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7607A -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7607A
CN105507607A CN201510881665.2A CN201510881665A CN105507607A CN 105507607 A CN105507607 A CN 105507607A CN 201510881665 A CN201510881665 A CN 201510881665A CN 105507607 A CN105507607 A CN 105507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ck
composite mortar
wall
slip casting
shuto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16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兵
李旭
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avi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avi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avi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avi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816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7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7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7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23/0211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using inj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Description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很多古建筑例如布达拉宫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古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其历史遗留性,其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然而,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尽可能维持古建筑原貌的情况下依照国家有关文物修缮的规定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现有技术中多针对混凝土建筑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补方案,而极少涉及到针对古建筑特别是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补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以使得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进行修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进一步地,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包括:在所述墙体的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间距;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也为所述第一间距。此时,可以从墙体的两侧同时对裂缝进行修补,一方面可以增强修补牢固性,另一方面可以加速修补进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为300mm,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注浆咀和第二组注浆咀交替布置,使得可以提高裂缝修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包括:利用湿润的毛刷浸润所述裂缝的两侧,并用所述混合砂浆反复涂刷所述裂缝以对所述裂缝进行封堵,其中所形成的封堵面相对于所述墙体较平整。形成平整的封堵面可以使得修补完成后的墙体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裂缝的两侧进行清理,并移除所述裂缝中的松散泥土和碎石片,吹去所述裂缝内外侧的浮灰。此操作一方面有助于展开后续工程步骤,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裂缝修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包括: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将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将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根据裂缝的宽度选择形成混合砂浆的砂的种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裂缝修补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也就是说,将按比例混合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搅拌5分钟至10分钟即可以形成修补裂缝所使用的混合砂浆。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墙体无需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遮挡;和/或对所述墙体需要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支撑。遮挡操作可以防止对周围环境或墙体造成污染,并且支撑操作可以确保修补裂缝的施工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墙体剔除所述多个注浆咀,并利用所述混合砂浆填补所述墙体上剔除所述注浆咀后留下的凹陷部。此操作可以使修补后的墙体尽量接近于其原貌。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包括所述墙体在受压时形成于所述岩石之间的裂缝和所述墙体在受压时由于所述岩石断裂而形成的裂缝。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通过对以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进行搅拌配制混合砂浆,用所配制的混合砂浆封堵裂缝,从裂缝的最底部起、沿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等间隔地安装多个用于向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以及依次通过多个注浆咀向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从而对裂缝进行修补。在该方法中,由上述材料以特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砂浆可以在被灌注到古建筑墙体的裂缝中凝固后将破裂的墙体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增加墙体的牢固性;此外,沿裂缝等间隔设置的多个注浆咀有助于方便有效地将所配制的混合砂浆灌注到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中,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实现较好的修补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
图2B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侧视图;
图3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另一示意性局部侧视图;
图4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设置有钢筋扒锯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
图5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设置有配筋拉结石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古建筑特别是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进行修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人构思出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通过对以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进行搅拌配制混合砂浆,用所配制的混合砂浆封堵裂缝,从裂缝的最底部起、沿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等间隔地安装多个用于向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以及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从而对裂缝进行修补。在该方法中,由上述材料以特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砂浆可以在被灌注到古建筑墙体的裂缝中凝固后将破裂的墙体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增加墙体的牢固性;此外,沿裂缝等间隔设置的多个注浆咀有助于方便有效地将所配制的混合砂浆灌注到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中,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实现较好的修补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墙体例如布达拉宫的具有裂缝的墙体,然而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墙体。所述裂缝可以包括所述墙体在受压时形成于岩石之间的裂缝和所述墙体在受压时由于岩石断裂而形成的裂缝。请参阅图1,该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
具体地,在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所形成的混合物中,砂的重量占所形成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2,粘土的重量占所形成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6,石灰膏的重量占所形成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12,水泥的重量占所形成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6,以及水的重量占所形成混合物的总重量的1/4。将上述材料以上述比例混合并搅拌形成的混合砂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从而可以在被灌注到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中凝固后将裂缝两侧的墙体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所述预设时间优选地为5分钟至10分钟,也就是说,将按上述比例混合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搅拌5分钟至10分钟即可以形成修补裂缝所使用的混合砂浆。然而,所述预设时间还可以根据所形成的混合物的量进行调整。
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可以包括: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将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将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根据裂缝的宽度选择形成混合砂浆的砂的种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所形成混合砂浆的粘接强度。
步骤S12,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
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可以包括:利用湿润的毛刷浸润所述裂缝的两侧,并用所述混合砂浆反复涂刷所述裂缝以对所述裂缝进行封堵,其中所形成的封堵面相对于所述墙体较平整。用混合砂浆封堵裂缝可以确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凝固后向裂缝中灌注混合砂浆时,所灌注的混合砂浆可以存留在裂缝内。此外,形成平整的封堵面使得修补完成后的墙体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步骤S13,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可以为200mm至500mm,优选地为300mm。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和局部侧视图,其示出裂缝形成于墙体的一侧即裂缝未穿透墙体的情形。请参阅图2A和图2B,由岩石113堆砌而成的墙体110中存在裂缝120,并且沿裂缝120安装在裂缝120内所封堵的混合砂浆130中的多个注浆咀140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保持相等的间距L,该间距L可以为200mm至500mm,优选地为300mm。
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可以包括:在所述墙体的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间距;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也为所述第一间距。所述预设距离优选地为第一距离的一半。
图3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针对裂缝穿透墙体的两侧的情况在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侧视图。请参阅图3,在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墙体110的第一侧111,沿裂缝安装在裂缝内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的第一组注浆咀141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保持相等的间距L;在墙体110的第二侧112,沿裂缝安装在裂缝内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的第二组注浆咀142也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保持相等的间距L,且第二组注浆咀142中位于最下方的注浆咀与第一组注浆咀141中位于最下方的注浆咀之间间隔距离M,其中L可以为200mm至500mm,优选地为300mm,并且M优选地为L的一半,使得第一组注浆咀141和第二组注浆咀142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交替布置。
所述注浆咀优选地为中空圆柱体,其长度不短于6cm。注浆咀安装于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的部分的长度优选地为5cm,以确保注浆咀不会灌注混合砂浆的过程中脱落。由于裂缝的宽度不一致,因此注浆咀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需要注意的是,优选地在用混合砂浆封堵裂缝的同时安装所述多个注浆咀,或者可以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凝固之前安装所述多个注浆咀。
步骤S14,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当所封堵的混合砂浆凝固并且安装于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的注浆咀稳固后,可以将装盛有混合砂浆的灌浆注入机的注入管与注浆咀露于墙体外的端口相连,以通过注浆咀将混合砂浆低压灌注到裂缝中。具体地,可以从安装在所述裂缝的最底部的底端注浆咀起、以自下向上灌注的方式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或者可以从安装在所述裂缝的最顶部的顶端注浆咀起、以自上向下灌注的方式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其中优选地以自下向上灌注的方式进行灌注。在采用自下向上灌注的方式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灌注混合砂浆的情况下,可以最先通过安装在所述裂缝的最底部的底端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直至所灌注的混合砂浆从所述底端注浆咀的上方相邻注浆咀溢出;通过所述上方相邻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直至所灌注的混合砂浆从该注浆咀的上方相邻注浆咀溢出;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所灌注的混合砂浆从位于所述裂缝的最顶端的注浆咀溢出。
所述灌注压力优选地可以被设置为0.25MP,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裂缝宽度越小,灌注压力应当相应地变小。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可以在所述墙体的两侧同时执行灌注操作。混合砂浆的灌注操作完成后,可以借助于雷达监测装置来检测裂缝内是否已经灌注满混合砂浆,并可以在检测到裂缝内未灌注满混合砂浆时执行混合砂浆补灌操作。
进一步地,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沿所述裂缝设置多个跨所述裂缝且垂直于所述墙体的竖直方向的钢筋扒锯,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钢筋扒锯之间相隔2层或3层岩石。如图4所示,由岩石113堆砌而成的墙体110中存在较宽的裂缝120,并且每间隔2层岩石设置有一个跨裂缝120且垂直于墙体110的竖直方向的钢筋扒锯160,以用于沿裂缝120的垂直方向施加拉紧力,从而可以避免经修补的裂缝再次开裂。此外,图4中还示出沿裂缝120每间隔距离L安装在裂缝120内所封堵的混合砂浆130中的多个注浆咀140。钢筋扒锯160通常为跨裂缝订到墙体中的订书钉状钢筋,其直径优选地不小于60mm。
进一步地,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30mm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沿所述裂缝、每间隔4层或5层岩石在所述墙体的岩石层之间镶砌配筋拉结石或抽砌砼块,其中所镶砌的配筋拉结石或所抽砌的砼块跨所述裂缝。如图5所示,由岩石113堆砌而成的墙体110中存在裂缝120,并且每间隔5层岩石在岩石层之间镶砌有配筋拉结石170,所镶砌的配筋拉结石170在墙体110中跨裂缝120,以进一步起到加固作用。此外,图5中还示出沿裂缝120每间隔距离L安装在裂缝120内所封堵的混合砂浆130中的多个注浆咀140。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所述裂缝的两侧进行清理,并移除所述裂缝中的松散泥土和碎石片,吹去所述裂缝内外侧的浮灰。此操作一方面有助于展开后续工程步骤,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裂缝修补质量。
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所述墙体无需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遮挡;和/或对所述墙体需要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支撑(通常对较松动的部位进行支撑)。遮挡操作可以防止对周围环境或墙体造成污染,并且支撑操作可以确保修补裂缝的施工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墙体剔除所述多个注浆咀,并利用所述混合砂浆填补所述墙体上剔除所述注浆咀后留下的凹陷部。此操作通常在所灌注的混合砂浆凝固后执行,并且该操作可以使修补后的墙体尽量接近于其原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通过对以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进行搅拌配制混合砂浆,用所配制的混合砂浆封堵裂缝,从裂缝的最底部起、沿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等间隔地安装多个用于向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以及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从而对裂缝进行修补。在该方法中,由上述材料以特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砂浆可以在被灌注到古建筑墙体的裂缝中凝固后将破裂的墙体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增加墙体的牢固性;此外,沿裂缝等间隔设置的多个注浆咀有助于方便有效地将所配制的混合砂浆灌注到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中,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实现较好的修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
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
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
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包括:
在所述墙体的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间距;
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也为所述第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为300mm,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包括:
利用湿润的毛刷浸润所述裂缝的两侧,并用所述混合砂浆反复涂刷所述裂缝以对所述裂缝进行封堵,其中所形成的封堵面相对于所述墙体较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裂缝的两侧进行清理,并移除所述裂缝中的松散泥土和碎石片,吹去所述裂缝内外侧的浮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包括:
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将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
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将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墙体无需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遮挡;和/或
对所述墙体需要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墙体剔除所述多个注浆咀,并利用所述混合砂浆填补所述墙体上剔除所述注浆咀后留下的凹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包括所述墙体在受压时形成于所述岩石之间的裂缝和所述墙体在受压时由于所述岩石断裂而形成的裂缝。
CN201510881665.2A 2015-12-03 2015-12-03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Pending CN105507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665.2A CN105507607A (zh) 2015-12-03 2015-12-03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665.2A CN105507607A (zh) 2015-12-03 2015-12-03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7607A true CN105507607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1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1665.2A Pending CN105507607A (zh) 2015-12-03 2015-12-03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760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000A (zh) * 2018-02-11 2018-08-10 宁夏大学 一种历史文物建筑修补方法
CN108409212A (zh) * 2018-03-21 2018-08-17 内蒙古启原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古建筑修缮工程用仿砖雕冷加工复合修补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10942A (zh) * 2020-07-14 2020-11-10 西北大学 一种旧址黄土窑洞开裂原位注浆修复方法
CN112709228A (zh) * 2020-12-22 2021-04-27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裂隙填充水泥注浆方法
CN115680777A (zh) * 2022-12-29 2023-02-03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防塌陷检测填充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676A (zh) * 1999-10-12 2001-04-18 安固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裂缝补强施工法
JP2006336188A (ja) * 2005-05-31 2006-12-14 Konishi Co Ltd クラックの補修方法
CN101109230A (zh) * 2007-08-13 2008-01-23 刘汉有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的封缝灌缝可视化效果处理工艺
CN101691818A (zh) * 2009-10-12 2010-04-07 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物加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676A (zh) * 1999-10-12 2001-04-18 安固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裂缝补强施工法
JP2006336188A (ja) * 2005-05-31 2006-12-14 Konishi Co Ltd クラックの補修方法
CN101109230A (zh) * 2007-08-13 2008-01-23 刘汉有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的封缝灌缝可视化效果处理工艺
CN101691818A (zh) * 2009-10-12 2010-04-07 上海维固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物加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世民: "《土木工程材料》", 31 July 2013,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陈晓强: "震损砖混结构灌浆复合加固修复技术及综合评价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000A (zh) * 2018-02-11 2018-08-10 宁夏大学 一种历史文物建筑修补方法
CN108409212A (zh) * 2018-03-21 2018-08-17 内蒙古启原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古建筑修缮工程用仿砖雕冷加工复合修补材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10942A (zh) * 2020-07-14 2020-11-10 西北大学 一种旧址黄土窑洞开裂原位注浆修复方法
CN112709228A (zh) * 2020-12-22 2021-04-27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裂隙填充水泥注浆方法
CN115680777A (zh) * 2022-12-29 2023-02-03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防塌陷检测填充装置
CN115680777B (zh) * 2022-12-29 2023-03-28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防塌陷检测填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7607A (zh)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US7740417B2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installing underground pipes for high-tension cables by using trough
CN101644160B (zh) 高地应力软岩卸压施工方法
CN106320377B (zh) 一种富水软土地区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方法
CN103410332B (zh) 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加筋墙施工工艺
CN106320706A (zh) 一种砌筑墙体线管线槽线盒暗埋的施工方法
CN105421808A (zh)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CN108119144A (zh) 一种基于井壁破裂程度分类的不同修复加固方法
CN105545002A (zh)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CN103469806A (zh) 一种预制砼基础承台侧模替代砖胎模的施工方法
CN102071645A (zh) 一种桥梁钻孔桩孔壁口防护方法
CN106337391A (zh) 高桩码头面板底部大面积破损维修施工方法
CN108166771A (zh) 钢筋混凝土池体改造施工方法
CN205243528U (zh) 隧道底部沉降衬砌开裂加固结构
CN104594633B (zh) 伞形空间曲面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其模板结构
CN104405165B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拌合站储料仓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32045B (zh) 一种高分段天溜井井口封堵方法及封堵装置
CN104746440A (zh) 修复u型桥台纵向开裂的压浆式锚杆加固法
CN104213708A (zh) 一种无锚固螺栓防火墙整体施工方法
CN110004974A (zh) 一种预制防水挡土墙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00018A (zh) 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
CN110616716B (zh) 一种基坑挂网锚固喷浆施工工艺及施工标识板
CN108331237A (zh) 一种构造柱砌块及砌筑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CN105507608A (zh) 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CN110453592B (zh) 一种预制立柱范围内的承台施工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