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2141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2141A
CN105452141A CN201380078395.0A CN201380078395A CN105452141A CN 105452141 A CN105452141 A CN 105452141A CN 201380078395 A CN201380078395 A CN 201380078395A CN 105452141 A CN105452141 A CN 105452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ge
counterweight
width direction
fronta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8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2141B (zh
Inventor
岛林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52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2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2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2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电梯装置,其能够确保对重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减小顶部尺寸,能够使底坑深度变浅,并能够抑制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的增大。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对重(4)被配置于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曳引机(5)配设于井道顶部的对重(4)的上方,仅对重悬吊轮(21)配设于曳引机(5)与对重(4)之间。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尤其涉及对重被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装置中,由于建筑上的制约等,要求确保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尺寸并减小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将对重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与将对重配置于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侧部的对重侧置方式相比,能够减小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此外,基于防止浸水的观点,将曳引机配置在井道顶部与将曳引机配置在底坑部相比更为有效。然而,在采用对重后置方式的情况下,对重与轿厢悬吊轮之间的距离会变长,因此挂绳结构、曳引机和反绳轮的配置变得复杂。
鉴于这种状况,提出了如下的现有的对重后置方式的电梯装置,其将曳引机配置于对重的上方,将对重侧反绳轮配置于曳引机与对重之间,并将轿厢侧反绳轮配置于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侧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提出了如下的现有的对重后置方式的电梯装置,其将曳引机配置于乘用轿厢的上方,将对重侧反绳轮配置于曳引机侧的对重用导轨的上方,并将轿厢侧反绳轮配置于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侧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进而,还提出了如下的现有的对重后置方式的电梯装置,其将曳引机配置于轿厢用导轨的与乘用轿厢相反的一侧,将对重侧反绳轮配置于曳引机侧的对重用导轨的上方,并将轿厢侧反绳轮配置于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侧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20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89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45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电梯装置中,对重侧反绳轮被配置于曳引机与对重之间。于是,存在如下的课题:为了确保对重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最上层地面高度与井道天花板之间的尺寸(顶部尺寸)和最下层地面高度与底坑底面之间的尺寸(底坑深度)变大。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的电梯装置中,曳引机被配置于乘用轿厢的上部,因此存在顶部尺寸变大的课题。
进而,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现有的电梯装置中,虽然解决了顶部尺寸变大或底坑深度变深的课题,然而存在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变大的课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确保对重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减小顶部尺寸,能够使底坑深度变浅,并能够抑制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的增大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对重被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该电梯装置具有:一对轿厢悬吊轮,它们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设于上述乘用轿厢的上部或下部;对重悬吊轮,其配设于上述对重的上部;底坑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和进深方向的后侧的方式,配设于底坑部;曳引机,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上述绳轮位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与上述对重悬吊轮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的上述对重的上方;以及顶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在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位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述轿厢悬吊轮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之间的方式,使轴与正面宽度方向一致地配设于上述井道顶部。主绳索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而下降,跨在上述一对轿厢悬吊轮上而从上述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升,跨在上述顶部反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上而上升,卷绕于上述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对重悬吊轮上而上升,并且主绳索的另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电梯装置是将对重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曳引机配设于对重的上方,因此能够减小井道的正面宽度尺寸。
此外,曳引机配设于对重的上方,仅对重悬吊轮配设于曳引机与对重之间,因此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乘用轿厢停止于最下层的状态的底坑部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乘用轿厢急速下降的状态的底坑部侧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乘用轿厢停止于最下层的状态的底坑部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乘用轿厢急速下降的状态的底坑部侧视图。
在图1至图4中,电梯装置具有:乘用轿厢3,其以出入口朝向层站2侧的方式配设于井道1内;对重4,其配设于井道1内的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以及曳引机5。这里,设层站2的出入口的宽度方向为正面宽度方向,设与正面宽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为进深方向。
一对轿厢用导轨7a、7b分别被支承于以一定间隔固定于井道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的导轨托架8上,并且被配设为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沿上下方向延伸。而且,乘用轿厢3被一对轿厢用导轨7a、7b引导而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
一对对重用导轨9a、9b分别被支承于以一定间隔固定于井道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的导轨托架10上,并且在一对轿厢用导轨7a、7b的进深方向的后侧被配设为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沿上下方向延伸。而且,对重4被一对对重用导轨9a、9b引导而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
曳引机5被安装于架设在一对对重用导轨9a、9b的上端部之间且沿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曳引机支承梁11上。而且,曳引机5使绳轮6的轴6a与进深方向一致,并且以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绳轮6位于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与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1a的对重4的上部。另外,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是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乘用轿厢3时的乘用轿厢3所占有的空间。此外,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是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对重4时的对重4所占有的空间。
一对轿厢悬吊轮12a、12b分别被进行位置调整而使得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悬吊乘用轿厢3的大致重心位置,并且在一对轿厢用导轨7a、7b的相对方向、即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设在乘用轿厢3的下部。
轿厢缓冲器台13被固定于底坑部1b的地面上,且配设为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延伸。一对轿厢用导轨7a、7b的下端部被固定于轿厢缓冲器台13的两端部。轿厢缓冲器14被固定于轿厢缓冲器台1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对重缓冲器台15被固定于底坑部1b的地面上,并且被配设为在轿厢缓冲器台1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沿正面宽度方向延伸。一对对重用导轨9a、9b的下端部被固定于对重缓冲器台15的两端部。对重缓冲器16被固定于对重缓冲器台15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底坑部反绳轮支承梁17被固定于底坑部1b的地面上,并且被配设为在轿厢缓冲器台13与对重缓冲器台15之间沿进深方向延伸。底坑部反绳轮18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且突出到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与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之间的方式,被固定于底坑部反绳轮支承梁17。此时,在从铅直上方观察时,底坑部反绳轮18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深处侧突出的突出端接近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顶部反绳轮支承梁19架设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轿厢用导轨7b的上端侧与曳引机支承梁11之间,并且以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1a。顶部反绳轮20使轴与正面宽度方向一致,并且以在进深方向上位于轿厢悬吊轮12b与底坑部反绳轮18之间的方式,被固定于顶部反绳轮支承梁19,且配设于井道顶部1a。此时,在从铅直上方观察时,顶部反绳轮20的进深方向的前侧的端部接近轿厢悬吊轮12b的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端部。
对重悬吊轮21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悬吊对重4的大致重心位置的方式,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地配设于对重4的上部。此时,在从铅直上方观察时,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接近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
接着,说明挂绳。首先,作为主绳索的曳引绳索22的一端被轿厢绳索固定部24固定于轿厢绳索固定支承梁23上,该轿厢绳索固定支承梁23被架设于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轿厢用导轨7a的上端侧与曳引机支承梁11之间且沿进深方向延伸。从轿厢绳索固定部24垂下的曳引绳索22从乘用轿厢3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起跨在一对轿厢悬吊轮12a、12b上,并且从乘用轿厢3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被拉下。然后,从乘用轿厢3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起被拉起的曳引绳索22从进深方向的前侧跨在顶部反绳轮20上,并从顶部反绳轮20的进深方向的后侧垂下。
然后,从顶部反绳轮20的进深方向的后侧垂下的曳引绳索22从进深方向的前侧起跨在底坑部反绳轮18上,并且从底坑部反绳轮18的进深方向的后方被拉起。然后,从底坑部反绳轮18的进深方向的后侧被拉起的曳引绳索22在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起在绳轮6上卷绕多次后,从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垂下。然后,从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垂下的曳引绳索22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起跨在对重悬吊轮21上,并且从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被拉起,该曳引绳索22的另一端被对重绳索固定部25固定于曳引机支承梁11。
这里,如图4所示,底坑部反绳轮18的直径被设定为,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而使得安装于乘用轿厢4的下表面上的缓冲器承接梁26抵接于轿厢缓冲器14的状态下,在底坑部反绳轮18与乘用轿厢3之间能够确保间隙。
根据该第1实施方式,电梯装置是将对重4配置于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因此能够减小井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
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仅对重悬吊轮21配设于曳引机5与对重4之间。于是,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不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底坑部反绳轮18被配设为在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于是,轿厢下设备(未图示)的设置自由度变大,而且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时,能够简单避免底坑部反绳轮18与轿厢下设备的干涉。
底坑部反绳轮18的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深处侧突出的突出端在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接近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于是,在底坑部反绳轮18与绳轮6之间行驶的曳引绳索22相对于铅直方向的角度变小,因此作用于底坑部反绳轮18和绳轮6的轴承上的轴向载荷变小,并且曳引绳索22的磨损得以降低。
此外,顶部反绳轮20的进深方向的前侧的端部在从铅直上方观察时,接近轿厢悬吊轮12b的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端部。于是,在顶部反绳轮20与轿厢悬吊轮12b之间行驶的曳引绳索22相对于铅直方向的角度变小,因此作用于顶部反绳轮20和轿厢悬吊轮12b的轴承上的轴向载荷变小,并且曳引绳索22的磨损得以降低。
进而,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接近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于是,在对重悬吊轮21与绳轮6之间行驶的曳引绳索22相对于铅直方向的角度变小,因此作用于对重悬吊轮21和绳轮6的轴承上的轴向载荷变小,并且曳引绳索22的磨损得以降低。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1个轮构成底坑部反绳轮和顶部反绳轮,然而在曳引机与顶部反绳轮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下,基于抑制底坑部反绳轮的直径变大的观点,优选底坑部反绳轮或顶部反绳轮由2个反绳轮并排配设于曳引绳索的引导方向上而构成。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曳引机的绳轮以使轴与进深方向一致的方式配设,对重悬吊轮以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的方式水平配设,然而也可以将曳引机的绳轮以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的方式水平配设,而将对重悬吊轮以使轴与进深方向一致的方式配设。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一对轿厢悬吊轮的相对方向与一对轿厢用导轨的相对方向平行,然而只要能够在大致重心位置处悬吊乘用轿厢,则一对轿厢悬吊轮的相对方向也可以相对于一对轿厢用导轨的相对方向倾斜。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重用导轨通过导轨托架而支承于井道的正面宽度方向两侧壁上,然而对重用导轨也可以通过导轨托架而支承于井道的进深方向后侧的侧壁上。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5中,曳引机5使绳轮6的轴6a与正面宽度方向一致,并且使绳轮6朝向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在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绳轮6位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轿厢悬吊轮12b与底坑部反绳轮18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1a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轿厢用导轨7b的进深方向的后侧。此时,绳轮6的进深方向的前侧的端部在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接近轿厢悬吊轮12b的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端部。
对重悬吊轮21以使轴与进深方向一致的方式配设于对重4上。顶部反绳轮20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并且形成为水平,以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位于底坑部反绳轮18与对重悬吊轮21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1a。此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顶部反绳轮20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接近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顶部反绳轮20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接近底坑部反绳轮18的向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突出的端部。
另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电梯装置也是将对重4配置于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曳引机5配设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轿厢用导轨7b的进深方向的后侧,因此能够减小井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
此外,曳引机5配设于乘用轿厢3和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外侧,因此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不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此外,底坑部反绳轮18被配设为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于是,轿厢下设备(未图示)的设置自由度变大,而且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时,能够简单避免底坑部反绳轮18与轿厢下设备的干涉。
根据该第2实施方式,将尺寸小于曳引机5的顶部反绳轮20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因此对重4的上方所需的空间变小,能够相应地增大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第3实施方式
图6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中,曳引机5以使绳轮6的轴6a与进深方向一致,并且使绳轮6向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突出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1a的对重4的上方。对重悬吊轮21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悬吊对重4的大致重心位置的方式,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并水平地配设于对重4。底坑部反绳轮18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且突出到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方式,配设于底坑部1b。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接近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而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接近底坑部反绳轮18的向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突出的端部。
此外,曳引机5的绳轮6与顶部反绳轮20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较长,因此将2个反绳轮18a、18b并排配设于曳引绳索22的引导方向上而构成底坑部反绳轮18。
另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电梯装置也是将对重4配置于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因此能够减小井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
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仅对重悬吊轮21配设于曳引机5与对重4之间。于是,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不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底坑部反绳轮18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的方式配设。于是,轿厢下设备(未图示)的设置自由度变大,而且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时,能够简单避免底坑部反绳轮18与轿厢下设备的干涉。
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底坑部反绳轮18是将2个反绳轮18a、18b并排配设于曳引绳索22的引导方向上而构成的,因此可抑制底坑部反绳轮18的直径变大。于是,不会加深底坑深度,而且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时,能够简单地避免底坑部反绳轮18与轿厢下设备的干涉。
第4实施方式
图7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中,对重4以使宽度方向的中心向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移位的方式,配设于井道1内的进深方向的后侧。曳引机5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使绳轮6的轴6a与进深方向一致,并且使绳轮6朝向进深方向的前侧,使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部分与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重叠,而被配设于井道顶部1a。而且,曳引机5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位于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深处侧。
对重悬吊轮21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悬吊对重4的大致重心位置的方式,使轴相对于进深方向倾斜地配设于对重4。底坑部反绳轮18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且突出到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深处侧的区域的方式,配设于底坑部1b。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接近对重悬吊轮21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而绳轮6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接近底坑部反绳轮18的突出到如下区域的端部,该区域是对重4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区域。
此外,曳引机5的绳轮6与对重4的重心位置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较长,因此将2个悬吊轮21a、21b并排配设于曳引绳索22的引导方向上而构成对重悬吊轮21。
另外,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电梯装置也是将对重4配置于乘用轿厢3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对重后置方式,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因此能够减小井道1的正面宽度尺寸。
曳引机5配设于对重4的上方,而仅对重悬吊轮21配设于曳引机5与对重4之间。于是,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不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底坑部反绳轮18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乘用轿厢3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的方式配设。于是,轿厢下设备(未图示)的设置自由度变大,而且在乘用轿厢3急速下降时,能够简单地避免底坑部反绳轮18与轿厢下设备的干涉。
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曳引机5的绳轮6与对重4的重心位置(悬吊位置)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较长,因此将2个悬吊轮21a、21b并排设置于曳引绳索22的引导方向上而构成对重悬吊轮21,从而抑制了对重悬吊轮21的直径变大。于是,能够在不增大顶部尺寸或不加深底坑深度的情况下,确保对重4在上下方向的行驶空间。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主绳索而使用了曳引绳索,然而主绳索不限于曳引绳索,还可以使用平带。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轿厢悬吊轮安装于乘用轿厢的下部的下悬式电梯装置,而将本发明应用于把轿厢悬吊轮安装于乘用轿厢的上部的上悬式电梯装置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电梯装置,其中对重被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装置具有:
一对轿厢悬吊轮,它们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设于上述乘用轿厢的上部或下部;
对重悬吊轮,其配设于上述对重的上部;
底坑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和进深方向的后侧的方式,配设于底坑部;
曳引机,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上述绳轮位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与上述对重悬吊轮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的上述对重的上方;以及
顶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在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位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述轿厢悬吊轮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之间的方式,使轴与正面宽度方向一致地配设于上述井道顶部,
主绳索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而下降,跨在上述一对轿厢悬吊轮上而从上述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升,跨在上述顶部反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上而上升,卷绕于上述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对重悬吊轮上而上升,并且主绳索的另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
2.一种电梯装置,其中对重被配置于乘用轿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装置具有:
一对轿厢悬吊轮,它们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设于上述乘用轿厢的上部或下部;
对重悬吊轮,其配设于上述对重的上部;
底坑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横穿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且进深方向的后侧的角部,并且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和进深方向的后侧的方式,配设于底坑部;
顶部反绳轮,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位于上述对重悬吊轮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井道顶部;以及
曳引机,其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在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使绳轮朝向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并且使上述绳轮的轴与正面宽度方向一致,以上述绳轮位于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述轿厢悬吊轮与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上述井道顶部,
主绳索的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而下降,跨在上述一对轿厢悬吊轮上而从上述乘用轿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升,卷绕于上述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上而上升,跨在上述顶部反绳轮上而下降,跨在上述对重悬吊轮上而上升,并且主绳索的另一端被固定于上述井道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与上述对重的铅直投影面之间的方式,配设于上述底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且上述对重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区域的方式,配设于上述底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重悬吊轮是将两个悬吊轮在上述主绳索的引导方向上并排配设而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坑部反绳轮从铅直方向上方观察时,以突出到上述乘用轿厢的铅直投影面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上述对重的铅直投影面的进深方向的后侧的方式,配设于上述底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坑部反绳轮是将两个反绳轮在上述主绳索的引导方向上并排配设而构成的。
CN201380078395.0A 2013-07-22 2013-07-22 电梯装置 Active CN105452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9771 WO2015011756A1 (ja) 2013-07-22 2013-07-22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2141A true CN105452141A (zh) 2016-03-30
CN105452141B CN105452141B (zh) 2018-04-03

Family

ID=52392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8395.0A Active CN105452141B (zh) 2013-07-22 2013-07-22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95026B2 (zh)
CN (1) CN105452141B (zh)
WO (1) WO2015011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8232A1 (ja) * 2017-04-26 2018-11-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855A (ja) * 1995-12-11 1997-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273936A (zh) * 1999-05-18 2000-11-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WO2001042121A1 (fr) * 1999-12-06 2001-06-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scenseur
WO2001062654A1 (fr) * 2000-02-22 2001-08-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elevateur
JP2001240339A (ja) * 2000-02-29 2001-09-04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3084310A1 (ja) * 2011-12-07 2013-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9712B2 (ja) * 2000-11-08 2012-01-1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JP2003176087A (ja) * 2002-11-11 2003-06-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5172926B2 (ja) * 2010-09-27 2013-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805508B2 (ja) * 2011-11-30 2015-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6855A (ja) * 1995-12-11 1997-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273936A (zh) * 1999-05-18 2000-11-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WO2001042121A1 (fr) * 1999-12-06 2001-06-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ascenseur
WO2001062654A1 (fr) * 2000-02-22 2001-08-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elevateur
JP2001240339A (ja) * 2000-02-29 2001-09-04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3084310A1 (ja) * 2011-12-07 2013-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1756A1 (ja) 2015-01-29
JPWO2015011756A1 (ja) 2017-03-02
JP6095026B2 (ja) 2017-03-15
CN105452141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9955B (zh) 用于钢丝绳提升机的低结构台车
WO201502539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WO2016135999A1 (ja) エレベータ
JPWO2007069311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84077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020882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CN105452141A (zh) 电梯装置
CN101955105A (zh) 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
JP609502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6044469A (zh)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导向装置
CN104418212A (zh) 电梯
JP6218158B2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
JP475780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WO2018198232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6016184A (ja) Cwtレス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1686368U (zh) 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
JP2016008131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既設エレベーターの改造方法
CN205602981U (zh)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装置
CN103068712B (zh) 电梯装置
CN209242455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CN106185750A (zh)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CN108883897B (zh) 电梯装置
CN205652984U (zh)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导向减震装置
CN205602919U (zh) 一种电梯补偿链导向减震装置
JP2017019639A (ja) かご枠、及び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