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7692A -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7692A
CN105527692A CN201610089611.7A CN201610089611A CN105527692A CN 105527692 A CN105527692 A CN 105527692A CN 201610089611 A CN201610089611 A CN 201610089611A CN 105527692 A CN105527692 A CN 105527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distance
camera module
sensitiv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9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7692B (zh
Inventor
高艳朋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896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7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7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7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所述调焦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利用所述调焦方法对镜头组进行调焦处理后,可以避免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包括基板13;设置于所述基板13表面的感光芯片12;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12背离所述基板13一侧的镜头组11,所述镜头组11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13一侧的镜头,设置于所述基板13背离所述感光芯片12一侧的底座14。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在出厂之前都要对镜头组11进行一次调焦的处理流程,这个调焦处理流程可以在镜头组11装配形成摄像模组之后进行,也可以在镜头组11自身组装完成之后进行。进行过调焦处理后的摄像模组需要进入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流程,此时需要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镜头位置和摄像模组景深处于近景(约8cm)处的镜头位置烧录在摄像模组的存储设备中作为摄像模组进行自动对焦的标准。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调焦方法为首先计算摄像模组的镜头景深在无穷远处时距离所述基板13表面的理论距离作为出货距离,然后通过调节所述马达调节所述镜头距离所述基板13表面的距离,当所述镜头距离所述感光芯片12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出货距离时完成整个调焦过程。对于所述摄像模组而言,当所述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12之间的距离等于其镜头的焦距。但是由于不同的摄像模组在装配过程中的精度差异以及不同摄像模组的镜头焦距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有些摄像模组在完成上述调焦过程后,其镜头表面与感光芯片12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大于该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感光芯片12之间的距离的,这样会导致摄像模组在终端厂自动调焦判定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找到景深无穷远处的镜头位置,导致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时的成像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以避免由于摄像模组在装配过程中的精度差异以及不同摄像模组的镜头焦距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时成像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所述调焦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优选的,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基板通过贴合胶贴合,所述误差参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贴合胶理论厚度+装配理论误差。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调节所述初始距离的方法为:
通过调节所述马达带动所述镜头移动,改变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一种镜头组调焦装置,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所述调焦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与机械手;其中,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机械手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距离并控制所述机械手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或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或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或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单片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设备,其中,所述调焦方法中的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对所述初始距离进行调节使其等于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相当于先将所述镜头组的镜头调节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而将所述镜头组调节到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个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实际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在经过调焦流程后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其镜头焦距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调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调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调焦方法调焦的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终端厂自动调焦判定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无穷远处的马达位置,导致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时的成像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所述调焦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装置,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所述调焦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与机械手;其中,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机械手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距离并控制所述机械手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设备,其中,所述调焦方法中的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对所述初始距离进行调节使其等于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相当于先将所述镜头组的镜头调节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而将所述镜头组调节到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个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实际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在经过调焦流程后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其镜头焦距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如图2所示,所述调焦方法包括:
S101: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的调焦过程中是无法从所述镜头焦点位置处进行测量的,并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是对所述镜头组进行调焦处理,还没有进行感光芯片等摄像模组元件的装配,因此更无法直接获得所述镜头焦点到所述感光芯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以所述初始距离为标准进行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处理。
S102: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初始距离进行调节使其等于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相当于先将所述镜头组的镜头调节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完成所述调焦流程。而将所述镜头组调节到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个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实际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在经过调焦流程后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其镜头焦距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的调焦过程中无法直接获取到所述镜头焦点到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小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与所述镜头焦点到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差为所述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在进行调焦流程之前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方法预先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基板通过贴合胶贴合,所述误差参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贴合胶理论厚度+装配理论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为所述感光芯片的平均厚度,所述贴合胶理论厚度为贴合过程中的测量的贴合胶经验厚度,所述装配理论误差为将所述镜头组组装成为摄像模组过程中导致的经验误差参数。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还可以为所述感光芯片标识的规格厚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镜头组类型的不同,其装配的马达的总体行程参数、镜头焦距参数以及在装配摄像模组的过程中出现的装配理论误差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就会有所不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为50μm,本发明对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和具体取值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初始距离的方法为:通过调节所述马达带动所述镜头移动,改变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镜头调节所述初始距离,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所述调焦方法中的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对所述初始距离进行调节使其等于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相当于先将所述镜头组的镜头调节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而将所述镜头组调节到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个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实际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在经过调焦流程后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其镜头焦距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装置,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如图3所示,所述调焦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200、控制器100与机械手300;其中,
所述位移传感器200,用于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所述控制器100与所述位移传感器200及机械手300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距离并控制所述机械手300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的调焦过程中无法直接获取到所述镜头焦点到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小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与所述镜头焦点到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差为所述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在进行调焦流程之前通过实验或理论计算方法预先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基板通过贴合胶贴合,所述误差参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贴合胶理论厚度+装配理论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为所述感光芯片的平均厚度,所述贴合胶理论厚度为贴合过程中的测量的贴合胶经验厚度,所述装配理论误差为将所述镜头组组装成为摄像模组过程中导致的经验误差参数。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还可以为所述感光芯片标识的规格厚度。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镜头组类型的不同,其装配的马达的总体行程参数、镜头焦距参数以及在装配摄像模组的过程中出现的装配理论误差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就会有所不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为50μm,本发明对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和具体取值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初始距离的方法为:通过调节所述马达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镜头调节所述初始距离,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200为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或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或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或霍尔式位移传感器。本发明对所述位移传感器200的具体种类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00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单片机。本发明对所述控制器100的具体种类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设备,其中,所述调焦方法中的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对所述初始距离进行调节使其等于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相当于先将所述镜头组的镜头调节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而将所述镜头组调节到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理论位置后,再将所述镜头向所述感光芯片方向旋进第二预设距离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个摄像模组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的实际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在经过调焦流程后其镜头与其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大于其镜头焦距的情况出现,避免了所述镜头组在组装成为摄像模组并在终端厂进行自动调焦判定时无法准确地找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位置的情况,提升了所述摄像模组在景深无穷远处的成像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基板通过贴合胶贴合,所述误差参数=感光芯片理论厚度+贴合胶理论厚度+装配理论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焦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初始距离的方法为:
通过调节所述马达带动所述镜头移动,改变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6.一种镜头组调焦装置,所述镜头组应用于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组以及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感光芯片一侧的底座;所述镜头组包括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马达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与机械手;其中,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初始距离;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及机械手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初始距离并控制所述机械手调节所述初始距离,使所述初始距离等于调焦目标距离,所述调焦目标距离=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摄像模组景深处于无穷远处时镜头表面与所述马达下表面之间的理论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镜头焦距+误差参数,所述误差参数的取值预先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μm-250μm,包括端点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或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或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或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单片机。
CN201610089611.7A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Active CN105527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9611.7A CN10552769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9611.7A CN10552769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692A true CN105527692A (zh) 2016-04-27
CN105527692B CN105527692B (zh) 2018-07-24

Family

ID=5577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9611.7A Active CN105527692B (zh) 2016-02-17 2016-02-17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76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381A (ja) * 1996-07-01 1998-01-23 Konica Corp カメラ
CN1632637A (zh) * 2004-12-13 2005-06-2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镜头出厂调焦的方法
JP2013055515A (ja) * 2011-09-05 2013-03-21 Toshiba Teli Corp 産業用カメラ構造
CN203311078U (zh) * 2013-06-18 2013-11-27 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焦装置和投影系统
CN104270557A (zh) * 2014-10-08 2015-01-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CN105319801A (zh) * 2014-07-07 2016-0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摄像模组调焦定位镜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381A (ja) * 1996-07-01 1998-01-23 Konica Corp カメラ
CN1632637A (zh) * 2004-12-13 2005-06-2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镜头出厂调焦的方法
JP2013055515A (ja) * 2011-09-05 2013-03-21 Toshiba Teli Corp 産業用カメラ構造
CN203311078U (zh) * 2013-06-18 2013-11-27 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焦装置和投影系统
CN105319801A (zh) * 2014-07-07 2016-0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对焦摄像模组调焦定位镜头的方法
CN104270557A (zh) * 2014-10-08 2015-01-0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692B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5037B (zh) 用於晶圓鍵合對準補償的方法和系統
TWI644145B (zh) 貼合設備及其貼合方法
CN106814546B (zh) 焦面检测装置、焦面标定方法与硅片曝光方法
CN110394981A (zh) 用于生成地制造三维结构件的设备
US886194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17122791A5 (ja) 光学制御装置、光学機器、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8144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build assessment and correction of laser pointing accuracy
EP3358386A3 (en) Focus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focus control method
CN112492192B (zh) 一种相机及用于相机生产的方法
JP2019003216A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
CN105554397A (zh) 一种摄像模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JPWO2019159427A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調整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調整方法
TWI589946B (zh) 鏡頭調焦方法與光學模組
CN105527692A (zh) 一种镜头组调焦方法及调焦装置
US20180272614A1 (en) Optical device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evice production method
US10795136B2 (en) Wafer level lens stack, optical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KR101958962B1 (ko) 렌즈 소자 반송 기구, 컨트롤러, 광축 조정 장치와 광학 모듈 제조 설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657982A (zh) 一种摄像模组图像清晰度校准方法及装置
EP1273950A3 (en) Focusing method for a camera and a camera
CN106054495B (zh) 对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574909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losed trajectory by means of a laser and a laser light sensor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losed trajectory curve
WO2014141497A1 (ja) 撮像素子の位置調整装置
JP2021026112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RU14945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троля положения плоскости изделия для систем автофокусировки
CN110116498A (zh) 用于添加式地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