项目列表63即可,无需开关列表61。
这里,对即使以彼此局部重合的方式对项目进行配置也能恰当地判定按下项目的处理例进行图示和说明。其中,这种项目判定处理并非必要,也可以没有。
另外,无论何种情况,在对屏幕切换项目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都执行后述步骤S44的处理。
触摸面板控制器16对用户触摸的位置的坐标进行检测,并将该坐标传输给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
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基于该触摸位置坐标和开关列表61等判定用户所操作的项目。在图示例中,将屏幕上的各种项目分类为上述屏幕切换项目以及除此以外的项目(记为其它项目),在判定对其它项目的某一个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图示的步骤S41为是,在对屏幕切换项目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41为否,并且步骤S43为是。当然,不限于该例。
这里,图18示出开关列表61的一个例子。
另外,这里,仅以各种项目中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该例,对于其它项目也同样。
另外,图18示出了开关信息90的具体例,但也可以将开关列表61视为开关信息90的集合体。屏幕上的项目分别具有对应的开关信息90。然而,如上所述,这里仅以各种项目中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
各开关信息90由上位关联91、下位关联92、“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开关区域开始X94、开关区域开始Y95、开关区域结束X96、开关区域结束Y97等构成。
上位关联91是与配置在该开关的上位(上侧)开关所对应的开关信息90的关联(指针等)。
下位关联92是与配置在该开关的下位(下侧)开关所对应的开关信息90的关联(指针等)。
“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是与画面数据22、项目列表63等中、登录有与该开关有关的信息的记录的关联(指针等)。但是,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对每个项目预先分配唯一的识别ID(称为项目ID),在利用该项目ID对画面数据22、项目列表63等中的各记录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将该项目的项目ID储存于“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中。
在利用开关列表61判定了用户操作的项目后,利用与该操作项目相对应的开关信息90的“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参照关联对象的信息来执行例如操作项目的功能。
可利用开关区域开始X94、开关区域开始Y95、开关区域结束X96、开关区域结束Y97全体来表示配置该开关的区域(配置区域)。即,设想后述图19(a)所示那样矩形的开关,该矩形的左上角的XY坐标为上述开关区域开始X94和开关区域开始Y95,该矩形的右下角的XY坐标为上述开关区域结束X96和开关区域结束Y97。
另外,上述“该开关“是指与各开关信息90相对应的开关。即,对于与后述的开关A相对应的开关信息90的情况下,“该开关“是指开关A。
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在上述开关信息90的各配置区域中判定含有上述触摸位置坐标的区域。若符合的结果只有一个,则判定该开关为操作项目即可。然而,若符合的结果有多个(基本上为两个),则利用上述上位关联91和下位关联92来判定操作开关。另外,操作项目是由用户进行触摸操作的项目,基本上如以往那样,执行操作项目的功能。
这里,也参照图19对上述开关信息90进行说明。
在图19(a)所示的例子中,配置有开关A、开关B、开关C这三个开关·项目。并且,如图所示,开关A与开关B部分重合,开关B与开关C部分重合。即,开关B以位于开关A的上侧(上位)的方式重合。开关C以位于开关B的上侧(上位)的方式重合。这也可以认为是多个开关的配置区域重合。
在这种项目配置的情况下,若用户触摸图上“手”形所示的指尖的位置,则仅使用上述项目列表63来进行判定处理也没有关系。即,能判定为对开关A进行操作。然而,若用户触摸例如开关A与开关B重合的区域,则在仅使用上述项目列表63的判定处理中,开关A与开关B均符合。针对这一情况,本例中,通过使用开关列表61(由各项目的开关信息90构成)来判定对相对上位(上侧)的开关进行了操作。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判定对相对下位(下侧)的开关进行了操作。
在图示例中,若例如以开关B为例,则上位关联91为“开关C”,下位关联92为“开关A”。由此,例如在触摸了开关A与开关B的重合区域的情况下,由于能识别为开关A相对于开关B处于下位,因此能判定为对开关B进行了操作。同样地,例如在触摸了开关C与开关B的重合区域的情况下,能识别为开关C相对于开关B处于上位,因此能判定为对开关C进行了操作。
并且,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用被视为操作项目的开关的开关信息90中的“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从而能得知该开关的上述项目类型101,由此能判定操作项目是否为屏幕切换项目。
通过如上述那样判定操作项目,从而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在如上述那样操作项目并非屏幕切换项目的情况下(步骤S41,是),执行该操作项目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操作项目为屏幕切换项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这里,步骤S41为否且步骤S43为是),执行屏幕切换请求处理(步骤S44)。
步骤S44的处理是对屏幕控制数据62进行更新的处理。这里,例如首先利用上述被操作的屏幕切换项目的开关信息90中的上述“与开关项目信息的关联93”来获取与该屏幕切换项目有关的上述屏幕切换对象112、以及转变类型113。然后,将上述获取到的屏幕切换对象112、转变类型113覆盖屏幕控制数据62的上述切换对象屏幕编号143、以及转变类型144中并进行储存。并且将上述屏幕切换请求142设为“有请求”(例如标志开启)。
另外,在进行上述步骤S44的处理时,还可以利用上述式(1)、式(2)进行规定的计算处理,来进行将计算结果储存到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Δt经过计数器146中的处理。然而,无需逐一进行这种计算和储存处理,例如可以仅在最初进行一次。此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不进行这种计算处理本身。
另外,在没有对任何项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即,在对没有配置项目的空闲区域进行触摸的情况下,步骤S41为否且步骤S43为否,因此直接结束本处理。
以上,对触摸开关判定处理部51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这里,对显示重叠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
重叠图像是指在操作显示画面上弹出的窗口等,例如是对话框等。在通常情况下显示重叠图像的状态下,处于如下状态:在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和RAM13上储存有在操作显示画面上的一部分覆盖绘制有重叠图像的图像。例如是图20(a)所示的图像储存在上述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中的状态。此外,处于该图像被传送到RAM13上并进行储存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若存在上述屏幕切换项目的操作,则将例如图20(a)所示的图像数据复制并储存到旧屏幕图像数据存储部66等中。
通过利用这种旧屏幕图像数据66等生成上述图15中说明的合成图像,使得显示器19上的转变显示例如如图20(b)所示那样。即,是处于在操作显示画面上的一部分具有重叠图像的状态的旧屏幕以向新屏幕推出的方式移动的转变显示。
在含有重叠图像的屏幕的情况下,其处理本身也可以与上述通常的屏幕相同。即,即使是转变显示,也如上所述,与通常的屏幕大致相同。重叠图像也与操作显示画面一起滑出。
这里,以往存在被称为“全局重叠图像”的特殊重叠图像。“全局重叠图像”是例如显示警报、警告等的重叠图像,因此即使有屏幕切换也需要持续显示。因此,并不希望像上述通常的重叠图像那样与操作显示画面一起滑出并消失来显示。
也就是说,在如图20(c)所示那样在切换源屏幕中显示有“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在切换后也需要显示“全局重叠图像”。并且,希望如图20(d)所示,在采用本发明进行屏幕切换动画动作过程中也显示“全局重叠图像”。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例如在上述图6的示例中设置该图6中未示出的“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即,在例如CPU内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进一步设置储存全局重叠图像的存储器区域。并且,在产生显示“全局重叠图像”的事件时,进行向“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储存“全局重叠图像”的处理。“全局重叠图像”本身预先登录有规定的图像,若产生规定的事件(某些异常检测等),则将该登录图像储存到“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中。
然后,例如屏幕显示数据传送处理部52通过上述图16的处理将转变显示数据68和屏幕显示数据65的某一方传送到RAM13上,但无论传送什么内容都进一步进行以下处理。
即,在将上述某些显示数据传送到RAM13上并储存到规定的存储区域后,检查上述“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中是否储存了图像。并且,在有图像的情况下,将全局重叠图像覆盖绘制到上述规定的存储区域内并进行储存。从而在显示器19上显示例如图20(c)、图20(d)所示的画面。
另外,可以例如在产生某些警报的情况下,进行将“全局重叠图像”储存到上述“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的处理,在警报解除后,进行将“全局重叠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消除的处理。
图21是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等的功能框图。
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例如具有新旧图像管理部201、合成图像生成部202、显示控制部203、画面显示控制部204、以及全局图像存储部205等。
新旧图像管理单元201在有屏幕切换指示时,将显示中的屏幕图像作为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并生成、存储切换对象的屏幕图像作为新屏幕图像。作为一个例子有上述旧屏幕图像数据66、新屏幕图像数据67等,但并不限于该例。
合成图像生成单元202在从伴随着上述屏幕切换指示而开始进行转移处理的开始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对上述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与上述新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之间以不同的合成比例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合成图像。该合成图像的一个例子是上述转变显示数据68,但并不限于该例。此外,上述规定时间的一个例子是上述变化时间ht、Δt变化时间计数器145等,但并不限于该例。另外,转移处理开始时刻例如是上述步骤S36的处理执行时刻,但并不限于该例。
显示控制203通过在每次生成上述合成图像时对该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从上述旧屏幕图像向上述新屏幕图像转移的画面显示。这种转移显示的一个例子是上述图5(b)所示的画面显示,但并不限于该例。
此外,上述合成图像生成部202例如基于预先登录的上述规定时间和执行周期、以及自上述转移处理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来决定上述合成比率。另外,上述执行周期的一个例子是上述参数更新时间Δt,但并不限于该例。此外,上述经过时间的一个例子是上述“自转移开始起的经过时间”、上述Δt经过计数器146等,但并不限于该例。
此外,上述合成图像生成部202例如将上述旧屏幕图像与上述新屏幕图像之间的合成比例控制成在上述转移处理开始时使旧屏幕图像的比例较高,并逐渐降低该旧屏幕图像的比例,使得在转移处理结束时新屏幕图像的比例较高。
作为一个例子,例如在转移处理开始时将旧屏幕图像的比率设为100%,在转移处理结束时将新屏幕图像的比率设为100%。
上述合成比率的计算处理的一个例子如图15中说明的那样,当然不限于该例。
通过由上述显示控制部203显示上述生成的合成图像,来进行例如旧屏幕图像被新屏幕图像从画面逐渐推出并最终在画面上只显示新屏幕图像的方式的转移显示。这个例子是图5(b)所示的“旧→新”转移显示,但并不限于该例。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置用于存储旧屏幕图像的旧屏幕用存储器区域、用于存储新屏幕图像的新屏幕用存储器区域、以及用于存储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用存储器区域。
但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设置用于存储旧屏幕图像的旧屏幕用存储器区域和用于存储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用存储器区域,并且在用于存储显示对象的屏幕图像的显示对象用存储器区域上新生成并存储新屏幕图像。另外,上述显示对象用存储器区域的一个例子是上述屏幕显示数据存储部65,但并不限于该例。
此外,还可以具有利用储存于图像显示用存储器的图像来进行画面显示的画面显示控制部204。上述画面显示用存储器的一个例子是上述RAM13,上述画面显示控制部204的一个例子是上述图形控制器15,但并不限于该例。
此外,例如上述显示控制部203也可以在上述转移处理开始时刻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将储存在上述合成图像用存储器区域中的图像传送到上述画面显示用存储器并进行存储,从而对合成图像进行画面显示。
此外,例如上述显示控制部203可以在通常情况下将存储在上述显示对象用区域中的屏幕图像传送到上述画面显示用存储器并进行存储。
此外,例如上述新旧图像管理部201在收到上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储存在上述显示对象用存储器区域中的屏幕图像作为上述旧屏幕图像进行保存、存储。
此外,例如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与上述连接设备4相连。
并且,如上所述,与以往同样,各屏幕图像由与一个以上的项目有关的图像构成,该各项目例如通过画面数据22等预先分配有连接设备4内规定的分配存储器区域。
由此,上述显示中的屏幕图像或新屏幕图像例如基于与该屏幕图像所涉及的各项目有关的规定信息(画面数据22/项目列表63等)、以及从分配存储器区域获取到的数据等而生成。但是,不限于该例子。
并且,如上所述,这种屏幕图像的生成和更新处理也可以在转变过程中进行。
由此,例如上述新旧图像管理部201可以在从上述转移处理开始时刻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基于与新屏幕图像有关的各项目的分配存储器区域的数据来对新屏幕图像进行更新。该情况下,合成图像生成部202可以在上述合成图像生成时,将该更新后的新屏幕用于合成。由此,能将合成图像中新屏幕图像的部分作为最新的内容。
此外,例如上述显示中的屏幕图像是在基于与一个以上的项目相关的信息、即画面数据22/项目列表63等而生成的操作显示画面上重叠任意图像而成的图像。
该例的情况下,将包含该重叠图像的屏幕图像作为上述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并且,上述合成图像生成部203例如将包含该重叠图像的图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并用于上述合成。该例的情况下,例如进行上述图20(a)、(b)所示的转移显示。
此外,也可以例如还具有全局图像存储部205,该全局图像存储部205在显示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存储该全局重叠图像,其中,所述全局重叠图像是指即使屏幕被切换也需要持续显示的重叠图像。
并且,上述合成图像生成部202也可以在该全局图像存储部205中存储有上述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在上述生成的合成图像进一步与该全局重叠图像合成,从而完成合成图像。该情况下,上述显示控制部203显示包含该全局重叠图像的合成图像。由此,进行例如上述图20(c)、(d)所示的转移显示。
此外,支援装置5也可以具有例如图示的设定部211作为其处理功能。设定部211例如进行上述图4中说明的画面显示来供用户进行所期望的设定。然而并不限于该例,例如还可以任意设定上述变化时间ht、参数更新时间Δt等。
如上所述,本例的可编程显示器1是能显示多个操作显示画面(屏幕)的可编程显示器,能在屏幕切换时进行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此外,也能在该画面转移过程中,根据分配存储器区域的储存数据来随时更新切换对象屏幕的显示内容。
此外,在切换源屏幕中显示有重叠图像的情况下也能直接进行画面转移的动画显示。另一方面,在切换源屏幕上显示有上述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在不转移(移动、消除)的情况下直接持续显示该全局重叠图像。

Claims (13)

1.一种可编程显示器,该可编程显示器与连接设备相连,其特征在于,具有:
新旧图像管理单元,该新旧图像管理单元在收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显示中的屏幕图像作为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并生成、存储切换对象的屏幕图像作为新屏幕图像;
合成图像生成单元,该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在从伴随着所述屏幕切换指示而开始进行转移处理的开始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对所述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新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之间以不同的合成比例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合成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在每次生成所述合成图像时对该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从所述旧屏幕图像向所述新屏幕图像转移的画面显示,
所述屏幕图像由与一个以上的项目相关的图像构成,
对各个该项目预先分配所述连接设备内的规定的分配存储区域,
所述显示中的屏幕图像或所述新屏幕图像是基于与该屏幕图像所涉及的各所述项目有关的规定信息以及从所述分配存储区域获得的数据来生成的,
所述新旧图像管理单元在从转移处理开始时刻起到经过所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基于所述新屏幕图像所涉及的各项目的所述分配存储区域的数据来更新所述新屏幕图像,
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在生成所述合成图像时,将该更新后的新屏幕图像用于所述合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基于预先登录的所述规定时间与执行周期、以及从所述转移处理开始时刻起经过的经过时间,来决定所述合成比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将所述旧屏幕图像与所述新屏幕图像之间的合成比例控制成在所述转移处理开始时使旧屏幕图像的比例较高,并逐渐降低该旧屏幕图像的比例,使得在转移处理结束时新屏幕图像的比例较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在所述转移处理开始时使所述旧屏幕图像的比例为100%,在所述转移处理结束时使所述新屏幕图像的比例为10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由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所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从而以如下形式进行所述画面显示:所述旧屏幕图像被所述新屏幕图像从画面逐渐推出,并最终在画面上仅显示有所述新屏幕图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设有如下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旧屏幕图像的旧屏幕用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新屏幕图像的新屏幕用存储区域、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用存储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设有如下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旧屏幕图像的旧屏幕用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所述合成图像的合成图像用存储区域,在用于存储显示对象的屏幕图像的显示对象用存储区域上新生成并存储有所述新屏幕图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利用储存于画面显示用存储器的图像来进行画面显示的画面显示控制单元,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从转移处理开始时刻起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内,通过将储存于所述合成图像用存储区域的图像转送至所述画面显示用存储器进行存储,从而对所述合成图像进行画面显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在通常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显示对象用存储区域上的屏幕图像转送至所述画面显示用存储器进行存储。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旧图像管理单元在收到所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储存于所述显示对象用存储区域上的屏幕图像作为所述旧屏幕图像进行保存、存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中的屏幕图像是在基于与一个以上的项目相关的信息、即画面数据而生成的操作显示画面上重叠任意图像而成的图像,
包含该重叠图像的屏幕图像被作为所述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
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将该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提取出以用于所述合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全局图像存储单元,该全局图像存储单元在显示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存储该全局重叠图像,其中,所述全局重叠图像是指即使屏幕被切换也需要持续显示的重叠图像,
在该全局图像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该全局重叠图像的情况下,所述合成图像生成单元进一步在所生成的所述合成图像上合成该全局重叠图像,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对包含该全局重叠图像在内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用于使可编程显示器的计算机起到如下单元的作用,其中,所述可编程显示器与连接设备相连,并显示由与一个以上的项目相关的图像构成的屏幕图像,对一个以上的所述项目分配有所述连接设备内的规定的分配存储区域:
新旧图像管理单元,该新旧图像管理单元在收到屏幕切换指示时,将显示中的所述屏幕图像作为旧屏幕图像来保存、存储,并生成、存储切换对象的屏幕图像作为新屏幕图像,在从伴随着所述屏幕切换指示而开始进行转移处理的开始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基于所述新屏幕图像所涉及的各项目的所述分配存储区域的数据来更新所述新屏幕图像;
合成图像生成单元,该合成图像生成单元在从伴随着所述屏幕切换指示而开始进行所述转移处理的开始时刻起到经过所述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对所述旧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新屏幕图像的一部分之间以不同的合成比例进行合成,从而生成合成图像,并在生成该合成图像时,将该更新后的新屏幕图像用于所述合成;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在每次生成所述合成图像时对该生成的合成图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从所述旧屏幕图像向所述新屏幕图像转移的画面显示。
CN201380080078.2A 2013-10-25 2013-10-25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Active CN1056125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8973 WO2015059818A1 (ja) 2013-10-25 2013-10-25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2574A CN105612574A (zh) 2016-05-25
CN105612574B true CN105612574B (zh) 2018-08-14

Family

ID=5299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078.2A Active CN105612574B (zh) 2013-10-25 2013-10-25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33279B2 (zh)
CN (1) CN105612574B (zh)
WO (1) WO2015059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9684B2 (ja) * 2017-01-31 2019-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および車両用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7302A (zh) * 2006-04-25 2009-05-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装置以及图像合成方法
CN103246491A (zh) * 2012-02-07 2013-08-14 发纮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显示装置、其程序、显示/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215A (ja) * 1995-06-30 1997-01-17 Idec Izumi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JP2001034331A (ja) * 1999-05-18 2001-02-09 Japan Tobacco Inc 工程監視装置及び工程監視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7178472A (ja) * 2005-12-26 2007-07-12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操作表示装置、操作表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813392B2 (ja) * 2007-02-06 2011-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JP5482575B2 (ja) * 2010-08-27 2014-05-07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3016082A (ja) * 2011-07-05 2013-01-24 Canon Inc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7302A (zh) * 2006-04-25 2009-05-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装置以及图像合成方法
CN103246491A (zh) * 2012-02-07 2013-08-14 发纮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显示装置、其程序、显示/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3279B2 (ja) 2018-05-30
WO2015059818A1 (ja) 2015-04-30
CN105612574A (zh) 2016-05-25
JPWO2015059818A1 (ja)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89599B2 (ja) 遊技機
JPWO2008093391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3403793A (zh) 可编程显示器及绘图数据的生成方法
CN104937511A (zh) 可编程显示器,以及其程序
JP2009053784A5 (zh)
CN105612574B (zh)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CN104995590B (zh) 可编程显示器及储存其程序的储存介质
CN114153442A (zh) 基于可视化组件的大屏可视化页面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5659205A (zh)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JP2006285496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4169821B (zh)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可编程显示器、辅助装置
JP6873553B2 (ja) 遊技機
JP6873554B2 (ja) 遊技機
JP6966866B2 (ja) 遊技機
CN104106014B (zh)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WO2015059816A1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CN104106015B (zh)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其可编程显示器、辅助装置、程序
CN1030387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04169820B (zh)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其可编程显示器、作图编辑装置、程序
JP6138269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プログラム
JP7001856B2 (ja) 遊技機
JP7001857B2 (ja) 遊技機
Manas et al. Android high performance programming
JP2004302624A (ja) 表示器、そのプログラ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7016621B2 (ja) 遊技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