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4710B -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 Google Patents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4710B
CN112154710B CN201880093795.1A CN201880093795A CN112154710B CN 112154710 B CN112154710 B CN 112154710B CN 201880093795 A CN201880093795 A CN 201880093795A CN 112154710 B CN112154710 B CN 112154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imo
neighbor base
area
neighb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37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4710A (zh
Inventor
朱怀松
肖磊
张翼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215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4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4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110);以及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120)。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在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130),以及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160)。

Description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方法和控制器,以及M-MIMO基站本身。本公开还涉及被配置成执行用于管理M-MIMO基站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指用于使用多个传送和接收天线来增加无线电链路容量的方法。与可以在通信网络基站处实现的标准MIMO相比,大规模MIMO使用非常大数量的服务天线,每个服务天线可以完全相干和自适应地操作。M-MIMO基站中的附加天线允许非常窄的波束成形,将传输信号能量聚焦到高度集中的空间区域,而几乎没有干扰泄漏。与传统的非M-MIMO基站相比,这种高集中度带来了吞吐量和能量效率的显著改进,特别是当与许多用户设备(UE)(其可以是数十或数百个)的同时调度组合时。大规模MIMO的另一个益处是有可能提供如图1中所示的多用户MIMO(MU-MIMO)。根据MU-MIMO,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UE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和/或时间资源同时接入网络,其中M-MIMO基站向UE提供渐近正交的信道。
从而,大规模MIMO能显著地增加小区容量。然而,由于复杂的无线电和数字硬件设计导致的高资本支出(CAPX),以及由于安装和维护这样大量的天线的困难导致的高运营支出(OPEX),对M-MIMO基站的大规模安装或升级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不是可行的。反而,设想网络运营商将在密集的城市环境和需要高容量覆盖的其它区域中持续优先安装M-MIMO,或将现有基站升级为M-MIMO。因此,未来的无线电接入网将持续看到M-MIMO和传统的非M-MIMO多天线基站共存,如图2中所示。
在包括M-MIMO和非M-MIMO基站两者的无线电接入网中,为了最有效地利用由M-MIMO基站提供的附加容量,对M-MIMO或非M-MIMO基站进行UE的适当分配是重要的。例如,期望的是,将具有高业务要求的UE分配给M-MIMO基站,其能比非M-MIMO邻居更容易适应这些要求。
在小区选择、重新选择和切换过程期间,UE到基站的分配由3GPP标准管理。一般来说,要求UE监测一个或多个小区特定参考信号,诸如4.5G中的小区参考信号,并根据监测结果来选择或协助基站选择最适当的小区。这可以涉及例如选择对应于最强接收参考信号的小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由所有基站传送,并且可以在小区覆盖区内以相等的分布而被广播,或者可以被波束成形。如果网络运营商希望使用M-MIMO基站来吸收附加的业务,例如利用其附加的容量,并且因此使相邻的非M-MIMO基站缓解(relieve),则它必须因此增加接收具有高信号强度的M-MIMO小区参考信号的UE的数量。
简单地增加M-MIMO基站处的广播参考信号的传输强度既在附加需要的传输功率方面是昂贵的,又由于广播信道能量的相等空间分布而是效率低下的。然而,与业务信道相比,广播信道具有显著更小的波束成形粒度,这意味着M-MIMO基站不能在广播信道上提供相同的信号强度,在广播信道上传送参考信号,如在业务信道上将可能的那样,该业务信道可能被用于服务UE并缓解非M-MIMO邻居上的负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面讨论的挑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控制器、基站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以及获得对与邻居基站相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负载状况的通知可以通知邻居基站处的高负载状况,该状况可以例如基于在邻居基站内应用的阈值来标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通知可以通过X2接口接收,并且例如可以是如在3GPP TS 36.423版本15.1.0中所指定的负载信息消息。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可以包括可以用于与邻居基站通信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信道。这样的信道的示例可以包括公共、广播、多播、专用、共享和/或随机接入信道。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定义“区域”的维度可以是实现相关的,并且可以由基站的运营商来设置。在一些示例中,区域可以由包括信号的到达方向(Do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以及距M-MIMO基站的距离来定义。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示例,建立业务集中度的方式以及集中度的阈值级别也可以是实现特定的。在一个示例中,集中度可以被建立为从区域内始发的总测量业务的百分比。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可以包括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上行链路(UL)资源的测量。根据本公开的示例,UL资源的示例可以包括长期演进网络中的PRACH、PUSCH和/或PUCCH信道,以及下一代网络中的NPRACH。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可以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获得的测量可以包括接收功率密度和/或接收信号质量,诸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使M-MIMO基站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和/或接收由M-MIMO基站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的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确定在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可以包括获得已经获得测量的信号的到达方向(DoA)。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可以包括:基于所获得的测量来估计距所测量信号始发的所述M-MIMO基站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可以包括:生成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在其它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例如从生成空间分布的功能或节点获得空间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可以包括:为了所述确定的目的,从考虑中排除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其信号参数低于覆盖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覆盖阈值可以包括由所述邻居基站设置的目标信号参数值,所述目标信号参数值偏移代表所述M-MIMO基站的覆盖范围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该参数可以是例如信号功率或信号质量,诸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可以包括:相对于与邻居基站关联的UL资源上的总业务确定UL业务集中度。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可以例如通过将来自区域内的业务建立为总UL业务的百分比来确定集中度。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可以包括在从邻居小区转移到M-MIMO小区之后,所确定区域内的装置被预测要经历至少一个服务质量(QoS)参数的改进。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满足所述条件:为由所述邻居基站为接收UL信号而设置的信号参数建立目标值;为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并且在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资源上的UL信号建立参数的值;以及如果为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所建立的参数的值大于由所述邻居基站设置的所述目标值,则确定满足所述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示例QoS参数可以包括接收功率密度和接收信号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可以包括转移参数超过转移阈值。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转移参数可以是表示邻居小区负载、所确定区域中的业务集中度和/或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对M-MIMO基站小区边缘性能的预测影响中的至少一个的值的加权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使参考信号在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的传输功率增加;和/或操纵应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波束成形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操纵应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波束成形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形成新波束;从波束候选组内选择朝向所确定区域具有最大覆盖的波束。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从所述邻居基站接收到负载状况的通知之后,检查所述邻居基站是否是M-MIMO基站,并且如果所述邻居基站是M-MIMO基站,则中止所述方法的剩余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监测所确定区域的持续存在和位置;监测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以及只要所确定区域持续存在并且负载转移的条件持续被满足,就持续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所采取的措施可以适于考虑到所确定区域的位置改变。例如,当所确定区域的位置改变时,可以相应地更新增加的传输功率的方向,和/或可以选择或形成新的波束来向新的位置提供更好的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前述方面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根据本公开前述方面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该载体包括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根据本公开前述方面的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并且存储器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使得控制器可操作以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并且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操作以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操作以: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控制器可以进一步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前述方面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并且获得对与邻居基站相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适于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适于: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控制器可以适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前述方面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M-MIMO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使得M-MIMO基站可操作以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并且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MIMO基站进一步可操作以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MIMO基站进一步可操作以: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M-MIMO基站可以进一步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前述方面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M-MIMO基站适于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并且获得对与邻居基站相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MIMO基站进一步适于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MIMO基站进一步适于: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M-MIMO基站适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前述方面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更清楚地显示可以如何实施它,现在将通过示例参考以下附图,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单用户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
图2图示了包括共存的大规模MIMO和传统的多天线基站的网络演进;
图3图示了相邻M-MIMO和非M-MIMO基站的覆盖区;
图4是图示用于管理M-MIMO基站的方法中的过程步骤的流程图;
图5a和5b是图示用于管理M-MIMO基站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中的过程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可以作为图5a和5b的方法的一部分执行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7a和7b图示了相邻的M-MIMO和非M-MIMO基站的覆盖区;
图8图示了控制器的示例中的功能单元;
图9图示了M-MIMO基站的示例中的功能单元;
图10示意性地图示了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电信网络;
图11是主机计算机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基站与用户设备通信的一般化框图;以及
图12至15是图示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根据该方法,M-MIMO基站可以吸收来自非M-MIMO邻居基站的业务。触发这样的负载转移的情况可以确保,仅当非M-MIMO邻居处的业务状况使得M-MIMO基站由于其高容量而可以提供显著的缓解时,执行负载转移。如下面参考图4和5a所详细讨论的,这样的情况包括在非M-MIMO邻居小区覆盖区中存在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
图3图示了包括单个M-MIMO基站4和两个非M-MIMO邻居基站6、8的通信网络2的一部分。在M-MIMO基站4的覆盖区10内是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12,在图中被称为“热点”。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热点是指至少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内的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定义热点的业务集中度是当与在该地理区域所位于的小区覆盖区内始发和/或终止的总业务量相比时在热点的特定地理区域内始发和/或终止的业务量。因此,热点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在该热点内可能发现高集中度的UE。虽然高UE集中度可能与热点重合,例如在体育或文化活动结束时在大型体育场或其它场馆中,但情况不一定如此。在其它示例中,热点可能由于相对小数量的UE而出现,其中很大比例的UE正在生成大量业务。这样的状况可以例如在咖啡馆、公共建筑物或公共汽车或火车站中生成,其中UE的总数可能不是特别大,但是所存在的高比例的UE可能正在生成大的业务量,例如由于他们的用户流式传输多媒体内容、执行视频呼叫、在线游戏或进行生成高业务量的其它活动。
仍然参考图3,M-MIMO基站4很好地适于服务其覆盖内的热点12,这是由于当与其非M-MIMO邻居相比时它的高容量。然而,热点16也存在于非M-MIMO邻居6的覆盖区14中。该热点16在非M-MIMO邻居16上放置了显著的负载,并且将期望通过将热点16内的UE转移到由M-MIMO基站4服务来使M-MIMO基站4能够接管该负载中的一些,而不管它们在非M-MIMO邻居6的覆盖区内的位置如何。
如上面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讨论的,基于对一个或多个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监测来进行UE到基站的分配。在决定UE应该连接到哪个基站时,没有对于考虑单个基站的性质的规定。简单地增加由M-MIMO小区广播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有效地增加其小区覆盖区,是非常昂贵且低效的,因为生成高业务负载并因此适合转移的UE被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此外,高业务负载的区域本质上是暂时性的,并且可能出现、消失和/或改变位置,例如当一组用户移动通过小区覆盖区时。因此,在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中触发UE切换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是可动态配置的,并且能够适应该区域改变的位置。本公开的各方面使得能够动态管理由M-MIMO基站对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中的UE的目标接管,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
图4是图示用于管理M-MIMO基站的方法100中的过程步骤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可以由控制器来执行,该控制器可以是物理设备,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是虚拟化网络功能。控制器可以位于M-MIMO基站内,或者可以位于与M-MIMO基站通信的单独节点或设备内。在一些示例中,作为虚拟化网络功能的控制器可以被托管在数据中心中运行的虚拟机上。参考图4,方法100包括:在第一步骤110,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该方法然后包括:在步骤120,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所述方法然后包括:在步骤130,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如在步骤140和150所确认的,则所述方法包括:在步骤160,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装置可以包括适合于连接到通信网络的任何装置。这样的装置的示例包括无线装置、移动终端、用户设备等。
图4的方法100使得M-MIMO基站能够在具有超过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中触发装置的切换,该区域位于要由M-MIMO基站服务的相邻非M-MIMO小区中。出于以下讨论的目的,具有超过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被称为具有“高”业务集中度的区域。M-MIMO基站的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切换是通过以下方式触发的:利用参考信号具体地以邻居小区的覆盖区内的发现区域为目标,该参考信号朝向该区域传送,具有足够高的信号强度,以根据现有小区选择和切换过程引起切换。参考信号必须以精确的信号强度传送,以便由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接收,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来触发切换,这将取决于在任何给定时间的具体情况。这样的情况可以包括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大小、相对于M-MIMO基站的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位置、干扰源或可能抑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的其它障碍等。通过以足够信号功率的参考信号强度的传输为目标,以将切换转移到所发现的高集中度区域,方法100的示例使得M-MIMO基站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通过优先接管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的服务)向非M-MIMO邻居提供负载缓解,并且不招致在其整个覆盖区上增加广播参考信号强度的附加费用。
图5a和5b是图示用于管理M-MIMO基站的另一方法200中的过程步骤的流程图。方法200示出了可以如何实现和补充方法100中的步骤以提供上面讨论的和附加的功能性的一个示例。关于上面讨论的方法100,在一些示例中,方法200可以由控制器来执行,该控制器可以是物理设备,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是虚拟化网络功能。
参考图5a,方法200包括:在第一步骤210,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在一些示例中,该通知可以通知例如基于在邻居基站内应用的阈值而标识的邻居基站处的高负载状况。通知可以通过X2接口接收,并且例如可以是如在3GPP TS 36.423中所指定的负载信息消息。下面呈现的抽象语法摘录取自3GPP TS 36.423,并且示出了UL干 扰过载指示信息元素(IE)、UL高干扰指示IE和相对窄带Tx功率(RNTP)IE,它们可以被用于传达有关发送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信息。
在步骤212,方法200包括检查已经发送了负载状况指示的邻居基站本身是否是M-MIMO基站。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在步骤212为是),则该方法包括:在步骤214,中止该方法的剩余步骤。在步骤212和214执行的检查和条件中止可以确保方法200的示例仅在M-MIMO基站和非M-MIMO邻居之间执行。这避免了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在经历高负载状况并根据本公开示例操作的两个M-MIMO基站之间连续转移的情形的可能性。M-MIMO基站的运营商可以配置检查步骤212,以确保方法200的示例仅相对于特定非M-MIMO邻居执行。
在步骤220,方法200包括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可以包括可以由装置用于与邻居基站通信或者由邻居基站用于与装置通信的任何通信资源。这样的资源可以包括共享或公共资源以及对邻居基站特定的专用资源。在一些示例中,通信资源可以是与邻居基站关联的上行链路(UL)资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与下行链路(DL)资源相反,通过获得对与非M-MIMO邻居关联的UL资源的测量,可以更准确地标识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也称为热点。虽然在热点中也可能经历繁重的下行链路(DL)业务,但是由于基站需要的来自装置的反馈ACK或NACK消息,这样的业务将可能在UL中被镜像。此外,为了支持DL性能,基站通常将触发装置发送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探测信号,这些信号自然将在UL上发送。与热点中可能高或者可能不高的DL业务相比,高UL业务总是将在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生成,这是由于使用UL业务信道以供上传UL数据,以及还由于使用UL信道以供发送装置接入网络所需的请求,诸如调度请求(SA)和随机接入请求(RA)。可以与非M-MIMO邻居关联并且可以获得其测量的UL资源的示例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LTE中的用于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上行链路探测信道和/或下一代网络中的窄带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可以获得的测量的示例包括接收功率密度和接收信号质量(SINR)。
如图5a所示,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步骤220a,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这可以是方法200由位于M-MIMO基站内的控制器执行或者由M-MIMO基站内的其它处理软件或功能性执行的示例中的情况。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的过程还可以或备选地包括:在步骤220b,使M-MIMO基站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例如如果执行该方法的控制器位于M-MIMO基站之外单独节点中,或者作为虚拟化网络功能。在又一些另外的示例中,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步骤220c,接收由M-MIMO基站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的测量。这可以是方法200由位于M-MIMO基站之外单独节点中的控制器执行或者作为虚拟化网络功能执行的示例中的情况。
在步骤230,方法200包括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如上面所讨论的,业务集中度是指当与在该地理区域所位于的小区覆盖区内始发和/或终止的总业务量相比时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始发和/或终止的业务量。在UL资源上获得测量的方法200的示例中,集中度可以是指当与在非M-MIMO邻居的覆盖区内始发的UL业务的总量相比时在该区域内始发的UL业务量。在一些示例中,该集中度可以被表示为总(UL)业务的百分比,或者以其它方式表示。
如步骤230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确定步骤230可以包括获得已经获得测量的信号的到达方向DoA。DoA可以由M-MIMO基站基于在M-MIMO基站的多个不同天线处获得的测量进行估计。如步骤230b中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确定步骤230可以包括基于所获得的测量来估计距测量信号始发的M-MIMO基站的距离。组合的DoA和距离可以使得所测量UL信号的起源的地理位置能够被估计。该信息可以便于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的生成。这样的空间分布可以作为该方法的一部分来生成,如步骤230c所示,或者可以在别处生成,并被提供给执行该方法的实体。在这样的示例中,DoA和距离估计信息可以被提供给另一个实体,以便于空间分布的生成。
区域的精确定义以及定义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集中度的阈值级别的设置可以是实现特定的。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运营商可以配置可构成区域的DoA夹角和估计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且可以设置集中度阈值级别。在其它示例中,区域定义和阈值集中度级别可以是相互依赖的,并且例如可以在分析空间分布之后建立。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执行聚类分析或其它数据分析,以使得能够标识高集中度区域,并且可以应用对区域大小和集中度阈值级别的可配置限制作为该分析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任何确定的区域定位足够靠近M-MIMO基站,使得M-MIMO基站可以接管该区域中的装置的服务,方法200可以包括:为了确定步骤230的目的,从考虑中排除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其信号参数低于覆盖阈值,如步骤230d所示。该覆盖阈值可以被计算为由邻居基站设置的参数的目标值,该参数偏移代表M-MIMO基站的覆盖范围的值,如步骤230e所示并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信号参数例如可以是信号功率或信号质量,诸如SINR。
将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UL传输,服务基站将在服务基站的接收天线处把装置的UE的传输功率限制到期望的或合理的级别。这可以包括将装置的传输功率限制为保证服务基站接收功率密度恒定为某个阈值,或者服务基站接收质量(SINR)恒定为某个阈值。由邻居基站针对邻居基站处的接收信号功率或质量设置的保证值或目标值可以由M-MIMO基站获得。M-MIMO基站可以偏移这个目标值,以考虑其潜在的更大覆盖区,并且然后可以使用所得到的值作为信号的截止值(cut off),以将标识高业务集中度区域考虑进去。从而,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排除信号参数(功率或质量)小于覆盖阈值情况下接收的信号,其中:
信号参数的覆盖阈值=由非M-MIMO邻居设置的目标值–偏移
现在参考图5b,如果确定不存在高业务集中度(超过阈值)的区域(在步骤240为否),则该方法进行到步骤242并中止剩余步骤。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将增加强度的参考信号定向到的特定区域,并且因此与“热点”能被M-MIMO基站接管的情形相比,M-MIMO小区尝试接管非M-MIMO邻居的负载中的一些负载的成本太高,而不能证明将被给予非M-MIMO邻居的更有限的益处是有理的,因此,以对于M-MIMO基站的在热点方向上小区参考信号强度的目标增加的降低成本,向非M-MIMO邻居给予显著的容量缓解。
如果确定存在高业务集中度(超过阈值)的区域(在步骤240为是),则该方法进行到步骤250,在其中考虑负载转移条件。从而,负载转移条件对剩余方法步骤的进行施加了附加条件。负载转移条件的详细示例如图6所示。负载转移条件可以由网络运营商配置,以确保要切换的装置的服务质量被维持,和/或运营商服务优先级被尊重。在一个示例中,负载转移条件可以确保,如果根据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措施可以预测到,这些装置将从M-MIMO基站接收到至少与它们当前正在从邻居基站接收的服务级别相同的服务级别,则M-MIMO基站仅寻求接管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的服务。这个的示例在图6的左手边分支中示出。根据该示例,在步骤251,该方法包括为由所述邻居基站为接收UL信号而设置的信号参数建立目标值。然后,该方法包括,在步骤252,为在M-MIMO基站处接收的并且在与邻居基站关联的资源上的UL信号建立参数值,并且在步骤253,如果为在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所建立的参数值大于由邻居基站设置的目标值,则确定满足负载转移条件。信号参数例如可以是信号功率或信号质量。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6的右手边分支所示,负载转移条件可以确保由非M-MIMO邻居和M-MIMO基站两者提供的服务的运营商优先级被尊重。根据该示例,在步骤254,可以生成转移参数,并且如果转移参数超过转移阈值,则在步骤255,确定满足负载转移的条件。转移参数可以是表示包括邻居小区负载、所确定区域中的业务集中度和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对M-MIMO基站小区边缘性能的预测影响的一系列因素的值的加权组合。以上面列出的因素为例,所确定区域中的邻居小区负载和业务集中度的加权组合可以使得能够作出平衡的决定,使得例如如果邻居小区正经历极其繁重的负载状况,则M-MIMO基站可以接管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的服务,即使该区域中的业务集中度仅刚刚超过集中度阈值。这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应用于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对M-MIMO基站小区边缘性能的预测影响的第三因素的加权来平衡。以这样的方式,例如如果运营商已将M-MIMO基站的小区边缘吞吐性能置为高优先级,那么M-MIMO基站可以仅在区域中的业务集中度极高(显著超过集中度阈值)的情况下接管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的服务。从而,网络运营商可以防止或减少接管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的可能性,如果这样的接管将损害M-MIMO基站的小区边缘吞吐量性能的话。应用于三个因素中的每个因素的加权可以确保对M-MIMO基站和非M-MIMO邻居两者中的小区性能的运营商优先级被尊重。在一些示例中,负载转移条件可以包括上面讨论的示例中的两个示例,使得仅当在步骤253和步骤255都作出肯定确定时,认为负载转移条件被满足。
再次参考图5b,如果负载转移条件不满足,则该方法进行到步骤242并中止所有剩余的方法步骤。如果满足负载转移条件(在步骤250为是),则该方法进行到步骤260,并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如上面参考图4所讨论的,参考信号必须以精确的信号强度传送,以便由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接收,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来触发切换,这将取决于在任何给定时间的具体情况。这样的情况可以包括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大小、相对于M-MIMO基站的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位置、干扰源或可能抑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的其它障碍等。所要求的信号强度可以由执行该方法的实体来估计,或者由另一个实体来估计,和/或可以使用反馈,使得当在所确定区域内的装置切换开始时,确定已经实现了适当的信号强度。
如步骤260a所示,步骤260可以通过使参考信号在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的传输功率增加来实现。这可以取决于在M-MIMO基站中应用的传输控制逻辑以变化的精度来实现,但是可以导致包括所确定区域的扩展覆盖区,如图7a中的覆盖区18所示。传输功率的增加可以持续直到预定义的最大阈值,该阈值可以由网络运营商根据操作优先级和/或限制来配置。在其它示例中,如图5b的步骤260b所示,步骤260可以通过操纵应用于参考信号传输的波束成形过程来实现。这样的操纵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在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形成或添加新的波束,或者从波束候选组内选择朝向所确定区域具有最大覆盖的波束。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操纵可以比仅仅在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增加传输功率更有效,并且可导致包括所确定区域的扩展覆盖区,如图7a中的覆盖区20所示。将领会,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用波束成形和增加传输功率的组合来实现期望的传输信号强度。
方法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步骤270监测所确定区域的持续存在和位置,以及在步骤280监测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步骤290,只要所确定区域持续存在并且负载转移的条件持续被满足,就持续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将领会,所确定区域的位置可以随时间演变,例如当生成高业务集中度的装置在小区覆盖区内四处移动时。在该方法的一些示例中,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所采取的措施可以适于考虑到所确定区域的位置改变。例如,当所确定区域的位置改变时,可以相应地更新增加的传输功率的方向,和/或可以选择或形成新的波束来向新的位置提供更好的覆盖。如果所确定区域停止存在,或者不再满足负载转移条件,则M-MIMO基站可以停止在步骤260采取的措施,使得M-MIMO基站的覆盖区返回到其原始配置。
在一些示例中,方法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方法200的某些步骤应用于由M-MIMO基站服务的业务。在这样的示例中,可以标识特别低的或零业务负载集中度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并且可以降低在这样标识的区域的方向上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这样的区域可以对应于移动装置出于任何原因很少使用过的建筑物或位置。
如上面所讨论的,方法100、200的示例可以由控制器执行,该控制器可以是物理设备,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是虚拟化网络功能。控制器可以位于M-MIMO基站内,或者可以位于与M-MIMO基站通信的单独节点或设备内。在一些示例中,作为虚拟化网络功能的控制器可以被托管在数据中心中运行的虚拟机上。图8图示了控制器300的第一示例,其可以例如在从计算机程序400接收到合适的指令时实现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全部步骤。参考图8,控制器300包括处理器304、存储器302和接口306。存储器302包含可由处理器304执行的指令,使得控制器300可操作以进行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所有步骤。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在存储器302上的指令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400。控制器300从而可以管理M-MIMO基站,其可以是与控制器300协同定位的M-MIMO基站502,或者可以是与控制器300不协同定位的M-MIMO基站504。
在本公开的另外示例中,用于进行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所有步骤的控制器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可以在例如从计算机程序接收到合适的指令时执行方法100和/或200的步骤。控制器的功能模块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适当组合来实现。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并且可以在任何程度上被集成。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其用于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控制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测量模块,其用于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以及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在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控制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其用于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在本公开的另外示例中,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全部步骤可以由要被管理的M-MIMO基站进行,例如,由M-MIMO基站本身内的处理软件或功能性来执行。图9图示了M-MIMO基站600的第一示例,其可以例如在从计算机程序400接收到合适的指令时实现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全部步骤。参考图9,M-MIMO基站600包括处理器604、存储器602和接口606。存储器602包含可由处理器604执行的指令,使得M-MIMO基站600可操作以进行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所有步骤。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在存储器602上的指令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400。
在本公开的另外示例中,用于进行方法100和/或200的一些或所有步骤的M-MIMO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可以在例如从计算机程序接收到合适的指令时执行方法100和/或200的步骤。M-MIMO基站的功能模块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适当组合来实现。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并且可以在任何程度上被集成。在一个示例中,M-MIMO基站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其用于从邻居基站接收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M-MIMO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测量模块,其用于获得对与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以及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在由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M-MIMO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模块,其用于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则使由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确定区域传送。
从而,本公开的各方面和示例提供了方法和设备,根据这些方法和设备,可以有效地使用由M-MIMO基站提供的附加容量来支持非M-MIMO邻居基站。通过动态管理和调整如由参考信号传输所定义的M-MIMO基站覆盖区,可以触发非M-MIMO邻居小区中的高业务集中度区域中的装置向M-MIMO基站的转移。这样的装置的转移可以向非M-MIMO邻居提供显著的容量缓解,而不招致与简单地增加由M-MIMO基站在所有方向上广播的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关联的显著的能量费用。由本公开的示例提供的管理的动态特性确保了这样的高业务集中度区域的瞬态和临时特性可以被考虑。
参考图10,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包括电信网络3210,诸如3GPP型蜂窝网络,其包括诸如无线电接入网之类的接入网3211以及核心网络3214。接入网3211包括多个基站3212a、3212b、3212c,例如NB、eNB、gNB或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基站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3213a、3213b、3213c。每个基站3212a、3212b、3212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3215可连接到核心网络3214。位于覆盖区域3213c中的第一用户设备(UE)3291被配置成无线地连接到对应基站3212c,或者由该基站3212c寻呼。覆盖区域3213a中的第二UE 3292无线地可连接到对应基站3212a。虽然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多个UE 3291、32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中唯一UE在覆盖区域中或者其中唯一UE正在连接到对应基站3212的情况。
电信网络3210本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3230,主机计算机3230可以被体现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作为服务器场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3230可以在服务提供商的所有权或控制下,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或代表服务提供商操作。电信网络3210和主机计算机3230之间的连接3221、3222可以从核心网络3214直接延伸到主机计算机3230,或者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3220进行。中间网络3220可以是公用、私用或被托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3220(如果有的话)可以是主干网或因特网;特别地,中间网络322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未示出)。
图10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主机计算机3230与连接的UE 3291、3292中的一个之间的连接性。该连接性可以被描述为过顶(over-the-top,OTT)连接3250。主机计算机3230和连接的UE 3291、3292被配置成使用接入网3211、核心网络3214、任何中间网络3220和可能的另外的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间设备,经由OTT连接3250来传递数据和/或信令。在OTT连接3250传递通过的参与的通信装置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上,OTT连接3250可以是透明的。例如,基站3212可以不被告知或者不需要被告知关于传入的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该传入的下行链路通信具有源自主机计算机3230的要被转发(例如,移交)到所连接的UE 3291的数据。类似地,基站3212不需要知道源自UE 3291向主机计算机3230的传出的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现在将参考图11描述在前面的段落中讨论的UE、基站和主机计算机的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3300中,主机计算机3310包括硬件3315,其包括被配置成设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33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3316。主机计算机3310还包括处理电路3318,其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特别地,处理电路3318可以包括适合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3310还包括软件3311,其被存储在主机计算机3310中或由主机计算机3310可访问,并且由处理电路3318可执行。软件3311包括主机应用3312。主机应用3312可以可操作以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例如经由终止于UE 3330和主机计算机3310处的OTT连接3350连接的UE 3330。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33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3350传送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3300还包括基站3320,基站3320在电信系统中提供并且包括硬件3325,使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3310并且与UE 3330通信。硬件3325可以包括用于设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33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3326,以及无线电接口3327,其用于设立和维持至少与位于由基站3320服务的覆盖区域(图11中未示出)中的UE3330的无线连接3370。通信接口3326可以被配置成便于连接3360到主机计算机3310。连接3360可以是直接的,或者它可以传递通过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图11中未示出)和/或通过电信系统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3320的硬件3325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3328,该处理电路3328可以包括适合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基站3320进一步具有内部存储的或经由外部连接可访问的软件3321。
通信系统3300还包括已经提到的UE 3330。它的硬件3335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3337,该接口被配置成设立和维持与服务于UE 3330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的基站的无线连接3370。UE 3330的硬件3335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3338,该处理电路3338可以包括适合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UE 3330还包括软件3331,其被存储在UE 3330中或由UE 3330可访问,并且由处理电路3338可执行。软件3331包括客户端应用3332。客户端应用3332可以可操作以在主机计算机3310的支持下,经由UE 3330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3310中,正在执行的主机应用3312可以经由终止于UE 3330和主机计算机3310处的OTT连接3350与正在执行的客户端应用3332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3332可以从主机应用3312接收请求数据,并响应于该请求数据而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3350可以传输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3332可以与用户交互,以生成它提供的用户数据。
注意,图11中所示的主机计算机3310、基站3320和UE 3330可以分别与主机计算机3230、基站3212a、3212b、3212c中的一个和图10的UE 3291、3292中的一个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可以如图11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10的网络拓扑。
在图11中,已抽象地绘制OTT连接3350以示出主机计算机3310与用户设备3330之间经由基站3320的通信,而没有明确地参考任何中间装置以及经由这些装置的消息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路由,它可以被配置成对UE 3330或对操作主机计算机3310的服务提供商或两者隐藏该路由。当OTT连接3350活动时,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作出决定,通过该决定,它动态地(例如,基于负载平衡考虑或网络的重新配置)改变路由。
UE 3330和基站3320之间的无线连接3370是根据贯穿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了使用OTT连接3350提供给UE 3330的OTT服务的性能,其中无线连接3370形成最后的分段。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的教导可以使得由M-MIMO基站提供的附加容量能够被有效地用于支持非M-MIMO邻居基站,并且可以因此提供诸如减少的用户等待时间、对文件大小放宽的限制和更好的响应性之类的益处。
为了监测数据速率、时延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的其它因素的目的,可以提供测量过程。还可以有可选的网络功能性以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而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3310和UE 3330之间的OTT连接3350。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33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性可以在主机计算机3310的软件3311中或者在UE 3330的软件3331或二者中实现。在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被部署在OTT连接3350传递通过的通信装置中或与之关联;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上面举例说明的监测量的值或者提供软件3311、3331可以从中计算或估计监测量的其它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3350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基站3320,并且它可能对基站3320是未知的或者不可察觉的。这样的过程和功能性在本领域中可以是已知的并实践过。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以涉及专有的UE信令,从而便于主机计算机3310对吞吐量、传播时间、时延等的测量。测量可以被实现是因为该软件3311、3331在它监测传播时间、错误等的同时,使用OTT连接3350使得传送消息,特别是空消息或“虚设”消息。
图1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0和图11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将仅包括对图12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3410,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3410的可选子步骤3411,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3420,主机计算机向UE发起承载用户数据的传输。在可选的第三步骤3430,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传送在主机计算机发起了的传输中承载了的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四步骤3440,UE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图1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0和图11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将仅包括对图13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3510,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的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3520,主机计算机向UE发起承载用户数据的传输。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以经由基站传递。在可选的第三步骤3530,UE接收传输中承载的用户数据。
图1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0和图11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将仅包括对图14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3610,UE接收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附加地或备选地,在可选的第二步骤3620,UE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3620的可选子步骤3621,UE通过执行客户端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3610的进一步可选子步骤3611,UE执行提供用户数据的客户端应用作为对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接收到的输入数据的反应。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所执行的客户端应用可以进一步考虑从用户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不考虑曾提供用户数据所采用的特定方式,在可选的第三子步骤3630,UE向主机计算机发起用户数据的传输。在该方法的第四步骤3640,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接收从UE传送的用户数据。
图1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10和图11描述的那些。为了简化本公开,在本节将仅包括对图15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可选第一步骤3710,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从UE接收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二步骤3720,基站向主机计算机发起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传输。在第三步骤3730,主机计算机接收由基站发起的传输中承载的用户数据。
本公开的方法可以用硬件实现,或者作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这些方法也可以根据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来执行,并且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体现本公开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它可以例如采用信号(诸如从因特网网站提供的可下载数据信号)的形式,或者它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形式。
应该指出,上面提到的示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备选实施例。词语“包括”不排除存在与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元件或步骤不同的元件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并且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几个单元的功能。权利要求书中的任何附图标记都不应被这样理解为限制它们的范围。
以下是某些列举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所公开主题的各个方面。
1.一种基站,所述基站被配置成与用户设备(UE)通信,所述基站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所述主机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供传输到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蜂窝网络包括基站,所述基站具有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基站的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3.如实施例2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
4.如实施例3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UE,其中所述UE被配置成与所述基站通信。
5.如实施例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由此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包括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的处理电路。
6.一种在基站中实现的方法,包括: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7.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经由包括所述基站的蜂窝网络向所述UE发起承载所述用户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基站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8.如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基站处传送所述用户数据。
9.如实施例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执行主机应用而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提供所述用户数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UE处,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10.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所述主机计算机包括被配置成接收源自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传输的用户数据的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基站的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11.如实施例10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
12.如实施例11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UE,其中所述UE被配置成与所述基站通信。
13.如实施例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的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
所述UE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由此提供要由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的所述用户数据。
14.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UE),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机处,从所述基站接收源自所述基站已经从所述UE接收到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其中所述基站: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15.如实施例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基站处,从所述UE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16.如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基站处,向所述主机计算机发起接收到的用户数据的传输。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包括: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上行链路UL资源的测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
使所述M-MIMO基站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测量;
接收由所述M-MIMO基站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执行的测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包括:获得已经获得测量的信号的到达方向DoA。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包括:基于所获得的测量,估计距所测量信号始发的所述M-MIMO基站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包括:为了所述确定的目的,从考虑中排除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参数低于覆盖阈值的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覆盖阈值包括由所述邻居基站设置的目标信号参数,所述目标信号参数偏移代表所述M-MIMO基站的覆盖范围的值。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包括:相对于分配给所述邻居基站的UL资源上的总业务确定UL业务集中度。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所述条件包括:在从邻居小区转移到M-MIMO小区之后,所述所确定区域内的装置被预测要经历至少一个服务质量QoS参数的改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是否满足所述条件:
为由所述邻居基站为接收UL信号而设置的信号参数建立目标值;
为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并且在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资源上的UL信号建立所述参数的值;以及
如果为在所述M-MIMO基站处接收的信号所建立的所述参数的值大于由所述邻居基站设置的所述目标值,则确定满足所述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所述条件包括:转移参数超过转移阈值,所述转移参数是表示以下至少一项的值的加权组合:
邻居小区负载;
所述所确定区域中的业务集中度;
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对M-MIMO基站小区边缘性能的所预测影响。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述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使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所确定区域的方向上的传输功率增加;
操纵应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波束成形过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操纵应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所述传输的波束成形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所确定区域的所述方向上形成新波束;
从波束候选组内选择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具有最大覆盖的波束。
1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从所述邻居基站接收到负载状况的所述通知之后,检查所述邻居基站是否是M-MIMO基站,并且如果所述邻居基站是M-MIMO基站,则中止所述方法的剩余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监测所述所确定区域的持续存在和位置;
监测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所述条件;以及
只要所述所确定区域持续存在并且负载转移的所述条件持续被满足,就持续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述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16.一种存储有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用于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所述处理器(304)执行使得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基站,所述M-MIMO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M-MIMO基站可操作以:
从邻居基站接收所述邻居基站处的负载状况的通知;
获得对与所述邻居基站关联的通信资源的测量;
确定在由所述邻居基站服务的业务的空间分布内是否存在具有高于阈值级别的业务集中度的区域;以及
如果这样的区域存在,并且如果满足从所述邻居基站进行负载转移的条件:
则使由所述M-MIMO基站传送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以足以触发所确定区域中的装置向所述M-MIMO基站的切换的信号强度朝向所述所确定区域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M-MIMO基站,其中所述M-MIMO基站进一步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80093795.1A 2018-05-25 2018-05-25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Active CN112154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8472 WO2019223001A1 (en) 2018-05-25 2018-05-25 Managing a 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base s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710A CN112154710A (zh) 2020-12-29
CN112154710B true CN112154710B (zh) 2024-04-26

Family

ID=6861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3795.1A Active CN112154710B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3928B2 (zh)
EP (1) EP3804457B1 (zh)
CN (1) CN112154710B (zh)
WO (1) WO2019223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4936B (zh) * 2020-02-18 2022-09-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业务量预测方法及设备
CN113840290A (zh) * 2020-06-23 2021-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驻留网络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03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负载均衡方法及其设备
CN103781133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异构蜂窝网下的切换方法
CN105027461A (zh) * 2013-03-29 2015-11-04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正交波束成形
CN105359576A (zh) * 2014-01-26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基站
CN105519162A (zh) * 2013-03-29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23115A1 (en) 1996-11-18 1998-05-28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onitoring traffic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01154B2 (en) * 2011-05-06 2016-03-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ntennas
CN103959862A (zh) * 2011-09-29 2014-07-30 诺基亚通信公司 基于负载的切换管理
US9049724B2 (en) * 2011-10-29 2015-06-0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Dynamic special subframe allocation
JP5840072B2 (ja) 2012-05-18 2016-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24726B (zh) 2012-06-12 2014-09-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tm8内mimo方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9496933B2 (en) 2013-04-18 2016-11-15 Broadcom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simultaneously servicing legacy cellular and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N105471487B (zh) * 2014-07-01 2020-07-24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06487431A (zh) 2015-08-27 2017-03-0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在mimo系统中切换下行传输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98580B (zh) 2016-01-25 2020-08-1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大规模mimo系统小区选择方法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03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同频负载均衡方法及其设备
CN105027461A (zh) * 2013-03-29 2015-11-04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正交波束成形
CN105519162A (zh) * 2013-03-29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81133A (zh) * 2013-12-31 2014-05-0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异构蜂窝网下的切换方法
CN105359576A (zh) * 2014-01-26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4710A (zh) 2020-12-29
US11323928B2 (en) 2022-05-03
EP3804457A1 (en) 2021-04-14
WO2019223001A1 (en) 2019-11-28
EP3804457A4 (en) 2021-06-30
EP3804457B1 (en) 2022-07-20
US20210211954A1 (en)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739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74110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d2d端末
EP30928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multi-point transceivers
KR20130066676A (ko) 모바일 네트워크, 대응하는 액세스 노드, 처리 유닛, 및 상기 모바일 네트워크를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KR102469934B1 (ko) 빔 선택 우선 순위
CN108781380A (zh) 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RU2652321C1 (ru) Узел сети и способ в нем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сомр-при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от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9565608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1190287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CN112740783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获得带宽部分以用于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和对应的方法
CN112154710B (zh) 管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基站
US20210226741A1 (en) Dynamic user grouping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 networks
US11026143B2 (en) Network uni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radio network node
WO202211822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supervised user cluster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aided massive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networks
US20210352622A1 (en)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beamformed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10311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EP4082145A1 (en) Network slicing in cellular systems
US1151010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networ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402546B (zh) 用于修改用于无线装置处的偏差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触发器的方法
WO202111418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t control
KR20220124236A (ko) 기준 신호 리소스의 전송 및 그 구성
KR20230055389A (ko) 복수의 전송점을 이용하는 기지국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TW202110209A (zh) 在海事網路建立及/或調整回程鏈結之方法及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