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1033A -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033A
CN105451033A CN201510612962.7A CN201510612962A CN105451033A CN 105451033 A CN105451033 A CN 105451033A CN 201510612962 A CN201510612962 A CN 201510612962A CN 105451033 A CN105451033 A CN 105451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coder
signal
receiver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29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赞燮
郑春植
崔允镐
闵锡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51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3Channel coding or modulation of digital bit-stream, e.g. QPSK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07Systems with supplementary picture signal insertion during a portion of the active part of a television signal, e.g. during top and bottom lines in a HDTV letter-box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09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transcoding between formats or standards, e.g. from MPEG-2 to MPEG-4 or from Quicktime to Real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08Remultiplexing multiplex streams, e.g. involving modifying time stamps or remapping the packet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2Demodulation or channel decoding, e.g. QPSK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格式数据和第二格式数据,将第二格式数据转换为第一格式,并发送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以及解码器,被配置为接收从接收机发送的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并根据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与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一致的装置和方法涉及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提供与第二代数字广播信号的兼容性的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第一代数字广播系统中被定义为发送音频和视频数据的运动图像专家组2-传输流(MPEG2-TS)分组由固定长度的188字节形成,其包括4字节的报头和184字节的自适应字段/有效载荷。
作为其结果,接收第一代数字广播信号的包括电视、机顶盒等在内的接收机被允许形成用于接收188字节的传输流(TS)分组的最优接口。
另一方面,编码数据的发送源向接收机发送由具有各种格式的分组形成的数据帧,以在第二代数字广播系统中发送音频和视频广播数据。在本文中,可以由第二代数字广播系统的发射机发送的分组的格式是TS、通用流封装(GSE)、通用连续流(GCS)和通用固定分组化流(GFPS)。
具体地说,在可从第二代数字广播系统的发射机发送的分组的格式中,TS分组如上所述具有固定大小的188字节,然而,GSE分组具有可变大小。
因此,具有用于接收188字节的TS分组的最优接口的第一代数字广播信号接收机难以接收包括在第二代数字广播信号中的具有各种格式的分组。
发明内容
因此,示例实施例的各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在接收机和解码器之间发送具有各种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的信号接收装置、以及控制该信号接收装置的方法。
示例实施例克服了以上缺点和以上没有描述的其它缺点。此外,不要求示例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并且示例实施例可以不克服上述任何问题。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示例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并且根据描述这些附加方面将是部分清楚的,或者可以通过对实施例的实践被学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格式数据和第二格式数据,将第二格式数据转换为第一格式,以及发送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以及解码器,被配置为接收从接收机发送的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以及根据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解码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的原始数据,以及根据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接收机还被配置为:向解码器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指示对第一格式数据或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的发送的开始。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解码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同步信号来恢复第二格式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接收机还被配置为向解码器发送指示对第一数据或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的发送的数据发送信号。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解码器还被配置为在数据发送信号正被接收时根据接收到的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第二格式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第一格式数据具有预定大小,以及第二格式数据具有可变大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第一格式数据具有188字节的大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第一格式数据是传输流(TS)分组且第二格式数据是以下至少一项:通用流封装(GSE)分组、通用连续流(GCS)分组和通用固定分组化流(GFPS)分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控制包括接收机和解码器在内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方法包括:由接收机接收第一格式数据和第二格式数据;当接收到第二格式数据时,由接收机将第二格式数据转换为第一格式;由接收机向解码器发送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由解码器接收由接收机发送的第一格式数据和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以及由解码器根据接收到的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第二格式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解码器根据经恢复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接收机向解码器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指示对第一格式数据或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的发送的开始。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对第二格式数据的恢复基于同步信号。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接收机向解码器发送数据发送信号,该数据发送信号指示对第一格式数据或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的发送。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对第二格式数据的恢复包括:基于在数据发送信号正被接收时接收到的经转换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第二格式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第一格式数据具有预定大小且第二格式数据具有可变大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第一格式数据是传输流(TS)分组且第二格式数据是以下至少一项:通用流封装(GSE)分组、通用连续流(GCS)分组、和通用固定分组化流(GFPS)分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控制包括接收机和解码器在内的信号接收装置的方法包括:由接收机接收编码数据;由接收机确定编码数据与预定大小的数据不对应;由接收机将编码数据转换为预定大小的编码数据;由接收机向解码器发送预定大小的编码数据;以及由解码器根据预定大小的编码数据来恢复原始数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编码数据和经恢复的原始数据具有相同大小。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且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在内的数字广播系统的示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编码器的示例的示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了由图2的编码器产生的分组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发射机的示例的示图;
图5示出了由图4的发射机产生的信号;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信号接收单元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机的配置图;
图9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解码器的配置图;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机发送发送数据分组的示例;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解码器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的示例的示图;
图12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机发送发送数据分组的另一示例;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解码器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14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机发送发送数据分组的另一示例;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解码器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中的接收机和解码器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此外,当判定对与实施例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模糊要点时,将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此外,以下术语在考虑到实施例中的功能的情况下而被定义,并且可根据用户和操作者的意图而以不同方式被解释。因此,其定义应该基于贯穿说明书的内容被解释。此外,将不对公知功能或构造进行详细描述,因为它们将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发明。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信号接收装置100在内的数字广播系统1的示图。图2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编码器30的示例的示图。图3A和图3B是示出了由编码器30产生的分组的示例的示图。图4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发射机40的示例的示图。图5示出了由发射机40产生的信号。
参照图1至5,数字广播系统1包括发送广播信号的信号发送装置10和接收由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广播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100。此外,数字广播系统1还可包括信号中继装置,其接收由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并向信号接收装置100重新发送将该信号。
将描述信号发送装置10。
本文描述的信号发送装置10的配置仅仅是发送装置的示例,其对数字广播内容进行转换/调制并向信号接收装置100发送经转换/调制的数字广播内容,并且信号发送装置10不限于此。
信号发送装置10包括:产生数字广播内容的内容源20、将数字广播内容编码为特定格式的编码器30、以及通过无线电波、光等发送编码数字广播内容的发射机40。
内容源20可包括能够产生包括图像或声音在内的内容的各种媒体设备,诸如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相机CA、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麦克风MIC、以及播放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或声音的媒体播放器MP。
如上所述,内容源20将光信号和声音信号分别转换为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并向编码器30提供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
编码器30接收由内容源20提供的诸如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类的数字广播内容,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编码为发送数据分组D1,并输出发送数据分组D1。
详细地说,编码器30可对与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数字广播内容相关的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为“内容相关数据”)进行复用。在本文中,内容相关数据可包括:数字广播内容的广播调度、关于发送的数字广播内容的信息、和与发送数字广播内容的信号发送装置10相关的信息。
如图2所示,上述编码器30包括视频编码器31、音频编码器32、数据编码器33和复用器34。
视频编码器31使用图像编解码器对从内容源2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组化。例如,视频编码器31可通过使用运动图像专家组2(MPEG2)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可将使用MPEG2编码的图像数据分组化为图像分组。
由视频编码器31编码的图像数据可包括图像信息。另一方面,除了编码的图像数据之外,图像分组还可包括报头,该报头包括与编码的图像数据相关的信息。
此外,视频编码器31向复用器34输出上述图像分组。
音频编码器32使用声音编解码器对从内容源20接收到的声音数据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的声音数据进行分组化。例如,音频编码器32可通过使用音频编码3(AC-3)对声音数据进行编码,并可将使用AC-3编码的声音数据分组化为声音分组。
由音频编码器32编码的声音数据可包括声音信息。另一方面,除了编码的声音数据之外,音频分组还可包括报头,该报头包括与编码的声音数据相关的信息。
此外,音频编码器32向复用器34输出上述声音分组。
数据编码器33将与内容相关的数据分组化为数据分组。除了内容相关数据之外,数据分组还可包括报头,该报头包括与内容相关数据有关的信息。
复用器34对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进行复用,并输出发送数据分组D1。这里,发送数据分组D1被输出为比特流格式。在下文中,具有比特流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D1将被称为“发送数据流”。
复用器34适当地布置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并添加包括与每个分组相关的信息在内的报头,从而产生发送数据分组D1。
由复用器34产生的发送数据分组D1可以用各种格式形成。
例如,发送数据分组D1可由传输流(TS)、通用流封装(GSE)、通用连续流(GCS)和通用固定分组化流(GFPS)中的任意一个形成。
如图3A中所示,TS分组D1具有188字节的预定大小。TS分组包括4字节的TS报头D1a和184字节的TS数据字段D1b。TS数据字段D1b可以填充有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之一。
此外,TS报头D1a可包括用于识别TS分组D1的识别信息和指示TS分组D1的起始点的同步信息。
如图3B中所示,GSE分组D1包括GSE报头D1a和GSE数据字段D1b。GSE数据字段D1b可以填充有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之一。
然而,与TS分组D1不同的是,GSE分组D1的分组长度是可变的。换言之,GSE分组D1不具有预定大小并且可以形成为各种大小。
如上所述,编码器30将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转换为TS分组、GSE分组、GCS分组和GFPS分组之一,并将经转换的发送数据分组D1以流格式加以输出。
换言之,编码器30输出发送数据流,在该发送数据流中多个发送数据分组D1被顺序布置。
如图4所示,发射机40从编码器30接收发送数据分组D1,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调制为发送信号,并经由天线AT1来发送发送信号。发射机40可将用于纠错的纠错码添加到发送数据分组D1,并可调制发送数据分组D1以通过无线电波或光来发送添加有纠错码的发送数据分组D1。
如图4所示,发射机40包括输入处理模块41、纠错编码模块42、信令产生模块43、帧产生模块44和信号调制模块45。
输入处理模块41接收由编码器30输出的发送数据流并输出基带帧D2。
详细地,输入处理模块41可通过对发送数据流进行切片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此外,输入处理模块41可通过向发送数据分组D1添加用于识别发送数据分组D1的基带报头BBHD,来产生基带帧(BBFRAME)D2。
在本文中,如图5所示,基带帧D2包括基带报头BBHD和发送数据分组D1。
基带报头BBHD包括与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和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处理模式相关的信息。换言之,基带报头BBHD包括用于将发送数据分组D1识别为TS分组、GSE分组、GCS分组和GFPS分组之一的识别信息。
将在下文更详细描述的信号接收装置100可通过参考基带报头BBHD来识别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
此外,基带报头BBHD可选择性地包括用于保护发送数据分组D1的纠错码。例如,基带报头BBHD可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码。
此外,输入处理模块41还可执行用于对基带帧D2进行加密的基带扰码。换言之,当在基带帧D2中“0”连续出现多于参考次数时,输入处理模块41可将其转换为特定代码。
纠错编码模块42基于基带帧D2来产生和输出前向纠错帧(FECFRAME)D3。详细地说,纠错编码模块42基于基带帧D2来产生前向纠错帧码(FEC),并通过向基带帧D2添加前向纠错码FEC来产生前向纠错帧D3。
结果,如图5中所示,纠错帧D3包括基带帧D2和前向纠错码FEC。
此外,纠错编码模块42可对纠错帧D3执行比特交织。换言之,纠错编码模块42可对包括在前向纠错帧D3中的各个比特进行重新布置。
信令产生模块43产生和输出P1信令符号P1、P2信令符号P2和帧结束符号FC。
P1信令符号P1可指示发送类型,P2信令符号P2可指示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并且帧结束符号FC可指示数据帧D4的结束,这将在下文描述。
具体地,P2信令符号P2指示发送数据分组D1是TS分组还是另一不同数据分组。
此外,信令产生模块43可对P1信令符号P1、P2信令符号P2和帧结束符号FC中的每个执行比特交织。换言之,信令产生模块43可对包括在P1信令符号P1、P2信令符号P2和帧结束符号FC中的每个中的比特进行重新布置。
帧产生模块44基于纠错帧D3、P1信令符号P1、P2信令符号P2和帧结束符号FC来产生和输出数据帧D4。
详细地说,帧产生模块44通过向纠错帧D3添加P1信令符号P1、P2信令符号P2和帧结束符号FC来产生如图5所示的数据帧D4。
信号调制模块45通过连续组合如图5所示的多个数据帧D4来产生超级帧D5。此外,信号调制模块45通过调制超级帧D5来产生发送信号,并经由天线AT1转发该发送信号。换言之,信号调制模块45通过无线电波、光等来转发超级帧D5。
例如,信号调制模块45可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相移键控(QPSK)、正交调幅(QAM)、残留边带(VestigialSideBand)(VSB)之一来调制超级帧D5。
如上所述,发射机40通过向发送数据分组D1添加各种信息来产生超级帧D5,并对超级帧D5进行调制和发送。在本文中,发送的超级帧D5可包括发送数据分组D1、用于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的信息和关于发送数据分组D1的信息(诸如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
因此,描述了对具有各种格式(诸如TS分组、GSE分组、GCS分组和GFPS分组)的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调制和发送的信号发送装置10。
然而,上述信号发送装置10仅仅是向信号接收装置100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装置的示例,但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信号接收装置100。
信号接收装置100可接收由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广播信号,并可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号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
上述信号接收装置100可以由各种平台(诸如回放根据广播信号所恢复的内容的显示设备、发送根据广播信号所恢复的内容的中继装置、和再发送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的网关)形成。
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下文中,将信号接收装置100假设为能够接收广播信号并播放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号所恢复的内容的显示设备。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100的配置图。
参照图6,信号接收装置100包括:输入单元120,从用户接收用户控制命令;信号接收单元200,从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广播信号;图像处理单元130,处理包括在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图像数据;显示单元140,显示经处理的图像;声音输出单元150,输出包括在接收到的内容中的声音;以及控制单元110,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0的整体操作。
输入单元120可包括从用户接收各种用户控制命令的多个按钮。例如,输入单元120可包括:音量按钮,控制由声音输出单元150输出的声音的音量水平;以及电源按钮,开启或关断信号接收装置100的电源。
信号接收单元200接收由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广播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号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
稍后将描述信号接收单元200的详细配置和操作。
图像处理单元130处理由信号接收单元200恢复的图像数据,并向显示单元140提供经处理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单元130可包括图形处理器131和图形存储器133。
图形存储器133可临时存储用于处理图像的图像处理程序、图像处理数据和由图形处理器131处理或由信号接收单元200恢复的图像数据。
图形处理器131可根据存储在图形存储器133中的图像处理程序来处理图像数据,并可向显示单元140提供经处理的图像数据。
显示单元140可包括可视地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43和驱动显示面板143的显示器驱动器141。
显示面板143根据从显示器驱动器141接收的图像数据来输出图像。
显示面板143可包括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单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可接收显示图像数据的电信号,并可输出与接收到的电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上述显示面板143可包括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LCD)面板、发光二极管(LE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FED)面板。然而,显示面板143不限于此,而是可包括能够可视地显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各种显示设备。
显示器驱动器141根据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信号从图像处理单元130接收图像数据,并驱动显示面板143显示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详细地说,显示器驱动器141向形成显示面板143的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发送与图像数据对应的电信号。
声音输出单元150可根据控制单元110的控制信号,输出与在由信号接收单元200接收到的内容中的声音数据对应的声音。声音输出单元150可包括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
控制单元110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0的整个操作,并可包括主处理器111和主存储器113。
主存储器113可存储用于控制信号接收装置100的操作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并可临时存储经由输入单元120接收到的用户控制命令和由主处理器111输出的控制信号之一。
主处理器111可根据存储在主存储器113中的控制程序来处理存储在主存储器113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例如,主处理器111可根据通过输入单元120输入的用户控制命令来产生用于选择频道(信号接收单元200经由该频道接收广播信号)的频道选择信号,或者可产生用于控制由声音输出单元150输出的音量水平的音量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包括主处理器111和主存储器113在内的控制单元110可根据用户的控制命令来控制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各种组件的操作。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信号接收单元200的配置。
本文描述的信号接收装置100的配置仅仅是根据发送信号来恢复数字广播内容的接收单元的示例,并不限于此。
图7是示出了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信号接收单元200的示例的示图。图8是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接收机210的配置图。图9是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解码器220的配置图。
参照图7至图9,信号接收单元200包括:接收机210,经由天线AT2接收发送信号(如图8所示)并对接收到的发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器220,从接收机210接收发送数据分组,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接口230,通过该接口230在接收机210和解码器220之间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如图7所示,接口230被设置在接收机210和解码器220之间,并向解码器220发送由接收机210输出的发送数据分组D1。
此外,接口230可包括时钟线CLK、同步线SYNC、发送通知线VAL和数据线DATA。
时钟线CLK发送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用于将接收机210的发送时钟与解码器220的接收时钟加以同步。
由于时钟线CLK的时钟信号,接收机21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时序可以与解码器220接收发送数据分组D1的时序相同。
同步线SYNC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指示接收机210开始向解码器22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时间点。
详细地说,接收机210将同步信号与发送数据分组D1的第一比特一起输出。解码器220可基于同步线SYNC的同步信号来识别对发送数据分组D1的发送的开始。
发送通知线VAL发送发送通知信号,该发送通知信号指示数据通过数据线DATA向解码器220发送。
详细地说,接收机210在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同时,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来输出发送通知信号。当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接收到发送通知信号时,解码器220可识别出通过数据线DATA发送了发送数据。
数据线DATA可将发送数据分组D1从接收机210向解码器220发送。
数据线DATA可包括一条或多条信号发送线。详细地说,当数据线DATA包括一条信号发送线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单条信号发送线串行地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此外,当数据线DATA包括两条或更多条信号发送线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多条信号发送线并行地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
如图8所示,接收机210可包括调谐器211、信号解调模块212、纠错模块213、分组发送模块214、接收存储器215和接收控制器216。
调谐器211从经由天线AT2接收到的各个信号中提取特定频率(频道)的发送信号。换言之,调谐器211可从各个信号中提取由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发送信号。
信号解调模块212可从调谐器211接收发送信号并输出纠错帧D3。
信号解调模块212可通过使用OFDM、QPSK、QAM和VSB之一根据发送信号来解调数据帧D4。
之后,信号解调模块212对数据帧D4执行解交织。详细地说,以原始顺序布置通过交织被重新布置的数据帧D4的比特。
信号解调模块212从数据帧D4中提取纠错帧D3并输出所提取的纠错帧D3。
纠错模块213对纠错帧D3执行前向纠错。详细地说,纠错模块213可基于纠错码FEC对基带帧D2执行前向纠错。
此外,纠错模块213输出被执行了纠错的基带帧D2。
分组发送模块214接收基带帧D2并输出发送数据分组D1。
在本文中,分组发送模块214根据基带帧D2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并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此外,分组发送模块214根据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来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并发送由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形成的发送数据。
例如,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基于包括在基带帧D2中的基带报头BBHD,来确定包括在基带帧D2中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
如上所述,基带报头BBHD包括关于包括在基带帧D2中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的信息。因此,基于基带报头BBHD,分组发送模块214可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基于包括在数据帧D4中的P2信令符号P2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
如上所述,P2信令符号P2指示发送数据分组D1是TS分组还是不同数据分组。因此,基于P2信令符号P2,分组发送模块214可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分组发送模块214可根据从解码器220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这将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分组发送模块214在假设发送数据分组D1是TS分组的同时向解码器220发送发送数据。之后,当解码器220未能基于发送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时,解码器220可向接收机210输出分组错误信号,并且接收机210可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当发送数据分组D1被确定为TS分组时,分组发送模块214向解码器220照原样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
详细地说,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在利用通过接口230的时钟线CLK发送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的同时,通过接口230的数据线DATA来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
此外,当发送数据分组D1不是TS分组时,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将发送数据分组D1划分为具有TS分组的大小的块,并向解码器220发送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
详细地说,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将发送数据分组D1划分为具有与TS分组格式对应的188字节大小的块,并可通过接口230的数据线DATA发送经划分的发送数据。
具体地说,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在开始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时间点通过同步线SYNC输出同步信号。换言之,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将同步信号与第一发送数据的第一比特一起输出。
此外,分组发送模块214可在发送发送数据的同时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来输出发送通知信号。
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发送数据分组D1的划分和发送。
如上所述,接收机210根据经由天线AT2接收到的发送信号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根据发送数据分组D1的类型来转换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并向解码器220发送具有经转换的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D1。
如图9所示,解码器220可包括分组接收模块221、解复用器222、视频解码器223、音频解码器224和数据解码器225。
分组接收模块221从接收机210接收发送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具体地说,分组接收模块221可在利用通过接口230的时钟线CLK接收到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的同时,通过接口230的数据线DATA来接收发送数据分组D1。
具体地说,分组接收模块221可经由通过同步线SYNC接收到的同步信号来识别开始接收发送数据分组D1。
此外,基于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接收到的发送通知信号,可确定数据线DATA的数据是否有效。换言之,分组接收模块221可在接收到发送通知信号的同时,确定通过数据线DATA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是发送数据分组D1。
此外,分组接收模块221可使用同步信号根据数据分组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如上所述,接收机210的分组发送模块214将同步信号与发送数据分组D1的第一比特一起输出。
结果,分组接收模块221可基于同步信号来识别出发送数据分组D1的开始和结束。换言之,分组接收模块221可通过将同步信号与在同步信号之间接收到的发送数据进行组合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对发送数据的接收和对发送数据分组D1的恢复。
此外,分组接收模块221向解复用器222输出恢复的发送数据分组D1。
解复用器222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并输出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详细地说,解复用器222从发送数据分组D1中提取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并分别向视频解码器223、音频解码器224和数据解码器225输出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
视频解码器223从解复用器222接收图像分组并输出经解码的图像数据。
详细地说,视频解码器223参考包括在图像分组中的报头信息对图像分组进行去分组化,并使用图像编解码器对去分组化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例如,视频解码器223可使用MPEG2对图像数据进行解码。
此外,视频解码器223输出经解码的图像数据。
音频解码器224从解复用器222接收声音分组并输出经解码的声音数据。
详细地说,音频解码器224参考包括在声音分组中的报头信息对声音分组进行去分组化,并使用声音编解码器对去分组化后的声音数据进行解码。例如,音频解码器224可使用AC-3对声音数据进行解码。
此外,音频解码器224输出经解码的声音数据。
数据解码器225从解复用器222接收数据分组,并输出内容相关数据。详细地说,数据解码器225参照包括在数据分组中的报头信息对数据分组进行去分组化,并对内容相关数据进行解码。
此外,数据解码器225输出内容相关数据。
如上所述,解码器220通过接口230从接收机210接收发送数据,并根据发送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并进行输出。
在下文中,将描述接收机210通过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发送数据的处理以及解码器220通过组合发送数据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处理。
首先,将描述接收机210发送TS分组以及解码器220接收TS分组的处理。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接收机21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示例。图1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解码器220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示例的示图。
当解调的发送数据分组D1是TS分组时,如图10所示,发送数据分组D1具有188字节的大小。在本文中,可基于数据帧D4的P2信令符号P2和基带帧D2的基带报头BBHD之一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如图10所示,接收机210通过数据线DATA发送188字节的发送数据分组D1。换言之,接收机210通过接口230顺序地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而发送数据分组D1当前不被划分。
此外,如图10所示,接收机210可通过时钟线CLK输出时钟信号,并可在每次发送新的发送数据分组D1时通过同步线SYNC来输出同步信号。换言之,接收机210可在开始发送第一发送数据分组D1时输出同步信号。在发送了第一发送数据分组D1的全部188字节之后,接收机210可在开始发送第二发送数据分组D1时再次输出同步信号。
此外,如图10中所示,接收机210在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同时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来输出发送通知信号。
当正在接收发送通知线VAL的发送通知信号时,解码器220通过数据线DATA接收发送数据分组D1,并如图11所示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顺序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本文中,解码器220可基于同步线SYNC的同步信号来识别发送数据分组D1的开始点。
接收到发送数据分组D1的解码器220可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并可提取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
如上所述,当发送数据分组D1是TS分组时,接收机210向解码器220照原样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并且解码器220对照原样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和解码。
之后,将描述接收机210发送GES分组、GCS分组和GFPS分组以及解码器220接收GSE分组、GCS分组和GFPS分组的处理。
图12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接收机21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另一示例。图1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解码器220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当经恢复的发送数据分组D1不是TS分组时,如图12所示,发送数据分组D1可具有可变长度。在本文中,可基于数据帧D4的P2信令符号P2和基带帧D2的基带报头BBHD之一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如图12所示,接收机210将发送数据分组D1划分为具有预定大小的块。
例如,接收机210可通过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188字节的第一发送数据D1-1和188字节的第二发送数据D1-2。当在产生第一发送数据D1-1和第二发送数据D1-2之后剩下的剩余数据小于188字节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向剩余数据添加填充码来产生188字节的第三发送数据D1-3。在本文中,填充码可以是随机码。
如上所述,接收机210可根据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具有预定大小188字节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
根据示例实施例,当发送数据分组D1小于188字节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向发送数据分组D1添加填充码来仅产生第一发送数据D1-1。
如图12所示,接收机210通过数据线DATA顺序地发送188字节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
此外,如图12所示,接收机210可通过时钟线CLK输出时钟信号,并且可如图12所示在每次发送新的发送数据分组D1时通过同步线SYNC来输出同步信号。
接收机210可在开始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第一发送数据D1-1时输出同步信号。换言之,接收机210不在开始发送诸如第二发送数据D1-2之类的其它发送数据时输出同步信号。
当一个发送数据分组D1被全部发送且随后下一发送数据分组D1被发送时,接收机210在开始发送该下一发送数据分组D1的第一发送数据D1-1时输出同步信号。
此外,如图12所示,接收机210在发送发送数据D1-1、D1-2和D1-3的同时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来输出发送通知信号。
与同步信号不同,发送通知信号在发送数据D1-1、D1-2和D1-3被输出的同时一直被发送。
在正在接收发送通知线VAL的发送通知信号的同时,解码器220通过数据线DATA来接收发送数据D1-1、D1-2和D1-3,并如图13所示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顺序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此外,解码器220可通过组合发送数据D1-1、D1-2和D1-3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详细地说,解码器220可基于同步线SYNC的同步信号来识别出发送数据分组D1的开始点。换言之,解码器220可确定与同步信号一起接收的发送数据是第一发送数据D1-1。
此外,解码器220可将在接收到同步信号之后且在接收到下一同步信号之前接收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确定为形成一个发送数据分组D1。
例如,当与同步信号一起接收到第一发送数据D1-1,接收到第二发送数据D1-2和第三发送数据D1-3,并且接收到下一同步信号时,解码器220可将第一发送数据D1-1、第二发送数据D1-2和第三发送数据D1-3确定为形成一个发送数据分组D1。
因此,解码器220可通过组合在接收到同步信号之后且在接收到下一同步信号之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详细地说,解码器220可通过连续组合在同步信号之间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并移除填充码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在本文中,解码器220基于包括在发送数据分组D1中的报头D1a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并移除在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之外添加的代码,以移除填充码。
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的解码器220可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并可提取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
如上所述,当发送数据分组D1不是TS分组时,接收机210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划分并将其向解码器220发送,且解码器220对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组合和恢复。此外,解码器220对经恢复的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和解码。
之后,将描述接收机210发送具有各种格式的分组以及解码器220接收具有各种格式的分组的处理。
图14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接收机21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另一示例的示图。图15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解码器220恢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多个编码器30可产生具有彼此不同的格式的多个发送数据分组D1,且发射机40可通过组合具有彼此不同的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D1来发送一个发送信号。例如,在从第一编码器接收到TS分组并从第二编码器接收到GSE分组之后,发射机40可通过对TS分组和GSE分组进行组合和调制来产生发送信号。
此外,当接收到具有彼此不同的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D1时,接收机210通过调制发送信号来恢复具有各种格式(诸如TS分组、GSE分组和GFPS分组)的发送数据分组D1。
在本文中,为了对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解码,接收机210将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信息ID与发送数据分组D1一起向解码器220发送。
详细地说,如图14所示,接收机210将格式信息ID添加到从接收机210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分组D1。在本文中,可以基于数据帧D4的P2信令符号P2和基带帧D2的基带报头BBHD之一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
之后,接收机210将发送数据分组D1划分为具有预定大小的块。
例如,接收机210可通过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188字节的第一发送数据D1-1和188字节的第二发送数据D1-2。当在产生了第一发送数据D1-1和第二发送数据D1-2之后剩下的剩余数据小于188字节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向剩余数据添加填充码来产生188字节的第三发送数据D1-3。
如上所述,接收机210可根据添加有格式信息ID的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具有预定大小188字节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
当添加有格式信息ID的发送数据分组D1小于188字节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向发送数据分组D1添加填充码来仅产生第一发送数据D1-1。
之后,如图14所示,接收机210通过数据线DATA顺序地发送188字节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
此外,如图14所示,接收机210可通过时钟线CLK来输出时钟信号,并且可如图14所示在每次发送添加有格式信息ID的发送数据分组D1时通过同步线SYNC来输出同步信号。接收机210可在开始发送添加有格式信息ID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第一发送数据D1-1时输出同步信号。
此外,如图14所示,接收机210在发送发送数据D1-1、D1-2和D1-3的同时通过发送通知线VAL来输出发送通知信号。
在正在接收发送通知线VAL的发送通知信号的同时,解码器220通过数据线DATA来接收发送数据D1-1、D1-2和D1-3,并如图15所示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顺序地存储在存储器中。
此外,解码器220可通过组合发送数据D1-1、D1-2和D1-3来恢复格式信息ID和发送数据分组D1。
详细地说,解码器220可基于同步线SYNC的同步信号来识别格式信息ID和发送数据分组D1的开始点。换言之,解码器220可确定与同步信号一起接收到的发送数据是第一发送数据D1-1。
因此,解码器220可通过组合在接收到同步信号之后且在接收到下一同步信号之前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来恢复格式信息ID和发送数据分组D1。详细地说,解码器220可通过连续组合在同步信号之间接收到的发送数据D1-1、D1-2和D1-3并移除填充码来恢复格式信息ID和发送数据分组D1。
解码器220可根据格式信息ID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可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并可提取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
如上所述,当接收到具有各种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D1时,接收机210向解码器220发送添加有格式信息的发送数据分组D1,并且解码器220基于发送数据分组D1的格式信息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和解码。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在信号接收装置100中的接收机210和解码器220的操作1100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6,将描述接收机210和解码器220的操作1100。
首先,接收机210接收发送信号(1110)。
信号发送装置10可通过对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进行编码来产生发送数据分组D1。此外,信号发送装置10可通过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调来产生发送信号,并可发送所产生的发送信号。
接收机210可使用天线AT2来接收各种信号,并可通过使用调谐器211从各种信号中提取具有特定频率(频道)的发送信号。
之后,接收机210根据发送信号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1120)。
接收机210可根据发送信号来解调数据帧D4,并可从数据帧D4中提取纠错帧D3并进行输出。
此外,接收机210可基于纠错帧D3的纠错码FEC对基带帧D2执行前向纠错,并可输出错误被纠正的基带帧D2。
此外,接收机210可根据基带帧D2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
之后,信号接收装置100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是否等于参考大小(1130)。
例如,参考大小可以是188字节,并且接收机210可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详细地说,接收机210可基于包括在基带帧D2中的基带报头BBHD和包括在数据帧D4中的P2信令符号P2之一来确定发送数据分组D1是否是TS分组。
当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是参考大小(1130中的是)时,接收机210向解码器22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1170)。
详细地说,接收机210通过接口230将发送数据分组D1与同步信号和发送通知信号向解码器220一起发送,其中,同步信号指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的开始,发送通知信号指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
当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不是参考大小(1130中的否)时,接收机210将发送数据分组D1转换为参考大小(1140)。
当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大于参考大小时,接收机210可将发送数据分组D1划分为具有参考大小的块。
例如,接收机可通过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188字节的发送数据。此外,当在产生了188字节的发送数据之后剩下的剩余数据的大小小于188字节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将填充码添加到剩余数据来另外产生188字节的发送数据。
当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小于参考大小时,接收机210可通过将填充码添加到发送数据分组D1来产生188字节的发送数据。
之后,接收机210向解码器22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的块(1150)。
详细地说,接收机210通过接口230将发送数据分组D1的块与同步信号和发送通知信号向解码器220一起发送,其中,同步信号指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的开始,发送通知信号指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
之后,接收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的解码器220根据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1160)。
详细地说,解码器220通过根据接收顺序组合发送数据分组D1的块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为了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解码器220可使用同步信号和发送通知信号。
在接收或恢复了发送数据分组D1之后,解码器220根据发送数据分组D1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1180)。
详细地说,解码器220可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复用,并可输出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
此外,解码器220可通过对图像分组、声音分组和数据分组进行解码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
如上所述,接收到发送信号的接收机210根据发送信号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根据发送数据分组D1的大小来划分发送数据分组D1,并向解码器220发送发送数据分组D1。此外,解码器220根据经划分的发送数据分组D1来恢复发送数据分组D1,并通过对发送数据分组D1进行解码来恢复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内容相关数据。
根据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当接收到不是TS分组的发送数据分组时,在划分发送数据分组的同时发送该发送数据分组,从而在接收机和解码器之间发送具有各种格式的发送数据分组。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领域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其中,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格式数据和第二格式数据;
解码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格式数据和所述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以及
接口,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接收机的所述第一格式数据向所述解码器转发,
其中,当从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解码器发送所述第二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格式数据被转换为所述第一格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解码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并根据经恢复的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所述图像数据和所述声音数据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解码器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指示对数据的发送的开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解码器根据在所述同步信号和后一同步信号之间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解码器发送数据发送信号,所述数据发送信号指示对所述数据的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解码器根据在所述数据发送信号正被接收时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数据具有预定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格式数据具有可变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数据具有188字节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数据是传输流(TS)分组,以及所述第二格式数据是以下至少一项:通用流封装(GSE)分组、通用连续流(GCS)分组和通用固定分组化流(GFPS)分组。
10.一种控制信号接收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解码器和连接所述接收机和所述解码器的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接收机接收第一格式数据和第二格式数据之一;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格式数据时,由所述接收机将所述第二格式数据转换为所述第一格式数据;
通过所述接口将所述第一格式数据向所述解码器转发;以及
由所述解码器根据所述第一格式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解码器根据所述第二格式数据来恢复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解码器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指示对所述数据的发送的开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二格式数据的恢复包括:基于在所述同步信号和后一同步信号之间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解码器发送数据发送信号,所述数据发送信号指示对所述数据的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二格式数据的恢复包括:基于在所述数据发送信号正被接收时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所述第二格式数据。
CN201510612962.7A 2014-09-24 2015-09-23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4510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7948 2014-09-24
KR1020140127948A KR20160035944A (ko) 2014-09-24 2014-09-24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033A true CN105451033A (zh) 2016-03-30

Family

ID=54249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2962.7A Pending CN105451033A (zh) 2014-09-24 2015-09-23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8255A1 (zh)
EP (1) EP3001687A1 (zh)
KR (1) KR20160035944A (zh)
CN (1) CN10545103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8294B (zh) * 2019-09-19 2022-08-3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567A (zh) * 2001-11-30 2004-06-30 ���µ�����ҵ��ʽ���� 流变换方法和装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和数据记录介质
US20050152669A1 (en) * 2002-10-26 2005-07-14 Kim Jang Y.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having attachable and separable storage means
US20060176312A1 (en) * 2005-01-04 2006-08-10 Shinji Kuno Reproduc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picture data
CN101102117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株式会社电装 接收装置
US20090182906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Sung Jun Cho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of exter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179933A1 (en) * 2012-01-05 2013-07-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eadend device for cable networ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headend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4356A1 (en) * 2007-10-09 2009-04-09 Nokia Corporation Associating Physical Layer Pipes and Services Through a Program Map Table
CN102143367B (zh) * 2010-01-30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错校验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363972A1 (en) * 2010-02-26 2011-09-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Mapping of service components to physical-layer pipes
EP2362653A1 (en) * 2010-02-26 2011-08-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port stream packet header compression
KR101213650B1 (ko) * 2010-12-31 2012-12-20 전자부품연구원 Dvb-t2/s2/c2 방송시스템을 위한 융합형 다중화기 및 가변 수신기
KR20130093773A (ko) * 2011-12-29 2013-08-23 전자부품연구원 디지털 방송용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통합형 디지털 방송 신호 송출기
KR102035259B1 (ko) * 2012-04-25 2019-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시그널링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567A (zh) * 2001-11-30 2004-06-30 ���µ�����ҵ��ʽ���� 流变换方法和装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和数据记录介质
US20050152669A1 (en) * 2002-10-26 2005-07-14 Kim Jang Y.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having attachable and separable storage means
US20060176312A1 (en) * 2005-01-04 2006-08-10 Shinji Kuno Reproduc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picture data
CN101102117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株式会社电装 接收装置
US20090182906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Sung Jun Cho Broadcast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of exter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179933A1 (en) * 2012-01-05 2013-07-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eadend device for cable networ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heade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01687A1 (en) 2016-03-30
KR20160035944A (ko) 2016-04-01
US20160088255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5111B2 (ja) 視聴覚情報を無線で送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視聴覚情報を無線で受信する無線装置、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EP328818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ing layered source data
JP5097547B2 (ja) デジタルブロードキャスティ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バースト伝送
KR102014800B1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JP7120423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5543590B2 (ja) モバイルマルチメディア放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階層送信方法、階層受信方法、階層送信装置、及び階層受信装置
CN105191248A (zh) 用于分组头部压缩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101967A (ko) 순방향 오류정정스킴을 사용하는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80234111A1 (en) Wireless Transport Framework with Uncoded Transport Tunneling
CN1386018A (zh) 用于处理辅助传输数据的残留边带传输系统
CN112866753A (zh)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和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07872735A (zh) 用于传输视频的方法和数据发射机
JP2011503947A (ja) Fec符号化及び復号化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7872635A (zh) 用于传输视频的方法和数据发射机
CN107872296A (zh) 用于传输视频的方法和数据发射机
JP2022121493A (ja) 受信方法および端末
RU264634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пакета с прямой коррекцией ошибок
KR20160138382A (ko) 방송 및/또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생성 및 복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51033A (zh) 信号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37455A (zh) 提供流传输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4635B (zh) 利用未编码传送隧道向移动设备传输多媒体流
JPH11313290A (ja) ディジタル映像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141596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igh bandwidth signals with low bandwidth transponders
JP2003153205A (ja) 受信システム、マイコン、lsi回路、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