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5859A - 医疗用缝合针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缝合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5859A
CN105455859A CN201410408797.9A CN201410408797A CN105455859A CN 105455859 A CN105455859 A CN 105455859A CN 201410408797 A CN201410408797 A CN 201410408797A CN 105455859 A CN105455859 A CN 105455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installation portion
needle tip
line installation
s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87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5859B (zh
Inventor
松谷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n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i Inc filed Critical Mani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4087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5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5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5859A/zh
Priority to HK16109851.1A priority patent/HK12216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5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5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预先设定好的弯曲形状且在全长范围内没有扭曲的医疗用缝合针。医疗用缝合针具有:在一方的端部侧为了安装缝合线而形成的线安装部(A);形成于另一方的端部且具有刺穿组织的针尖(7)的针尖部(B);以及将线安装部(A)与针尖部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躯体部(C),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且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孔柱(4)与孔(3),将该线安装部设为前端,通过将其插入弯曲模(11)与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12)之间,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并且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的粗细的中心(轴线1)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D)内。

Description

医疗用缝合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缝合患部的组织时使用的医疗用缝合针,尤其涉及在全长范围内无扭曲且操作性优异的医疗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医疗用缝合针对切开后的患部的组织进行缝合。医疗用缝合针由具有预先设定好的粗细的钢线构成,在一方的端部侧设置用于安装缝合线的线安装部,在另一方的端部设置具有刺穿组织的针尖的针尖部,将上述线安装部与针尖部由躯体部连接而构成。在上述的医疗用缝合针中,从线安装部至针尖部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而整体形成为圆弧状。
线安装部具有安装对患部进行缝合的缝合线的功能,且构成为具有在医疗用缝合针的一方的端部侧形成的一对孔柱和形成在这些孔柱之间的安装缝合线的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孔,存在端部被封闭的构造的普通孔和端部未被封闭的构造的弹簧孔。尤其是弹簧孔中,一对孔柱构成为具有弹性的悬臂梁,在从自由端侧朝向孔而压入缝合线时产生挠曲,若缝合线穿入孔中,则复原为原来的姿势而能够防止该缝合线的脱离。
躯体部将线安装部与针尖部连接起来,并且在手术时构成为由医师操作的持针器把持的部位。
针尖部具有以适于前端刺穿组织的方式形成的针尖。而且,从针尖到躯体部的部分逐渐变粗而形成为锥状。另外,针尖部形成为与医疗用缝合针的目的相应的最佳形状(例如,剖面为圆形、在至少一条棱线上形成有切刃的剖面为包括三角形在内的多边形等)。
在将医疗用缝合针形成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构成为能够旋转的弯曲模、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以及将带向弯曲模侧施力的施力辊的弯曲装置。而且,线安装部、躯体部、针尖部将具有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直线状的中间件以将针尖部侧设为前端的方式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使带压接于弯曲模,并且使该弯曲模旋转而成形为目标的弯曲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被指出有时在弯曲加工后的医疗用缝合针51产生扭曲(线安装部52的自由端与针尖53呈螺旋状地扭曲)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在弯曲加工后对与弯曲方向的内外面(包括弯曲在内的面)正交的方向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夹持面,对产生的扭曲进行矫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4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9/028651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3-2729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医疗用缝合针由持针器保持,根据把持有该持针器的医师的操作,从针尖侧刺穿患部的组织,因此至少从针尖部到躯体部需要被可靠地弯曲成形。因此,为了可靠地进行针尖部侧的弯曲,进行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加工。然而,针尖部形成为尖端细的形状,因此当将针尖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时、或针尖插入到弯曲模与带之间之后,有时将从针尖部到躯体部为止的粗细的中心作为轴而进行自转。在该情况下,弯曲加工后的医疗用缝合针中的针尖与安装线的部分不在相同的平面内,具有产生了所谓的扭曲这样的问题。
另外,医师在对患部进行缝合时预先预测通过组织后的针尖从组织穿出的位置而使针尖刺穿。因此,当在医疗用缝合针产生扭曲时,在进行缝合手术时刺穿组织后的针尖从与医师所预测的位置偏离的位置穿出,可能阻碍进行顺畅的缝合。若在与原本预测的位置偏离的位置处对组织进行缝合的话,则可能给手术后带来负面影响。如此,医疗用缝合针产生扭曲在医学上问题较为严重。然而,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那样,通过在弯曲加工后进行冲压加工来矫正扭曲,派生出工序变得繁琐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先设定好的弯曲形状的医疗用缝合针,其在全长范围内不存在扭曲。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疗用缝合针的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缝合针具有:线安装部,其在一方的端部侧为了安装缝合线而形成,且具有一对孔柱和孔;针尖部,其形成于另一方的端部,且具有用于刺穿组织的针尖;躯体部,其形成为将所述线安装部与所述针尖部连接起来,所述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孔柱和孔,通过将该线安装部设为前端而将该医疗用缝合针插入弯曲模与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之间,从所述线安装部经由所述躯体部而到所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并且从所述线安装部经由所述躯体部而到所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的粗细的中心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内。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疗用缝合针中,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因此,将线安装部设为前端,当将其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时,平板状的面与弯曲模的表面以及带面进行接触,能够实现保持了稳定的姿势的插入。因此,不会以从躯体部到针尖部的粗细的中心为轴线而自转,能够使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粗细的中心存在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内。
因此,当实施组织的缝合手术时,医师能够实现预想的运针,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缝合手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图。
图2是将线安装部作为前端而插入弯曲模与带之间时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产生了扭曲的医疗用缝合针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线安装部
B针尖部
C躯体部
D平面
1轴
2面
3孔
4孔柱
5间隙
7针尖
11弯曲模
11a外周面
12带
13支承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医疗用缝合针(以下,称为“缝合针”)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构成为,在一方的端部侧构成具有一对孔柱与孔的线安装部,在另一方的端部构成具有刺穿组织的针尖的针尖部,将上述线安装部与针尖部由躯体部连接起来。
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在该平板的规定位置形成一对孔柱,在一对孔柱之间形成有在平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而且,通过将平板状的线安装部设为前端而将其插入弯曲模与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之间,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从线安装部经由躯体部而到针尖部为止的粗细的中心存在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内。即,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不会产生扭曲,能够在缝合手术时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操作。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构成为所谓的有眼针,其中,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且在该平板状的部分具有一对孔柱、以及由上述孔柱夹着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缝合针的功能,因此,也不限定针尖部的剖面形状。即,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也可以是针尖部的剖面形状为圆形的圆针,另外也可以是针尖部的剖面形状呈多边形且具有从针尖起规定长度的切刃的角针。
在本发明中,构成缝合针的材料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也能够使用由以钢琴线为代表的钢、马氏体系不锈钢、奥氏体系不锈钢、铁素体系不锈钢等构成的线材。
尤其是,由于缝合针刺穿患部的组织而使缝合线通过,因此需要具有能够容易通过组织的硬度和承受数次的缝合的强度,并且在流通过程中生锈是不优选的。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如下材料:将奥氏体系不锈钢的线以规定的减面率实施冷轧线拉伸加工,并使组织伸长为纤维状,由此发现了基于加工硬化以及加工诱起马氏体变态等的高硬度、和基于伸长为纤维状的组织的弯曲强度。
接下来,使用图1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缝合针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缝合针是具有线安装部A、针尖部B、以及将线安装部A与针尖部B连接起来的躯体部C的有眼针,且构成为针尖部B的剖面形状呈大致圆形的圆针。而且,在从线安装部A经由躯体部C而到针尖部B为止的全长范围内弯曲为预先设定好的形状,作为所述各部A~C的粗细的中心的轴线1存在于大致相同的平面D内。
作为缝合针的材料,使用将所述奥氏体系不锈钢的线以规定的减面率进行了冷轧线拉伸加工的线材。将上述线材设为直线,在切断为目标的缝合针的长度之后,进行线安装部A、针尖部B、躯体部C的加工而形成直线状的中间件,将线安装部A设为前端而使形成的中间件弯曲,由此获得不会扭曲的缝合针。
线安装部A形成为具有通过对被冷轧线拉伸加工的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面2的平板状。该线安装部A是在缝合患部时用于安装未图示的缝合线的部位,用于供缝合线穿过的孔3形成在贯通面2的方向上,在该孔3的两侧对置形成有一对孔柱4。
孔3构成为供缝合线穿过且使穿过的缝合线不容易脱离。即,在孔3的两侧对置形成的一对孔柱4形成为悬臂梁状,分别能够发挥作为弹簧的功能。另外,在对置的孔柱4之间,形成有间隙5,该间隙5具有比应插入孔3的缝合线的粗细小的尺寸,利用该间隙5而能够将缝合线插入孔3。因此,插入到孔3的缝合线在自由的状态下不通过间隙5,而能够防止缝合线容易从孔3脱离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孔3,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弹簧孔,当然也可以将一对孔柱4在端部处连接而不形成间隙5。
由面2形成为平板状的线安装部A的厚度并不局限于此,能考虑缝合针的强度而被适当地设定。
针尖部B是在缝合患部的组织时具有刺穿患部的功能的部分,且构成为具有最适于进行目标的缝合的形状(剖面形状)。作为针尖部B的剖面形状,例如具有在棱线处形成了切刃的多边形、不具有切刃的圆形。在本实施例中,从针尖部B到躯体部C为止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的圆针。
在针尖部B的前端形成有刺穿患部的组织的针尖7,形成为粗细从该针尖7到躯体部C逐渐变大的锥状。
躯体部C是将线安装部A与针尖部B连接起来且在手术时用于供医师借助持针器来把持的部位。因此,躯体部C在针尖部B的附近具有与该针尖部B相同的形状,而随着接近线安装部A使剖面形状以圆形为基本并具有形成有基于持针器的把持部的鼓状的形状。
如上所述,具有线安装部A、针尖部B、躯体部C的缝合针以线安装部A为前端而对形成有所述各部分A~C的直线状的中间件进行弯曲加工,由此轴线1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D内。即,缝合针不会产生轴线1的自转方向的扭曲,能够提高医师缝合患部时的操作性。
接下来,使用图2来说明对缝合针进行弯曲加工时的顺序。
在图2中,弯曲模11构成为能够旋转,形成为轴棒状且外周面11a形成为平坦的成形面。弯曲模11的直径并非特别地限定,且不一定需要与目标的缝合针的弯曲形状一致。即,弯曲模11的直径是考虑包括构成缝合针的材料的性质(例如回弹特性等)在内的条件而形成的。
带12卷绕于弯曲模11的外周面11a而在与该外周面11a之间夹住形成为直线状的缝合针的中间件,通过支承构件13与弯曲模11之间的相对压接而对中间件进行弯曲加工。因此,作为带12而利用具有挠性、且具有不会简单地断裂这样的强度的构件。例如,作为带12而能够选择性地使用钢带、不锈钢带、黄铜带等金属带。然而,不一定局限于金属带,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带,只要是具有所述挠性与强度的材料就能够利用。
形成为直线状的缝合针的中间件以线安装部A配置于前端的方式载置在带12。此时,线安装部A形成为平板状,因此面2沿着带12的表面配置。因此,即便针尖部B、躯体部C形成为圆形,中间件也能够保持稳定的载置姿势。
在如上述那样的状态下,在使弯曲模11向箭头方向旋转的同时将带12向相同方向移送时,缝合针的中间件以线安装部A为前端而插入到弯曲模11与带12之间。此时,由于线安装部A形成为平板状,因此面2紧贴于弯曲模11的外周面11a,保持稳定的姿势而插入该外周面11a与带12之间的狭窄间隙。
因此,在以线安装部A为前端而将形成为直线状的缝合针的中间件插入弯曲模11的外周面11a与带12之间时,中间件通过弯曲模11与带12来限制姿势。因此,伴随着弯曲模11的进一步旋转,即便是躯体部C、针尖部B夹在外周面11a与带12之间时,也不会在中间件处产生以轴线1为中心的自转。通过使弯曲模11进一步旋转,以线安装部A为前端而使缝合针的中间件从弯曲模11排出。
因此,缝合针的中间件以从线安装部A经由躯体部C而到针尖部B为止的轴线1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D内的方式弯曲。因此,不会在获得的缝合针中产生扭曲。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缝合针中,以平板状的线安装部A为前端而将形成为直线状的缝合针的中间件插入弯曲模11与带12之间进行弯曲。因此,线安装部A夹在弯曲模11与带12之间,并且面2被限制,即便躯体部C、针尖部B为任意的剖面形状,也不会以轴线1为中心进行自转,也不会产生扭曲。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合针中,形成为平板状的线安装部A插入弯曲模11与带12之间而被限制,针尖部B的剖面形状即便是圆形的圆针、多边形的角针等任意的形状也能够应对。

Claims (1)

1.一种医疗用缝合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疗用缝合针具有:线安装部,其在一方的端部侧为了安装缝合线而形成,且具有一对孔柱和孔;针尖部,其形成于另一方的端部,且具有用于刺穿组织的针尖;以及躯体部,其形成为将所述线安装部与所述针尖部连接起来,
所述线安装部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孔柱和孔,通过将该线安装部设为前端而将所述医疗用缝合针插入弯曲模与卷绕于该弯曲模的带之间,从所述线安装部经由所述躯体部而到所述针尖部为止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并且从所述线安装部经由所述躯体部而到所述针尖部为止的粗细的中心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内。
CN201410408797.9A 2014-08-19 2014-08-19 医疗用缝合针 Active CN105455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797.9A CN105455859B (zh) 2014-08-19 2014-08-19 医疗用缝合针
HK16109851.1A HK1221625A1 (zh) 2014-08-19 2016-08-17 醫療用丰縫合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8797.9A CN105455859B (zh) 2014-08-19 2014-08-19 医疗用缝合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5859A true CN105455859A (zh) 2016-04-06
CN105455859B CN105455859B (zh) 2019-09-06

Family

ID=5559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8797.9A Active CN105455859B (zh) 2014-08-19 2014-08-19 医疗用缝合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5859B (zh)
HK (1) HK122162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8880Y (zh) * 1994-08-19 1995-05-31 李柱林 往复式缝合针
US6322581B1 (en) * 1999-08-26 2001-11-27 Mani, Inc. Suturing needle for medical use
CN101511279A (zh) * 2006-08-29 2009-08-19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针
CN101594828A (zh) * 2007-01-11 2009-12-02 马尼株式会社 缝合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8880Y (zh) * 1994-08-19 1995-05-31 李柱林 往复式缝合针
US6322581B1 (en) * 1999-08-26 2001-11-27 Mani, Inc. Suturing needle for medical use
CN101511279A (zh) * 2006-08-29 2009-08-19 马尼株式会社 医疗用缝合针的弯曲加工方法及医疗用缝合针
CN101594828A (zh) * 2007-01-11 2009-12-02 马尼株式会社 缝合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5859B (zh) 2019-09-06
HK1221625A1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60746B2 (zh)
EP2425787B1 (en) Suturing needle
JP5066438B2 (ja) 医療用縫合針
US20160022313A1 (en) Puncture needle
JP6082515B2 (ja) 縫合針
US20130172930A1 (en) Medical Suture Needle
EP0426378A1 (en)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surgical suture components
CN109864772A (zh) 显微手术器械以及手柄的改进
CN105455859A (zh) 医疗用缝合针
WO2011024817A1 (ja) 医療用縫合針
US20170224329A1 (en) Anatomical-structure-ligating device
JP6141509B2 (ja) パイプ締結体、処置具、及び締結方法
JP4410210B2 (ja) 縫合針
EP3381379B1 (en) Medical suture needle
US8443645B2 (en) Bending method and bending apparatus for medical suturing needle
US20150305737A1 (en) Flexible suture anchor threader and suture anchor kit
US10368875B2 (en) Surgical clip
JP2017118920A (ja) 発声障害治療具の成形治具
CN102686168B (zh) 缝合针
US20210393257A1 (en) Clamp including aperture
CN101543416A (zh) 有眼针以及有眼针的制造方法
JP2018102527A (ja) テンションバンドワイヤリング法に使用されるバンド固定用ピン
JP2007267911A (ja) 縫合針
CN219021330U (zh) 小尺寸创口情况下无痕缝合用持针器
JP2012075670A (ja) カフ電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162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