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3161B -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3161B
CN105543161B CN201410608454.7A CN201410608454A CN105543161B CN 105543161 B CN105543161 B CN 105543161B CN 201410608454 A CN201410608454 A CN 201410608454A CN 105543161 B CN105543161 B CN 105543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bio
liposome
active
active factor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84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3161A (zh
Inventor
南艳萍
张青
刘莹
张琪
张爱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uiyan Cosmet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Am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Am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Am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084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3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3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3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3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且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能够在冷藏下保存较长时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包括:1‑5份的磷脂,0.02‑0.2份胆固醇,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其中,所述磷脂和胆固醇形成脂质体,部分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包封在所述脂质体内,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该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其余部分为纯净水。

Description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因子是由多种细胞类型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产生,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等功能,尤其是能够有效的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例如:生物活性因子能够促进上皮细胞的营养代谢,预防皮肤受到紫外线、自由基等侵害;生物活性因子还能促使真皮层胶原细胞的增生,加速术后皮肤的修复。
常见的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因子有EGF(中文:表皮生长因子,英文:epidermalgrowth factor),BFGF(中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英文: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VEGF(中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等。包含多种生活因子的组合体可以称为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除了具备各种生物活性因子自身的功能外,各种生物因子之间还可以相互促进,所以,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在医疗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保存方法直接影响其生物活性的高低以及保存时间的长短,进而影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应用。脂质体是脂类分子(类脂)的自组装体,是一种由一个或多个脂质双层中间包覆微水相的结构。在脂质体的形成过程中,亲水的头部形成膜的内外表面层,而亲油性的尾部处于膜的中间。脂质体的这种结构使其能够携带生物制品,以改善生物制品的保存条件。
例如,公开号为CN 101444619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阳性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将一定质量比的大豆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加入阳离子附加剂十八胺,用无水乙醇溶解;第二步:将上述混合液加入旋转蒸发仪中,旋转蒸发,挥尽乙醇,形成均匀的脂质膜;第三步:加入柠檬酸缓冲液并进行水化处理,得到脂质体粗悬液;第四步:对脂质体粗悬液进行超声处理,再加以微孔滤膜整粒,得到空白脂质体;第五步: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溶液与生长因子保护剂溶液混合物加入空白脂质体溶液,调节pH至6.0-8.0,在25-45℃条件下温育10-40min,得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阳离子脂质体。
但是现有技术公开的脂质体只包含单一的生物活性因子,营养成分不全面,限制了脂质体的应用,而且,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包含的因子性质各不相同,适用的pH值也不同,所以,使用现有技术调节PH值孵育的方法,会造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提高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且能够延长保存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包括:1-5份的磷脂,0.02-0.2份胆固醇,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其中,所述磷脂和胆固醇形成脂质体,部分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包封在所述脂质体内,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其余部分为纯净水。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至少包含: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类胰岛素二号增长因子IGF-2、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优选的,所述磷脂由1∶1的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组成。
优选的,所述饱和磷脂为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所述不饱和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还包括:0.1-1份的维生素E或者0.1-1份的维生素C。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大于等于30%。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用有机溶剂溶解1-5份磷脂和0.02-0.2份胆固醇,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透明的脂膜;
将含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透明的脂膜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50-10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优选的,所述旋转蒸发的转速为70-100rpm;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转速为40-70rpm,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温度为20-25℃。
优选的,所述磷脂由1∶1的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组成,所述饱和磷脂为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所述不饱和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或者氯仿。
优选的,在所述用有机溶剂溶解磷脂和胆固醇的过程中,所述有机溶剂还溶解0.1-1份的维生素E;
或者,在将含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旋转水合脱膜过程中,加入0.1-1份的维生素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且性质稳定,生物活性高,能达到60-70%,可以有效的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营养代谢,预防皮肤受到紫外线、
自由基等侵害,还可以促使真皮层胶原细胞的增生。因此对皮肤术后可以加速修复,并具有抚平细纹,延缓皮肤老化等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在形成均匀脂膜后,通过将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该均匀脂膜水合脱膜,可以在保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较高活性的前提下,提高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包封率,并通过整粒,得到粒径为50-100nm且性质稳定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合理,且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所含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可以保持60-70%,并且可冷藏保存6个月,极大地改善了保存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基因表达方式检测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和原料的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提供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参考,其一个或多个实例描述于下文。提供每一实例作为解释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来产生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材料均可以通过商业途径或通过申请人获取。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该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包括:1-5份的磷脂,0.02-0.2份胆固醇,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其中,所述磷脂和胆固醇形成脂质体,部分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包封在所述脂质体内,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其余部分为纯净水。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至少包含如表1所示的生物活性因子。
表1
其中,hEGF(中文:人表皮生长因子,英文: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是由53个氨基组成的生物活性多肽,藉由刺激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之酪氨酸磷酸化,达到修补增生肌肤表层细胞,对受伤、受损之表皮肌肤拥有较佳疗效;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以新生的细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并且,hEGF还能止血,并具有加速皮肤和粘膜创伤愈合,消炎镇痛,防止溃疡的功效。
VEGF(中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与增殖,增加微静脉、小静脉的通透性,诱导丝氨酸蛋白酶和间质胶原酶的表达,使细胞质钙聚集,诱导血管生成,在创伤愈合、胚胎发育、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FGF(中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英文:fibroblast growth factor)是一种促细胞分裂的肝素结合蛋白,可诱导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在美容护肤方面具有抗皱,预防衰老;美白,祛斑;防晒和晒后修复;防粉刺以及去疤痕等作用。
TGF-β(中文:转化生长因子-β,英文: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是一多功能蛋白质,作用于中胚层,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贮存、胚胎发育、创伤和瘢痕修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GF-l(中文: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英文: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物质。IGF-1在婴儿的生长和在成人体内持续进行合成代谢作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舒张血管、促进骨的合成代谢保持其正常结构功能、促生长、促细胞分化、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
IGF-2(中文:类胰岛素二号增长因子,英文: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2),IGF-2的表达状况与肿瘤,以及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肿瘤治疗方面起重要作用。
KGF(中文: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英文: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作用于新生或老化的上皮细胞,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在刺激上皮细胞生长的同时,能启动上皮细胞对皮下间质组织的协调信号反馈,促进新组织的形成,安全性好,无潜在的副作用,以此达到皮肤除疤痕和抗辐射损伤的功能。
PDGF(中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或血小板衍生因子英文:platelet derivedgrowth factor),是一种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具有刺激特定细胞群分裂增殖的能力,促进纤维母细胞生成和胶原蛋白(尤其是I型及III型胶原)产生,增加皮肤弹性抚平皱纹。
优选的,所述磷脂由1∶1的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组成。
优选的,所述饱和磷脂为HSPC,所述不饱和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还包括:0.1-1份的维生素E或者0.1-1份的维生素C。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大于等于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且性质稳定,生物活性高,能达到60-70%,可以有效的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营养代谢,预防皮肤受到紫外线、自由基等侵害,还可以促使真皮层胶原细胞的增生。因此对皮肤术后可以加速修复,并具有抚平细纹,延缓皮肤老化等功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包括步骤:
步骤1、用有机溶剂溶解1-5份磷脂和0.02-0.2份胆固醇,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透明的脂膜;
步骤2、将含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步骤3、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50-10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含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中(以下简称复合活性因子溶液)至少包含如表1所示的生物活性因子,复合活性因子溶液可以通过公知渠道获得各种生物活性因子,再进行配比而获得,当然也可通过对组织工程皮肤条件培养液进行提纯浓缩处理后而得到。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或者氯仿或者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选择氯仿作为溶剂,则可在室温下溶解磷脂和胆固醇,并且形成的脂质体比较均匀,可以直接在室温下挥发;如果选择乙醇作为溶剂,则可在加热至45℃-55℃时溶解磷脂和胆固醇。
优选的,所述磷脂由1∶1的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组成。通过将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混合使用,可以获得适合的相转变温度,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旋转水合脱膜温度。
优选的,所述饱和磷脂为HSPC,所述不饱和磷脂为大豆卵磷脂。
优选的,在步骤1中,还可以添加0.1-1份的维生素E,或者在步骤2中还可以添加0.1-1份的维生素C。因为不饱和磷脂易氧化,添加维生素E或者维生素C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而稳定不饱和磷脂,优选的,维生素E或者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0.1-1份。
优选的,在所述旋转蒸发的转速为70-100rpm,利于溶剂蒸发,并形成均匀脂膜。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转速为40-70rpm,利于形成均匀稳定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并利于均匀脂膜均匀脱落。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温度为20-25℃,可以制备比较稳定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提高复合活性因子的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在形成均均匀脂膜后,通过将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该均匀脂膜旋转水合脱膜,可以在保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较高活性的前提下,提高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包封率,并通过整粒,得到粒径为50-100nm且性质稳定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合理,且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所含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可以保持60-70%,并且可冷藏保存6个月,极大地改善了保存条件的要求。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细胞培养、化妆品、药品等方面;且与单一生物活性因子相比,含有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营养更丰富,可以有效的与皮肤细胞发生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营养代谢,预防皮肤受到紫外线、自由基等侵害,还可以促使真皮层胶原细胞的增生。因此对皮肤术后可以加速修复,并具有抚平细纹,延缓皮肤老化等功能。
我们通过对几种基因的表达的方式检测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生物活性,即根据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抗氧化指标CAT、GSH、Cu-SOD、Mn-SOD检测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检测结果可知,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生物活性和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相比,保持了60%-70%的生物活性。
实施例
下面的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是想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仅以原料为质量分数为1%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使用时,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的浓度并不对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构成影响。
实施例1
用氯仿溶解0.5份HSPC、0.5份大豆卵磷脂和0.02份胆固醇,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7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05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0℃以及40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5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32%,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64%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30%,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0%以上的活性。
实施例2
用乙醇溶解1份HSPC、1份大豆卵磷脂和0.1份胆固醇,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10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5℃以及70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10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6%,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70%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40%,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6%以上的活性。
实施例3
用氯仿溶解2.5份HSPC、2.5份大豆卵磷脂和0.2份胆固醇,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8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08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3℃以及70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8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4%,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68%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40%,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5%以上的活性。
实施例4
用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溶解2份HSPC、2份大豆卵磷脂、0.1份胆固醇和0.1份维生素E,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6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07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2℃以及40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6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9%,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70%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45%,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7%以上的活性。
实施例5
用氯仿溶解1.5份HSPC、1.5份大豆卵磷脂、0.15份胆固醇,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8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08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和0.5份维生素C,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5℃以及60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10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7%,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68%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42%,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2%以上的活性。
实施例6
用乙醇溶解1.8份HSPC、1.8份大豆卵磷脂、0.18份胆固醇,并加纯净水至100份,在80rpm转速下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
将含0.007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和1份维生素C,与所述均匀脂膜混合后,在25℃以及65rpm的转速下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9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结论,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8%,保持复合生物活性因子溶液中68%以上的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主要为EGF、BFGF、VEGF、IGF1、IGF2、TGF-B1、TGF-B2、PDGF和KGF,在2-8℃下保存6个月以后,包封率为43%,复合生物活性因子保持64%以上的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有机溶剂溶解1-5份磷脂和0.02-0.2份胆固醇,减压旋转蒸发,挥尽有机溶剂,形成均匀脂膜,其中,所述磷脂由1:1的饱和磷脂和不饱和磷脂组成;
将含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旋转水合脱膜,形成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
其中,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至少包含: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类胰岛素二号增长因子IGF-2、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将所得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粗脂质体整粒成粒径为50-100nm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其中,所述旋转蒸发的转速为70-100rpm;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转速为40-70rpm,所述旋转水合脱膜的温度为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磷脂为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所述不饱和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或者氯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有机溶剂溶解磷脂和胆固醇的过程中,所述有机溶剂还溶解0.1-1份的维生素E;
或者,在将含0.005-0.01份复合生物活性因子的溶液与所述均匀脂膜旋转水合脱膜过程中,加入0.1-1份的维生素C。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的包封率大于等于30%。
CN201410608454.7A 2014-10-31 2014-10-31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43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8454.7A CN10554316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8454.7A CN10554316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3161A CN105543161A (zh) 2016-05-04
CN105543161B true CN105543161B (zh) 2019-08-02

Family

ID=5582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8454.7A Active CN10554316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3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5518B (zh) * 2016-08-31 2018-12-07 河南佰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Fgf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1486A (zh) * 2016-10-26 2017-03-15 武汉汉密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脐带血干细胞衍生液的脂质体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2138144B (zh) * 2019-06-28 2023-02-24 杭州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中心 一种包含活性生物因子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5078A (zh) * 2019-08-23 2019-12-20 镇江大美瑞珍麦迪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养发育发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4513A (zh) * 2022-01-07 2022-05-17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一种复合益生菌苦参碱椰子油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7858A1 (en) * 2003-12-04 2005-06-08 Vectron Therapeutics AG Drug delivery vehicles and uses thereof
CN102949345A (zh) * 2012-06-15 2013-03-0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007A (zh) * 2013-10-15 2014-01-22 天博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皮肤活性因子类柔性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7858A1 (en) * 2003-12-04 2005-06-08 Vectron Therapeutics AG Drug delivery vehicles and uses thereof
CN102949345A (zh) * 2012-06-15 2013-03-0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007A (zh) * 2013-10-15 2014-01-22 天博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皮肤活性因子类柔性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脂质体的制备和评价;黄亚东等;《中国药学杂志》;20080731;第43卷(第13期);第992-99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3161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3161B (zh)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Sun et al. Low-molecular-weight fractions of Alcalase hydrolyzed egg ovomucin extract exer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mediated nuclear factor κB pathway
Xiao et al. Zwitterionic hydrogel for sustained release of growth factors to enhance wound healing
CN106344427A (zh) 用于面部护理的多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001133453A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ную клеточную культуральную среду,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CN102302416B (zh) 一种辅酶q-10/egf脂质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Bae et al. Enhanced regenerative healing efficacy of a highly skin-permeable growth factor nanocomplex in a full-thickness excisional mouse wound model
CN106309150B (zh) 一种医用胶原蛋白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47531A (zh) 皮肤胶原产生促进剂
CN112137959A (zh) 一种卵质虾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及制备方法
CN108721137A (zh) 一种用于修复皮肤的冻干粉
WO2002072136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timulating wound healing and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CN110179679A (zh) 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提取物的生物养颜修护面膜精华、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87741B1 (ko) 생체모방 아미노산 복합물과 폴리뉴클레오타이드를 함유하는 피부재생 및 피부손상 치유용 조성물
KR20180134468A (ko) 스피큘과 해양콜라겐 및 해양심층수를 포함하는 해양 화장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919789A (zh) 表皮生长因子与褪黑素合成的美白抗皱修复液
Cai et al.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photoag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Lombardi et al. Type I collagen suspension induces Neocollagenesis and Myodifferentiation in fibroblasts In vitro
KR20180053601A (ko) 성장인자와 사이토카인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Yamamoto et al. Evalua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incorporating skin care product in culture experiment using human fibroblasts
JP2008162987A (ja) 心房利尿ホルモンファミリー分子を活性物質として含有する組織再生製剤また該製剤をもちいる組織再生方法、および心房利尿ホルモンファミリー分子を活性物質として含有する発毛、増毛、育毛剤および皮膚組織修復改善剤また該製剤を用いる発毛、増毛、育毛促進方法および皮膚組織修復改善方法
KR20170049299A (ko) 성장인자와 사이토카인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US11147882B2 (en) Method for preserving and stabilizing proteins for formulations of sanitary,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products
CN1660410A (zh) 一种bFGF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023631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e for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Drug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8

Address after: 710077 room 10301, unit 1, building 1, No. 4, gazelle 1st Road, hi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Ruiyan Cosme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7 room 307, No. 4, gazelle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AMY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