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5650B -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5650B
CN105585650B CN201410563139.7A CN201410563139A CN105585650B CN 105585650 B CN105585650 B CN 105585650B CN 201410563139 A CN201410563139 A CN 201410563139A CN 105585650 B CN105585650 B CN 105585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paration
initiator
weigh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3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5650A (zh
Inventor
孙汝柳
张建新
马英
陈静君
单薇
杨天予
刘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563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5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5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5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丙烯酰胺和引发剂加入有超临界CO2介质存在的高压釜中聚合分段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然后再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抽提未反应完全的小分子单体,得到高纯度的聚丙烯酰胺。本发明的产物纯净,无需后续处理,反应介质无毒无污染;该制备方法具有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酰烯胺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超临界CO2介质中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并且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高聚丙烯酰胺的纯度。
背景技术
丙烯酰胺(PAM)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易通过接枝或交联得到支链或网状结构的多种改性物,广泛应用于石油、金属及化学矿山开采、水处理、纺织、造纸等行业。当前合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主要有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反相微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等。
丙烯酰胺的聚合,以水为主要溶剂,以本体聚合为例,丙烯酰胺的聚合产物中含有50-70%的水,表现为胶块,在后期处理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空气干燥产品去除水分,后处理成本高,同时热处理会造成产品发生热交联或者分子量下降,造成溶解性变差或者产品性能下降。因此如何改善聚合条件,减少后处理步骤带来的缺点,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纯化过程能耗高,后处理过程造成产品交联变性等问题,达到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超临界CO2介质中制备高分子量高纯度聚丙烯酰胺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丙烯酰胺的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或者将含有丙烯酰胺的聚合单体和引发剂、聚合助剂,在有超临界CO2介质存在的高压釜中进行聚合;
所述聚合单体与所述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1×10-6~5×10-4,优选为1:1×10-5~4×10-4;或者所述聚合单体与所述引发剂、所述聚合助剂的重量比为1:1×10-6~5×10-4:1×10-6~2×10-4,优选为1:1×10-5~4×10-4:5×10-6~1.6×10-4
在聚合反应中,所述超临界CO2介质的用量使得所述丙烯酰胺占聚合反应原料总重量的5%-50%,优选为10%-40%;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0℃-80℃、压力为9MPa-60MPa、时间为2hr-20hr。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聚合助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或尿素。聚合助剂能够提高聚合的效率,所述聚合助剂可以为丙烯酰胺共聚物制备领域中公知的选择,本发明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情况下,所述聚合助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或尿素。
所述引发剂可以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过氧化物引发剂和偶氮引发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优选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所述氧化剂为水溶性氧化剂或者油溶性引发剂,选自BPO、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过硫酸铵,所述还原剂为硫酸亚铁铵和/或亚硫酸氢钠,优选为亚硫酸氢钠;所述氧化剂与所述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0.2~1:5,优选为1:0.5~1:2。
所述偶氮引发剂可以为偶氮引发剂,例如偶氮二异丁偶氮腈、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和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更优选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所述的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酯、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酰、过氧化二烷烃、过氧化酮以及氢基过氧化物,优选为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异丙苯。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和偶氮引发剂;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所述氧化剂与所述还原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2~1:5,优选为1:0.5-2;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引发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1:10,优选为1:0.5~1:2。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的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所述聚合反应可以分为低温聚合和高温聚合两个阶段,在聚合后期提高聚合温度,进一步提升聚合物的分子量;所述低温段聚合反应的温度为0-20℃、时间为4-12小时;所述高温段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1-2小时。
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聚合反应之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抽提去除聚合反应产物中的单体。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作为一种分离过程的开发和应用,是基于一种溶剂对固体和液体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在超临界状态下较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获得极大的提高。为了提高萃取效率,还可以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加入夹带剂组分,增加单体与萃取剂之间的选择性和溶解度。夹带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水、苯、四氯化碳、正已烷及萘等,优选的为甲醇、丙酮。所述萃取抽提的操作条件为:高压釜温度为40-100℃、压力为10-40MPa、解析器温度为50-70℃。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所述聚合单体中含有选自下列耐温抗盐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所述聚合单体中,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耐温抗盐单体的重量比为1:0.1~1:10,优选为1:0.25~1:1。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酰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2)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酰胺,将0.001-0.01重量份的亚硫酸氢钠、0.001-0.02重量份的过硫酸盐、0.001-0.02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5-0.01重量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5-0.01重量份的尿素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3)向所述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除氧10~20分钟;该惰性气体为不影响自由基聚合的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氩气,优选为氮气;
(4)通过高压泵向所述反应容器中注入CO2,并使其达到超临界状态;
(5)首先将反应容器的温度维持在0-20℃,进行低温段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4-12小时;然后将反应容器的温度升高并维持在60-80℃,进行高温段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2小时;
(6)用超临界CO2介质萃取抽提聚合反应产物中的未反应单体;高压釜温度为40-100℃,压力为10-40MPa,解析器温度为50-70℃。
步骤3可以在步骤2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之后进行;在步骤2中,可以将助剂和引发剂一次性加入,也可以分成几步在除氧操作前后分别加入。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丙烯酰胺和引发剂、聚合助剂加入高压釜;然后密闭吹氮气10分钟,排除残留在釜内的氧气;然后将钢瓶中CO2充入反应釜,釜内CO2升压到超临界状态,使单体充分溶解,单体的浓度为5-50%;然后保持压力为9-60MPa,温度为0-60℃,反应2-20小时后;根据聚合物对产品的要求,还可以将聚合反应升高到60℃,保持2小时,进一步增加产品分子量。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出气阀,使用高压泵使釜内压力保持10-20MPa,高压釜的温度保持在40-100℃,解析器温度为50-70℃,缓慢解析,解析完后关闭解析阀,一边降温,一边缓慢减压放出CO2,即可得到高分子量高纯度的聚丙烯酰胺白色粉末。该聚合物具有14.00-24.00dl/g的特性粘数。
超临界CO2环境具有惰性、不会导致副反应、溶解能力随压力变化、产品易纯化等特点;在一定温度下超临界CO2压力越大可溶解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就越大,在聚合反应中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得到特定分子量的窄分布;超临界CO2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易和产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的后处理过程;超临界CO2对高聚物有很强的溶胀能力,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分子量;在反应结束后用超临界萃取技术除掉体系中未反应的单体和引发剂,可以直接得到纯净的聚合物,CO2在作为反应介质的同时,又可作为萃取剂,可将反应过程和萃取分离过程结台起来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抽提,不仅减少了单体的含量,而且增加了产品的有效组分,提高了聚合物的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12.10克丙烯酰胺,加入0.0005克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2克过硫酸铵;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降温减压得到白色湿润块状物,测得其特性粘数为19.54dl/g。单体含量测定丙烯酰胺单体残余1.7%。
本发明中的特性粘数[η]为根据GB12005.1-89丙烯酰胺共聚物特性粘数测定方法测定得到的数值,该数值用于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
实施例2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12.10克丙烯酰胺加入0.002克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2克过硫酸铵;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降温减压得到白色湿润块状物,测得其特性粘数为14.26dl/g。单体含量测定丙烯酰胺单体残余0.7%。
实施例3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12.10克丙烯酰胺,加入0.0005克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2克过硫酸铵;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升高到80℃,保持1小时。
然后打开出气阀,用高压泵注入CO2,保持压力为11MPa,解析器温度为55℃,高压釜温度为50℃,缓慢解析使通过湿式流量计的CO2流量为40升(常压状态)/小时。最后一边降温,一边缓慢减压,经测定产物的特性粘数为23.80dl/g。单体含量测定丙烯酰胺单体残余0.03%。
实施例4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12.10克丙烯酰胺,加入0.0005克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2克过硫酸铵;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升高到60℃,保持1小时。
然后打开出气阀,用高压泵注入CO2,保持压力为13MPa,解析器温度为65℃,高压釜温度为60℃,缓慢解析使通过湿式流量计的CO2流量为10升(常压状态)/小时。最后一边降温,一边缓慢减压,经测定产物的特性粘数为21.20dl/g。单体含量测定丙烯酰胺单体残余0.1%。
实施例5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5.10克丙烯酰胺和6.20克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加入0.0005克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2克过硫酸铵;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升高到60℃,保持1小时。
然后打开出气阀,用高压泵注入CO2,保持压力为11MPa,解析器温度为55℃,高压釜温度为50℃,缓慢解析使通过湿式流量计的CO2流量为40升(常压状态)/小时。最后一边降温,一边缓慢减压,经测定产物的特性粘数为19.13dl/g。
实施例6
在100毫升高压釜中加入5.10克丙烯酰胺和6.20克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加入0.0005克过氧化苯甲酰;密闭并吹氮气10分钟排除氧气后加入亚硫酸氢钠0.002克。
使用高压泵充入CO2使达临界状态,进行聚合反应,温度为0℃、压力为14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然后将反应釜升高到60℃,保持1小时。
然后打开出气阀,用高压泵注入CO2,保持压力为11MPa,解析器温度为55℃,高压釜温度为50℃,缓慢解析使通过湿式流量计的CO2流量为40升(常压状态)/小时。最后一边降温,一边缓慢减压,经测定产物的特性粘数为16.40dl/g。

Claims (9)

1.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含有丙烯酰胺的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或者将含有丙烯酰胺的聚合单体和引发剂、聚合助剂,在有超临界CO2介质存在的高压釜中进行聚合;
所述聚合单体与所述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1×10-6~5×10-4;或者所述聚合单体与所述引发剂、所述聚合助剂的重量比为1:1×10-6~5×10-4:1×10-6~2×10-4
在聚合反应中,所述超临界CO2介质的用量使得所述聚合单体占聚合反应原料总重量的5%-50%;
所述聚合反应的压力为9MPa-60MPa,所述聚合反应依次包括低温段聚合反应和高温段聚合反应;所述低温段聚合反应的温度为0-20℃、时间为4-12小时;所述高温段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1-2小时;
在所述聚合反应之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抽提去除聚合反应产物中的未反应单体;
所述萃取抽提的操作条件为:高压釜温度为40-100℃、压力为10-40MPa、解析器温度为50-70℃;
所述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和偶氮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所述氧化剂选自BPO、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还原剂为硫酸亚铁铵和/或亚硫酸氢钠;所述氧化剂与所述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0.2-1:5;
所述偶氮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剂与所述还原剂的重量比为1:0.5-2;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助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或尿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临界CO2流体中含有夹带剂组分,所述夹带剂组分为甲醇和/或丙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单体中含有选自下列耐温抗盐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
所述聚合单体中,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耐温抗盐单体的重量比为1:0.1~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单体中,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耐温抗盐单体的重量比为1:0.25~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酰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2)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酰胺,将0.001-0.01重量份的亚硫酸氢钠、0.001-0.02重量份的过硫酸盐、0.001-0.02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0.005-0.01重量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05-0.01重量份的尿素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3)向所述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除氧10~20分钟;
(4)通过高压泵向所述反应容器中注入CO2,并使其达到超临界状态;
(5)首先将反应容器的温度维持在0-20℃,进行低温段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4-12小时;然后将反应容器的温度升高并维持在60-80℃,进行高温段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2小时;
(6)用超临界CO2介质萃取抽提聚合反应产物中的未反应单体;高压釜温度为40-100℃,压力为10-40MPa,解析器温度为50-70℃。
CN201410563139.7A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85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3139.7A CN105585650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3139.7A CN105585650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5650A CN105585650A (zh) 2016-05-18
CN105585650B true CN105585650B (zh) 2018-11-30

Family

ID=5592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3139.7A Active CN105585650B (zh) 2014-10-21 2014-10-21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5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4750B (zh) * 2018-01-18 2020-06-05 嘉兴学院 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
CN108314751B (zh) * 2018-01-18 2020-06-19 嘉兴学院 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的方法
CN108299597B (zh) * 2018-01-18 2020-06-19 嘉兴学院 一种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与海藻酸钠共聚物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91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分子量磺酸型聚丙烯酰胺及其制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99C (zh) * 1998-11-26 2002-02-1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制备聚丙烯酸的方法
CN101974122B (zh) * 2010-09-29 2012-07-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固体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914A (zh) * 2009-10-27 2011-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分子量磺酸型聚丙烯酰胺及其制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临界CO2下三元含氟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杨东元等;《有机氟化工》;20111215(第4期);第6-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5650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9643B (zh) 油田压裂液用耐高温聚合物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059828B (zh) 用于水基压裂液的稠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585650B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5601840B (zh) 一种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多元共聚物、制备方法及乳液型水基压裂液减阻剂
CN102336864B (zh) 高热稳定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483499A (zh) 一种工业及医疗检查手套浸渍用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WO2007103337A3 (en) Low molecular weight ampholytic polymers for personal care applications
RU2010111836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одопоглощающих полимерных частиц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ей капель раствора мономера
CN104448130A (zh) 油田用耐温抗盐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JP2006511657A5 (zh)
Li et al. Konjac glucomannan/polyacrylamide bicomponent hydrogels: Self-healing originating from sem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EP3196217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vinylamine crosslinked polymer particles
CN107325213B (zh) 一种分子量可调节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制备方法
CN102167766B (zh) 乙烯基氨基酸(酯)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DE602006016816D1 (de) Polymerisations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en
CN106317324B (zh) 制备减阻剂用稳定剂和页岩气压裂用减阻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10294820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US3316224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mers from open-chain n-vinyl amides in an aqueous medium with a catalyst comprising hydrogen peroxide and a nitrogen compound
CN108864387B (zh) 一种二氧化碳干法压裂用减阻剂及其应用
CN106432600B (zh) 一种延时增粘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09745C (zh) 等离子体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的方法
CN102633925B (zh) 低残单低分子量均聚n-乙烯基丁内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6279524B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用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及压裂用减阻剂
CN107759728B (zh) 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驱油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58405A (zh) 一种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