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2224A -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2224A
CN105462224A CN201511000230.9A CN201511000230A CN105462224A CN 105462224 A CN105462224 A CN 105462224A CN 201511000230 A CN201511000230 A CN 201511000230A CN 105462224 A CN105462224 A CN 105462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component
crystalline polyester
composite material
alkyl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0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2224B (zh
Inventor
田征宇
岑茵
刘贤文
董相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ingf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002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2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2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2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2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2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聚碳酸酯为30-80份、ABS聚合物为1-5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0-50份、TPP为0.1-10份、MBS为0.1-10份、BDP和/或RDP为0.1-15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该复合材料中选用具有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和ABS聚合物,并在配方汇总添加特定含量的TPP,来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盈利开裂性和加工性能,特别适用于室内以及室外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Description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和尺寸稳定性,还有自熄、易增强阻燃性、无毒、卫生、易着色等优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天航空、电子、电器、建筑、信息储存、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
常用提高聚碳酸酯耐应力开裂的方法是通过加玻璃纤维的方式改善材料的耐应力开裂性能,在专利CN104356625A和CN1153814C中均有提到;另外在专利CN1219825C有提到通过在合成聚碳酸酯时加入特殊的官能团可以提高材料的耐应力开裂性能。但上述方法成品造价高,且需要合成具有特殊官能团的聚碳酸酯,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限定聚碳酸酯和ABS聚合物的种类,并在整体配方中通过添加0.1-10%的TPP来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盈利开裂性和加工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30-80份、ABS聚合物为1-5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0-50份、TPP为0.1-10份、MBS为0.1-10份、BDP和/或RDP为0.1-15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优选方案为: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40-75份、ABS聚合物为5-3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5-30份、TPP为0.5-8份、MBS为2-8份、BDP和/或RDP为3-13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更优选方案为: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50-70份、ABS聚合物为10-2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8-15份、TPP为1-6份、MBS为3-6份、BDP和/或RDP为5-12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碳酸酯为粘均分子量为13000-4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优选为粘均分子量为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当粘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机械强度良好并且能保持优异的成型性。其中,粘均分子量是通过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在测试温度为25℃的溶液粘度计算出来的。上述聚碳酸酯可以通过界面聚合法和酯交换法制得,并且可以在过程中控制端羟基的含量。
所述ABS聚合物为由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体聚合法:包括溶胶,预聚合,聚合,脱挥和造粒五个步骤:将橡胶溶解在乙苯和苯乙烯中,按照配方量加入单体配成原料液,将配好的原料液输入预聚斧中进行预聚合,在聚合过程中,橡胶接枝单体,同时单体共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分散在原料液中连续相中的不连续相,当具有足够多的单体聚合后,不连续相的共聚物变成连续相,接枝的橡胶形成不连续相分散在连续的共聚物相中,完成相转变,最后经过进一步聚合,真空脱气,挤出,冷却和切粒得到最终制品;乳液聚合法:橡胶通过在引发剂,去离子水,乳化剂和交联剂,聚合温度控制在50℃-80℃,将单体混合物加到橡胶乳胶进行接枝,最后进行洗涤,脱水和干燥后造粒获得制品;本体-悬浮聚合法:按照配方调节橡胶和单体溶液,并同时加入聚合调节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将单体混合物在80℃-120℃进行本体聚合,聚合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将去离子水和悬浮剂加入到混合物中,使混合物得到分散,然后利用自由基催化剂进行悬浮聚合,得到一定聚合度后经过凝聚,过滤,洗涤,脱水和干燥后造粒获得制品。
上述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是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A接枝于组分B上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组分A为5-95份,且组分A由A1和A2按下述重量份混合而成:
A1为50-95份,且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和多烷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A2为5-50份,且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和丙烯酸C1-C8-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组分B为5-95份,且组分B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不饱和羧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丙烯酰橡胶、有机硅氧烷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由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1-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由乳液聚合物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05-0.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
结晶性聚酯PBT选用粘度为0.6-1.2的结晶性聚酯PBT,优选为0.8-1.0;结晶性聚酯PET的粘度为0.6-1.0的结晶性聚酯PET,优选为0.68-0.8;MBS选用丁二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的MBS,优选为55-70%;BDP和RDP选用其中TPP的含量为0.5-2.0%的BDP和RDP,其中TPP是磷酸三苯酯,其纯物质是白色结晶粉末,其也可以存在于磷酸酯阻燃剂如BDP和RDP中,其中TPP在BDP和RDP的含量一般低于3%,本发明所述的TPP含量是指以任何形式存在于组合物的含量。
本发明所述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还包括0-10份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为稳定剂、阻燃增效剂、抗滴落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填料和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合适的稳定剂包括有机亚磷酸酯(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2,6-二甲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甲基苯膦酸酯、磷酸三甲酯等)、有机亚磷酸酯、烷基化的一元酚或者多元酚、多元酚和二烯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对甲酚或者二环戊二烯的丁基化反应产物、烷基化的氢醌类、羟基化的硫代二苯基醚类、亚烷基-双酚、苄基化合物、多元醇酯类、苯并三唑类和二苯甲酮类中的至少一种。合适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也可以为本领域其他常用增塑剂。合适的脱模剂包括硬脂酸金属盐类、硬脂酸烷基酯类、硬脂酸季戊四醇酯类、石蜡、褐煤蜡等。合适的着色剂包括各种颜料和染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聚碳酸酯、结晶性聚酯PET和结晶性聚酯PBT干燥3~6h;
(2)将ABS聚合物、BDP和/或RDP、经(1)干燥的聚碳酸酯、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ET和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BT分别通过不同的计量称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3)将TPP、MBS和加工助剂经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后通过计量称计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由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获得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范围为220~370℃,转速为300~600rpm。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可用于户外以及室内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对应力开裂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限定聚碳酸酯和ABS聚合物的种类,并在整体配方中通过添加0.1-10%的TPP来改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盈利开裂性和加工性能,特别适用于室内以及室外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聚碳酸酯为粘均分子量为13000-4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优选为粘均分子量为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ABS聚合物为由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是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A接枝于组分B上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组分A为5-95份,且组分A由A1和A2按下述重量份混合而成:
A1为50-95份,且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和多烷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A2为5-50份,且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和丙烯酸C1-C8-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组分B为5-95份,且组分B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不饱和羧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丙烯酰橡胶、有机硅氧烷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由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1-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由乳液聚合物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05-0.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
结晶性聚酯PBT选用粘度为0.6-1.2的结晶性聚酯PBT,优选为0.8-1.0;结晶性聚酯PET的粘度为0.6-1.0的结晶性聚酯PET,优选为0.68-0.8;MBS选用丁二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的MBS,优选为55-70%;BDP和RDP选用其中TPP的含量为0.5-2.0%的BDP和RDP,其中TPP是磷酸三苯酯,其纯物质是白色结晶粉末,其也可以存在于磷酸酯阻燃剂如BDP和RDP中,其中TPP在BDP和RDP的含量一般低于3%,本发明所述的TPP含量是指以任何形式存在于组合物的含量。
下述具体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组分如下所述,但并不限于下述物质。组分a为聚碳酸酯,LG生产,牌号是1300-10;组分b为ABS聚合物,奇美生产,牌号是ABS757;组分c为TPP,美国大湖生产,牌号是TPP;组分d为结晶性聚酯PET和/或PBT,其中PBT由BASF公司生产,牌号为4500,PET由仪征化学生产,牌号为SB500;组分e为MBS,中渊生产,牌号是M-701;组分f为BDP和/或RDP,其中BDP由浙江雅克生产,牌号是BDP-N2,RDP由浙江万盛生产,牌号是WSFR-RDP;加工助剂中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任意比的混合物,由Ciba公司生产提供;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由LOZA公司生产提供,牌号为GLYCOLUBE-P;防滴落剂由韩国HANNANO生产,牌号是FS-200。
将上述各组分按照下述步骤进行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其包括下述步骤:
(1)将聚碳酸酯、结晶性聚酯PET和结晶性聚酯PBT干燥3~6h;
(2)将ABS聚合物、BDP和/或RDP、经(1)干燥的聚碳酸酯、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ET和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BT分别通过不同的计量称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3)将TPP、MBS和加工助剂经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后通过计量称计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由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获得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范围为220~370℃,转速为300~600rpm。
将上述产品在鼓风烘箱中于80-90℃干燥4小时后,用塑料注射成型机注塑成标准样条,注塑温度为240℃;将注塑好的样条在50%的相对湿度、23℃放置至少24小时后进行性能测试。
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熔融指数:按ISO1133方法,260℃、2.16千克载荷下测试。
拉伸性能:按ISO527方法,拉伸速度50毫米/分钟。
弯曲性能:按ISO178方法,试验速度2毫米/分钟。
缺口冲击强度:按ISO179/1eA方法,4毫米厚的试样,简支梁缺口冲击。
热变形温度:按ISO75方法,升温速率120℃/分钟,1.8MPa载荷下测试。
阻燃性能:按UL94方法,2.0mm测试。
耐应力开裂评价的测试方法:10-50%冰醋酸/异丙醇混合溶液浸泡,拉伸样条扭曲实验,通过开裂时间判断耐应力开裂的优异。
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4原料各组分的配比及所得成品的性能测试结果参见表1和表2。
表1实施例1-10的具体配比(重量份)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表2对比例1-4的具体配比(重量份)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从表1和表2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选用特定的聚碳酸酯和特定的ABS聚合物,并结合在聚碳酸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特定含量的TPP时,得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以及耐溶剂开裂性能,特别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等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Claims (10)

1.一种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30-80份、ABS聚合物为1-5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0-50份、TPP为0.1-10份、MBS为0.1-10份、BDP和/或RDP为0.1-15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其中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BS聚合物为由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该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是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A接枝于组分B上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组分A为5-95份,且组分A由A1和A2按下述重量份混合而成:
A1为50-95份,且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和多烷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A2为5-50份,且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和丙烯酸C1-C8-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组分B为5-95份,且组分B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不饱和羧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丙烯酰橡胶、有机硅氧烷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40-75份、ABS聚合物为5-3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5-30份、TPP为0.5-8份、MBS为2-8份、BDP和/或RDP为3-13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其中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BS聚合物为由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该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是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A接枝于组分B上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组分A为5-95份,且组分A由A1和A2按下述重量份混合而成:
A1为50-95份,且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和多烷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A2为5-50份,且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和丙烯酸C1-C8-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组分B为5-95份,且组分B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不饱和羧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丙烯酰橡胶、有机硅氧烷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聚碳酸酯为50-70份、ABS聚合物为10-20份、结晶性聚酯PBT和/或结晶性聚酯PET为8-15份、TPP为1-6份、MBS为3-6份、BDP和/或RDP为5-12份,以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其中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支化聚碳酸酯、硅氧烷共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BS聚合物为由本体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或本体-悬浮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该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是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A接枝于组分B上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组分A为5-95份,且组分A由A1和A2按下述重量份混合而成:
A1为50-95份,且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丙烯酸C1-C8-烷基酯、二甲基硅氧烷、苯基硅氧烷和多烷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A2为5-50份,且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C1-C8-烷基酯和丙烯酸C1-C8-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组分B为5-95份,且组分B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乙烯和a-不饱和羧酸酯形成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三元共聚物、丙烯酰橡胶、有机硅氧烷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粘均分子量为13000-40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粘均分子量为16000-28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本体聚合法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1-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由乳液聚合物制备所得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选用粒径为0.05-0.20μm的橡胶改性ABS接枝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晶性聚酯PBT选用粘度为0.6-1.2的结晶性聚酯PBT,结晶性聚酯PET的粘度为0.6-1.0的结晶性聚酯PET,MBS选用丁二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的MBS,BDP和RDP选用其中TPP的含量为0.5-2.0%的BDP和RD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晶性聚酯PBT选用粘度为0.8-1.0的结晶性聚酯PBT,结晶性聚酯PET的粘度为0.68-0.8的结晶性聚酯PET,MBS选用丁二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70%的MBS。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10份加工助剂,所述加工助剂为稳定剂、阻燃增效剂、抗滴落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填料和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聚碳酸酯、结晶性聚酯PET或结晶性聚酯PBT干燥3~6h;
(2)将ABS聚合物、BDP和/或RDP、经(1)干燥的聚碳酸酯、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ET或经(1)干燥的结晶性聚酯PBT分别通过不同的计量称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
(3)将TPP、MBS和加工助剂经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后通过计量称计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由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造粒获得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范围为220~370℃,转速为300~600rpm。
CN201511000230.9A 2015-12-28 2015-12-28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62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0230.9A CN105462224B (zh) 2015-12-28 2015-12-28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0230.9A CN105462224B (zh) 2015-12-28 2015-12-28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2224A true CN105462224A (zh) 2016-04-06
CN105462224B CN105462224B (zh) 2018-04-13

Family

ID=5560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0230.9A Active CN105462224B (zh) 2015-12-28 2015-12-28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2224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0536A (zh) * 2016-04-27 2016-08-03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流动、低气味、收缩率可调的阻燃pc/abs组合物
CN105949741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高韧性pc/abs组合物
CN106084717A (zh) * 2016-06-14 2016-11-09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耐热高韧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967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522A (zh) * 2017-08-25 2017-11-07 佛山市彩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abs改性pc复合材料
CN107365486A (zh) * 2017-08-25 2017-11-21 佛山市彩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abs改性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19420A (zh) * 2017-12-19 2018-06-29 宁波甬尚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747A (zh) * 2018-06-27 2018-12-11 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的高硬度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596A (zh) * 2020-12-09 2021-03-12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高耐化abs/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63735A1 (en) * 2018-08-13 2021-06-03 Samyang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for 3d printing and 3d printing filament comprising same
WO2021128965A1 (zh) 2019-12-26 2021-07-01 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abs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汽车柱护板
WO2024070340A1 (ja) * 2022-09-27 2024-04-04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662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佛山市思汗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应力开裂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309A (zh) * 2014-11-19 2015-08-19 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高耐热增韧补强pc/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691A (zh) * 2015-06-09 2015-10-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662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佛山市思汗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应力开裂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5309A (zh) * 2014-11-19 2015-08-19 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高耐热增韧补强pc/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691A (zh) * 2015-06-09 2015-10-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0536A (zh) * 2016-04-27 2016-08-03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流动、低气味、收缩率可调的阻燃pc/abs组合物
CN106084717B (zh) * 2016-06-14 2018-05-15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耐热高韧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4717A (zh) * 2016-06-14 2016-11-09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耐热高韧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741A (zh) * 2016-06-29 2016-09-21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高韧性pc/abs组合物
CN106349678A (zh) * 2016-10-14 2017-01-25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5486A (zh) * 2017-08-25 2017-11-21 佛山市彩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abs改性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25522A (zh) * 2017-08-25 2017-11-07 佛山市彩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abs改性pc复合材料
CN108219420A (zh) * 2017-12-19 2018-06-29 宁波甬尚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747A (zh) * 2018-06-27 2018-12-11 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的高硬度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747B (zh) * 2018-06-27 2021-08-10 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的高硬度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63735A1 (en) * 2018-08-13 2021-06-03 Samyang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for 3d printing and 3d printing filament comprising same
WO2021128965A1 (zh) 2019-12-26 2021-07-01 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abs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汽车柱护板
CN112480596A (zh) * 2020-12-09 2021-03-12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性高耐化abs/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70340A1 (ja) * 2022-09-27 2024-04-04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2224B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2224A (zh) 耐应力开裂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99084B1 (ko) 본래 색조, 가수분해 안정성 및 용융 안정성의 우수한 조합을 갖는 내충격성 개질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조성물
JP5129044B2 (ja)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KR100960866B1 (ko) 열안정성, 광안정성 및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스티렌계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JP2003525991A (ja) 特定のグラフトゴム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組成物
JP3381215B2 (ja) 難燃化熱可塑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コンパンド
KR100789043B1 (ko) 개선된 일정한 특성을 갖는 중합체 조성물
CN108822245B (zh) (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
DE10296994B4 (de) Flammenhemmende Harzzusammensetzung,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Formkörper
US11124647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same
CN105315641B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88474A1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2059B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7917A (zh) 用于制备具有改进的热加工稳定性的聚碳酸酯模塑料的方法
CN111954687B (zh) 用于生产具有提高的光泽度的模制品的组合物和热塑性模塑料
KR102072433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1557567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KR20130100299A (ko) 개선된 파단 신도를 갖는 내충격성-개질된 폴리에스테르/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JP2010526922A (ja) 耐衝撃性改良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KR19980702382A (ko) 성형용 수지조성물
CN106589881A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6767963B1 (en) Thermoplastic moulding materials based on special highly effective grafted polymer components
JP2019137733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品
JP2003509525A (ja) 耐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配合物
JP2022115666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