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1877A -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 Google Patents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1877A
CN105491877A CN201480046967.1A CN201480046967A CN105491877A CN 105491877 A CN105491877 A CN 105491877A CN 201480046967 A CN201480046967 A CN 201480046967A CN 105491877 A CN105491877 A CN 105491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opper
stream
liquid
pressure
carri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9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1877B (zh
Inventor
木立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91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1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A01G25/023Dispensing fittings for drip irrigation, e.g. dripp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滴头(120)由滴头主体(121)及可动部(122)构成。可动部(122)构成对在滴头(120)内流动的液体进行减压的减压流路(125)的顶盖,并根据输送管(110)内的液体的压力进退。若该压力较高则减压流路(125)的高度降低,滴头(120)内的液体的流量被限制。由此,从输送管(110)的通孔(130)排出的液体的流量与上述压力无关地几乎保持恒定。

Description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头及具有该滴头的滴灌用输送管。
背景技术
作为植物的栽培方法之一,已知有滴灌法。滴灌法例如是在栽培植物的土壤上配置滴灌用输送管,从该滴灌用输送管向该土壤缓慢地供给水或液体肥料等灌溉用液体的方法。滴灌法能够使该液体的消耗量最小,近年来尤其受到关注。
上述滴灌用输送管通常具有输送管及滴头。滴头通常以将灌溉用的液体向土壤滴下的程度的、被设定的速度,将上述输送管内的空间的灌溉用的液体供给到土壤。对于滴头,已知有从外侧向输送管扎入而设置的滴头、以及粘接于输送管的内壁面的滴头。
后者的滴头例如具有:流路,其包括用于使从输送管内的空间向滴头流入的液体减压的同时流向输送管的通孔的减压流路;以及隔膜部,其根据上述空间的液体的压力来使该流路的、减压后的灌溉用的液体流动的部分的容积变化。该滴头包括粘接于上述输送管的内壁面的部件、在其上配置的部件、以及配置于两部件之间的隔膜部这三个部材。该隔膜部由硅胶膜那样的具有弹性的膜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滴头能够与输送管内的空间的液体的压力的变动无关地抑制灌溉用液体的排出量的偏差。由此,上述滴头从使多个植物均匀成长的观点来看是有利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6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滴头通过组装三个部件而构成。因此,对于上述滴头,有时产生组装误差。尤其是,隔膜部的组装误差有时产生隔膜部的作动的偏差,也有时产生灌溉用的液体的排出量的偏差。
另外,虽然上述滴头通常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廉价的树脂的成型件,但是,对于上述隔膜部,使用硅胶膜等具有弹性的其他更高价的材料的部件。对于这样的其他材料部件的使用,从抑制材料成本的观点来看还具有研究的余地。
并且,对于滴灌用输送管,有时在一条输送管上配置有数百个左右的滴头。因此,若粘接于输送管内壁面的滴头较大,则在输送管内流动的液体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对于较长的滴灌用输送管,有时产生提高向该输送管供给的液体的供给压力的需要,滴头的液体的排出量不稳定。从而,从抑制输送管内的液体的压力损失的观点来看,要求滴头进一步小型化。
并且,从抑制滴头的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的观点来看,要求能够以单一的廉价的材料,另外以更少的部件数制造的滴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灌溉用的液体的排出量稳定化,并且,能够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的滴头及具有该滴头的滴灌用输送管。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滴头,其在覆盖形成于输送管壁的通孔的位置并粘接在输送管的内壁面上,以构成连通所述输送管内的空间和所述通孔的流路,且该流路包括用于使从所述空间流入的液体减压的同时流向所述通孔的减压流路,所述滴头具有:滴头主体,其通过粘接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面,从而构成包括向所述空间开放的开放部的所述流路;以及可动部,其从所述空间侧塞住所述开放部,并且配置为可根据所述空间内的所述液体的压力向所述开放部进退,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使所述开放部处的所述流路的截面面积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滴灌用输送管具有输送管和上述滴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滴头可以仅由滴头主体和承受输送管内的液体的压力而可动的可动部这两个部件构成。另外,本发明的滴头由于具有可动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输送管内的液体的压力变动而引起的液体排出量的变动。对于该液体排出量变动的抑制,由于不需要被两个部件夹持的隔膜部,因此,本发明的滴头与具有隔膜部的滴头相比,能够更小型(薄型)化。由此,本发明的滴头有利于抑制输送管内的液体压力损失的上升,有利于以稳定的排出量使灌溉用的液体排出。另外,本发明的滴头与由三个部件构成的滴头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制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的概略俯视图,图1B是该滴灌用输送管的、图1A的沿A-A线的剖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中的滴头的剖面的图。
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3B是表示该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
图4A是实施方式1的滴头的俯视图,图4B是该滴头的主视图,图4C是该滴头的仰视图,图4D是该滴头的侧视图。
图5A是实施方式1的滴头主体的俯视图,图5B是该滴头主体的主视图,图5C是该滴头主体的仰视图,图5D是该滴头主体的侧视图。
图6A是实施方式1的可动部的俯视图,图6B是该可动部的主视图,图6C是该可动部的仰视图,图6D是该可动部的侧视图。
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滴头的可动部移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滴头的可动部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实施方式1的滴头的、沿图4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4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9B是表示该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
图10A是实施方式2的滴头的俯视图,图10B是该滴头的主视图,图10C是该滴头的仰视图,图10D是该滴头的侧视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实施方式2的滴头的、沿图10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10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图12A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12B是表示该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
图13A是实施方式3的滴头的仰视图,图13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滴头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图14A是实施方式3的滴头主体的俯视图,图14B是该滴头主体的主视图,图14C是该滴头主体的仰视图,图14D是该滴头主体的侧视图。
图15A是实施方式3的可动部的俯视图,图15B是该可动部的主视图,图15C是该可动部的仰视图,图15D是该可动部的侧视图。
图16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实施方式3的滴头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16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符号说明
100滴灌用输送管
110输送管
120、220、320滴头
121、221、321滴头主体
122、222、322可动部
123流入口
124流入部
125、225、325减压流路
126排出部
130通孔
226联络流路
1201凸条
1211、2211第1端部
1212第2端部
1213、2213、3213连结部
1214、1215弹性支撑部
1216、2216、3216开放部
1221受压部
1222间隔部
1223卡合部
1224、2224、3224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的概略俯视图,图1B是该滴灌用输送管的、沿图1A的A-A线的剖面图。
滴灌用输送管100由输送管110和滴头120构成。输送管110例如是聚乙烯制成,滴头120例如是聚丙烯制成。将滴头120在输送管110的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例如200~500mm)来配置。通过焊接将每个滴头120固定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将滴头120配置于覆盖输送管110的通孔130的位置。更详细地来说,以后述的排出部覆盖通孔130的方式来配置滴头120。通孔130的孔径例如是1.5mm。通常在焊接滴头120后形成通孔130。
图2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灌用输送管中的滴头的剖面的图。图3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3B是表示该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俯视图,图4B是该滴头的主视图,图4C是该滴头的仰视图,图4D是该滴头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滴头120具有滴头主体121及与滴头主体121卡合的可动部122。滴头120构成如下的液体流路,即:与输送管110的内部空间独立的、将输送管110的内部空间与通孔130连通的液体流路。该流路包括流入部124、减压流路125、及排出部126。流入部124通过流入口123与输送管110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将可动部122的后述的突起与滴头主体120的后述的开放部嵌合来构成减压流路125。
如图3A及图4A所示,在滴头120的俯视面(上表面)形成有凹陷(也称为“上表面侧凹部”),在上表面侧凹部中,配置有多条凸条1201。凸条1201在滴头120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在滴头120的长度方向X并列。在Y方向上,凸条1201的两端都与上表面侧凹部的侧壁分离。凸条1201的高度例如是0.5mm,凸条1201的间隔(凸条1201的中心轴间的距离)例如是0.5mm。
另外,如图3B和图4C所示,在上表面侧凹部的底的X方向的一端部,配置有多个流入口123。将流入口123沿凸条1201(Y方向)配置一列。流入口123是贯通上表面侧凹部的底的孔,将滴头120的上方与流入部124连通。流入口123的孔径例如是0.3mm。
如图3B及图4C所示,流入部124及排出部126是分别配置于滴头主体121的端部的、从滴头主体121的下表面凹陷的矩形的凹陷(也称为“下表面侧凹部”)。流入部124的高度(X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下表面侧凹部的深度)例如是1.0mm,排出部126的高度(X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下表面侧凹部的深度)例如是1.0mm。
如图4C所示,减压流路125将流入部124和排出部126连通。减压流路125的平面形状是锯齿形状。该锯齿形状为,将从减压流路125的侧面突出的大致三棱柱形状的凸部沿着减压流路125的长度方向交替配置而成。该凸部形成为,凸部的末端不超过减压流路125的平面形状的中心轴。减压流路125的两端部仅由滴头主体121构成,减压流路125的该以外的部分是通过将可动部122的突起与形成于滴头主体121的开放部嵌合而构成(图4B、图4C)。
图5A是本实施方式的滴头主体的俯视图,图5B是该滴头主体的主视图,图5C是该滴头主体的仰视图,图5D是该滴头主体的侧视图。
滴头主体121例如是聚丙烯制成。如图5A至图5C所示,滴头主体121具有第1端部1211、第2端部1212及连结部1213。第1端部1211包括所述的上表面侧凹部、凸条1201、流入口123及流入部124。第2端部1212包括上表面侧凹部、凸条1201及排出部126。
并且,第1端部1211及第2端部1212都分别在第1端部1211及第2端部1212的两侧部具有弹性支撑部1214、1215。弹性支撑部1214、1215都配置在比滴头主体121的高度(厚度)方向的中心靠俯视面(上表面)侧的较高位置。弹性支撑部1214是从第1端部1211的第2端部1212侧的端面突出的板状的弹性部材。弹性支撑部1215是从第2端部1212的第1端部1211侧的端面突出的板状的弹性部材。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俯视面(上表面)都与滴头主体121的上表面平行。另外,在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俯视面(上表面)的前端部都形成有从上表面侧向下表面侧倾斜的倾斜面。
连结部1213将第1端部1211和第2端部1212连结。如图5A及图5C所示,连结部1213的平面形状是大致十字形状,其在与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平面形状几乎相同形状的矩形中,缺少矩形的四个角而成。另外,如图5B所示,连结部1213具有与第1端部1211的下表面及第2端部1212的下表面同一平面的下表面。连结部1213的厚度(高度)小于滴头主体121的高度的一半,比减压流路125的高度稍大。例如,连结部1213的高度是减压流路125的高度的约1.3倍。
连结部1213包括开放部1216,该开放部1216是除了减压流路125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相对于输送管110的内部空间开放而成。如图5A及图5C所示,开放部1216的平面形状与减压流路125的锯齿形状相同。通过在连结部1213的厚度方向贯穿连结部1213的豁口来形成开放部1216。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部的俯视图,图6B是该可动部的主视图,图6C是该可动部的仰视图,图6D是该可动部的侧视图。
可动部122例如是聚丙烯制成。如图6A至图6D所示,可动部122具有受压部1221、间隔部1222、卡合部1223以及突起1224。受压部1221构成可动部122的上表面。受压部1221包括所述的凹陷及凸条1201。虽然受压部1221的平面形状是大致矩形,但是矩形中其四个角稍微被切除。该切除部的X方向上的长度是数毫米,Y方向的长度与弹性支撑部1215的Y方向的长度几乎相同。另外,在受压部1221的Y方向上的端部,从该切除部沿X方向,按每个切口部形成有直线状的豁口。
间隔部1222配置于受压部1221的下表面侧。间隔部1222的平面形状是矩形。间隔部1222的X方向上的长度比滴头主体121的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前端边缘间的距离短,间隔部1222的Y方向上的长度与受压部1221的Y方向上的长度几乎相同。间隔部1222的厚度与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各自的厚度几乎相同。间隔部1222被配置在可动部122的X方向上的中心、且是分别与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前端边缘不接触的位置。
卡合部1223是与间隔部1222的下表面侧连结的部分。卡合部1223的平面形状是矩形。在卡合部1223的X方向上的下表面的两端部都形成有从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倾斜的倾斜面。卡合部1223的X方向上的长度与受压部1221的两侧部的被切除部分的X方向上的长度几乎相同。卡合部1223的Y方向上的长度与受压部1221的Y方向上的长度几乎相同。
如图6B和图6D所示,突起1224是与卡合部1223的下表面侧连结的部分。如图6C所示,突起1224的平面形状与滴头主体121的开放部1216的平面形状相同。突起1224的突出高度为可动部122的可动距离+α。该可动距离是从间隔部1222的下表面到滴头主体121的连结部1213的上表面的距离,例如是0.5mm。上述α是为了与突起1224的位置匹配而用于将突起1224的前端稍微与开放部1216嵌合的距离,例如是0.25mm左右。
通过将可动部122配置在连结部1213上,并向连结部1213压入来安装滴头120。通过该压入,弹性支撑部1214、1215挠曲,卡合部1223的前端部的倾斜面在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前端部的倾斜面滑动,弹性支撑部1214、1215嵌入到受压部1221与卡合部1223之间的间隙。其结果,弹性支撑部1214、1215支撑受压部1221并与卡合部1223卡合。如此,可动部122利用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弹性,可移动地被滴头主体121支撑。可动部122的突起1224从上方塞住开放部1216,稍微与滴头主体121的开放部1216嵌合。通过该嵌合,形成了减压流路125。
图7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可动部移动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滴头的可动部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沿图4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4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在受压部1221没有受到充分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7A及图8A所示那样,可动部122不移动。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125的高度h0(从连结部1213的下表面至突起1224的前端的距离)例如是0.75mm。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125的截面面积最大。
若受压部1221受到足够的压力,则如图7B及图8B所示那样,可动部122被向滴头120的下表面侧施力,支撑可动部122的弹性支撑部1214、1215挠曲。因此,可动部122向上述下表面侧移动,突起1224在滑动的同时向开放部1216进一步进入。由此,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125的高度h1比h0小,例如是0.25mm。
若解除针对受压部1221的压力,则由于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弹性,可动部122在开放部1216滑动的同时向上方移动,减压流路125的高度也变高。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125的高度为h0。如此,根据受压部1221受到的压力,可动部122相对于开放部1216滑动的同时进入或后退,使减压流路125的高度(减压流路125的截面面积)变动。
对滴灌用输送管100中的滴头1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向图2所示的滴灌用输送管100供给液体。液体的流动方向是X方向。该液体充满凸条1201间的间隙。在滴头120的上表面,凸条1201沿长度方向(X方向)并列,在凸条1201的Y方向的两端与上表面侧凹部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即使液体中的落叶等浮游物吸附于滴头120的上表面,也不会将凸条1201间的全部间隙堵住。由此,凸条1201间的流入口123开口的间隙总是被液体充满。如此,凸条1201具有过滤功能。
流入口123是形成于聚丙烯制的滴头主体121的通孔。因此,流入口123具有聚丙烯特有的防水性。由此,若液体的压力为特定压力(例如0.005MPa。也称该压力为“破坏压力”)以上,则充满该间隙的液体,克服由于该防水性而产生的液体的表面张力,从流入口123向流入部124流入。如此,流入口123具有使未达到特定压力的液体的流入停止的低压停止功能。能够利用流入口123的孔径、间距、个数、开口形状、长度(上表面侧凹部的底的厚度)等来调整低压停止功能。
具有破坏压力以上的压力的液体流入到流入部124,接着在减压流路125中流动。由于减压流路125的平面形状(锯齿形状)带来的压力损失,使在减压流路125中流动的液体减压。减压后的液体容纳于排出部126。容纳于排出部126的液体从通孔130排出。从通孔130排出的液体例如从滴灌用输送管100向土壤滴下。
当滴灌用输送管100中的液体的压力在从破坏压力到比破坏压力大的特定压力(例如,0.05MPa。也称该压力为“可动开始压力”)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动部122不移动。这是由于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弹性战胜了受压部1221受到的上述压力。这期间,从通孔130排出的液体的排出速度为设定的速度且几乎为一定。
若滴灌用输送管100中的液体的压力为可动开始压力以上,则受压部1221受到的该压力战胜了弹性支撑部1214、1215的弹性,可动部122根据上述压力,在不到0.5mm的距离的范围内,向滴头120的下表面侧移动。其结果,减压流路125的高度例如变成0.5mm,而限制了在减压流路125中流动的液体的量。因此,上述压力的上升导致的液体流量的增加,与减压流路125的截面面积的缩小导致的液体流量的减少相互抵消,向排出部126供给液体的速度几乎维持一定。由此,从通孔130排出的液体的排出速度几乎维持在上述的设定的速度。
若滴灌用输送管100中的液体的压力变成比可动开始压力更大的特定压力(例如,0.1MPa。也称该压力为“最大可动压力”)以上,则可动部122通过该压力进一步被施力。其结果,减压流路125的高度变成最小(所述的h1。例如0.25mm),进一步限制了在减压流路125中流动的液体的量。因此,上述压力的进一步上升导致的液体流量的增加,与减压流路125的截面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导致的液体流量的减少相互抵消,向排出部126供给液体的速度依然几乎维持一定。由此,从通孔130排出的液体的排出速度几乎维持在上述的设定的速度。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滴头120包括:滴头主体121,其构成将减压流路125的一部分(开放部1216)向输送管110内部的空间开放的流路;以及可动部122,其配置为从上述空间侧塞住开放部1216,并且能够根据输送管110内的液体的压力向开放部1216进退。由此,滴头120能够抑制流入的液体的压力的上升导致的排出量的变化。因此,滴头120能够与该压力的变动无关地以一定的流量排出液体。
另外,滴头120能够仅由滴头主体121与可动部122这两个部件构成。由此,滴头120与具有隔膜部的、由三个部件构成的以往的滴头相比,能够进一步小型化(薄型化)。
并且,滴头120由于能够进一步小型化,因此与上述的以往的滴头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输送管110内的液体的压力损失的上升。其结果,能够以较低的压力将滴灌用输送管100内的液体送得很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更长的滴灌用输送管100,也能够取得以稳定的量排出液体的效果。
另外,滴头120与上述的以往的滴头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材料成本及制造成本(组装成本)。
并且,滴头主体121进一步包括具有低压停止功能的流入口123,将从滴灌用输送管100内向滴头120流入的液体的压力控制为更低,从适当地利用该液体的观点来看是更有效的。
另外,滴头120在排出部126不具有隔膜部。由此,当在焊接滴头120后形成滴灌用输送管100的通孔130的情况下,不会损伤隔膜部。如此,对于滴头120,即使在焊接滴头120后形成通孔130,也不会有损滴头120的压力调整功能。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简易地制造滴灌用输送管100,另外,能够进一步提高滴灌用输送管100的可靠性。
另外,对于滴头主体121,仅利用减压流路125将流入部124与排出部126连接。因此,能够缩短X方向上的滴头主体121的长度。由此,从X方向上的滴头120的小型化的观点来看,滴头120也是有利的。
实施方式2
对于本实施方式,除滴头的构造不同以外,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进一步具有将减压流路与排出部连接的联络流路的点,及可动部使联络流路的截面面积变化的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9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10A是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俯视图,图10B是该滴头的主视图,图10C是该滴头的仰视图,图10D是该滴头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滴头220由滴头主体221及可动部222构成。滴头主体221具有第1端部2211、第2端部1212及连结部2213。第1端部2211包括流入口123、流入部124及减压流路225。减压流路225由从滴头主体221的下表面凹陷的槽形成。减压流路225的平面形状与减压流路125的平面形状相同。
连结部2213除以下内容以外与连结部1213相同:具有作为平面形状为矩形的联络流路226的除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即向输送管110的内部空间开放的开放部2216;以及连结部2213的下表面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由在连结部2213的厚度方向贯穿连结部2213的豁口(狭缝)形成开放部2216。开放部2216的平面形状是矩形。联络流路226及开放部2216的宽度(Y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是0.5mm。
可动部222构成为,除突起2224以外,与可动部122相同。如图10C所示,突起2224的平面形状与开放部2216的平面形状相同。突起2224从上方塞住开放部2216,部分地与开放部2216嵌合,由此形成将减压流路225与排出部126连接的联络流路226。
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沿图10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10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可动部222与实施方式1的可动部122同样地,以与受压部1221受到的压力相应的移动距离,在开放部2216中滑动,相对于滴头220的下表面侧进入或后退,并根据该压力,在h0~h1的范围,例如0.25~0.75mm的范围使联络流路226的高度(截面面积)变化。
本实施方式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滴头220由于还具有联络流路,因此,能够利用滴头220形成的流路中的、与减压流路相比更简易的形状的部分,改变该流路的截面面积。因此,能够使可动部222的突起2224的平面形状更简单。由此,从使可动部222的制造及滴头220的组装简化的观点来看,本实施方式更有效。
实施方式3
除减压流路不同以外,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在减压流路的宽度方向可动部移动来使减压流路的截面面积变化的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滴头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12B是表示该滴头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13A是实施方式3的滴头的仰视图,图13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滴头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滴头320由滴头主体321及可动部322构成。滴头320包括减压流路325。减压流路325的在Y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减压流路325的主视面形状)是锯齿形状。该锯齿形状与实施方式1中的减压流路125的平面形状相同。
图14A是本实施方式的滴头主体的俯视图,图14B是该滴头主体的主视图,图14C是该滴头主体的仰视图,图14D是该滴头主体的侧视图。
滴头主体321具有第1端部1211、第2端部1212以及连结部3213。连结部3213包括开放部3216。开放部3216是平面形状为矩形的有底的槽。开放部3216的下表面的形状是在X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大致三棱柱形状的多个凸部而成的形状。开放部3216的宽度(Y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是0.5mm。
图15A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部的俯视图,图15B是该可动部的主视图,图15C是该可动部的仰视图,图15D是该可动部的侧视图。
可动部322构成为,除突起3224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可动部122相同。如图15C所示,突起3224的平面形状是与开放部3216的平面形状相同的矩形。另外,突起3224的厚度(Y方向上的长度)例如是0.49mm。突起3224的突端边缘的形状是在X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大致三棱柱形状的多个凸部而成的形状。突起3224的该凸部形成为,将可动部322配置在滴头主体321时,使可动部322位于开放部3216的X方向上的两个上述凸部之间。
通过将可动部322配置于滴头主体321,从而突起3224从上方塞住开放部3216,部分地与开放部3216嵌合。这样,将开放部3216的上述凸部与突起3224的上述凸部在X方向交替地配置,而形成上述锯齿形状的减压流路325,构成滴头320(图13B)。
图16A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前的实施方式3的滴头的、沿图13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16B是示意性地表示可动部移动后的该滴头的、沿图13C中的A-A线的剖面的图。
在受压部1221没有受到充分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16A所示,可动部322不移动。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325的宽度w0例如是0.5mm,减压流路325的截面面积为最大。减压流路325的宽度是,连结部3213的凸部的斜面与可动部322的凸部的斜面之间的、相互平行的斜面间的距离。
若受压部1221受到充分的压力,则如图16B所示,可动部322向滴头320的下表面侧被施力,并向上述下表面侧移动。突起3224一边滑动一边向开放部3216进入。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325的宽度w1与w0相比较小,例如是0.3mm。该情况下的减压流路325截面面积为最小。
本实施方式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滴头320,由于减压流路325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因此向滴头主体321的可动部322的组装更容易。
并且,滴头320由于锯齿形状的减压流路325的宽度进行变化,因此可期待有减压流路325的优异的自净作用。这是由于,减压流路325的上述凸部间的凹陷处的液体流的涡动,伴随可动部322的移动(减压流路325的宽度变化)而变化,在该凹陷滞留的漂浮物容易从该凹陷流出。
并且,减压流路325不取决于滴头320向输送管110的粘接,仅由滴头主体321及可动部322构成。因此,减压流路325的截面面积恒定,与滴头320向输送管110的粘接深度或输送管110的变形的容易度等无关。由此,从将滴灌用输送管100中的滴头320间的减压流路325的截面面积进一步对齐为恒定的观点来看,滴头320更有效。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输送管110既可以是无缝输送管,也可以是沿长度方向将细长的板材接合而成的输送管。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流入部位于输送管的液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式来配置滴头,但是也可以以流入部位于下游侧的方式来配置滴头。另外,在多个滴头中,滴头的上述的朝向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并且,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滴头主体的材料(聚丙烯)对滴头赋予低压停止功能,但是,也能够通过形成从流入口的上表面侧的开口端边缘向输送管的内部空间突出的翘片等突缘,或通过以疏水性的皮膜覆盖流入口的上述开口端部及流入口的内周壁面,对滴头赋予上述低压停止功能。另外,兼用多个赋予低压停止功能的方法,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低压停止功能。
另外,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虽然滴头主体的材料及可动部的材料相同(聚丙烯),但是这些材料也可以不同。
另外,能够通过改变减压流路或联络流路的高度以外的方法来使形成于滴头的流路的截面面积变化。例如,能够通过对减压流路或联络流路利用自由进退的整流板或挡板等,来使该截面面积变化。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形成于滴头侧部的板簧构造,根据输送管内的液体的压力使可动部相对于滴头主体的开放部进退,但是根据上述压力使可动部移动的方法也可以是其他的方法。例如,也能够由弹性体构成可动部,使该弹性体根据上述压力膨胀、收缩来使该可动部向上述开放部进入或从上述开放部后退。
在2013年8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74417号及2013年9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98306号中包含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易地提供能够根据应滴下的液体的压力以适当的速度使该液体滴下的滴头。因此,可期待上述滴头向滴灌或耐久实验等需要长期的滴下的技术领域的普及及该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Claims (5)

1.一种滴头,其在覆盖形成于输送管壁的通孔的位置粘接在输送管的内壁面上,以构成连通所述输送管内的空间和所述通孔的流路,该流路包括用于使从所述空间流入的液体减压的同时流向所述通孔的减压流路,
所述滴头具有:
滴头主体,其通过粘接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面,构成包括向所述空间开放的开放部的所述流路;以及
可动部,其配置为从所述空间侧塞住所述开放部,并且根据所述空间内的所述液体的压力可相对于所述开放部进退,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改变所述开放部处的所述流路的截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其中,
所述流路包括:流入部,其容纳从所述空间流入的液体;所述减压流路,其与所述流入部连接;以及排出部,其与所述减压流路连接,并容纳减压后的所述液体,
所述开放部包含在所述减压流路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其中,
所述流路包括:流入部,其容纳从所述空间流入的液体;所述减压流路,其与所述流入部连接;联络流路,其与所述减压流路连接,使减压后的所述液体流过;以及排出部,其与所述联络流路连接,并容纳减压后的所述液体,
所述开放部包含在所述联络流路中。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头,其中,
所述滴头主体还包括将所述空间与所述流入部连通的流入口,
所述流入口具有允许设定值以上的压力的所述空间内的所述液体流入的低压停止功能。
5.一种滴灌用输送管,其具有输送管、以及粘接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面的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滴头。
CN201480046967.1A 2013-08-26 2014-08-25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1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4417 2013-08-26
JP2013174417 2013-08-26
JP2013198306A JP6339338B2 (ja) 2013-08-26 2013-09-25 ドリッパ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3-198306 2013-09-25
PCT/JP2014/072113 WO2015029932A1 (ja) 2013-08-26 2014-08-25 ドリッパ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877A true CN105491877A (zh) 2016-04-13
CN105491877B CN105491877B (zh) 2020-07-03

Family

ID=5258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9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1877B (zh) 2013-08-26 2014-08-25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94850B2 (zh)
EP (1) EP3039961B1 (zh)
JP (1) JP6339338B2 (zh)
CN (1) CN105491877B (zh)
ES (1) ES2769779T3 (zh)
IL (1) IL244291B (zh)
WO (1) WO20150299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998A (zh) * 2016-06-29 2019-03-01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639B (zh) * 2013-11-27 2019-11-19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WO2015080127A1 (ja) * 2013-11-27 2015-06-04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US10330559B2 (en) 2014-09-11 2019-06-25 Rain Bird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emitter bonds in an irrigation drip line
JP6532763B2 (ja) * 2015-02-25 2019-06-1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532757B2 (ja) * 2015-05-28 2019-06-1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541220B2 (ja) * 2015-05-28 2019-07-1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532759B2 (ja) * 2015-05-29 2019-06-1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US10299444B2 (en) * 2016-04-07 2019-05-28 Amir Cohen In line button drip emitter
JP2017220054A (ja) * 2016-06-08 2017-12-14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流量制御装置、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8082652A (ja) * 2016-11-22 2018-05-3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9054758A (ja) * 2017-09-21 2019-04-1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USD883048S1 (en) * 2017-12-12 2020-05-05 Rain Bird Corporation Emitter part
JP7101045B2 (ja) * 2018-05-28 2022-07-14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US11985924B2 (en) 2018-06-11 2024-05-21 Rain Bird Corporation Emitter outlet, emitter, drip line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same
US11497178B2 (en) 2019-06-14 2022-11-15 The Toro Company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with optimized clog resistan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67919A1 (ru) * 1986-05-20 1988-01-23 Укра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ловной Проектно-Изыскательский 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кргипроводхоз"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водовыпуск
US5183208A (en) * 1990-07-20 1993-02-02 Agroteam Consultants Ltd.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CN1102939A (zh) * 1993-07-30 1995-05-31 阿米尔·科恩 特别适用于作为滴流灌溉喷射器的稳流节流器装置
US6250571B1 (en) * 1998-12-21 2001-06-26 Amir Cohe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O2001064019A2 (en) * 2000-02-28 2001-09-07 Emmanuil Dermitzakis Emitter with water inlet filt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US6302338B1 (en) * 1997-12-28 2001-10-16 Amir Cohen Drip irrigation lines
WO2011101842A3 (en) * 2010-02-18 2011-10-13 Netafim Ltd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55533A0 (en) * 1978-09-07 1978-12-17 Lego Lemelstrich Ltd Improved drip emitter
MA19395A1 (fr) 1981-03-06 1982-10-01 Internat Irrigation Trading Lt Unite d'irrigation goutte a goutte et methode pour sa realisation
JPS61204471U (zh) * 1985-06-13 1986-12-23
US5052625A (en) 1990-03-02 1991-10-01 Ruskin Rodney R Pressure compensating drip irrigation system
IL121967A (en) * 1997-10-14 2001-06-14 Hydro Plan Eng Ltd Irrigation output unit
ES2217922B1 (es) 2002-05-22 2005-07-16 Jardineria Huerto Del Cura, S.A Dispositivo y recipiente de riego por capilaridad.
US7681810B2 (en) * 2008-02-21 2010-03-23 Netafim, Ltd. Irrigation emit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67919A1 (ru) * 1986-05-20 1988-01-23 Укра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ловной Проектно-Изыскательский 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кргипроводхоз"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водовыпуск
US5183208A (en) * 1990-07-20 1993-02-02 Agroteam Consultants Ltd.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CN1102939A (zh) * 1993-07-30 1995-05-31 阿米尔·科恩 特别适用于作为滴流灌溉喷射器的稳流节流器装置
US6302338B1 (en) * 1997-12-28 2001-10-16 Amir Cohen Drip irrigation lines
US6250571B1 (en) * 1998-12-21 2001-06-26 Amir Cohe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O2001064019A2 (en) * 2000-02-28 2001-09-07 Emmanuil Dermitzakis Emitter with water inlet filt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WO2011101842A3 (en) * 2010-02-18 2011-10-13 Netafim Ltd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998A (zh) * 2016-06-29 2019-03-01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9961B1 (en) 2019-11-20
US20160205878A1 (en) 2016-07-21
WO2015029932A1 (ja) 2015-03-05
CN105491877B (zh) 2020-07-03
IL244291B (en) 2020-06-30
US9894850B2 (en) 2018-02-20
JP6339338B2 (ja) 2018-06-06
IL244291A0 (en) 2016-04-21
EP3039961A1 (en) 2016-07-06
ES2769779T3 (es) 2020-06-29
EP3039961A4 (en) 2017-04-05
JP2015062369A (ja) 2015-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877A (zh) 滴头及滴灌用输送管
JP6639212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533158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WO2016190167A1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AU2017235966B2 (en) Turbo tape PC for continuous flow
WO2016190168A1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667227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EP3050428B1 (en) Drip irrigation tube
CN104684381A (zh) 滴灌用滴头及滴灌装置
CN104853592A (zh) 滴灌用滴头及具备该滴灌用滴头的滴灌装置
JP6710612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CN105792637A (zh) 发射器和滴灌用输送管
JP6814648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