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0776A -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 Google Patents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0776A
CN105490776A CN201510849339.3A CN201510849339A CN105490776A CN 105490776 A CN105490776 A CN 105490776A CN 201510849339 A CN201510849339 A CN 201510849339A CN 105490776 A CN105490776 A CN 105490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leaver
interleaving
interleaving block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93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0776B (zh
Inventor
沈寅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93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0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0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0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织方法及交织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占用的交织存储器的空间较大,交织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将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其中,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模式,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模式;或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模式,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模式。本发明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交织和解交织。

Description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背景技术
在陆地移动通信这种变参信道上,比特差错经常是成串发生的。这是由于持续较长的深衰落谷点会影响到相继一串的比特。然而,信道编码仅在检测和校正单个差错和不太长的差错串时才有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把一条消息中的相继比特分散开的方法,即将一条消息中的相继比特以非相继方式发送的方法。这样,在传输过程中即使发生了成串差错,恢复成一条相继比特串的消息时,差错也就变成单个(或长度很短),这时再用信道编码纠错功能纠正差错,恢复原消息。这种方法被称为交织技术。
目前,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协议中规定发送端采用“行写列读”的信道交织方式;相应的,接收端采用“列写行读”的解交织方式。交织和解交织由交织器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收发流程为:发送端将原始数据A按行填入交织矩阵,以列的形式读出后得到交织数据,原始数据中相继比特在交织数据中位于非相继位置。发送端将交织数据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将交织数据按列写入交织矩阵,再按行读出实现交织数据的解交织。
以发送端“行写列读”的交织方式为例,如图1所示,第一存储区域中按行顺序存储有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对应一个M*N元素组成的交织矩阵;交织器从第一存储区中依次读取每行中各个列对应的原始数据,并将读取的原始数据按照预设映射关系存储到交织器的交织矩阵中,当交织矩阵被写满后,交织器按照列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列中的各个行对应的元素,并将读出的元素存储到第二存储空间中。第二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为交织得到的交织数据,该交织数据用于发送到接收端进行解交织。接收端在接收到交织数据后,按照“列写行读”的方式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按行读出的数据为解交织后得到的数据,如果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则解交织后的数据为原始数据。如果传输过程出现差错,则根据信道编码进行纠错等后续操作。
发明人发现,无论发送端和接收端在对交织矩阵进行读操作之前,均需要将交织矩阵填满,即需要完成交织矩阵中全部交织单元的写操作。根据上述发送端的交织过程的举例可知,进行交织时,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为M*N,解交织过程同样需要M*N的存储空间。因此,随着原始数据的数据量的增加,进行交织和解交织所需的存储空间也随之增加。如果原始数据的大小超出交织器存储容量,则交织和解交织失败。为了能够成功实现交织和解交织,需要使用更大存储容量的交织器,由此交织和解交织的成本也随之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织方法及交织器,能够通过存储容量较小的交织器实现数据的交织,降低交织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所述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将所述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和/或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模式;或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模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方法,将交织矩阵划分为多个交织块,各个交织块之间互相独立,以交织块为单位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本发明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可以为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占用的大小,因而能够减少所占用交织存储器的大小,进而降低交织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和/或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具体包括:当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全部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则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同时将第二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通过该实现方式,当完成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则开始进行该交织块的读操作,同时对另一个交织块开始进行写操作。与现有技术需要将所有待交织数据均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方可启动读操作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完成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启动该交织块的读操作。使得交织过程的读时延由写入所有待交织数据所需的时延,降低到写入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需的时延。在不影响待交织数据写入速度的同时,降低读操作的时延,因而能够降低数据进行交织的总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时,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包括: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从交织存储器中依次读取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并存储到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时,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将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具体包括: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所述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和每个元素的列号,确定列偏移;根据每个元素的行号,确定行偏移;根据所述列偏移、行偏移和数据位宽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织器,包括映射电路、写电路和/或读电路以及交织存储器;其中:所述映射电路,用于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所述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将所述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所述写电路,用于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所述读电路,用于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或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操作模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器,将交织矩阵划分为多个交织块,各个交织块之间互相独立,以交织块为单位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本发明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可以为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占用的大小,因而能够减少所占用交织存储器的大小,进而降低交织成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交织器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对写入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计数;所述读电路,具体用于当计数结果达到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从所述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述写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读电路从所述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的同时,按照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将第二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所述交织存储器中。通过该实现方式,当完成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则开始进行该交织块的读操作,同时对另一个交织块开始进行写操作。与现有技术需要将所有待交织数据均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方可启动读操作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完成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启动该交织块的读操作。使得交织过程的读时延由写入所有待交织数据所需的时延,降低到写入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需的时延。在不影响待交织数据写入速度的同时,降低读操作的时延,因而能够降低数据进行交织的总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交织器还包括地址生成电路,用于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所述读电路,具体用于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从交织存储器中依次读取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并存储到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中。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生成电路,具体还用于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所述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所述写电路,具体用于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生成电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和每个元素的列号,确定列偏移;根据每个元素的行号,确定行偏移;根据所述列偏移、行偏移和数据位宽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器及交织方法,将待交织的数据进行二维映射得到交织矩阵,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再将交织矩阵划分为多个交织块,在进行交织读写的过程中,各个交织块之间互相独立,实现以交织块为单位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整个交织矩阵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为待交织数据的整个大小相比,本发明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可以为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占用的大小,因而能够减少所占用交织存储的大小,进而降低交织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交织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行划分交织矩阵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存储器中RAM内的数据排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织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行写列读模式下,确定交织矩阵中的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的物理地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行写列读的操作模式时的交织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当待交织的数据为两层码字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当待交织的数据为两层码字时,交织存储器器中数据存储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当待交织的数据为两层码字时,交织存储器器中数据存储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时钟周期写两个数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时钟周期读两个数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织器,如图2所示,包括:映射电路101、写电路102、读电路103以及交织存储器104。其中,映射电路101,用于将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使得待交织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与交织矩阵中的一个元素对应。写电路102,用于将待交织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写入交织存储器中。读电路103,用于按照一定的规则从交织存储器104中读取数据。交织存储器104为存储器,用于在交织的过程中存储数据,其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RAM。
一般而言,待交织数据存储在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中,本发明实施例称之为DDR0;进行交织后的数据同样存储在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中,本发明实施例称之为DDR1。为了保证交织器与DDR0、交织器与DDR1的读写速度保持平衡,如图2所示,写电路102具体包括总线(BUS)0和串并转换电路。读电路103包括总线(BUS)1和串并转换电路。其中,串并转换器用于根据读写速度的需求,对数据的读写处理方式(即串行或并行)进行调整。总线用于配合交织矩阵的读写装置进行输入和输出,总线可以选择如LMI等总线。上述DDR0和DDR1也可以用同一块缓存中的不同地址段进行替换。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交织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织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201:映射电路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
其中,交织矩阵为由M行N列组成的矩阵,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所述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
实际应用中,待交织数据包括多个按照顺序排列的数据,例如:待交织数据可以是一列或者一行数据,这些数据之间存在先后关系,是一维排布的,但并不存在二维序号,这里所指的二维序号包括行号和列号。本步骤所指的二维序号映射是指将待交织数据中的各个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序号映射,使每个数据对应一个二维序号。具体地说,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交织矩阵的交织方式,则在进行二维序号映射的过程中,根据交织矩阵的行列数目,将待交织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依次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每个数据在二维交织矩阵中对应的一个二维序号。例如:待交织数据中包括数据a、b、c、d、e和f这样6个数据,则将这6个数据进行二维映射后,可得到数据a对应的二维序号(1,1),数据b对应的二维序号(1,2),数据c对应的二维序号(1,3),数据d对应的二维序号(2,1),数据e对应的二维序号(2,2),以及数据f对应的二维序号(2,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二维序号映射仅仅为按照一定的规则赋予待交织数据中的每个原始数据一个二维序号的过程,并不是将实际的待交织数据“搬移”到交织矩阵中。
202:映射电路将所述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
在进行数据交织前,本发明实施例首先以行为单位对交织矩阵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两个交织块,每个交织块至少包括一行,每个交织块中所包含的列数与交织矩阵的列数相同。
在进行交织块划分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以预设行数对交织块进行划分,预设行数是一个固定值,各个交织块的大小相同。但是,如果交织矩阵剩余(未被划分为交织块)的行数小于预设行数时,将交织矩阵剩余的部分确定为最后一个交织块。
例如: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20*12的交织矩阵,如果预设行数为6,则第一个交织块由第1行至第6行组成,第二个交织块由第7行至第12行组成,第三个交织块由第13行至第18行组成。此时剩余的行数为2,小于预设行数6,因此将剩余的最后两行确定为第四个交织块。
203:写电路,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
204:读电路,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
其中,交织存储器的物理实体由一个或多个RAM组成,每块RAM包括1个读口和1个写口,读口和写口在同一时间可访问RAM的任意1个地址,但在同一时间周期,读/写口不能访问相同地址,否则就是读写冲突。
为了确保在交织读/写的过程中,RAM的读写端口不会发生冲突,RAM内的数据需要按特定格式存放。示例性的,当交织存储器中由4块RAM构成时,RAM内的数据一种排放方式如图5所示。此外,交织器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具体方式可根据交织器的实际结构进行确定,只要能够在相应位置能够找到元素即可。
其中,在步骤203或步骤204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模式;或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模式。
在步骤203和步骤204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各个交织块之间互相独立,因而对某个交织块的读写操作并不影响对其他交织块的读写操作。
为了尽快启动读操作,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当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全部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则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同时将第二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其中,所指的第一交织块和第二交织块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并不指代先后顺序。第一交织块和第二交织块均可以为交织矩阵中的任意交织块。例如:当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交织块1对应的数据全部写入交织存储器后,交织块3对应的数据尚未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则按照第二操作模式,将交织块1对应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在进行读操作的同时,将交织块3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
在该实现方式中,判断是否将某个交织块中的数据全部写入交织存储器中时,可判断写入交织存储器的数据的数量,当写入交织存储器的数据的数量达到一个交织块中所包含的元素的总数量时,可认为完成对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同理,在判断是否将某个交织块中的数据全部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时,也可通过判断从交织存储器读出的数据的数量是否为交织块中包含的元素的总个数来判断。
通过该实现方式,当完成一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则开始进行读操作,同时对另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开始写操作。与现有技术需要将所有待交织数据均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方可启动读操作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完成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的写操作后,启动该交织块对应的数据的读操作。使得交织过程的读时延由写入所有待交织数据所需的时延,降低到写入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需的时延。在不影响待交织数据写入速度的同时,降低读操作的时延,因而能够降低数据进行交织的总时延。
为了加快交织过程中的读写效率,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对多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同时进行写操作,也可以对多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同时进行读操作。
上述两种可选方式可以结合运用,例如:在进行写操作时,同时将3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在完成这3个交织块的写操作后,将这3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同时对其他多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进行写操作。
下面将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以及将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操作模式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当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时,在步骤203的具体实现过程中,按照交织块中的行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示例性的,结合图4所示的交织矩阵以及交织块的划分,在对第1个交织块进行写操作的过程中,依次将x(0,1)、x(0,2)直至x(0,11)对应的数据写入到交织存储器中;然后再依次将x(1,1)、x(1,2)直至x(1,11)对应的数据写入到交织存储器中。这样顺序写完交织块1的每一行对应的数据,直至将x(5,11)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这样就算完成交织块1的写操作过程。
本发明中由于将交织矩阵按行划分成了多个交织块,将待交织数据进行“行写”的时候可按顺序依次对每个交织块进行写入,但每次“列读”并写入目标存储器时,需要对目标存储器的写入地址进行偏移,确保多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全部“行写列读”完毕后,在目标存储器中的数据顺序与整个交织矩阵对应的数据进行“行写列读”后的顺序一致。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列读”后顺序写入目标存储器的处理方式相比,本发明在“列读”后需要计算每个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的偏移地址。基于计算偏移地址的需要,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器还包括地址生成电路301,用于在写操作时,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实际物理地址,以便于将数据写入到交织存储器中的相应物理地址中;在读操作时,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实际物理地址,以便于将相应物理地址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
因此,在步骤204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地址生成电路301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二维序号确定待交织数据中每个数据在交织存储器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7所示,包括:
401: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在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可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和每个元素的列号,确定列偏移;根据每个元素的行号确定行偏移;根据所述列偏移、行偏移和数据位宽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具体而言,元素所在列的偏移ld_column_offset=交织矩阵总行数*元素所在的列号。
元素在列中行的偏移ld_row_offset=元素所在的行号。
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ld_offset=(ld_column_offset+ld_row_offset)*a,其中a为元素对应的数据大小。
示例性的,在上述20*12的交织矩阵的列读过程中,位于第二行第三列的元素A(1,2),其ld_column_offset=20*2=40,ld_row_offset=1,其在目标存储器中的总偏移为40+1=41,当每个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大小为32位(bit)也即4字节(byte)时,则元素a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为(40+1)*4=164字节。
402: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其中,列读后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设为ld_matrix_base。
将列读后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ld_matrix_base加上步骤401得到的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ld_offset,得到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ld_addr。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中之所以包含乘以4,是因为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大小为32位(bit)。由于目标存储器中的地址为1字节(byte,1byte=8bit)地址,因此每个元素占用的byte地址数量为4个byte地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采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位宽也不一定为32位,例如:采用64QAM时,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大小为48位也即6字节,相应的此时应该是乘以6,而不应该乘以4。
在确定了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物理地址后,读电路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相应存储地址。示例性的,依次读取x(0,0)、x(1,0)直至x(5,0)对应的数据,然后需要读取的是x(0,1)对应的数据,而并非x(6,0)对应的数据并存储到目标存储器中的相应存储地址中。
第二种情况:当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操作模式时,在步骤203的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即在进行列写操作时,同样需要确定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然后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相应存储地址。地址生成电路301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二维序号确定待交织数据中每个数据在交织存储器的存储地址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在步骤1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列偏移lx_column_offset=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元素所在的列号。
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行偏移lx_row_offset=元素所在的行号。
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lx_offset=(lx_column_offset+lx_row_offset)*a,其中a为元素的数据大小。
示例性的:在上述20*12的交织矩阵的列写过程中,位于第二行第三列的元素A(1,2),其对应的lx_column_offset=20*2=40,lx_row_offset=1,当待交织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大小为32位时,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偏移地址为(40+1)*4=164字节。
步骤2: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所述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假设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为lx_matrix_base,则将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lx_matrix_base加上步骤1得到的偏移地址lx_offset,得到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lx_addr。
在确定了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后,写电路按照交织块的列的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存入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示例性的,依次将交织矩阵中x(0,0)、x(1,0)、x(2,0)、x(3,0)、x(4,0)、x(5,0)对应的数据存储到交织存储器中;然后再接着将x(0,1)、x(1,1)、x(2,1)、x(3,1)直至将x(5,11)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这样就算完成了对第1个交织块的写操作。
在进行行读操作时,也即步骤204的具体实现过程中,读电路按照交织块的行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示例性的,结合图4所示的交织矩阵以及交织块的划分,在对第一个交织块进行行读操作的过程中,依次读取x(0,0)、x(0,1)直至x(0,11)对应的数据;然后再依次读取x(1,0)、x(1,1)直至x(1,11)对应的数据。这样顺序读完交织块1的每一行元素对应的数据,直至读取到x(5,11)对应的数据,这样就算完成交织块1的读操作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器及交织方法,将待交织的数据进行二维映射得到交织矩阵,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再将交织矩阵划分为多个交织块,在进行交织读写的过程中,各个交织块之间互相独立,实现以交织块为单位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整个交织矩阵为单位进行读写操作,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为待交织数据的整个大小相比,本发明所需要的交织存储器的大小可以为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占用的大小,因而能够减少所占用交织存储的大小,降低交织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采用两个交织块进行流水处理,便可以完成所有待交织数据的交织,同时降低交织过程的总时延。也即,在对第一交织块进行写操作的同时,对第二交织块进行读操作;当第一交织块完成写操作后,对第一交织块进行读操作,同时对第二交织块进行写操作。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交织过程中,进行交织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与待交织的数据大小相同,因此,随着原始数据的数据量的增加,进行交织所需的存储空间也随之增加,由此数据交织的成本也随之变大。而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一方面能够使用较少的存储开销实现任意大小的待交织数据的交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交织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交织过程的时延由写入所有待交织数据所需的时延,降低到写入一个交织块对应的数据所需的时延。在不影响待交织数据写入速度的同时,降低读操作的时延,因而能够降低数据进行交织的总时延。
为了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更加清楚的解释,以一个LTE中满规格的传输码块为例,当采用64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相正交振幅调制)的编码方式时,采用现有技术进行交织/解交织的数据量为110资源块(ResourceBlock,RB)*12行*12列*2层*48位(考虑流水处理提高调度效率,一般按2倍数据量预留存储空间),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需的存储空间为10RB*12行*12列*2层*48位*2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与本发明所需的存储容量、处理时间、启动时延对比如下表表一所示:
表一
现有技术 本发明 减少率
存储空间(kbit) 3041.28 276.48 91%
处理时间(时钟周期) 31680 15840 50%
启动时延(时钟周期) 31680 2880 91%
由上述表一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少进行交织所需的存储空间、处理时间以及启动时延。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方法进行清楚的解释和说明,以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操作,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待交织数据以一维数据序列x(k)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DDR0中,将x(k)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映射后,得到每个数据对应的一个二维序号x(r,c);其中,r表示行号,c表示列号。待交织数据中的所有数据对应的二维序号形成二维序号映射表。在二维序号映射表中,r表示行号,c表示列号。以交织块1为例,在进行写操作时,地址生成电路根据二维序号映射表生成二维序号映射表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实际存储地址;然后通过写电路中的总线(BUS)0以及串并转换电路,按照交织块的行顺序,也即按照x(1,1)、x(1,2)、x(1,3)、x(1,4)、x(2,1)、x(2,2)、x(2,3)、x(2,4)、x(3,1)、x(3,2)、x(3,3)、x(3,4)的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在进行列读操作时,地址生成电路确定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交织存储器中的实际存储地址,然后按照交织块中列的顺序,通过读电路中的总线(BUS)1以及串并转换电路依次将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并存储到存储器DDR1中,也即按照x(1,1)、x(2,1)、x(3,1)、x(1,2)、x(2,2)、x(3,2)、x(1,3)、x(2,3)、x(3,3)、x(1,4)、x(2,4)、x(3,4)的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
此外,现有协议中涉及多层的概念,相应的交织矩阵中存储的元素对应的数据内容为单层码字对应的数据或多层码字对应的数据。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数据内容为单层码子对应的数据时的交织过程。对于多层码字,例如:共有P层,则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的交织方法,则在交织过程中,同时完成分层映射功能。如图9所示为包含两层码字的待交织数据的行写列读的过程,其中,“行写”顺序为:首先按行分别写入第一列第一层直至第P层(图10中示出的P为2),第二列第一层直至第P层,第N列第一层直至第P层,以此类推,最后写入第M行第一列第一层,第二列第一层直至第P层,第N列第一层直至第P层。读出时,多层数据之间独立处理(可认为每层数据的行列序号构成为一个独立的交织块,多层数据对应的行列序号相同),先将第一层的全部数据按列读出,然后将第二层的全部数据按列读出,以此类推直至第P层的全部数据按列读出。
当待交织数据为多层码字时,交织器中存储数据的方式如图10所示,RAM0存储偶数层的偶数行中的数据、RAM1存储奇数层的偶数行的数据,RAM2存储偶数行的奇数行的数据,RAM3存储奇数层的奇数行的数据。再例如,在复用于LTERelayPDSCH信道的发送端时,交织器中数据的具体存储如图11所示,RAM0存储偶数层的偶数行的数据,RAM1存储奇数层的偶数行的数据,RAM2存储偶数层的奇数行的数据,RAM3存储奇数层的奇数行的数据。交织器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对交织矩阵进行存储,具体方式可根据交织器的实际结构进行确定,只要能够在相应位置能够找到元素即可。
下面以图11所示的对应关系为例,对多层元素的偏移地址的计算进行描述,同理可推导出其他对应关系下的计算公式,此处不再赘述。
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为多层的元素对应的数据所在列的偏移地址和多层的元素对应的数据在列中的行偏移地址的和。
多层的元素所在列的偏移ld_column_offset’=交织矩阵总行数*元素所在的列号。
多层的元素在列中的行偏移ld_row_offset’=元素所在的行号。
多层元素的偏移地址ld_offset’=(ld_column_offset’+ld_column_offset’)*a。
将列读出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ld_matrix_base加上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ld_offset’,得到多层的元素对应的数据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存储地址ld_addr’。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分层映射以后,多层之间一般独立存储,因而对于不同层,其在目标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并不相同。以层0和层1为例,其在目标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分别为ld_matrix_layer0_base和ld_matrix_layer1_base。
如果交织矩阵的大小为20*12*2层,位于第二行第三列的元素A(1,2),对应层0和层1两个数据,其偏移地址计算方式相同,其中ld_column_offset’=20*2=40,ld_row_offset’=1,当每个元素中对应的数据大小为32位时,其在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均为41*4=164字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方法,能够对多层数据进行交织,降低多层数据的数据交织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织方法,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该方法中,当对交织块进行写操作时,每次对交织块中的预设数量的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当对交织块进行读操作时,每次将交织块中的所述预设数量的元素对应的数据读出到目标存储器中。
其中,预设数量大于1。能够对交织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同时进行写操作和读操作。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在进行写操作时,每次将两个数据写入到交织存储器中;在进行读操作时,每次将两个数据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一个时钟周期将数据x0、x1,分别写入RAM0、RAM1的地址0;第二个时钟周期将数据x2、x3,分别写入RAM0、RAM1的地址1,以此类推。
同理,如图13所示,在进行读操作时,第一个时钟周期读取RAM0、RAM2的地址0;第二个时钟周期读取RAM0、RAM2的地址6,以此类推。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并行读写的方法,每次写入和读出的数据的个数相同,能够实现写入和读出速率的平衡,提高交织块的读写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交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所述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
将所述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
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
和/或
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模式;或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和/或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全部写入交织存储器中后,则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同时将第二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时,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包括:
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从交织存储器中依次读取交织块中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并存储到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时,所述以交织块为单位,将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交织存储器,具体包括:
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所述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和每个元素的列号,确定列偏移;
根据每个元素的行号,确定行偏移;
根据所述列偏移、行偏移和数据位宽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6.一种交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映射电路、写电路和/或读电路以及交织存储器;其中:
所述映射电路,用于获取待交织数据,并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待交织数据进行二维序号映射,得到交织矩阵,所述交织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分别与所述待交织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一一对应;
将所述交织矩阵按行划分为至少两个交织块;
所述写电路,用于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一操作模式将每个交织块中的元素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写入交织存储器;
所述读电路,用于以交织块为单位,按照第二操作模式从交织存储器中读出交织块对应的数据;
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行写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列读操作模式;
所述第一操作模式为列写操作模式,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为行读操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织器还包括计数器,用于对写入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计数;
所述读电路,具体用于当计数结果达到预设阈值时,按照所述第二操作模式,从所述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
所述写电路,具体用于在所述读电路从所述交织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交织块对应的数据的同时,按照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将第二交织块对应的数据写入所述交织存储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织器还包括地址生成电路,用于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目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目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所述读电路,具体用于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从交织存储器中依次读取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并存储到目标存储器中对应的目标存储地址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址生成电路,具体还用于根据交织块中每个元素的行号、列号、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以及数据位宽的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根据所述偏移地址和所述交织存储器的起始地址,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在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所述写电路,具体用于按照交织块的列顺序依次将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所述交织存储器中的目标存储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址生成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交织矩阵的总行数和每个元素的列号,确定列偏移;
根据每个元素的行号,确定行偏移;
根据所述列偏移、行偏移和数据位宽大小,确定每个元素对应的数据的偏移地址。
CN201510849339.3A 2015-11-26 2015-11-26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Active CN105490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9339.3A CN105490776B (zh) 2015-11-26 2015-11-26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9339.3A CN105490776B (zh) 2015-11-26 2015-11-26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0776A true CN105490776A (zh) 2016-04-13
CN105490776B CN105490776B (zh) 2019-07-09

Family

ID=5567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9339.3A Active CN105490776B (zh) 2015-11-26 2015-11-26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9077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1163A (zh) * 2017-04-28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62A (zh) * 2016-11-01 2018-05-11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的分组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WO2019052578A1 (zh) * 2017-09-18 2019-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方法和交织装置
CN109728826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织与解交织方法和装置
CN10978770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方法和交织装置
CN110086574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83785A (zh) * 2017-02-27 2019-10-25 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dvb-t2接收机中执行二进制数据流的时域去交织的装置
CN111478750A (zh) * 2020-03-12 2020-07-3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并行交织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4141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fpga的完成矩阵列置换交织的装置
CN112929125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基于数据块变换的块交织方法及系统
CN113169811A (zh) * 2018-12-27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矩阵存储器
CN113839738A (zh) * 2020-06-23 2021-12-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跨越读取块交织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6525A1 (en) * 1998-12-01 2000-06-07 STMicroelectronics S.r.l. Time interleav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n a read channel with reduced noise figure
CN101399554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dpc码的交织方法和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8315A (zh) * 2009-01-09 2009-07-08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mmb标准的字节交织器及交织方法
CN101800619A (zh) * 2009-12-28 2010-08-11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交织的交织或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6525A1 (en) * 1998-12-01 2000-06-07 STMicroelectronics S.r.l. Time interleav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n a read channel with reduced noise figure
CN101399554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dpc码的交织方法和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8315A (zh) * 2009-01-09 2009-07-08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mmb标准的字节交织器及交织方法
CN101800619A (zh) * 2009-12-28 2010-08-11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块交织的交织或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662A (zh) * 2016-11-01 2018-05-11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置的分组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CN110383785A (zh) * 2017-02-27 2019-10-25 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dvb-t2接收机中执行二进制数据流的时域去交织的装置
CN110383785B (zh) * 2017-02-27 2020-09-25 高拓讯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在dvb-t2接收机中执行二进制数据流的时域去交织的装置
CN107241163A (zh) * 2017-04-28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41163B (zh) * 2017-04-28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52578A1 (zh) * 2017-09-18 2019-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方法和交织装置
CN109728826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织与解交织方法和装置
CN10978770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方法和交织装置
CN109787707B (zh) * 2017-11-10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织方法和交织装置
CN113169811B (zh) * 2018-12-27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矩阵存储器
CN113169811A (zh) * 2018-12-27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矩阵存储器
CN110086574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29125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基于数据块变换的块交织方法及系统
CN111478750B (zh) * 2020-03-12 2022-10-1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并行交织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78750A (zh) * 2020-03-12 2020-07-3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并行交织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4141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fpga的完成矩阵列置换交织的装置
CN111641417B (zh) * 2020-06-09 2023-03-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fpga的完成矩阵列置换交织的装置
CN113839738A (zh) * 2020-06-23 2021-12-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跨越读取块交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839738B (zh) * 2020-06-23 2023-0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跨越读取块交织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0776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0776A (zh) 交织方法及交织器
CN1104778C (zh) 产生地址的卷积交错器及其方法
EP3737053B1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5577325A (zh) 一种应用于正交分频复用传输系统的并行处理交织器
US70730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9900201B2 (en) Time de-interleav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924608B (zh) 一种实现块交织的方法、装置及发射机
CN102468902B (zh) LTE系统Turbo编码速率匹配/解速率匹配的方法
CN101566933B (zh) 一种配置缓存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及数据读写装置
CN106919516B (zh) Ddr地址映射系统和方法
CN105760310B (zh) 地址分配方法及ddr控制器
CN107241163B (zh) 一种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US7565595B2 (en) Convolutional interleaving and de-interleav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873188B (zh) 一种并行解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3490855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090108619A (ko) 비트 인터리빙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28826B (zh) 一种数据交织与解交织方法和装置
WO2015074514A1 (zh) 存储设备的写入方法及写入装置
CN105577196A (zh) 基于宽带OFDM电力线通信系统的Turbo码数据交织方法和交织器
CN100512361C (zh) 一种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中卷积交织和解交织的实现装置
RU2010128219A (ru)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х блоков виртуальных ресурсов
CN108933753B (zh) 一种调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23663B (zh) 一种基于可配置删余表的删余方法及装置
CN102316059A (zh) 一种ofdm系统的交织方法和装置
CN116405157A (zh) 信道交织方法、装置及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