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7847A - 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7847A
CN105587847A CN201610130639.0A CN201610130639A CN105587847A CN 105587847 A CN105587847 A CN 105587847A CN 201610130639 A CN201610130639 A CN 201610130639A CN 105587847 A CN105587847 A CN 105587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reverse
hydraulic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06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福
张鹏
赖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1306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7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7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78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306/00Shif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主减速器和变速器壳体;输入轴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主动齿轮和一个倒档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两端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倒档轴,两端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倒档轴上设有倒档从动齿轮和倒档输出齿轮;每个前进档位和倒档档位分别由一个液压离合机构控制;所有液压离合机构均由一个液压控制回路控制。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变速器,无换档拨叉,无同步器,且在每个档位都单独设置有液压离合机构,使得传递效率更高,换档的反应时间更短,换档的冲击更小,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英语:AutomaticTransmission,简称:AT),亦称自动变速箱,台湾称为自排变速箱,香港称为自动波,通常来说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的汽车变速器,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手动换档,也用于大型设备铁路机车。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一般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
液力自动变速器(AT),是由液力变扭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组合而成的变速器,虽然采用此变速器,驾驶员驾驶起来十分轻松,用不着踩离合器,也用不着频繁换档,运行平稳,低速扭矩大;但这种自动变速器机构复杂,质量重,价格较贵,加速较慢,非常费油。
无级变速器(CVT),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虽然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零件少,工作速比范围宽,容易与发动机形成理想的匹配,从而改善燃烧过程,进而降低油耗和排放,具有较高的传送效率,功率损失少,经济性高;但是,该种变速器采用的传动带非常容易损坏,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导致需要经常维护,维护成本非常高。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采用了两副离合机构来进行变档,虽然该种变速器换档快、省油,舒适性也不错,但是该种结构的变速器结构复杂,还采用了换档拨叉,对制造工艺的要求高,造价也高,后期的维护保养花费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递效率高,换挡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的自动变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主减速器和变速器壳体;
所述输入轴,一端与发动机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输入轴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主动齿轮和一个倒档主动齿轮;
所述输出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输出轴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主减速器常啮合连接;
所述倒档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倒档轴上设有倒档从动齿轮和倒档输出齿轮;所述倒档输出齿轮与一个前进档从动齿轮常啮合;
每个前进档位和倒档档位分别由一个液压离合机构控制,且每个液压离合机构各自安装在各自控制的档位的主动齿轮或从动齿轮内,并固定安装在输入轴、输出轴上或倒档轴上;所有液压离合机构均由一个液压控制回路控制;
输入轴、输出轴上和倒档轴上都设有供所述液压离合机构工作的液压油路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个前进档位和倒档档位各自由一个液压离合机构控制,省略了同步器及换档拨叉的运动过程,使换档反应时间更短。与手动变速器(MT)相比,反应速度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大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加工难度,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相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档位通过齿轮啮合传递扭矩,与液力变矩器变速器(AT)及无级变速器(CVT)相比,传动效率更高,更节油。
进一步的,为了能更好地控制液压离合机构的断开与接合,所述液压离合机构包括一个离合液压缸、两块摩擦片、两块回位钢片弹簧和一个支座;
当控制前进档和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分别安装在前进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内时,以输入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和支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以输入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对称地安装在输入轴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的活塞头上;以输入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一端与输入轴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内;
当控制前进档的液压离合机构安装在前进档从动齿轮内时,以输出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和支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以输出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对称地安装在输出轴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的活塞头上;以输出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一端与输出轴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内;
当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安装在倒档从动齿轮内时,以倒档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和支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上;以倒档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对称地安装在倒档轴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的活塞头上;以倒档轴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上,一端与倒档轴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内。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液压油缸的活塞对摩擦片配合可靠,所述离合液压缸的活塞头的端面上,设有与两块摩擦片相配合工作的配合凹槽。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回位钢片弹簧的安装,也为了便于回位钢片弹簧的回位,所述摩擦片上设有卡槽,所述回位钢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输入轴、输出轴或倒档轴上,另一端紧压在该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进档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为一档、二档和三档。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缩短变速器换档反应时间,也为了提高传递效率,从靠近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开始,所述输入轴上依次设置有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依次设置有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倒档轴上依次设置有倒档输出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从动齿轮常啮合;二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和三档从动齿轮常啮合;倒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和三档从动齿轮常啮合。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整个变速器的结构,便于制造加工,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无液压离合机构,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和输入轴为一个整体结构;三档主动齿轮内有液压离合机构,通过滚针轴承固定在输入轴上;倒挡主动齿轮无液压离合机构,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入轴上;一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有液压离合机构,通过滚针轴承固定在输出轴上;三档从动齿轮无液压离合机构,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出轴上,并作为倒档输出齿轮的扭矩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有液压离合结构,通过滚针轴承固定在倒档轴上;倒档输出齿轮无液压离合机构,通过花键固定在倒档轴上。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液压离合机构的控制,所述输入轴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用于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工作;所述输出轴内设有两条液压油路通道,分别用于控制一档和二档的两个液压离合机构工作;所述倒档轴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用于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省略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施例省略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实施例省略三档主动齿轮、倒档主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倒档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和主减速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输入轴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输出轴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倒档轴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液压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输入轴,2-输出轴,3-倒档轴,4-主减速器,5-变速器壳体,6-液压离合机构,7-轴承,8-一档主动齿轮,9-二档主动齿轮,10-三档主动齿轮,11-倒档主动齿轮,12-滚针轴承,13-三档主动齿轮挡圈,14-限位套,15-一档从动齿轮,16-二档从动齿轮,17-三档从动齿轮,18-输出齿轮,19-倒档从动齿轮,20-倒档输出齿轮,21-液压油路通道,22-密封圈,23-离合液压缸,24-摩擦片,25-回位钢片弹簧,26-支座,27-配合凹槽,28-摩擦片卡槽,29-螺钉,3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具有三个前进档(分别为一档、二档和三档)和一个倒档,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倒档轴3、主减速器4、变速器壳体5和四个液压离合机构6;一档、二档、三档和倒档分别由一个液压离合机构6控制,且四个液压离合机构6均由一个液压控制回路控制。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输入轴1,一端与发动机输出轴(图中未示出)通过花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变速器壳体5上;从靠近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开始,输入轴1上依次设置有一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9、三档主动齿轮10和倒档主动齿轮11;一档主动齿轮8和二档主动齿轮9无液压离合机构6,与输入轴1为一个整体结构;三档主动齿轮10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输入轴1上;倒档主动齿轮11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入轴1上;三档主动齿轮10与二档主动齿轮9之间,安装有三档主动齿轮挡圈13;三档主动齿轮10和倒档主动齿轮11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套14。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输出轴2,两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5上;从靠近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开始,输出轴2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15、二档从动齿轮16、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齿轮18;一档从动齿轮15和二档从动齿轮16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输出轴2上;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齿轮18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出轴2上;一档从动齿轮15、二档从动齿轮16、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齿轮18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套14。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倒档轴3,一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5上;从靠近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开始,倒档轴3上依次设有倒档从动齿轮19和倒档输出齿轮20;倒档从动齿轮19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倒档轴3上;倒档输出齿轮20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倒档轴3;倒档从动齿轮19和倒档输出齿轮20各自安装有一个限位套14。
如图2和图3所示,一档主动齿轮22和一档从动齿轮25常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3和二档从动齿轮26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24和三档从动齿轮27常啮合;倒档主动齿轮7和倒档从动齿轮9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27常啮合;三档从动齿轮27也作为倒档输出齿轮10的扭矩输出齿轮;输出齿轮5与所述主减速器4的齿圈常啮合连接。
如图4所示,输入轴1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21,用于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输出轴2内设有两条液压油路通道21,分别用于控制一档和二档的两个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倒档轴3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21,用于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且每个液压油路通道21的加压端均设有密封圈22,防止液压油的泄露。
如图8所示,所述液压离合机构6包括一个离合液压缸23、两块摩擦片24、两块回位钢片弹簧25和支座26;所述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上,设有与两块摩擦片24相配合工作的配合凹槽27;所述摩擦片24上设有摩擦片卡槽28。
如图6和图8所示,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安装在一档从动齿轮15内;以输出轴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的上下两侧,离合液压缸23通过螺钉29固定在输出轴2的上侧,支座26通过铆钉30固定在输出轴2的下侧;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输出轴2的两侧,一端通过铆钉30固定安装在支座26上,另一端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的配合凹槽27内;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一端通过螺钉29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28内。
如图6和图8所示,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以输出轴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通过螺钉29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的上下两侧;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输出轴2的两侧,一端通过铆钉30固定安装在支座26上,另一端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的配合凹槽27内;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一端通过螺钉29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28内。
如图5和图8所示,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以输入轴1的中心线为对称线: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通过螺钉29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的上下两侧;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输入轴1的两侧,一端通过铆钉30固定安装在支座26上,另一端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的配合凹槽27内;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上,一端通过螺钉29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上,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28内。
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以倒档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线: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通过螺钉29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3的上下两侧;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倒档轴3的两侧,一端通过铆钉30固定安装在支座26上,另一端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的配合凹槽27内;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3上,一端通过螺钉29固定安装在倒档轴3上,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卡槽28内。
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变速器通过一套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换档,每个档位由单独的一个液压控制回路控制。
当需要本变速器处于空档时,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四个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每个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都回缩,摩擦片24不与各自控制的齿轮贴合,使得四个档位的扭矩都不可相互传递。
此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将扭矩输入给输入轴1,一档主动齿8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5也随着一档主动齿轮8转动;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一档从动齿轮15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一档从动齿轮15空转;二档主动齿轮9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二档主动齿轮9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6也随着二档主动齿轮9转动。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二档从动齿轮16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二档从动齿轮16空转。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三档主动齿轮10不旋转。倒档主动齿轮11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倒档主动齿轮11和倒档从动齿轮19常啮合,倒档从动齿轮19也随着倒档主动齿轮11转动。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倒档从动齿轮19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倒档轴3,倒档从动齿轮19空转。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三档从动齿轮17不转,倒档输出齿轮20也不转。
当需要本变速器处于一档时,液压控制系统将液压源传递给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当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升高时,液压油推动摩擦片24向外扩张,迫使摩擦片24和一档从动齿轮15不断摩擦结合,这时一档从动齿轮15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成为一个整体运动,扭矩可相互传递。
此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将扭矩输入给输入轴1。一档主动齿轮8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5也随着一档主动齿轮8转动。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结合,一档从动齿轮15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输出轴2通过输出齿轮18将扭矩传递给主减速器4。二档主动齿轮9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二档主动齿9轮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6也随着二档主动齿轮9转动。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二档从动齿轮16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二档从动齿轮16空转。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轴2通过花键连接,输出轴2将扭矩传递给三档从动齿轮17,由于三档主动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10随着三档从动齿轮17空转。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倒档从动齿轮19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倒档轴3,倒档从动齿轮19空转。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20空转。
当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降低时,回位钢片弹簧25将摩擦片24拉回,迫使摩擦片24和一档从动齿轮15分开,这时一档从动齿轮15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不再传递扭矩,一档从动齿轮15又将相对输出轴2空转,从而达到切断一档工作的目的。
当需要本变速器处于二档时,液压控制系统将液压源传递给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当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升高时,液压油推动摩擦片24向外扩张,迫使摩擦片24和二档从动齿轮16不断摩擦结合,这时二档从动齿轮16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成为一个整体运动,扭矩可相互传递。
此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将扭矩输入给输入轴1。一档主动齿轮8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5也随着一档主动齿轮8转动。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一档从动齿轮15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一档从动齿轮15空转。二档主动齿轮9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二档主动齿轮9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6也随着二档主动齿轮9转动。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结合,二档从动齿轮16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输出轴2通过输出齿轮18将扭矩传递给主减速器4。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轴2通过花键连接,输出轴2将扭矩传递给三档从动齿轮17,由于三档主动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10随着三档从动齿轮17空转。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倒档从动齿轮19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倒档轴3,倒档从动齿轮19空转。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20空转。
当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降低时,回位钢片弹簧25将摩擦片24拉回,迫使摩擦片24和二档从动齿轮16分开,这时二档从动齿轮16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不再传递扭矩,二档从动齿轮16又将相对输出轴2空转,从而达到切断二档工作的目的。
当需要本变速器处于三档时,液压控制系统将液压源传递给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当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升高时,液压油推动摩擦片24向外扩张,迫使摩擦片24和三档主动齿轮10不断摩擦结合,这时三档主动齿轮10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成为一个整体运动,扭矩可相互传递。
此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将扭矩输入给输入轴1。一档主动齿轮8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5也随着一档主动齿轮8转动。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一档从动齿轮15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一档从动齿轮15空转。二档主动齿轮9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二档主动齿轮9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6也随着二档主动齿轮9转动。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二档从动齿轮16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二档从动齿轮16空转。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结合,三档主动齿轮10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三档主动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三档从动齿轮17也随着三档主动齿轮10转动,三档从动齿轮17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输出轴2通过输出齿轮18将扭矩传递给主减速器4。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倒档从动齿轮19无法将扭矩传递给倒档轴3,倒档从动齿轮19空转。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20空转。
当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降低时,回位钢片弹簧25将摩擦片24拉回,迫使摩擦片24和三档主动齿轮10分开,这时三档主动齿轮10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不再传递扭矩,三档主动齿轮10又将相对输出轴2空转,从而达到切断三档工作的目的。
当需要本变速器处于倒档时,液压控制系统将液压源传递给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当该液压离合机构6的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升高时,液压油推动摩擦片24向外扩张,迫使摩擦片24和倒档从动齿轮19不断摩擦结合,这时倒档从动齿轮19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成为一个整体运动,扭矩可相互传递。
此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并将扭矩输入给输入轴1。一档主动齿轮8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5也随着一档主动齿轮8转动。控制一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一档从动齿轮15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一档从动齿轮15空转。二档主动齿轮9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二档主动齿轮9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6也随着二档主动齿轮9转动。控制二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二档从动齿轮16无法将扭矩传递给输出轴2,二档从动齿轮16空转。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三档从动齿轮17和输出轴2通过花键连接,输入轴1将扭矩传递给三档主动齿轮10,由于三档主动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17结合,三档主动齿10轮随着三档从动齿轮17空转。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结合,倒档主动齿轮11随输入轴1旋转,由于倒档主动齿轮11和倒档从动齿轮19常啮合,倒档从动齿轮19也随着倒档主动齿轮11转动。由于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倒档从动齿轮19通过倒档输出齿轮20将力矩传递给三档从动齿轮17,输出轴2通过输出齿轮18将扭矩传递给主减速器4。
当离合液压缸23里的液压降低时,回位钢片弹簧25将摩擦片24拉回,迫使摩擦片24和倒档从动齿轮19分开,这时倒档从动齿轮19和该液压离合机构6断开,不再传递扭矩,倒档从动齿轮19又将相对输出轴2空转,从而达到切断倒档工作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倒档轴(3)、主减速器(4)和变速器壳体(5);
所述输入轴(1),一端与发动机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两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变速器壳体(5)上;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主动齿轮和一个倒档主动齿轮(11);
所述输出轴(2),两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变速器壳体(5)上;所述输出轴(2)上设有多个前进档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18);输出齿轮(18)与主减速器(4)常啮合连接;
所述倒档轴(3),两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变速器壳体(5)上;所述倒档轴(3)上设有倒档从动齿轮(19)和倒档输出齿轮(20);所述倒档输出齿轮(20)与一个前进档从动齿轮常啮合;
其特征在于:
每个前进档位和倒档档位分别由一个液压离合机构(6)控制,且每个液压离合机构(6)各自安装在各自控制的档位的主动齿轮或从动齿轮内,并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输出轴(2)上或倒档轴(3)上;所有液压离合机构(6)均由一个液压控制回路控制;
输入轴(1)、输出轴(2)上和倒档轴(3)上都设有供所述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的液压油路通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离合机构(6)包括一个离合液压缸(23)、两块摩擦片(24)、两块回位钢片弹簧(25)和一个支座(26);
当控制前进档和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分别安装在前进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11)内时,以输入轴(1)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上;以输入轴(1)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输入轴(1)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26)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上;以输入轴(1)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入轴(1)上,一端与输入轴(1)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24)内;
当控制前进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安装在前进档从动齿轮内时,以输出轴(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以输出轴(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输出轴(2)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26)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上;以输出轴(2)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一端与输出轴(1)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24)卡槽内;
当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安装在倒档从动齿轮(19)内时,以倒档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线,离合液压缸(23)和支座(26)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3)上;以倒档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块摩擦片(24)对称地安装在倒档轴(3)的两侧,一端固定在支座(26)上,另一端分别紧压在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上;以倒档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线,两个回位钢片弹簧(25)对称地固定安装在倒档轴(3)上,一端与倒档轴(3)固定,另一端卡接在摩擦片(2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液压缸(23)的活塞头的端面上,设有与两块摩擦片(24)相配合工作的配合凹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24)上设有卡槽(28),所述回位钢片弹簧(25)的一端固定在输入轴(1)、输出轴(2)或倒档轴(3)上,另一端紧压在该卡槽(2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进档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为一档、二档和三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从靠近发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开始,所述输入轴(1)上依次设置有一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9)、三档主动齿轮(10)和倒档主动齿轮(11),所述输出轴(2)上依次设置有输出齿轮(18)、一档从动齿轮(15)、二档从动齿轮(16)、三档从动齿轮(17),所述倒档轴(3)上依次设置有倒档输出齿轮(20)和倒档从动齿轮(19);一档主动齿轮(8)和一档从动齿轮(15)常啮合;二档主动齿轮(9)和二档从动齿轮(16)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1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倒档主动齿轮(11)和倒档从动齿轮(19)常啮合;倒档输出齿轮(20)和三档从动齿轮(17)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一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9)和倒档主动齿轮(11)无液压离合机构(6),一档主动齿轮(8)、二档主动齿轮(9)和输入轴(1)为一个整体结构;三档主动齿轮(10)内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输入轴(1)上;倒挡主动齿轮(11)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入轴(1)上;一档从动齿轮(15)和二档从动齿轮(16)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输出轴(2)上;三档从动齿轮(17)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输出轴(2)上,并作为倒档输出齿轮(20)的扭矩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19)有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滚针轴承(12)固定在倒档轴(3)上;倒档输出齿轮(20)无液压离合机构(6),通过花键固定在倒档轴(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21),用于控制三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所述输出轴(2)内设有两条液压油路通道(21),分别用于控制一档和二档的两个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所述倒档轴(3)内设有一条液压油路通道(21),用于控制倒档的液压离合机构(6)工作。
CN201610130639.0A 2016-03-08 2016-03-08 自动变速器 Withdrawn CN105587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0639.0A CN105587847A (zh) 2016-03-08 2016-03-08 自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0639.0A CN105587847A (zh) 2016-03-08 2016-03-08 自动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7847A true CN105587847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2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0639.0A Withdrawn CN105587847A (zh) 2016-03-08 2016-03-08 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78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3237Y (zh) * 1993-09-13 1994-11-23 郭广荣 可调式制动蹄片镗削盘
JP2002081513A (ja) * 2000-09-06 2002-03-22 Honda Motor Co Ltd 平行3軸式自動変速機
CN1851293A (zh) * 2006-05-18 2006-10-25 邓亚民 汽车定轴轮系液力传动变速器
CN101915287A (zh) * 2009-12-09 2010-12-1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两轴六速机械式变速器
JP2012007679A (ja) * 2010-06-25 2012-01-12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のリバースシフト機構
CN102537268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杭州祥龙钻探设备有限公司 煤矿坑道勘探钻机的液压离合换挡变速箱
CN102678838A (zh) * 2012-05-20 2012-09-19 黄革远 一种新型离合变速器
CN205918865U (zh) * 2016-03-08 2017-02-01 张鹏 自动变速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3237Y (zh) * 1993-09-13 1994-11-23 郭广荣 可调式制动蹄片镗削盘
JP2002081513A (ja) * 2000-09-06 2002-03-22 Honda Motor Co Ltd 平行3軸式自動変速機
CN1851293A (zh) * 2006-05-18 2006-10-25 邓亚民 汽车定轴轮系液力传动变速器
CN101915287A (zh) * 2009-12-09 2010-12-1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两轴六速机械式变速器
JP2012007679A (ja) * 2010-06-25 2012-01-12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のリバースシフト機構
CN102537268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杭州祥龙钻探设备有限公司 煤矿坑道勘探钻机的液压离合换挡变速箱
CN102678838A (zh) * 2012-05-20 2012-09-19 黄革远 一种新型离合变速器
CN205918865U (zh) * 2016-03-08 2017-02-01 张鹏 自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051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friction-fit shift elements and at least one form-fit shift element
CN2924171Y (zh) 防挂双挡锁死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1761612B (zh) 汽动车用双离合器式变速器
US8528432B2 (en) Twin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large-sized vehicle
KR101611056B1 (ko) 자동화 수동 변속기
GB2412148A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layshaft having a high/low range gear unit
CN101975250B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EP2669547A1 (en)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CN110234910B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箱
EP3580474B1 (en) A gearbox for vehicles
CN102966706A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182795B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02468962U (zh) 自动变速器
CN102678841A (zh) 具备直接挡的纵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4610712U (zh) 一种新型全电式无动力中断机械自动变速器
WO2013005674A1 (ja)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制御方法と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CN202023889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08982612U (zh) 一种9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
CN201973185U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02001562U (zh) 采用单向离合器的dct
CN201753745U (zh) 多离合器式自动变速装置
CN201547211U (zh) 液力变速器
CN205918865U (zh) 自动变速器
CN215110338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变速箱
CN202545710U (zh) 一种具备直接挡的纵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