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428B -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428B
CN105493428B CN201480041162.8A CN201480041162A CN105493428B CN 105493428 B CN105493428 B CN 105493428B CN 201480041162 A CN201480041162 A CN 201480041162A CN 105493428 B CN105493428 B CN 105493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evel
packet
transmission
nack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11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428A (zh
Inventor
S·R·博达斯
K·古拉蒂
S·帕蒂尔
S·R·塔维尔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结合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提供用于无线通信的一种方法、一种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实例中,通信装置经配备以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测量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并且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在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的此类方面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充当中继器并且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

Description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 信的方法和设备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案主张2013年7月22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ARELAY SCHEME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IN DEVICE TODEVICE ENVIRONMENT)”的第13/947,989号美国非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确切地说,涉及在广播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系统中来自广播用户设备(UE)的内容的通信。
背景技术
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例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以及广播。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多址技术,其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技术的实例包含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各种电信标准中已采用这些多址技术以提供使得不同无线装置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层级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电信标准的实例是LTE。LTE为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合。LTE经设计以通过改进频谱效率而较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利用新频谱,且使用下行链路(DL)上的OFDMA、上行链路(UL)上的SC-FDMA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与其它开放标准较好地集成。LTE可支持直接装置到装置(对等式)通信。
在广播D2D通信系统中,可存在向多个广播接收器UE广播的单个发射器UE,广播发射器UE的目的是确保每个包通过预期接收器UE的至少一部分(例如,90%)接收。预期接收器可以在它们尚未接收到包时发送否定确认(NACK)信号,且任选地可以在它们接收到包时发送确认(ACK)信号。当一定比例的预期接收器UE发送NACK信号时,则广播发射器UE可以继续传输相同包。由此,系统性能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在广播发射器UE与预期接收器UE之间的最大路径损耗(例如,具有较差信道条件的接收器会花费相对较长时间来接收包)。相同包的重复传输减小了系统吞吐量以及用于所述特定广播会话的吞吐量。
由此,会需要用以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下文呈现一或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此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并非所有所涵盖方面的广泛综述,且既定不确定所有方面的关键或决定性要素,也不划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来呈现一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根据一或多个方面及其对应揭示内容,结合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描述各个方面。在一实例中,通信装置经配备以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并且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在其中通信装置确定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的此类方面中,通信装置可以充当中继器并且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
根据相关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含通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此外,所述方法可包含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此外,所述方法可包含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而且,所述方法可以包含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经启用以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包含用于通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的装置。此外,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的装置。此外,所述通信设备用于接收的装置可以经配置以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而且,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包含用于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的装置。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可以包含处理系统,其经配置以通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此外,所述处理系统可经配置以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此外,所述处理系统可经配置以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而且,所述处理系统可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
又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有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用于通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含用于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含用于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的代码。而且,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含用于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的代码。
为了实现上述和相关目的,所述一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充分描述且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陈述所述一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指示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多种方式中的几种方式,且此描述希望包含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网络架构的实例的图。
图2为说明接入网络的实例的图。
图3为说明LTE中的DL帧结构的实例的图。
图4为说明LTE中的UL帧结构的实例的图。
图5为说明接入网络中的演进节点B和用户设备的实例的图。
图6为说明装置到装置通信网络的图。
图7为说明根据一方面经配置以改进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包通信的装置到装置通信网络的图。
图8为无线通信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说明示例性设备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数据流图。
图10为说明使用处理系统的设备的硬件实施方案的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既定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且并不希望表示可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所述详细描述为了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而包含特定细节。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展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混淆此类概念。
现将参考各种设备和方法来呈现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将通过各种块、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件”)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描述且在附图中说明这些设备和方法。这些元件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此类元件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
借助于实例,元件或元件的任何部分或元件的任何组合可用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施。处理器的实例包含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状态机、门控逻辑、离散硬件电路和经配置以执行贯穿本发明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其它合适的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软件。软件应广泛地解释为意味着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代码、执行线程、程序、功能等,不管其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者。
因此,在一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体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以软件来实施,那么可将所述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译码为计算机可读媒体上的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计算机存储媒体。存储媒体可为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媒体。借助于实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可以用于运载或存储呈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码且可以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和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性磁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各者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
图1为说明LTE网络架构100的图。LTE网络架构100可被称为演进型分组系统(EPS)100。EPS 100可以包含一或多个用户设备(UE)102、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104、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110、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20以及运营商的IP服务122。EPS可与其它接入网络互连,但为简单起见未示出那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EPS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贯穿本发明呈现的各种概念可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
E-UTRAN包含演进节点B(eNB)106和其它eNB 108。eNB 106朝向UE 102提供用户和控制平面协议终端。eNB 106可经由回程(例如,X2接口)连接到其它eNB 108。eNB 106也可被称作基站、基站收发器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或某其它合适的术语。eNB 106为UE 102提供到EPC 110的接入点。UE102的实例包含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会话起始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装置、视频装置、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装置。UE 102还可由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作移动台、订户台、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位、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一其它合适的术语。
UE 102可形成D2D连接103。在一方面中,D2D连接103可经配置以允许UE 102彼此通信。在另一方面中,UE 102可充当能够使用D2D连接103彼此通信的UE的群组的领导者。D2D连接103的实例具备对基于IEEE 802.11p的通信的参考。基于IEEE802.11p的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波系统提供基本安全消息格式,其中装置(例如,车辆)可周期性地向其它装置(例如,其它车辆)宣布其位置、速度和其它属性,从而允许相邻业务跟踪其位置且避免冲突,改进业务流等。此外,这些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并不排除行人(具有其用户设备(UE))利用此频谱和向其周围的车辆周期性地发射可指示例如其存在等信息的基本安全消息。
eNB 106由S1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含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12、其它MME 114、服务网关116以及包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为处理UE 102与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通常,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经由服务网关116传送所有用户IP包,所述服务网关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18。PDN网关118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DN网关118连接到运营商的IP服务122。运营商的IP服务122可包含因特网、企业内部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PS流式传输服务(PSS)。
图2为说明LTE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络200的实例的图。在此实例中,接入网络200被划分成许多蜂窝式区(小区)202。一或多个低功率等级eNB 208可具有与小区202中的一或多者重叠的蜂窝式区210。低功率等级eNB 208可为毫微微小区(例如,家庭eNB(HeNB))、微微小区、微小区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宏eNB 204各自被指派给相应的小区202并且经配置以为小区202中的所有UE 206、212提供到EPC 110的接入点。UE212中的一些可以处于装置到装置通信中。在接入网络200的此实例中不存在集中式控制器,但可在替代配置中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B 204负责包含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和到服务网关116的连接性的所有无线电相关功能。
由接入网络200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取决于正部署的特定电信标准而变化。在LTE应用中,在DL上使用OFDM且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从以下详细描述了解,本文中提出的各种概念极适合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概念可容易扩展到采用其它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它电信标准。借助于实例,这些概念可扩展到演进数据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由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2(3GPP2)颁布作为CDMA2000标准家族的部分且使用CDMA来提供到移动站的宽带因特网接入的空中接口标准。这些概念还可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化形式(例如,TD-SCDMA)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和采用OFDMA的快闪OFD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献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所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特定应用和强加于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
图3为说明LTE中的DL帧结构的实例的图300。可将帧(10ms)划分成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一子帧可包含两个连续时隙。资源栅格可用以表示两个时隙,每一时隙包含一资源块。资源栅格被分成多个资源要素。在LTE中,资源块含有频域中的12个连续副载波,且对于每一OFDM符号中的正常循环前缀,含有时域中的7个连续OFDM符号或84个资源元素。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资源块含有时域中的6个连续OFDM符号且具有72个资源元素。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和其它信道可映射到所述资源要素。
图4为说明LTE中的UL帧结构的实例的图400。用于UL的可用的资源块可分割成数据段和控制段。控制段可形成于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且可具有可配置的大小。控制段中的资源块可被指派给UE以供传输控制信息。数据段可包含未包含于控制段中的所有资源块。UL帧结构导致数据段包含邻接副载波,此情形可允许对单个UE指派数据段中的所有邻接副载波。
可将控制段中的资源块410a、410b指派给UE,以将控制信息传输到eNB。还可将数据段中的资源块420a、420b指派给UE以将数据传输到eNB。UE可在控制段中的经指派资源块上在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中传输控制信息。UE可在数据段中的经指派资源块上在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中仅传输数据或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两者。UL传输可跨子帧的两个时隙,且可在频率上跳跃。
资源块的集合可用以执行初始系统接入且实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430中的UL同步。PRACH 430载送随机序列且无法载送任何UL数据/信令。每一随机接入前置码占据对应于6个连续资源块的带宽。开始频率是通过网络来指定。即,随机接入前置码的传输受限于某些时间和频率资源。对于PRACH,不存在跳频。在单个子帧(1ms)中或在很少相连子帧的序列中携载PRACH尝试,且UE可每个帧(10ms)进行仅单个PRACH尝试。
图5是接入网络中与UE 550通信的eNB 510的框图。在DL中,将来自核心网络的上部层包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75。控制器/处理器575实施L2层的功能性。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575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与输送信道之间的多路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量度进行的到UE 5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575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传以及到UE 550的信令。
传输(TX)处理器516实施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信号处理功能包含译码和交错以促进UE 550处的前向错误校正(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映射到信号群集。接着将经译码和调制的符号拆分成平行流。接着将每一流映射到OFDM副载波,与时域和/或频域中的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多路复用,且接着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在一起以产生载送时域OFDM符号流的物理信道。OFDM流经空间预译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574的信道估计可用以确定译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可从由UE 550传输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条件反馈导出信道估计。每一空间流接着经由单独的发射器518TX被提供到不同天线520。每一发射器518TX通过用于传输的相应空间流调制RF载波。
在UE 550处,每一接收器554RX经由其相应天线552接收信号。在另一方面中,UE550可类似于UE 550与eNB 510通信的方式与其它UE通信。每一接收器554RX恢复经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且将所述信息提供到接收(RX)处理器556。RX处理器556实施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556对所述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去往UE 550的任何空间流。如果多个空间流去往UE 550,那么所述多个空间流可由RX处理器556组合为单个OFDM符号流。RX处理器556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OFDM符号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频域信号包括用于OFDM信号的每一副载波的单独的OFDM符号流。通过确定由eNB 510传输的最可能的信号群集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一副载波上的符号和参考信号。这些软决策可基于由信道估计器558计算的信道估计。所述软决策接着经解码和解交错以恢复最初由eNB 510在物理信道上传输的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将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59。
控制器/处理器559实施L2层。控制器/处理器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560相关联。存储器560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559提供输送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核心网络的上层包。接着将上层包提供到数据宿562,所述数据宿表示L2层上方的所有协议层。还可将各种控制信号提供到数据宿562以用于进行L3处理。控制器/处理器559还负责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来支持HARQ操作而进行错误检测。
在UL中,数据源567用以将上层包提供到控制器/处理器559。数据源567表示L2层上方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结合eNB 510进行的DL传输描述的功能性,控制器/处理器559通过基于eNB 510进行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提供标头压缩、加密、包分段和重排序以及逻辑信道与输送通道之间的多路复用来实施用于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L2层。控制器/处理器559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包的重传以及到eNB 510的信令。
由信道估计器558从由eNB 510传输的参考信号或反馈导出的信道估计可由TX处理器568使用以选择适当译码和调制方案,且促进空间处理。由TX处理器568产生的空间流经由单独发射器554TX提供到不同天线552。每一发射器554TX通过用于传输的相应空间流调制RF载波。
以与结合UE 550处的接收器功能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在eNB 510处处理UL传输。每一接收器518RX通过其相应的天线520接收信号。每一接收器518RX恢复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且将所述信息提供到RX处理器570。RX处理器570可实施L1层。
控制器/处理器575实施L2层。控制器/处理器575可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576相关联。存储器576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575提供输送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多路分用、包重组、解密、标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UE550的上层包。可将来自控制器/处理器575的上层包提供到核心网络。控制器/处理器575还负责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来支持HARQ操作而进行错误检测。
图6是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600的图。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600包含多个无线装置604、606、608、610。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600可与例如无线广域网(WWAN)等蜂窝式通信系统重叠。无线装置604、606、608、610中的一些可使用DL/UL WWAN频谱在装置到装置通信中一起通信,一些可与基站602通信,且一些可进行这两种通信。例如,如图6中所示,无线装置608、610处于装置到装置通信中且无线装置604、606处于装置到装置通信中。无线装置604、606还与基站602通信。
无线装置可替代地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作用户装备(UE),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无线节点、远程单元、移动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远程装置、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流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一其它合适术语。基站可替代地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作接入点、基站收发器台、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器、收发器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节点B、演进型节点B或某一其它合适的术语。
下文论述的示例性方法和设备适用于多种无线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中的任一者,例如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基于FlashLinQ、WiMedia、蓝牙、ZigBee或Wi-Fi的无线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为了简化论述,在LTE的上下文内论述示例性方法和设备。然而,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示例性方法和设备更一般来讲可适用于多种其它无线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
图7为经配置以支持广播D2D通信的通信系统700的图。
在一方面中,多个UE(例如,UE 702到708)可形成UE 720的群组。在此类方面中,UE720的群组的一个UE 702可以充当广播D2D通信系统700中的广播器UE。在操作性方面中,广播UE 702可以向广播D2D通信系统700中的UE 720的群组中的其它UE广播内容722。每一UE(例如,704到708)可以尝试对接收到的内容722进行解码。当UE(例如,706、708)不能够对接收到的内容722进行解码时,UE(706、708)可以向广播UE 702传输NACK(724、726)。在此类操作性方面中,其中UE 720的群组中的一定数目的UE、一定比例的UE等传输NACK,则广播UE702重传内容722。
在一方面中,已经成功地接收到内容722的UE 704可以在接收到所述内容的第二实例时决定是否充当中继器。当UE 704充当中继器时,其可以广播内容728的实例以便允许其它UE(706、708)获得对内容(722、728)成功地进行解码的更大机率。
一旦广播会话中的接收器UE(例如,UE 704)已经成功地接收到包(例如,内容722),UE 704就具有变成用于所述包的中继器的潜在性。如果在接下来(或任何后续的)时隙中广播UE 702传输相同的包,那么接收器UE也可以传输相同的包。例如,当NACK功率为“低”(例如,相比于阈值)时,那么在第二时隙期间UE可不充当用于第一包的中继器。而当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为“高”(例如,相比于阈值)时,那么在第二时隙(例如,时隙T+1)期间UE可以充当用于第一包的中继器。此基于接收功率(例如,NACK、ACK等)的决策允许UE确定第一包的传输将何时适用于网络。例如,可以高功率接收到来自附近节点的NACK,因此使得在低功率下的中继为适用的,这还不会对其它节点造成太多干扰。
在一方面中,UE可以充当无源中继器或有源中继器。当UE充当无源中继器时,在不发送请求发送(RTS)信号的情况下传输包。当UE充当有源中继器时,UE可以传输RTS信号。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在与原始广播发射器相同的控制资源或不同资源上发送RTS信号。此外,当UE传输RTS时,UE可以使用其接收到的来自任何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接收到的功率电平来协助确定是否充当中继器。另外,UE所使用的传输功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功率电平测量值(NACK、ACK、CTS等)。此外,广播D2D通信系统可以为不同部件(例如,UE)分配不同优先级。在此类方面中,中继器UE可以将其自身视为“最低”优先级并且选择足够小的传输功率以免对其它(单播或广播或任何其它)链路中的任一者造成太多干扰。此外,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CTS功率和比较阈值决定UE传输功率。在另一方面中,中继器UE可以将其自身视为与其自身的广播发射器相同的优先级,并且选择仅不对更高优先级的通信链路造成太多干扰的功率(例如,UE可对更低优先级的链路造成干扰)。换句话说,取决于ACK/NACK、CTS功率、原始广播发射器的优先级等,中继器UE可以选择可以是系统中的最高优先级的优先级值,或在最低与最高之间的任何其它值。此外,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CTS功率和比较阈值决定UE传输功率。
图8是无线通信的方法800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广播D2D通信系统(例如,广播D2D通信系统700)中的UE(例如,UE 704)执行。
在框802处,UE可以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一旦广播会话中的接收器UE已经成功地接收到包,所述UE就成为用于所述包的潜在中继器。例如,设备902可以使用接收模块904接收包920A的第一实例,并且可以使用包解码模块906对所述包进行解码。
在任选的方面中,在框804处,UE可以在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以指示第一包的成功接收。例如,包解码模块906可以在对接收到的包920A的第一实例成功进行解码时生成ACK 922,并且可以使用传输模块912向广播UE 702传输ACK 922。
在框806处,UE可以监测从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一或多个其它接收器UE接收到的任何NACK。例如,设备902的接收模块904可以监测从其它接收器UE 706、708接收到的任何信号(例如,NACK、ACK等)924。如果在框806处未接收到NACK,那么可以在框816处终止过程。
如果在框806处UE接收到一或多个NACK,那么在框808处UE可以测量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在一方面中,UE还可以测量通过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一或多个其它接收器UE传输的任何ACK的功率电平。例如,通过接收模块904接收到的信号924可以向NACK功率电平测量模块908提供接收到的信号924的测量值。在此类实例方面中,NACK功率电平测量模块908可以提供关于信号924的接收到的功率电平测量值是否高于阈值的指示926。
在框810处,UE可以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相同包(例如,第一包的第二实例)。例如,设备902可以使用接收模块904接收包920B的第二实例,并且可以使用包解码模块906对所述包进行解码。
在框812处,UE可以确定是否充当广播D2D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器。UE可以通过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来充当中继器。UE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从接收到的NACK和/或ACK所测得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充当中继器。例如,当NACK功率为“低”(例如,相比于阈值)时,那么在第二时隙期间UE可不充当用于第一包的中继器。而当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为高(例如,相比于阈值)时,那么在第二时隙(例如,时隙T+1)期间UE可以充当用于第一包的中继器。此基于接收功率(例如,NACK、ACK等)的决策允许UE确定第一包的传输将何时适用于网络。例如,可以高功率接收到来自附近节点的NACK,因此使得在低功率下的中继为适用的,这还不会对其它节点造成太多干扰。在一实例方面中,包中继确定模块910可以接收来自包解码模块906的包920的第二实例以及来自NACK功率电平测量模块908的指示926,并且可以确定设备902是否充当中继器。
如果在框812处UE确定其将不充当中继器,那么在框816处,过程可以在框816处终止。
如果在框812处UE确定充当中继器,那么在框814处UE可以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在一实例方面中,当设备902决定充当中继器时,包中继确定模块910可以将包920B的第二实例提供到传输模块912以用于在第二时隙期间的传输。在一方面中,UE可以充当无源中继器或有源中继器。当UE充当无源中继器时,在不发送请求发送(RTS)信号的情况下传输包。当UE充当有源中继器时,UE可以传输RTS信号。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在与原始广播发射器相同的控制资源或不同资源上发送RTS信号。此外,当UE传输RTS时,UE可以使用其接收到的来自任何清除发送(CTS)消息的接收到的功率电平来协助确定是否充当中继器。另外,UE所使用的传输功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功率电平测量值(NACK、ACK、CTS等)。此外,广播D2D通信系统可以为不同部件(例如,UE)分配不同优先级。在此类方面中,中继器UE可以将其自身视为“最低”优先级并且选择足够小的传输功率以免对其它(单播或广播或任何其它)链路中的任一者造成太多干扰。此外,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CTS功率和比较阈值决定UE传输功率。在另一方面中,中继器UE可以将其自身视为与其自身的广播发射器相同的优先级,并且选择仅不对更高优先级的通信链路造成太多干扰的功率(例如,UE可对更低优先级的链路造成干扰)。换句话说,取决于ACK/NACK、CTS功率、原始广播发射器的优先级等,中继器UE可以选择可以是系统中的最高优先级的优先级值,或在最低与最高之间的任何其它值。此外,在此类方面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CTS功率和比较阈值决定UE传输功率。
尽管以上论述提及仅第一和第二时隙,但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以每当从一个时隙到下一时隙重复包传输时执行所述过程。
图9为说明实例设备902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数据流图900。所述设备可为UE(例如,UE 704)。如参考图8所描述,设备902包含接收模块904、包解码模块906、NACK功率电平测量模块908、包中继确定模块910以及传输模块912。
所述设备可包含执行图8的上述流程图中的算法的步骤中的每一者的额外模块。由此,图8的上述流程图中的每一动作/框可由模块执行,且所述设备可包含那些模块中的一或多者。模块可为经特定配置以进行所叙述的过程/算法的一或多个硬件组件,由经配置以执行所叙述的过程/算法的处理器实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媒体内用于由处理器实施或其某一组合。
图10为说明用于采用处理系统1014的设备902'的硬件实施方案的实例的图1000。处理系统1014可用通常由总线1024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施。取决于处理系统1014的特定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总线1024可包含任何数目个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1024将包含由处理器1004、模块904、906、908、910、912和计算机可读媒体1006表示的一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024也可将在所属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例如时序源、外围装置、电压调节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各种其它电路链接在一起,且因此将不作任何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1014可耦合到收发器1010。收发器1010耦合到一或多个天线1020。收发器1010提供用于经由传输媒体与各种其它设备通信的装置。处理系统1014包含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媒体1006的处理器1004。处理器1004负责一般处理,包含执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1006上的软件。所述软件在由处理器1004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1014执行上文针对任何特定设备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媒体1006还可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0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含模块904、906、908、910和912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模块可为运行于处理器1004中、驻留/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100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到处理器1004的一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一组合。处理系统1014可为UE 550的组件且可包含存储器560和/或TX处理器568、RX处理器556和控制器/处理器559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个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902/902'包含用于通过第一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的装置、用于测量在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NACK的功率电平的装置、用于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第一包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的装置。在一方面中,设备902/902'的用于确定的装置可经进一步配置以确定所测得的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在此类方面中,设备902/902'可以包含用于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的装置。在一方面中,设备902/902'的用于测量的装置可经进一步配置以测量接收到的ACK的功率电平。在此类方面中,设备902/902'的用于确定的装置可经进一步配置以还基于所测得的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第二时隙期间传输第一包。在一方面中,设备902/902'的用于传输的装置可经进一步配置以在第二时隙期间通过第一包传输RTS。在一方面中,设备902/902'可以包含用于响应于第一包的成功接收在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的装置。
前述装置可为经配置以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设备902的前述模块和/或设备902'的处理系统1014中的一或多者。如上文所描述,处理系统1014可包含TX处理器568、RX处理器556和控制器/处理器559。由此,在一个配置中,前述装置可为经配置以执行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的TX处理器568、RX处理器556和控制器/处理器559。
应理解,所揭示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为示例性方法的说明。基于设计偏好,应理解,可重新排列所述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次。另外,可组合或省略某些步骤。随附的方法主张各种步骤的当前要素呈样本次序,且其并不意味着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次。
提供先前描述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容易显而易见,并且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适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书不希望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方面,而是应符合与语言权利要求一致的完整范围,其中参考呈单数形式的元件不希望意味着“一个且仅一个”(除非明确地如此陈述),而是相反地为“一或多个”。除非另外确切地说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代一或多个。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或日后将知晓的贯穿本发明而描述的各种方面的元件的所有结构和功能等效物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且既定由权利要求书涵盖。此外,本文揭示的任何内容均不希望奉献给公众,无论权利要求书中是否明确地陈述此公开。并没有权利要求元件将被解释为装置加功能,除非所述元件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地叙述的。

Claims (40)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
测量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否定确认NACK的功率电平;
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使用传输功率电平传输所述第一包,所述传输功率电平是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优先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进一步包括:
测量接收到的确认ACK的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ACK的功率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在充当中继器时被配置为最低优先级的UE,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最低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接收器造成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被配置为与所述广播发射器同等的优先级,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同等的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较高优先级的接收器造成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通过所述第一包传输请求发送RT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与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不同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以传输所述第一包的传输功率进一步基于清除发送CTS接收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包的成功接收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不高于阈值功率电平,避免传输所述第一包。
11.一种用于通信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通过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的装置;
用于测量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否定确认NACK的功率电平的装置;
其中所述用于接收的装置经进一步配置以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
用于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使用传输功率电平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的装置,所述传输功率电平是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优先级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测量的装置经进一步配置以:
测量接收到的确认ACK的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ACK的功率电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UE在充当中继器时被配置为最低优先级的UE,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最低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接收器造成干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UE被配置为与所述广播发射器同等的优先级,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同等的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较高优先级的接收器造成干扰。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传输的装置经进一步配置以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通过所述第一包传输请求发送RTS。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与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不同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以传输所述第一包的传输功率进一步基于清除发送CTS接收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包的成功接收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不高于阈值功率电平,避免传输所述第一包的装置。
21.一种用于通信的设备,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经配置以:
通过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
测量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否定确认NACK的功率电平;
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使用传输功率电平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所述传输功率电平是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优先级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测量接收到的确认ACK的功率电平;以及
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UE在充当中继器时被配置为最低优先级的UE,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在基于所述最低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接收器造成干扰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下进行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UE被配置为与所述广播发射器同等的优先级,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在基于所述同等的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较高优先级的接收器造成干扰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下进行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通过所述第一包传输请求发送RTS。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使用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使用与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不同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以传输所述第一包的传输功率进一步基于清除发送CTS接收功率。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响应于所述第一包的成功接收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配置以: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不高于阈值功率电平,避免传输所述第一包。
31.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通过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隙期间从广播发射器接收第一包;
测量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接收到的否定确认NACK的功率电平;
在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接收所述第一包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确定是否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高于阈值功率电平,使用传输功率电平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传输所述第一包,所述传输功率电平是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优先级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测量接收到的确认ACK的功率电平,并且其中所述确定进一步基于所述所测得的所述ACK的功率电平。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UE在充当中继器时被配置为最低优先级的UE,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最低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接收器造成干扰。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UE被配置为与所述广播发射器同等的优先级,并且其中用于所述传输的所述传输功率电平基于所述同等的优先级配置被选择使得所述UE不对系统中的任何较高优先级的接收器造成干扰。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通过所述第一包传输请求发送RTS的代码。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通过所述UE使用与由所述广播发射器用来传输RTS的控制资源不同的控制资源传输所述RTS。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用以传输所述第一包的传输功率进一步基于清除发送CTS接收功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响应于所述第一包的成功接收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传输ACK。
40.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响应于确定所述所测得的所述NACK的功率电平不高于阈值功率电平,避免传输所述第一包。
CN201480041162.8A 2013-07-22 2014-07-09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493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47,989 US9307427B2 (en) 2013-07-22 2013-07-2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a relay scheme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in device to device environment
US13/947,989 2013-07-22
PCT/US2014/046002 WO2015013040A1 (en) 2013-07-22 2014-07-0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a relay scheme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in device to device environ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428A CN105493428A (zh) 2016-04-13
CN105493428B true CN105493428B (zh) 2018-10-30

Family

ID=51266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1162.8A Active CN105493428B (zh) 2013-07-22 2014-07-09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07427B2 (zh)
EP (1) EP3025446B1 (zh)
JP (1) JP5981082B1 (zh)
CN (1) CN105493428B (zh)
CA (1) CA2916348C (zh)
WO (1) WO2015013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5483B1 (ko) * 2012-06-20 2019-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간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986585B2 (en) * 2014-07-31 2018-05-29 Convers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c. Rel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DE102014224781B3 (de) * 2014-12-03 2016-04-1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Konfiguration eines Funknetzwerks und Zentralstation für ein Funknetzwerk
WO2016167550A1 (ko) 2015-04-13 2016-10-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 트래픽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05420B (zh) * 2015-05-20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业务反馈方法及装置
GB2543800B (en) * 2015-10-28 2020-02-26 Ayyeka Tech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ransmit time slots for network-connected measurement units
CN107710664B (zh) * 2015-11-20 2021-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JP6886508B2 (ja) * 2016-07-28 2021-06-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近隣ueの支援によるロバストなマルチキャスト、sc−ptm及びブロードキャスト配信
US11589387B2 (en) * 2017-06-21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LBT with broadcast/multicast reception
CN109219109A (zh) * 2017-07-06 2019-01-1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8173A (zh) * 2010-06-17 2013-02-27 诺基亚公司 合作集群中转发设备的本地选择以增强蜂窝多播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0656B2 (en) * 2001-06-18 2009-08-04 Y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owerline carrier 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7719991B2 (en) 2003-01-21 2010-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rate indicator detection
JP2005323150A (ja) * 2004-05-10 2005-1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情報通信方法、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親局
US7382747B2 (en) * 2004-09-16 2008-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ecting a subset of automatic request retransmission processes
US20060133290A1 (en) 2004-12-21 2006-06-22 Bengt Lindoff ACK/NACK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7266876A (ja) * 2006-03-28 2007-10-11 Toyota Info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EP2015599A1 (en) * 2006-04-28 2009-01-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rach transmission method
US7986718B2 (en) 2006-09-15 2011-07-26 Itron, Inc. Discovery phase in a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
JP200822764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Hitachi Ltd 再送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150530B2 (ja) * 2009-03-03 2013-02-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629982B2 (ja) * 2009-06-01 2014-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46857B2 (ja) * 2009-12-28 2014-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
WO2011106931A1 (en) * 2010-03-03 2011-09-09 Nokia Corporation Compres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device to device cluster communications
JP5494797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
US20120028672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Tao Ch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38509B2 (en) * 2010-10-06 2015-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haring of privileges in a peer to peer system
KR20120074251A (ko) * 2010-12-27 2012-07-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연결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링크의 harq 및 적응 전송 방법
KR101781634B1 (ko) 2011-01-26 2017-09-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애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US20120230370A1 (en) 2011-03-08 2012-09-13 Cisco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Large Messages in Wireless Networks
GB2489507A (en) 2011-03-31 2012-10-03 Nec Corp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a number of relay nodes
EP2753122B1 (en) * 2011-08-31 202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hange of mode in devices directly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in a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014093B2 (en) * 2011-11-02 2015-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rec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ordina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40171062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Relay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191178B (zh) * 2013-05-01 2019-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8173A (zh) * 2010-06-17 2013-02-27 诺基亚公司 合作集群中转发设备的本地选择以增强蜂窝多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3040A1 (en) 2015-01-29
JP2016531487A (ja) 2016-10-06
EP3025446B1 (en) 2020-01-15
JP5981082B1 (ja) 2016-08-31
US9307427B2 (en) 2016-04-05
EP3025446A1 (en) 2016-06-01
CA2916348C (en) 2018-07-17
US20150023185A1 (en) 2015-01-22
CN105493428A (zh) 2016-04-13
CA2916348A1 (en) 2015-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428B (zh) 用于在装置到装置环境中使用中继器方案以促进高效广播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44829B (zh) 用于装置到装置中继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JP6755912B2 (ja) 低レイテンシーを有するlte(登録商標)に関するダウンリンクチャネル設計
TWI755481B (zh) 具有對時槽內躍頻的支援的單時槽短pucch
JP6740377B2 (ja) 同期チャネルおよび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ネルのリソース選択による仮説の伝達
CN102804675B (zh) 针对多载波操作的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JP6469712B2 (ja) 干渉管理情報シグナリング
JP2020507952A (ja) 位相追跡基準信号のための周波数領域パターンを選択または送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478991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中基于优先级的资源选择
JP2018537923A (ja) 複数のトーンホッピング距離をもつ狭帯域prach
CN105165034A (zh) 用于针对用户设备的群组的安全消息的有效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JP2018523389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割り当て最適化
KR102245865B1 (ko) 단일 sim 으로 오프로드 plmn 에 대한 병렬적 등록
CN104170514B (zh) 在本地断开之后重新连接至pdn之前执行eps承载同步
WO2021034812A1 (en) Centralized pci management for iab network
JP6466591B2 (ja) Fdd半二重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電力制御コマンドを用いた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JP6538065B2 (ja) より高いスループットを達成するためのslte対応モデムにおけるプロアクティブなランクインデックス管理
KR101773761B1 (ko) 분산된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동기화를 위한 자원 할당에 대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20505828A (ja) 同じofdmシンボルの異なるサブバンド内への基準信号の配置
TW202228467A (zh) 用於蜂巢網路中的協調機器學習的模型發現和選擇
TW202139748A (zh) 針對應用的切片分配和介面
TW202137725A (zh) Lte nr參考信號的衝突管理
EP4205449A1 (en) Delay bounds for scheduling priority and packet discard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JP6509825B2 (ja) Ibe認識チャネル選択
US11937163B2 (en) BAP configurations for backhaul routing paths in IA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