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9352A -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9352A
CN105539352A CN201510919709.6A CN201510919709A CN105539352A CN 105539352 A CN105539352 A CN 105539352A CN 201510919709 A CN201510919709 A CN 201510919709A CN 105539352 A CN105539352 A CN 105539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ortion
gas
charging
dip plane
gas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97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9352B (zh
Inventor
李金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9197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9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9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9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9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9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充气机,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安全气囊主体;引导器,其一端与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进入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进入第二充气部。本发明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从而对乘客的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

Description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气囊具有很大长度的扩散器(连接线)设置在充气机的前面,以便在车辆的纵向以弯曲的形式延伸。该扩散器通过形成在气囊纵向端部(即后端部分)的气体进气口插入该气囊中。该充气机经形成在扩散器上的气体供给口(大量气体出口)将气体供给到气囊中。但该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较慢,在车辆侧面碰撞或倾翻等情况下,并不能将安全气囊立即充满,从而对乘客的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高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从而对乘客的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包括:
安全气囊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所述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分布在每一车座的前方;
充气机,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所述安全气囊主体;
引导器,其一端与所述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所述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成设定的夹角设置,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
其中,所述充气机和引导器均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上方,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与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与另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充气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设置在每一车座的后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均由软保护套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满气体后能冲破所述软保护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充满气体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相互抱和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安全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在水平方向上折叠成波纹管状,并以折叠状态沿所述车座的后部存放形成于车座后背主体与车座衬里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两个引导管在所述引导器内部上下排布,且位于上部的一个引导管的长度大于位于下部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长度1~2cm。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第一充气部位于所述第二充气部的左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车座的左右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一弯折部和一竖直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竖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垂直所述车座的后背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沿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向前展开。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或倾翻时,所述充气机中的气体通过两个引导管分别经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进入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由于与第一充气部连通的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充气部,而不会在气体通道经过多次弯折后才到达第一充气部,气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充满整个第一充气部;与此同时,由于与第二充气部连通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成设定的夹角设置,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顺利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不会发生气体传输遇到阻碍,影响充气速度的现象,也能迅速充满第二充气部。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的过程中,由于两个限位通道的引导作用,均向车座前方的乘客方向伸展,并最终由于弧形的设计相互抱和在一起,将乘客限定在其设定的安全保护空间中,在提高充气速度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包括:
安全气囊主体1,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11,气体供给口设置在安全气囊主体的中部,而不是传统的后部,以使得充气机中的气体能够迅速进入左右两个充气部,缩短气体与两个充气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12和第二充气部13,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分布在每一车座4的前方,以将车座上的乘客保护在二者形成的安全空间中。
充气机2,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引导器通过用形成在充气机的气体出口的外螺纹部分啮合形成在引导器后端的内螺纹部分以基本上同轴关系气密地连接在充气机的一端。
引导器3,其一端与所述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充气机的气体出口和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处均设置有一个开有两个孔洞的板体5,所述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每一引导管的一端均与充气机的气体出口处设置的板体的其中一个孔洞连接,每一引导管的另一端均与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处设置的板体的其中一个孔洞连接。一个引导管31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311,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充气部,即沿着左下方顺利进入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32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321和第三倾斜面322,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成设定的夹角设置,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即沿着右下方顺利进入第二充气部。相比于气体在气体通道中经多次转折后进入充气部,将气体的转折过程限定在引导管的一端的有限空间中,提高了充气速度。
其中,所述充气机和引导器均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上方,且顺次安装。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14和第二气体通道15,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与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充气部,充气机提供的气体依次经过一个引导管和第一气体通道后进入第一充气部中;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与另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充气部,充气机提供的气体同时依次经过另一个引导管和第二气体通道后进入第二充气部中。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设置在每一车座的后部,以减小占用空间,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均由软保护套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满气体后能冲破所述软保护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充满气体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相互抱和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安全空间。由于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在充满气体后,第一充气部与第二充气部有部分重合,以保证安全气囊整体构成一个闭合状,提供足够的缓冲作用。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在水平方向上折叠成波纹管状,并以折叠状态沿所述车座的后部存放形成于车座后背主体与车座衬里形成的空间内。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或倾翻时,充气机开始向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充气,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打开并冲破安全气囊主体的两个侧壁向车座前方展开。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两个引导管在所述引导器内部上下排布,且位于上部的一个引导管的长度大于位于下部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长度1~2cm,以方便对不同位置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同时充气。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度,以将两路气体顺利且分别反射入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第一充气部位于所述第二充气部的左侧,以分别与两个引导管对应。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车座的左右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限位通道6,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一弯折部61和一竖直部62,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竖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垂直所述车座的后背延伸。弯折部设置成与车座侧壁配合的弧形状,以引导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的展开,竖直部进而引导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继续向车座前方延伸。
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中,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一体成型,以方便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沿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顺利向前展开。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气囊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气体供给口,所述气体供给口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分布在每一车座的前方;
充气机,其通过一引导器将气体供给所述安全气囊主体;
引导器,其一端与所述充气机的气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气体供给口连通,所述引导器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经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充气部,另一个引导管的靠近所述气体供给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成设定的夹角设置,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的两次反射后经气体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充气部;
其中,所述充气机和引导器均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上方,所述气体通道包括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与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与另一个引导管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充气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设置在每一车座的后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相对的两个竖直侧壁均由软保护套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满气体后能冲破所述软保护套,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充气部的弧度大于第二充气部的弧度,充满气体的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相互抱和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安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均在水平方向上折叠成波纹管状,并以折叠状态沿所述车座的后部存放形成于车座后背主体与车座衬里形成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两个引导管在所述引导器内部上下排布,且位于上部的一个引导管的长度大于位于下部的另一个引导管的长度1~2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所述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所述安全气囊主体内部左右并排分布,且所述第一充气部位于所述第二充气部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的左右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包括一弯折部和一竖直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全气囊主体的竖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垂直所述车座的后背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充气部和第二充气部在充气后沿所述弯折部和竖直部向前展开。
CN201510919709.6A 2015-12-11 2015-12-11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Active CN105539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709.6A CN105539352B (zh) 2015-12-11 2015-12-11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709.6A CN105539352B (zh) 2015-12-11 2015-12-11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9352A true CN105539352A (zh) 2016-05-04
CN105539352B CN105539352B (zh) 2018-03-20

Family

ID=5581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9709.6A Active CN105539352B (zh) 2015-12-11 2015-12-11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93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008850A1 (de) 2019-12-19 2021-06-24 Daimler Ag Insassen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408A (zh) * 2001-07-23 2004-11-03 �����Զ�����ʽ���� 具有扩散器结构的安全气囊系统
CN1636802A (zh) * 2003-12-25 2005-07-13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88398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和气囊装置
EP1889759A1 (en) * 2005-06-08 2008-02-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JP2008149829A (ja) * 2006-12-15 2008-07-03 Toyoda Gosei Co Ltd 後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090126087A (ko) * 2008-06-03 2009-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CN10441747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JP2015058908A (ja) * 2013-09-20 2015-03-30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頸部保護用エアバッ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408A (zh) * 2001-07-23 2004-11-03 �����Զ�����ʽ���� 具有扩散器结构的安全气囊系统
CN1636802A (zh) * 2003-12-25 2005-07-13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及气囊装置
EP1889759A1 (en) * 2005-06-08 2008-02-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CN188398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和气囊装置
JP2008149829A (ja) * 2006-12-15 2008-07-03 Toyoda Gosei Co Ltd 後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090126087A (ko) * 2008-06-03 2009-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CN10441747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JP2015058908A (ja) * 2013-09-20 2015-03-30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頸部保護用エアバッ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9352B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8580B (zh) 用于鞍式牵引车挂车的插头悬臂架以及插接耦合系统
WO2008058161B1 (en) Recycled material insulation
CN103241455B (zh) 叠扣式缓冲气柱结构
CN105539352A (zh) 具有快充结构的安全气囊
EP3725600A1 (en) Airbag, airbag system, and automobile
CN103979205B (zh) 具有边角改良结构的空气防震套
CN104129443A (zh) 节能汽车
CN105564359A (zh) 及时充气的安全气囊
CN213229852U (zh) 一种包装组件及空调器组件
CN109969610A (zh) 一种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10545U (zh) 一种遮光显示屏
US9937787B2 (en) Filler pipe
CN204512939U (zh) 低温罐式集装箱
CN2175295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生产的超声波焊接装置
CN104165519A (zh) 废铝投料熔炼装置
CN101088808A (zh) 汽车多层气囊保护装置
CN203807141U (zh) 一种多管充绒机
CN208665710U (zh) 一种立式包装站立袋输送整型及阵列机构
CN104658099A (zh) 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
CN217145914U (zh) 汽车安全气囊
JP2010116192A (ja) 車両用燃料供給装置
CN205186072U (zh) 一种设有口袋结构的侧气囊
CN107372287A (zh) 鱼苗对冲运输装置
CN104260737A (zh) 高速火车
CN204341553U (zh) 一种快递包装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9

Address after: 215100 4th floor, building 5, No. 892, Wusong Road, Guoxiang street,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rvey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031 five li 17, South Road, Jiangnan District,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Patentee before: Li Jinxi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5

Address after: 213300 No. 83, Renmin Road, shezhu Town,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uit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100 4th floor, building 5, No.892 Wusong Road, Guoxiang street,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rvey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