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7202A -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7202A
CN105467202A CN201410419097.XA CN201410419097A CN105467202A CN 105467202 A CN105467202 A CN 105467202A CN 201410419097 A CN201410419097 A CN 201410419097A CN 105467202 A CN105467202 A CN 105467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function device
information
called
power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90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7202B (zh
Inventor
于翔
周新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4104190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720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ES15833490T priority patent/ES2906224T3/es
Priority to US15/505,646 priority patent/US1059413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993 priority patent/WO2016026268A1/zh
Priority to JP2017510524A priority patent/JP6452805B2/ja
Priority to KR1020177007742A priority patent/KR101995856B1/ko
Priority to EP15833490.4A priority patent/EP319317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67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7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7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1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two stations
    • H02H7/262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two stations involving transmissions of switching or blocking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06F11/306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where the monitored property is the power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1/00Arrangement of monitoring devices for devic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0Q1/00 - B60Q9/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G01R22/1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2Monitoring battery levels, e.g. power saving mode being initiated when battery voltage goes below a certai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34Electrical details of the system, e.g. component blocks for carrying out specific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3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both voltage and current;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 and current
    • H02H3/38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both voltage and current;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 and current involving phase comparison between current and voltage or between values derived from current and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 H02H7/083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otors for electric motors with control arrangements
    • H02H7/0844Fail safe control, e.g. by comparing control signal and controlled current, isolating motor on commutatio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依赖科技,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使用电器的需求,便携式设备也越来越普及。随着处理器速度和性能的提高,终端上安装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因此,终端除了传统的无线通讯外,还普遍实现了音频、视频、网络、游戏、阅读等功能,有些终端甚至添加了各种传感器和大屏等外设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但是,这些新添加的功能除了极大地丰富了终端的应用和功能外,还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电能的消耗成倍的增加,从而直接导致待机时间的减少,甚至影响到通讯得主功能。
为了解决移动终端的电量问题,一般都是通过扩大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容量来解决的,但电池的发展远没有跟上终端功能的增长的速度,而且由于安全、尺寸和重量等问题,电池的容量扩张也是有极限的。既然供给不能在扩大,只能在电量消耗上着手解决问题,硬件上可以使用耗电更低的器件,软件上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对应用进行智能控制和优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耗电;然而对应用进行优化和智能控制的基础,就需要了解终端上运行的各应用的电量使用情况乃至各个功能设备的电量使用情况,并籍此优化功能和对整体智能控制,以达到减少电量支出的目的;所以,精确了解应用在运行时各功能设备的电量使用的检测和分析就比较重要,可以为应用的开发者开发出耗电更小的应用提供帮助,并可以提供用户更精确直观的数据和信息,并且系统可基于此实现对应用的智能控制,最终更长的使用时间和更丰富的信息都能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能够精确确定应用在运行时各功能设备的电量使用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检测装置,所述电池检测装置包括:供电装置、电源管理电路、N个电源、N个功能设备、N个电量采集器、基带处理芯片和存储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电池经过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路后形成N条电压不完全相同的电源;
所述N个功能设备根据各自所需求的电压一一对应地,通过N条线路连接所述N个电源;
对于所述N个功能设备与所述N个电源之间的每一条线路上,均分布着一个电量采集器;
每一所述电量采集器将所采集的电量值发送给基带处理芯片,由基带处理芯片将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存储于存储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其中,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如此,能够精确确定应用在运行时各功能设备的电量使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量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电量电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步骤202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形成列表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电量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电量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电量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电量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电源检测装置,该电源检测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设备。一般来说通过一个或多块电池为终端中的各个部件进行供电,当然移动终端除了采用电池供电外,还可以采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这里电池或直流电源可以称为终端的供电装置。不管是采用电池供电还是采用电源供电方式,都需要经过电源管理电路(PMIC,PowerManagementIntegratedCircuits)的分配、变换后形成电压不同的多路电源,其中:电源管理电路又称为电源管理单元或电源管理芯片(PMU,PowerManageUnion),电源管理芯片在电子终端设备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目前终端中具有很多不同的芯片和功能设备,以芯片来说,芯片工作电压包括、5V、3.3V、2.5V、1.8V,甚至更低。同时,许多终端中还需要高于供电电压的电源,比如在电池供电设备中驱动液晶显示的背光电源,普通的白光LED驱动等,都需要对系统电源进行升压。上述不同电压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就能够实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量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供电装置和电源管理电路(图1中未示出),(N+1)个电源、M个功能设备、N个电量采集器件、基带处理芯片30和存储器50,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M为小于等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供电装置经过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路后形成N条电压不同的电源10至1N;其中,基带处理芯片30根据自身的电压需求通过一条线路电源10,所述N个功能设,31至3N根据各自所需求的电压一一对应地,通过N条线路连接所述N个电源11至1N,在所述N个功能设备31至3N与所述N个电源11至1N之间的每一条线路上,均分布着一个电量采集器;以及在电源10与基带处理芯片30之间的线路上分布电量采集器20;电量采集器20至2N将所采集的电量值发送给基带处理芯片30,由基带处理芯片30将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存储于存储器50中。
由图1可见,电源和功能设备之间设置电量采集器件,其中也可以将基带处理芯片认为是功能设备的一种,在图1中是将基带处理芯片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设备来列出来。电量采集器件采集电源提供给对应的功能设备的电量;电源连接电量采集器件获取电源所消耗和/或充入的电量;基带处理芯片用来读取和处理电量采集器件所采集的电量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电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供电装置可以是开关电源或低压差线形稳压器等能提供功能设备必需的电压和电流的设备。功能设备是终端需要的硬件组成部分,如显示设备、输入设备、摄像头、主板和控制设备等需要电源才能工作的设备。电量采集器件可以获取电源的电量使用情况,并受基带处理芯片控制,并且电量采集器件所采集的数据可被基带处理芯片读取。存储器可以是各种不易丢失数据存储设备,包括nandflash、norflash、TF卡以及网络存储等。电量采集器件20至2N可以采用传感器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量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应用控制芯片40,应用控制芯片根据基带处理芯片处理后的数据作相应的分析处理并对应用41至4M进行控制,应用控制芯片可以获取应用41至4M的唯一识别信息并可以控制应用的运行和关闭。其中唯一识别信息可以是应用的名称或者标识(ID)信息,其中一个应用可以同时使用一到几个功能设备。例如,拍照应用在运行时除了调用摄像头外还要调用显示设备,以将拍摄到的画面显示给用户,因此,拍照应用在运行时,功能设备中的显示设备和摄像头会被调用进而消耗终端的电量,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拍照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可以通过拍照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而消耗的电量来计算,具体地,拍照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等于拍照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而消耗的电量之和来计算,即:拍照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摄像头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显示设备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控制芯片可以互相获取数据和发送信息,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控制芯片可以是同一个处理芯片,也可以是两个处理芯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基带处理芯片可以就是终端中的处理芯片如应用处理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线连接线与虚线连接线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图1中实线连接线是硬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而虚线连接线是为了体现一种调用关系,软件应用41至4M采用虚线连接功能设备,即应用在运行时,操作系统需要调用响应的功能设备来完成应用所具有的功能。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电量检测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体说明实施例一中基带处理芯片和应用控制芯片是如何分析和处理电量采集器件所采集的电量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电量数据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电量电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应用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这里,所述应用包括任何安装在终端上的软件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是指在运行时,会启动功能设备而消耗电能,基于这种理解,终端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启动功能设备工作而消耗电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终端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也可以看作是步骤201中所述的应用。
这里,功能设备包括示设备、输入设备、主板和控制设备等需要电源才能工作的设备。
步骤202,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这里,所述耗电参数包括最低电流、最高电流、平均电流和电压等信息,其中平均电流可以作为耗电参数中最主要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会涉及另一个与上述耗电参数密切相关的参数即电量,这里电量主要是指电池的电量。一般来说衡量电池的电量可以采用安时(Ah)或毫安时(mAh)来描述。比如1800mAh的电池的意思是以平均电流为18mA作为放电电流,可以持续放电100小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电量的单位可以是安时(Ah)或毫安时(mAh)等。
步骤203,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这里,应用在运行时都会调用功能设备而消耗终端的电量,因此,可以获取。
步骤204,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如图2-2所示,所述步骤202包括:
步骤2021,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
这里,应用在运行时会打开相应功能设备,从所打开的接口中可以获取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
下面举例来说明步骤2021,以图1所示的应用为例,假设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和32,而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2和3N,其中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的时段为t4131,而调用功能设备32的时段t4132,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2的时段为t4232,而调用功能设备3N的时段t423N;
步骤2022,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每一功能设备的在被调用时段所消耗的电量值;
这里,继续承接步骤2021中的例子,假设应用41在运行时,所调用的功能设备31在时段t4131内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131,所调用的功能设备32在时段t4132内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132;假设应用42在运行时,所调用的功能设备32在时段t4232内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232,所调用的功能设备3N在时段t423N内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23N;
步骤2023,根据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以及与被调用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确定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这里,继续承接步骤2022中的例子,由于上面已知功能设备的调用时段以及在响应时段内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确定出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具体地,先以应用41为例,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时功能设备31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4131=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131÷时段t4131;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2时功能设备32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4132=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132÷时段t4132;
对于应用42,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2时功能设备32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4232=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232÷时段t4232;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N时功能设备3N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423N=所消耗的电量值为P423N÷时段t423N。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21包括:
步骤B11,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
步骤B12,根据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确定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
具体地,将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之差,作为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
这里,继续承接上述步骤2021中的例子,仅以应用41为例,假设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的开始时间为t4131-s,而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的结束时间为t4131-e,则t4131-e与t4131-s之差即为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的时段t4131。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2022包括:
步骤B1,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开始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一电量、以及对应地获取结束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二电量;
步骤B2,对于每一功能设备,将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之差作为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
这里,继续承接上述步骤B11和B12中的例子,仅以应用41为例,假设应用41开始调用功能设备31时功能设备31所消耗的第一电量为P4131-s,应用41结束调用功能设备32时功能设备32所消耗的第二电量为P4131-e,则P4131-e与P4131-s之差即为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时功能设备31所消耗的的P41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被调用时段也可以采用预设时段来实现,例如预设时段为15秒(s),那么只需要获取应用调用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在开始时间时该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一电量,然后在15s之后,获取该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二电量,然后将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之差作为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应用运行时确定应用的耗电参数的方法,这里以平均电流为例,在某应用yy1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
步骤S21,获取各功能设备(a1、a2、…)被调用的开始时间(ta1、ta2…),以及获取各功能设备(a1、a2、…)在各自开始时间时所对应消耗的电量(Ca1、Ca2…);
这里,例如在某应用yy1运行时,功能设备a1被应用所调用,功能设备a1被调用的开始时间为ta1,在ta1时功能设备a1所消耗的电量为Ca1;需要说明的是,功能设备a1之前所消耗的电量Ca1很可能不是应用yy1所消耗,因此,在计算yy1所消耗的电量的时候,需要将之前其他应用消耗的电量减去。
步骤S22,在预定时段之后,获取在预定时间之内结束调用各功能设备(a1、a2、…)的结束时间(tb1、tb2…),以及获取各功能设备(a1、a2、…)在各自结束时间时所对应消耗的电量(Cb1、Cb2…);
步骤S23,计算各功能设备(a1、a2、…)在预定时段内各自所使用电量(C1、C2…),并根据(C1、C2…)确定各功能设备所对应的平均电流(Ia1、Ia2…);
其中,以功能设备a1为例,来说明计算应用yy1在调用功能设备a1时功能设备a1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a1,计算公式(12)如下:
C1=Cb1-Ca1(11);
Ia1=C1÷(tb1-ta1)=(Cb1-Ca1)÷(tb1-ta1)(12);
同理,对于功能设备a2为例,应用yy1在调用功能设备a2时功能设备a2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a2=(Cb2–Ca2)÷(tb2–ta2);同理,可以计算出应用yy1在调用功能设备(a3、a4…)时功能设备(a3、a4…)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a3、Ia4…)。
步骤S24,应用所有调用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平均电流之和即为应用在运行时的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yy1;
这里,确定应用在运行时的所消耗的平均电流Iyy1可以参见式
Iyy1=Ia1+Ia2+Ia3+Ia4+……(13);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步骤2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其中所述耗电参数至少包括平均电流;
对应地,所述步骤202包括: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查询所述列表,获得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这里,当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包括:
步骤A11,在终端每次开机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
这里,假设终端开机后,终端上运行有应用41和应用42,则获取应用41和应用42的ID信息;其中标号41和42即可以作为应用的ID信息。
步骤A12,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对应的获取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这里,继续承接步骤A11中的例子,假设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和32,而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2和3N,其中,31、32和3N可以作为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步骤A13,针对于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所述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耗电参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
这里,继续承接步骤A12中的例子,先以应用41为例,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1时的耗电参数为H4131,应用41调用功能设备32时的耗电参数为H4132;再以应用42为例,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2时的耗电参数为H4232,应用42调用功能设备3N时的耗电参数为H423N;那么最终形成的列表可以参见表1。
表1
一般来说,耗电参数主要是指电流,可以是平均电流,那么应用因此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应用来说,除了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平均电流外,应用还有一个平均电流,而且应用的平均电流等于各个功能设备所消耗的平均电流之和,以表1中的应用41为例,假设应用41的平均电流为I41,而应用41在调用功能设备31和32时所消耗的电流分别为I4131和I4132,则有I41=I4131+I4132。
对于上述列表,所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包括:
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是否包括在列表中,是时,更新所述列表应用的耗电参数;否时,在列表中增加新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所述新增加的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的ID信息以及各功能设备对应的耗电参数。
下面提供一种形成列表的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形成列表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301,流程开始;
步骤302,运行主控线程,获取应用启动时发送的ID信息;
步骤303,在主控线程初始化的过程中,在列表中搜索该应用的ID信息;
步骤304,如果搜索到该应用的ID信息,将列表中的电量数据更新为新采集的电量数据;
具体地,可以保存3组以上的电量数据,并将这3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参考数据,以保证数据更精确。
步骤305,如果没有搜索到该应用的ID信息,则在列表中增加该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被该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这里,对于新增加的应用,可以在进行列表刷新的时候同步保存到存储单元中;
步骤306,基于采集应用在运行时的电量使用情况,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307,流程结束。
这里,所述后续处理具体可以参见实施例四中的各种处理,例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的处理、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发送排序结果的处理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三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体现为一个主控线程,具体地,终端在开机后运行进行初始化,将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列表中的耗电参数读取到内存,耗电参数在内存中也以列表的形式存在;该数据是所有运行过的应用近几次的耗电参数,对于每一应用来说,又包括各功能设备的耗电参数;
为了获得最新的应用的耗电数据,终端运行一个主控线程,主控线程不停获取各个电量采集器件所采集的数据,并获得应用启动时发送的ID信息,主控线程在内存列表中搜索该识别信息,如果有,将新采集的电量使用情况替换最旧的一个,保持几组数据都是最近的,如果没有搜索到该ID信息,在列表中新增加一个应用信息,当列表刷新的时候同步保存到存储单元中;基于采集到的耗电参数和应用运行情况,应用开发者可以开发各种应用和用于控制应用的应用,当然还可以提供将体现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应用接口提供给第三方开发者,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用价值。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量检测方法,一般来说,终端中的最大输出电流是有限制的,应用运行会调用多个功能设备,当在应用运行时的最高电流超过预设的电流门限时,可以为应用的开发商或者用户提供基础信息,并向用户提供报警,以便即时关闭应用。其中,应用运行时的最高电流可以利用该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来进行确定,具体的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4所示的步骤,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204之后,该流程还包括:
步骤401,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被调用时的最大电流值;
步骤402,根据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
这里,可以将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之和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
步骤403,判断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电流门限值时,发出第一报警消息;
这里,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门限值会带来危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一个应用运行时可以获取该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电量信息,根据各功能设备的电量信息可以确定出应用的耗电参数,应用的耗电参数可以以占比、排名分析等方式显示给用户或上传至服务器以供应用开发商或应用提供商进行使用。具体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4所示的步骤,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204之后,该流程还包括:
步骤501,获取已经运行过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步骤502,将所述已经运行过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平均电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排序结果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步骤503,将所述排序结果输出给用户或者上传至服务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终端运行应用时,可以对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进行采集和统计,从而计算出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值,当然还可以根据当前电量使用情况确定出终端所能支撑的时间。具体的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4所示的步骤,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204之后,该流程还包括:
步骤601,获取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步骤602,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步骤603,根据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平均电流;
步骤604,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值与所述总平均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
这里,可以将所述剩余电量值与所述总平均电流作除法运算,得到时间值即为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
步骤605,将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携带于提示消息中,显示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01包括:
步骤6011,获取所有功能设备中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值,根据所述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
步骤6012,获取终端中电池的额定电量值;
步骤6013,根据所述额定电量和所述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具体地,可以讲所述额定电量和所述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之差,作为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应用运行时所消耗的电量信息,可以计算出运行应用一段时间需要消耗的电量,并根据终端所剩余电量可以确定出应用能够运行时间,当然用户在运行应用时,并不希望应用运行的时间太短,因此可以设置一个运行时间门限,这个运行时间门限可以是用户设定的,当然也可以不是用户设定的。当正在运行的应用或用户欲打开的应用不足以运行超过此门限时间时,警告后退出或不予运行。具体的实现流程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4所示的步骤,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204之后,该流程还包括:
步骤701,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步骤702,针对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对应的运行时间门限,并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时间门限与其对应的平均电流,确定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
步骤703,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的第三电量;
步骤704,判断所述总的第三电量大于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时,发出第二警告,所述第二警告用于表明所运行的应用过多。
这里,以终端运行一个应用,可参见图1,假设终端中只运行应用41,先获取当前各功能设备31至3N所消耗的电量(C31、C32、……C3N),则终端中电池已被消耗的电量Cbat=C31+C32+……+C3N,由于电池的额定电量Cfull是已知的,则电池剩余电量Cleft可以通过下式(21)确定:
Cleft=Cfull–Cbat(21);
然后获取内存列表中该应用41的耗电参数,这里以平均电流为例,应用41的三次平均电流为I41_1、I41_2和I41_3,则应用的最终可参考的平均电流为:
I41=(I41_1+I41_2+I41_3)÷3(22);
假设应用4的运行时间门限为T,该应用41在运行T时段内需要的最小电量Cthre可下式计算:
Cthre=I41×T(23);
然后判断Cleft与Cthre之间的大小关系,当Cleft<Cthre,可以向用户发出第二警告消息。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01、第二获取单元802、第一确定单元803和第一输出单元804,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801,用于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03,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804,用于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一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以及与被调用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以及与被调用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确定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一确定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第二确定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确定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开始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一电量、以及对应地获取结束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二电量;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对于每一功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确定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一发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被调用时的最大电流值;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
所述第一发出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电流门限值时,发出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门限值会带来危险。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其中所述耗电参数至少包括平均电流;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查询所述列表,获得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形成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第四获取模块和形成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每次开机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
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对应的获取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针对于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所述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耗电参数;
所述形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形成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增加子模块和更新子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是否包括在列表中,是时,触发所述更新子模块;否时,触发所述增加子模块;
所述更新子模块,用于更新所述列表应用的耗电参数;
所述增加子模块,用于在列表中增加新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所述新增加的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的ID信息以及各功能设备对应的耗电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排序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经运行过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所述排序单元,用于将所述已经运行过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平均电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排序结果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排序结果输出给用户或者上传至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五获取单元、第六获取单元、第三确定单元、第四确定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所述第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平均电流;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值与所述总平均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携带于提示消息中,显示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获取单元包括第五获取模块、第六获取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功能设备中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值,根据所述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
所述第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中电池的额定电量值;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电量和所述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七获取单元、第五确定单元、第六确定单元和第二发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对应的运行时间门限,并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时间门限与其对应的平均电流,确定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
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的第三电量;
所述第二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总的第三电量大于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时,发出第二警告,所述第二警告用于表明所运行的应用过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有关终端的描述,与上述电量检测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电量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终端的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设备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以及与被调用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
根据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以及与被调用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确定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
根据所述应用调用每一功能设备的开始时间以及对应的结束时间,确定每一功能设备的被调用时段;
对应地,获取与所述时段相对应地的电量值,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开始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一电量、以及对应地获取结束调用每一功能设备时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第二电量;
对于每一功能设备,将所述第二电量与所述第一电量之差作为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被调用时的最大电流值;
根据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
判断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电流门限值时,发出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门限值会带来危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其中所述耗电参数至少包括平均电流;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查询所述列表,获得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包括:
在终端每次开机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
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对应的获取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针对于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所述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耗电参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包括:
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是否包括在列表中,是时,更新所述列表应用的耗电参数;否时,在列表中增加新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所述新增加的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的ID信息以及各功能设备对应的耗电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经运行过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将所述已经运行过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平均电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排序结果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将所述排序结果输出给用户或者上传至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根据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平均电流;
根据所述剩余电量值与所述总平均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
将所述终端能够支撑的时间携带于提示消息中,显示给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中电池的剩余电量值,包括:
获取所有功能设备中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值,根据所述每一功能设备当前所消耗的电量确定移动终端中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
获取终端中电池的额定电量值;
根据所述额定电量和所述电池被消耗掉的电量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各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平均电流;
针对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对应的运行时间门限,并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时间门限与其对应的平均电流,确定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
根据每一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第三电量,确定所述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总的第三电量;
判断所述总的第三电量大于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值时,发出第二警告,所述第二警告用于表明所运行的应用过多。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应用的标识ID信息,获取所述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耗电参数,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作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耗电指标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一发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对应地获取每一功能设备被调用时的最大电流值;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功能设备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
所述第一发出单元,用于当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值大于预设的电流门限值时,发出第一报警消息,所述第一报警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最大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门限值会带来危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与应用对应的耗电参数的列表,其中所述耗电参数至少包括平均电流;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ID信息查询所述列表,获得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所消耗的耗电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耗电参数为平均电流时,所述形成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第四获取模块和形成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每次开机后,获取正在运行的应用的ID信息;
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对应的获取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各功能设备的ID信息;
所述第四获取模块,用于针对于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获取所述每一正在运行的应用所调用的每一功能设备的耗电参数;
所述形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功能设备在被调用时的耗电参数、以及对应的应用的ID信息和功能设备的ID信息形成列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增加子模块和更新子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正在运行的应用的标识ID信息是否包括在列表中,是时,触发所述更新子模块;否时,触发所述增加子模块;
所述更新子模块,用于更新所述列表应用的耗电参数;
所述增加子模块,用于在列表中增加新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所述新增加的应用所调用的功能设备的ID信息以及各功能设备对应的耗电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排序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已经运行过的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所述排序单元,用于将所述已经运行过的应用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平均电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所述排序结果至少包括应用的ID信息以及对应的平均电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排序结果输出给用户或者上传至服务器。
18.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装置包括:供电装置、电源管理电路、N个电源、N个功能设备、N个电量采集器、基带处理芯片和存储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电池经过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路后形成N条电压不完全相同的电源;
所述N个功能设备根据各自所需求的电压一一对应地,通过N条线路连接所述N个电源;
对于所述N个功能设备与所述N个电源之间的每一条线路上,均分布着一个电量采集器;
每一所述电量采集器将所采集的电量值发送给基带处理芯片,由基带处理芯片将每一功能设备所消耗的电量值存储于存储器中。
CN201410419097.XA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Active CN105467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9097.XA CN105467202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US15/505,646 US10594132B2 (en) 2014-08-22 2015-01-19 Electricity amoun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5/070993 WO2016026268A1 (zh) 2014-08-22 2015-01-19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JP2017510524A JP6452805B2 (ja) 2014-08-22 2015-01-19 電気量検出方法及び装置、端末、記憶媒体
ES15833490T ES2906224T3 (es) 2014-08-22 2015-01-19 Método y aparato de detección de cantidad eléctrica, terminal y medio de almacenamiento
KR1020177007742A KR101995856B1 (ko) 2014-08-22 2015-01-19 전기량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단말, 저장 매체
EP15833490.4A EP3193179B1 (en) 2014-08-22 2015-01-19 Electric quant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9097.XA CN105467202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7202A true CN105467202A (zh) 2016-04-06
CN105467202B CN105467202B (zh) 2020-07-10

Family

ID=5535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9097.XA Active CN105467202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4132B2 (zh)
EP (1) EP3193179B1 (zh)
JP (1) JP6452805B2 (zh)
KR (1) KR101995856B1 (zh)
CN (1) CN105467202B (zh)
ES (1) ES2906224T3 (zh)
WO (1) WO20160262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673A (zh) * 2017-06-29 2017-11-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功耗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8067A (zh) * 2017-09-19 2018-0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电量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407452A (zh) * 2021-06-24 2021-09-1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pp功耗测试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8614B2 (ja) * 2016-03-22 2019-05-22 Kddi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動作の特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97050B2 (ja) * 2016-10-06 2021-06-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測定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ホスト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20040A (zh) * 2018-10-15 2019-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充电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94251B (zh) * 2021-04-21 2021-08-31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TWI825456B (zh) * 2021-07-28 2023-1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效能調整系統以及方法
CN113778214A (zh) * 2021-09-15 2021-12-10 广州点金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优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0990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Google Inc. Providing A User With Feedback Regard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Battery-Operate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2508761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电量的管理方法和终端
CN103002157A (zh) * 2012-12-21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剩余使用时间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701970A (zh) * 2013-12-04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移动终端的耗电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50481A (ja) 2005-06-13 2006-1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端末装置
JP4209906B2 (ja) * 2006-08-02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低消費電力メモリ管理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計算機
US8032317B2 (en) 2008-05-15 2011-10-04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tering and analyz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events within a portable device
US20110109613A1 (en) 2008-07-15 2011-05-1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Mobile device, battery pack,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JP2010092210A (ja) * 2008-10-07 2010-04-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電流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172117B2 (en) * 2008-12-04 2015-10-27 Domingo Enterprises, Llc User-controlled application-based power management
CN102918473B (zh) * 2010-06-07 2015-07-0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便携式信息处理终端
JP2012063917A (ja) 2010-09-15 2012-03-29 Ntt Docomo Inc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消費電力を評価する装置、配信サーバ及び方法
JP5681527B2 (ja) * 2011-02-28 2015-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CN102306118A (zh) * 2011-08-31 2012-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Android终端应用程序功耗监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1766B (zh) 2011-12-31 2015-12-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程序耗电量提示处理方法、系统
CN107817374A (zh) 2012-04-19 2018-03-20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检测电子终端的工作电流和剩余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JP5880962B2 (ja) 2012-06-12 2016-03-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計算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189055B2 (en) * 2012-07-17 2015-11-17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3914365B (zh) 2012-12-31 2017-03-1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获取移动终端应用耗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0990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Google Inc. Providing A User With Feedback Regard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Battery-Operate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2508761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电量的管理方法和终端
CN103002157A (zh) * 2012-12-21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剩余使用时间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701970A (zh) * 2013-12-04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移动终端的耗电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673A (zh) * 2017-06-29 2017-11-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功耗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8067A (zh) * 2017-09-19 2018-0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电量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407452A (zh) * 2021-06-24 2021-09-17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pp功耗测试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95856B1 (ko) 2019-07-03
EP3193179A4 (en) 2017-08-23
JP2017532640A (ja) 2017-11-02
US20170279266A1 (en) 2017-09-28
CN105467202B (zh) 2020-07-10
US10594132B2 (en) 2020-03-17
ES2906224T3 (es) 2022-04-13
JP6452805B2 (ja) 2019-01-16
WO2016026268A1 (zh) 2016-02-25
KR20170043642A (ko) 2017-04-21
EP3193179B1 (en) 2021-11-24
EP3193179A1 (en)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7202A (zh) 一种电量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1770273B (zh) 一种实现服务器多中央处理器系统节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89304A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20198250A1 (en)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a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a power supply method and a power supply program for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CN103135731A (zh) 一种便携式电脑的智能电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920006A1 (en) Granular power management of display devices based on user interest
EP4109219A1 (en) Predictable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885878A1 (en) Voltage minimum activ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11977430B2 (en) Backlight dimming via buck-boost conversion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14090227A (zh) 高能效核心电压选择装置和方法
US9252618B2 (en) Terminals, terminal systems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methods thereof
CN104578780A (zh) 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CN113872416A (zh) Dvfs电源系统和dvfs电源控制方法
CN105700667B (zh) 应用运行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230198384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de to control a switched-capacitor voltage regulator
CN100530007C (zh) 电子装置之省电电路及其省电方法
CN116547635A (zh) 触觉呈现面板、触觉呈现触摸面板以及触觉呈现触摸显示器
US20230305615A1 (en) Opportunistic battery charging with a programmable power adapter
Mattada et al. Smart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ies (UPS) with priorities
CN113708459A (zh)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EP3930137A1 (en) Power negotiation sequen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and battery life
US20240047986A1 (en) Electrical decoupling power delivery resources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a low power state
US20230318448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an operational mode of a continuous capacitive voltage regulator
CN200994108Y (zh)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CN113991767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电池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