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1487B -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1487B
CN105471487B CN201410309377.5A CN201410309377A CN105471487B CN 105471487 B CN105471487 B CN 105471487B CN 201410309377 A CN201410309377 A CN 201410309377A CN 105471487 B CN105471487 B CN 105471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grouping
spatia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93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1487A (zh
Inventor
崔琪楣
张彤
覃忠宾
高苇娟
梁辉
蒋琴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093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1487B/zh
Priority to EP15814415.4A priority patent/EP316623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2320 priority patent/WO2016000556A1/zh
Priority to US15/321,822 priority patent/US1048483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471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487A/zh
Priority to US16/581,760 priority patent/US1112899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1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4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配置为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通知单元,配置为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其中,所述当前小区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这个部分提供了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这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最近,3D MIMO(3Dimension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三维多输出多输出)系统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它加入了垂直维度这一考虑。3D MIMO系统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节约了大规模天线的布置空间,二是提供了另外的频率选择性维度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
3D MIMO系统主要应用于高楼场景和室内场景。对于高楼场景,布置在楼外的宏小区使用3D的波束发送给楼内的用户。对于室内场景,也是应用的对象。
在3D MIMO系统中,用户的位置分布是三维的,同时比以前的2D(2Dimensions,二维)MIMO系统更为精准的描述了用户的位置。但是,目前的3D MIMO技术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因此,需要充分发挥3D MIMO技术的优势同时进行小区间的干扰协调。
另外,参考信号的高开销严重地限制了3D MIMO系统的性能。中国移动的研究报告指出,8天线端口、64天线端口和128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开销分别占到总开销的1%、8%和16%。
回顾3GPP Rel-8标准,它仅定义了最大4天线端口,而Rel-10则把最大的天线端口扩展到8个。相应的,为了减小参考信号的开销,Rel-10把CRS(Common Reference Signal,公共参考信号,亦称做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部分功能分解为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两种参考信号,分别对应于信道估计和解调。
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而言,在3D MIMO系统中规定至少需要使用32根天线。因此,在3D MIMO系统中如何去利用现有的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结构(Rel-12以前的RS结构)来提升系统性能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发明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其能够减小小区之间的干扰并优化网络调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其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以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配置为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通知单元,配置为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其中,所述当前小区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的通信设备还包括天线分组单元,配置为根据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通信设备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其中,所述当前小区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的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提出了空间用户分组的策略,相邻小区间能够交互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从而能够减小小区间的干扰并优化网络调度。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还提出了天线分组的策略,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所述程序代码时,所述程序代码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方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通信方法。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所选实施例的示意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的两个相邻小区的空间用户的分组情况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的在一个小区中经过动态调整后的空间用户的分组情况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包括32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和包括64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进行分组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图1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以及
图16是其中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虽然本发明容易经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已作为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此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发明限制到本发明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地,本发明目的是要覆盖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要注意的是,贯穿几个附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可应用于例如可兼容3GPP LTE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感兴趣的是LTE的一个方面,称为“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或称“E-UTRAN”)以及“UTRAN”通信系统。在E-UTRAN系统中,e-Node B可以是或者直接连接到接入网关(“aGW”,有时称为服务网关,或“sGW”)的。每个节点B可以经由无线电Uu接口与多种类型的用户设备(“UE”,其一般地包括移动收发机或手机,不过诸如固定蜂窝电话、移动web浏览器、膝上型计算机、PDA、MP3播放器以及具有收发机的游戏设备之类的其他设备也可以是UE)无线电联系。
在目前的讨论中,特别地注意了目前针对3GPP标准的版本9和版本10(有时称为“先进的LTE”)而考虑的增强。LTE的这些未来的演进将具有附加的要求并且需要增加的吞吐量。虽然该讨论使用了E-UTRAN作为主要示例,但本申请不限于E-UTRAN、LTE或3GPP系统。一般地,E-UTRAN资源由网络通过使用分配表或者更一般地通过使用下行链路资源指派信道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来近乎临时地指派给一个或多个UE。PDCCH用于分配其他信道中的资源,该其他信道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LTE是基于分组的系统,因此,可能没有为UE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预留的专用连接。用户一般由节点B或演进节点B(E-Node B)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中在共享信道上进行调度。节点B或e-Node B控制在由节点B或e-Node B服务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终端之间的通信。一般地,一个节点B或e-NodeB服务于一个小区。节点B或e-Node B可以称为“基站”。数据传送所需的资源是一次性指派的或者是以持久/半静态方式指派的。
为了促进共享信道上的调度,e-Node B在通往特定UE的下行链路信道PDCCH中向该UE传送资源分配。分配信息可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两者相关。分配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将频域中的哪些资源块分配给所调度的用户、要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传输块的大小如何等的信息。
UTRAN或e-UTRAN系统中的通信的最低层,第1层,是由物理层(“PHY”)在UE中和在节点B或e-Node B中实现的,并且PHY使用射频信号通过空中接口在它们之间执行分组的物理传输。为了确保接收到所传送的分组,提供了自动重传请求(“ARQ”)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法。因此,每当UE通过若干下行链路信道之一(包括专用信道和共享信道)接收到分组时,UE对所接收的分组执行通信检错,通常为循环冗余校验(“CRC”),并且在通往e-Node B或基站的上行链路上、在接收这些分组后的后来的子帧中传送响应。该响应是确认(“ACK”)或未确认(“NACK”)消息。如果该响应是NACK JUe-Node B自动地在下行链路(“DL”)上在后来的子帧中重传这些分组。以相同的方式,在时间上更靠后的特定子帧处,用DL信道上的NACK/ACK消息来响应从UE到e-Node B的任何上行链路(“UL”)传送以完成HARQ。以这种方式,分组通信系统保持鲁棒性并具有较低的等待时间和快速的轮转时间。
UTRAN或e-UTRAN可以容纳很多类型的UE。目前在UTRAN和e_UTRAN系统中支持的一种类型的UE服务是包括支持MIMO传送的UE。MIMO UE可以具有多个天线和接收机,而不是仅一个。例如,MIMO UE可以具有2、4或更多天线和接收机。另外,诸如基站之类的收发设备在多个天线上传送针对UE的消息。通过提供用于所传送的消息的多种通道,所传送的消息被无错误地接收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增加了系统的覆盖和鲁棒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提出的。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发明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明显的是,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
下面首先参考附图1-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通信设备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各个通信设备所服务的当前小区中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便实现三维波束赋形(beamforming)。在这里所说的三维波束赋形,例如是在发射端利用目标用户的信道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信号到达角以及/或者空间位置信息生成空间加权矩阵,对发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再发送,形成窄的发射波束,将能量对准目标用户,从而提高目标用户的解调信噪比。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1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和通知单元130。
用户分组单元110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确定用户分组单元110分组后的各个空间用户分组的分组配置信息,然后通知单元130将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所确定的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以便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
在对空间用户进行分组时,可以根据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或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另外,还可以根据或者结合信道相关性来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例如,可以采用信道相关性的值
Figure GDA0002428573230000071
来判断用户并设定一阈值,如果小于所设定的阈值,则可以将它们分为同一空间用户分组。
在现有的波束赋形技术中,虽然可以通过能量聚集减小对非目标用户的影响,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对利用相同或相近资源的邻近用户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对当前小区内的活动用户进行分组后,通信设备将针对每个分组内的用户设备进行三维波束赋形处理,具体的,例如,对于相同的物理资源,每次仅分配给一个分组中的一个用户用于承载其PDSCH数据信息,并利用三维波束赋形技术使得多天线的发射波束集中对准该用户设备。也就是说,同一个分组内的用户设备不会在同样的资源块上被同时调度。另一方面,本发明中属于不同分组的用户可以是彼此地理位置相距较远或者信道相关性较低(或正交性较强)的,而可以同时调度多个分组中的用户设备(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同时被调度的用户彼此之间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和垂直角度的差值应大于预定阈值)。因此本发明空间分组的好处包括进一步降低小区内部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干扰同时保证一定的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设备还与相邻小区交互关于用户分组的信息,以辅助相邻小区进行例如配合的用户分组或具体的资源调度,从而有效的避免在两个小区间尤其是边界上的用户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这里,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所确定的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的分组是静态分组还是动态分组;当前小区通过三维波束赋形在同一资源块上同时调度几个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用户数量;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水平角度区域和垂直角度区域(垂直角度区域例如是为了提高分组粒度和资源复用效率而优选的);以及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所对应的调度资源。其中,优选的,分组配置信息包括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水平角度区域和垂直角度区域信息以使得相邻小区获知用户分组的分布情况。其次,分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各个空间用户分组所对应的调度资源,以使得相邻小区获知本小区将利用哪些资源服务哪一用户分组。应当理解,分组配置信息也可以不包括调度资源信息,例如,邻小区依据本小区用户分组的分布情况,可以确信本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不存在分布接近的用户分组,因而该邻小区可以为其用户自由的调度资源,而无需知晓本小区的具体调度资源。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根据邻小区的请求进一步发送相应空间用户分组对应的调度资源信息。此外,本发明的用户分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静态的方式和动态的方式,或者基于地理位置的方式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结合业务量、Qos需求、信道相关性等因素中至少之一的方式,因此,在用户分组方式包括多种的情况下,分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分组方式的类型,例如静态或动态,具体将在以下实施例说明。为了进一步提高相邻小区间协作资源调度的性能,分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当前小区通过三维波束赋形在同一资源块上同时调度几个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用户数量;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等。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区间的干扰协调,用户分组单元需要对当前小区的空间用户进行合理分组。基于此,提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又一通信设备。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2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220、通知单元23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和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
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可以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
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即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信号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时,每个用户都会向其所在的小区的基站发送该SRS信号进行信道探测,同时多天线系统可以测量SRS信号的垂直与水平到达角。对每个用户进行以上测量作为空间用户分组的依据。
根据A-GNSS卫星定位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时,每个用户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其经纬度作为其空间位置信息,并发送给其所在的小区的基站,以便作为空间用户分组的依据。
据此,用户分组单元210可以基于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所测量的空间位置信息对空间用户进行例如静态分组,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具体地,用户分组单元210可以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从而实现对空间用户进行静态分组。此外,在一个示例中,本发明的通信设备实现为宏基站,该宏基站还与多个小小区基站共基带(理想回程连接),用户设备位于宏基站与小小区基站重叠的覆盖范围内而同时与宏基站以及小小区基站连接(例如通过载波聚合的方式),借此,宏基站也可无需测量而得知该用户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例如在小小区覆盖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简单的将该小小区的覆盖范围视为用户设备的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对空间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在调度时会出现负载不均衡的现象。例如,第一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业务量大,而第二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业务量小。为此,可以采用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然后,用户分组单元210可以基于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所确定的业务需求对基于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所测量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静态分组后的空间用户分组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动态分组,以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的业务负载均衡。这里所说的静态分组可以理解为在每一次空间用户分组操作中都是基于固定的规则/方式进行的,例如按照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划分方式进行分组(例如分组的个数/每一分组对应的空间区域范围不变),或者始终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组;相应的,动态分组可以理解为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业务需求在每一次空间用户分组操作时可能应用不同的规则/方式进行,例如,有多种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划分方式可选,每次可能选择不一样的划分方式来进行用户分组(例如分组个数/每一分组对应的空间区域范围可变),或者按照不同的考虑因素进行分组,例如在业务负载较轻的情况下仅考虑地理位置进行分组,在业务负载较重的情况下还叠加业务负载情况进行分组。
此外,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也可以在初始阶段就进行动态分组而省略静态分组的步骤,例如,将空间位置相近的用户聚集成簇,将每一簇作为一个用户分组,并将其对应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作为其分组配置信息的一部分。又例如还可以考虑业务负载、信道相关程度等因素,使得每一用户分组内的用户位置相近、信道相关度高,而用户分组之间用户位置距离较远、信道相关度低以及各个用户分组整体业务负载均衡。
基于本发明的用户分组进行资源调度,可以降低用户间的干扰,尤其是与邻小区交互用户分组信息还可以减少小区边缘用户受到其他小区用户干扰的可能性。此外,在进一步考虑业务负载等因素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小区整体负载较为均匀的分散在各个用户分组内,而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和资源复用效率。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的两个相邻小区的空间用户的静态分组情况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小区1和小区2各有10个用户,并且根据空间位置信息按照静态分组的原则,将小区1的空间用户分成了包括4个用户的用户分组11、包括2个用户的用户分组12、包括2个用户的用户分组13、以及包括2个用户的用户分组14,将小区2的空间用户分成了包括2个用户的用户分组21、包括3个用户的用户分组22、包括2个用户的用户分组23、以及包括3个用户的用户分组24。
具体地,针对小区1的10个空间用户UE1-1、UE1-2、…、UE1-1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对这10个空间用户分别测量了其垂直到达角和水平到达角,并且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还分别测量了这10个空间用户的动态业务量如下表所示。
用户编号 垂直到达角 水平到达角 业务需求流量(bps)
UE1-1 12 25 500
UE1-2 25 40 200
UE1-3 30 35 100
UE1-4 40 45 300
UE1-5 45 95 200
UE1-6 50 106 200
UE1-7 155 20 400
UE1-8 160 35 300
UE1-9 165 95 400
UE1-10 110 125 400
如图3所示,已经根据水平到达角和垂直到达角的范围,将小区1的10个用户分为4个用户分组,即,将水平到达角在[0,90]之间与垂直到达角在[0,90]之间的用户UE-1、UE1-2、UE1-3和UE1-4分为用户分组11,将水平到达角在[90,180]之间与垂直到达角在[0,90]之间的用户UE1-5和UE1-6分为用户分组12,将水平到达角在[0,90]之间与垂直到达角在[90,180]之间的用户UE1-7和UE1-8分为用户分组13,以及将水平到达角在[90,180]之间与垂直到达角在[90,180]之间的用户UE1-9和UE1-10分为用户分组14。
另外,从上表所列的各个空间用户的业务需求可以看出,包括4个用户UE-1、UE1-2、UE1-3和UE1-4的用户分组11的业务需求流量和为1100bps,包括用户UE1-5和UE1-6的用户分组12的业务需求流量和为400bps、包括用户UE1-7和UE1-8的用户分组13的业务需求流量和为700bps、以及包括用户UE1-9和UE1-10的用户分组14的业务需求流量和为800bps。显然,用户分组11和用户分组12的业务需求与其他用户分组的业务需求差异较大。为此,可以将用户分组11中的用户UE1-4调整到用户分组12中,从而使各个用户分组的业务需求流量都在700bps左右,以达到流量平衡的目的。图4示出了经过动态调整后的小区1中的空间用户的分组情况的示意图。
此外,对于QoS,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处理,例如将QoS要求高的用户尽量分散到多个用户分组中,而使得每一用户分组的整体QoS要求大体接近,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动态调整并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不包括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相应的用户分组单元210也就不会根据业务需求对静态分组后的空间用户进行动态调整。
另外如上文所提到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根据信道相关性来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与根据空间位置分组的思想类似地,若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时频资源调度信道相关性较高的多个用户易造成多个用户之间的严重干扰,因此,期望利用例如3D波束赋形技术每次调度信道相关性高的多个用户中的一个。具体的,可以首先确定基站到UE1的信道矩阵H1以及基站到UE2的信道矩阵H2,进而得到UE1与UE2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的值
Figure GDA0002428573230000111
来判断两个用户UE1与UE2之间的信道相关程度,并设定一阈值,如果信道相关性的值小于所设定的阈值,则可以将它们分为同一空间用户分组。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220和通知单元230中的处理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和通知单元13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同样,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也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被分组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可以是小区中的所有用户,也可以是小区中的部分用户。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仅针对小区的边缘用户进行空间用户分组、资源调度以及三维波束赋形,其他用户可以依据现有的资源调度或者抗干扰方式处理,也无需与相邻小区交互其他用户的信息。或者针对所有用户进行空间用户分组、资源调度以及三维波束赋形,但是仅与相邻小区交互边缘用户涉及的用户分组情况。其中,边缘用户可以利用现有的方式确定,例如根据地理位置、信干噪比情况等,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在此优选的示例中可以减少小区间的信令开销,降低系统复杂度。
此外,为了将多天线合理的服务于各个用户分组,同时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达到减小参考信号的开销的目的,还可以对当前小区的天线阵列中的物理天线进行分组。图5示出了基于该构思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目前,基站支持1、2、4、8根发射天线配置,每种天线配置都有相应的参考信号设计图案,以便终端对每个下行物理天线都有相应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天线端口是指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不同天线端口对应于不同天线配置中不同类型参考信号的设计图案。天线端口是从接收机的角度来定义的,即如果接收机需要区分资源在空间上的差别,就需要定义多个天线端口,和物理发射天线并没有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UE来说,其接收到的某天线端口对应的参考信号就定义了相应的天线端口,尽管此参考信号可能是由多个物理天线传输的信号复合而成。其中,CRS支持多种配置,包括1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0)、2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0和1)或4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0-3),CRS按照天线端口的图样在在发射天线上被传送;CSI-RS支持多种配置,包括1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15)、2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15和16)、4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15-18)或8根发射天线(例如天线端口15-22),CSI-RS按照天线端口的图样在发射天线上被传送。具体的,CRS有以下目的:(1)下行信道质量测量;(2)下行信道估计,进而用于UE端的相干检测和解调,CRS的发送对象是小区中的所有用户,因此在利用多天线发送时需要兼顾各种版本的UE的接收能力并降低系统复杂度/发送CRS的开销。此外,如前所述的,PDCCH是用于对包括PDSCH的其他信道进行资源分配的控制信道,而PDDCH是由多个UE共享的,UE需要监听PDCCH来获知承载其数据信息的PDSCH所在的资源,因此PDCCH的发送对象包括多个用户,也需要兼顾各种版本的UE的接收能力并降低系统复杂度/发送PDCCH的开销。另一方面,在CSI-RS也用于版本10以后的UE进行下行信道估计,在例如通信系统中版本10以上的UE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多天线发送CSI-RS导致的高系统复杂度和开销进而利用本发明的天线分组方案。下面将以CRS作为参考信号的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该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5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通知单元530、以及天线分组单元560。
用户分组单元510和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分别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单元和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的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天线分组单元560根据小区发射天线的配置信息和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所确定的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当前小区配置的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这里,每个天线分组中可以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在一些示例中,该通信设备也可以不包括用户分组单元510和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天线分组单元560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天线分组,例如将所有物理天线划分为预定数目的多个天线分组,或者每个天线分组包含的物理天线数目是固定的例如8根,将n根物理天线划分为n/8个天线分组。
在又一些示例中,天线分组单元560可以首先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天线分组,然后用户分组单元510按照天线分组的数量将小区用户划分为相同数量的用户分组,每个天线分组服务于一个用户分组。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包括32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和包括64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进行分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将包括32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划分为各包括8根物理天线的天线分组61、天线分组62、天线分组63、以及天线分组64,而在图7中则将包括64根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简单地划分为各包括8根物理天线的天线分组71、天线分组72、天线分组73、天线分组74、天线分组75、天线分组76、天线分组77、以及天线分组78。
在天线分组单元560对当前小区的天线阵列进行天线分组之后,通知单元530(例如除了如前述实施例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之外)还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
具体地,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发送模式可以包括下列发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所有的天线分组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仅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只有一个固定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以及在天线阵列中固定的多个天线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
在确定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发送模式之后,当前小区的天线阵列则可以根据所述发送模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进行发送。
对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天线分组,可以从包括N根天线的该天线分组中选择出1/2/4根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而余下的N-1/N-2/N-4根天线拷贝1/2/4根天线的发送内容从而获得分集增益,或者静默余下的N-1/N-2/N-4根天线使得在这些天线上不发送任何信号。借此,即使所有的天线分组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每个天线分组中也可仅有部分天线用于发送PDCCH或/和CRS而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总体的控制信号/参考信号的能量开销。
举例来说,假如将包括8根天线1、2、…、8的某个天线分组用作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天线分组,则可以将该8根天线随机分成四个小分组例如{1,3}、{2,4}、{5,6}、以及{7,8}。若预设固定利用天线1和3来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则可以每次都通过预编码使得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信号由天线1、3发送,而余下的三个天线小组{2,4}、{5,6}、以及{7,8}中的两根天线分别拷贝天线1、3的发送内容从而获得分集增益,或者静默使得在这些天线上不发送任何信号。当然这种“固定”也可以是半静态的,一定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可以对该天线分组内的8根天线重新进行划分,由分组后的另外一个小组内的两根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一个示例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使用的发射天线数量以及使用发射分集的程度需要通知相邻小区,以便相邻小区确定自身PDCCH和CRS的发射分集使用方式,从而例如决定小区边界。
另外,对于在天线阵列中固定的多个天线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情况,举例来说,假如将包括32根天线1、2、…、32的天线阵列天线分成四个天线分组{1,3,9,10,17,18,19,20}、{2,4,11,12,21,22,23,24}、{5,6,13,14,25,26,27,28}、以及{7,8,15,16,29,40,31,32}。若预设固定利用天线1和5来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则可以每次都通过预编码使得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信号可由不同天线分组内的天线1、5发送。同样,这种“固定”也可以是半静态的,一定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由另外的若干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一个示例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使用的发射天线数量以及使用发射分集的程度需要通知相邻小区,以便相邻小区确定自身PDCCH和CRS的发射分集使用方式,从而例如决定小区边界。
另外,在用户分组单元510对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进行分组并且天线分组单元560根据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确定的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对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进行分组之后,各个天线分组可以为相应的空间用户分组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一个天线分组仅发送一个波束给每个空间用户分组中的一个用户。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彼此之间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和垂直角度的差值均应该大于预定阈值;或者,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分组用户与天线间形成连线的角度大于预定阈值。否则,需要重新进行调度。
此外,为了进行干扰协调,还可以定义激活天线分组与静默天线分组。激活天线分组会在相应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上发送波束,而静默天线分组则不会。最后,在每个空间用户分组都调度一个用户以后,如果其中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有特殊要求(比如特别的QoS或者流量需求),则可以对天线分组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波束发送方案进行调整。比如,类似PDCCH和CRS在同一个天线分组中进行发射分集传输;进一步地,在有多余的天线分组时,可以在不同天线分组中进行发射分集传输。
根据该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对当前小区配置的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进行了天线分组,其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在上述各个实施中,相邻小区可以根据收到的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调度,从而避免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除此之外,当前小区也可以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并据此对当前小区的空间用户的调度进行调整。图8示出了基于该构思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该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8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820、通知单元830、接收单元870、干扰用户确定单元880、以及调度调整单元890。
用户分组单元8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820和通知单元830分别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单元、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和通知单元的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接收单元870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干扰用户确定单元880根据接收单元870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相邻小区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调度调整单元890则根据干扰用户确定单元880所确定的结果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以及例如要求相邻小区调整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用户的调度。
具体地,如果当前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αi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αj之间的差值以及当前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βi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βj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则所述干扰用户确定单元880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用户所在的空间用户分组为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在这种情况下,调度调整单元890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包括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干扰空间用户分组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
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通知单元830还将调度调整单元890调整后本小区潜在的干扰空间用户分组及其限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关于这一点,在图8中没有具体示出。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不仅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而且能够根据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及时调整当前小区的用户的调度并将调整后的调度结果通知相邻小区,从而更加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以上各个实施例分别示出了能够实现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或者能够实现减少参考信号开销的通信设备,图9则示出了能够同时实现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和减少参考信号开销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该通信设备包括用户分组单元9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920、通知单元93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940、业务需求确定单元950、天线分组单元960、接收单元970、干扰用户确定单元980、以及调度调整单元990。
根据该实施例的用户分组单元9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920、通知单元93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940、业务需求确定单元950、天线分组单元960、接收单元970、干扰用户确定单元980、以及调度调整单元990分别与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中的用户分组单元、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通知单元、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业务需求确定单元、天线分组单元、接收单元、干扰用户确定单元、以及调度调整单元的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还能够对当前小区配置的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其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除了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还能够根据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及时调整当前小区的用户的调度并将调整后的调度结果通知相邻小区,从而更加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以上结合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方框图及其工作原理。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的具体实例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几个实施例,而是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分解、调整、以及修改,例如,可以将上面描述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与第三实施例和/或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进行组合,也可以将上面描述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进行组合,等等,这些变型实施例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以3D波束赋形为例对相关的通信设备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3D波束赋形,而是可以将本发明的相关原理和设备推广到传统的(不考虑高度)的波束赋形中以进行干扰协调。从3D(三维)简化为2D(二维)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非常容易实现的变化,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上描述中所提到的用户具体为用户所持的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移动台、或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车辆/智能设备等等。
此外,这里尚需指出的是,在以上描述中所提到的通信设备可以为通信芯片或者eNB(e-node Base)基站等等。图10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框图。
如图10所示,eNB 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010以及基站设备1020。基站设备1020和每个天线1010可以经由RF(Radio Frequency,射频)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0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0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0所示,eNB 10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010。例如,多个天线1010可以与eNB 10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0示出其中eNB 1000包括多个天线1010的示例,但是eNB 10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010。
基站设备1020包括控制器1021、存储器1022、网络接口10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025。
控制器1021可以为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0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0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0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0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0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0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
具体来说,结合上面图9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设备,例如控制器1021可以实现为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940,以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且实现为业务需求确定单元950,以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
控制器1021还可以实现为用户分组单元910,以根据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或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静态分组时,可以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动态分组时,尽量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业务负载均衡。当然,如上所述,这里也可以结合或者单独基于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来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
控制器1021也可以作为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920来使用,以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控制器1021还可以作为天线分组单元960来根据小区发射天线的配置信息和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控制器1021也可以作为通知单元930的一部分,使得通过天线1010和下面描述的无线通信接口1025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
控制器1021还可以作为接收单元970的一部分,使得通过天线1010和下面描述的无线通信接口1025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并且,控制器1021也可以实现为干扰用户确定单元980,根据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相邻小区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控制器1021还可以作为调度调整单元990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以及/或者例如要求相邻小区调整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用户的调度。
另外,如上所述,当控制器1021作为干扰用户确定单元980确定当前小区中存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时,作为调度调整单元990使用的控制器1021可以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并且作为通知单元930的一部分使用的控制器1021可以与天线1010和下面描述的无线通信接口1025协同将调整后当前小区中潜在的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及其限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描述的这些控制或者控制器1021实现为各个分立单元时所执行的功能均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
存储器1022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0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0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020连接至核心网10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0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0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例如可以将当前小区的相关信息比如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调度信息等等通知相邻小区。在此情况下,eNB 10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0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0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0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10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0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Advance(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0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0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0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Base Band)处理器1026和RF电路1027。BB处理器10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021,BB处理器10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0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0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0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0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0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0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0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026可以与eNB 10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0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027。例如,多个RF电路10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0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026和多个RF电路10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0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026或单个RF电路1027。
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既可以集成在根据图10所描述的eNB基站的控制器1021中,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通信芯片包括在根据图10所描述的eNB基站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和相关的基站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流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从步骤S1100开始,首先在步骤S1110中,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接着在步骤S1120中,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然后,在步骤S1130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之后,处理在步骤S1800结束。
这里,在当前小区中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
在步骤S1120中所确定的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同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的分组是静态分组还是动态分组;当前小区通过三维波束赋形在同一资源块上同时调度几个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用户数量;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水平角度区域和垂直角度区域;以及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所对应的调度资源。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步骤S1110、步骤S1120、以及步骤S1130中的处理分别与根据前面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设备的用户分组单元1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120、以及通知单元13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从步骤S1200开始,首先在步骤S1240中,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1250中,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
然后,在步骤S1210中,基于在步骤S1240中所测量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或在步骤S1250中所确定的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静态分组时,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动态分组时,尽量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业务负载均衡。同样,这里也可以结合或者单独基于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来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
接着,在步骤S1220中,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然后,在步骤S1230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之后,处理在步骤S1800结束。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步骤S1210、步骤S1220、步骤S1230、步骤S1240以及步骤S1250中的处理分别与根据前面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设备的用户分组单元2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220、通知单元23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240、以及业务需求确定单元25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同样,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也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从步骤S1300开始,首先在步骤S1310中,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接着在步骤S1320中,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
然后,在步骤S1360中,根据小区发射天线的配置信息和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接着,在步骤S1330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之后,处理在步骤S1800结束。
这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发送模式同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发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所有的天线分组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仅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只有一个固定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以及在天线阵列中固定的多个天线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
同样,当前小区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发送模式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进行发送。其中,对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的天线分组,从包括N根天线的该天线分组中选择1/2/4根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余下的N-1/N-2/N-4根天线拷贝1/2/4根天线的发送内容或者静默之。
在利用各个天线分组为相应的空间用户分组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时,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一个天线分组仅发送一个波束给每个空间用户分组中的一个用户。另外,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彼此之间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和垂直角度的差值均应大于预定阈值;或者,在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与天线间形成连线的角度应大于预定阈值。否则,需要重新进行调度。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步骤S1310、步骤S1320、步骤S1330、以及步骤S1360中的处理分别与根据前面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设备的用户分组单元5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520、通知单元530、以及天线分组单元56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同样,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对当前小区配置的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进行了天线分组,其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4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从步骤S1400开始,首先在步骤S1410中,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接着在步骤S1420中,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然后,在步骤S1430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
接着,在步骤S1470中,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1480中,根据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相邻小区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然后,在步骤S1490中,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以及/或者例如要求相邻小区调整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用户的调度。之后,处理在步骤S1800结束。
在步骤S1480中,如果当前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αi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αj之间的差值以及当前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βi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βj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用户所在的空间用户分组为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490中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时,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
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在步骤S1490中对当前小区的用户的调度调整后,还将调整后当前小区中潜在的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及其限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关于这一点,在图14中也没有具体示出。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步骤S1410、步骤S1420、步骤S1430、步骤S1470、步骤S1480以及步骤S1490中的处理分别与根据前面第四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设备的用户分组单元8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820、通知单元830、接收单元870、干扰用户确定单元880、以及调度调整单元89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而且能够根据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及时调整当前小区的用户的调度并将调整后的调度结果通知相邻小区,从而更加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15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从步骤S1500开始,首先在步骤S1540中,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1550中,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QoS)需求。
然后,在步骤S1510中,基于在步骤S1540中所测量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或在步骤S1550中所确定的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静态分组时,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在进行动态分组时,尽量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业务负载均衡。类似地,这里也可以结合或者单独基于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来对用户进行静态分组和/或动态分组。
接着,在步骤S1520中,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然后,在步骤S1560中,根据小区发射天线的配置信息和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接着,在步骤S1530中,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
然后,在步骤S1570中,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1580中,根据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相邻小区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接着,在步骤S1590中,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以及/或者例如要求相邻小区调整对当前小区造成干扰的用户的调度。之后,处理在步骤S1800结束。
同样,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如果在步骤S1580中确定当前小区中存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则在步骤S1590中,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同时将调整后当前小区中潜在的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及其限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关于这一点,在图15中也没有具体示出。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步骤S1510、步骤S1520、步骤S1530、步骤S1540、步骤S1550、步骤S1560、步骤S1570、步骤S1580以及步骤S1590中的处理分别与根据前面第四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设备的用户分组单元910、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920、通知单元930、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940、业务需求确定单元950、天线分组单元960、接收单元970、干扰用户确定单元980、以及调度调整单元990中的处理类似,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从而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还能够对当前小区配置的天线阵列中的多个物理天线进行天线分组,其能够复用Rel-12以前的导频设计,从而减少参考信号的开销。
根据该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除了能够及时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通知相邻小区,还能够根据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及时调整当前小区的用户的调度并将调整后的调度结果通知相邻小区,从而更加便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并有利于优化网络调度。
以上结合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流程。但是,这里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实例也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几个实施例,而是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分解、调整、以及修改,例如,可以将上面描述的第七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与第八实施例和/或第九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行组合,也可以将上面描述的第八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与第九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行组合,等等,这些变型实施例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运行程序,而且也可以通过多个处理器运行程序的方式来实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还可以通过包括在通信设备中的电路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来实现。
此外,显然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可以以存储在各种机器可读的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方式实现。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将存储有上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设备中的计算机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PU)读出并执行上述程序代码。此时,只要该系统或者设备具有执行程序的功能,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程序,并且该程序也可以是任意的形式,例如,目标程序、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或者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程序等。
上述这些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存储器和存储单元,半导体设备,磁盘单元例如光、磁和磁光盘,以及其它适于存储信息的介质等。
另外,计算机通过连接到因特网上的相应网站,并且将依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下载和安装到计算机中然后执行该程序,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此外,这里尚需指出的是,上述装置中各个组成部件可以通过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的方式进行配置。配置可使用的具体手段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6所示的通用计算机16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
图16为其中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在图16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6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6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6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6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603中,还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6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 1601、ROM 1602和RAM 1603经由总线16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605也连接到总线16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605:输入部分16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6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6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6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6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6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605。可拆卸介质16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6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6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6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6中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611。可拆卸介质16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Compact Disk)-ROM)和数字通用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Mini Disk)(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602、存储部分16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所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27)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户分组单元,配置为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
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
通知单元,配置为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
干扰用户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
调度调整单元,配置为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
其中,所述当前小区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用户的分组是静态分组还是动态分组;
当前小区通过三维波束赋形在同一资源块上同时调度几个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用户数量;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需求;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水平角度区域和垂直角度区域;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所对应的调度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空间位置信息测量单元,配置为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分组单元基于空间位置信息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用户分组单元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以对所述用户进行静态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业务需求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需求;以及
其中,所述用户分组单元基于空间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动态分组,以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业务负载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天线分组单元,配置为根据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
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通知单元还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以及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的发送模式包括下列发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有的天线分组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仅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只有一个固定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以及
在天线阵列中固定的多个天线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阵列根据所述发送模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进行发送;以及
对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的天线分组,从包括N根天线的该天线分组中选择1/2/4根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余下的N-1/N-2/N-4根天线拷贝1/2/4根天线的发送内容或者静默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
各个天线分组为相应的空间用户分组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以及
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一个天线分组仅发送一个波束给每个空间用户分组中的一个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彼此之间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和垂直角度的差值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与天线之间所形成的连线间的角度大于预定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如果当前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当前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则所述干扰用户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用户所在的空间用户分组为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调度调整单元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知单元还将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及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
14.一种基站,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所述的通信设备。
15.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
确定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及
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以辅助小区间的干扰协调,
其中,所述当前小区配置有包含多个物理天线的天线阵列以实现三维波束赋形,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相邻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
根据所接收的相邻小区的分组配置信息确定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以及
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用户的分组是静态分组还是动态分组;
三维波束赋形在同一资源块上同时调度几个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用户数量;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需求;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的水平角度区域和垂直角度区域;
每一个空间用户分组所对应的调度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上行信道探测信息和/或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三维波束赋形空间用户的空间位置信息,
其中,基于空间位置信息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将处于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预定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区域内的用户划分为一个空间用户分组以对所述用户进行静态分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户的业务需求,所述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量和/或服务质量需求;以及
其中,基于空间位置信息将当前小区的三维波束赋形空间中的用户分组为多个空间用户分组还包括,基于空间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业务需求对用户进行动态分组,以使得各个动态分组内的用户彼此空间位置接近并且各个动态分组间业务负载均衡。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的分组配置信息将所述多个物理天线划分为多个天线分组;
其中,每个天线分组中包括N根天线,N=2n,n为非负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通知相邻小区当前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在所述天线阵列上的发送模式,
其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的发送模式包括下列发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有的天线分组都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仅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只有一个固定的天线分组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以及
在天线阵列中固定的多个天线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模式对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进行发送,
其中,对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的天线分组,从包括N根天线的该天线分组中选择1/2/4根天线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公共参考信号,余下的N-1/N-2/N-4根天线拷贝1/2/4根天线的发送内容或者静默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利用各个天线分组为相应的空间用户分组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其中,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一个天线分组仅发送一个波束给每个空间用户分组中的一个用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彼此之间的水平角度的差值和垂直角度的差值均大于预定阈值;或者,在同一块时频资源上同时调度到的不同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与天线之间所形成的连线间的角度大于预定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如果当前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水平角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当前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和相邻小区的用户的垂直角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用户所在的空间用户分组为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调整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的调度包括重新调度并保证本次调度不会在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中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上调度到当前小区的用户。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将当前小区中对相邻小区造成干扰的空间用户分组及其使用的调度资源通知相邻小区。
CN201410309377.5A 2014-07-01 2014-07-01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1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9377.5A CN105471487B (zh) 2014-07-01 2014-07-01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EP15814415.4A EP3166232A4 (en) 2014-07-01 2015-06-25 Communications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PCT/CN2015/082320 WO2016000556A1 (zh) 2014-07-01 2015-06-25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US15/321,822 US10484839B2 (en) 2014-07-01 2015-06-25 Communications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US16/581,760 US11128992B2 (en) 2014-07-01 2019-09-25 Communications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9377.5A CN105471487B (zh) 2014-07-01 2014-07-01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1487A CN105471487A (zh) 2016-04-06
CN105471487B true CN105471487B (zh) 2020-07-24

Family

ID=5501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937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1487B (zh) 2014-07-01 2014-07-01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484839B2 (zh)
EP (1) EP3166232A4 (zh)
CN (1) CN105471487B (zh)
WO (1) WO2016000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1487B (zh) * 2014-07-01 2020-07-2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US9917628B2 (en) * 2015-01-16 2018-03-13 RF DSP Inc. Beamforming in a MU-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lays
CN106877993B (zh) * 2015-12-11 2020-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0027385B2 (en) * 2015-12-23 2018-07-17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destin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6961401B (zh) * 2016-01-11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972878A (zh) * 2016-01-13 2017-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581530B2 (ja) * 2016-03-11 2019-09-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
JP2019517182A (ja) 2016-04-20 2019-06-20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ダウンリンク同期
EP3446515B1 (en) 2016-04-20 2020-12-02 Convida Wireless, LLC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ing
EP3446425B1 (en) 2016-04-20 2024-02-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hysical channels in new radio
WO2017184865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KR20220141916A (ko) 2016-05-11 2022-10-20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새로운 라디오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
US10306671B2 (en) 2016-06-15 2019-05-28 Convida Wireless, Llc Grant-less operations
WO2017218785A1 (en) 2016-06-15 2017-12-21 Convida Wireless, Llc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US10904784B2 (en) * 2016-06-15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porting and scheduling in multicarrier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WO2017218794A1 (en) 2016-06-15 2017-12-21 Convida Wireless, Llc Upload control signaling for new radio
CN105848097B (zh) * 2016-06-23 2019-03-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d2d下基于信道相关性的用户群组划分方法
WO2018031875A1 (en) 2016-08-11 2018-02-15 Convida Wireless, Llc Beamforming sweeping and training in a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KR102465448B1 (ko) * 2016-09-07 2022-11-08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46266B (zh) * 2016-09-18 2022-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频资源空分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011656B (zh) * 2016-10-28 2021-01-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系统及其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9891772B (zh) 2016-11-03 2022-10-04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Nr中的帧结构
FR3064856B1 (fr) 2017-04-04 2020-03-20 Thales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spatiale pour des services iot et systemes spatial de tele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ant
CN109246743B (zh) * 2017-04-28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10237754B1 (en) * 2017-05-12 2019-03-19 Sprint Spectrum L.P.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wireless networks
CN108880641B (zh) * 2017-05-16 2022-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JP6666308B2 (ja) * 2017-06-26 2020-03-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置局設計方法
CN109495152A (zh) * 2017-09-13 2019-03-19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US10524266B2 (en) 2017-10-20 2019-12-31 Google Llc Switch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ithin a spectrum based on network load
CN111543097B (zh) * 2017-11-15 2023-12-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波束管理
US10779303B2 (en) 2017-12-12 2020-09-15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608721B2 (en) 2017-12-14 2020-03-31 Google Llc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US10868654B2 (en) * 2017-12-15 2020-12-15 Google Llc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of a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
US11246143B2 (en) 2017-12-15 2022-02-08 Google Llc Beamforming enhancement via strategic resource utilization
US10375671B2 (en) 2017-12-22 2019-08-06 Google Llc Paging with enhanced beamforming
CN110138519A (zh) 2018-02-02 2019-08-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51847B2 (en) 2018-03-28 2022-02-15 Google Llc User device beamforming
CN108566622B (zh) * 2018-04-23 2020-09-01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noma分簇方法
CN112154710B (zh) * 2018-05-25 2024-04-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CN112640327B (zh) 2018-09-10 2024-04-0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快速波束跟踪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20068251A1 (en) 2018-09-27 2020-04-02 Convida Wireless, Llc Sub-band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s of new radio
CN112805933A (zh) * 2018-09-28 2021-05-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用户协调
CN109194375B (zh) * 2018-11-08 2021-03-23 东南大学 Fd-mimo多小区下行干扰协调方法
CN111132232B (zh) * 2020-01-02 2022-10-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智能接收5g nr rlc umd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50064A (zh) * 2020-07-17 202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节点和存储介质
US11690137B2 (en) * 2020-09-09 2023-06-27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ultiple-layer wireless station implementations and management
WO2022082541A1 (en) * 2020-10-21 2022-04-2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apacity boosting based on airborne platfor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91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协同多小区干扰抑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7217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KR20110015316A (ko) * 2009-08-07 2011-02-1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멀티 셀 환경에서의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를 동작시키는 방법
CN103095355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块分组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97117A (ko) * 2012-02-23 2013-09-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방법
WO2013152490A1 (en) * 2012-04-12 2013-10-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hree-dimensional beamform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2472A1 (en) * 2004-05-27 2005-12-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control channel beams and managing high volume user coverage areas
US8078185B2 (en) * 2009-03-31 2011-12-13 Intel Corporation User group-based adaptive soft frequency reuse method to mitigate downlink interference for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US8248943B2 (en) * 2009-12-21 2012-08-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suring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groups
US10187758B2 (en) * 2009-12-29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hared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KR101606803B1 (ko) * 2010-04-29 2016-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CN103125142B (zh) * 2010-05-07 2016-01-20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为移动实体的群组实施共同服务质量
JP5066594B2 (ja) * 2010-07-27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483306A (en) * 2010-09-06 2012-03-07 Fujitsu Ltd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ter-group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to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CN103178882B (zh) * 2011-12-23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3d mimo下倾角调整方法、装置及基站
GB2507782B (en) * 2012-11-09 2015-01-21 Broadcom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JP6216059B2 (ja) * 2013-07-30 2017-10-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部分アンテナアレイベースの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のための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報告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9344159B2 (en) * 2013-10-09 2016-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multi-cell clustering for downlink com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684700B (zh) 2013-12-31 2017-05-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联合码本集的3d mu‑mimo预编码方法
EP3095288A1 (en) * 2014-01-17 2016-11-23 Idac Holding, Inc.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CN103780347B (zh) 2014-01-23 2016-10-26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3d-mimo码本设计的多用户调度传输方法
KR102344081B1 (ko) * 2014-05-23 2021-12-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71487B (zh) * 2014-07-01 2020-07-2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91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协同多小区干扰抑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7217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KR20110015316A (ko) * 2009-08-07 2011-02-1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멀티 셀 환경에서의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를 동작시키는 방법
CN103095355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块分组波束赋形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97117A (ko) * 2012-02-23 2013-09-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대규모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통신 방법
WO2013152490A1 (en) * 2012-04-12 2013-10-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hree-dimensional beamform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6232A1 (en) 2017-05-10
US11128992B2 (en) 2021-09-21
CN105471487A (zh) 2016-04-06
US20200021951A1 (en) 2020-01-16
US20170134913A1 (en) 2017-05-11
EP3166232A4 (en) 2017-11-29
WO2016000556A1 (zh) 2016-01-07
US10484839B2 (en)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1487B (zh)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US10932252B2 (en) Receiver device, transmitter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11632153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TWI692268B (zh) 用於車輛到車輛通訊的基於位置和先聽後排程的資源配置
JP586761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601585B1 (ko) 다운링크 CoMP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제어 시그널링
CN104285466A (zh) 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无线电链路监视
EP3079396B1 (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038827A (ko) 인터레이싱된 fdm 업링크 dmrs를 위한 시그널링
JP5902916B2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306022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orthogonal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s with resource block reuse in a single cell
JP2013098947A (ja)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