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4273B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4273B
CN105454273B CN201510954862.2A CN201510954862A CN105454273B CN 105454273 B CN105454273 B CN 105454273B CN 201510954862 A CN201510954862 A CN 201510954862A CN 105454273 B CN105454273 B CN 105454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icide compositions
prochloraz
active ingredient
fruit
mang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48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4273A (zh
Inventor
李佳薇
王庆国
李艳华
牟文良
晏惠
孙秀青
年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548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containing the group >N—CO—N< where at least one nitrogen atom is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 A01N3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containing aliphatically bound aldehyde or keto group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cet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01,4-Diazines; Hydrogenated 1,4-di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14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 A23B7/153Preserving or ripening with chemic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23B7/08 or A23B7/10 in the form of liquids or solids
    • A23B7/154Organic compounds; Microorganisms;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蔬菜采后保鲜用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微生物病害。该杀菌剂组合物由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咪鲜胺(A)和有效成分B组成,B为2‑壬酮、2‑甲基吡嗪、2‑癸酮中一种或几种;A与B的质量比为10:0.5~5,有效成分A与B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10~52.5%。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药效,减少化学保鲜剂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用于水果蔬菜保鲜。
背景技术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总面积达到4.83亿亩,产量达7.92亿吨,产值达15000多亿元,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水果腐烂约占总产量的25%以上,蔬菜腐烂约占总产量的30%以上,两项合计约达80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冷链和先进物流设备、设施难以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果蔬采后损失严重,果蔬保鲜剂成为减少采后损失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已经把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果蔬保鲜剂是众多果蔬采后保鲜的必须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果蔬保鲜剂朝着用量少、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水果蔬菜采后受到微生物病害侵染造成采后损失巨大,其中炭疽病、蒂腐病、冠腐病等病害发病比例较高,影响较大。香蕉、芒果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水果品种,炭疽病、轴腐病等发病较多。
芒果(mango)属漆树科植物,核果类,果肉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素有“热带果王”之称。我国是芒果主要生产国之一,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福建等省区,主要栽培品种为:泰国白花芒、吕宋芒、象牙芒、白玉芒、椰香芒、秋芒、紫花芒、桂香芒和粤西1号芒等。 2012年全国芒果总产量约106万吨,其中海南芒果种植面积为66.12万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29.71%,总产量为39.64万吨。
芒果采后生理代谢旺盛,果实很容易后熟而变黄变软;同时芒果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微生物浸染,在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中易造成大量腐烂损失。其中炭疽病(Collec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蒂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eaPat.)是采后芒果的两大主要微生物病害,在国内外芒果产区普遍发生。炭疽病作为芒果采后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在全年均可发生,占果实病害总量的70%以上。该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在贮运期间病果率一般为30%~50%,最高可达100%,严重影响了芒果的品质和外观质量。芒果在幼果期受到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在采后的贮藏、运输过程中、果实后熟时开始发病腐烂。芒果蒂腐病是仅次于炭疽病的重要病害,在芒果产区主要存在3种蒂腐病,即黑色蒂腐病(Batryodiplodiatheobromae Pat.)、褐色蒂腐病(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和小穴壳蒂腐病(Dothiorella),使芒果果实贮运期间严重腐烂,病果率达10%~40%。由于上述两类病菌均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常常在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发病,进而给果农和经销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对芒果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众多,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等几个方面。其中,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化学药剂容易造成环境和产品污染;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无毒无害、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病害防控措施,可作为防治芒果病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今后芒果采后保鲜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中,化学防治应用最广泛、见效快、效果明显。现用于芒果病害控制的杀菌剂主要有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噻菌灵(特克多)、咪鲜胺、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这些杀菌剂的防效一般可达 20%~90%。谭铭开等(2010)研究了几种农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5%的施保克乳油对病菌的防效效果较好,施药后7天抑制率为79.97%,10天后为87.76%,13天后为82.83%。
生产中防治芒果采后病害的化学防治药剂效果虽好,但由于药剂的频繁使用,使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大大降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化学保鲜剂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难以解决。
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生物防治不仅对敏感病菌引起的病害有效,而且对已产生抗药性的病菌引起的病害亦有效。目前已报道的用于芒果采后病害的拮抗微生物有近10种,其中细菌居多。针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杨胜远等开展了有效拮抗菌的筛选并得到菌株X-98-2,该拮抗菌主要是通过产生抗生素而达到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拮抗作用。郑敏等通过对芒果炭疽病挥发性抑菌物质产生菌的筛选,判定短小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芒果炭疽病有明显抑制效果,通过对2种芽孢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分析与实验,确定2-壬酮、2-癸酮等5种成分对芒果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存在缺陷是拮抗菌效果不稳定,而且混合液易造成伤害。
香蕉栽培产果量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经济水果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香蕉产量从1986年的140.18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783.4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0.86%,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世界香蕉生产国的排名次序也从1986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
香蕉采后贮运中的微生物病害主要有5种,分别香蕉炭疽病、冠腐病、黑星病、黑腐病、酸腐病,其中以香蕉炭疽病和冠腐病最为严重。炭疽病在果实黄熟期常造成严重损失,危害青果时,病斑长椭圆形,黑褐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引起香蕉采后冠腐病的病原菌极为复杂,已报道有10多属,发病初期危害果轴,果穗落梳后,香蕉切口出现白褐色絮状物,造成轴腐;病部继而向果柄发展,呈深褐色,最后果身也发病,果皮爆裂,上长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果僵硬,不易催熟转黄,食用价值低。
目前香蕉采后以化学杀菌剂为主,化学杀菌剂以咪鲜胺、异菌脲、抑霉唑等成分为主,但由于药剂的频繁使用,使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尤其是水果采后保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通过化学杀菌剂与微生物代谢产物-挥发性物质复配,提供一种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的保鲜剂。
水果保鲜剂单剂在应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有效成分用药量大、残留量高、防效差等问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对水果保鲜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增效减量,即减少保鲜剂用量、提高药效、减少残留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咪鲜胺(A)和有效成分B,其中有效成分B为2-壬酮、2-甲基吡嗪、2-癸酮中一种或几种。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以及保鲜效果实验,发现有效成分A与B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A与B的质量比为10: 0.5~5。
A与B优选的质量比为10: 2~3。
有效成分A与B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10~52.5%。
杀菌剂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以外,进一步包括溶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和水。
所述的溶剂为脂肪酸酯、芳香酸酯、芳烃、N-甲基吡咯烷酮、正辛醇、s-200溶剂油、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脂肪烃、脂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脂肪酸酯可以是蓖麻油甲酯、油酸甲酯、醋酸甲酯等;芳香酸酯可以是邻苯二甲酸酯等;芳烃可以是二甲苯、重芳烃、柴油芳烃等;植物油包括菜籽油、棉籽油、豆油、松节油等;脂肪烃、脂环烃可以是汽油、白油、柴油、石蜡油等。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 、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醛缩合物、烷基本磺酸盐、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包括AEO系列乳化剂、Ethylan系列、Teric系列的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包括农乳1601、1602,well-102s、TX、OP、NP等;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醛缩合物包括农乳600号、农乳400号等,烷基苯磺酸盐可以是农乳无水钙盐、农乳500号等;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包括sopa270、AES、sp-ses;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包括SEP-720、SEP-760、WPJ、well-303等。
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腐剂为山梨酸、山梨酸盐、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山梨酸盐可以是山梨酸钾、山梨酸钠等,苯甲酸盐可以是苯甲酸钠等。
组合物中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30%,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比为3~20%,增稠剂质量百分比为0.01~1%,防冻剂质量百分比为1~10%,防腐剂质量百分比为0.1~1.0%,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为10-52.5%,其余为水,水补足100% 。
杀菌剂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溶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和水经加工制成的水乳剂,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杀菌剂组合物加工方法是将咪鲜胺(A)、有效成分B与溶剂混合,使咪鲜胺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搅匀,制成油相;将水、防腐剂、增稠剂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或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搅匀,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制成状态稳定、均一的水乳剂。
水乳剂加工所用设备与工艺是比较成熟的,按照现有常规设备即可满足水乳剂的生产加工。
所述杀菌剂组合物使用时,需要兑水搅匀后浸蘸或喷洒果蔬使用。该杀菌剂组合物用于处理采收后的芒果、香蕉等果蔬。可以防治芒果炭疽病、蒂腐病等微生物病害,可以防治香蕉炭疽病、冠腐病等微生物病害,可以防治番茄灰霉病等微生物病害。该组合物兑水稀释后浓度为200~300mg/kg(以咪鲜胺成分计)。 该杀菌剂组合物可以用于苹果、番茄、芹菜等其他品种水果蔬菜,防治采后微生物病害。
咪鲜胺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起到防霉杀菌的保鲜效果。咪鲜胺已经在中国、欧洲、日本、美国、南非、以色列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广泛应用。水乳剂作为水性化制剂的一种,是当前农药新剂型中技术含量高,且具开发前景的一种绿色剂型。
咪鲜胺,英文 通用名PROCHLORAZ,CAS编号:67747-09-5,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分子式:C15H16Cl3N3O2
咪鲜胺的结构式是:
2-壬酮、2-甲基吡嗪、2-癸酮存在于天然植物之中,是植物精油的一种,亦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获得,但目前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还不成熟,同时也是芽孢杆菌发酵代谢产物中的三种成分。3种物质均是十分安全的物质。
2-壬酮,英文名称: 2-Nonanone,分子式:C9H18O,在我国被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的食用香料,也可用于合成香料。
2-壬酮的结构式是:
2-甲基吡嗪,英文名称: 2-Methylpyrazine 和 Methylpyrazine,CAS号:109-08-0,在我国被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的食用香料。
2-甲基吡嗪的结构式是:
2-癸酮,CAS号:693-54-9。
2-癸酮的结构式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剂组合物对防治芒果香蕉等采后炭疽病、蒂腐病等微生物病害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保鲜效果,减少了水果采后损失;
(2)该组合物采用的挥发性有效成分B(2-壬酮等),为食用香料,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安全性高;
(3)可以大幅减少保鲜剂用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有利于提高水果食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将不同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加工,是解决目前农药单剂存在系列问题的一种快捷和有效的方法,不同有效成分复配通常会表现出3中不同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拮抗作用。有效成分复配加工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才能知道。
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咪鲜胺(A)和有效成分B,其中有效成分B为2-壬酮、2-甲基吡嗪、2-癸酮中一种或几种。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以及保鲜效果实验,发现有效成分A与B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从以下生测实例中可以看出。
实施例1 咪鲜胺(A)与有效成分B离体增效作用测定
有效成分B分别为2-壬酮(B1)、2-甲基吡嗪(B2)和2-癸酮(B3)。
实验对象为芒果炭疽病。
实验药剂为原药或原液,称取一定量的咪鲜胺原药、有效成分B,分别就加入一定的甲醇将其完全溶解或混溶后,再加入含有0.1%的吐温-80的无菌水中,配制成母液。母液的基础上,按照预实验的结果,配制5个以上系列公式浓度的稀释液,每个浓度设置5个重复。并按照预备实验结果,以咪鲜胺:B分别按10:0.5、10:1、10:2、10:3、10:4、10:5配比,用含有0.1%的吐温-80的灭菌水将母液稀释至适当系列浓度。
实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含有适量的甲醇和0.1%吐温-80的灭菌水作对照(CK)。在超净工作台内,取3ml稀释后药液或稀释后的复配药液,加入到装有6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约13mL,每个处理五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
将培养2天的芒果炭疽病菌,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成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移至预先配制好的含毒PDA培养基的中间,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4天后,采用十字交叉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的直径,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丝生长抑制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以下是咪鲜胺与有效成分B不同配比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1:咪鲜胺(A)和2-壬酮(B1)不同配比对芒果炭疽病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防治芒果炭疽病,配比在10:0.5~5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均高于133.69,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在10:3之间时,共毒系数为279.03以上,增效作用最明显。
表2:咪鲜胺(A)和2-甲基吡嗪(B2)不同配比对芒果炭疽病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防治芒果炭疽病,配比在10:0.5~5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均高于130.31,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在10:3时,共毒系数为271.43,增效作用最明显。
表3:咪鲜胺(A)和2-癸酮(B3)不同配比对芒果炭疽病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防治芒果炭疽病,配比在10:0.5~5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CTC均高于127.47,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配比在10:2~3时,共毒系数均大于270,增效作用最明显。
以下是制剂制备实施例。如无特别说明,制剂制备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2: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1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将咪鲜胺、2-壬酮与溶剂混合,使咪鲜胺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搅匀,制成油相;将水、防腐剂、增稠剂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匀,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制成状态稳定、均一的水乳剂。
实施例3: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2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4: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3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5: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4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5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7:咪鲜胺与2-壬酮复配的水乳剂6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8:咪鲜胺与2-癸酮复配的水乳剂7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将咪鲜胺、2-癸酮与溶剂混合,使咪鲜胺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搅匀,制成油相;将水、防腐剂、增稠剂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匀,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制成状态稳定、均一的水乳剂。
实施例9:咪鲜胺与2-癸酮复配的水乳剂8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咪鲜胺与2-癸酮复配的水乳剂9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同实施例8。
实施例11 :咪鲜胺与2-甲基吡嗪复配的水乳剂10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将咪鲜胺、2-甲基吡嗪与溶剂混合,使咪鲜胺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搅匀,制成油相;将水、防腐剂、增稠剂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匀,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制成状态稳定、均一的水乳剂。
实施例12:咪鲜胺与2-壬酮、2-癸酮及2-甲基吡嗪复配的水乳剂11
组成成分及比例为:
加工方法:将咪鲜胺、2-壬酮、2-癸酮、2-甲基吡嗪与溶剂混合,使咪鲜胺完全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搅匀,制成油相;将水、防腐剂、增稠剂混合均匀,制成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匀,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制成状态稳定、均一的水乳剂。
实施例13 芒果采后病害防治试验
试验材料:市购芒果、未使用任何保鲜剂处理,剔除有病虫害、机械伤的果实,选择大小、颜色基本一致的果实用于实验。
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
空白对照(CK),清水处理;
对照1:25%咪鲜胺水乳剂稀释1000倍液,山东奥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2:25%咪鲜胺水乳剂稀释700倍液,山东奥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处理1:实施例6药剂1200倍液
处理2:实施例7药剂1200倍液
处理3:实施例9药剂1200倍液
处理4:实施例11药剂1200倍液
处理5:实施例12药剂1200倍液
芒果使用以上药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5s,每个处理 4个重复,处理完成后晾干,使用纸箱包装,于室温20~25℃下放置观察。25天调查果实保鲜效果,统计发病果实,计算发病率和防效。发病率和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发病率(%)= 病果数/总果数×100
防效(%)=(空白对照发病率-处理发病率)/空白对照发病率×100
下表为试验统计结果
表4:芒果采后保鲜实验结果
从表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空白对照果实在常温贮存至30天时已有3/4的果实开始腐烂,对照药剂稀释700倍效果明显好于稀释1000倍液,防效分别为79.43%和88.41%。各处理药剂均稀释1200倍,稀释倍数大、用药浓度低,除处理3防效在89.02%以外,其余防效均大于90%,防效高,可确保芒果保鲜的效果。
实施例14:香蕉采后保鲜试验
试验材料:市购香蕉,采后未使用任何保鲜剂使用,剔除病虫害、机械伤的果实。
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
空白对照(CK),清水处理;
对照1:25%咪鲜胺水乳剂,药液兑水稀释至咪鲜胺浓度为300mg/kg;25%咪鲜胺水乳剂由山东奥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2:25%咪鲜胺水乳剂,药液兑水稀释至咪鲜胺浓度为400mg/kg,25%咪鲜胺水乳剂由山东奥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处理1:实施例3药剂兑水稀释,稀释至咪鲜胺为200mg/kg
处理2:实施例6药剂兑水稀释,稀释至咪鲜胺为200mg/kg
处理3:实施例8药剂兑水稀释,稀释至咪鲜胺为200mg/kg
处理4:实施例10药剂兑水稀释,稀释至咪鲜胺为200mg/kg
处理5:实施例12药剂兑水稀释,稀释至咪鲜胺为200mg/kg
香蕉使用以上药液浸泡处理,处理时间2min,每个处理设置 4个重复,处理完成后晾干,内衬保鲜袋装箱,置于室温15~20℃下,20天调查保鲜情况,统计果柄长霉、切口褐变长霉、果实腐烂等病果数量,计算病果率和防效。长霉率和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果率(%)= 病果果实重量/总果实重量×100
防效(%)=(空白对照病果率-处理病果率)/空白对照病果率×100
表5:香蕉采后保鲜实验结果
从表5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香蕉常温贮存至20天,未经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果实病果率达到72.50%,对照药剂处理防效低于80%,各处理药剂的防效大于88%,其中处理2、处理4、处理5防效均大于90%,效果最佳。

Claims (8)

1.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A、有效成分B和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其中,有效成分A为咪鲜胺,有效成分B为2-壬酮、2-甲基吡嗪、2-癸酮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质量比为10: 0.5~5;所述的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在杀菌剂组合物中的总质量占杀菌剂组合物的10~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优选的质量比为10: 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和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脂肪酸酯、芳香酸酯、芳烃、N-甲基吡咯烷酮、正辛醇、solvents-200溶剂油、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脂肪烃、脂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丙烯)醚、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腐剂为山梨酸、山梨酸盐、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30%,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比为3~20%,增稠剂质量百分比为0.01~1%,防冻剂质量百分比为1~10%,防腐剂质量百分比为0.1~1.0%,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为10-52.5%,其余为水和有效成分,水补足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为水乳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芒果的采后炭疽病、蒂腐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用于防治香蕉的采后炭疽病、冠腐病。
CN201510954862.2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Active CN105454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4862.2A CN105454273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54862.2A CN105454273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273A CN105454273A (zh) 2016-04-06
CN105454273B true CN105454273B (zh) 2017-10-20

Family

ID=5559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4862.2A Active CN105454273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4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9559A (zh) * 2016-08-23 2017-02-01 陈小洁 一种芒果保鲜剂
CN106819092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广西南宁乐蕊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梨保鲜剂
CN107372808A (zh) * 2017-09-12 2017-11-24 珠海真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果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47342B (zh) * 2022-04-24 2023-11-07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抑菌保鲜组合物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85A (zh) * 2010-08-25 2010-12-29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一种用于果蔬防腐保鲜的组合物
CN102210250A (zh) * 2011-04-01 2011-10-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贡柑留树保鲜方法
CN103461472A (zh) * 2013-09-17 2013-12-25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保鲜剂
US9265251B2 (en) * 2012-11-12 2016-02-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Agri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moting growth of pla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385A (zh) * 2010-08-25 2010-12-29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一种用于果蔬防腐保鲜的组合物
CN102210250A (zh) * 2011-04-01 2011-10-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贡柑留树保鲜方法
US9265251B2 (en) * 2012-11-12 2016-02-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Agri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moting growth of plant
CN103461472A (zh) * 2013-09-17 2013-12-25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保鲜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芒果炭疽病挥发性抑菌物质产生菌的筛选及拮抗机理研究";郑敏;《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0515(第5期);摘要,正文第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273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015B (zh) 一种用于柑橘蒂腐病防治的含有聚氨丙基双胍的保鲜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454273B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CN102461653B (zh)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在防治柑桔酸腐病上的应用及其保鲜剂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89716A (zh) 蛇床子素与苦参碱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2283281A (zh) 一种提高毕赤酵母对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效力的方法
CN106359411A (zh) 一种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复配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27149A (zh) 一种对香豆酸酯在果蔬杀菌保鲜剂中的应用及含对香豆酸酯的果蔬杀菌保鲜剂
CN109645112A (zh) 一种含噻菌灵与腐霉利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19090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茶多酚的果蔬保鲜剂
CN110710532B (zh)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苯醚双唑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CN106387033A (zh) 一种含蔗糖酯和香菇多糖的香蕉保鲜剂
CN106615064A (zh) 一种含蔗糖酯和肉桂醛的芒果保鲜剂
CN109662098A (zh) 一种含噻菌灵与多抗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19691A (zh) 一种含氟啶胺与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94954B (zh) 竹叶黄酮结合卡利比克毕赤酵母防治苹果采后病害的方法
CN103651772B (zh) 杀菌组合物
CN110710534A (zh) 一种含有氟吡菌酰胺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CN108967530A (zh) 一种苹果保鲜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94710A (zh) 香菇多糖联合咯菌腈在防治水果、蔬菜贮藏病害中的应用
CN106172453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665813A (zh)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香芹酚的香蕉保鲜剂
CN107668195A (zh) 咯菌腈联合肉桂酸在防治水果、蔬菜贮藏病害中的应用
CN107183160A (zh) 一种水果保鲜剂
CN10847719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