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7798A -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 Google Patents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7798A
CN105517798A CN201480049056.4A CN201480049056A CN105517798A CN 105517798 A CN105517798 A CN 105517798A CN 201480049056 A CN201480049056 A CN 201480049056A CN 105517798 A CN105517798 A CN 105517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resin
electrostatic
support layer
protective layer
resi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0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池弘
矢萩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p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up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po Corp filed Critical Yup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17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7/00Signs, name or number plates, letters, numerals, or symbols; Panels or boards
    • G09F7/02Signs, plates, panels or boards using readily-detachable elements bearing or forming symbols
    • G09F7/12Signs, plates, panels or boards using readily-detachable elements bearing or forming symbols the elements being secured or adapted to be secured by self-adhesion, moisture, suction, slow-drying adhesive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04Di-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5Prin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90/00Signboards, advertising panels, road sig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7/00Signs, name or number plates, letters, numerals, or symbols; Panels or boards
    • G09F7/02Signs, plates, panels or boards using readily-detachable elements bearing or forming symbols
    • G09F7/12Signs, plates, panels or boards using readily-detachable elements bearing or forming symbols the elements being secured or adapted to be secured by self-adhesion, moisture, suction, slow-drying adhesive or the like
    • G09F2007/125Signs, plates, panels or boards using readily-detachable elements bearing or forming symbols the elements being secured or adapted to be secured by self-adhesion, moisture, suction, slow-drying adhesive or the like by electrostatic fo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粘接性片材,其能够将广告等非粘合性的印刷物贴附于被粘物来显示而不使用粘合剂等,且在贴附于被粘物时难以发生空气贮留。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所述支承体层(A)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以及,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所述保护层(B)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

Description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吸附片材,其能够利用静电吸附将招牌、海报、广告等非粘合性的印刷物容易地贴合于被粘物而不使用粘合剂、粘接剂。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制作剥离性良好的显示片材产品而使用了如下物质:使用对显示片材的一个单面预先涂布剥离性良好的粘合剂而得到的特殊片材,并在该片材的另一个单面上印刷要显示的文字、图案。这种特殊片材中的粘合剂有时容易从端面渗出,因此,在后续的印刷工序、裁切工序中容易发生粘合剂附着于机器、其它显示片材等的故障,使作业效率降低。此外,由于预先对显示片材设置有粘合剂,因此存在显示片材的粘合面侧无法进行印刷等的缺点。
作为解决这种课题的方法,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剥离性良好的双面粘合片材对实施了印刷的非粘合性印刷物进行显示的方法。
该方法虽然存在粘合面也能够显示印刷等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在贴附于玻璃板等被粘物时,被粘物与粘合剂之间容易部分地贮留空气,隔着被粘物的印刷物的美观度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72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20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接性片材,其能够不使用粘合剂等地将招牌、海报、广告等非粘合性的印刷物作为显示物贴附于被粘物并显示,在贴附于被粘物时,难以发生空气贮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包含经过特定工序而具有特定结构的层叠体的静电吸附片材,能够提供具有期望特性的双面粘接性片材,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本发明中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静电吸附片材,其为分别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支承体层(A)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以及,
(2)一种静电吸附片材,其为分别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保护层(B)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
(3)热塑性树脂薄膜优选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
(4)电介质薄膜优选含有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和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支承体层(A)的双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分别为1×1013~9×1017Ω,
(6)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1013~9×1017Ω,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10-1~9×1012Ω。
(7)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优选为60~100%。
(8)支承体层(A)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且保护层(B)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
(9)带电处理优选至少包括直流式电晕放电处理。
(10)带电处理优选是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双面实施的。
(11)此外,支承体层(A)可以为包含至少两张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叠体。
(12)在(11)的情况下,静电吸附片材可以为将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介由粘接剂以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相接触的方式层叠而得到的,所述静电吸附层叠体是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而成的。
(13)在(11)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热塑性树脂薄膜的与保护层(B)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3~9×1017Ω,且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未与保护层(B)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9×1012Ω。
(14)自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剥离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A)表侧的表面电位与背侧的表面电位的乘积优选显示为负值。
(15)自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剥离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A)表侧的表面电位与背侧的表面电位的乘积优选为-0.07~-4.00kV2
(16)本发明包括一种显示物,其中,自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剥离一侧的保护层(B),通过静电吸附将印刷物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单面,接着,剥离静电吸附片材的另一侧的保护层(B),通过静电吸附将支承体层(A)的另一单面贴合于被粘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由于构成其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具有静电吸附能力、优选双面具有静电吸附能力,因此,能够介由该静电吸附片材贴合印刷物与被粘物。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能够长期地呈现、显示使用印刷物等,此外,使用后能够容易地剥离、分离印刷物等。
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能够不使用粘合剂等地将印刷物以海报、广告等的形式贴附于被粘物来显示。此外,该静电吸附片材在显示使用时的静电吸附力高,静电吸附力的持续性也充分,能够长期在被粘物上显示使用,且使用后能够容易地剥离。此外,该静电吸附片材具有静电吸附力不易受湿度影响这一特征。进而,该静电吸附片材在显示使用前的两面层叠有保护层(B)的状态下不会对外部表现出静电吸附力,因此特别是在印刷工序、裁切工序、搬运工序中难以引起静电吸附片材的粘贴等故障,操作性良好。因此,该静电吸附片材能够应对于多种印刷物的显示方式。
此外,该静电吸附片材中的支承体层(A)为透明或半透明,因此能够从将印刷物吸附于其而成的显示物透过支承体层(A)和透明的被粘物而观察到印刷物上的文字、图案等信息。
此外,该显示物在贴附时在印刷物与被粘物之间难以产生空气贮留,贴附后容易调整显示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涂层(C)8的保护层(B)3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单面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一个方式的截面图。
图2为具有涂层(C)8a、8b的保护层(B)3a、3b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10b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双面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介由粘接剂5贴合两张热塑性树脂薄膜4a、4b而制成支承体层(A)2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4为介由粘接剂5贴合两组如图1所示的静电吸附片材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5为在图3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4b与粘接剂5之间设置有涂层(C)9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6为单面具有涂层(C)8a的保护层(B)3a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进行吸附而层叠于图5中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7为具有涂层8b的保护层(B)3b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单面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其中,该支承体层(A)2是介由粘接剂5将单面具有涂层(C)的两组热塑性树脂薄膜4a、4b的涂层(C)9a、9b侧彼此贴合而得到的。
图8为具有涂层8a的保护层(B)3a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进行吸附而层叠于图7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4a而成的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1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9为作为主电极使用了针状施加电极13的本发明的带电处理中能够使用的间歇式电晕放电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0为作为主电极使用了金属导线状施加电极15的本发明的带电处理中能够使用的间歇式电晕放电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1为作为主电极使用了针状施加电极16的本发明的带电处理中能够使用的连续式电晕放电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2为作为主电极使用了金属导线状施加电极18的本发明的带电处理中能够使用的连续式电晕放电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3为作为主电极使用了针状施加电极19的本发明的带电处理中能够使用的连续式电晕放电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静电吸附层叠体的制造装置的一例。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静电吸附力的测定装置的一例。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表面电位的测定装置的一例。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表面电位的测定部位45的一例。
图18为使用了自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去除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53的显示物的一个方式。
图19为通过自静电吸附片材的单面剥离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53将印刷物54贴附于玻璃板52而成的本发明的显示物51的截面图。
图20为将图18中剥离掉的保护层(B)55静电吸附在印刷物54上而成的本发明的显示物的另一方式。
图21为图19中将保护层(B)55静电吸附在印刷物54上而成的本发明的显示物5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包括如下层叠体: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支承体层(A)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或者,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保护层(B)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通过配置于其至少一面的保护层(B)而难以带静电,剥离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通过静电而其自身能够静电吸附于被粘物。其中,在将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的情况下,剥离双面的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能够静电吸附非粘合性的印刷物等,此外,其相反一侧的表面也能够对被粘物进行静电吸附。
以下,针对构成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的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质量”是指“重量”。
[支承体层(A)]
构成静电吸附片材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具有静电吸附能力,优选其双面具有静电吸附能力,例如通过静电吸附分别将非粘合性的印刷物等结合于一侧单面、将被粘物结合于另一侧单面而使该支承体层(A)夹持在两者之间,从而如所谓的双面粘合片材那样地能够将印刷物等贴合在被粘物上。这样操作而得到的显示物可以根据其显示内容、尺寸、形状、显示方式而用作贴纸、标签、招牌、海报、广告等显示物。
支承体层(A)能够通过其静电吸附而将印刷物等贴附显示于各种被粘物。此外具有如下特征:在显示使用时,静电吸附力高、静电吸附力的持续性也充分,能够长期地显示使用印刷物等,且使用后能够容易地剥离。此外,具有其静电吸附力不易受湿度影响的特征。
支承体层(A)为包含详见后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能够对其实施带电处理。关于支承体层(A),可以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单体制成支承体层(A),也可以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以上而而制成支承体层(A)。
在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单体制成支承体层(A)时,可以在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在其表面上设置保护层(B)而制成静电吸附片材,也可以在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双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在其双面设置保护层(B)而制成静电吸附片材,此外,还可以在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在其处理面上设置保护层(B),暂时制成静电吸附层叠体,接着,对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侧的表面实施带电处理,在其处理面上设置保护层(B)而制成静电吸附片材。
此外,在对保护层(B)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层叠于热塑性树脂薄膜,也可以制成以热塑性树脂薄膜单体作为支承体层(A)的层叠体。根据该方法,能够得到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单面而成的方式、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而成的方式。进而,预先准备将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单面而得到的静电吸附层叠体,在对另行准备的保护层(B)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使其静电吸附于前述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侧的表面,从而能够得到将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而成的层叠体。
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以上而成的层叠体也可以与热塑性树脂薄膜单体同样地用作支承体层(A)。
另一方面,在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而制成支承体层(A)时,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得到: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将保护层(B)层叠于其处理面;或者将实施了带电处理的保护层(B)的处理面侧层叠于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暂时制成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保护层(B)的静电吸附层叠体,接着,介由粘接剂将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彼此贴合。此时,所得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粘接剂/热塑性树脂薄膜”部分成为支承体层(A)。
此外,在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以上而制成支承体层(A)时,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得到: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实施带电处理后,将保护层(B)层叠于其处理面;或者将实施了带电处理的保护层(B)的处理面侧层叠于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暂时制成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保护层(B)的静电吸附层叠体,接着,介由粘接剂将其它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与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贴合,接着,介由粘接剂将其它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与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贴合。此时,所得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粘接剂/其它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粘接剂/热塑性树脂薄膜”部分成为支承体层(A)。
对于支承体层(A),为了使其双面具备静电吸附能力,优选为容易实施带电处理且容易将通过带电处理带来的电荷保持在内部的结构。
支承体层(A)中的带电处理的实施容易度和电荷的保持性能可以通过表面电阻率来整理。支承体层(A)中的利用后述方法测定的表面电阻率对于表面和背面这两面来说均优选为1×1013~9×1017Ω的范围。该表面电阻率更优选为5×1013~9×1016Ω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1014~9×1015Ω的范围。
表面电阻率低于1×1013Ω时,存在实施带电处理时所赋予的电荷传递至表面而容易逃逸、难以实施带电处理的倾向。此外,存在如下倾向:暂时赋予至支承体层(A)的电荷传递至其表面而容易向外部(大气中等)逃逸,支承体层(A)无法长时间保持电荷,静电吸附力容易降低。
另一方面,表面电阻率超过9×1017Ω时,在性能上应该没有问题,但难以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来形成这种高绝缘性的表面,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因成本高而难以实现。
具有这种表面电阻率的支承体层(A)可以通过选择构成其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以及后述涂层(C)等是否对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来实现。
因此,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单体制成支承体层(A)时,优选的是,不对热塑性树脂薄膜本身进行抗静电等处理而将其双面的表面电阻率设为1×1013~9×1017Ω的范围。
然而,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以上而制成支承体层(A)时,通过使热塑性树脂薄膜的一个单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3~9×1017Ω的范围,并对另一个单面进行抗静电处理,使其具备抗静电性能而降低另一面的表面电阻率,从而在对热塑性树脂薄膜实施带电处理后至贴合层叠保护层(B)而制作静电吸附层叠体为止的加工工序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等附着于薄膜、防止薄膜粘附于辊等,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因此适合制造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
作为对热塑性树脂薄膜赋予抗静电性能的方法,有如下方法: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混入抗静电剂的方法、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上设置后述涂层(C)的方法。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混入抗静电剂时,若不进行电晕放电表面处理、火焰表面处理,则有时不会表现出抗静电效果,特别是经拉伸的薄膜的表面处理的处理面与未处理面的抗静电效果明显不同。利用该现象也能够形成单面具有抗静电性能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此外,在被粘物为墙壁、柜子等这样的不透明物体的情况下,支承体层(A)为透明或不透明均可,在被粘物为玻璃板、亚克力板、聚碳酸酯板等这样的透明板状物等的情况下,支承体层(A)的透明性高是适合的。例如,在用于显示的印刷物为双面印刷物且支承体层(A)和被粘物为透明的情况下,印刷物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一侧的印刷面也能够隔着支承体层(A)和被粘物进行目视确认。
因此,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中的支承体层(A)优选为透明或半透明。作为所述透明性的指标,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优选为60~100%、更优选为70~100%、特别优选为80~100%。如果总透光率为60%以上,则印刷图案朝向支承体层(A)面侧贴附时,印刷物的图像、信息的可视性良好,贴附于玻璃板、亚克力板、聚碳酸酯板等透明被粘物的印刷物的可视性良好。
此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支承体层(A)本身也可以具有印刷信息。
这样的高透明性可以通过构成其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选择和添加至该热塑性树脂中的无机微细粉末、有机填料的含量等来实现。
此外,支承体层(A)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的范围。该厚度更优选为30~400μm的范围、特别优选为40~300μm的范围。在支承体层(A)的厚度低于20μm时,该层(A)的机械强度变弱,贴附于印刷物时或者贴附于被粘物时,容易产生褶皱、无法顺利贴合而存在外观较差的倾向。反之,超过500μm时,支承体层(A)的自身重量变大,无法以静电吸附力保持自身重量而存在自被粘物脱落的倾向。
[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用于构成支承体层(A),通过直接实施带电处理、使其接触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来进行介电而在内部保持电荷,从而能够通过该静电吸附力实现支承体层(A)的静电吸附。
热塑性树脂薄膜包含热塑性树脂。特别是,通过使用绝缘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该薄膜容易保持其内部蓄积的电荷,故而优选。
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只要具有绝缘性、能够将电荷保持在内部,则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丙烯系树脂、聚甲基-1-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改性聚乙烯、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它们的共聚物等热塑性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无规立构聚苯乙烯、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等聚苯乙烯系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之中,优选使用绝缘性和加工性优异的聚烯烃系树脂、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的更具体的例子,可列举出:乙烯、丙烯、丁烯、己烯、辛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甲基-1-戊烯等烯烃类的均聚物,以及由这些烯烃类中的2种以上形成的共聚物。
进而,这些聚烯烃系树脂之中,从绝缘性、电荷保持性、加工性、机械强度、成本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丙烯系树脂。作为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优选使用显示出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以及各种程度的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丙烯均聚物);以丙烯作为主成分并将其与乙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共聚而得到的丙烯系共聚物。丙烯系共聚物可以是主要包含丙烯的2元体系聚合物也可以是3元体系以上的聚合物,此外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此外,丙烯系树脂中还可以配混熔点比丙烯均聚物低的树脂而使用。作为这种熔点低的树脂,可例示出高密度或低密度的聚乙烯。
作为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更具体的例子,可列举出:前述烯烃类与能够共聚的含官能团单体的共聚物。作为上述含官能团的单体,可列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丁基苯甲酸乙烯酯、环己烷羧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或者在共聚后将这些羧酸乙烯酯类皂化而得到的乙烯基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等(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酯类;(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类;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环戊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苯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可以使用从这些含官能团的单体中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并共聚而得到的物质。
此外,为了调整其绝缘性、带电电压,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和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使用接枝改性物。
树脂的接枝改性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接枝改性。作为该不饱和羧酸,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等。此外,作为上述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可列举出:酸酐、酯、酰胺、酰亚胺、金属盐等。
具体而言,可列举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二乙酯、富马酸单甲酯、富马酸二甲酯、衣康酸单甲酯、衣康酸二乙酯、(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酸单酰胺、马来酸二酰胺、马来酸-N-单乙酰胺、马来酸-N,N-二乙酰胺、马来酸-N-单丁酰胺、马来酸-N,N-二丁酰胺、富马酸单酰胺、富马酸二酰胺、富马酸-N-单乙酰胺、富马酸-N,N-二乙酰胺、富马酸-N-单丁酰胺、富马酸-N,N-二丁酰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钾等。
接枝改性物可以使用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和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通常使用0.005~10质量%、优选使用0.01~5质量%的接枝单体进行接枝改性而得到的产物。
作为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从上述热塑性树脂中选择1种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2种以上组合使用。
此外,在不损害上述支承体层(A)的透明性的程度下,也可以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添加无机微细粉末和有机填料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添加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料,能够调整薄膜的介电常数、使热塑性树脂片材彼此难以粘附。此外,通过与后述的拉伸工序组合,能够容易地在内部形成孔隙、能够实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轻量化。
作为无机微细粉末,例如可以使用碳酸钙、煅烧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白土、滑石、氧化钛、硫酸钡、钛酸钡、氧化铝、沸石、云母、绢云母、膨润土、海泡石、蛭石、白云石、硅灰石、玻璃纤维等。在添加无机微细粉末的情况下,使用基于激光衍射粒度分布计测得的平均粒径通常为0.01~15μm、优选为0.1~5μm的粉末。
在添加有机填料的情况下,优选选择与热塑性树脂薄膜的主成分即热塑性树脂不同种类的树脂。例如,在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有机填料,可以使用如下填料: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环状聚烯烃、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聚合物,具有比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高的熔点(例如170~300℃)或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170~280℃)且非相容的填料。
这些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料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的配混量以总量计优选为0~3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特别优选不主动添加。配混量为3质量%以下时,容易实现上述总透光率,隔着透明被粘物的图像可视性良好。
进而,根据需要可以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添加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成核剂等。在添加热稳定剂时,通常在0.001~1质量%的范围内添加。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位阻酚系、磷系、胺系等稳定剂等。使用光稳定剂时,通常在0.001~1质量%的范围内使用。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位阻胺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光稳定剂等。例如为了使无机微细粉末分散而使用分散剂、润滑剂。用量通常设在0.01~4质量%的范围内。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油酸、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或者它们的盐等。
[多层化]
热塑性树脂薄膜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2层结构、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通过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多层化而能够提高耐电压性能、赋予书写性、耐擦拭性、二次加工适应性等各种功能。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制成多层结构时,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作为具体例,有如下方式:使用了进料塞(feedblock)、多歧管(multi-manifold)的多层口模方式;以及,使用了多个口模的挤出层压方式等。此外,还可以组合使用多层口模和挤出层压。
[拉伸]
热塑性树脂薄膜优选包含至少在单轴方向进行了拉伸的拉伸树脂薄膜。通过拉伸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拉伸薄膜是质量轻的薄膜,厚度的均匀性优异,因此容易实现在面方向上均匀且无带电不均的静电吸附力。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为多层结构时,构成其的各层的拉伸轴数可以为单轴/单轴、单轴/双轴、双轴/单轴、单轴/单轴/双轴、单轴/双轴/单轴、双轴/单轴/单轴、单轴/双轴/双轴、双轴/双轴/单轴、双轴/双轴/双轴等。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拉伸可以通过通常使用的各种方法中的任意种或其组合来进行。作为具体的拉伸方法,可列举出:利用辊组的圆周速度差的纵向拉伸;使用了拉幅炉的横向拉伸;将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组合而成的连续双轴拉伸;轧制;采用拉幅炉和线性电动机的组合的同步双轴拉伸;采用拉幅炉和缩放仪(pantagraph)的组合的同步双轴拉伸等。此外,作为吹胀膜(inflationfilm)的拉伸方法,可列举出:利用管式(Tubular)法的同步双轴拉伸。
对拉伸的倍率没有特别限定,考虑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特性和所得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物性等进行适宜地确定。例如,在使用丙烯均聚物或其共聚物作为热塑性树脂并将其沿单向拉伸时,拉伸倍率通常为1.2~12倍、优选为2~10倍,进行双轴拉伸时,以面积倍率计通常为1.5~60倍、优选为4~50倍。在使用其它热塑性树脂并将其沿单向拉伸时,拉伸倍率通常为1.2~10倍、优选为2~5倍,进行双轴拉伸时,以面积倍率计通常为1.5~20倍、优选为4~12倍。
拉伸的温度可以在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主要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至结晶部分的熔点以下且适合于热塑性树脂的公知温度范围内适宜地确定。具体而言,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热塑性树脂为丙烯均聚物(熔点155~167℃)时,拉伸温度为100~166℃,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21~136℃)时,拉伸温度为70~135℃且为比熔点低1~70℃的温度。此外,拉伸的速度优选设为20~350m/分钟。
热塑性树脂薄膜包含前述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料且进行了拉伸时,有时薄膜内部会形成微细的孔隙。然而,该孔隙会显著阻碍热塑性树脂薄膜的透光率。因此,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利用下式(1)算出的孔隙率优选为0~10%、更优选为0~5%。孔隙率超过10%时存在如下倾向:由于孔隙所带来的光扩散效果,招致热塑性树脂薄膜的透光率降低,难以获得具有期望总透光率的支承体层(A)。
[数学式1]
(式(1)中,ρ0表示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真密度,ρ表示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密度。)
上述式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真密度是在将该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加热压缩而去除薄膜的孔隙后,测定经状态调整的样品的密度而求出的。
具体而言,使用温度设定成比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0~150℃的压缩成型机,以3MPa以上的压力进行3分钟以上的压缩后,利用设定成25℃以下的压缩成型机以3Mpa的压力冷却3分钟以上而去除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孔隙,使用温度设定成比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低10℃~70℃的烘箱进行24小时以上的状态调整后,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24小时以上的状态调整,按照JIS-K-7112:1999中记载的方法测定密度。
上述式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密度使用基重Wf(g/cm2)和厚度Tf(cm),并利用下述计算公式求出,其中,该基重Wf是通过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冲切成10cm×10cm大小并测定重量而得到的,该厚度Tf(cm)是使用JIS-K-7130:1999中记载的定压厚度测定器而测得的。
ρ=Wf/Tf
ρ: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密度(g/cm3)
Wf: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基重(g/cm2)
Tf: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厚度(cm)
热塑性树脂薄膜包含前述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料且进行了拉伸时,通过采取将拉伸温度提高至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附近等的对策,能够降低热塑性树脂薄膜中形成的孔隙。
[保护层(B)]
构成静电吸附片材的保护层(B)利用支承体层(A)的静电吸附力或自身的静电吸附力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单面或双面,在使用支承体层(A)时如压敏粘合标签的剥离纸那样地去除。
保护层(B)在截止至将静电吸附片材用于印刷物的显示等为止的期间,阻止电荷从内部流出至外部,且静电吸附片材内部的静电吸附力不会对外部体现,容易处理静电吸附片材。
因此,保护层(B)包含电介质薄膜,且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由电介质构成,利用支承体层(A)或自身的静电吸附力而能够层叠于支承体层(A)。另一方面,保护层(B)的另一单面优选具有抗静电性能。保护层(B)通过其单面具有抗静电性能,将保护层(B)设置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的双面具有抗静电性能。其结果,作为层叠体的静电吸附片材不会对外部体现出静电吸附力,难以在静电吸附片材的运输、保管、印刷等处理中发生粘附于周围、片材彼此粘附等故障,操作性变得良好。
因此,保护层(B)在使用支承体层(A)时与压敏粘合标签中的剥离纸同样地被去除,在之前的阶段中保持支承体层(A)的高静电吸附力,并且使静电吸附片材的印刷等处理变得容易。
静电吸附片材中的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一侧的表面(外表面)能够与压敏粘合标签中的剥离纸同样地实施着色、印刷。另一方面,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一侧的表面(内表面)具有静电吸附性能。因此,自静电吸附片材剥离而得到的保护层(B)能够以单体的形式吸附于被粘物。在此方面,与压敏粘合标签中的剥离纸的性质不同。根据该性质,能够以布告物的形式使用具有印刷信息的保护层(B)。
保护层(B)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包含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如前所述,保护层(B)的单面优选与支承体层(A)接触而能够进行静电吸附、且其相反面呈现具有抗静电性能的结构,因此优选制成多层结构。
从减少来自支承体层(A)的电荷移动的观点出发,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包含绝缘性优异的电介质薄膜,将保护层(B)制成多层结构时,考虑到抗静电性能的赋予,另一表面可以适宜选择纸、合成纸、组成不同的树脂薄膜、织布、无纺布、或者抗静电涂层等公知的原材料并进行层叠。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时,1组保护层(B)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
此外,也可以对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直接实施带电处理而使其具有静电吸附力,通过该静电吸附力而贴合于未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来制成静电吸附片材。此时,支承体层(A)侧因保护层(B)的电荷而介电,从而带有静电吸附力。
[电介质薄膜]
作为电介质薄膜的例子,可列举出:由选自由前述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例示出的聚烯烃系树脂、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等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而得到的薄膜。
作为电介质薄膜的例子,可列举出:前述热塑性树脂薄膜中例示出的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丙烯系树脂、聚甲基-1-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改性聚乙烯、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的热塑性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间同立构聚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的薄膜、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的薄膜。这些当中,优选使用成形性优异的聚烯烃系树脂、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等薄膜。
保护层(B)起到封闭支承体层(A)的电荷而不使其逃逸至外部的作用。该封闭电荷的能力可以通过相对介电常数来调整。电介质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优选为1.1~5.0、更优选为1.2~4.0、进一步优选为1.5~3.0的范围。电介质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超过5.0时,存在支承体层(A)无法长时间保持电荷、静电吸附力容易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相对介电常数低于1.1时,性能方面应该没有问题,但低于空气(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因此这种原材料难以通过现有技术来获取。
对于这种相对介电常数,可以通过电介质薄膜由前述热塑性树脂薄膜构成、在内部形成空隙的加工等来实现期望的范围。
此外,保护层(B)中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即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从减少电荷移动的观点出发,与支承体层(A)同样地优选表面电阻率较高。具体而言,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1013~9×1017Ω的范围。该表面电阻率更优选为5×1013~9×1016Ω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1014~9×1015Ω的范围。表面电阻率低于1×1013Ω时,存在支承体层(A)的电荷传递至该表面而容易逃逸至外部、支承体层(A)无法长时间保持电荷、静电吸附力容易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超过9×1017Ω时,在性能上应该没有问题,但难以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来形成这种高绝缘性的表面,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因成本高而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保护层(B)优选其单面具有抗静电性能。对保护层(B)赋予抗静电性能可列举出如下方法:设置后述涂层(C)的方法;涂布导电性涂料来设置导电层的方法;通过直接蒸镀、转印蒸镀、蒸镀薄膜的层压等来设置金属薄膜的方法;构成保护层(B)的原材料使用进行了抗静电处理的纸、合成纸、树脂薄膜、织布、无纺布、混入了抗静电剂的树脂薄膜并将其层叠的方法等。
在使用混入有抗静电剂的树脂薄膜的方式中,不对该薄膜表面进行电晕放电表面处理、火焰表面处理时,有时不会表现出抗静电效果,特别是,对于拉伸薄膜而言,有时表面处理的处理面与未处理面之间的抗静电效果明显不同。利用该现象,用混入了抗静电剂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进行拉伸而成的产物制成电介质薄膜,对该单面进行电晕放电等表面处理,也能够形成单层结构且单面具有抗静电性能的保护层(B)。
通过上述方法,保护层(B)中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即露出至静电吸附片材的外层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设在1×10-1~9×1012Ω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在1×100~9×1012Ω的范围。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超过9×1012Ω时,抗静电性能不充分、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片材粘附于周围、片材彼此粘附等故障,操作性变差,存在难以获得本发明的期望性能的倾向。另一方面,表面电阻率低于1×10-1Ω时,作为静电吸附片材在性能上应该没有问题,但难以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来形成这种高导电性的表面,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因成本高而难以实现。
[涂层(C)]
构成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中,优选在其单面上设置涂层(C)。使用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上设置有涂层(C)的产物而暂时制成静电吸附层叠体,接着介由粘接剂将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涂层(C)彼此贴合,能够获得由2张热塑性树脂薄膜构成的支承体层(A)。此外,使用在电介质薄膜的单面上设置有涂层(C)的产物而能够制成保护层(B)。
涂层(C)是为了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赋予抗静电性能而使用的。作为涂层(C)的组成,优选包含抗静电剂0.1~100质量%、高分子粘结剂0~99.9质量%、颜料颗粒0~70质量%。涂层(C)可以通过以包含这些成分的涂布剂的形式直接涂布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上来设置,或者预先涂布在其它薄膜上而形成涂层(C),再将其层压于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来设置。
抗静电剂是为了对涂层(C)赋予抗静电性能而添加的。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以硬脂酸单甘油酯、烷基二乙醇胺、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二苯醚磺酸盐等为代表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系抗静电剂;以ITO(掺铟氧化锡)、ATO(掺锑氧化锡)、石墨晶须等为代表的导电性无机填充剂;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利用分子链内的π电子发挥导电性的所谓电子导电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聚氧乙烯二胺等非离子性聚合物系抗静电剂;聚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铵化合物等季铵盐型共聚物;向含有氧化烯基和/或羟基的聚合物中添加碱金属离子而成的物质等含碱金属盐的聚合物所代表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等。
这些抗静电剂具有各自的特性。例如,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系抗静电剂具有抗静电性能容易被环境湿度显著影响、容易渗出至最外表面的特征。由于抗静电剂的渗出,有时该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的静电吸附力降低。此时,有时所渗出的抗静电剂会转移至其它薄膜的表面而表现出抗静电性能,结果无法获得具有稳定的静电吸附力的支承体层(A)。
导电性无机填充剂在少量添加时填充剂彼此不会接触,因此有时无法充分地获得抗静电效果。此外,导电性无机填充剂以填充剂彼此相互接触的程度的量进行添加时,粘结剂量显著变少,因此有时涂层(C)的内聚力会降低,产生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粘接力降低、保护层(B)的表面强度降低的情况。
电子导电性聚合物由于源自共轭体系的着色而通常具有黑色、绿色或者青灰色的着色,使用电子导电性聚合物时,能够获得优异的抗静电效果,但有时支承体层(A)、保护层(B)的颜色昏暗,因此不适合印刷物的布告。
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能稳定,向其它薄膜表面转移的转移性也小,也基本没有着色,因此作为构成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中使用的涂层(C)的抗静电剂是优选的。其中,季铵盐型共聚物、含碱金属盐的聚合物的抗静电性能良好,环境湿度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小,故而更优选。
涂层(C)根据需要也可以包含高分子粘结剂。该高分子粘结剂可以通过其内聚力而使涂层(C)与设置涂层(C)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合性。此外,将热塑性树脂薄膜贴合两张以上而制成支承体层(A)时,可以使其与用于贴合的粘接剂的密合性提高。
作为高分子粘结剂,可列举出:自由基聚合系高分子、缩合系高分子、天然系高分子等。
作为自由基聚合系高分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含噁唑啉基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醋酸乙烯酯系树脂;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偏二氯乙烯树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系树脂;氯乙烯树脂、氯丙烯树脂等卤化聚烯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等;丁缩醛树脂等。
作为缩合系高分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乙烯亚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改性聚乙烯亚胺、聚(乙烯亚胺-尿素)、聚(乙烯亚胺-尿素)的乙烯亚胺加成物、聚胺聚酰胺、聚胺聚酰胺的乙烯亚胺加成物、以及聚胺聚酰胺的表氯醇加成物等聚乙烯亚胺系聚合物;聚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聚氨酯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尿素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作为天然系高分子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萜烯树脂;石油树脂;醋酸纤维素树脂、硝基纤维素树脂等纤维素系树脂等。
这些高分子粘结剂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高分子粘结剂可以以稀释或分散在有机溶剂或水中的状态使用。这些当中,聚乙烯亚胺系聚合物;聚醚聚氨酯、聚酯聚氨酯、丙烯酸类聚氨酯等聚氨酯树脂;或者(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物与前述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的相性(相容性)良好,混溶而制成涂料时稳定、易于涂布,故而优选。
涂层(C)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颜料颗粒。通过颜料颗粒的添加而能够实现如下效果:因其赋予的表面凹凸而使抗粘连等性能提高、赋予作为紫外线反射材料的耐光性、耐气候性等性能。可以考虑它们所要求的性能来适宜地选择并使用,涂层(C)可以包含或不包含颜料颗粒。
作为颜料颗粒,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微细颗粒或无机微细颗粒。作为具体例,可以使用氧化硅、碳酸钙、煅烧粘土、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硅藻土、丙烯酸类颗粒、苯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等。颜料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颜料颗粒的粒径超过20μm时,颜料颗粒容易从所形成的涂层(C)脱落而发生吹粉现象。涂层(C)中的颜料颗粒含量优选为0~70质量%。更优选为0~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0质量%。颜料颗粒的含量超过70质量%时,存在如下情况:粘结剂树脂量相对地不足,涂层(C)的内聚力不足,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粘接力降低,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贴合时剥离、或保护层(B)的表面强度降低从而因颜料颗粒的脱落而发生吹粉现象。
涂层(C)可以如下设置:配制包含上述成分的涂布液,涂布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上,使其干燥、固化而制成涂布层。涂布可以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装置。
此外,涂层(C)也可以通过层压而设置在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上。此时,首先制作设置有涂层(C)的其它薄膜,并将其层压加工至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上即可。层压加工可以利用通常的干式层压或熔融层压等方法来进行。
向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设置涂层(C)优选在实施后述的带电处理之前进行。由于涂层(C)所具备的抗静电性能,即使是带电处理后,也可以抑制支承体层(A)、保护层(B)的静电吸附力,该处理变得简单。
涂层(C)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的单面赋予抗静电性能。具体而言,将涂层(C)表面的表面电阻率调整至1×10-1~9×1012Ω、优选调整至1×103~9×1011Ω、进一步优选调整至1×106~9×1010Ω的范围内。
涂层(C)的表面电阻率超过9×1012Ω时,存在如下倾向:无法充分地抑制静电吸附层叠体、静电吸附片材所具有的静电吸附力,容易产生在静电吸附层叠体彼此的贴合加工时粘附于辊、片材彼此粘附等故障,存在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片材彼此的粘附等故障的倾向。另一方面,在技术上难以形成表面电阻率低于1×10-1Ω之类的具有高导电性的涂层(C),即使能够形成,也存在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变低、贴附于支承体层(A)的印刷图案的可视性变差的担心。此外,有可能损害支承体层(A)的静电吸附力。
涂层(C)的厚度优选为0.01~50μm、更优选为0.05~30μm、进一步优选为0.1~10μm、特别优选为0.3~8μm。在厚度低于0.01μm时,有时难以维持涂层(C)的均匀性、无法获得稳定的抗静电性能。另一方面,若厚度超过50μm,则将其设置于热塑性树脂薄膜时,存在支承体层(A)的静电吸附力、透光率受损的倾向,此外,存在支承体层(A)变重、无法以其静电吸附力支撑自身重量从而变得容易剥落的倾向,此外,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之间的静电吸附力有可能容易降低。
[带电处理]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是通过对支承体层(A)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和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中的至少一者实施带电处理,接着将两者利用静电吸附力进行贴合而制成(A)/(B)或(B)/(A)/(B)的层叠体。
此外,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是通过对支承体层(A)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和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中的至少一者实施带电处理,暂时制作使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与电介质薄膜面接触而进行静电吸附的静电吸附层叠体,利用粘接剂将1组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贴合而制成(B)/(A)/(B)的层叠体。
带电处理是为了向热塑性树脂薄膜、电介质薄膜的内部注入电荷以使其具备静电吸附力从而实施的。
带电处理可以通过公知的各种方法来进行。作为处理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将该薄膜成形后,对该薄膜的表面施加电晕放电、脉冲状高电压的方法(电驻极化法);将该薄膜的双面用电介质进行保持,对双面施加直流高电压的方法(电驻极化法);对该薄膜照射γ射线、电子束等电离放射线而驻极体化的方法(辐射驻极化法)等。
对该薄膜进行的带电处理优选通过上述施加电晕放电、高电压的方法(电驻极化法)来进行。作为电驻极化法的优选例,可列举出:在连接有直流高压电源的施加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固定薄膜来施加电压的方法(间歇式,参见图9、图10);使薄膜穿过来施加电压的方法(连续式,参见图11~图13)。使用本方法时,优选的是,主电极(施加电极)使用以等间距配置多个针状电极而成的针状施加电极13、16、19、25、金属导线(导线状施加电极)15、18;反电极(接地电极)使用平坦的金属板(板状接地电极)14、金属辊(辊状接地电极)17、26。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设置有涂层(C)时、如保护层(B)那样其单面具有抗静电性能时,对该表面进行的电晕放电等带电处理中,所施加的电荷向周围逸散的可能性高,因此没有效果。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表面接触接地侧(金属板14、金属辊17、26)时,不会特别地产生这种问题。
构成静电吸附片材的支承体层(A)或保护层(B)也可以在带电处理后进行除电处理。通过进行除电处理,能够去除过量的带电,从而避免裁切工序、印刷工序等加工工序中的故障。所述除电处理可以使用电压施加式除电器(电离器)、自放电式除电器等公知的方法。这些通常的除电器能够去除表面的电荷,但无法去除热塑性树脂薄膜或电介质薄膜的内部蓄积的电荷。因此,支承体层(A)的静电吸附力不会因除电处理而大幅受损。
[静电吸附层叠体]
如前所述,静电吸附片材可以是在通过静电吸附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和保护层(B)层叠而制成静电吸附层叠体后介由粘接剂贴合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而成的。
静电吸附层叠体为对构成其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无抗静电性能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3~9×1017Ω)表面实施带电处理,并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层叠于该表面而成的产物;或者为对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实施带电处理,并通过静电吸附将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无抗静电性能的表面层叠于该表面而成的产物。
对于两者的层叠,例如如图14所示,将热塑性树脂薄膜制成长条卷(卷取)21,边将其开卷边使其通过电极25、26之间,从而进行带电处理,另行将保护层(B)制成长条卷(卷取)22并进行开卷,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粘接,即可得到静电吸附层叠体。
此外,通过使用两组图14中的电荷注入装置和其附加装置,能够通过1个道次制造保护层(B)/支承体层(A)/保护层(B)的结构的静电吸附层叠体。具体而言,对支承体层(A)的单面进行第一阶段的电荷注入后层叠保护层(B),接着对该层叠体的支承体层(A)的表面进行第二阶段的电荷注入后层叠保护层(B),从而得到静电吸附层叠体。此时,可以对保护层(B)表面进行第一阶段和/或第二阶段的电荷注入,而不对支承体层(A)表面进行。此外,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的层叠可以是依次进行的,也可以是同时进行的。此外,只要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变更静电吸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粘接剂]
将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粘接而得到静电吸附片材时,为了将静电吸附层叠体彼此粘接而使用粘接剂。
作为粘接剂,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溶剂系粘接剂或者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在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上利用涂布、散布、熔融挤出层压等方法设置这些粘接剂,并利用湿式层压、干式层压或者熔融挤出层压等通常的方法针对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进行两个层叠体的粘接。或者也可以介由热熔接性薄膜进行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的粘接。
这些方法当中,从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的粘接强度优异、所得支承体层(A)的透明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干式层压法。
作为进行干式层压时的粘接剂,例如可列举出如下粘接剂:使用现有公知的溶剂在其相中将选自由醚树脂、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脲树脂、丙烯酸类树脂、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组成的组中的树脂成分溶解、分散、乳浊分散、稀释,从而得到具有流动性、能够涂布的溶液型、乳液型形式的液态粘接剂。
作为醚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使用乙二醇、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双酚A等低分子量多元醇作为引发剂,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四氢呋喃等环氧烷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
作为酯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多元酸与多元醇的脱水反应产物。作为多元酸,可列举出: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等。作为多元酸,也可以使用作为其衍生物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多元醇,可列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二醇、二丙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氢化双酚A、1,4-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聚乙二醇等。酯树脂可以通过单独使用或者使用两种以上前述多元酸、且单独使用或者使用两种以上前述多元醇,将它们进行脱水聚合而得到。
作为聚氨酯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前述多元醇、醚树脂和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产物。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二异氰酸酯-1-1-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环丁烷、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十二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邻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间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对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氯亚苯基-2,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基-1,3,5-三异丙基苯-2,4-二异氰酸酯、碳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聚苯基多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二苯醚二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单体类等。进而,为了提高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并同时赋予粘接力、稳定性等各种性能,还可以使用以多元醇改性而成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脲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前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产物。作为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等脂肪族胺;异佛尔酮二胺、二环己基甲烷二胺、甲基环己烷二胺、异丙叉双-4-环己二胺、1,4-环己烷二胺等脂环式胺;哌嗪、甲基哌嗪、氨基乙基哌嗪等杂环胺等。
作为丙烯酸类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将有机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使丙烯酸类化合物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作为丙烯酸类化合物,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将它们单独使用或使用两种以上进行聚合而得到。
作为酰胺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前述多元酸与前述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产物。
作为环氧树脂的例子,可列举出:多元酚类与环氧卤丙烷和低分子量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反应而得到的聚缩水甘油酯醚的单独缩合反应产物;多元酚类与前述醚树脂、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脲树脂、丙烯酸类树脂、酰胺树脂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缩合反应产物。
作为多元酚类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双酚A(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B(2,2-双(4-羟基苯基)丁烷)、双酚E(2,2-双(4-羟基苯基)乙烷)、双酚S(2,2-双(4-羟基苯基)砜)、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2-甲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2-苯基乙烷、双酚、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酮等双酚类。
这些粘接剂层的涂布利用模涂机、棒涂机、逗点涂布机、唇口涂布机、辊涂机、杆涂机(rodcoater)、帘式涂布机(curtaincoater)、凹版涂布机、喷雾涂布机、刮刀涂布机(bladecoater)、反向涂布机(reversecoater)、气刀涂布机(airknifecoater)、滑动料斗(slidehopper)等进行。在其后根据需要进行平滑处理,经过干燥工序而形成粘接剂层。
静电吸附片材可以如下获得:通过前述涂布方法向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涂布前述粘接剂,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粘接剂层,接着,将粘接剂层与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层叠,用压接辊(夹持辊)进行加压粘接。
粘接剂利用涂布而设置时,粘接剂层的厚度在干燥后优选为0.1~100μm、更优选为0.2~50μm、进一步优选为0.5~25μm。粘接剂层的厚度若为0.1μm以上,则不会因涂布不均而产生部分无粘接剂的部位,能够得到均匀且充分的粘接力。另一方面,若为100μm以下,则由粘接剂层导致的透光率的降低少,从而隔着支承体层(A)观察印刷物等时的可视性优异。
此外,在使用热熔型粘接剂通过熔融挤出层压的方法来获得静电吸附片材时,可以如下获得:利用口模将后述的热熔型粘接剂以熔融薄膜状挤出并层压到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上,接着,将熔融薄膜与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层叠,用压接辊进行加压粘接。
作为进行熔融挤出层压时的热熔型粘接剂,可列举出: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金属盐(例如Surlyn(注册商标));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等卤化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缩丁醛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等。
[印刷]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可以对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一侧的表面(外表面)实施印刷。作为所述印刷,可以使用胶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热敏记录印刷、热转印印刷、电子照相印刷等现有公知的方法,但优选容易变更设计、尺寸的胶版印刷、喷墨印刷。进而,作为印刷墨,可以使用油性墨、水性墨和UV墨,优选干燥速度快的UV墨。
此外,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对构成静电吸附片材的支承体层(A)本身和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一侧的表面(内表面)实施印刷。这些印刷优选在带电处理前进行、或者对由层叠而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的构成,例如可列举出图1~图8所示的构成。具体而言,可以如下制成如下构成:具有涂层(C)8的保护层(B)3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单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1);具有涂层(C)8a、8b的保护层(B)3a、3b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10b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双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2);介由粘接剂5贴合两张热塑性树脂薄膜4a、4b而制成支承体层(A)2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3);介由粘接剂5贴合两组如图1所示的静电吸附片材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4);在图3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4b与粘接剂5之间设置涂层(C)9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5);单面具有涂层(C)8a的保护层(B)3a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进行吸附而层叠于图5中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6);具有涂层8b的保护层(B)3b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进行吸附而层叠于支承体层(A)2的单面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7),其中,该支承体层(A)2是介由粘接剂将单面具有涂层(C)的两组热塑性树脂薄膜4a、4b的涂层(C)9a、9b侧彼此贴合而得到的;具有涂层8a的保护层(B)3a通过利用静电吸附面10a进行吸附而层叠于图7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4a而成的静电吸附片材1(图8)等。
[静电吸附片材]
将自静电吸附片材剥离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A)中的任一面作为表侧,并将另一面作为背侧时,利用后述方法测得的表侧的表面电位(kV)与背侧的表面电位(kV)的乘积优选显示为负值。这是因为:支承体(A)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本身为绝缘性,若对其一侧的表面实施带电处理而蓄积有电荷,则相反一侧的表面会基于介电效果而蓄积极性不同的电荷,即使支承体(A)为层叠结构,其也保持不变。从静电吸附力的观点出发,前述乘积更优选为-0.07~-4.00(kV2)、进一步优选为-0.30~-3.00(kV2)、特别优选为-0.60~-2.00(kV2)。表面电位的乘积若为-0.07(kV2)以下,则容易获得作为本发明目的的静电吸附力。另一方面,在技术上难以获得低于-4.00(kV2)的支承体(A)。
[显示物]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的支承体层(A)如图18~图21所示通过在其单面上贴附印刷物,能够作为贴纸、标签、招牌、海报、广告等显示物来使用。该显示物存在如下优点:其能够利用静电吸附力贴合于被粘物而不使用粘合剂等,因此难以发生空气贮留。此外,该显示物在使用时的静电吸附力高,静电吸附力的持续性也充分,能够长期在被粘物上显示使用,且使用后也可以容易剥离而将印刷物与支承体层(A)分离。
此外,在保护层(B)表面上实施印刷时,在使用支承体层(A)时被剥落的保护层(B)也残留静电吸附力,因此,也可以将其另行用作显示物。
作为显示物的例子,可例示出POP(海报、贴纸、显示器等)、店铺指南(小册子、公司指南、产品目录、菜单等)、垫子(餐垫、桌垫、文具用品等)、手册(职务、作业、操作等各种手册、工序表、课程表等)、图表类(海图、天气图、图表、行情表等)、目录、地图(海图、路线图、室外用地图等)、店面价格表、登山向导、烹饪食谱、指南板(售品处指南、方向/目的地指南等)、行程表、路标(葬礼/房屋展览场所等)、房屋姓名卡、校内记录表、公示板(禁止入内、林道作业等)、地域界限桩、姓名牌、挂历(有图像)、鼠标垫、包装材料(包装纸、箱、袋等)、杯垫等,均可以利用。特别是,可以适合地用于以室内使用为前提的用途。
实施例
[评价方法]
(厚度)
本发明中的厚度按照JIS-K-7130使用定压厚度测定器(TECLOCKCorporation制,商品名:PG-01J)进行测定。
在所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各层的厚度如下求出:将测定对象试样用液氮冷却至-60℃以下的温度,用剃刀(SchickJapanK.K.制,商品名:ProlineBlade)垂直地切断被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样,制成截面测定用的试样,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JSM-6490)对所得到的试样进行截面观察,从组成外观判别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边界线,将热塑性树脂薄膜整体的厚度乘以观察到的层厚度比率,由此求出各层的厚度。
(表面电阻率)
关于本发明的表面电阻率,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表面电阻率为1×107Ω以上时,按照JIS-K-6911使用同心圆环法(doubleringmethod)的电极进行测定。表面电阻率低于1×107Ω时,按照JIS-K-7194使用四探针法进行测定,从而测定表面电阻率。
(相对介电常数)
本发明的电介质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使用AgilentTechnologiesCorporation制造的“4192ALFIMPEDANCEANALYZER”,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在直径38mm的主电极与直径56mm的反电极之间以表面电阻率高的表面处于主电极侧的方式夹持直径比电极大的试样,施加5V的电压,以10Hz~1MHz范围的频率进行测定,将频率100Hz的测定值作为代表值。
(总透光率)
本发明的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按照JIS-K-7105,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对于总透光率的测定,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的“浊度计NDH2000”。
(表面电位)
对于自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去除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的表面电位,将制成15cm×15cm大小的静电吸附片材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24小时以上的状态调整后,自支承体层(A)剥离保护层(B),如图16所示,在设置有接地的金属板42上放置支承体层(A)41,使用表面电位计43(TREKJAPANco.ltd.制、Model370)以支承体层(A)41与表面电位计43的距离达到2mm的方式进行设置,并利用测定计44进行测定。
对于表面电位的测定,在测定任一面(记作表面)后,将同一样品的表面和背面翻转而放置在金属板上,实施另一面(记作背面)的测定。此外,使用了测定位置如图17所示那样的9个测定部位45的测定平均值。
以下,使用制备例、制造例、实施例、比较例和试验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如下所示的材料、用量、比例、操作等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就可适当变更。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限于如下所示的具体例。
[制备例]
按照下述顺序制备得到以下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构成涂层(C)的各成分。
[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的制备例]
将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商品名:BLEMMERPE-350)100质量份、高氯酸锂(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20质量份、对苯二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质量份以及丙二醇单乙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400质量份导入装配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却管(冷凝器)、温度计以及滴液漏斗的四颈烧瓶中,对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在60℃下反应40小时。向该反应产物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5质量份、2,2’-偶氮双异丁腈(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质量份,在80℃下进行3小时的聚合反应后,添加丙二醇单乙醚,将固体成分调整为20质量%,从而得到包含质均分子量约30万、固体成分中的锂浓度为0.6质量%的含碱金属盐的聚合物且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的溶液。
[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i)的制备例]
将N,N-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MITSUBISHIGASCHEMICALCOMPANY,INC.制)3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乙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25质量份、乙醇150质量份以及2,2’-偶氮双异丁腈(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质量份导入具备搅拌装置、回流冷却管(冷凝器)、温度计以及滴液漏斗的四颈烧瓶中,对体系内进行氮气置换,在氮气气流、80℃的温度下进行6小时的聚合反应。接着,添加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50质量%水溶液85质量份(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进而在80℃的温度下反应15小时后,边滴加水边蒸馏去除乙醇,从而得到最终固体成分包含20质量%的季铵盐型共聚物且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i)的溶液。
[高分子粘结剂(iii)的制备例]
将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50质量份、丙烯酸乙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35质量份以及甲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00质量份投入装配有搅拌机、回流冷却管、温度计以及滴液漏斗的四颈烧瓶中,在进行氮气置换后,导入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双异丁腈(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0.6质量份,在80℃下聚合4小时。所得溶液是羟值为65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50%甲苯溶液。接着,向100质量份该溶液中添加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ShinDai-IchiVinylCorporation制、商品名:ZESTC150ML)的20%甲乙酮溶液30质量份,添加甲乙酮(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而将固体成分调整至20质量%,从而得到高分子粘结剂(iii)溶液。
[高分子粘结剂(iv)的制备例]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器、温度计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四颈烧瓶中导入聚乙烯亚胺(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商品名:EPOMINP-1000)的25质量%水溶液100质量份、1-氯丁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0质量份以及丙二醇单甲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试剂)10质量份,在氮气气流下搅拌,在80℃的温度下进行20小时的改性反应,接着向该溶液中添加水,将固体成分调整至20质量%,从而得到高分子粘结剂(iv)溶液。
[高分子粘结剂(v)的制备例]
使用市售的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SeikoPMCCorporation制、商品名:WS4024、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水溶液,将其作为高分子粘结剂(v)溶液。
按照下述顺序制备得到以下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构成涂层(C)的涂布溶液。
[涂布溶液的制备例1]
常温下,边用考尔斯搅拌器和缓地搅拌甲乙酮,边向其中一点点地添加分别计量的表1中记载的颜料颗粒,调整至固体成分浓度达到20质量%后,提高考尔斯搅拌器的转速,搅拌30分钟,从而制成颜料分散液。
接着,降低考尔斯搅拌器的转速,以表1中记载的配混比例向该颜料分散液中依次添加上述制备例中记载的高分子粘结剂(iii)溶液、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溶液以及表1中记载的固化剂的溶液(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固体成分为20质量%的溶液),在该状态下搅拌混合20分钟,其后使其通过100mesh的过滤器而进行粗粒径物的去除,接着,向该溶液中添加甲乙酮而以固体成分浓度达到20质量%的方式进行稀释,从而得到涂布溶液。
[涂布溶液的制备例2]
常温下,向具备搅拌机的容器中以表1记载的配混比例依次添加上述制备例中记载的高分子粘结剂(iv)溶液、高分子粘结剂(v)溶液以及具有抗静电功能的聚合物(ii)溶液,接着,添加水而以固体成分浓度达到3质量%的方式进行稀释,在该状态下搅拌混合20分钟,从而得到涂布溶液。
[表1]
表1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e的制备例]
将以下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总结示于表2。将表2中记载的使用原料与配混比例的混合物用设定为210℃的双螺杆混炼机进行熔融混炼,接着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以股状挤出,冷却后,用线料切断机进行切断,制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在以下的制造例中使用。
[表2]
表2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1]
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50℃,并利用辊组的圆周速度差沿纵向(MD)拉伸5倍。接着,将该拉伸5倍的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5℃,沿横向(TD)拉伸8倍,然后进一步利用调整至160℃的热处理区进行热处理。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单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从而得到厚度为12μm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其作为制造例1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2~4]
变更制造例1中的供给至挤出口模的树脂量,除此之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表3中记载的厚度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其作为制造例2~4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5]
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用设定为230℃的3台挤出机分别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在口模内层叠并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50℃,沿纵向拉伸5倍。接着,将该拉伸5倍的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5℃,沿横向拉伸8倍,然后利用调整至160℃的热处理区进行热处理。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单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从而得到厚度为49μm、孔隙率为5%、3层结构〔各层树脂组成(a/b/a)、各层厚度(2μm/47μm/2μm)、各层拉伸轴数(双轴/双轴/双轴)〕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其作为制造例5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6]
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c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用设定为230℃的3台挤出机分别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在口模内层叠并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50℃,沿纵向拉伸5倍。接着,将该拉伸5倍的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5℃,沿横向拉伸8倍,然后利用调整至160℃的热处理区进行热处理。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单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从而得到厚度为45μm、孔隙率为0%、3层结构〔各层树脂组成(a/c/a)、各层厚度(2μm/41μm/2μm)、各层拉伸轴数(双轴/双轴/双轴)〕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其作为制造例6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7]
对双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除此之外,与制造例6同样地操作,将其作为制造例7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8]
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50℃,并利用辊组的圆周速度差沿纵向拉伸5倍。接着,将该拉伸5倍的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5℃,沿横向拉伸8倍后,进一步利用调整至160℃的热处理区进行热处理。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单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进一步对该处理面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μm的方式涂布制备例1的涂布溶液,从而得到单面具有涂层(C)的厚度为37μm、孔隙率为0%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其作为制造例8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9]
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50℃,并利用辊组的圆周速度差沿纵向拉伸5倍。接着,将该拉伸5倍的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5℃,沿横向拉伸8倍后,进一步利用调整至160℃的热处理区进行热处理。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单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进一步对该处理面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0.1μm的方式涂布制备例2的涂布溶液,从而得到单面具有涂层(C)的厚度为42.1μm、孔隙率为0%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将该薄膜作为制造例9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制造例10]
不实施电晕放电处理,除此之外,与制造例2同样地操作,将其作为制造例10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将各制造例中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表面电阻率总结示于表3。
[表3]
表3
[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的制造例A]
准备两组由制造例1得到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卷,对一个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进行了电晕放电处理的表面以干燥后的涂布量达到2g/m2(厚度约2μm)的方式利用凹版涂布机以60m/分钟的速度涂布粘接剂(将Toyo-Morton,Ltd.制的商品名:TM-329与商品名:CAT-18B的等量混合液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固体成分量达到33质量%),利用40℃的烘箱干燥10秒后,贴合另一个热塑性树脂薄膜的进行了电晕放电处理的表面,用压接辊压接两者,从而得到制造例A的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
[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的制造例B~H]
上述制造例A中,变更成表4所示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组合,除此之外,与制造例A同样地操作,得到制造例B~H的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在任意的制造例中,贴合后的表面均为未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
[表4]
表4
[保护层(B)的制造例I]
使用市售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商品名:DiafoilO300、厚度:100μm),将其作为电介质薄膜,对该单面以干燥后的固体成分量达到2g/m2(厚度约2μm)的方式涂布导电性涂料(DainichiseikaColor&ChemicalsMfg.Co.,Ltd.制、商品名:NeoConcoat565DR2),从而得到单面具有涂层(C)的保护层(B)。
[保护层(B)的制造例II]
使用市售的经电晕放电处理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东洋纺绩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2102、厚度:50μm),将其作为电介质薄膜,对该电晕放电表面处理面以干燥后的固体成分量达到2g/m2(厚度约2μm)的方式涂布制备例1中制备的涂布溶液,从而得到单面具有涂层(C)的保护层(B)。
[保护层(B)的制造例III]
使用市售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FUTAMURACHEMICALCO.,LTD.制、商品名:FOP-K、厚度:50μm),将其作为电介质薄膜,对该电晕放电表面处理面以固体成分量达到3g/m2(厚度约3μm)的方式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Toyo-Morton,Ltd.制、商品名:TM-329与商品名:CAT-8B的等量混合液),干燥后以蒸镀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尾池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ETLIGHTPC,厚度:12μm)的蒸镀铝面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干式层压,从而得到单面具有金属薄膜的保护层(B)。
[保护层(B)的制造例IV]
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d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熔融混炼后,供给至设定为250℃的挤出口模,挤出成片状,利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60℃,从而得到无拉伸片材。
将该无拉伸片材加热至140℃,并利用辊组的圆周速度差沿纵向拉伸5倍。接着,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e用设定为250℃的两台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后,挤出成片状,然后分别层叠于制备好的5倍拉伸片材的双面,从而得到3层结构的层叠片材。接着,将该层叠片材冷却至60℃,使用拉幅炉再次加热至约150℃,沿横向拉伸8倍后,进一步加热至160℃进行热处理。
其后,冷却至60℃,切去边缘部后,对该双轴拉伸薄膜的双面实施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进一步对该处理面以干燥后的厚度达到0.1μm的方式涂布调整例2的涂布溶液,从而得到厚度为60μm、孔隙率为32%、3层结构〔各层树脂组成(e/d/e)、各层厚度(15μm/30μm/15μm)、各层拉伸轴数(单轴/双轴/单轴)〕的拉伸聚丙烯薄膜。
使用该拉伸聚丙烯薄膜,将其作为电介质薄膜,对背面以固体成分量达到3g/m2的方式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Toyo-Morton,Ltd.制、商品名:TM-329与商品名:CAT-18B的等量混合液),干燥后以单面实施了基于电晕放电的表面处理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2102、厚度:20μm)的表面处理面成为粘接面的方式进行干式层压,从而得到单面具有涂层(C)的保护层(B)。
[保护层(B)的制造例V]
使用市售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FUTAMURACHEMICALCO.,LTD.制、商品名:FOP-K、厚度:50μm),将其作为电介质薄膜,将其直接作为保护层(B)。
将各制造例中得到的保护层(B)的物性(厚度、电介质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表面电阻率)总结示于表5。
[表5]
表5
[实施例1]
使用图14所示的装置,将制造例2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从卷21拉出,对该支承体层(A)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未处理面)实施基于直流式电晕放电的电荷注入处理。作为电荷注入处理的条件,将图14中的针状施加电极25与辊状接地电极26的距离设定为1cm、将放电电压设定为13kV。
另一方面,将制造例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2拉出,以上述实施了电荷注入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电荷注入面与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后,将其卷取而得到实施例1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代替制造例2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将制造例I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1拉出,对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实施电荷注入处理,而不对支承体层(A)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实施,将该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5kV,以及代替制造例I的保护层(B),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从辊22拉出,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2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3]
实施例2中,代替制造例II的保护层(B),使用制造例IV的保护层(B),代替制造例3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4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3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代替制造例2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10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将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4kV,代替制造例I的保护层(B),使用制造例III的保护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4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5]
使用图14所示的装置,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从辊21拉出,对该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未处理面)实施基于直流式电晕放电的电荷注入处理。作为电荷注入处理的条件,将图14中的针状施加电极25与辊状接地电极26的距离设定为1cm、将放电电压设定为20kV。
另一方面,将制造例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2拉出,以上述实施了电荷注入处理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荷注入面)与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后,将其卷取而得到实施例5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6]
实施例5中,代替实施例1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将制造例I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1拉出,对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面实施电荷注入处理,而不对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实施,将该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5kV,代替制造例I的保护层(B),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从辊22拉出,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6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7]
实施例6中,代替实施例2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将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5kV,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7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8]
使用图14所示的装置,将制造例10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从辊21拉出,对其单面实施基于直流式电晕放电的电荷注入处理。作为电荷注入处理的条件,将图14中的针状施加电极25与辊状接地电极26的距离设定为1cm、将放电电压设定为14kV。
另一方面,将制造例II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2拉出,以上述实施了电荷注入处理的支承体层(A)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荷注入面)与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后,将其卷取作为静电吸附层叠体。
接着,将上述静电吸附层叠体再次固定至该装置的卷出侧(卷21),并将其拉出,对上述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未处理面)实施基于直流式电晕放电的电荷注入处理。电荷注入处理的条件除了将放电电压设定为17kV以外,与上述同样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将制造例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辊22拉出,以上述实施了电荷注入处理的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与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后,将其卷取作为实施例8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9]
实施例1中,代替制造例2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A中得到的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将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0kV,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9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0]
实施例2中,代替制造例3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B中得到的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将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设定为19kV,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10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1]
实施例3中,代替制造例4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C中得到的层叠体型支承体层(A),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11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2~16]
实施例9中,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保护层(B)和电荷注入处理时的放电电压分别以表6中记载的方式进行设定,除此之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12~16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7]
实施例2中,代替制造例3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使用制造例1中得到的支承体层(A),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静电吸附层叠体。
准备两组上述静电吸附层叠体,对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晕放电处理面)以干燥后的涂布量达到2g/m2(厚度约2μm)的方式利用凹版涂布机以60m/分钟的速度涂布粘接剂(将Toyo-Morton,Ltd.制造的商品名:TM-329与商品名:CAT-18B的等量混合液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固体成分量达到33质量%),用40℃的烘箱干燥10秒后,贴合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晕放电处理面),将两者用压接辊进行压接,从而得到实施例17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8]
实施例1中,代替制造例I中得到的保护层(B),使用制造例II中得到的保护层(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静电吸附层叠体。
准备两组上述静电吸附层叠体,对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晕放电处理面)以干燥后的涂布量达到2g/m2(厚度约2μm)的方式利用凹版涂布机以60m/分钟的速度涂布粘接剂(将Toyo-Morton,Ltd.制造的商品名:TM-329与商品名:CAT-18B的等量混合液用醋酸乙酯稀释至固体成分量达到33质量%),用40℃的烘箱干燥10秒后,贴合另一个静电吸附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电晕放电处理面),将两者用压接辊进行压接,从而得到实施例18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19~23]
实施例18中,将静电吸附层叠体中的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的组合变更为表7所示的组合,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19~23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24、25]
实施例18中,将静电吸附层叠中的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的组合变更为表7所示的组合,由此表侧的静电吸附层叠与背侧的静电吸附层叠形成不同的组合,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操作,从而得到实施例24、25的静电吸附片材。
[实施例26]
将实施例12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固定于如图14所示的装置的卷出侧(卷21),将其卷出,对上述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未处理面)实施基于直流式电晕放电的电荷注入处理。作为电荷注入处理的条件,将图14中的针状施加电极25与辊状接地电极26的距离设定为1cm、将放电电压设定为20kV。
另一方面,将制造例II中得到的保护层(B)从卷(22)拉出,以上述实施了电荷注入处理的静电吸附片材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与保护层(B)的电介质薄膜侧的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层叠,将两者用压接辊(29)进行加压后,将其卷取作为实施例26的静电吸附片材。
[比较例1、2]
实施例18中,将静电吸附层叠体中的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的组合变更为表7所示的组合,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8同样地进行操作,但在比较例1、2中未体现出静电吸附力,也无法得到静电吸附片材,比较例2中由于卷绕在输送辊上而使机器停止,因此,无法连续地得到静电吸附片材。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26和比较例1、2中使用的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的组合、加工条件、以及由所得静电吸附片材去除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层(A)的物性和基于下述试验例的评价结果总结示于表6和表7。
[表6]
[表7]
[试验例]
(粘连)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用闸刀式裁切机裁切成250mm×350mm的大小,制成50组的捆。将其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保存1天后,在该气氛下用手从制成的捆的上方1组1组地取出10组静电吸附片材,按照下述基准评价是否存在与下方的静电吸附片材剥离的剥离性以及支承体层(A)与保护层(B)之间的翘起。
○:良好轻轻剥离、10组均未发生翘起。
△:稍微良好大力剥离、但10组均未发生翘起。
×:不良大力剥离、有发生翘起的片材。
(静电吸附力)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用闸刀式裁切机裁切成200mm×220mm的大小,将其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保存1天后,在该气氛下从静电吸附片材剥离保护层(B),以吸附面积达到200mm×200mm、支承体层(A)31的下端露出20mm宽度的方式将所得到的支承体层(A)贴附在图15所示的静电吸附力测定装置的玻璃板32上,接着,在支承体层(A)31的下端部分安装夹子34,将安装有鱼线35的10g砝码36逐个地追加在夹子34上,由支承体层(A)31自玻璃板32滑落时的砝码36的重量求出换算成单位平米的静电吸附力,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良好吸附力为5000g/m2以上
△:稍微良好吸附力为500g/m2以上且低于5000g/m2
×:不良吸附力低于1000g/m2
(显示物的吸附性)
使用喷墨打印机(SEIKOEPSONCORPORATION制、商品名:PM-G860),在A4尺寸的喷墨用纸(YupoCorporation制,商品名:XAB1020)的印字面上印刷JIS-X-9204的N7RGB.GIF的图案,从而制成印刷物54。
接着,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吸附片材用闸刀式裁切机裁切成250mm×350mm的大小,将其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气氛下保存1天后,在该气氛下剥离背面的保护层(B),将前述印刷物54的印刷面以与支承体层(A)53接触的方式贴附,接着,从实施例5~实施例8、实施例17~25、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静电吸附片材上剥离表面的保护层(B),将支承体层(A)53贴附于玻璃板52,制成图18所示的显示物51。
按照以下基准根据贴附容易性来评价保持有印刷物的支承体层(A)贴附于玻璃板时的吸附性。
○:良好容易贴附、未发生偏移或褶皱等。
△:稍微良好难以贴附、未发生偏移或褶皱等。
×:不良印刷物脱落。
(可视性)
在前述吸附性评价所使用的显示物中,按照以下基准从玻璃板的相反面(未贴附显示物的表面)侧对印刷物的印刷图案的可视性进行评价。
良好可以与原本的图案毫不逊色且清晰地观察。
稍微良好虽有白浊,但也可以观察到细微的图案。
不良细微的图案模糊而无法观察。
其结果,对于实施例1~19和实施例22~26中的实施方式,可视性均良好。然而,对于实施例20和21中的实施方式,隔着被粘物的可视性较差、不良。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该实施例的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不在60~100%的范围内而引起的。然而,若被粘物是墙壁等不透明物质且不以隔着被粘物进行观察作为前提,则这种实施方式的产物也可以没有问题地用作静电吸附片材。
由表6和表7明显可知,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实施例1、4、5、9、12~16、18~26的静电吸附片材具有规定的静电吸附力;并且,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实施例2、3、6、7、10、11、17的静电吸附片材具有规定的静电吸附力。
此外,针对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一个面与通过静电吸附将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进行组合而成的实施例8的静电吸附片材也具有规定的静电吸附力。
需要说明的是,如实施例1~4、9~16所示,即使仅在静电吸附片材的单面设置保护层(B),自该片材去除保护层(B)而成的支承体层(A)也在其双面具有静电吸附力。
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片材虽然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双面,但无法基于静电吸附进行层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支承体层(A)的双面的表面电阻率均不在1×1013~9×1017Ω的范围内而引起的。
此外,比较例2的片材由于片材卷绕在机器上而无法连续地生产,即使制成片材也会发生粘连。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存在于静电吸附片材的两表面的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不在1×10-1~9×1012Ω的范围内而引起的。
详细地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地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修正。本申请基于2013年9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3-182856),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静电吸附片材例如通过分别利用静电吸附将非粘合性的印刷物等结合于一个单面、并将被粘物结合于另一单面而使该片材夹持在两者之间,从而如所谓的双面粘合片材那样地将印刷物等贴合在被粘物上。这样操作而得到的显示物可以根据其显示内容、尺寸、形状、显示方式而用作贴纸、标签、招牌、海报、广告等显示物。
此外,不需要显示物时,能够将印刷物和静电吸附片材分别回收,因此能够分别容易地进行再循环,也不会污染被粘物,因此能够制成利于环境保护的显示物。
附图标记说明
1静电吸附片材
2支承体层(A)
3、3a、3b保护层(B)
4、4a、4b热塑性树脂薄膜
5粘接剂
6、6a、6b静电吸附层叠体
7、7a、7b电介质薄膜
8、8a、8b涂层(C)
9、9a、9b涂层(C)
10、10a、10b基于静电吸附的粘接面
11热塑性树脂薄膜或保护层(B)
12直流高压电源
13针状施加电极(面状排列)
14板状接地电极(金属板)
15导线状施加电极
16针状施加电极(面状排列)
17辊状接地电极(金属辊)
18导线状施加电极
19针状施加电极(横一列配置)
21卷
22卷
23静电吸附层叠体或静电吸附片材
24直流高压电源
25针状施加电极(横一列配置)
26辊状接地电极(金属辊)
27导辊(接地连接)
28夹持辊
29夹持辊(压接辊)
31支承体层(A)
32玻璃板
33支柱
34夹子
35鱼线
36砝码(载重)
41支承体层(A)
42接地设置金属板
43表面电位计
44测定计
45计测部位
51显示物
52被粘物(玻璃板等)
53支承体层(A)
54印刷物
55保护层(B)

Claims (16)

1.一种静电吸附片材,其为通过静电吸附将包含电介质薄膜的保护层(B)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支承体层(A)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2.一种静电吸附片材,其为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包含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支承体层(A)的至少一面而成的,所述保护层(B)包含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电介质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热塑性树脂薄膜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电介质薄膜含有选自由聚烯烃系树脂、含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和热塑性聚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支承体层(A)的双面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1×1013~9×1017Ω。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保护层(B)的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3~9×1017Ω,且保护层(B)的未与支承体层(A)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9×1012Ω。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支承体层(A)的总透光率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支承体层(A)的厚度为20~500μm,且保护层(B)的厚度为10~2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带电处理包括直流式电晕放电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带电处理是对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双面实施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支承体层(A)为包含至少两张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叠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为将两个静电吸附层叠体介由粘接剂以热塑性树脂薄膜彼此相接触的方式层叠而得到的,所述静电吸附层叠体是通过静电吸附将保护层(B)层叠于实施了带电处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单面而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热塑性树脂薄膜的与保护层(B)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3~9×1017Ω,且热塑性树脂薄膜的未与保护层(B)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10-1~9×1012Ω。
1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自静电吸附片材剥离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A)的表侧的表面电位与背侧的表面电位的乘积显示为负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其中,自静电吸附片材剥离所有保护层(B)而得到的支承体(A)的表侧的表面电位与背侧的表面电位的乘积为-0.07~-4.00kV2
16.一种显示物,其中,自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吸附片材剥离一侧的保护层(B),通过静电吸附将印刷物层叠于支承体层(A)的单面,接着,剥离静电吸附片材的另一侧的保护层(B),通过静电吸附将支承体层(A)的另一个面贴合于被粘物。
CN201480049056.4A 2013-09-04 2014-09-04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Pending CN1055177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2856 2013-09-04
JP2013182856 2013-09-04
PCT/JP2014/073388 WO2015034019A1 (ja) 2013-09-04 2014-09-04 静電吸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7798A true CN105517798A (zh) 2016-04-20

Family

ID=5262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056.4A Pending CN105517798A (zh) 2013-09-04 2014-09-04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3814A1 (zh)
EP (1) EP3042765B1 (zh)
JP (1) JP6363432B2 (zh)
CN (1) CN105517798A (zh)
WO (1) WO201503401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382A (zh) * 2016-07-08 2019-03-15 优泊公司 静电吸附层叠片及显示物
CN110111678A (zh) * 2019-06-20 2019-08-09 天津香江印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不干胶标签
CN111712598A (zh) * 2018-03-09 2020-09-25 东丽株式会社 防静电粉尘防护布料和使用该布料的防护服
CN111712381A (zh) * 2018-03-15 2020-09-25 东丽株式会社 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99745A (ko) * 2015-12-23 2018-09-0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부하 장치 및 부하에 전력을 공급하기 위한 전력 장치
JP6877530B2 (ja) * 2017-03-10 2021-05-26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エレクトレット化シートおよびフィルター
JP2021512034A (ja) * 2018-02-06 2021-05-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表面耐圧痕性フィルム構造体及び方法
JP7010143B2 (ja) * 2018-05-24 2022-0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絶縁基板の検査方法、検査装置
CN109031794B (zh) * 2018-10-26 2024-01-3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反射片、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12289168B (zh) * 2020-11-11 2022-09-13 湖南福泰数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防伪不干胶标签纸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3438A (ja) * 2005-09-20 2007-04-05 Asahi Kasei Electronics Co Ltd 誘電体層形成用テープ
CN103270549A (zh) * 2010-12-22 2013-08-28 优泊公司 静电吸附片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2371U (zh) * 1988-03-31 1989-10-20
WO1992000361A1 (fr) * 1990-06-25 1992-01-09 Taeko Hasei Materiau d'affichage
JPH0683266A (ja) * 1992-09-04 1994-03-25 Kimoto & Co Ltd 静電吸着体
US6168829B1 (en) * 1993-01-21 2001-01-02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Double faced tape with repositional adhesive
JP2000297260A (ja) 1999-04-16 2000-10-24 Teikoku Printing Inks Mfg Co Ltd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品
JP2001220560A (ja) 2000-02-09 2001-08-14 Teikoku Printing Inks Mfg Co Ltd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品
FR2807859B1 (fr) * 2000-04-17 2004-04-02 J L J Support d'affichage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couche dielectrique chargee electriquement
EP2289695B1 (en) * 2008-06-16 2015-08-12 Yupo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adsorbable sheet
JP5382768B2 (ja) * 2008-10-20 2014-01-08 大阪シーリング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モールド用ラベル連続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155311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Laminated paper for xerography to reduce cost and recycling waste
JP4988062B1 (ja) * 2010-12-22 2012-08-01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静電吸着シート
JP4988063B1 (ja) * 2010-12-22 2012-08-01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透明静電吸着シート
JP5903673B2 (ja) 2012-03-05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2線式負荷制御装置
WO2013191289A1 (ja) * 2012-06-22 2013-12-27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静電吸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3438A (ja) * 2005-09-20 2007-04-05 Asahi Kasei Electronics Co Ltd 誘電体層形成用テープ
CN103270549A (zh) * 2010-12-22 2013-08-28 优泊公司 静电吸附片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8382A (zh) * 2016-07-08 2019-03-15 优泊公司 静电吸附层叠片及显示物
US11148393B2 (en) 2016-07-08 2021-10-19 Yupo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adsorbable laminated sheet and display material
CN111712598A (zh) * 2018-03-09 2020-09-25 东丽株式会社 防静电粉尘防护布料和使用该布料的防护服
CN111712381A (zh) * 2018-03-15 2020-09-25 东丽株式会社 叠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11678A (zh) * 2019-06-20 2019-08-09 天津香江印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不干胶标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42765A4 (en) 2017-01-25
US20160193814A1 (en) 2016-07-07
JP6363432B2 (ja) 2018-07-25
EP3042765A1 (en) 2016-07-13
WO2015034019A1 (ja) 2015-03-12
EP3042765B1 (en) 2020-03-18
JP2015071297A (ja)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798A (zh)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WO2012086791A1 (ja) 静電吸着シート
CN104379346A (zh) 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CN102066103A (zh) 静电吸附片材
JP5455459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4988062B1 (ja) 静電吸着シート
JP4988063B1 (ja) 透明静電吸着シート
JP2020073317A (ja) 静電吸着積層シート及び表示物
JP6144972B2 (ja) 静電吸着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静電吸着シートを用いた表示物
JP6159158B2 (ja) 掲示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掲示シートを用いた表示物
JP2014044413A (ja) 静電吸着シート、記録物ならびに該記録物を用いた表示物
JP6504833B2 (ja) 情報シート、情報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情報表示体
JP2017206682A (ja) 自己粘着性合成紙
JP3196866U (ja) 静電吸着地図シート及び地図表示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