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2020A - 电阻点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阻点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2020A
CN105612020A CN201480054652.1A CN201480054652A CN105612020A CN 105612020 A CN105612020 A CN 105612020A CN 201480054652 A CN201480054652 A CN 201480054652A CN 105612020 A CN105612020 A CN 105612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caloric value
nugget
time
accumulative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46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2020B (zh
Inventor
泽西央海
冲田泰明
池田伦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Steel Corp
JF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KK Corp filed Critical N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1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2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2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2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24Electric supply or control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B23K11/115Spot welding by means of two electrodes placed opposite one another on both sides of the welde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6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to be welded
    • B23K11/163Welding of coated materials
    • B23K11/166Welding of coated materials of galvanized or tinned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18Sheet panels
    • B23K2101/185Tailored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4Coated articles, e.g. plated or painted; Surface trea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在焊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没有扩散的发生且能得到适当的直径的熔核,在本发明中,在将重合多张金属板而成的被焊接材料接合的电阻点焊方法中,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来实施焊接,作为正式焊接,以通过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来开始焊接,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为了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进行以使正式焊接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对通电量进行控制的适应控制焊接,其中,上述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构成为包括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和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

Description

电阻点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点焊方法,尤其能够使用适应控制焊接来形成适当的熔核。
背景技术
通常,重合的钢板彼此的接合使用作为重叠电阻焊接法的一种的电阻点焊法。
该焊接法是夹持重合的两张以上的钢板而从其上下利用一对电极进行加压,并使高电流的焊接电流在上下电极间进行短时间通电而接合的方法。并且,利用由于高电流的焊接电流流动而产生的电阻发热,得到点状的焊接部。该点状的焊接部被称为熔核,是在使电流在重合的钢板中流动时在钢板的接触部位处两钢板熔融并凝固而成的部分,由此钢板彼此呈点状地接合。
为了得到良好的焊接部品质,重要的是熔核直径形成为适当的范围。熔核直径根据焊接电流、通电时间、电极形状及加压力等焊接条件来确定。因此,为了形成适当的熔核直径,需要根据被焊接材料的材质、板厚及重叠张数等被焊接材料条件而适当地设定上述的焊接条件。
例如,在机动车的制造时,每一台实施几千点的点焊,而且需要对不断流动来的被处理材料(工件)进行焊接。此时,若各焊接部位处的被焊接材料的材质、板厚及重叠张数等被焊接材料条件相同,则在焊接电流、通电时间及加压力等焊接条件也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得到相同的熔核直径。然而,在连续的焊接中,电极的被焊接材料接触面逐渐磨损而接触面积相比初始状态逐渐变宽。在这样接触面积变宽的状态下,若流过与初始状态相同值的焊接电流,则被焊接材料中的电流密度下降,焊接部的温度上升降低,因此熔核直径变小。因此,每几百~几千点的焊接时,进行电极的研磨或更换,以免电极的前端直径过分扩大。
此外,一直以来使用的是具备如下功能(步进功能)的电阻焊接装置:进行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焊接后,使焊接电流值增加,对与电极的磨损相伴的电流密度的下降进行补偿。为了使用该步进功能,需要预先适当地设定上述的焊接电流变化模式。然而,因此,为了通过试验等导出与许多的被焊接材料条件及焊接条件对应的焊接电流变化模式而需要较多的时间和成本。
而且,在实际的施工中,电极磨损的进展状态存在波动,因此预先确定的焊接电流变化模式无法说是始终适当。
而且,在焊接时存在干扰的情况下,例如,在进行焊接的点的附近存在已经焊接的点(已焊接点),或者被焊接材料的表面凹凸较大且在进行焊接的点的附近存在被焊接材料的接触点等的情况下,在焊接时焊接电流向已焊接点、接触点分流。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焊接,由于电极正下方的要焊接的位置处的电流密度下降,因此仍然无法得到必要的直径的熔核。
为了对该发热量不足进行补偿以得到必要的直径的熔核,需要预先设定较高的焊接电流。
作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技术,提出了以下叙述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电阻焊接机的控制装置:将推算的焊接部的温度分布与目标熔核进行比较来控制焊接机的输出,由此能得到设定的熔核。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电阻焊接机的焊接条件控制方法:检测焊接电流和芯片间电压,通过热传导计算来进行焊接部的模拟,推定熔核的形成状态,由此进行良好的焊接。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的焊接系统:根据被焊接物的板厚和通电时间,计算能够将该被焊接物良好地焊接的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并调整成产生计算出的每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发热量的焊接电流或电压。并且,通过使用该焊接系统,无论被焊接物的种类或电极的磨损状态如何都能够进行良好的焊接。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2记载的电阻点焊方法中,基于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拟)等来推定熔核的温度,因此需要复杂的计算处理。其结果是,不仅焊接控制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也存在焊接控制装置本身成为高价的问题。
而且,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电阻点焊方法中,确实通过将累计发热量控制成目标值而无论电极的磨损状况如何都能够始终进行良好的焊接。然而,在设定的被焊接材料条件与实际的被焊接材料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在附近存在前述的已焊接点等干扰的情况下,或者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模式在短时间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单位面积重量多的熔融锌镀敷钢板的焊接等情况下,有时适应控制无法追随。即使这样能够使最终的累计发热量与目标值一致,也存在发热的方式即焊接部的温度分布的时间变化从得到作为目标的良好的焊接部的热量模式偏离的情况,无法得到必要的熔核直径,或者发生扩散。
例如,在分流的影响大的情况下使累计发热量一致时,在未确保钢板间的通电路径的状态下电流值会较大地增加。因此,不仅在钢板-钢板间,而且在电极-钢板间附近的发热也变得显著,从钢板表面的扩散容易发生。
此外,专利文献1~3的技术全部对于电极前端发生了磨损的情况下的变化有效,但是对于与已焊接点的距离短的情况等分流的影响大的情况,未进行任何研究,实际上适应控制有时不起作用。
作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方法,发明者们先开发出了如下的方法并在专利文献4中进行了公开:
“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将重合多张金属板而成的被焊接材料通过一对电极夹持,并一边加压一边通电而进行接合,其特征在于,
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来实施焊接,
首先,在正式焊接之前进行如下的试焊:对于各步骤,将根据通过恒电流控制进行通电来形成适当的熔核的情况下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而算出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存储作为目标值,
接着,作为正式焊接,以通过该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来开始焊接,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为了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进行以使正式焊接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对通电量进行控制的适应控制焊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160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94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3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愿2013-047180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4公开的技术的开发,即使在电极前端磨损或存在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直径的熔核。
然而,在焊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在需要确保特别大的熔核直径的情况下、或者在附近存在已焊接点或在焊接点的周围存在多个已焊接点的情况下,热量模式有时会从作为目标的试焊中的热量模式偏离。并且,这种情况下,有时在电极附近的发热变得过大而发生扩散,或者无法得到满意的直径的熔核。
本发明有利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焊接条件如上述那样特殊的情况下也没有扩散的发生且能够得到适当的直径的熔核的电阻点焊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发明者们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反复进行了仔细研究。
其结果是,得到了如下的见解:在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紧接着的用于形成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一定时间的通电休止时间时,电极附近的温度有效地下降,能够使电极的温度分布遵照作为目标的试焊中的温度分布(热量模式),有利于实现所期望的目的。
本发明是立足于上述的见解的发明。
即,本发明的主旨结构如下。
1.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将重合多张金属板而成的被焊接材料通过一对电极夹持,并一边加压一边通电而进行接合,
所述电阻点焊方法是如下的电阻点焊方法:
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来实施焊接,
首先,在正式焊接之前进行如下的试焊:对于各步骤,将根据通过恒电流控制进行通电来形成适当的熔核的情况下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而算出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分别存储作为目标值,
接着,作为正式焊接,以通过该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来开始焊接,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为了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进行以使正式焊接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对通电量进行控制的适应控制焊接,
其中,
上述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包括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和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在上述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上述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通电休止时间。
2.根据所述1记载的电阻点焊方法,其中,所述通电休止时间为1周期以上且10周期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如需要特别大的熔核直径或者在附近存在已焊接点或者在焊接点的周围存在多个已焊接点那样的特殊的焊接条件下,也没有扩散的发生且能够得到良好的直径的熔核。
附图说明
图1(a)是进行了试焊时的焊接部剖面,(b)是表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的推移的图。
图2(a)是进行了本发明的两级适应控制焊接时的焊接部剖面,(b)是表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的推移的图。
图3(a)是进行了以往的恒电流控制焊接时的焊接部剖面,(b)是表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累计发热量的推移的图。
图4(a)是进行了基于以往的一级适应控制焊接的试焊时的焊接部剖面,(b)是表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累计发热量的推移的图。
图5(a)是进行了基于以往的一级适应控制焊接的正式焊接时的焊接部剖面,(b)是表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累计发热量的推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的多级通电来进行电阻点焊;而且在正式焊接之前实施试焊,对于各步骤,将根据形成适当的熔核的情况下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而算出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预先存储作为目标值;并且在正式焊接时,在任一步骤中,即使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也能有效利用适应控制焊接,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使正式焊接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而且在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通电休止时间。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多级适应控制焊接的基本结构。
首先,对试焊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说明利用两级步骤进行焊接电流的通电的情况。
在没有间隔和向已焊接点的分流的状态下,利用恒电流控制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与被焊接材料相同的钢种、厚度的焊接试验,从而找到能够得到所需的熔核直径的焊接条件即适当的加压力F、通电时间T及焊接电流I。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焊接机,优选变频直流电阻点焊机(inverterDCresistancespotwelder),而且,作为电极,DR形前端的铬铜电极比较适合。此外,熔核直径可以通过剥离试验或熔核中央的剖面观察(利用苦味酸酸饱和水溶液进行蚀刻)来求出。
接着,作为进行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步骤的情况下的步骤分割的时机,采用在作为被焊接材料的钢板间形成有熔融部的时刻(在电极正下方形成通电路径的时刻)的情况下,为了决定该时机,在与上述相同的加压力F及焊接电流I下,一边使通电时间变化一边进行焊接,从而找到形成熔融部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熔融部的形成可以通过剥离试验进行确认。
并且,在通电时间T1形成熔融部。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如下决定试焊的条件。
·第一级焊接条件:加压力F、通电时间T1、焊接电流I
·第二级焊接条件:加压力F、通电时间T2(=T-T1)、焊接电流I
并且,对于各步骤,将根据在上述的条件下进行了焊接时的焊接中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而算出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分别存储作为目标值,进行试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电极间的电特性是指电极间电阻或电极间电压。
在本发明中,重要的是在上述的第一级焊接与紧接着的第二级焊接之间设置通电休止时间,但是关于这一点在后文详细叙述。
在上述的试焊后,进行正式焊接。
正式焊接以通过上述的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来开始焊接。无论在哪个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都沿着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焊接并结束焊接。
但是,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根据该差来进行控制通电量的适应控制焊接。即,以使正式焊接中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进行补偿。
三由此,在电极前端磨损或者干扰的存在下也能确保所需的累计发热量,从而得到适当的直径的熔核。
在本发明中,对于每单位体积的发热量的算出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例,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该方法。
基于该方法的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Q的算出要领如下。
设两张被焊接材料的合计厚度为t,被焊接材料的电阻率为r,电极间电压为V,焊接电流为I,电极与被焊接材料接触的面积为S。这种情况下,焊接电流通过横截面积为S且厚度t的柱状部分而产生电阻发热。该柱状部分的每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发热量q可通过下式(1)求出。
q=(V·I)/(S·t)---(1)
而且,该柱状部分的电阻R可通过下式(2)求出。
R=(r·t)/S---(2)
针对S来求解式(2)并将S代入式(1)后,发热量q成为下式(3)。
q=(V·I·R)/(r·t2)
=(V2)/(r·t2)---(3)
根据上式(3)可知,每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发热量q可以根据电极间电压V、被焊接物的合计厚度t、被焊接物的电阻率r来算出。不受电极与被焊接物接触的面积S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式(3)根据电极间电压V来计算发热量q,但也可以根据电极间电流I来计算发热量q。此时也无需使用电极与被焊接物接触的面积S。
并且,若将整个通电期间的每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的发热量q累计,则能得到焊接中施加的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Q。根据式(3)可知,该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Q也可以不使用电极与被焊接材料接触的面积S来算出。
以上,说明了通过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法来算出累计发热量Q的情况,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算出式。
但是,在干扰特别显著的情况下,例如在
(1)需要确保特别大的熔核直径的情况(例如熔核直径为4.5√t以上的情况)下,或者
(2)在附近存在已焊接点(例如焊接点与已焊接点之间的距离为7mm以下的情况)或在焊接点的周围存在多个已焊接点(例如在焊接点的周围存在三个以上已焊接点)的情况下等,
热量模式有时从作为目标的试焊中的热量模式偏离。并且,这种情况下,有时在电极附近的发热变得过大而发生扩散或者无法得到满意的干径的熔核的情况如前述一样。
因此,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以焊接部与已焊接点的间隔狭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通电模式也通过两级步骤进行。
在第一步骤中,通电至钢板间的界面消失为止,而且在第二步骤中,通电至得到规定的熔核直径为止的情况与试焊中的多级适应控制的情况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步骤中,若是在进行了适应控制时未发生扩散的范围,则可以形成熔融部。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的第一步骤(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紧接着的第二步骤(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一定时间的通电休止时间。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电极附近的温度下降,能够使电极的温度分布遵照作为目标的试焊中的温度分布。
在通过以上的第一步骤、通电休止时间及第二步骤而求出的可得到适当的焊接部的试焊的多级焊接条件下,将各个步骤中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与通电休止时间一起存储。
在正式焊接中,以通过上述的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并且,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在各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由此进行以使各步骤中的累计发热量与试焊中存储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控制焊接电流的适应控制点焊。
由此,无论以最近已焊接点为起因的分流的有无,都能够使分割的各步骤的发热模式符合试焊的发热模式。其结果是,即使在特殊的干扰的存在下也能实现稳定的熔核的形成。
在本发明中,在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的通电休止时间优选为1周期以上且10周期以下。在板厚较薄且电极产生的疏热效果大的情况下,即使是1周期也具有效果。另一方面,当超过10周期时,不仅会导致发热效率甚至作业效能的下降,而且为了熔核形成而需要高电流,因此扩散发生的风险升高。优选为2周期以上且8周期以下的范围。
而且,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中的优选通电时间虽然由于各步骤中的加压力、电流值而稍微变化,但是优选设为3周期以上且10周期以下。小于3周期的话,无法确保期望的通电路径,在之后的步骤中可能会发生扩散。另一方面,当超过10周期时,发热变得过大,扩散发生的风险仍然会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于形成熔核的步骤中的通电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只要通电规定直径的熔核形成所需的时间即可。
以上,主要说明了将通电模式分割成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和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这两级的情况,但是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割成三级。
即,在被焊接材料为镀金钢板的情况下,更优选设为考虑了镀金的熔融的三级分割。这是因为,镀金存在的情况下,在分流的影响大的电极正下方形成稳定的通电路径为止的现象较大地变化。镀金的熔点比钢板低,因此从通电开始至钢板间的镀金熔融为止,熔融的镀金由于加压力而从钢板间喷出一部分。此时喷出的镀金会扩展通电面积,因此焊接中的电极间电阻较大地减少。另一方面,被焊接材料的固有电阻伴随于温度上升而增加,因此固有电阻值也伴随于通电时间而上升。即,由于通电面积扩大引起的电极间电阻的减少,而会产生被焊接材料的温度的上升引起的电极间电阻的上升,然后,形成熔融部。由此,将焊接工艺分解成镀金熔融而通电面积急剧扩大的阶段、由于之后的通电而在电极间形成稳定的通电路径(熔融部)为止的阶段、以及之后的熔核生长的阶段这三级,在各个阶段中,以保证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的方式进行适应控制焊接。由此,即使在镀金钢板的电阻点焊中附近存在已焊接点,也能稳定地形成通电路径,在之后的第三步骤中能够实现稳定的熔核的生长。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在第二级与第三级的步骤间设置通电休止时间。
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被焊接材料,准备了软钢(厚度:1.6mm)。而且,焊接电流以两级通电方式进行,在第一通电与第二通电之间设置一定的通电休止时间(冷却时间)。
将该被焊接材料两张重叠,在没有间隔和向已焊接点的分流的状态下利用恒电流控制进行焊接,求出得到适当的熔核直径的焊接条件。焊接机使用变频直流电阻点焊机,电极使用DR形前端直径6mm的铬铜电极。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条件设为,加压力:3.5kN,第一步骤的焊接电流:7.0kA,通电时间:5cyc(50Hz(以后,时间的单位全部设为50Hz下的周期数)),第二步骤的焊接电流:9.0kA,通电时间:16cyc,第一步骤与第二步骤之间的冷却时间:恒定的5cyc。作为目标的熔核直径设为与通常相比非常大的5√t(t:板厚)(6.3mm)。
进行了该试焊时的焊接部剖面如图1(a)所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的推移如图1(b)所示。
如图1(a)所示,在该试焊中,得到目标的6.3mm(5√t)的熔核直径。而且,在该试焊中得到的第一步骤的目标累计发热量为91J,第二步骤的目标累计发热量为210J。
接着,按照以下的条件实施了正式焊接。
在焊接点的附近存在已焊接点(焊接点中央间隔:10mm)且分流的影响大的条件下,以上述的试焊为基准,进行了本发明的多级适应控制电阻点焊。即,以通过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而进行了电阻点焊。
进行了该正式焊接时的焊接部剖面如图2(a)所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的推移如图2(b)所示。
如图2(b)所示,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电流值较大地变化,以使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与试焊的情况一样,其结果是,能得到熔核直径也大致符合目标的6.2mm的熔核直径。并且,此时的第一步骤中的累计发热量为92J,第二步骤中的累计发热量为215J,与试焊的情况大致相同。
而且,为了比较,在焊接点的附近存在已焊接点(焊接点中央间隔:10mm)的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恒电流控制的电阻点焊(比较例1)。焊接条件设为与上述试焊相同(加压力:3.5kN,第一步骤的焊接电流:7.0kA,通电时间:5cyc,第二步骤的焊接电流:9.0kA,通电时间:16cyc,第一步骤与第二步骤之间的冷却时间:5cyc)。
此时的焊接部剖面如图3(a)所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各步骤的累计发热量的推移如图3(b)所示。
这种情况下的第一步骤中的累计发热量为77J,第二步骤中的累计发热量为179J,观察到分流引起的热量的下降。而且仅能得到4.7mm这样小径的熔核。
此外,为了比较,在焊接点的附近存在已焊接点(焊接点中央间隔:10mm)的相同条件下,进行了以往的一级适应控制的电阻电焊。在焊接时,以加压力:3.5kN,通电时间:16cyc,焊接电流:9.0kA的条件在没有已焊接点的状态下进行的试焊为基准,与比较例1同样地在已焊接点存在的状态下进行了适应控制焊接(比较例2)。
该试焊时的焊接部剖面如图4(a)所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累计发热量的推移如图4(b)所示。而且,进行了一级适应控制焊接时的焊接部剖面如图5(a)所示,此时的焊接电流值、电阻值及累计发热量的推移如图5(b)所示。
如图4(a)所示,在试焊中,得到6.3mm的熔核直径,而且也没有扩散的发生。然而,在实际的一级适应控制焊接中,如图5(a)所示,从钢板表面发生了表面扩散。
在此,表面扩散发生的9.5cyc时刻下的试焊的目标累计发热量为195J,与适应控制焊接的累计发热量:190J大致相同。
接着,进行将表1所示的两张薄钢板重合的板组装,在焊接条件下进行电阻点焊,制作了焊接接头。需要说明的是,适应控制中的焊接条件是指在没有已焊接点的状态下进行的试焊的焊接条件。
关于得到的焊接接头,将焊接部切断,对剖面进行蚀刻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来测定熔核直径,得到4.5√t以上的熔核直径且没有扩散的发生的情况设为良好(○),熔核直径小于4.5√t及/或发生扩散的情况设为不良(×)。
[表1]
表1
如表1所示,发明例都没有扩散的发生,而且得到了具有4.5√t以上的直径的熔核。
相对于此,在No.18、19的恒电流控制焊接的情况下,无论有无冷却时间都仅能得到不充分的直径的熔核。
另外,在No.20的一级适应控制焊接的情况下发生了扩散。
此外,No.21是按照专利文献4所示的本申请发明的在先申请而进行了两级适应控制焊接的情况。在该两级适应控制焊接中,虽然在目标熔核直径设为4√t的情况下没有扩散的发生且得到良好的熔核,但是在目标熔核直径增大为4.5√t以上的情况下,扩散的发生不可避免。

Claims (2)

1.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将重合多张金属板而成的被焊接材料通过一对电极夹持,并一边加压一边通电而进行接合,
所述电阻点焊方法是如下的电阻点焊方法:
将通电模式分割成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来实施焊接,
首先,在正式焊接之前进行如下的试焊:对于各步骤,将根据通过恒电流控制进行通电来形成适当的熔核的情况下的电极间的电特性而算出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及每单位体积的累计发热量分别存储作为目标值,
接着,作为正式焊接,以通过该试焊而得到的每单位体积的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为基准来开始焊接,在任一步骤中瞬时发热量的时间变化量从作为基准的时间变化曲线偏离的情况下,为了在该步骤的剩余的通电时间内补偿该差,进行以使正式焊接的累计发热量与通过试焊而预先求出的累计发热量一致的方式对通电量进行控制的适应控制焊接,
其中,
上述两级以上的多级步骤包括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和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在上述用于在电极正下方确保通电路径的步骤与上述紧接着的用于形成规定直径的熔核的步骤之间设置通电休止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中,
所述通电休止时间为1周期以上且10周期以下。
CN201480054652.1A 2013-10-04 2014-09-12 电阻点焊方法 Active CN105612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9268 2013-10-04
JP2013-209268 2013-10-04
PCT/JP2014/074760 WO2015049998A1 (ja) 2013-10-04 2014-09-12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2020A true CN105612020A (zh) 2016-05-25
CN105612020B CN105612020B (zh) 2018-04-10

Family

ID=5277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4652.1A Active CN105612020B (zh) 2013-10-04 2014-09-12 电阻点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4796B2 (zh)
EP (1) EP3053693B1 (zh)
JP (1) JP5900699B2 (zh)
KR (1) KR101831081B1 (zh)
CN (1) CN105612020B (zh)
MX (1) MX351205B (zh)
WO (1) WO201504999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2622A (zh) * 2013-12-27 2016-11-16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
CN109195737A (zh) * 2016-06-09 2019-01-1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
CN111511497A (zh) * 2017-12-19 2020-08-07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
CN112262012A (zh) * 2018-06-29 2021-01-2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和焊接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4286734A (zh) * 2019-08-29 2022-04-05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焊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5007985A (zh) * 2021-03-04 2022-09-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及电阻点焊装置
CN116810117A (zh) * 2023-08-28 2023-09-29 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补偿输出能量的电阻焊接机焊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4495B1 (ko) * 2013-03-29 2016-01-13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항 스폿 용접 시스템
JP6044579B2 (ja) * 2014-04-22 2016-1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溶接方法及び溶接構造体
MX371462B (es) 2015-04-27 2020-01-23 Jfe Steel Corp Metodo de soldadura por puntos de resistencia.
KR101739941B1 (ko) * 2015-07-14 2017-05-26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점용접기의 제어방법 및 그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JP6168246B1 (ja) * 2015-08-27 2017-07-2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8367378B (zh) 2015-12-16 2021-03-3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及焊接构件的制造方法
JP6590121B1 (ja) * 2018-02-19 2019-10-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部材の製造方法
JP7076703B2 (ja) * 2018-04-20 2022-05-3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材の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WO2020004116A1 (ja) * 2018-06-29 2020-01-0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2415951B1 (ko) * 2018-06-29 2022-06-30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항 스폿 용접 방법 및 용접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WO2020138468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7201570B2 (ja) * 2019-11-20 2023-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KR20240023636A (ko) * 2021-07-30 2024-02-22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항 스폿 용접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3973A (ja) * 1994-05-11 1995-11-21 Na Detsukusu:Kk 抵抗溶接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H1133743A (ja) * 1997-07-14 1999-02-09 Na Detsukusu:Kk 単位体積当たりの累積発熱量を指標とする抵抗溶接システム
JP2003236674A (ja) * 2002-02-15 2003-08-26 Mazda Motor Corp 高張力鋼板の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10207909A (ja) * 2009-02-12 2010-09-2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張力鋼板の抵抗溶接方法および抵抗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JP2010221284A (ja) * 2009-03-25 2010-10-07 Daihen Corp 抵抗溶接制御方法
JP2010247215A (ja) * 2009-04-20 2010-11-0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張力鋼板の抵抗溶接方法
CN102665995A (zh) * 2009-11-18 2012-09-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阻焊接方法、电阻焊接件及电阻焊接机控制装置;电阻焊接评估方法及电阻焊接评估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3965A (en) 1983-05-25 1985-01-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a resistance spot weld
US4849601A (en) * 1988-08-08 1989-07-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rrent-loop feedback of spot welding machines
US5483035A (en) 1993-09-21 1996-01-09 Nadex Co., Lt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sistance welder
JP3354321B2 (ja) * 1994-11-08 2002-12-09 統市 渡辺 亜鉛めっき鋼板のスポット溶接自動組付け方法
JP3379323B2 (ja) 1996-02-07 2003-02-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抵抗溶接機の制御装置
JP3161339B2 (ja) 1996-09-24 2001-04-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抵抗溶接機の溶接条件制御方法
JP2002096178A (ja) 2000-09-21 2002-04-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JP5137521B2 (ja) 2006-10-12 2013-02-06 日揮触媒化成株式会社 金平糖状シリカ系ゾ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78093B2 (en) * 2008-07-28 2014-11-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dhesive quality
JP5640410B2 (ja) * 2009-03-17 2014-12-1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JP5709247B2 (ja) * 2010-08-26 2015-04-30 日本アビオニクス株式会社 抵抗溶接方法および抵抗溶接装置
JP5582277B1 (ja) * 2013-03-29 2014-09-03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システム
BR112016000058B1 (pt) * 2013-07-11 2019-11-12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método de soldagem por pontos à resistência
KR101719172B1 (ko) * 2013-12-27 2017-03-23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항 스폿 용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3973A (ja) * 1994-05-11 1995-11-21 Na Detsukusu:Kk 抵抗溶接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H1133743A (ja) * 1997-07-14 1999-02-09 Na Detsukusu:Kk 単位体積当たりの累積発熱量を指標とする抵抗溶接システム
JP2003236674A (ja) * 2002-02-15 2003-08-26 Mazda Motor Corp 高張力鋼板の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10207909A (ja) * 2009-02-12 2010-09-2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張力鋼板の抵抗溶接方法および抵抗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JP2010221284A (ja) * 2009-03-25 2010-10-07 Daihen Corp 抵抗溶接制御方法
JP2010247215A (ja) * 2009-04-20 2010-11-0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張力鋼板の抵抗溶接方法
CN102665995A (zh) * 2009-11-18 2012-09-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阻焊接方法、电阻焊接件及电阻焊接机控制装置;电阻焊接评估方法及电阻焊接评估程序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2622A (zh) * 2013-12-27 2016-11-16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
CN106132622B (zh) * 2013-12-27 2018-08-3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
CN109195737A (zh) * 2016-06-09 2019-01-1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
US11065712B2 (en) 2016-06-09 2021-07-20 Jfe Steel Corporatio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method
CN111511497A (zh) * 2017-12-19 2020-08-07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
CN112262012A (zh) * 2018-06-29 2021-01-22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和焊接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4286734A (zh) * 2019-08-29 2022-04-05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焊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15007985A (zh) * 2021-03-04 2022-09-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及电阻点焊装置
CN115007985B (zh) * 2021-03-04 2024-05-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阻点焊方法及电阻点焊装置
CN116810117A (zh) * 2023-08-28 2023-09-29 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补偿输出能量的电阻焊接机焊接方法
CN116810117B (zh) * 2023-08-28 2023-11-17 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补偿输出能量的电阻焊接机焊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0699B2 (ja) 2016-04-06
KR101831081B1 (ko) 2018-02-21
JPWO2015049998A1 (ja) 2017-03-09
MX2016004205A (es) 2016-06-16
CN105612020B (zh) 2018-04-10
EP3053693B1 (en) 2018-02-21
EP3053693A4 (en) 2016-08-31
MX351205B (es) 2017-10-05
WO2015049998A1 (ja) 2015-04-09
EP3053693A1 (en) 2016-08-10
KR20160050085A (ko) 2016-05-10
US20160236294A1 (en) 2016-08-18
US11504796B2 (en)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2020A (zh) 电阻点焊方法
JP5920523B2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KR101584495B1 (ko) 저항 스폿 용접 시스템
CN106132622B (zh) 电阻点焊方法
KR101974298B1 (ko) 저항 스폿 용접 방법
CN106457453B (zh) 电阻点焊装置和电阻点焊方法
CN107405717B (zh) 电阻点焊方法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CN102137730B (zh) 电阻焊接方法、电阻焊接器以及用于评估电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
EP2851152B1 (en) Spot welding device and spot welding method
CN109195737A (zh) 电阻点焊方法
JP5582277B1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システム
WO2007080896A1 (ja) 組電池における接続板の溶接方法
JP4268274B2 (ja) 溶接部温度領域判別機能を有する抵抗溶接装置
JPH03204182A (ja) 抵抗溶接機
JP4486407B2 (ja) 抵抗溶接制御方法
SU1046051A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 сварочным током контактной точечной машины
JPS6238779A (ja) 抵抗溶接用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