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4108Y -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4108Y
CN200994108Y CN 200620157743 CN200620157743U CN200994108Y CN 200994108 Y CN200994108 Y CN 200994108Y CN 200620157743 CN200620157743 CN 200620157743 CN 200620157743 U CN200620157743 U CN 200620157743U CN 200994108 Y CN200994108 Y CN 20099410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upled
electric energy
energy change
ov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577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冼伯曛
郑仁凯
吕建龙
谢俊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577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9410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410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410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包括:一定电流电路、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以及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所组成。由上述的装置,提供定电流使其电流稳定,再利用方波振荡产生电路来控制其电路相位及转换频率,之后再经由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回馈于负载上,让可使用的电流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尤指一种采用全波脉冲直流方式转换,其输出电流具有较小的涟波,在输出端无需加装滤波电容时,亦可正常供电至负载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无线装置,例如但不限于计算机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其必须将装置的电源能有效的转换才能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目前的USB接口,其最大仅能提供+5V,500mA的电流供装置的使用,因此,必须做有效的转换才能提供更高的电流。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装置大部分皆以传统电阻或稳压器(regulator)方式降压,然而在电阻或稳压器上的压降会转换成热而散发,因此造成产品的散热问题,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相关的技术可追溯至中国台湾公开第200623481号专利申请案(申请日为2004年12月20日,公开日为2006年7月01日),以及中国台湾公开第200612639号专利申请案(申请日为2004年10月8日,公开日为2006年4月16日)等专利公开资料。
虽然前述的公开481号与639号等已知技术之中,早已提出了零电流切换半共振式降压型转换器蓄电池充电器的使用技术,但其是由在脉波宽度调变电力转换器中加入共振组件,而据以形成一种零电压切换半共振式降压型电力转换器蓄电池充电器,当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由零电压半共振式电力转换器的共振现象,使得充电器的开关在零电压导通和截止,以减少开关组件上的切换损失,并且确实可以大幅降低开关组件的操作温度,提升蓄电池充电器的效率。唯前述的专利案具有以下的缺点:由于其是使用由电感及电容组成的共振组件,以致精密度较低,无法使开关组件得到精密的控制。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采用全波脉冲直流方式转换,其输出电流具有较小的涟波,在输出端无需加装滤波电容时,亦可正常供电至负载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以改善已知电压转换装置产品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采用全波脉冲直流方式转换,其输出电流具有较小的涟波,在输出端无需加装滤波电容时,亦可正常供电至负载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定电流电路,耦接至一直流输入电压;
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耦接至该定电流电路;
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以及
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
其中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相位开关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一脉冲直流转换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相位开关电路。
其中该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相位开关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脉冲直流转换电路,耦接至该第二相位开关电路。
其中该负载为一充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一种与一直流输入电压相连接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电压匹配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另包括:
一定电流电路,耦接至该直流输入电压;
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耦接至该定电流电路;
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以及
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
由上述的电路,提供定电流使其电流稳定,再利用方波振荡产生电路来控制其电路相位及转换频率,之后再经由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回馈于负载上,让可使用的电流大幅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采用全波脉冲直流方式转换,其输出电流具有较小的涟波,在输出端无需加装滤波电容时,亦可正常供电至负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的硬件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的硬件方块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包括:一定电流电路10,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30,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40,以及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50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定电流电路10是耦接至一直流输入电压(如图2所示的VCC_IN,例如但不限于直流+5V),并提供一定电流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该直流输入电压,包括但不局限于例如可由一计算机主机的连接端口经接线后输出;或是径行与一充电装置相连接,而该充电装置是设于一计算机外设装置,或者是计算机主机之上。
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接收该定电流并可交替产生一正相方波信号及一反相方波信号。亦即当正相方波信号输出为高电位时,反相方波信号即为低电位;反之,当正相方波信号输出为低电位时,反相方波信号输出即为高电位。因为随时均有电源输入,所以输出电源稳定且涟波也会很小。
第一电能转换电路30接收正相方波信号的控制的一直流电源,并将该直流电源转换成一第一电能输出,使其输出至一负载60。其中,该负载60可为一充电电池。
其中,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30至少包括:一第一相位开关电路31,是用来接收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的正相方波信号所控制的一直流电源,并将该直流电源转换成一第一脉冲直流。另设有一第一脉冲直流转换电路32,是用来接收第一脉冲直流,并将该第一脉冲直流转换成第一电能输出。
第二电能转换电路40接收反相方波信号的控制的一直流电源,并将该直流电源转换成第二电能输出,使其输出至负载60。
其中,该第二电能转换电路40,至少包括:一第二相位开关电路41,是用来接收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的反相方波信号控制的一直流电源,并将该直流电源转换成一第二脉冲直流。另设有一第二脉冲直流转换电路42,是用来接收第二脉冲直流,并将该第二脉冲直流转换成第二电能输出。
负载控制开关电路50,用以控制第一电能转换电路30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40的开启与关闭。
由上述的电路,提供定电流使其电流稳定,再利用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来控制其电路相位及转换频率,之后再经由第一电能转换电路30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40,回馈于负载60上,让可使用的电流大幅提升。
同时,该负载控制开关电路50可以侦测是否有负载60的出现。当无负载60时,该负载控制开关电路50会切断方波振荡产生电路20,以达到无负载60时省电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确实可减少已知直流充电时的压降及耗费能源的缺点。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其是采用全波脉冲直流方式转换,输出电流具有较小的涟波,在输出端无需加装滤波电容时,亦可正常供电至负载等优点,确可改进已知电压匹配转换装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Claims (5)

1.一种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定电流电路,耦接至一直流输入电压;
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耦接至该定电流电路;
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以及
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相位开关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一脉冲直流转换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相位开关电路。
3.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相位开关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脉冲直流转换电路,耦接至该第二相位开关电路。
4.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压匹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负载为一充电电池。
5.一种与一直流输入电压相连接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电压匹配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另包括:
一定电流电路,耦接至该直流输入电压;
一方波振荡产生电路,耦接至该定电流电路;
一第一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
一第二电能转换电路,耦接至该方波振荡产生电路;以及
一负载控制开关电路,耦接至该第一电能转换电路及第二电能转换电路。
CN 200620157743 2006-11-07 2006-11-07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410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7743 CN200994108Y (zh) 2006-11-07 2006-11-07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57743 CN200994108Y (zh) 2006-11-07 2006-11-07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4108Y true CN200994108Y (zh) 2007-12-19

Family

ID=3894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577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4108Y (zh) 2006-11-07 2006-11-07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9410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1920B (zh) * 2018-04-30 2019-02-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再生能源供電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1920B (zh) * 2018-04-30 2019-02-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再生能源供電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5865B (zh) 用于在移动终端中供电的设备和方法
CN110323736A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2423743U (zh) 智能电源插座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3475223A (zh) 降压型转换器
CN204131210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767252A (zh) 平板电脑
CN109672339A (zh) 一种多通道数字电源
CN204615444U (zh) 平板电脑
CN200994108Y (zh) 电压匹配转换装置
CN204465566U (zh) 微电网通信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
CN102902336B (zh) 主板的电源连接模块、主板及其电子设备
CN203491731U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6878485U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高转化率的电能收集充电器
CN205453491U (zh) 基于dc/dc变换模块的双向dc/dc变换器装置
CN212462838U (zh) 电源切换电路及智能门锁系统
CN205103859U (zh) 一种基于蓝牙ble技术的低功耗ic卡读写器
CN209787044U (zh) 一种多通道数字电源
CN103532377B (zh) 一种电荷泵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源管理电路
CN107069890A (zh) 一种单芯片便携式电子的电源管理系统
CN202004673U (zh) 降压电源电路架构
CN203278644U (zh) 一种实现由正电压转换为两倍负电压的电荷泵
CN202282641U (zh) 一种集成灶高频点火的供电电路
CN202975087U (zh) 用于智能电表的电源电路模块
CN219678318U (zh) 一种便携式桌面电源
CN201528216U (zh) 供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