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2667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2667B
CN105472667B CN201410283433.2A CN201410283433A CN105472667B CN 105472667 B CN105472667 B CN 105472667B CN 201410283433 A CN201410283433 A CN 201410283433A CN 105472667 B CN105472667 B CN 105472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nnection
measurement
nodes
ti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34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2667A (zh
Inventor
覃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02363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95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83433.2A priority patent/CN105472667B/zh
Priority to CN202010237032.9A priority patent/CN111432420A/zh
Priority to US15/317,369 priority patent/US10334655B2/en
Priority to AU2015281599A priority patent/AU2015281599B2/en
Priority to EP15811249.0A priority patent/EP3160181B1/en
Priority to JP2016562238A priority patent/JP6241556B2/ja
Priority to KR1020167034203A priority patent/KR101861719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5/080865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919A1/zh
Priority to BR112016029659-1A priority patent/BR112016029659B1/pt
Priority to EP19178509.6A priority patent/EP3598798B1/en
Priority to CA2993854A priority patent/CA2993854C/en
Priority to RU2017101832A priority patent/RU2671951C2/ru
Priority to CA2947780A priority patent/CA2947780C/en
Priority to KR1020187014373A priority patent/KR102262639B1/ko
Priority to MX2016012291A priority patent/MX365925B/es
Publication of CN10547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667A/zh
Priority to ZA2016/07697A priority patent/ZA201607697B/en
Priority to US15/469,634 priority patent/US10070476B2/en
Priority to AU2017204879A priority patent/AU2017204879B2/en
Priority to US16/110,904 priority patent/US1115392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2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667B/zh
Priority to US17/503,477 priority patent/US1205875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检测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以及生成向第一节点指示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由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LTE(长期演进)/LTE-A(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定义了如下测量事件:
A1事件: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用于关闭正在进行的频间测量和去激活测量间隙(Gap);
A2事件: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用于打开频间测量和激活测量间隙;
A3事件:邻区比主服务小区质量高一个绝对门限,用于频内/频间基于覆盖的切换;
A4事件: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主要用于基于负荷的切换;
A5事件:主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1,且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2,用于频内/频间基于覆盖的切换;
A6事件:邻区比辅服务小区质量高一个绝对门限,用于频间基于覆盖的辅载波调整;
B1事件: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用于基于负荷的切换;
B2事件: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1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2,用于基于覆盖的切换。
其中,A1/A2事件可以用于终端关闭或触发异频测量,A3/A5/B2可以用于基于覆盖的系统内和系统间切换,A6可以用于载波聚合场景下基于覆盖的辅载波调整,A4/B1事件可以用于基于负荷的系统内和系统间切换。
发明内容
在双连接的场景下,终端同时和两个不存在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的基站进行连接,其移动性场景比ideal backhaul载波聚合的双基站连接或单基站连接复杂。因此,针对上述双连接场景提出本公开实施例。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装置和移动性测量装置。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通过不同的载波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进行双连接通信。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连接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中的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移动性测量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由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在双连接场景下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的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检测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以及生成向第一节点指示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检测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以及生成向第一节点指示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节点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与第二节点一起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及从用户设备接收指示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根据再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节点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与第二节点一起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用户设备通信;以及从用户设备接收指示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其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由处理器来执行该指令时,该指令使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方法。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利于优化双连接的测量上报的效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连接转换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T310计时器和TTT计时器的时序关系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TTT计时器的时序关系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TTT计时器和T310计时器的时序关系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TTT计时器和T310计时器的时序关系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TTT计时器和T310计时器的时序关系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用于连接节点转换的信令传递的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用于连接节点转换的信令传递的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用于连接节点转换的信令传递的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用于连接节点转换的信令传递的示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设备的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演进型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终端设备300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通信装置110和移动性测量装置120。
通信装置110被配置为通过不同的载波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进行双连接通信。
例如,如图2的示意图所示,电子设备U1可以通过其通信装置分别与连个连接节点M1和S1进行双连接通信。
移动性测量装置120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连接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中的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此外,移动性测量装置120还被配置为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
在本文中,“测量状况”可以包括测量结果本身(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等),也可以包括其他测量状况,例如针对相应连接节点是否存在测量列表以及所启动的相应T310计时器和/或TTT计时器的状态等。如后面将要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根据测量状况相应地确定不同的移动性测量结果上报方式,从而有利于优化双连接的测量上报的效率。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确定下列连接转换方式之一的移动性测量:
方式a: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b: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将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
方式c: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一个目标节点,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d: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两个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以及
方式e: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调整各自连接节点中的辅载波。
下面结合图2的示意图,更直观地说明上述连接转换方式的示例。
与宏基站M2和小小区基站S4进行双连接的设备U4可以断开与连接节点之一例如小小区基站S4的连接,并保持与另一连接节点例如宏基站M2的连接,该连接转换方式对应于上述方式a。在其他示例中,方式a也可以包括断开与宏基站的连接而保持与小小区基站连接的情形。
与宏基站M1和小小区基站S2进行双连接的设备U3可以断开与连接节点之一例如小小区基站S2的连接并转换为与小小区基站S3进行连接,该连接转换方式对应于上述方式b。在其他示例中,方式b也可以包括将与源宏基站的连接转换为与目标宏基站连接的情形。
与宏基站M2和小小区基站S5进行双连接的设备U5可以断开与宏基站M2和小小区基站S5的连接并转换为与宏基站M1进行连接,该连接转换方式对应于上述方式c。在其他示例中,方式c也可以包括将原来的双连接转换为与目标小小区基站连接的情形。
与宏基站M3和小小区基站S6进行双连接的设备U2可以断开与宏基站M3和小小区基站S6的连接,并转换为与宏基站M2和小小区基站S7进行双连接,该连接转换方式对应于上述方式d。
特别地,对于转换方式a,不需要进行目标节点的比较,该转换的触发诱因例如可以是单个节点主载波出现无线链路失败(RLF),或者其主载波RSRP/RSRQ移动性测量结果低于某个门限。对于后一种情况,可以针对E-UTRAN A2事件和针对方式a的触发事件进行区分,例如专门定义针对方式a的触发事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水平的情况下,上报与上述方式a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其中,第一阈值水平不高于用于触发A2事件的阈值水平。
通过上述配置,使得A2事件触发异频测量的条件比方式a的连接转换的触发条件宽松,因此例如A2事件的触发时间可以早于方式a的连接转换的触发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第一阈值水平,从而适当地确定A2事件的触发与方式a的连接转换的触发条件之间的间隔。
更具体地,可以在A2事件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一个用于双连接用户去激活其中一个连接节点的偏移门限,例如可以由网络向终端广播该偏移门限信息。或者,可以仿照A2事件的参数定义,由网络向终端广播一套针对双连接用户去激活其中一个连接节点的参数。根据上述两种示例方式,可以设计一个用于方式a的连接转换的独立触发上报事件,或者可以沿用A2事件上报并携带满足方式a的连接转换的上报触发条件的例如RSRP/RSRQ测量结果,供网络进行节点去激活的操作进行判断。
对于双连接场景,在使用现有的测量上报规则的情况下,基于覆盖的测量触发还会遇到如下方面的挑战。
仍然以图2的示意图为例,U1和U3在超密集小小区部署的场景下进行双连接数据传输,为了避免小小区间的强干扰,相邻的小小区可以使用不同的频段,当这些小小区离宏基站较远的时候,终端设备移动到两个异频覆盖的小小区交叠区域进行异频测量时,有可能会频繁的出现宏小区和低功率节点小区对于目标测量小小区同时满足A3~A6或B1~B2事件的情形,并且分别向宏基站和/或低功率节点上报。然而,由于终端仍在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不需要进行宏节点转换操作,这样就导致了针对低功率节点的服务载波和宏基站的服务载波进行对比而出现用于无谓的移动性测量上报的资源消耗。
另外,由于U5处于宏小区覆盖的边缘,目标宏小区(M1)与当前双连接小区(M2和S5)均满足A3/A5事件。由于U2同时处于两个宏小区(M3和M2)的边缘和两个小小区(S6和S7)的边缘,如果源宏小区同时满足目标宏小区和目标小小区的A3/A5事件,双连接中两个连接节点主载波移动性测量事件触发时间点有可能不一样,如果分别上报且上报相邻时间很短的时候,单独执行的连接节点转移操作信令交互及数据传递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场景建立单独触发事件,并针对例如图3所示的用户面数据的传输结构和流程简化整个操作过程。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分别针对两个连接节点进行移动性测量,并且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间的比较来确定移动性测量上报的触发。
接下来,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间的比较确定移动性测量上报触发的方式。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对第一节点的第一测量对象可以包括从第一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一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第一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类似地,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对第二节点的第二测量对象可以包括从第二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二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第二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例如,可以根据针对不同连接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列表来确定相应节点的测量对象。
相应地,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测量对象与第二测量对象分别进行移动性测量,并将第一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与第二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在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载波满足测量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下,上报这些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和/或测量对比结果。其中,测量结果和/或测量对比结果可以只向该测量对象相应的节点进行上报,或者只向宏结点进行上报,或者向两个连接节点均进行上报。
在双连接场景中,任一连接节点的任意载波满足A2事件上报后网络都可能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对该节点的异频测量。另一方面,第一连接节点内载波的同频测量结果可以视为第二连接节点的异频测量结果,而第一连接节点的(同系统或异系统)异频测量结果也可以视为第二连接节点的异频测量结果,反之亦然。通过本实施例,参考两个连接节点的移动性测量结果来合理地进行测量结果的上报,可以避免例如两个连接节点的测量对象包括同一目标节点的情况下发生的重复内容的上报。因此,能够避免频繁地进行无谓的A3/A4/A5/A6/B1/B2事件的触发上报,从而能够优化双连接的测量上报触发的数量。
根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将第一节点的测量结果与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E-UTRAN A3/A4/A5/B1/B2事件的触发条件:
1.1)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至少之一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
1.2)对于第一节点,不存在用于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以及
1.3)针对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T310计时器超过预定时限且尚未启动针对第一测量对象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但均在预定时限内关闭。
这里,某节点的测量结果是指针对该节点进行的移动性测量的结果,其可以包括对与该节点相关的测量对象(例如第一测量对象)发射的信号进行测量的结果。如前所述,可以根据从节点接收的关于该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的信息和关于该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的信息来确定该节点的测量对象。
对于上述条件1.1),在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服务质量低于A2事件门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第一节点的测量结果与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比较。
对于上述条件1.2),例如在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不具备移动性测量列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测量结果比较,从而能够利用针对另一个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
对于上述条件1.3),在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链路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且没有候选目标节点时,可以直接进行测量结果比较,从而能够利用针对另一个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
相应地,也可以根据预定条件适当地停止节点间测量结果的比较。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连接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停止与第二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关闭已触发的相应A3/A4/A5/B1/B2TTT计时器,第一节点主载波的测量结果比较仅限于与第一测量对象中的频点:
2.1)第一节点的主载波满足A1事件触发上报条件;以及
2.2)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在T310计时器超时前关闭了T310计时器或者在启动T310计时器后未超过预定时限时启动了第一测量对象相关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且运行时长超过了预定时限。
对于以上条件2.1),由于节点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恢复,因此可以停止与另一节点的测量结果比较。
对于以上条件2.2),由于节点链路失败的可能性较小或者较有可能存在候选目标节点,因此可以停止与另一节点的测量结果比较。
特别地,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被配置为针对与方式e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仅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各自的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包含的频点进行移动性测量和上报。从而,能够确保在没有无谓上报的情况下准确的进行节点内辅载波的转换。
另一方面,在单个节点启动TTT计时器以执行传统切换事件上报触发流程的同时还存在另外一个信道质量监控流程即RLF的监控。例如,如图3所示,针对不同节点启动的TTT计时器(例如TTT计时器1-4)和RLF T310计时器启动时间的关系可能不同。另外,不同节点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这些依赖关系将有助于判断进行何种转移的测量上报触发。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和/或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测量结果和/或测量对比结果进行触发上报。
换句话说,在一个节点满足连接转换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第二节点的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例如后面参照具体实施例说明的具体条件),则不必等待第二节点的计时器到期,进行与上述方式c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该上报可以指示第一节点满足向目标节点的转换条件,并且可以断开第二节点的连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该目标节点,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通过该配置,能够降低测量上报操作的复杂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上述预定条件的示例。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3.1)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
3.2)此刻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3.3)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测量目标节点相同。
本文中,“到期等待时间”是指计时器的当前时间与预计到期时间之间的差,换句话说,到期等待时间越短,则越接近计时器的到期。
在满足以上条件3.1)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可以是同系统或异系统的节点)。
在满足以上条件3.2)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的可能性较大。如图4所示,假设当前时间是第一节点的TTTA计时器到期的时间(即,图中的时间点TA),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TTTB的预计到期时间为TB,且TB-TA≤ΔTTT,则满足条件2)。
在满足以上条件3.3)的情况下,表明即使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也要向相同的目标节点转移。
因此,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不必等待第二节点的计时器到期,而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该目标节点。
根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
4.1)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
4.2)此刻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4.3)此刻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在满足以上条件4.1)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
在满足以上条件4.2)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的可能性较大。如图5所示,第一节点的TTTA计时器到期的时间TA和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TTTB的预计到期时间TB满足TB-TA≤ΔTTT,则满足条件2)。
在满足以上条件4.3)的情况下,表明即使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也很可能在不足以完成连接转换的时间内出现链路失败。如图5所示,假设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预计到期时间为TC,且满足TC-TB≤ΔT310,则满足条件3)。
因此,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不必等待第二节点的TTT或T310计时器到期,而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该目标节点。
根据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
5.1)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
5.2)此刻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
在满足以上条件5.1)的情况下,表明第一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
在满足以上条件5.2)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节点可能很快会出现链路失败。如图6所示,假设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预计到期时间为TC,且满足TC–TA<Δ’T310,因此满足条件2)。
因此,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不必等待第二节点的TTT或T310计时器到期,而直接进行与上述方式c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第一节点的转移目标节点。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阈值ΔTTT、ΔT310以及Δ’T310。例如,可以参照执行连接转换所需要的时间来设置上述时间阈值,所述阈值由连接节点的服务载波通过广播消息或者专用RRC/MAC通知移动性测量装置。
上面描述了在测量状况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不等待第二节点计时器到期而直接进行上报的实施例。根据另一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以及针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等待针对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换句话说,在一个节点满足连接转换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例如后面参照具体实施例说明的具体条件),则等待第二节点的计时器到期。从而,系统可以根据两个节点的该测量结果确定连接转换方式。通过该实施例,可以保证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根据两个节点的测量结果更适当地确定连接转换方式。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在针对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等待针对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6.1)针对第二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6.2)针对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在满足以上条件6.1)的情况下,表明第二节点存在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节点的TTTA计时器到期的时间TA和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TTTB的预计到期时间TB满足TB-TATTT,因此满足条件6.1)。
在满足以上条件6.2)的情况下,表明尚不会很快发生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的链路失败情况。例如,如图7所示,假设T310计时器(其可以是针对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的预计到期时间为TC,且TC–TBT310,因此满足条件6.2)。
进一步地,在满足以上所述的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过程中第二节点的信道质量已经得到恢复而导致该TTT计时器关闭,则可以针对第一节点的测量触发事件进行与上述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换句话说,在第一节点满足连接转换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第二节点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恢复,则该上报可以指示第一节点满足向目标节点的转换条件,并且可以保持第二节点的连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的连接,将第一节点的连接转移到其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
此外,在满足以上所述的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条件的情况下,如果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则可以根据以下测量状况确定相应的上报方式:
7.1)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方式d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或者以宏节点的目标节点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7.2)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对于以上情形7.1),由于两个节点的可用转移目标节点不同,因此上报可以指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分别满足向各自目标节点的转换条件。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两个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或者,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宏节点的目标节点,保持单连接状态。
对于以上情形7.2),由于两个节点的可用转移目标节点相同,因此上报可以指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满足向同一目标节点的转换条件。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该目标节点,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条件还可以包括:针对第二节点的测量触发上报事件是基于覆盖的移动性触发上报事件。换句话说,第一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后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情况仅针对第二节点的测量是基于覆盖的移动性测量,而第一节点的测量可以是基于覆盖的移动性测量或者是基于负荷的移动性测量。通过该配置,可以避免基于覆盖的测量上报等待基于负荷的测量上报,从而使得移动性测量上报方式更为合理。
除了结合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测量状况之外,还有可能存在双连接节点均满足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的两个节点的主载波均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两个连接节点的转移,而是按照优先级次序进行与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或者根据方式d进行上报由网络决定优先转移节点。换句话说,上报可以指示一个节点满足向目标节点的转换条件,并且可以保持另一个节点的连接。从而,系统可以根据该测量结果决定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那一个节点的连接,将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对于该另一个节点,可以等待一定的时间或者在接到网络的节点转移命令后再针对该另一个节点进行上报。通过该配置,有利于降低测量上报的复杂度。
具体地,可以基于以下原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确定转移的优先次序:
8.1)源节点信道质量更差的优先;
8.2)目标节点信号更好的优先;
8.3)基于覆盖的测量事件优先于基于负荷的测量事件;
8.4)T310超时更早的节点优先;以及
8.5)宏基站节点优先于低功率节点。
根据以上条件8.1)和8.2),通过根据信道质量选择转换方式,能够通过节点转换实现更好的服务质量。根据以上条件8.3)和8.5),能够保证对更重要的节点优先进行转移。根据以上条件8.4),能够保证更可能出现链路失败的节点优先进行转移。通过该配置,可以按照信道质量或节点的重要程度先后地进行上报,从而使得移动性测量上报方式更为合理。
另外,考虑到宏节点主要作用在于保持网络连接而低功率节点的目的主要在于数据分流,因此较优选地,可以主要针对低功率节点进行基于负载的测量上报事件,而基于覆盖的测量上报事件则可以针对两个连接节点进行。
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仅针对低功率节点进行基于负荷的事件上报。
特别地,在各种时序关系组合中出现满足与上述连接转换方式c和方式d(即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一个或两个目标节点)相对应的测量上报的情况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以新的触发上报事件或者组合使用传统的A3/A4/A5/B1/B2的事件进行上报。此外,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采取多种上报方式,例如,可以将向相应节点上报相应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即,向第一节点上报第一节点的测量结果,向第二节点上报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也可以向两个节点都上报各节点的测量结果(即,向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上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此外,可以仅向宏节点上报两个节点的测量结果,或者可以在向宏节点上报两个节点的测量结果的同时也向低功率节点上报其自身主载波的测量结果,如后面将参照图8至图11说明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如果在接收到节点转换通知信令前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无线链路失败且已经针对该节点进行节点转移事件上报的情况下,则在等待超过预定时间门限后才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另一个节点向网络报告,在该时间门限以内则等待网络从另一节点发送转换通知信令。或者,可以直接向该另一个节点报告,并基于来自该另外一个节点的通知进行节点转移操作。
此外,还可以根据针对连接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或TTT计时器的状态确定通过哪个节点进行测量上报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即在以下情况下可以经由两个节点中的任意一个或经由两个节点来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9.1)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
9.2)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如前面提到的,到期等待时间是指当前时间与计时器的预计到期时间之间的差。下面,假设当前时间为第一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时间,并且用T310A表示第一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用T310B表示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用TTTB表示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
在满足以上条件9.1)的情况下,即,T310A≥ΔA且T310B≥ΔB,这表明对于两个连接节点而言,不会很快出现链路失败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两个节点中的任一个或通过两个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
在满足以上条件9.2)的情况下,即,T310A-TTTB≥Δ’A且T310B-TTTB≥Δ’B,这表明在确定出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与发生链路失败之间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也可以通过两个节点中的任一个或通过两个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10.1)第一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于预定阈值,且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或者
10.2)对于第一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并且对于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在满足以上条件10.1)的情况下,即,T310A≥ΔA且T310BB,这表明对于第一节点而言,不会很快出现链路失败的情况,对于第二节点而言,可能会很快出现链路失败。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
在满足以上条件10.2)的情况下,即,T310A-TTTB≥Δ’A且T310B-TTTB<Δ’B,这表明对于第一节点而言,在确定出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与发生链路失败之间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对于第二节点而言,在确定出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与发生链路失败之间可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
类似地,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11.1)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于预定阈值,且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或者
11.2)对于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并且对于第一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移动性测量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两者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12.1)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小于于预定阈值;或者
12.2)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在满足以上条件12.1)的情况下,即,T310AA且T310BB,这表明对于两个连接节点而言,可能会很快出现链路失败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两个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以提高成功完成信令传递的可能性。
在满足以上条件12.2)的情况下,即,T310A-TTTB<Δ’A且T310B-TTTB≥Δ’B,这表明在确定出可用的转移目标节点与发生链路失败之间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也需要通过两个节点进行测量报告的发送和连接转移确认的接收,以提高成功完成信令传递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相应时间阈值,如阈值ΔA、ΔB、Δ’A、Δ’B。例如,可以参照执行连接转换所需要的时间来设置上述时间阈值,以保证以预定概率成功完成信令传递。所述阈值由连接节点的服务载波通过广播消息或者专用RRC/MAC通知移动性测量装置。
这些场景可以分别独立的上报或者可以作为可应用相同处理原则的一类场景进行上报(比如按照上面的规则分成的4种情况)。具体地,如果以0/1位图的方式来标记各种情况,增加的信息比特位为情况的总数。如果以二进制的方式来标记增加的信息比特位,则增加的信息为4个比特或者2个比特。相应地,网络可以根据与这些状态相应的时序关系执行控制流程。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1的时序图说明用于连接节点转换的信令传递的示例方式。其中,图8和图9对应于接转换方式c(即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一个目标节点),图10和图11对应于转换方式d(即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两个目标节点)。
如图8所示,UE可以根据信道状态监视的结果向宏节点发送测量报告。此外,参照前面描述的条件(例如,9.1)或9.2),或者12.1)或12.2)),UE也可以向辅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另外,宏节点也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发送给辅节点。
然后,可以通过宏节点和/或辅节点向目标节点发出节点转换请求。在请求被允许的情况下,目标节点将接受信令发送给宏节点和/或辅节点,并由宏节点和/或辅节点向UE发出节点转换确认。
如图9所示,例如参照前面描述的条件(例如,10.1)或10.2),或者11.1)或11.2)),UE可以根据信道状态监视的结果仅向宏节点发送测量报告。
然后,可以通过宏节点向目标节点发出节点转换请求。在请求被允许的情况下,目标节点将接受信令发送给宏节点,并由宏节点向UE发出节点转换确认。
需要指出,虽然图9的示例中通过宏节点发送测量报告报告和转换确认,然而在辅节点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辅节点发送测量报告报告和转换确认。
如图10所示,例如参照前面描述的条件(例如,10.1)或10.2),或者11.1)或11.2)),UE可以根据信道状态监视的结果向源宏节点发送测量报告。
然后,可以通过源宏节点向目标宏节点和目标辅节点发出节点转换请求。在请求被允许的情况下,目标宏节点和目标辅节点将接受信令发送给源宏节点,并由源宏节点向UE发出节点转换确认。
虽然图10的示例中通过源宏节点发送测量报告报告和转换确认,然而在源辅节点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源辅节点发送测量报告报告和转换确认。
如图11所示,例如参照前面描述的条件(例如,9.1)或9.2),或者12.1)或12.2)),UE可以根据信道状态监视的结果向源宏节点和源辅节点发送测量报告。
然后,可以通过源宏节点和源辅节点向目标宏节点和目标辅节点发出节点转换请求。在请求被允许的情况下,目标宏节点和目标辅节点将接受信令发送给源宏节点和源辅节点,并由源宏节点和源辅节点向UE发出节点转换确认。
在上文对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描述过程中,显然还公开了一些处理或方法。下文中,在不重复上文中已经讨论过的某些细节的情况下给出这些方法的概述。
如图12所示,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由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中:
当在双连接场景下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S1210中的Y)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S1220);以及
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S1230)。
其中,连接转换方式可以包括前面描述的连接转换方式a至方式e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水平的情况下,上报与方式a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其中第一阈值水平低于用于触发E-UTRAN A2事件的阈值水平。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间的比较来确定移动性测量上报的触发。
具体地,对第一节点的第一测量对象可以包括从第一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一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第一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对第二节点的第二测量对象可以包括从第二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二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第二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
可以基于第一测量对象与第二测量对象分别进行移动性测量,并且可以将第一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与第二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向第一节点进行测量上报的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二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上报至第一节点。
此外,在第一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可以将第一节点的测量结果与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E-UTRAN A3/A4/A5/B1/B2事件的触发条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至少之一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对于第一节点,不存在用于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以及针对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T310计时器超过预定时限且尚未启动针对第一节点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但均在预定时限内关闭。
另外,在第一连接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可以停止与第二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关闭已触发的相应A3/A4/A5/B1/B2TTT计时器,第一节点主载波的测量结果比较仅限于与第一测量对象中的频点:第一节点的主载波满足A1事件触发上报条件;以及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在T310计时器超时前关闭了T310计时器或者在启动T310计时器后未超过预定时限时启动了第一测量对象相关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且运行时长超过了预定时限。
根据一个实施例,针对与方式e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仅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的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中包含的频点进行移动性测量和上报。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和/或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直进行与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具体地,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与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此刻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测量目标节点相同。
此外,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与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此刻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此刻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另外,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与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此刻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此刻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以及针对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等待针对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更具体地,在针对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等待针对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针对第二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A3/A4/A5/B1/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针对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更具体地,如果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过程中第二节点的信道质量已经得到恢复而导致该TTT计时器关闭,则针对第一节点的测量触发事件进行与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此外,如果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与方式d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与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另外,等待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条件还可以包括:针对第二节点的测量触发上报事件是基于覆盖的移动性触发上报事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当前双连接节点的两个节点的主载波均满足A3/A4/A5/B1/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以下原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确定上报优先次序来进行与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源节点信道质量更差的优先;目标节点信号更好的优先;基于覆盖的测量事件优先于基于负荷的测量事件;T310超时更早的节点优先;以及宏基站节点优先于低功率节点。
较优选地,可以仅针对低功率节点进行基于负荷的事件上报。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在接收到节点转换通知信令前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无线链路失败,则根据以下规则之一进行操作:在等待超过预定时间门限后才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另一个节点向网络报告,在该时间门限以内则等待网络从另一节点发送转换通知信令;以及直接向该另一个节点报告,并基于来自该另外一个节点的通知进行节点转移操作。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第一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于预定阈值,且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或者对于第一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并且对于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以下情况下,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两者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小于于预定阈值;或者对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作为示例,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以及上述装置的各个组成模块和/或单元可以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3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300)安装构成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进行对装置的配置;在通过硬件实现上述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硬件设计或组合来进行对装置的配置;在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实现上述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设计来实现对装置的配置。
在图13中,运算处理单元(即CPU)13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3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3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3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1301、ROM 1302和RAM1303经由总线1304彼此链路。输入/输出接口1305也链路到总线1304。
下述部件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1305:输入部分13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3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3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3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3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310也可链路到输入/输出接口1305。可拆卸介质13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3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3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3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3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311。可拆卸介质13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302、存储部分13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在双连接场景下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该电路还被配置为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
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上述实施例和示例中,采用了数字组成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各个步骤和/或单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附图标记只是为了便于叙述和绘图,而并非表示其顺序或任何其他限定。
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地、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披露,但是,应该理解,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和示例均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这些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公开还包括以下实施例: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通过不同的载波分别与两个连接节点进行双连接通信;
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
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连接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双连接中的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以及
根据针对所述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所述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
(2)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包括被配置用于确定下述连接转换方式之一的移动性测量:
方式a: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b: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将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
方式c: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一个目标节点,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d: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两个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以及
方式e: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调整各自连接节点中的辅载波。
(3)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之一的主载波服务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水平的情况下,上报与所述方式a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水平不高于用于触发E-UTRAN A2事件的阈值水平。
(4)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分别针对所述两个连接节点进行移动性测量,并且
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间的比较来确定移动性测量上报的触发。
(5)根据(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对第一节点的第一测量对象包括从第一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一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所述第一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以及,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对第二节点的第二测量对象包括从第二节点接收的针对第二节点的异频异系统测量对象和针对所述第二节点连接载波的同频测量对象,并且
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测量对象与所述第二测量对象分别进行移动性测量,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同频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节点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测量上报条件,在满足测量上报触发的条件的情况下,上报所述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和/或测量对比结果。
(6)根据(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E-UTRAN A3、A4、A5、B1或B2事件的触发条件: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中至少之一满足A2事件的触发条件;
对于所述第一节点,不存在用于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T310计时器超过预定时限且尚未启动针对所述第一测量对象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但均在预定时限内关闭。
(7)根据(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节点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停止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关闭已触发的相应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所述第一节点主载波的测量结果比较仅限于与所述第一测量对象中的频点:
所述第一节点的主载波满足A1事件触发上报条件;以及
所述第一节点的主载波在T310计时器超时前关闭了T310计时器或者在启动T310计时器后未超过预定时限时启动了所述第一测量对象相关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或者启动了该TTT计时器且运行时长超过了预定时限。
(8)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针对与所述方式e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仅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各自的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包含的频点进行所述移动性测量和上报。
(9)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和/或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10)根据(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所述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
此刻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测量目标节点相同。
(11)根据(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
此刻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此刻所述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12)根据(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并指示转移目标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先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的条件;
此刻所述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
(13)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以及针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等待针对所述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14)根据(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针对所述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等待针对所述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针对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启动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并且
针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所述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15)根据(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如果等待所述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节点的信道质量已经得到恢复而导致该TTT计时器关闭,则针对所述第一节点的测量触发事件进行与所述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16)根据(14)所示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节点的TTT计时器到期:
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与所述方式d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或者以宏节点的目标节点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测量TTT事件的目标节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17)根据(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针对所述第二节点的测量触发上报事件是基于覆盖的移动性触发上报事件。
(18)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的两个节点的主载波均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以下原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确定上报优先次序,进行与所述方式b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源节点信道质量更差的优先;
目标节点信号更好的优先;
基于覆盖的测量事件优先于基于负荷的测量事件;
T310超时更早的节点优先;以及
宏基站节点优先于低功率节点。
(19)根据(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仅针对低功率节点进行基于负荷的事件上报。
(20)根据(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如果在接收到节点转换通知信令前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无线链路失败,则根据以下规则之一进行操作:
在等待超过预定时间门限后才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另一个节点向网络报告,在所述时间门限以内则等待网络从另一节点发送转换通知信令;以及
直接向所述另一个节点报告,并基于来自所述另外一个节点的通知进行节点转移操作。
(21)根据(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向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并从所述节点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
对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22)根据(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向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所述第一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于预定阈值,且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或者
对于所述第一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并且对于所述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23)根据(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性测量装置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向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两者发送测量报告和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小于于预定阈值;或者
对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不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24)一种由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双连接场景下进行通信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当前双连接节点进行用于确定连接转换方式的移动性测量;以及
根据针对所述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至少之一的测量状况,确定所述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上报方式。
(25)根据(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转换方式包括下列连接转换方式至少之一:
方式a: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b: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的连接,将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
方式c: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一个目标节点,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为单连接状态;
方式d:断开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两个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以及
方式e:保持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两个节点的连接,并调整各自连接节点中的辅载波。
(26)根据(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之一的服务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水平的情况下,上报与所述方式a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阈值水平不高于用于触发E-UTRAN A2事件的阈值水平。
(27)根据(2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连接节点和第二连接节点的测量结果间的比较来确定移动性测量上报的触发。
(28)根据(2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与所述方式e的连接转换相对应的移动性测量,仅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各自的异频测量或异系统测量的测量对象中包含的频点进行所述移动性测量和上报。
(29)根据(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和/或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直进行与所述方式c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30)根据(2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或B2TTT计时器以及针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启动的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等待针对所述第二节点的该TTT计时器到期。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
电路,其被配置为
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
检测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以及
生成向所述第一节点指示所述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两者的主载波均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以下原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确定上报优先次序,进行与保持与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的连接并将与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方式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源节点信道质量更差的优先;
目标节点信号更好的优先;
基于覆盖的测量事件优先于基于负荷的测量事件;
T310计时器超时更早的节点优先;以及
宏基站节点优先于低功率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路被配置为
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测量对象执行移动性测量;以及
将移动性测量结果包括在对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报告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对应于宏基站,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只向所述第一节点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信令,所述信令基于指示所述无线链路失败的所述报告指示所述第二节点的释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信令,所述信令基于指示所述无线链路失败的所述报告指示所述第二节点的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的触发上报条件,并且针对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二节点启动的A3、A4、A5、B1或B2 TTT计时器和/或T310计时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与断开与当前双连接节点两者的连接并将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由双连接状态转变至单连接状态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如果在接收到节点转换通知信令前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无线链路失败,则根据以下规则之一进行操作:
在等待超过预定时间门限后才经由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另一个节点向网络报告,在所述时间门限以内则等待经由所述另一节点从所述网络发送的转换通知信令;以及
直接向所述另一个节点报告,并基于来自所述另外一个节点的通知进行节点转移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在以下情况下,向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发送测量报告并从所述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接收连接转移确认: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
对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T310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比TTT计时器的到期等待时间大预定阈值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对应于用户设备。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经由用于双连接的不同载波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信;
检测所述第二节点的主载波上的无线链路失败;以及
生成向所述第一节点指示所述无线链路失败的报告;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当前双连接节点两者的主载波均满足A3、A4、A5、B1或B2事件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以下原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确定上报优先次序,进行与保持与当前双连接节点中的一个的连接并将与另外一个节点的连接转移到目标节点以保持双连接状态的方式相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源节点信道质量更差的优先;
目标节点信号更好的优先;
基于覆盖的测量事件优先于基于负荷的测量事件;
T310计时器超时更早的节点优先;以及
宏基站节点优先于低功率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测量对象执行移动性测量;以及
将移动性测量结果包括在对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报告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对应于宏基站,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只向所述第一节点报告。
13.一种其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由处理器来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410283433.2A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472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3433.2A CN105472667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CN202010237032.9A CN111432420A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N202010236310.9A CN111432495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KR1020187014373A KR102262639B1 (ko) 2014-06-23 2015-06-05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자 장치, 및 이동성 측정 방법
EP15811249.0A EP3160181B1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JP2016562238A JP6241556B2 (ja) 2014-06-23 2015-06-05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機器及びモビリティ測定を行う方法
KR1020167034203A KR101861719B1 (ko) 2014-06-23 2015-06-05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자 장치, 및 이동성 측정 방법
PCT/CN2015/080865 WO2015196919A1 (zh) 2014-06-23 2015-06-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BR112016029659-1A BR112016029659B1 (pt) 2014-06-23 2015-06-05 Aparelho eletrônic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método para realizar medição de mobilidade
EP19178509.6A EP3598798B1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5/317,369 US10334655B2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performs node transfer in response to radio link failure
RU2017101832A RU2671951C2 (ru) 2014-06-23 2015-06-05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и
CA2947780A CA2947780C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AU2015281599A AU2015281599B2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MX2016012291A MX365925B (es) 2014-06-23 2015-06-05 Aparato electronico e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y metodo de medicion de movilidad.
CA2993854A CA2993854C (en) 2014-06-23 2015-06-05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ZA2016/07697A ZA201607697B (en) 2014-06-23 2016-11-08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US15/469,634 US10070476B2 (en) 2014-06-23 2017-03-27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AU2017204879A AU2017204879B2 (en) 2014-06-23 2017-07-14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US16/110,904 US11153923B2 (en) 2014-06-23 2018-08-23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US17/503,477 US12058756B2 (en) 2014-06-23 2021-10-18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3433.2A CN105472667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6310.9A Division CN111432495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N202010237032.9A Division CN111432420A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667A CN105472667A (zh) 2016-04-06
CN105472667B true CN105472667B (zh) 2020-04-28

Family

ID=5493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7032.9A Pending CN111432420A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N202010236310.9A Active CN111432495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N201410283433.2A Active CN105472667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7032.9A Pending CN111432420A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N202010236310.9A Active CN111432495B (zh) 2014-06-23 2014-06-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10334655B2 (zh)
EP (2) EP3598798B1 (zh)
JP (1) JP6241556B2 (zh)
KR (2) KR101861719B1 (zh)
CN (3) CN111432420A (zh)
AU (2) AU2015281599B2 (zh)
CA (2) CA2947780C (zh)
MX (1) MX365925B (zh)
RU (1) RU2671951C2 (zh)
WO (1) WO2015196919A1 (zh)
ZA (1) ZA2016076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94474B2 (en) * 2015-10-15 2020-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WO2018063425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Yiu Candy Time-to-trigger (ttt) tim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obility
US20180176841A1 (en) * 2016-12-20 2018-06-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witching between network media based on connection quality
CN10863291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20511842A (ja) 2017-03-24 2020-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復旧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220061115A1 (en) * 2017-04-07 2022-02-24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device
EP3410816A1 (en) * 2017-05-31 2018-12-05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ing radio bearer
JP6980033B2 (ja) * 2017-06-16 2021-12-1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測定レポート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470011B1 (ko) * 2017-10-28 2022-11-22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와 단말 장치
CN110113770A (zh) * 2018-02-01 2019-08-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VoLTE丢包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90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39B (zh) * 2018-06-25 2021-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资源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侧设备和介质
CN111065111B (zh) * 2018-10-16 2021-08-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测量事件并发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7809B (zh) * 2018-11-22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通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61016A (zh) * 2018-12-27 2019-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57780A (zh) 2019-05-16 2019-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93892B (zh) * 2019-08-12 2021-07-1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US20220361058A1 (en) * 2019-10-02 2022-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f a multi-usim radio-capable ue over same or different systems
CN112788784A (zh) * 2019-11-07 2021-05-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210119839A (ko) * 2020-03-25 2021-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로부터의 통신 신호를 측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220113005A (ko) * 2021-02-05 2022-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주파수 선택을 위한 측정 보고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240236776A1 (en) * 2021-04-13 2024-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Nod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a Change of a Wireless Device from a First Cell to a Second Cell
US11864257B2 (en) * 2021-09-24 2024-01-02 Apple Inc. Cell selection optimization during RRC reestablishment
GB202305074D0 (en) * 2023-04-05 2023-05-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twork and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380A (zh) * 2005-09-14 2013-01-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支持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
WO2013185354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pparatuses enabling to improve handov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2050B2 (ja) * 2004-11-03 2011-01-12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第1および第2の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と共に動作可能な移動端末の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ーバー
US8971240B2 (en) * 2004-12-06 2015-03-03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dio link tim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20060117056A (ko) * 2005-05-12 2006-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을 위한 시스템 및방법
CN101300754B (zh) * 2005-10-31 2012-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US20090023448A1 (en) * 2007-02-21 200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GB2449629A (en) * 2007-05-01 2008-12-03 Nec Corp Buffering numbered unsegmented PDCP SDUs in 3GPP system to assist efficient hard handover
KR101531513B1 (ko) * 2008-02-04 2015-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접속의 접속 지연 재개 방법
EP3664534A1 (en) * 2008-11-25 2020-06-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uplink carriers and a plurality of downlink carriers
EP3334208A1 (en) * 2008-12-26 2018-06-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10048456A (ko) * 2009-11-02 2011-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21264B1 (ko) * 2009-11-11 2018-0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개의 캐리어가 집적된 단말기의 라디오링크 실패 탐지 및 복구 방법
US20110268085A1 (en) * 2009-11-19 2011-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forward handover
CN102131244B (zh) * 2010-01-15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载波配对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EP2375850B1 (en) * 2010-04-06 2016-09-07 Alcatel Lucent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60075B (zh) * 2010-04-23 2016-06-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链路故障情况下的改进切换
KR101430325B1 (ko) * 2010-04-28 2014-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dt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38680B (zh) * 2010-05-07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1156769A1 (en) 2010-06-10 2011-12-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configurat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for fuzzy cells
US9668154B2 (en) * 2010-09-21 2017-05-30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measurement collection method and radio terminal
US9042315B2 (en) * 2011-05-03 2015-05-26 Mediatek Inc. SCELL radio link monitoring and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WO2012171542A1 (en) * 2011-06-13 2012-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carrier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2905333B (zh) * 2011-07-29 2016-05-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长期演进型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及相应的eNB节点
US9020488B2 (en) * 2011-08-05 201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ioritization of wireless terminal measurements
US9049698B2 (en) * 2012-01-18 2015-06-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enhanced connection recovery and cell selection
US9648519B2 (en) * 2012-03-30 2017-05-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 improved handover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US9788251B2 (en) * 2012-03-30 2017-10-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 improved handover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US10111168B2 (en) * 2012-05-02 2018-10-23 Mediatek Inc. User equipment enhancement for diverse data application
EP2887740B1 (en) * 2012-07-18 2020-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EP3337235B1 (en) * 2012-08-02 2023-0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enhanced node bs (enbs).
RU2602983C2 (ru) * 2012-08-06 2016-11-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отчета по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мобиль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этого
US9432158B2 (en) * 2012-10-26 2016-08-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type-2 carrier
EP2921472B1 (en) 2012-11-13 2017-01-04 Adeka Corporation Metal alkoxide compound, thin film-forming starting material, method for producing thin film, and alcohol compound
US9407302B2 (en) * 2012-12-03 2016-08-02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reques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US11356216B2 (en) * 2013-01-10 2022-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857498B1 (ko) * 2013-02-28 2018-05-14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무선 단말,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가독 매체
WO2014148874A1 (ko) * 2013-03-22 2014-09-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중 연결 모드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9526044B2 (en) * 2013-05-08 2016-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BR112015027639B1 (pt) 2013-05-10 202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realizado em um primeiro nó de rede, primeiro nó de rede,método realizado em um segundo nó de rede, segundo nó de rede e meios de armazenamento não transitórios legíveis por computador relacionados
CN105453649A (zh) * 2013-05-10 2016-03-3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的移动性处理
WO2015002466A2 (ko) * 2013-07-04 2015-01-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연결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복수 연결 지원 장치
CN104349361B (zh) 2013-08-06 2019-05-1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9648514B2 (en) * 2013-08-09 2017-05-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ocol layer enhancements in data offload over small cells
CN10437884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WO2015023067A1 (ko) * 2013-08-12 2015-02-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기지국 연결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실패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258747B2 (en) * 2013-09-17 2016-02-09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fast handover failure recovery in 3GPP LTE network
US9596616B2 (en) * 2013-09-30 2017-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hancement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to record necessary timing details for a dual-threshold handover trigger event
KR102155523B1 (ko) * 2014-01-20 2020-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중 연결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사이의 연결 구성 결정 및 핸드 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EP3120596B1 (en) * 2014-03-21 2020-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iting time for determination of radio link fail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69637B1 (ja) * 2014-08-11 2016-02-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測定制御方法
WO2016032378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eceiving radiation pattern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base stations
CN107005525B (zh) * 2015-01-07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的导频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US11102653B2 (en) * 2017-12-11 2021-08-24 Intel Corporation Protection from counterfeit ranging
US11997551B2 (en) * 2019-05-02 2024-05-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nditional handovers for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380A (zh) * 2005-09-14 2013-01-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支持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
WO2013185354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apparatuses enabling to improve handov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RRM measurements for SCG in dual connectivity;Huawei、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R2-141289》;20140322;第1-2节 *
Further Discussion on RLF Handling in Dual Connectivity;ITRI;《3GPP TSG-RAN WG2 Meeting#85bis R2-141345》;20140321;第1-2节 *
ITRI.Further Discussion on RLF Handling in Dual Connectivity.《3GPP TSG-RAN WG2 Meeting#85bis R2-141345》.2014,第1-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365925B (es) 2019-06-20
CA2993854C (en) 2021-08-24
EP3160181B1 (en) 2019-08-07
MX2016012291A (es) 2016-11-30
US10334655B2 (en) 2019-06-25
RU2671951C2 (ru) 2018-11-08
JP6241556B2 (ja) 2017-12-06
US20170202048A1 (en) 2017-07-13
US11153923B2 (en) 2021-10-19
EP3160181A4 (en) 2018-02-14
US12058756B2 (en) 2024-08-06
RU2017101832A (ru) 2018-07-24
ZA201607697B (en) 2017-01-25
US20220039187A1 (en) 2022-02-03
CA2947780C (en) 2021-05-18
KR102262639B1 (ko) 2021-06-10
US20180368201A1 (en) 2018-12-20
CN111432420A (zh) 2020-07-17
CA2993854A1 (en) 2015-12-30
EP3598798B1 (en) 2021-08-04
KR20170003966A (ko) 2017-01-10
CA2947780A1 (en) 2015-12-30
KR101861719B1 (ko) 2018-05-29
EP3598798A1 (en) 2020-01-22
US10070476B2 (en) 2018-09-04
JP2017523618A (ja) 2017-08-17
BR112016029659A2 (pt) 2017-08-22
CN111432495A (zh) 2020-07-17
US20170118669A1 (en) 2017-04-27
RU2017101832A3 (zh) 2018-07-24
AU2017204879B2 (en) 2019-02-21
CN111432495B (zh) 2023-10-13
AU2015281599B2 (en) 2017-08-31
WO2015196919A1 (zh) 2015-12-30
AU2015281599A1 (en) 2016-09-29
CN105472667A (zh) 2016-04-06
EP3160181A1 (en) 2017-04-26
KR20180058852A (ko) 2018-06-01
AU2017204879A1 (en)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66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EP3285520B1 (en) Determining, by a user equipment (ue), a time-to-trigger parameter for handover execu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10645621B2 (en) Small cell offloading command
US10057937B2 (en) Communications via multiple access points
WO2021213217A1 (zh)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JP7102502B2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11158858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US2020012055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2041496B2 (en)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operation for hando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eration methods thereof
WO2023130427A1 (zh) 小区选择或重选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32797A1 (zh) 信号质量的测量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BR112016029659B1 (pt) Aparelho eletrônic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método para realizar medição de mobilida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