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2953B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32953B CN105532953B CN201610102084.9A CN201610102084A CN105532953B CN 105532953 B CN105532953 B CN 105532953B CN 201610102084 A CN201610102084 A CN 201610102084A CN 105532953 B CN105532953 B CN 1055329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vane
- impurity removing
- circulating
- belt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属于茶叶炒干机领域,包括支撑架、循环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动力装置、内筒、外壳,以及盘旋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若干导叶板,其中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在所述外壳外设有保温层,所述导叶板的截面呈倒写的“V”型,在所述导叶板前端设有出料板,在所述导叶板之间设有塑形板,所述塑形板的旋向与所述导叶板的旋向相反,在所述内筒一端设有传动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轮连接,本发明在对茶叶炒干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的方式进行,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诸多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尤其是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将茶叶炒干,然而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在工作过程中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导叶板从内筒的进料端到出料端是一个完整的板体结构,因此茶叶在运动到出料口时,和容易被导叶板的末端打碎,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品质;2、现有导叶板的截面呈矩形,因此茶叶在翻炒时茶叶会垂直撞击到导叶板上,这不仅增加了茶叶的破碎率,而且还炒出的茶叶形状也不美观,降低了茶叶的品质;3、茶叶在翻炒过程中难免都会有些碎渣,现有的炒干机在炒干的过程中,无法将茶叶内的碎渣清理干净,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品质;4、现有炒干机的循环传送装置在传送过程中,将茶叶输送到内筒的进料端后,需要有专门的工人将进料端处的茶叶推进内筒内,这首先是浪费劳动力,增加生产的成本,然后工人在将茶叶推进内筒时,还会对茶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这不仅是降低了茶叶的品质,而且还严重的降低了茶叶成品的合格率;5、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都是通过摩擦轮来带动内筒转动,采用摩擦轮传动不仅噪音大,而且传动的稳定性低,时间长了摩擦轮的摩擦效果就会减低,此时就很难起到传动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包括支撑架、循环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动力装置、内筒、外壳,以及盘旋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若干导叶板,其中所述导叶板的截面呈倒“V”型,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茶叶也在翻炒时与导叶板撞击的力度,让茶叶在撞击到导叶板上后更容易翻滚,从而让茶叶的卷曲效果更加完美。
在相邻的所述导叶板之间设有塑形板,所述塑形板的旋向与所述导叶板的旋向相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茶叶塑形的效果,通过塑形板与导叶板的配合,使得茶叶在翻炒时卷曲的形状更加美观,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在所述导叶板前端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所述导叶板的角度小于40度,在实际中可以让导叶板与出料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30度左右,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茶叶在出料口处与导叶板的撞击,从而减低茶叶的破损率。
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传送段、循环传送带和进料传送段,所述述循环传送带的首端与所述出料传送段连接,所述述循环传送带的末端与所述进料传送段连接,茶叶在离开内筒的出料口后,依次经过出料传送段、循环传送带和进料传送段后,再次进入内筒内进行翻炒,通过这种循环翻炒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在所述出料传送段处分别设有出料传送带、开关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变频器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内驱动电机的转速,最终到达控制内筒转速的目的,在所述出料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出料传送口,循环传送带的首端位于出料传送口内,在所述出料传送口处设有除杂机构,茶叶在到达出料传送口处时,除杂机构将混在茶叶中的碎渣清除干净,确保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除杂机构为除杂风机,所述除杂风机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下方,在所述除杂风机正对处设有除杂风口,所述循环传送带的首端位于所述除杂风机和除杂风口之间,因为茶叶内的碎渣比茶叶要轻,所以茶叶在进入出料传送口时,除杂风机将茶叶内的碎渣从除杂风口处吹走。
所述进料传送段包括水平传送带,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垂直设置的推料传送带,所述推料传送带位于所述水平传送带下方,茶叶从循环传送带上进入到进料传送段后,茶叶首先由水平传送带传送到内筒前端,然后在推进传送带的作用下被送入内筒内,从而完成整个循环传送的过程。
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这种加热方式是全面加热方式,在翻炒过程中无论内筒旋转的快慢,内筒的受热一直都是均匀的,因此完全可以根据炒茶时的实际需求来控制内筒的转速。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传动机构和传动轮组成,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内筒末端,首先驱动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内筒转动,极大的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
所述减速传动机构是由若干减速轮组成,所述减速轮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皮带轮构成,皮带轮在传动过程中噪音小,需要用到的配套装置也少,检修起来也很简单方便,通过小轮带动大轮的方式完成减速需求。
本发明的优点:1、在导叶板的前端设有出料板,出料板与导叶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就可以减小茶叶在内筒的出料口处与导叶板的撞击,避免了茶叶破碎的情况,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2、因为在导叶板之间设有塑形板,而塑形板螺旋的方向与导叶板相反,并且导叶板本身的截面呈倒写的“V”型,因此在炒茶过程中,不仅降低了茶叶的破碎率,而且还使得茶叶卷曲的更加美观,从外形上提升了茶叶的品质;3、茶叶在循环过程中,茶叶从出料传送带移动到循环传送带时,此时除杂风机直接将茶叶中的碎渣从除杂风口处吹出,从而确保了茶叶的品质;4、因为在水平传送带下方设有推进传送带,因此茶叶在落入推进传送带后,在推进传送带的带动下直接进入内筒内,这首先是减小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然后就是降低了茶叶认为的顺坏率,在提高茶叶品质的同时,还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5、驱动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直接带动内筒转动,从而确保的传动的稳定性,同时减速传动机构选用皮带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减低噪音,其次就是皮带轮的结构简单,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需要使用的配套装置也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包括支撑架4、循环传送装置、加热装置7、动力装置、内筒2、外壳1,以及盘旋设置在所述内筒2内的若干导叶板3,其中所述导叶板3的截面呈倒“V”型,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茶叶也在翻炒时与导叶板3撞击的力度,让茶叶在撞击到导叶板3上后更容易翻滚,从而让茶叶的卷曲效果更加完美。
在相邻的所述导叶板3之间设有塑形板32,所述塑形板32的旋向与所述导叶板3的旋向相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茶叶塑形的效果,通过塑形板32与导叶板3的配合,使得茶叶在翻炒时卷曲的形状更加美观,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在导叶板3前端设有出料板31,出料板31与所述导叶板3的角度小于40度,在实际中可以让导叶板3与出料板31之间的角度控制在30度左右,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茶叶在出料口处与导叶板3撞击的力度,从而减低茶叶的破损率。
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传送段5、循环传送带6和进料传送段8,所述述循环传送带6的首端与所述出料传送段5连接,所述述循环传送带6的末端与所述进料传送段8连接,茶叶在离开内筒2的出料口后,依次经过出料传送段5、循环传送带6和进料传送段8后,再次进入内筒2内进行翻炒,通过这种循环翻炒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在所述出料传送段5处分别设有出料传送带51、开关52和变频器53,开关52用于控制出料传送带51移动的方向,所述变频器53与动力装置连接,变频器53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内驱动电机41的转速,最终到达控制内筒2转速的目的,在所述出料传送带51的末端设有出料传送口56,循环传送带6的首端位于出料传送口56内,在所述出料传送口56处设有除杂机构,茶叶在到达出料传送口56处时,除杂机构将混在茶叶中的碎渣清除干净,确保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除杂机构为除杂风机54,所述除杂风机54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51下方,在所述除杂风机54正对处设有除杂风口55,所述循环传送带6的首端位于所述除杂风机54和除杂风口55之间,因为茶叶内的碎渣比茶叶要轻,所以茶叶在进入出料传送口56时,除杂风机54将茶叶内的碎渣从除杂风口55处吹走,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除杂风机54的风力,来确保茶叶不会被吹走。
所述进料传送段8包括水平传送带81,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81垂直设置的推料传送带82,所述推料传送带82位于所述水平传送带81下方,茶叶从循环传送带6上进入到进料传送段8后,茶叶首先由水平传送带81传送到内筒2前端,然后在推进传送带81的作用下被送入内筒2内,从而完成整个循环传送的过程。
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导热管11,所述导热管11与所述加热装置7连接,这种加热方式是全面加热方式,在翻炒过程中无论内筒2旋转的快慢,内筒2的受热一直都是均匀的,因此完全可以根据炒茶时的实际需求来控制内筒2的转速。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减速传动机构和传动轮20组成,所述传动轮20位于所述内筒2末端,首先驱动电机41通过减速传动机构直接带动传动轮20旋转,从而带动内筒2转动,极大的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
所述减速传动机构是由若干减速轮42组成,所述减速轮42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皮带轮43构成,然后皮带轮43在传动过程中噪音小,需要用到的配套装置也少,检修起来也很简单方便,通过小轮带动大轮的方式完成减速需求。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各传送带都有独立的电机驱动,在外壳1外还设有保温层10,炒茶时内筒2将开始转动,因为在内筒2内设有导叶板3和塑形板32,所以茶叶在导叶板3和塑形板32的作用下会不停的翻转,从而使得茶叶能够均匀受热,同时通过导叶板3与塑形板32的共同作用,使得茶叶的外形卷曲的更加美观,茶叶在到达内筒2的末端时,因为导叶板3的末端设有出料板31,从而减轻了茶叶与导叶板3之间碰撞的力度,避免了茶叶破损的情况,当茶叶从内筒2的末端落到出料传送带51上后,此时位于出料传送带51旁的工人将对茶叶进行判断,如果茶叶炒的干湿度符合要求,那么就通过开关51来控制出料传送带51向远离出料传送口56的一端移动,将这炒好的茶叶收集起来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工人判断茶叶的干湿度不符合要求,那么就通过开关52来控制出料传送带51向出料传送口56一端移动,从而将茶叶转运到循环传送带6上,茶叶在经过出料传送口56时,除杂风机54将对茶叶内的碎渣进行清除,以此确保茶叶的品质,茶叶通过循环传送带6转运后到达水平传送带81处,此时水平传送带81将茶叶转运到内筒2的前端,然后在推进传送带82的作用下再次将茶叶送人内筒2内进行翻炒,通过这样的循环方式即可完成对茶叶的整个翻炒工作。
Claims (4)
1.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包括支撑架、循环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动力装置、内筒、外壳,以及盘旋设置在所述内筒内的若干导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板的截面呈倒“V”型;在相邻的所述导叶板之间设有塑形板,所述塑形板的旋向与所述导叶板的旋向相反;
所述动力装置由驱动电机、减速传动机构和传动轮组成,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内筒末端;
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出料传送段、循环传送带和进料传送段,所述述循环传送带的首端与所述出料传送段连接,所述述循环传送带的末端与所述进料传送段连接;
在所述出料传送段处分别设有出料传送带、开关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在所述出料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出料传送口,在所述出料传送口处设有除杂机构;
所述除杂机构为除杂风机,所述除杂风机位于所述出料传送带下方,在所述除杂风机正对处设有除杂风口,所述循环传送带的首端位于所述除杂风机和除杂风口之间;
所述进料传送段包括水平传送带,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垂直设置的推料传送带,所述推料传送带位于所述水平传送带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循环炒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叶板前端设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所述导叶板的角度小于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循环炒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循环炒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是由若干减速轮组成,所述减速轮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皮带轮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02084.9A CN10553295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02084.9A CN10553295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2953A CN105532953A (zh) | 2016-05-04 |
CN105532953B true CN105532953B (zh) | 2020-03-31 |
Family
ID=5581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02084.9A Active CN105532953B (zh) | 2016-02-25 | 2016-02-25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329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4995A (zh) * | 2018-07-27 | 2018-12-11 | 广州科思高柔印设备有限公司 | 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餐厨垃圾输送装置 |
CN108817044A (zh) * | 2018-07-27 | 2018-11-16 | 广州科思高柔印设备有限公司 | 高效系统化的有机餐厨垃圾降解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CN109548898B (zh) * | 2018-12-10 | 2024-06-28 | 丽水市温记茶叶销售有限公司 | 一种往复循环炒干机 |
CN109974431A (zh) * | 2019-01-29 | 2019-07-05 | 淮南三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茶叶脱水晾干装置 |
CN114322489B (zh) * | 2021-12-20 | 2023-03-31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可实现重量分离的中药烘干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71338Y (zh) * | 2008-04-01 | 2008-12-31 | 程玉明 | 茶叶成型炒干机 |
CN201499582U (zh) * | 2009-09-04 | 2010-06-09 | 五峰天池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 新型炒干机 |
CN202697605U (zh) * | 2012-05-09 | 2013-01-30 |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 茶叶导叶板 |
CN203446441U (zh) * | 2013-05-08 | 2014-02-26 | 高华峰 | 新型传动结构茶叶炒干机 |
CN204362858U (zh) * | 2014-12-18 | 2015-06-03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式茶叶炒干机滚筒 |
CN204444010U (zh) * | 2014-12-09 | 2015-07-08 | 广元市青川县强林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环保茶叶炒干机 |
CN205390227U (zh) * | 2016-02-25 | 2016-07-27 | 日照盛华茶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
2016
- 2016-02-25 CN CN201610102084.9A patent/CN1055329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71338Y (zh) * | 2008-04-01 | 2008-12-31 | 程玉明 | 茶叶成型炒干机 |
CN201499582U (zh) * | 2009-09-04 | 2010-06-09 | 五峰天池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 新型炒干机 |
CN202697605U (zh) * | 2012-05-09 | 2013-01-30 |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 茶叶导叶板 |
CN203446441U (zh) * | 2013-05-08 | 2014-02-26 | 高华峰 | 新型传动结构茶叶炒干机 |
CN204444010U (zh) * | 2014-12-09 | 2015-07-08 | 广元市青川县强林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环保茶叶炒干机 |
CN204362858U (zh) * | 2014-12-18 | 2015-06-03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式茶叶炒干机滚筒 |
CN205390227U (zh) * | 2016-02-25 | 2016-07-27 | 日照盛华茶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2953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32953B (zh)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
CN201702684U (zh) | 全自动钢管外壁抛丸清理机 | |
CN109820065A (zh) | 一种青砖茶自动蒸茶装置及方法 | |
CN110053186B (zh) | 一种聚酯切片预结晶系统 | |
CN215337541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石材加工用烘干装置 | |
CN111121413B (zh) | 用于保健枕菊花填料加工的加工系统 | |
CN117604214B (zh) | 一种研磨棒理料输送装置 | |
CN111035199A (zh) | 一种保健枕用菊花填料的加工方法 | |
CN205390227U (zh) | 一种茶叶循环炒干机 | |
CN105195447B (zh) | 印版清洗装置 | |
CN103238909A (zh) | 一种核桃仁包衣去皮机构及去皮机 | |
CN116447852A (zh) | 一种带有均风机构的自动进出料平床式烘干机 | |
CN113788272B (zh) | 一种基于电气控制的电加热组件用的上料装置 | |
CN215241521U (zh) | 一种中纤板加工用自动冷却翻板装置 | |
CN205512180U (zh) | 一种全自动核桃加工设备 | |
CN205624368U (zh) | 高压气法大蒜去皮装置 | |
CN115765357A (zh) | 一种电机生产自动化流水线 | |
CN210134149U (zh) | 高性能铝合金锻造热处理设备 | |
CN105253553A (zh) | 一种中式面点机转盘式输送系统 | |
CN111076527B (zh) | 用于菊花杀青的循环转料执行机构 | |
CN207912009U (zh) | 一种烘烤机 | |
CN203937231U (zh) | 纸盘成型机 | |
CN204930224U (zh) | 普洱茶炒干提香装置 | |
CN220304164U (zh) | 用于中药材的烘干设备 | |
CN222019653U (zh) | 一种用于粉碎磁钢粉和磨削料的球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kind of tea dry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Pledgee: Lanshan Branch of Rizhao Bank Co.,Ltd. Pledgor: RIZHAO SHENGHUA TEA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5414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