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171A - 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 - Google Patents
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31171A CN105531171A CN201480049856.6A CN201480049856A CN105531171A CN 105531171 A CN105531171 A CN 105531171A CN 201480049856 A CN201480049856 A CN 201480049856A CN 105531171 A CN105531171 A CN 105531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r
- side plate
- casing
- coupler casing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7/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1G7/06—Coupling heads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align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3/00—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 B61G3/16—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with coupling heads rigidly connected by rotatable hook plates or discs and balancing links, the coupling members forming a parallelogram, e.g. "Scharfenberg"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能联接的车辆的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该联轴器头具有联轴器头壳体(2)并具有将联轴器头壳体(2)在端侧封闭的且与联轴器头壳体(2)能松开地连接的端侧板(2),其中,联轴器头壳体(2)具有用于与端侧板(2)联接的第一联结区域(13)以及用于与联轴器杆建立连接的第二联结区域(11)。根据本发明提出,联轴器头壳体(2)一件式地设计为锻造构件,其中,联轴器头壳体(2)上的第一联结区域(13)由用于至少间接支撑于端侧板(3)的子面上的至少两个彼此分隔开地布置的接触面(9)形成,并且联轴器头壳体(2)在第一联结区域(13)中与端侧板(3)通过力锁合的连接部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能联接的车辆、尤其是轨道车辆的联轴器头,该联轴器头具有联轴器头壳体并具有将联轴器头壳体在端侧封闭的端侧板,其中,联轴器头壳体和端侧板能松开地彼此连接。
背景技术
用于能联接的车辆的联轴器头壳体在专业文献和专利文献中多有记载并因此以不同的实施方式已知。
例如文献DE1124535B记载了一种自发刚性的中央缓冲联轴器的壳体,该壳体由带有金字塔形的凸起部或缓冲面处的相应的凹部的端侧板、用于将壳体与联轴器杆连接起来的端部件以及处于端侧板与端部件之间的联轴器头壳体构成。联轴器头壳体以单元结构形式由各个成型件组合而成。壳体主体由四个成型件组成,具体地说由两个相同的中间件和两个相同的侧向件组成,所述中间件为壳体主体的上壁和下壁,其中,中间件和侧向件分别呈镜像地相对置。中间件构造为锻压件并且侧向件构造为板材压制部件。
与此相对,由EP1805073B1已知一种模块结构形式的中央缓冲联轴器。它由用于能联接的车辆的具有联轴器头壳体的联轴器头组成。与联轴器头壳体毗邻地在端侧布置有端侧板。可以将不同的端侧板再装配在不同的联轴器头上。
联轴器头壳体通常漏斗状地构造并在与端侧板相对置的那侧上具有联结区域,例如适合于容纳联轴器杆的端部件。联轴器杆又在高度上和侧向上能移动地或能枢转地布置在车辆上,从而漏斗状造型可以以相应的公差容纳对应件。联轴器头壳体具有用于固定端侧板的第一联结区域,以及第二联结区域,尤其是用于容纳联轴器杆的联轴器元件。在联轴器头壳体内布置有本身的联轴器机构用于与另一联轴器机构建立牢固的且能松开的连接。该联轴器机构与联轴器壳体固定连接。通常,联轴器头壳体是铸件,在其上布置有联轴器机构或者联轴器机械装置。
中央缓冲联轴器和联轴器头壳体的大多数迄今为止已知的结构被构造或制造为整体的组合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联轴器头壳体以面的方式利用多个螺钉连接部与端侧板连接。为了根据构造实施方案补偿相应的间隔而设置:在联轴器头壳体和端侧板之间再布置一个板形式的间隔元件。多个螺钉连接部提供了联轴器头壳体和端侧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由于联轴器头壳体的设计,其制造是复杂的。一方面,在制造期间就要注意避免缩孔。为了保证质量,在制成后需要相应的质量检验措施。因此,例如需要通过荧光物质的相应裂纹检验或者也需要伦琴射线检验。由铸造材料生产联轴器头壳体的生产时间长并且还额外需要相应的后处理。尤其是必须在联轴器元件上进行后处理,即一方面向着端侧进行,另一方面还对联轴器杆的侧进行。
由于将联轴器头壳体构造成使得它必须承受1000kN至1500kN范围内的压力和拉力,所以必须明确设置相应的壁厚规格和几何形状。联轴器头壳体既经受压力也经受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构造一种用于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壳体,使得除了降低总长度以外还可以实现简单的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表征。有利的设计方案记载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该任务的解决是如下地进行的:联轴器头壳体在纵向方向上观察在各个彼此相对置地布置的端部区域处具有联结区域,也就是用于与端侧板建立连接的第一联结区域以及用于与联轴器杆连接的另一联结区域,其中,联轴器头壳体一件式地设计为锻造构件,并且联轴器头壳体上的第一联结区域由用于至少间接支撑于端侧板的子面上的至少两个彼此分隔开地布置的接触面形成,并且联轴器头壳体在第一联结区域中与端侧板通过连接部优选通过力锁合的连接部连接。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构造方案中,第一联结区域由至少四个指状地或者成对地叉状地构造在联轴器头壳体上且具有接触面的凸起部形成。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较简单地设计联轴器头壳体,使得它一方面可以更简单地组装,而另一方面可以更简单地生产。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以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同的结构来构造联轴器头壳体。从锻造构件出发,联轴器头壳体具有指状的至少两个彼此分隔开的、优选至少四个接触面,这些接触面可以与端侧板通过螺栓连接部能松开地连接。由此预先给出限定的且特别是在位置上限界的力导入区域,它们实现了以地点上限界的方式将力导入到联轴器头壳体中。
因为联轴器头壳体是锻造构件,所以联轴器头壳体内的力线是均匀的并且可以因此最优地通过联轴器头壳体在联轴器杆方向上导出。
与铸造生产相比,锻造构件的生产时间更短。这是由于省略了耗费的质量保证工艺例如伦琴射线检查、缩孔检验或类似工艺。此外,尤其在联接其它元件的区域中的后处理工艺变得更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更短的制造时间:尤其是为了与端侧板连接,没有设置联轴器头壳体的面状贴靠,而是设置有点状的、指状的贴靠,也就是尤其是在限定的、在位置上限界的区域,特别优选地在四个区域上。联轴器头壳体的其余的指向端侧板的端侧在组装状态下与端侧板间隔开且不与其接触。由于只进行在端侧板上的点状贴靠并且在联轴器头壳体之内将联轴器元件布置成使得它的力直接在端部件上向着联轴器杆地导出,所以负荷路径和方向在联轴器头壳体中是分开的。这意味着:相应的压力通过与端侧板接触的承载点或者承载区域引出,而拉力直接通过联轴器机构和联轴器元件引导。由于这种力分布,同样可以不同地且更简单地设置联轴器头壳体的规格。
由于这种规格,还产生了如下的优点:联轴器头壳体连同端侧板的总结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更短。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联结区域的接触面布置在一个平面的两侧,该平面的位置可以通过在联轴器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轴线及其垂线描述。优选地,对称地进行布置。该构造方案容许简单的制造。
联轴器头壳体和端侧板之间的连接直接进行或者在之间布置有补偿元件的情况下进行。在所述的后一种情况下,联轴器头壳体通过补偿元件支撑在端侧板上。由此可以补偿联轴器间隙和制造公差。
补偿元件可以是若干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在端侧上与端侧板的轮廓适配的板状元件。
单个的力锁合的连接部实施为螺栓连接部或者螺钉连接部。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为了对联轴器头壳体并有选择地对端侧板和/或至少一个补偿元件进行对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中装置。由此将配属和组装显著简化。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对中装置包括销状元件,它嵌入式地布置在彼此相对置的构件(联轴器头和补偿元件和/或端侧板)中。单个的销状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彼此相对置地布置的构件中的一个一件式地构造或者与其连接。
优选地,除了联轴器头壳体以外,端侧板也实施为锻造构件。
联轴器头壳体上的与端侧板相背置的那侧上的第二联结区域优选由与联轴器头壳体以整合的方式构造的端部件形成,端部件能与联轴器杆联接。
在联轴器头壳体中容纳有联轴器机构,它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与联轴器头壳体一件式地构造。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设计方案从以下的说明、权利要求和附图得出,其中:
图1以分解视图示出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组装好的联轴器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分解视图示出了联轴器头1,该联轴器头是用于车辆、尤其是用于轨道车辆的中央缓冲联轴器的部件。联轴器头1由联轴器头壳体2以及可以与联轴器头壳体2在端侧连接的端侧板3组成。在联轴器头壳体2和端侧板3之间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补偿联轴器间隙和制造公差的补偿元件(然而在这里未示出)。补偿元件可以实施为间隔板。
联轴器头壳体2和端侧板3通过至少一个力锁合的、可拆卸的连接部(其优选地实施为螺栓连接部5)彼此连接。螺栓连接部5规定使用螺钉6,其穿过就地设置于联轴器头壳体2上的孔7并与设置在此处未示出的间隔板中或者至少设置在端侧板3中的螺纹4(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共同作用。由此实现了联轴器头壳体2和端侧板3之间的能松开的连接。
端侧板3和联轴器头壳体2之间的连接通过联轴器头壳体2的第一联结区域13进行。连接元件或者机构的布置在第一联结区域13中进行。
为了实现联轴器头壳体2相对于端侧板3的简单的组装和位置正确的固定,设置有对中螺栓8,这些对中螺栓有选择地要么布置在端侧板3的侧上,要么布置在联轴器头壳体2的侧上。在联轴器头壳体2与端侧板3接合的过程中,对中螺栓挤入到相对置的构件中并因此实现联轴器头壳体2相对于端侧板3的中心位置正确的布置。对中螺栓8可以为此插入构件(联轴器头壳体2或端侧板3)中的一个中。
联轴器头壳体2如下地构造,即,联轴器头壳体在其指向端侧板3的侧上具有优选四个接触面9(其中的三个在图中可见)。接触面9设置成使得这些接触面仅支撑在端侧板3的一部分上,而其余部分设有留空部10。各个接触面9因此彼此分隔开地实施并且在联结平面中没有彼此连接地实施。这意味着联轴器头壳体2指状地支撑在端侧板3的四个区域上并在那里相应地连接。其余的留空部优选半圆形地设计。这一方面是由于结构造成,因为它在当前的情况下是锻造构件,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力流造成,其中,力从端侧板3通过指状接触面传递到联轴器头壳体2上并因此导向第二联结区域11,该第二联结区域可以实施为联轴器元件并布置在与端侧板3相对置的那侧上。
在该另一联轴器元件上联结有图中未示出的联轴器杆,该联轴器杆又与车辆至少以铰接方式连接。
联轴过程所需的联轴器机构12布置在联轴器头壳体2之内。这里所设置的联轴器机构12直接布置在第二联结区域11的区域中,从而通过联轴器机构12产生的拉力可以直接作用到联结区域11上并因此作用到联轴器杆上。
联轴器头壳体2本身不由联轴器机构12上的牵拉负荷所加载或者仅略微地加载。由于指状造型以及相应的接触面9,不需要用于联轴器头壳体2的大的结构深度,因此整个联轴器头1在其尺寸上相对于现有技术设计得更小。
由于将联轴器头壳体2改造成锻造构件并将与端侧板3进行相应连接的接触面减少到若干个尤其是四个而产生非常紧凑的联轴器头1,所述联轴器头在其整个构件长度上缩短并特别适合于特定的经济市场。
联轴器头壳体2半壳状地实施有具有四个边缘敞开的留空部10,尤其是开口,这些留空部形成用于构造出联结区域13而设置的四个凸起部。形成联结区域13的凸起部因此实施为叉状地或者指状地在联轴器头壳体上延伸。凸起部在向着第二联结区域11的方向上会聚或者说在第二联结区域的区域中彼此联接。接触面9因此彼此分隔开地或者说在位置上分隔开地布置在联结平面中。在导入通过联轴器机构传递的力的区域之外进行接触面的布置。为此,接触面9优选地布置在联轴器机构12的两侧。相对于理论上的纵轴线L地进行该布置,该纵轴线与联轴器轴线重合,优选相对于由联轴器纵轴线及其垂线形成的平面对称。通过接触面导入的力在联轴器头壳体2上引入到第二联结区域11中。
联轴器头壳体2的接触面9在端侧板3上的支撑在子面14上进行,子面优选地同样构造为端侧板3上的独立的、也就是在位置上彼此分隔开地布置的面。
联轴器机构12可以与联轴器头壳体2一件式地构造或者也可以与联轴器头壳体连接。
附图标记列表
1联轴器头
2联轴器头壳体
3端侧板
4螺纹
5连接部、螺栓连接部
6螺钉
7孔
8对中螺栓
9接触面
10留空部
11联轴器元件
12联轴器机构
13第一联结区域
14子面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能联接的车辆的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所述联轴器头具有联轴器头壳体(2)并具有将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在端侧封闭且与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能松开地连接的端侧板(2),其中,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具有用于与所述端侧板(2)联接的第一联结区域(13)以及用于与联轴器杆建立连接的第二联结区域(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一件式地设计为锻造构件,其中,在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上所述第一联结区域(13)由用于至少间接支撑于所述端侧板(3)的子面上的至少两个彼此分隔开地布置的接触面(9)形成,并且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在所述第一联结区域(13)中与所述端侧板(3)通过连接部优选通过力锁合的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结区域(9)由至少四个指状地或者叉状地构造在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上的且具有所述接触面(9)的凸起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结区域(13)的接触面(9)布置在如下平面的两侧上,所述平面的位置能通过在所述联轴器头(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轴线以及该纵轴线的垂线描述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联轴器头壳体(2)与端侧板(3)之间的单个的连接部实施为力锁合的连接部并且由螺栓连接部或者螺钉连接部形成。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的接触面(9)直接支撑在所述端侧板(3)的子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侧板(3)与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补偿元件,并且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在所述接触面(9)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元件支撑在所述端侧板(3)上。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为了对所述联轴器头壳体(9)并有选择地对所述端侧板(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补偿元件进行对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对中装置包括销状元件(8),所述销状元件嵌入式地布置在彼此相对置的构件(联轴器头(2)和补偿元件和/或端侧板)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单个的销状元件(8)与彼此相对置地布置的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一件式地构造或者与其连接。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侧板(3)是锻造构件。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上在与所述端侧板(3)相背置的那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联结区域(11)并所述第二联结区域(11)由端部件形成,所述端部件能与联轴器杆联接。
12.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中容纳有联轴器机构。
1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联轴器头壳体(2)一件式地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3218156.6 | 2013-09-11 | ||
DE102013218156.6A DE102013218156A1 (de) | 2013-09-11 | 2013-09-11 | Kupplungskopf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
PCT/EP2014/069397 WO2015036482A1 (de) | 2013-09-11 | 2014-09-11 | Kupplungskopf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1171A true CN105531171A (zh) | 2016-04-27 |
CN105531171B CN105531171B (zh) | 2019-03-22 |
Family
ID=5154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9856.6A Active CN105531171B (zh) | 2013-09-11 | 2014-09-11 | 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37934B2 (zh) |
EP (1) | EP3044068B1 (zh) |
CN (1) | CN105531171B (zh) |
DE (1) | DE102013218156A1 (zh) |
WO (1) | WO20150364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218156A1 (de) * | 2013-09-11 | 2015-03-26 | Voith Patent Gmbh | Kupplungskopf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
DE102013110888A1 (de) * | 2013-10-01 | 2015-04-02 | Voith Patent Gmbh |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
DE102017127552A1 (de) | 2017-11-22 | 2019-05-23 | Voith Patent Gmbh | Stirnplatte für einen Schienenfahrzeugkupplungskopf und Schienenfahrzeugkupplungskopf |
DE102018126470A1 (de) | 2018-10-24 | 2020-04-30 | Voith Patent Gmbh | Zugkupplungsadapter |
DE102019100613A1 (de) * | 2019-01-11 | 2020-07-16 | Voith Patent Gmbh | Zugkupplungskopf |
CH716316B1 (de) * | 2019-06-14 | 2023-05-15 | Faiveley Transp Schwab Ag | Kupplungskopf, insbesondere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
WO2023025681A1 (de) | 2021-08-25 | 2023-03-02 | Voith Patent Gmbh | Kupplungsbauteil und kupplungsanordnung mit einem kupplungsbauteil, insbesondere mittelpufferkupplung |
DE102022107122A1 (de) | 2022-03-25 | 2023-09-28 | Voith Patent Gmbh | Rahmeneinheit für eine kupplungsanordnung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s sowie kupplungs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rahmeneinheit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4535B (de) * | 1959-12-11 | 1962-03-01 | Scharfenbergkupplung Gmbh | Gehaeuse fuer selbsttaetige starre Mittelpufferkupplungen |
US5558238A (en) * | 1995-09-11 | 1996-09-24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Freight railway car slackless drawbar assembly |
US20030047547A1 (en) * | 2001-09-12 | 2003-03-13 | Goetz Dittmar | Electric heater for the coupling head of a central buffer coupling |
EP1805073B1 (de) * | 2004-09-06 | 2008-11-12 |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 Kupplungskopf mit lösbarer stirnplatt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sowie dazugehöriges montageverfahren. |
CN102774396A (zh) * | 2011-05-12 | 2012-11-14 |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将车钩柄铰接到轨道导向车辆的车身的轴承座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218156A1 (de) * | 2013-09-11 | 2015-03-26 | Voith Patent Gmbh | Kupplungskopf einer Mittelpufferkupplung |
DE102013110888A1 (de) * | 2013-10-01 | 2015-04-02 | Voith Patent Gmbh |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
-
2013
- 2013-09-11 DE DE102013218156.6A patent/DE102013218156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
- 2014-09-11 CN CN201480049856.6A patent/CN105531171B/zh active Active
- 2014-09-11 US US15/021,355 patent/US99379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9-11 WO PCT/EP2014/069397 patent/WO201503648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11 EP EP14766452.8A patent/EP3044068B1/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4535B (de) * | 1959-12-11 | 1962-03-01 | Scharfenbergkupplung Gmbh | Gehaeuse fuer selbsttaetige starre Mittelpufferkupplungen |
US5558238A (en) * | 1995-09-11 | 1996-09-24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Freight railway car slackless drawbar assembly |
US20030047547A1 (en) * | 2001-09-12 | 2003-03-13 | Goetz Dittmar | Electric heater for the coupling head of a central buffer coupling |
EP1805073B1 (de) * | 2004-09-06 | 2008-11-12 | Voith Turbo Scharfenberg GmbH & Co. KG | Kupplungskopf mit lösbarer stirnplatt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sowie dazugehöriges montageverfahren. |
CN100488820C (zh) * | 2004-09-06 | 2009-05-20 | 福伊特涡轮沙尔芬贝格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铁路运输工具并有可拆卸花盘的车钩头及其装配方法 |
CN102774396A (zh) * | 2011-05-12 | 2012-11-14 |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将车钩柄铰接到轨道导向车辆的车身的轴承座 |
EP2522560A1 (de) * | 2011-05-12 | 2012-11-14 | Voith Patent GmbH | Lagerbock zum Anlenken einer Kupplungsstange an einen Wagenkasten eines spurgeführten Fahrzeug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31171B (zh) | 2019-03-22 |
EP3044068B1 (de) | 2020-06-24 |
US9937934B2 (en) | 2018-04-10 |
DE102013218156A1 (de) | 2015-03-26 |
US20160221590A1 (en) | 2016-08-04 |
WO2015036482A1 (de) | 2015-03-19 |
EP3044068A1 (de)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31171A (zh) | 中央缓冲联轴器的联轴器头 | |
CA2707359A1 (en) | Coupler draft gear, double-side operating coupler and lower lockpin rotation shaft assembly | |
US9533349B2 (en) | Casting mold | |
US7585101B2 (en) | Extruder and cylinder exchang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058088A (zh) | 用于飞行器的翼板 | |
CN104641145A (zh) | 具有保险连板的链连接元件 | |
CN201276712Y (zh) | 装载机车体与辅助斗的连接结构 | |
CN201518804U (zh) | 一种用于纺织带两端连接的锁扣 | |
US11945268B2 (en) | Connecting system, coup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towing vehicle to a semitrailer | |
CN201587463U (zh) | 一种履带行走驱动架装置 | |
CN108137101A (zh) | 外门槛饰板、能量储存元件以及车辆 | |
CN104583019A (zh) | 具有碰撞保护装置的车辆 | |
KR101509911B1 (ko) | 사출성형기의 폐쇄유니트 | |
CN104884751A (zh) | 中间杆 | |
CN106314752A (zh) | 一种主承力构件的连接组件 | |
CN102493982B (zh) | 抽屉面板连接装置 | |
CN209833982U (zh) |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快速拆装机构 | |
CN209790973U (zh) | 一种高强度滤板手柄、以及滤板 | |
CN102145803B (zh) | 拉箱装置的锁箱机构 | |
KR101764457B1 (ko) | 분리형 패드를 구비한 차량용 루프랙 조립체 | |
CN203594699U (zh) | 上推式破碎机轴承盒结构 | |
JP5612619B2 (ja) | セグメントの継手金具 | |
CN201597581U (zh) | 组合式后行、驻车制动钳 | |
CN206122639U (zh) | 一种卧浇工艺缸体的细长油道砂芯结构 | |
CN215204333U (zh) | 车用v型推杆及空气悬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