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3012A -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3012A
CN105533012A CN201510470504.4A CN201510470504A CN105533012A CN 105533012 A CN105533012 A CN 105533012A CN 201510470504 A CN201510470504 A CN 201510470504A CN 105533012 A CN105533012 A CN 105533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berry
health tea
mixed health
tea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05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锐
骆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CITY HUARUI BLUEBER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CITY HUARUI BLUEBER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CITY HUARUI BLUEBER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CITY HUARUI BLUEBER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05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3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3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保健茶配方,包括蓝莓保健茶原料,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粒径介于50-500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为主要原料,可以单独制作成蓝莓保健茶,还可以与茶叶和/或甜叶菊混合制成蓝莓保健茶,由于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茶叶的种类繁多,与不同的茶叶搭配,可以制成口感各异的蓝莓保健茶,既保留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又保留了茶的清香口感,即冲即饮,上述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蓝莓,又称越橘,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新兴果树,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止脑神经衰弱等保健功能。蓝莓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普遍接受的产品,我国蓝莓栽培历史短,但是发展迅猛。尤其是近三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目前已超过一千公顷,我国蓝莓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蓝莓的大量种植,蓝莓叶、蓝莓枝及蓝莓梗的产量也随之增加且还没有很好利用,但对蓝莓叶、蓝莓枝及蓝莓梗的加工利用极少,大部分当做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现有的蓝莓保健茶,绝大部分采用蓝莓果为原料制作而成,而蓝莓果产量有限,价格高昂,而且通过蓝莓果发酵而成,工艺复杂,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蓝莓叶、蓝莓枝及蓝莓梗中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使用蓝莓叶、蓝莓枝及蓝莓梗作为原料制作蓝莓保健茶的报道,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工艺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保健茶,使用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为蓝莓保健茶原料,可以单独制作成蓝莓保健茶,还可以与茶叶和/或甜叶菊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不同种类蓝莓保健茶,由于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单独泡茶时口感清澈,香气怡人;而茶叶的种类繁多,与不同的茶叶搭配,可以制成口感各异的蓝莓保健茶,既保留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又保留了茶的清香口感,而且携带储存方便,即冲即饮;加入甜叶菊,可以增加甜度,调节口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粒径介于50-500目之间。
较优地,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甜叶菊,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与所述甜叶菊的重量比为100:0.1-5。
较优地,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茶叶,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茶叶和所述甜叶菊的重量比为100:1-100:0.1-5。
较优地,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茶叶,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与所述茶叶的重量比为100:1-100。
较优地,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蓝雨、粉蓝或者圆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为全干、半干或者3-4成干。
较优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通过晒干或者焗干干燥而成。
较优地,所述茶叶选自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或者黑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到所需的粒度后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上述的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3)往粉碎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添加茶叶和/或甜叶菊,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4)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粒径介于50-500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为主要原料,可以单独制作成蓝莓保健茶,还可以与茶叶和/或甜叶菊混合制成蓝莓保健茶,由于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而茶叶的种类繁多,与不同的茶叶搭配,可以制成口感各异的蓝莓保健茶,既保留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又保留了茶的清香口感,而且携带储存方便,即冲即饮,上述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粉蓝”叶片(日晒)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定性分析的HPLC色谱图。
图2为“蓝雨”叶片(日晒)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定性分析的HPLC色谱图。
图3为蓝莓叶片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化合物鉴定的图表(表1),注:表中1,2,3,4,8,12,13属于绿原酸,其余属于黄酮醇苷。
图4为蓝莓叶片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化合物定量分析的图表(表2),表中所示为蓝莓叶片中绿原酸相对含量(单位mg/g干重)。
图5为蓝莓叶片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化合物定量分析的图表(表3),表中所示为蓝莓叶片中黄酮醇苷相对含量(单位mg/g干重)。
图6为“蓝雨”叶片(日晒)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280nm定性分析的HPLC色谱图。
图7为蓝莓叶片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280nm化合物鉴定的图表(表4),图6中,编号以为的峰为在280nm下同样有吸收的绿原酸和黄酮醇苷。
图8为蓝莓叶片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280nm化合物定量分析的图表(表5),表中所示为蓝莓叶片中原花青素相对含量(单位mg/g干重)。
图9为蓝莓梗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化合物定性分析的HPLC色谱图。
图10为蓝莓梗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化合物定量分析的图表,图9中,编号以为的峰为在280nm下同样有吸收的绿原酸和黄酮醇苷。
图11蓝莓梗泡后的蓝莓保健茶中原花青素相对含量(单位mg/g干重)的图表(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粒径介于50-500目之间,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蓝雨、粉蓝或者圆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直接冲泡,泡出的蓝莓保健茶颜色清澈,清香怡人,而且富含花青素,可以起到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实施例2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叶100g;
绿茶100g;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选自蓝雨,蓝雨为蓝莓的一个品种,属于南高丛品系,因其具有相对较多的野生蓝莓的基因,所以在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生长强势、根系适应性强,枝条生长量大等特点。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好,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正常开花结实。蓝莓的品种众多,而不同品种的蓝莓其蓝莓叶、蓝莓梗或者蓝莓枝中含有的花青素的含量差异巨大,而蓝莓叶、蓝莓梗或者蓝莓枝中含有的花青素的含量又决定了由其冲泡出的蓝莓保健茶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制作蓝莓保健茶时,蓝莓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是蓝莓叶、蓝莓梗或者蓝莓枝中含有的花青素的含量高的品种。本发明仅仅列举了常见的几种蓝莓品种来做举例说明,而不仅仅限于这几种蓝莓品种,显然采用其他的蓝莓品种的蓝莓叶、蓝莓梗或者蓝莓枝来制备蓝莓保健茶,仅仅是口感及营养价值存在差别。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为全干,通过日晒晒到全干。干燥程度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获得的蓝莓保健茶口感以及营养成分含量也不同。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粒径为500,所述绿茶的粒径为500目。
实施例3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梗100g;
甜叶菊1g;
较优地,所述蓝莓梗选自粉蓝,粉蓝是蓝莓的一个品种,197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是由Menditoo×Tifblue杂交育成,晚熟种。树势强,直立型,果粒中等大小,比梯芙蓝的果粒略小,肉质极硬,甜度BX15.2%,酸度pH3.40,有香味。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且干,裂果少,贮藏性好,产量高。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为半干,通过日晒晒到半干,或者通过焗烤至半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梗粒径为50,所述红茶的粒径为50目。
实施例4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枝100g;;
乌龙茶20g;
较优地,所述蓝莓枝选自圆蓝,圆蓝是蓝莓的一个品种主产地为贵州省麻江县黔甬蓝莓基地。
较优地,所述蓝莓枝为半干,通过日晒晒到3-4成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枝粒径为200,所述乌龙茶的粒径为200目。
实施例5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叶和蓝莓枝50g;
黄茶20g;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和蓝莓枝选自蓝雨,蓝雨为蓝莓的一个品种,属于南高丛品系,因其具有相对较多的野生蓝莓的基因,所以在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生长强势、根系适应性强,枝条生长量大等特点。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好,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正常开花结实。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和蓝莓枝为全干,通过日晒晒到全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和蓝莓枝粒径为100,所述黄茶的粒径为300目。
实施例6
一种蓝莓保健茶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梗和蓝莓枝100g;
白茶100g;
甜叶菊0.1g;
较优地,所述蓝莓梗和蓝莓枝选自蓝雨,蓝雨为蓝莓的一个品种,属于南高丛品系,因其具有相对较多的野生蓝莓的基因,所以在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生长强势、根系适应性强,枝条生长量大等特点。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好,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正常开花结实。
较优地,所述蓝莓梗和蓝莓枝为全干,通过日晒晒到全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梗和蓝莓枝粒径为400目,所述白茶的粒径为100目。
实施例7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蓝莓叶、蓝莓枝和蓝莓梗100g;
黑茶20g;
甜叶菊5g;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梗枝选自蓝雨,蓝雨为蓝莓的一个品种,属于南高丛品系,因其具有相对较多的野生蓝莓的基因,所以在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生长强势、根系适应性强,枝条生长量大等特点。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好,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正常开花结实。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枝和蓝莓梗为全干,通过日晒晒到全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枝和蓝莓梗粒径为400目,所述黑茶的粒径为100目。
实施例8
一种蓝莓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果250g;
黑茶20g。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枝选自蓝雨,蓝雨为蓝莓的一个品种,属于南高丛品系,因其具有相对较多的野生蓝莓的基因,所以在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生长强势、根系适应性强,枝条生长量大等特点。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好,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种植,正常开花结实。除了上述搭配以为,还可以使用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梗种的任意一种与进行搭配进行冲泡。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蓝莓枝为全干,通过日晒晒到全干。
较优地,所述蓝莓叶粒径为300目,所述黑茶的粒径为300目。
实施例9
实施例1所述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到所需的粒度后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制作的蓝莓保健茶,经过定性和定量试验检测发现,用本发明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制作的蓝莓保健茶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花青素含量可达4-20mg/g(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梗/蓝莓果干重),颜色清澈,口感佳。
实施例10
实施例2-8所述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3)送入搅拌机,然后加入茶叶和/或甜叶菊,与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的粉碎物混合均匀;
4)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制作的蓝莓保健茶,经过定性和定量试验检测发现,用本发明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制作的蓝莓保健茶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花青素含量可达4-20mg/g(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梗/蓝莓果干重),颜色清澈,口感佳。
检测方法如下:
一、试验材料:1、材料:按上述配方称取“粉蓝”、“蓝雨”、“圆蓝”叶片和、“蓝雨”、“圆蓝”梗干样,分别用日晒和焗烤两者方式干燥后粉碎到所需的粒径,然后开水冲泡后,将水液过滤出待检测。
2、试剂:乙腈(色谱纯)和甲醇(色谱纯)购于北京先明乐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油醚(分析纯)、甲醇(分析纯)和甲酸(分析纯)购自北京化工厂,HPLC级纯水由Millopore,Billlerica,MA,USA)制备。
3、仪器设备:戴安(DionexHPLC-DAD)分析系统,配置P680HPLC泵,TCC-100柱温箱,PDA-100光电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和Chromeleon工作站。
二、实验方法
1、检测对象:开水冲泡后的蓝莓保健茶
2、检测方法:采用ADA检测器,分别在350nm和280nm两个波长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出的总峰面积与已知标准品的峰面积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相对标准品的各成分含量。
3、标准品:芦丁(quercetin-3-O-rutinoside,rutin)、绿原酸(trans-5-caffeoylquinicacidchlorogenicacid)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三、实验结果
1、叶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和280nm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1、叶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定性分析,结果如附图1-3所示;
1.2、叶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定量分析,结果如附图4-5所示;
1.3、叶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280nm定性分析,结果如附图6-7所示;
1.4、叶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280nm定量分析,结果如附图8所示;
2、梗浸泡后的蓝莓保健茶350nm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如附图9-11所示;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三种不同品种的蓝莓,“粉蓝”、“蓝雨”、“圆蓝”,其叶和梗分别冲泡后获得的蓝莓保健茶,在350nm和280nm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虽然不同品种冲泡后的酒液花青素含量差异,但是花青素含量都可达4-20mg/g(蓝莓叶/蓝莓枝/蓝莓梗/蓝莓果干重),营养价值高,还可以与不同的茶叶和/甜叶菊搭配,可以制成口感各异的蓝莓保健茶,既保留了蓝莓的营养价值,又保留了茶的清香口感,而且携带储存方便,即冲即饮,上述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干燥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粒径介于50-500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甜叶菊,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与所述甜叶菊的重量比为100: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茶叶,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所述茶叶和所述甜叶菊的重量比为100:1-100: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中还包括茶叶,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与所述茶叶的重量比为100:1-1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保健茶原料选自蓝雨、粉蓝或者圆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为全干、半干或者3-4成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莓保健茶配方,其特征在于: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通过晒干或者焗干干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蓝莓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选自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或者黑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到所需的粒度后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蓝莓保健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洗净,然后晒干或者焗干;
2)将干燥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
3)往粉碎好的蓝莓叶、蓝莓梗、蓝莓枝或者蓝莓果中添加茶叶和/或甜叶菊,送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4)灭菌包装,制成袋状或者包状的蓝莓保健茶。
CN201510470504.4A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5533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0504.4A CN105533012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0504.4A CN105533012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3012A true CN105533012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3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0504.4A Pending CN105533012A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30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2558A (zh) * 2017-04-14 2017-07-21 安徽金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49391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13749166A (zh) * 2021-09-07 2021-12-07 程东海 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529A (zh) * 2011-07-24 2011-12-14 马伟光 一种蓝莓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8961A (zh) * 2014-06-02 2014-08-20 镇江绿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水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529A (zh) * 2011-07-24 2011-12-14 马伟光 一种蓝莓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8961A (zh) * 2014-06-02 2014-08-20 镇江绿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水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UN-I) HYUN C C,等: ""Tea composition, comprises blueberry, green tea dried leaf, stevioside, citric acid, collagen and vitamin C", KR20090007512 A", 《DWPI摘要》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2558A (zh) * 2017-04-14 2017-07-21 安徽金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49391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绿原酸含量蓝莓叶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13749166A (zh) * 2021-09-07 2021-12-07 程东海 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jelić et al. Promising cornelian cherry (Cornus mas L.) genotypes from natural population in Serbia
CN104974914A (zh) 一种蓝莓酒配方
CN101838292B (zh) 从植物里提取分离多酚的方法
CN105669329A (zh) 一种苦菊种植时使用的营养剂
CN105533012A (zh) 一种蓝莓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Đurić et al.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tracts as biostimulators in organic agriculture
CN102061104A (zh) 一种从紫薯中提取色素用于真丝染色的方法
CN105379571B (zh) 一种促进玫瑰茄花萼中花青素积累的方法
CN105053170B (zh) 一种番木瓜保鲜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14643A (zh) 红枣健康浓缩汁及其制备方法
García-Rodríguez et al. Saffron quality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forcing conditions, considering various vegetative stages of corms
KR20180072215A (ko) 토마토 항산화 액비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98265B1 (ko) 고추 항산화 액비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896146B (zh) 一种天然苋菜红食用色素的提取方法
CN104356107A (zh) 一种提取紫山药皮中花青素的方法
CN103040062B (zh) 红象草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Telesiński et al. Fluoride content and biological value of flowers of some chamomile (Matricaria recutita L.) cultivars.
CN104086322B (zh) 一种生物农药
CN103642268B (zh) 火炬树果实红色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Makhoul et al. Som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ite (Morus alba L.) and black (Morus nigra L) mulberry phenotypes in Tartus Syria
CN105001284B (zh) 一种紫小麦麦麸花色苷提取方法
CN103054123B (zh) 花青素饮料以及红象草在制备花青素饮料中的应用
CN105713837B (zh) 一种高产多糖小球藻种的分离方法
JP2017104060A (ja) トマト
Khan et al. The berries of Santalum album L. as a new source of cyanidin-3-glucoside and chemical profiling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berry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