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614A -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614A
CN105531614A CN201480049772.2A CN201480049772A CN105531614A CN 105531614 A CN105531614 A CN 105531614A CN 201480049772 A CN201480049772 A CN 201480049772A CN 105531614 A CN105531614 A CN 105531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om
control
imag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unit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7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614B (zh
Inventor
伊藤亮吾
赤松和马
高城惠美
胜又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7999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摄像机控制单元(45)根据由操作输入单元(44)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由无线通信单元(41)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摄像光学系统块(31)的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摄像机控制单元(45)通过使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和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来将使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变为不同的速度。因此,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可以在适于由操作输入单元(44)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与适于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之间切换,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操作即为使用外部装置执行的变焦操作,并且因此,无论变焦操作由成像装置还是外部装置执行,变焦动作都可以具有良好可操作性地被执行。

Description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它们可以执行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变焦动作。
背景技术
过去,成像装置已被配置为使得变焦透镜根据变焦杆或变焦键的操作而移动以设置视角。例如,在专利文档1中,变焦透镜根据变焦杆的移动而被电气地移动以实现手动变焦。另外,提供了一种配置,其中当变焦透镜的移动受变焦键的按压控制时,变焦杆结合变焦透镜的移动而被电气地移动,并且视角在不观看屏幕的情况下可以被大概设置在变焦杆的位置处。
另外,还提议了一种成像系统,其中在成像装置与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之间执行无线通信,在信息处理装置中运行具有能够对成像装置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的应用,以使得可以从信息处理装置操作成像装置。
专利文档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19114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顺带提及,在通过通信从外部装置执行成像装置的操作的成像系统中,利用向成像装置提供的操作开关等来操作成像装置的情况与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操作成像装置的情况之间的差异尚未被考虑在内。
在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操作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中,例如,检测变焦操作开始并向成像装置发送变焦动作开始指令的处理或者检测变焦操作结束并且向成像装置发送变焦动作结束指令的处理是必须的。另外,在成像装置中,有必要接收变焦动作开始指令或者变焦动作结束指令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指令而执行变焦动作控制。与此形成对比,在向成像装置提供的操作开关等被操作的情况下,在成像装置中,变焦动作控制仅需要响应于对变焦开关等的操作而被执行。因此,在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操作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处理所需的时间与向成像装置提供的操作开关等被操作的情况相比更长,并且这例如使变焦停止的响应能力恶化。以这种方式,当变焦停止的响应能力恶化时,用户停止变焦操作时的变焦位置与实际变焦位置(变焦停止位置)之间的位移增加。因此,在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成像装置的变焦操作的情况下,例如,为了将变焦位置移动到期望位置,有必要执行将响应能力的恶化考虑在内的操作,并且存在降低可操作性的可能性。
关于这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即使当在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中的任一个中执行变焦操作时也能够以良好可操作性执行变焦操作的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方法和程序。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控制装置,其包括: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通信单元,其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在本技术的透镜控制装置中,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经由通信单元通过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例如将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更慢。另外,在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可以以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更慢的速度开始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随后可以将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切换为对应于变焦操作的变焦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另外,在变焦控制信号表明在外部装置中执行比预定时段更短的变焦操作时,控制单元仅在预设时段内执行驱动控制。另外,在变焦控制信号指示目标变焦位置的情况下,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被改变为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目标变焦位置,并且在由变焦控制信号指示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情况下,以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来改变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此外,指示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的信息被发送到外部装置。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由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由控制单元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以执行以下过程的程序:经由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过程;以及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经由通信单元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过程。
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成像光学系统,其包括变焦透镜;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通信单元,其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其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操作时段和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该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
在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例如通过无线通信从成像装置获取捕捉图像并且将其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另外,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用户操作的操作位置或者该操作位置的移动量,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被生成并且经由通信单元被输出到成像装置。例如,根据捏拉操作中的操作位置的移动量来设置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另外,根据从成像装置获取的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和捏拉操作中的操作位置的移动量来确定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目标变焦位置。另外,根据捏拉操作中的操作位置的移动速度来确定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由通信单元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以及由控制单元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操作时段和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该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
根据本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对在成像装置中设置的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以执行以下过程的程序:经由通信单元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的过程;以及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所述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的过程,所述程序在对应于成像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进行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动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所述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动作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根据本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其包括: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成像光学系统,其包括变焦透镜;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通信单元,其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执行与所述成像装置的通信的通信单元;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所述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在对应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中的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所述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应当注意到,本技术的程序例如是可以通过以计算机可读形式提供的存储介质、通信介质、诸如光盘、磁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或者通过诸如网络之类的通信介质而被提供给能够执行各种程序和代码的通用计算机的程序。当以计算机可读形式提供这种程序时,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应于该程序的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针对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的变焦位置变化来设置不同的速度。因此,在适宜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与适宜变焦控制信号(即,在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之间切换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因此,即使当在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中的任一个中执行变焦操作时,也可以执行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变焦动作。应当注意到,在这里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性的效果并且不是限制性的效果,并且另外的效果可以被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出成像系统的外观(后侧)的示图。
[图2]是例示出成像系统的外观(前侧)的示图。
[图3]是例示出利用适配器使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处理装置结合的情况的示图。
[图4]是例示出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5]是例示出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直到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链接功能的开始的动作处理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成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出变焦操作的变化特性的示图。
[图9]是示出变焦位置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变焦位置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出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屏的示图。
[图13]是例示出另一动作的变焦位置的变化特性的示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捏拉(pinch)操作的操作时间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捏拉操作的移动量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变焦动作指令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捏拉操作的移动量和当前变焦倍率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用于实现本技术的模式将被描述。应当注意到描述是按照以下次序给出的。
1.成像系统的配置
1-1.成像系统的外观
1-2.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
1-3.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
2.成像系统的动作
2-1.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链接
2-2.成像装置的变焦动作
2-3.信息处理装置的变焦控制动作
3.成像系统的另一动作
3-1.成像装置的另一动作
3-2.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动作
<1.成像系统的配置>
成像系统包括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成像装置具有变焦功能以生成例如具有期望视角的静止图像或者移动图像的图像信息。另外,成像装置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并且使得能够进行与信息处理装置的无线通信。成像装置基于通过无线通信从信息处理装置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动作。此外,成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向信息处理装置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
信息处理装置是具有显示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并且例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终端或者膝上型计算机可以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用于操作成像装置的控制信号并且通过无线通信将该控制信号输出给成像装置。另外,信息处理装置执行对通过无线通信从成像装置提供的信息的处理。例如,信息处理装置基于从成像装置提供的图像信息来执行对捕捉的图像的显示。
[1-1.成像系统的外观]
图1和图2例示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外观。应当注意到图1示出成像系统的后侧,并且图2示出成像系统的前侧。另外,例如,智能电话被用作信息处理装置。
成像系统10包括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电话)50。
成像装置20包括在形成为圆柱形的外筒21内部的未在图中示出的成像光学系统块、成像单元、信号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摄像机控制单元等。环状控制环22被提供到外筒21的前端。成像装置20根据控制环22的旋转来改变焦点位置或者变焦位置。因此,控制环22的使用使得焦点调节等的手动操作成为可能。另外,变焦按钮441和快门按钮442被设在外筒21的侧面上。成像装置20根据变焦按钮441的操作以预定速度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广角端或者长焦端。另外,成像装置20在静止图像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当快门按钮442被用户操作时将静止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处理。另外,成像装置20在移动图像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快门按钮442的操作而开始或者终止移动图像的记录。
信息处理装置50包括在形成为大致立方壳形状的外壳51内部的未在图中示出的信号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控制单元等。另外,显示面板52被提供到外壳51的一个表面(背面)。显示面板52是触摸板,并且通过操作显示面板52的预定位置而执行各种功能。
成像系统10不限于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被结合的情况,并且可以通过使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彼此分离而被使用。应当注意到,图3例示出利用适配器80使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处理装置50结合的情况。
盘状后面板25被附接到成像装置20的后端。向后突出的耦合部26被设在后面板25的外圆周上。可在前向和后向上移动的锁销27被在前向和后向上可移动的后面板25支撑。锁销27通过未在图中示出的偏置构件而向后偏置。未示出的解锁杆被提供到成像装置20并且被配置为使得当解锁杆被操作时锁销27被吸引到后面板25中。
在适配器80中,一对附接体82被可旋转地提供到具有与成像装置20的外筒21相对应的尺寸的圆柱形壳体81的末端,以便从壳体81中面向信息处理装置50的第一相对面85站立。另外,附接体82在站立状态被改变为横卧状态的方向上通过偏置构件而被偏置。该对附接体82包括大致板形的夹持部83和从夹持部83的尖端向内突出的保持突部84。壳体81中面向成像装置20的第二相对面86设有耦合凹部和锁孔,成像装置20的耦合部26被插入到耦合凹部中,并且锁销27被插入到锁孔中。耦合凹部和锁孔在图中未被示出。
在成像装置20和适配器80相互耦合的情况下,用户将成像装置20的耦合部26插入到适配器80的耦合凹部中并且随后使成像装置20在预定方向上旋转。耦合部26被插入到耦合凹部中并被旋转,从而进入被锁定到耦合凹部的状态。另外,当耦合部26进入被锁定到耦合凹部的状态时,锁销27进入被插入到锁孔的状态。因此,成像装置20和适配器80在耦合状态下被锁定。另外,在成像装置20和适配器80被相互分离的情况下,解锁杆被操作以使得成像装置20在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旋转。当解锁杆被操作时,锁销27被从锁孔中移除。在这种状态下,当成像装置20在相反方向上被旋转时,耦合部26和耦合凹部的锁定状态被取消。因此,成像装置20和适配器80可以被相互分离。
在适配器80被耦合到信息处理装置50的情况下,用户使适配器80的附接体82从第一相对面85站立。另外,用户将该对附接体82的间隔设置为具有与信息处理装置50的外壳51相对应的宽度并且使该对附接体82的夹持部83夹住外壳51。另外,保持突部84被锁定到外壳51的背面(显示面板侧)。以这种方式,适配器80可以被耦合到信息处理装置50。应当注意到,信息处理装置50和适配器80的分离仅需要通过夹持部83取消夹持状态和通过保持突部84取消锁定状态。
如果成像装置20、信息处理装置50和适配器80如上所述被配置,则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可以被一体地使用或者分离地使用。应当注意到,适配器80的配置不限于在图3中示出的配置并且可以是另一配置。另外,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可以被配置为能够在不使用适配器80的情况下被结合或分离。
[1-2.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将被描述。图4是例示出成像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在图4中示出,成像装置20包括成像光学系统块31、成像单元32、图像处理单元33、记录和再现单元34、显示单元35、电源单元36、定时单元37、存储单元38、姿势检测单元39、无线通信单元41、操作输入单元44和摄像机控制单元45。另外,成像装置20可附接和可拆卸地设有记录介质46。
成像光学系统块31包括由聚焦透镜、变焦透镜等构成的透镜组、光圈调节机构,以及驱动透镜组和光圈调节机构的驱动单元。另外,成像光学系统块31可以包括快门机构、手震校正机构等。
成像单元32通过使用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之类的成像器件构成。成像单元32将由成像光学系统块31形成的对象的光学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成像单元32将通过光电转换生成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33。
图像处理单元33对从成像单元32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类信号处理等。例如,图像处理单元33按需执行噪声消除、颜色校正、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单元33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记录和再现单元34。
使用记录介质46,记录和再现单元34记录捕捉的图像并且再现记录的捕捉图像。记录和再现单元34将在成像单元32中生成并且在图像处理单元33中处理的静止图像或者移动图像的图像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上。另外,记录和再现单元34再现在记录介质46上记录的静止图像或者移动图像并且读取图像信号。应当注意到,记录和再现单元34可以将尚未在图像处理单元33中处理的图像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上。另外,记录和再现单元34可以执行使在记录介质46上记录的图像信号的信号量压缩的编码处理以及对在记录介质46上记录的编码数据的解码处理。
显示单元35例如使用液晶元件构成并且执行对捕捉图像的显示或者对指示成像装置20的设定状态或者动作状态的信息的显示。电源单元36由电池和电源电路构成。电源单元36根据从摄像机控制单元45输出的控制信号执行对成像装置20的单元的电力供给。定时单元37对时间进行计数并且将指示当前时间的时间信息输出到记录和再现单元34,以使得成像的时间可以被与捕捉图像一起记录。
存储单元38是诸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ROM(只读存储器)之类的记录介质。RAM例如用作摄像机控制单元45的工作区域。另外,在ROM中,例如,用于执行摄像机控制单元45中的各类控制的程序被存储。另外,在ROM或RAM中,用于执行摄像机控制单元45中的各类控制的控制信息等被存储。
姿势检测单元39检测成像装置20的姿势或者姿势的变化。姿势检测单元39使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构成,并且检测成像装置20的姿势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的变化、以成像光学系统块31的光轴作为旋转轴的情况下成像装置20的旋转位置或者旋转位置的变化,等等。姿势检测单元39将姿势检测信号输出到摄像机控制单元45。应当注意到,如果姿势检测信号与捕捉图像的图像信号一起被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50,则捕捉图像可以考虑到成像装置20的姿势而被显示。例如,在成像装置2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并且捕捉图像被生成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相对于水平方向没有倾斜的对象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被显示。然而,如果姿势检测信号被用来校正倾斜,则相对于水平方向没有倾斜的对象可以在没有倾斜的状态下被正确地显示。
无线通信单元41包括NFC(近场通信)单元411、NFC天线412、Wi-Fi通信单元413和Wi-Fi天线414。
NFC单元411是根据摄像机控制单元45的控制与NFC天线412协作以执行与邻近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50)的非接触通信的接口。NFC单元411从NFC天线412发射达到大约3cm到10cm或者根据设计大约为7mm的近距离的无线电波,并且执行与无线电波可及范围内的外部装置的NFC。例如,NFC单元411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检查命令发送用于自动连接到Wi-Fi和AAR(安卓应用记录)的连接信息(Wi-Fi配置)。连接信息包括Wi-Fi连接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口令(加密密钥)等。
Wi-Fi通信单元413是根据摄像机控制单元45的控制与Wi-Fi天线414协作以执行与周围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50)的无线通信的接口。例如,Wi-Fi通信单元413响应于来自外部装置的Wi-Fi连接请求而执行Wi-Fi认证并且执行建立与外部装置的Wi-Fi通信连接的处理。
操作输入单元44检测用户的操作输入并且将对应于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摄像机控制单元45。操作输入单元44包括上面提到的变焦按钮441和快门按钮442并且具有将功能预先指派给物理开关的配置。
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在存储单元38中记录的程序并且基于从操作输入单元44提供的操作信号、在存储单元38中记录的控制信息等来生成控制信号。摄像机控制单元45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各单元并且执行成像控制、图像处理控制、记录和再现控制等以使得对应于用户操作的动作被在成像装置20中执行。另外,摄像机控制单元45控制无线通信单元41的NFC单元411和Wi-Fi通信单元413以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50的无线通信,并且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50提供的变焦控制信号执行变焦驱动控制。此外,在摄像机控制单元45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44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无线通信单元41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在对应于在操作输入单元44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变焦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记录介质46是其中捕捉的图像等被写入的存储卡等,并且被可附接和可拆卸地提供。
[1-3.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将被描述。图5是例示出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在图5中示出,信息处理装置5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61、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62、存储单元63、记录和再现单元64、电源单元65、显示单元67、操作输入单元68和控制单元70。另外,信息处理装置50被可附接和可拆卸地设有记录介质71。
无线通信单元61包括NFC单元611、NFC天线612、Wi-Fi通信单元613和Wi-Fi天线614。应当注意到,无线通信单元61可以设有符合蜂窝电话的通信标准的通信单元。
NFC单元611是根据控制单元70的控制与NFC天线612协作以执行与邻近外部装置(例如,成像装置20)的非接触通信的接口。NFC单元611例如如上所述执行与成像装置20的NFC。
Wi-Fi通信单元613是根据控制单元70的控制与Wi-Fi天线614协作以执行与周围外部装置(例如,成像装置20)的无线通信的接口。例如,Wi-Fi通信单元613如上所述执行建立与成像装置20的Wi-Fi通信连接的处理。
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62是利用扬声器和麦克风构成的。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62输入和输出经由无线通信单元61执行的语音呼叫的声音。另外,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62输出在存储单元63中或者在记录介质71上记录的音乐内容或者移动图像内容的再现声音。
存储单元63是诸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ROM(只读存储器)之类的记录介质。RAM例如用作控制单元70的工作区域。另外,在ROM中,例如,用于执行控制单元70中的各类控制的程序被存储。另外,在ROM或RAM中,用于执行控制单元70中的各类控制的控制信息等被存储。另外,在RAM中,音乐内容或者移动图像内容、各种应用的程序、从成像装置20提供的捕捉图像、邮件信息等可以被记录。
使用记录介质71,记录和再现单元64记录各类信息并且读取记录的信息。记录和再现单元64例如将音乐内容或者移动图像内容、捕捉的图像、邮件信息和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另一个人的地址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71上。另外,记录和再现单元64读取在记录介质71上记录的各类信息。
电源单元65由电池和电源电路构成。电源单元65执行对信息处理装置50的各单元的电力供给。
显示单元67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显示器之类的显示元件构成。显示单元67根据控制单元70的控制显示GUI(图形用户界面)屏幕、对应于应用的动作的字母或者图像等。
操作输入单元68使用操作开关或触摸板构成。触摸板被设在显示单元67的显示屏上并且具有根据显示屏的显示来指派功能的配置。操作输入单元68生成对应于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并且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70。应当注意到,上面描述的显示面板52由显示单元67和操作输入单元68构成。
控制单元70执行在存储单元63中记录的程序并且基于从操作输入单元68提供的操作信号、在存储单元63中存储的控制信息等来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各单元并且执行通信控制、显示控制、记录和再现控制等以使得对应于用户操作的动作被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执行。另外,控制单元70控制NFC单元611和Wi-Fi通信单元613以执行与成像装置20的无线通信。此外,控制单元70执行基于与成像装置20的通信启动预定应用程序的处理、在程序的启动之后根据基于操作信号的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操作时段和操作位置的移动量中的至少任一个生成用于控制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将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的处理,等等。
<2.成像系统的动作>
[2-1.成像装置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链接]
接下来,成像系统的动作将被描述。图6是示出直到成像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链接功能的开始的动作处理的时序图。
在步骤ST1中,信息处理装置50通过NFC发送轮询命令。在这里,当成像装置20的NFC天线412被包括在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NFC天线612的预定无线电波可及范围内时,在步骤ST2中,成像装置20的NFC单元411检测到轮询命令的发送。
在步骤ST3中,成像装置20的NFC单元411响应于检测到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NFC而向摄像机控制单元45通知该检测。
在步骤ST4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响应于NFC单元411的检测通知而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电源单元36,以执行通电控制。
在步骤ST5中,NFC单元411响应于检测到NFC而通过NFC发送命令响应。
在步骤ST6中,信息处理装置50检测到来自成像装置20的命令响应,并且从而发现NFC的另一方并且发送检查命令以获取预定信息。
在步骤ST7中,成像装置20的NFC单元411将通过NFC接收到的检查命令输出到摄像机控制单元45。
在步骤ST8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响应于检查命令而向NFC单元411输出响应数据。在这里,响应数据包括上述的Wi-Fi配置和AAR。
在步骤ST9中,NFC单元411通过NFC将响应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50。应当注意到,上面描述的步骤ST6至ST9可被执行多次并且响应数据可以被发送多次。
在步骤ST10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成像准备动作。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准备动作以使得在成像装置20中使得能够进行成像。另外,在准备动作中,能够识别成像装置20进入能够执行成像的状态的准备动作可以被执行。例如,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在可折叠透镜被用作成像光学系统块31时投射透镜的动作、输出启动声音的动作,等等。应当注意到,可以在完成Wi-Fi连接之后执行成像准备动作。
在步骤ST11中,信息处理装置50根据接收到的AAR而启动预定应用。例如,在预定应用中,接收通过Wi-Fi通信从成像装置20发送的捕捉图像的图像信号并且显示捕捉图像等的处理被执行。
在步骤ST12中,信息处理装置50通过使用接收到的Wi-Fi配置做出对成像装置20的Wi-Fi连接请求。
在步骤ST13中,成像装置20的Wi-Fi通信单元413将从信息处理装置50接收到的连接请求输出到摄像机控制单元45。
在步骤ST14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Wi-Fi认证。应当注意到可以在Wi-Fi通信单元413中执行Wi-Fi认证。
在步骤ST15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将认证结果输出到Wi-Fi通信单元413。
在步骤ST16中,Wi-Fi通信单元413将认证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50。在步骤ST17中,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通过认证成功而完成Wi-Fi连接。此后,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使用Wi-Fi通信执行链接功能。
应当注意到,成像装置20和信息处理装置50仅需要通过Wi-Fi通信等而被链接,并且直到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50之间的链接功能的开始的处理不限于按照图6所示次序的处理。
[2-2.成像装置的变焦动作]
接下来,在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50之间的链接功能被实现的情况下的成像装置20的变焦动作将被描述。
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44的操作信号而检测到变焦按钮441被操作或者检测到变焦控制信号通过Wi-Fi通信而被从信息处理装置50提供时,成像装置20的摄像机控制单元45执行在图7中示出的处理。
图7是示出成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21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确定变焦请求的变焦操作类型。在确定使用提供给成像装置20的变焦按钮441的变焦请求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继续进行到步骤ST22。另外,在变焦请求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并且仅在预设时段内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继续进行到步骤ST24。此外,在变焦请求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并且是变焦驱动控制的开始指令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继续进行到步骤ST25。应当注意到,变焦请求指示基于用户操作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广角端和长焦端中的哪一个方向。
在步骤ST22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在正常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摄像机控制单元45通过以正常变化速度将变焦位置改变为来自操作输入单元44的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的处理而继续进行到步骤ST23。图8例示出变焦操作的变化特性,并且例如,当在正常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以(对应于正常变化速度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
在步骤ST23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判定变焦操作被终止与否。当判定变焦按钮441的操作被继续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返回到步骤ST22,并且当判定变焦按钮441的操作被终止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终止变焦驱动控制。
当从步骤ST21继续进行到步骤ST24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在单步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摄像机控制单元45例如仅在预设时段内以比正常变化速度更慢的变化速度将变焦位置改变为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并且随后终止变焦驱动控制。在在单步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例如,摄像机控制单元45仅在预设时段内以比在图8中示出的变焦位置变换速度VA更慢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B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应当注意到,在单步模式中,可以以正常变化速度改变变焦位置。
当从步骤ST21继续进行到步骤ST25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在慢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摄像机控制单元45例如以比正常变化速度更慢的更低变化速度将变焦位置改变为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并且随后继续进行到步骤ST26。在在慢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例如以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B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变焦请求所指示的方向。
在步骤ST26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判定变焦操作被终止与否。当通过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无线电信号指示变焦操作被继续的事实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返回到步骤ST25,并且在变焦操作被终止的情况下,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终止变焦驱动控制。
另外,在其中在正常模式、单步模式和慢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时段期间,摄像机控制单元45可以执行在图9中示出的变焦位置通知处理并且向信息处理装置50通知成像装置20中的改变的变焦位置。
在步骤ST31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判定变焦位置被改变与否。当变焦位置被改变时,摄像机控制单元45继续进行到步骤ST32,并且如果不,则终止处理。
在步骤ST32中,摄像机控制单元45通知变焦位置变化。摄像机控制单元45将指示改变的变焦位置的变焦位置变化信息作为无线电信号通过Wi-Fi通信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50。
以这种方式,从成像装置20向信息处理装置50通知变焦位置,并且因而在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执行成像装置20的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确认成像装置20的变焦位置。应当注意到,在图7的示例中,除了正常模式和慢模式之外包括单步模式,但是可以不包括单步模式。
[2-3.信息处理装置的变焦控制动作]
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的变焦控制动作将被描述。图10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在与成像装置20的链接功能被执行并且成像装置20的变焦操作被执行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50例如在显示单元67的屏幕上提供GUI,该GUI包括用于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广角端的图标显示和用于将变焦位置改变为长焦端的图标显示。应当注意到,用于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广角端的图标显示被假定为广角变焦按钮,并且用于将变焦位置改变为长焦端的图标显示被假定为长焦变焦按钮。在使用广角变焦按钮或长焦变焦按钮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50执行从步骤ST41起的处理并且使成像装置20执行变焦驱动控制。
在步骤ST41中,控制单元70判定连续变焦操作的操作时段是否是预定时段或者更多。在广角变焦按钮和长焦变焦按钮中的任意变焦按钮的操作时段是预定时段或者更长时段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42,并且在在变焦按钮的操作时段达到预定时段或者更长时段之前终止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45。例如,在仅在比预定时段更短的时段内操作广角变焦按钮和长焦变焦按钮中的任意变焦按钮的情况下(在下文中,称为“触摸操作”),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45。另外,在在预定时段或者更长时段内操作广角变焦按钮和长焦变焦按钮中的任意变焦按钮的情况下(在下文中,称为“按压操作”),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42。
在步骤ST42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开始指令。控制单元70判定广角变焦按钮和长焦变焦按钮中的任意按钮是否被操作,并且生成用于开始将变焦位置改变为所操作的变焦按钮的方向的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所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向成像装置20发送变焦控制信号,然后继续进行到步骤ST43。
在步骤ST43中,控制单元70判定变焦操作被终止与否。在使用广角变焦按钮和长焦变焦按钮中的任意变焦按钮的变焦操作被终止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44,并且在变焦操作被继续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返回到步骤ST43。
在步骤ST44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结束指令。控制单元70生成用于终止改变变焦位置的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随后终止处理。
当从步骤ST41继续进行到步骤ST45时,控制单元70指定单步模式。控制单元70生成用于在仅在预设时段内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单步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终止处理。
以这种方式,控制单元70根据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和操作时段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20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将该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
另外,在在成像装置20中通知变焦位置变化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执行在图11中示出的变焦位置显示处理。
在步骤ST51中,控制单元70判定变焦位置变化信息被接收到与否。在未从成像装置20接收到指示变焦位置变化信息的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返回到步骤ST51,并且在接收到指示变焦位置变化信息的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52。
在步骤ST52中,控制单元70更新变焦位置显示。控制单元70将在显示单元67的屏幕上例如被指示为变焦条形显示的变焦位置改变为改变的变焦位置并且终止处理。
图12是例示出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屏的示图。应当注意到,图12示出了例如信息处理装置与成像装置之间的链接功能被执行的情况的显示屏。
图像GA1是摄像机通过图像、记录的静止图像、记录期间的移动图像、再现的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等等。图像GA2是变焦按钮并且设有广角变焦按钮(W)和长焦变焦按钮(T)。图像GA3是指示变焦位置的变焦条形显示。图像GA4是用于为捕捉图像选择静止图像或者移动图像的成像模式切换按钮。图像GA5是用于使静止图像的成像和移动图像的记录开始和停止的快门按钮和操作按钮。图像GA6是指示记录介质46的安装状态、捕捉图像被记录在记录介质46上时的记录模式等的信息显示。图像GA7是指示什么成像模式被选择等的成像模式显示。图像GA8是用于再现记录的静止图像或者移动图像的再现按钮。图像GA9是在成像装置20的各种设定等被执行时使用的设定按钮。
在成像装置20的变焦位置被改变为广角端或者长焦端的情况下,用户触摸或者按压图像GA2的变焦按钮。在控制单元70检测到触摸操作或者按压操作在图像GA2的显示区域中被执行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基于对变焦按钮的广角端(W)或长焦端(T)做出的操作来确定变焦位置的改变方向。另外,控制单元70通过Wi-Fi通信将包括指示所确定的变焦位置的改变方向的信息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另外,控制单元70在触摸操作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在单步模式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在按压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在慢模式下开始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此外,控制单元70在按压操作被终止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终止慢模式下的变焦驱动控制的变焦控制信号。
以这种方式,在成像装置20与信息处理装置50之间的链接功能被执行并且变焦操作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被执行的情况下,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比在成像装置2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的速度更慢。因此,即使当对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操作的响应与在成像装置2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相比是慢的时,变焦位置相对于操作时段的变化量被降低,因而变焦位置被容易地改变为期望位置。换言之,在在成像装置20的操作输入单元44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和在外部装置处—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50的操作输入单元68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中的每一个中,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被切换为适宜速度。以这种方式,因为可以在适宜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与适宜在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之间切换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即使当在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中的任一个中执行变焦操作时,也可以执行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变焦动作。应当注意到,在该示例中,除了正常模式和慢模式之外包括单步模式,但是可以不包括单步模式。
[3.成像系统的另一动作]
[3-1.成像装置的另一动作]
在上述的成像装置20中,将变焦位置变化速度预先设置为恒定速度,并且在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比在在成像装置2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更慢的恒定速度来执行变焦动作。例如,在使用提供给成像装置20的变焦按钮441的变焦请求的情况下,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被假定为第一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并且在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请求的情况下,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被设置为比第一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更慢的第二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B。然而,变焦位置变化速度不限于恒定速度并且在变焦动作期间可以被改变。另外,在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请求的情况下,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可以被设置为比第一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更快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接下来,在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的变焦动作期间切换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动作将被描述,作为成像装置中的另一动作。
图13例示出另一动作中的变焦位置的变化特性,并且例如示出基于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将第二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B切换为第一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的情况。在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请求的情况下,成像装置20的摄像机控制单元45例如在(对应于按压操作时段的)变焦位置变化时段达到时间Ta之前设置第二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B。此后,在变焦位置变化时段超过时间Ta的情况下,以第一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改变变焦位置。
以这种方式,在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执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在变焦操作开始时可以一点一点地改变变焦位置。当在时间Ta之后继续按压操作时,可以以高速改变变焦位置。因此,在期望的变焦位置远离当前变焦位置的情况下,变焦位置可以被高效地改变为期望的位置。
此外,成像装置20不仅应用于以预设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改变变焦位置的情况,成像装置20可以以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定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改变变焦位置。例如,在由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控制信号指示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情况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以使得以该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改变变焦位置。另外,成像装置20可以以预设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或者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定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将变焦位置改变为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定的目标变焦位置。例如,在由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控制信号指示目标变焦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变焦驱动控制以使得将变焦位置改变为目标变焦位置。如果这种变焦动作被执行,则使得能够进行多样的变焦动作并且可操作性可以被提高。
[3-2.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动作]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根据变焦按钮的操作执行用来指定单步模式或者使变焦驱动控制开始和停止的指令。然而,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根据除变焦按钮操作之外的另一用户操作(例如,捏拉操作)来执行对成像装置20的变焦驱动控制。
图14是示出根据在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中执行的捏拉操作的操作时间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T61中,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与否。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时,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62,并且如果不,则返回到步骤ST61。
在步骤ST62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开始指令。控制单元70确定捏拉操作的缩小和放大中的哪一个被操作,并且生成用于开始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基于判定结果的变焦方向的变焦控制信号。例如,在操作方向是缩小的情况下,变焦位置被改变为广角端以使得更宽范围的视角的捕捉图像可以被得到。另外,在操作方向是放大的情况下,变焦位置被改变为长焦端以使得期望对象的放大图像可以被得到。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63。
在步骤ST63中,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与否。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时,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64,并且如果不,则返回到步骤ST63。
在步骤ST64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结束指令。控制单元70生成用于终止变焦位置的变化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终止处理。
如果这种处理被执行,那么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除了变焦按钮操作之外也可以通过捏拉操作来改变成像装置20的变焦位置。此外,在图14中示出的处理中,如果当捏拉操作位置的移动量相等时捏拉操作被执行得更慢并且操作时段被使得更长时,则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变得更长并且变焦位置的变化量可以被减小。
接下来,图15是示出根据在信息处理装置50的操作输入单元68中执行的捏拉操作位置的移动量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T71中,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与否。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时,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72,并且如果不,则返回到步骤ST71。
在步骤ST72中,控制单元70获取捏拉操作位置的移动量(在下文中,称为“捏拉移动量”)。控制单元70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获取预定时间内的捏拉移动量,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73。
在步骤ST73中,控制单元70根据捏拉移动量来设置变焦位置变化时段。控制单元70根据捏拉移动量来设置变焦位置变化时段以使得例如当捏拉移动量被增加时变焦位置变化时段被使得更长,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74。
在步骤ST74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动作指令。图16是示出变焦动作指令的流程图。在步骤ST741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开始指令。控制单元70确定捏拉操作的缩小(pinch-in)和放大(pinch-out)中的哪一个被操作,并且生成用于开始将变焦位置改变为基于判定结果的变焦方向的变焦控制信号。例如,在操作方向是缩小的情况下,变焦位置被改变为广角端以使得更宽范围的视角的捕捉图像可以被得到。另外,在操作方向是放大的情况下,变焦位置被改变为长焦端以使得期望对象的放大图像可以被得到。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742。
在步骤ST742中,控制单元70判定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已经过去与否。在在ST73中设置的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尚未过去时,控制单元70返回到步骤ST742,并且在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已经过去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到步骤ST743。
在步骤ST743中,控制单元70执行变焦结束指令。控制单元70生成用于终止变焦位置的变化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终止变焦动作指令。
当终止步骤74的变焦动作指令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75时,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与否。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判定捏拉操作未被终止时,控制单元70返回到步骤ST72,并且当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时,控制单元70终止处理。
如果这种处理被执行,那么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除了变焦按钮操作之外也可以通过捏拉操作来改变成像装置20的变焦位置。另外,因为变焦位置变化时段是根据捏拉移动量来设置的,因此通过对捏拉移动量的调节,成像装置20中的变焦位置变化时段可以被容易地调节,结果变焦的移动量可以被容易地调节。
接下来,图17是示出根据在信息处理装置50的操作输入单元68中执行的捏拉操作的捏拉移动量和当前变焦倍率(变焦位置)来执行变焦驱动控制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T91中,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与否。当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判定捏拉操作被开始时,控制单元70继续进行到步骤ST92,并且如果不,则返回到步骤ST91。
在步骤ST92中,控制单元70获取捏拉移动量。控制单元70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获取预定时间内的捏拉移动量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93。
在步骤ST93中,控制单元70确定目标倍率(目标变焦位置)。控制单元70基于在步骤ST92中获取的捏拉移动量和从成像装置20通知的当前变焦位置(当前倍率)来计算目标倍率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94。例如,在操作方向是缩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基于捏拉移动量和广角端的当前倍率来确定目标倍率以使得更宽范围的视角的捕捉图像可以被得到。另外,在操作方向是放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基于捏拉移动量和长焦端的当前倍率来确定目标倍率以使得期望对象的放大图像可以被得到。
在步骤ST94中,控制单元70执行通知目标倍率的处理。控制单元70生成指示在步骤ST93中确定的目标倍率的变焦控制信号。控制单元70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61的Wi-Fi通信单元613,从Wi-Fi天线614将生成的变焦控制信号发送到成像装置20,并且继续进行到步骤ST95。
在步骤ST95中,控制单元70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与否。控制单元70基于来自操作输入单元68的操作信号来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与否。当未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时,控制单元70返回到步骤ST92,并且当判定捏拉操作被终止时,终止处理。
如果这种处理被执行,那么在信息处理装置50中,除了变焦按钮操作之外也可以通过捏拉操作来改变成像装置20的变焦位置。另外,如果在图17中示出的处理被执行,则变焦驱动控制可以被执行以使得目标倍率的捕捉图像可以被得到。
此外,除了关于变焦位置的移动速度的保持信息之外,成像装置20可以以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改变变焦位置。另外,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可以比基于操作输入单元44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动作(正常模式的变焦动作)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50根据用户操作确定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并且向成像装置20通知变焦位置变化速度。例如,在根据捏拉操作确定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根据预定时间内的捏拉移动量来设置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具体而言,在预定时间内的捏拉移动量增加时控制单元70将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更快。利用该处理,用户可以以期望速度改变变焦位置。另外,如果在预定时间内的捏拉移动量增加时使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比正常模式下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VA更快,则可以比成像装置20的变焦按钮操作更快地改变变焦位置。应当注意到,以从信息处理装置50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在成像装置20中执行变焦位置的改变,成像装置20可以不保持关于基于来自信息处理装置50的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动作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信息。
在这里描述的一系列处理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硬件和软件两者的组合配置来执行。在通过软件的处理被执行的情况下,记录处理序列的程序被安装在专用硬件中包含的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并且随后被执行。可替代地,程序可以被安装在可以执行各类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中,并且随后被执行。
例如,程序可以被预先存储在硬盘、SSD(固态驱动器)或者充当存储介质的ROM(只读存储器)中。可替代地,诸如柔性盘、CD-ROM(紧凑盘只读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多用途盘)、BD(蓝光盘(注册商标))、磁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卡之类的可移动记录介质被用作存储介质,因而程序可以被临时地或者永久地存储(记录)。这种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被提供作为所谓的套装软件。
另外,程序可以被从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在计算机中,并且也可以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经由诸如LAN(局域网)或者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从下载站点传送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可以接收这样传送的程序并且可以将该程序安装在诸如内建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中。
应当注意到本技术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上面提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例示形式公开了本技术,并且明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要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对本实施例的修改和替换。换言之,为了确定本发明的要旨,应当参考权利要求。
此外,本技术的透镜控制装置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透镜控制装置,包括: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2)根据(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将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更慢。
(3)根据(2)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在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被设置为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更慢的情况下开始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随后将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4)根据(1)至(3)中任一个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当变焦控制信号表明在外部装置中执行比预定时段更短的变焦操作时,控制单元仅在预设时段内执行驱动控制。
(5)根据(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将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改变为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目标变焦位置。
(6)根据(1)至(5)中任一个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以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来改变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
(7)根据(1)至(6)中任一个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通信单元将指示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8)根据(1)至(7)中任一个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工业应用性
在本技术的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方法和程序中,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因此,在适宜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与适宜变焦控制信号(即,在外部装置中执行的变焦操作)的速度之间切换变焦位置变化速度。因此,即使当在成像装置和外部装置中的任一个中执行变焦操作时,也可以执行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变焦动作,这例如适合于能够进行远程操作的成像装置。
符号描述
10成像系统
20成像装置
21外筒
22控制环
25后面板
26耦合部
27锁销
31成像光学系统块
32成像单元
33图像处理单元
34、64记录和再现单元
35、67显示单元
36、65电源单元
37时间管理单元
38、63存储单元
39姿势检测单元
41、61无线通信单元
44、68操作输入单元
45摄像机控制单元
46、71记录介质
50信息处理装置
51外壳
52显示面板
62声音输入和输出单元
68操作输入单元
70控制单元
80适配器
81壳体
82附接体
83夹持部
84保持突部
85第一相对面
86第二相对面
411、611NFC单元
412、612NFC天线
413、613Wi-Fi通信单元
414、614Wi-Fi天线
441变焦按钮
442快门按钮

Claims (19)

1.一种透镜控制装置,包括: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将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更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在对应于透镜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被设置为比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更慢的情况下开始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随后将变焦位置变化速度设置为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中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当变焦控制信号表明在外部装置中执行比预定时段更短的变焦操作时,控制单元仅在预设时段内执行驱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将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改变为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目标变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以变焦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来改变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通信单元将指示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控制装置,其中
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9.一种透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
由控制单元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以执行以下过程的程序:
经由通信单元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过程;以及
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或者经由通信单元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的过程。
1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光学系统,其包括变焦透镜;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并且在对应于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1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操作时段和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该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来设置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位置变化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经由通信单元从成像装置获取变焦位置并且根据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和获取的变焦透镜的变焦位置来确定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改变后的目标变焦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速度来确定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通信单元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以及
由控制单元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的操作位置、操作时段和所述操作位置的移动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该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对在成像装置中设置的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以执行以下过程的程序:
经由通信单元执行与成像装置的通信的过程;以及
根据在操作输入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操作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所述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的过程,
所述程序在对应于成像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进行的变焦操作的变焦动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所述变焦控制信号的变焦动作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18.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成像装置;和
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光学系统,其包括变焦透镜;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或者在通信单元处接收到的变焦控制信号来执行对变焦透镜的驱动控制,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其执行与所述成像装置的通信;
操作输入单元,其接收用户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操作输入单元中的变焦操作来生成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变焦动作的变焦控制信号并且经由通信单元将所述变焦控制信号输出到成像装置,
在对应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控制单元中的变焦操作的驱动控制与对应于所述变焦控制信号的驱动控制之间设置不同的变焦位置变化速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成像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具有预先将功能指派给物理开关的配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经由通信单元从所述成像装置获取的捕捉图像,并且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具有根据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屏的显示将功能指派给设在该显示屏上的触摸板的配置。
CN201480049772.2A 2013-09-17 2014-07-31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531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9962.6A CN108881726B (zh) 2013-09-17 2014-07-31 用于变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8986P 2013-09-17 2013-09-17
US61/878,986 2013-09-17
US14/249,689 2014-04-10
US14/249,689 US9420188B2 (en) 2013-09-17 2014-04-10 Lens control apparatus, lens control metho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JP2014/070158 WO2015040963A1 (ja) 2013-09-17 2014-07-31 レンズ制御装置、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貯蔵媒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9962.6A Division CN108881726B (zh) 2013-09-17 2014-07-31 用于变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614A true CN105531614A (zh) 2016-04-27
CN105531614B CN105531614B (zh) 2018-09-21

Family

ID=5266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9962.6A Active CN108881726B (zh) 2013-09-17 2014-07-31 用于变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480049772.2A Active CN105531614B (zh) 2013-09-17 2014-07-31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9962.6A Active CN108881726B (zh) 2013-09-17 2014-07-31 用于变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420188B2 (zh)
EP (2) EP3683624A1 (zh)
JP (3) JP6358259B2 (zh)
CN (2) CN108881726B (zh)
WO (1) WO20150409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4024B2 (ja) * 2013-11-12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イブユニット、及び該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US10277817B2 (en) * 2014-07-23 2019-04-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T519192B1 (de) 2016-09-19 2019-03-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Kamera für die industrielle Bildverarbeitung
US10178295B2 (en) 2017-05-24 2019-01-08 Tilta Inc. Wireless camera lens 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precision motor drivers and wireless control
CN107517305B (zh) * 2017-07-10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调整方法、拍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7040043B2 (ja) * 2018-01-25 2022-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写真処理装置、写真データの生産方法および写真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019269B2 (en) * 2018-07-10 2021-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0878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Minolta Co., Lt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al operating apparatus
US6686967B1 (en) * 1997-08-29 2004-02-0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Low-angle grip device for an ENG camera
US6707501B1 (en) * 2000-06-06 2004-03-16 Tom McKay Handle control for lens zoom speed control
US20070025711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Marcus Brian I Remote view and controller for a camera
CN100345094C (zh) * 2004-07-28 2007-10-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照相机及再现装置的显示转换方法
JP2011205345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86698A (ja) * 2011-03-07 201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撮影装置
JP2013098636A (ja) * 2011-10-28 2013-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130141640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al photograph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digital photograph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7135B2 (ja) * 1993-01-21 2003-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
JPH10191141A (ja) 1996-12-25 1998-07-21 Sony Corp ズーム装置
JP2001004903A (ja) 1999-06-23 2001-01-1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テレビレンズシステム
JP2002010244A (ja) * 2000-06-20 2002-01-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遠隔制御方式
US6819867B2 (en) 2001-05-30 2004-11-16 Panavision, Inc. Hand-held remote control and display system for film and video cameras and lenses
JP2002354329A (ja) 2001-05-30 2002-12-06 Minolta Co Ltd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JP2005215524A (ja) * 2004-01-30 2005-08-11 Canon Inc 撮像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5347987A (ja) * 2004-06-02 2005-12-15 Kety Corp カメラ制御方式
TWI273666B (en) 2004-06-30 2007-02-11 Athlete Fa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conductive ball
JP2006197320A (ja) * 2005-01-14 2006-07-27 Elmo Co Ltd 資料提示装置
JP4616211B2 (ja) * 2005-12-07 2011-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配信支援システム
JP4777208B2 (ja) * 2006-10-06 2011-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及びレンズ装置及び基準位置設定方法
KR101477542B1 (ko) * 2008-11-12 2014-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1750844A (zh) * 2008-12-18 2010-06-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拍摄系统及方法
US8159465B2 (en) * 2008-12-19 2012-04-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Zooming techniques for touch screens
KR101527037B1 (ko) * 2009-06-23 2015-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161397B2 (ja) * 2011-03-29 2013-03-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ボディ
JP2013013063A (ja) * 2011-06-03 2013-01-17 Panasonic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2013070303A (ja) * 2011-09-26 2013-04-18 Kddi Corp 画面への押圧で撮影が可能な撮影装置、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57175B2 (ja) * 2012-03-29 2015-0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補正装置
JP2014220715A (ja) * 2013-05-09 2014-11-20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電子カメラ
JP5844491B1 (ja) * 2014-11-18 2016-01-20 株式会社日本ビデオシステム モーションコントローラ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6967B1 (en) * 1997-08-29 2004-02-0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Low-angle grip device for an ENG camera
US6707501B1 (en) * 2000-06-06 2004-03-16 Tom McKay Handle control for lens zoom speed control
US20020180878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Minolta Co., Lt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al operating apparatus
CN100345094C (zh) * 2004-07-28 2007-10-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照相机及再现装置的显示转换方法
US20070025711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Marcus Brian I Remote view and controller for a camera
JP2011205345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86698A (ja) * 2011-03-07 201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撮影装置
JP2013098636A (ja) * 2011-10-28 2013-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130141640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al photograph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digital photograph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3655A (ja) 2018-11-08
US20160316131A1 (en) 2016-10-27
WO2015040963A1 (ja) 2015-03-26
CN105531614B (zh) 2018-09-21
EP3048463A4 (en) 2017-06-07
US20190387154A1 (en) 2019-12-19
US11509811B2 (en) 2022-11-22
US10447909B2 (en) 2019-10-15
JPWO2015040963A1 (ja) 2017-03-02
US20150077593A1 (en) 2015-03-19
EP3683624A1 (en) 2020-07-22
EP3048463A1 (en) 2016-07-27
JP6365756B2 (ja) 2018-08-01
US9420188B2 (en) 2016-08-16
EP3048463B1 (en) 2020-01-01
JP6358259B2 (ja) 2018-07-18
CN108881726A (zh) 2018-11-23
CN108881726B (zh) 2021-08-27
JP2018077481A (ja) 2018-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614A (zh) 透镜控制装置、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成像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226791B1 (ko) 비디오 카메라 장치 및 기록 방법
US836978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6131615A (zh)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954644A (zh) 摄影设备、摄像观察设备、图像比较显示方法和系统
WO2020215273A1 (zh) 错误原因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5745916A (zh) 成像系统、成像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
US1086307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ystem
US794113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visual data processing
CN108462805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0629442B1 (ko) 카메라를 장착한 다수의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와이드화상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83988B1 (ko) 와이파이기능을 가진 차량용 운행기록장치
US2019018287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042943B2 (en) TV phon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3250079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動作制御方法
CN108810363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240163550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5626883B2 (ja) テレビ電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178343B2 (en) Combining images from different devices according to a determined wipe shape
US2021010583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2819409A1 (en) Terminal device,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KR100504821B1 (ko) 카메라 일체형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몰래 촬영 방지 방법
JP2017091354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