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9490B -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9490B
CN105449490B CN201510616067.2A CN201510616067A CN105449490B CN 105449490 B CN105449490 B CN 105449490B CN 201510616067 A CN201510616067 A CN 201510616067A CN 105449490 B CN105449490 B CN 105449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shell
wire
configuration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60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9490A (zh
Inventor
池田明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49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9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在将构成线束的各电线插入到各连接器壳体时,即使在构造复杂的情况下,也防止发生因电线长度的不足而不能插入的状况。利用:第1顺序(S18),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Lx);及第2顺序(S28),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L1)与上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通过改换互相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从而变更间距并缩短需要电线长度(Lx)。

Description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制造线束时能够利用的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将车辆的电源与车辆上的各种电装件之间连接、或者将多个电装件彼此之间互相连接,而使用搭载于车辆的线束。这样的线束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图10所示,包含多条电线的集合体、及连接于各电线的末端的多个连接器。另外,有的情况下也将多个副线束组合来构成线束。
连接器包括电气连接用的多个端子、及形成有用于收容这些端子的多个腔室的连接器壳体。在制造线束或者副线束时,在电线或电线的集合体的末端分别附加有端子的状态下,将各电线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腔室并使它们一体化(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7、图8)。关于这样的端子及电线的插入行程,以往如下这样进行:使用制造用的机器人来把持各电线或端子,并将带端子的电线顺序地插入到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连接器壳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线束的设计方法中,示出了用于将新的电线线束的开发所需要的期间大幅缩短的技术。具体而言,将电线线束Cmp分割为多个副组件Sub1~Sub3,并将这些副组件Sub1~Sub3的三维形状以布设在线束组装作业台16上的状态合成显示于预定的显示器。另外,使各副组件Sub1~Sub3的显示位置例如能够在Z轴方向任意移动。由此,即使不制作试制品,也能够容易地视觉地模拟多个副组件Sub1~Sub3的组装顺序。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如下的电线连接辅助装置:基于在单一的数据库中构筑的连接辅助信息,在同一图板上迅速且精确地连续地进行对多个操作站的每一个设定的电线连接作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2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59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车辆等所使用的线束的情况下,需要经由线束将配置在各种部位的各种电装件彼此之间连接。因此,这样的线束例如具有如专利文献1的图18所示连接于各分支线的末端的多个连接器。
在使上述那样的线束的制造工序自动化的情况下,希望预先将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并列地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并将附加有端子的多条电线用机器人按照预定的顺序依次把持,并插入到相应于顺序的连接器壳体的腔室。
但是,当连接于线束的连接器的数量增加时,有的情况下多个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变得相当长。于是,例如在将1条电线的一端与第1号的连接器连接,并将同一电线的另一端与第2号的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当上述电线的电线长度小于第1号的连接器与第2号的连接器的距离时,不能将电线插入到这些连接器。
在构造比较简单的线束的情况下,能够将连接于同一电线的一端的第1号的连接器、与连接于另一端的第2号的连接器配置在互相接近的位置,因此,电线长度不会不足,能够将各电线的末端的端子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腔室。但是,在线束的构造复杂化而连接器的数量增加、或者插入各种电线的顺序存在制约那样的情况下,有可能有的情况下因电线长度的不足而不能插入。
另一方面,在车辆等所使用的线束的情况下,具有:至少1个干线部;多个分支线部,其从上述干线部分支;及多个连接器,其连结于上述干线部或上述分支线部的端部。即,构成线束的各电线所通过的路径复杂地交错,在分支部位,各电线的布设方向变化。
在上述那样的线束中,互相重叠的多条电线分别沿着独自的路径布设,因此,特别是在分支部位,互相相邻的电线间容易发生纠缠。当在电线间发生纠缠时,在该部位,难以使线束的形状弯曲,布设的作业性恶化。另外,各电线的路径长度因纠缠而变长,有的情况下电线长度的富余会不足。
另外,对于将构成线束的多条带端子的电线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各腔室的作业,以往,按照事先决定的顺序规则地进行。例如,在将多条带端子的电线插入到在上下方向的上层和下层分别存在沿水平方向并列的N个腔室的连接器壳体的情况下,首先选择下层的腔室,从左向右地依次将电线插入到下层的各腔室。完成了该插入后,选择上层的腔室,从上层的左向右地依次将电线插入到各腔室。通过重复这样的规则的作业,从而能够将所有的电线插入到各连接器壳体。
但是,在按照上述那样的规则的顺序将各电线插入到各连接器壳体的情况下,在线束的各分支部位,难以避免在电线间发生纠缠。
因此,为了抑制在各分支部位发生的电线间的纠缠,想到了以将多条电线的插入顺序及层叠顺序最优化的方式来优化作业工序。但是,在将电线的插入顺序最优化的情况下,插入顺序变得复杂且不规则。而且,在该情况下,因事先配置在操作台上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位置关系的制约,有的情况下在将各电线插入时发生电线长度的不足而不能插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在将构成线束的各电线插入到各连接器壳体时,即使在线束的构造、电线插入顺序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电线长度的不足而发生不能插入的状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以下述(1)~(4)为特征。
(1)一种电线插入方法,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线束时,对与所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插入方法具有:
第1顺序,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所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2)如上述(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互相大小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连接器壳体同时配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状况下,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配置间距根据配置在互相相邻的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而可变,
在所述第2顺序中,在所插入的电线的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变更在互相相邻的位置配置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自动地算出能够消除电线长度的不足的连接器壳体的新的配置形态。
(3)如上述(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构成所述线束的多条电线的各电线插入到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各连接器壳体的顺序为可变的环境下应用所述电线插入方法。
(4)如上述(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在距所述操作台的中央部处于恒定的半径的距离的圆周上以放射状配置。
根据上述(1)的构成的电线插入方法,在相对于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预想到插入作业时的各电线的电线长度不足时,能够修正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即,通过修正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能够减小将相应的电线插入到连接器壳体时需要的电线长度,能够防止电线长度的不足。
根据上述(2)的构成的电线插入方法,自动地算出能够消除电线长度的不足的连接器壳体的新的配置形态,因此,在预想到电线长度的不足时,不需要作业者等对于配置形态的变更重复试行错误。即,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配置间距根据配置在互相相邻的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而变化,因此,通过变更在供所插入的电线的一端插入的第1的连接器壳体、与供所述电线的另一端插入的第2的连接器壳体之间配置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从而能够缩短所述第1的连接器壳体与所述第2的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上述(3)的构成的电线插入方法,将多条电线的各电线插入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各连接器壳体的顺序可变,因此,需要事先决定并固定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但是,在预想到电线长度的不足时,在开始插入作业前变更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能够防止电线长度的不足,因此,能够防止发生不能插入的状况。
根据上述(4)的构成的电线插入方法,能够容易地掌握多个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因此,电线插入时的各电线与各连接器壳体的定位变得容易。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电线插入装置以下述(5)为特征。
(5)一种电线插入装置,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线束时,对与所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插入装置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的处理具有:
第1顺序,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所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根据上述(5)的构成的电线插入装置,在相对于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预想到插入作业时的各电线的电线长度的不足时,能够修正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即,通过修正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从而能够减小将相应的电线插入到连接器壳体时需要的电线长度,能够防止电线长度的不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在将构成线束的各电线插入到各连接器壳体时,即使在线束的构造、电线插入顺序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因电线长度的不足而不能插入的状况。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参照附图通读以下说明的用于实施发明的形态(以下称作“实施方式”),从而使本发明的细节进一步明确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的情况下的主要的处理顺序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在制造线束的行程中配置在圆环状轨道上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从端子插入方向的开口面侧观察3种连接器壳体的主视图。
图4(A)、图4(B)、及图4(C)是分别将2个连接器壳体并列地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A)示出大尺寸与大尺寸的组合的情况,图4(B)示出大尺寸与中尺寸的组合的情况,图4(C)示出大尺寸与小尺寸的组合的情况。
图5(A)及图5(B)是分别示出将3个连接器壳体并列地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线束的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每个电路组的带端子的电线插入顺序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圆环状轨道
10c 中心
11 壳体支承件
12 连接器壳体
12a 壳体开口面
13 圆周
15 夹具
A1 带端子的电线插入方向
R 半径
X 壳体排列方向
20 线束
21 干线
22A、22B、22C、22D、22E、22F 分支线
22G、22H、22I、22J、22K 分支线
23A、23B、23C、23D、23E、23F 分支部
24A、24B、24C、24D、24E、24F 连接器
24G、24H、24I、24J、24K、24L 连接器
GrA、GrB、GrC、GrD、GrE 连接器组
31AA 将GrA内连接的电路组
31AB 将GrA-GrB间连接的电路组
31AC 将GrA-GrC间连接的电路组
31AD 将GrA-GrD间连接的电路组
31BC 将GrB-GrC间连接的电路组
31BE 将GrB-GrE间连接的电路组
31CC 将GrC内连接的电路组
31CD 将GrC-GrD间连接的电路组
31CE 将GrC-GrE间连接的电路组
31DE 将GrD-GrE间连接的电路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图说明与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相关的具体的实施方式。
<制造对象的线束的概要的说明>
图6示出具体的线束20的构成例。即,将配置在车辆上的各种部位的电装件彼此电气连接的多条电线分别以通过事先决定的路径的方式布设,并且,将根据各电线的线路长度、电线端部的位置对齐,来层叠并束起这些电线而成的集合体作为线束20或者其一部分,如图6所示地构成在夹具15上。
另外,构成线束20的各电线的端部与事先指定的特定的连接器连接。实际上,在各电线的末端附加有金属制的端子,各个端子与电线一起被插入到构成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开口部(腔室)。
图6所示的线束20中,作为层叠有最多的电线的主要部位,具有干线21。另外,线束20具有从干线21分支的分支线22A、22B、22C、22D、22E、22F、22G、22H、22I、22J、及22K。
分支线22A的末端与连接器24A连接。即,构成分支线22A的1条或多条电线的末端的端子(未图示)与电线一起被插入并固定到设置在连接器24A的连接器壳体中的腔室。同样,分支线22B、22C、22D、22E、22F、22G、22H、22I、22J、及22K的末端分别与连接器24B、24C、24D、24E、24F、24G、24H、24I、24J、及24K连接。另外,干线21的右端与连接器24L连接。
图6所示的线束20具有在多个部位分别设置的分支部23A、24B、24C、24D、及24E。例如,通过干线21的多条电线的一部分在分支部23D处从干线21分支而成为分支线22A及分支线22B。另外,在分支部23E处从干线21分支的电线构成分支线22C。另外,在分支部23A处从干线21分支的电线构成分支线22D及分支线22E。另外,在分支部23B处从干线21分支的电线构成分支线22F、分支线22G、及分支线22H。另外,在分支部23C处从干线21分支的电线构成分支线22I及分支线22J。另外,在分支部23F处从干线21分支的电线构成分支线22K。
<各电线与各连接器的连接关系及插入顺序的说明>
图7示出制造图6的线束20的情况下,每个电路组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插入顺序的具体例。此外,对于图7所示的各连接器组GrA、GrB、GrC、GrD、及GrE,将与从同一分支点分支的分支线连接的连接器彼此分配在同一组中。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连接起点的连接器及连接目标的连接器所属的连接器组将共用的1条或多条电线作为共用的电路组。即,对于构成线束20的各电线,如图7所示存在将GrC内连接的电路组31CC、将GrA-GrC间连接的电路组31AC、将GrB-GrC间连接的电路组31BC、将GrB-GrE间连接的电路组31BE、将GrA-GrD间连接的电路组31AD、将GrC-GrD间连接的电路组31CD、将GrC-GrE间连接的电路组31CE、将GrD-GrE间连接的电路组31DE、将GrA内连接的电路组31AA、及将GrA-GrB间连接的电路组31AB。
另外,需要将上述各电路组31CC、31AC、31BC、31BE、31AD、31CD、31CE、31DE、31AA、31AB分别包含的1条或多条电线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与特定的连接器连接。实际上,通过将在末端附加有端子的各电线与端子一起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对应的腔室,从而将它们连接。
此外,在一般的制造工序中,按照规则的顺序依次选择多条电线,1条1条地将带端子的电线插入到连接器壳体。例如,以按照存在于1个连接器壳体中的多个腔室的并列顺序将对应的电线依次选择并插入的方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为了在线束20的各分支点处抑制电线间发生纠缠,以按照特别的顺序进行电线的插入的方式优化了顺序。
<电线插入行程的说明>
图2是示出在制造线束20的行程中配置在圆环状轨道10上的多个连接器壳体12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即,在线束20中存在多条电线及多个连接器,因此,在制造该线束20时,将所需的所有的连接器壳体12如图2所示并列地配置,使用机器人重复将各个电线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插入到对应的连接器壳体12的作业。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沿着水平地配置的圆环状轨道10的圆周以放射状配置有多个壳体支承件11,在各壳体支承件11上分别固定有连接器壳体12。对于各连接器壳体12的放射方向的位置,规定为:在与距圆环状轨道10的中心10c为恒定的半径R的距离的圆周13的位置一致的部位,朝向圆周的外侧地配置腔室的开口面。
因此,例如在将电线的一端的端子插入到图2的连接器壳体12A的情况下,用机器人从圆周13的外侧朝向带端子的电线插入方向A1移动电线来进行插入处理。
<连接器壳体的配置间隔及间距的说明>
如图2所示,对于多个连接器壳体12的壳体排列方向X的配置间隔及配置间距,并非恒定,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实际上,由于需要将各种尺寸的连接器壳体12连接到线束20,所以需要在圆环状轨道10上的各壳体支承件11上并列地配置尺寸不同的各种连接器壳体12。
图3是从端子插入方向的开口面侧观察3种连接器壳体的主视图。在图3中,示出了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L)、中等程度的尺寸HGG_M的连接器壳体12(M)、及小尺寸HSG_S的连接器壳体12(S)这3个种类。除此之外,实际上也存在极小尺寸的连接器壳体12、特大尺寸的连接器壳体12。
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是将2个连接器壳体并列地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A)示出大尺寸与大尺寸的组合的情况,图4(B)示出大尺寸与中尺寸的组合的情况,图4(C)示出大尺寸与小尺寸的组合的情况。即,根据各连接器壳体12的大小的不同,其所占有的空间的大小会变化,需要在相邻的连接器壳体12之间设置预定的间隙,还需要在比较的狭窄的空间中并列多个连接器壳体12,因此,需要对配置连接器壳体12的间距适当地进行调整。
如图4(A)所示,在将2个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并列地配置的情况下,作为它们的组合的配置间距P_LL,最小限度需要圆周13的角度为15度。另外,如图4(B)所示,在将大尺寸HSG_L和中等程度的尺寸HGG_M的连接器壳体12并列地配置的情况下,作为它们的组合的配置间距P_LM,最小限度需要圆周13的角度为12度。另外,如图4(C)所示,在将大尺寸HSG_L和小尺寸HSG_S的连接器壳体12并列地配置的情况下,作为它们的组合的配置间距P_LS,最小限度需要圆周13的角度为10度。
<电线长度的不足的说明>
在将构成线束20的1条电线的一端插入到第1号的连接器壳体12、并将同一电线的另一端插入到第2号的连接器壳体12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在圆环状轨道10上,第1号的连接器壳体12与第2号的连接器壳体12之间的距离较大。于是,由于构成线束20的各个电线的长度被事先决定,所以,在所插入的电线的电线长度比较短的情况下,有的情况下,相对于插入作业所需要的长度,实际的电线长度不足而不能插入。因此,在如图2所示将多个连接器壳体12并列地配置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使得不会产生插入时的电线长度的不足。
<处理顺序的说明>
图1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的情况下的主要的处理顺序的具体例。对于图1的处理顺序,设想利用管理线束20的制造的未图示的计算机来执行预定的程序从而自动地处理。另外,对于执行该处理顺序的时机,设想在开始制造线束20前的例如设计阶段、或者调整阶段进行。以下说明图1的处理顺序。
在步骤S11中,计算机从预定的数据库读取与线束20的构成相关的设计上的数据。在该数据中包含电路列表、终端列表、及部件列表。电路列表包含表示每条电线的连接起点及连接目标的信息的一览。终端列表是表示与线束20连接的各连接器的位置、种类等的信息的一览。部件列表是构成线束20的各部件(电线、连接器壳体、端子等)的种类、长度等信息的一览。
在步骤S12中,计算机从预定的数据库读取连接器壳体12群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数据。该配置数据是表示图2所示那样的多个连接器壳体12的配置状态的数据,例如是能够确定表示各连接器壳体12的基准部位(例如X方向中央)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的圆周13上的相对角度的数据。
对于步骤S13以后的处理,依次选择构成线束20的多条电线(S13、20),对于所选择的电线,分别进行用于识别有无电线长度的不足的处理。
在步骤S14中,计算机基于在S11中读取的数据取得所选择的电线的实际的电线长度L1。
在步骤S15中,计算机基于在S11中读取的数据确定与所选择的电线的一端连接的连接起点HSG(连接器壳体)及与电线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目标HSG。
在步骤S16中,计算机利用在S12中读取的配置数据掌握在S15中确定的连接起点HSG的当前的配置位置P1。另外,在步骤S17中,计算机利用在S12中读取的配置数据掌握在S15中确定的连接目标HSG的当前的配置位置P2。
在步骤S18中,计算机使用事先决定的计算式算出将配置位置P1的连接起点HSG、和配置位置P2的连接目标HSG连接的电线所需的需要电线长度Lx。以下示出计算式的一个例子。
Lx=2·R·π·θ/360+Kα···(1)
θ:P1-P2间的角度
Kα:为了进行插入作业而需要的富余量
在步骤S19中,计算机将实际的电线长度L1与需要电线长度Lx进行比较。在满足“L1>Lx”的条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直接进行电线的插入,所以进入S20,重复上述的处理。在不满足“L1>Lx”的条件的情况下,识别为在当前的状态下电线长度不足,进入S22。
在步骤S22中,计算机按照预定的规则在当前的配置状态下的连接起点HSG的位置P1与连接目标HSG的位置P2之间进行各连接器壳体12的排列顺序的改换(假定为在数据上进行了重排),制作用于配置修正的候补数据。
在步骤S23中,计算机确定在S22中重排后的连接起点HSG的配置位置P12。另外,在步骤S24中,确定在S22中重排后的连接目标HSG的配置位置P22。
在步骤S25中,计算机使用事先决定的计算式算出将配置位置P12的连接起点HSG和配置位置P22的连接目标HSG连接的电线所需的需要电线长度Lx2。以下示出计算式的一个例子。
Lx2=2·R·π·θ/360+Kα···(2)
θ:P12-P22间的角度
在步骤S26中,计算机将实际的电线长度L1与需要电线长度Lx2进行比较。在满足“L1>Lx2”的条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以该状态进行电线的插入,所以进入S27。在不满足“L1>Lx2”的条件的情况下,返回到S22,重复连接器壳体12的重排。
在步骤S27中,计算机将在S12中读取的连接器壳体的配置数据更新为在S22中制作的配置修正候补数据。另外,在接下来的步骤S28中,计算机将预定的配置变更信号输出到外部。利用该配置变更信号,例如机器人按照修正后的配置数据,执行圆环状轨道10上的各连接器壳体12的重排。或者,按照计算机所出示的修正后的配置数据的排列顺序,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来调整各连接器壳体12的位置及排列顺序。
<连接器壳体群的重排的具体例>
图5(A)及图5(B)分别是表示将3个连接器壳体并列地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在图1所示的步骤S22中,作为具体例,设想实施图5(A)及图5(B)所示那样的重排。在图5(A)及图5(B)中,为了容易理解,设想了制造具有3个连接器的构成的单纯的线束的情况。
在图5(A)的配置例中,示出了将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L)、小尺寸HGG_S的连接器壳体12(S)、和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L)在X方向依次并列的情况。
在图5(A)的情况下,左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与中央的连接器壳体12(S)之间的配置间距P_LS为10度,中央的连接器壳体12(S)与右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之间的配置间距P_LS为10度。因此,将左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与右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之间连接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Lx为与左右的连接器壳体12(L)间的距离(20度)相应的长度(参照第(1)式)。
另一方面,在图5(B)的配置例中,示出了将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L)、大尺寸HSG_L的连接器壳体12(L)、和小尺寸HGG_S的连接器壳体12(S)在X方向依次并列的情况。
在图5(B)的情况下,左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与中央的连接器壳体12(L)之间的配置间距P_LL为15度,中央的连接器壳体12(L)与右端的连接器壳体12(S)之间的配置间距P_LS为10度。因此,左端的连接器壳体12(L)与右端的连接器壳体12(S)之间连接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Lx为与左右的连接器壳体12(L)、12(S)间的距离(25度)相应的长度(参照第(1)式)。
即,如图5(A)与图5(B)的不同点那样,通过考虑多个连接器壳体12的大小的组合来改换它们的排列顺序,从而能够变更所插入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Lx。
实际的线束20如图6所示具有多个连接器,因此,在制造该线束20时,例如需要如图2所示将多个连接器壳体12并列地配置。因此,对于在各电线的连接起点及连接目标的2个连接器之间配置的多个连接器的排列顺序,可以想到各种尺寸的组合的重排。而且,利用该重排,能够消除所插入的各电线的电线长度的不足。
此处,将上述的本发明的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分别简要地总结并列记为以下(1)~(5)。
(1)一种电线插入方法,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12)的线束(20)时,对与上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线插入方法具有:
第1顺序(S18),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圆环状轨道10)上的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中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S28),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上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2)如上述(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互相大小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连接器壳体(12)同时配置在上述操作台上的状况(参照图2)下,使上述连接器壳体的配置间距根据配置在互相相邻的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而可变(参照图5(A)、图5(B)),
在上述第2顺序中,在所插入的电线的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变更在互相相邻的位置配置的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自动地算出能够消除电线长度的不足的连接器壳体的新的配置形态(S22~S27)。
(3)如上述(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构成上述线束的多条电线的各电线插入到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各连接器壳体的顺序为可变的环境下应用所述电线插入方法(参照图7)。
(4)如上述(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上述操作台上的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在距上述操作台的中央部处于恒定的半径的距离的圆周上以放射状配置(参照图2)。
(5)一种电线插入装置,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线束时,对与上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插入装置包括控制部(未图示),所述控制部执行的处理包含:
第1顺序(18),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S28),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上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上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Claims (5)

1.一种电线插入方法,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线束时,对与所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插入方法具有:
第1顺序,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所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顺序中,
在互相大小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连接器壳体同时配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状况下,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配置间距根据配置在互相相邻的位置的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而可变,
在所插入的电线的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变更在互相相邻的位置配置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种类的组合,自动地算出能够消除电线长度的不足的连接器壳体的新的配置形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构成所述线束的多条电线的各电线插入到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各连接器壳体的顺序为可变的环境下应用所述电线插入方法。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线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在距所述操作台的中央部处于恒定的半径的距离的圆周上以放射状配置。
5.一种电线插入装置,在制造被构成为多条电线的集合体、且附加于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被插入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线束时,对与所述线束的各电线连接的多个连接器壳体的配置状态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插入装置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的处理具有:
第1顺序,基于配置在预定的操作台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初期状态下的配置形态,算出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器壳体的电线的需要电线长度;及
第2顺序,将各电线的实际的长度与所述需要电线长度进行比较,在电线长度不足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修正与所述多个连接器壳体的排列顺序相关的配置形态的信号。
CN201510616067.2A 2014-09-24 2015-09-24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Active CN105449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098A JP6276153B2 (ja) 2014-09-24 2014-09-24 電線挿入方法及び電線挿入装置
JP2014-194098 2014-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9490A CN105449490A (zh) 2016-03-30
CN105449490B true CN105449490B (zh) 2018-02-27

Family

ID=5555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6067.2A Active CN105449490B (zh) 2014-09-24 2015-09-24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76153B2 (zh)
CN (1) CN1054494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165B1 (en) * 1998-11-30 2002-09-24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arrangement des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706847A (zh) * 2009-10-10 2010-05-12 沈群华 线缆盘具的选用方法
JP4815456B2 (ja) * 2008-01-22 2011-11-16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長評価システム
CN102262687A (zh) * 2010-05-29 2011-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网络中的路径查找方法和线长计算方法
JP2013149098A (ja) * 2012-01-19 2013-08-01 Yazaki Corp 電線長出力方法及び電線長出力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7165B1 (en) * 1998-11-30 2002-09-24 Yazaki Corporation Wiring harness arrangement des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JP4815456B2 (ja) * 2008-01-22 2011-11-16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長評価システム
CN101706847A (zh) * 2009-10-10 2010-05-12 沈群华 线缆盘具的选用方法
CN102262687A (zh) * 2010-05-29 2011-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网络中的路径查找方法和线长计算方法
JP2013149098A (ja) * 2012-01-19 2013-08-01 Yazaki Corp 電線長出力方法及び電線長出力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6473A (ja) 2016-04-28
CN105449490A (zh) 2016-03-30
JP6276153B2 (ja) 201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3078B (zh) 虚拟对象显示系统
AU2009218266B2 (en) Two-dimensional manufacturing drawing formation support device, method for supporting form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nufacturing drawing, program for supporting form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nufacturing drawing and branch angle design support device
US1015769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ire harness
US11084433B2 (en) Total supporting method and total supporting system of wire harness
CN110880717B (zh) 基于设备和桥架定位数字化的电缆自动敷设方法
US11205353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or repairing a connectoriz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an environment
CN105431790B (zh) 编程装置
CN109697301A (zh) 电线束的全面支援方法以及全面支援系统
CN106415549A (zh) 形成站点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60820A (zh) 数字化电气成套产品的线束生产装配系统
CN114491972A (zh) 生产线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70370987A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producing connectorized equipment and managing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13089053A (ja) 配線の接続確認システム
CN102325439A (zh) 生产系统及其生产管理方法
CN105449490B (zh) 电线插入方法和电线插入装置
KR100904868B1 (ko) 케이블 물량 집계 장치, 케이블 물량 집계 방법 및 케이블 물량 집계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6294916A (zh) 一种电缆网电路图的自动布图方法
JP4050493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設計装置
US20030126576A1 (en) Element 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845002B (zh) 成套电气中线束的3d模拟方法及模拟系统
WO2020113329A1 (en) Augmented reality or virtual reality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onnectorized equipment and managing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202203985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cost for wire harness assembly
WO2016043329A1 (ja) 電線挿入順決定方法及び電線挿入順決定装置
CN109583143B (zh) 智能线束设计方法和系统
JP7363578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設計装置及び設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