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9108B -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9108B
CN105449108B CN201510885350.5A CN201510885350A CN105449108B CN 105449108 B CN105449108 B CN 105449108B CN 201510885350 A CN201510885350 A CN 201510885350A CN 105449108 B CN105449108 B CN 105449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lue
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t
ens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53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9108A (zh
Inventor
罗东向
刘佰全
徐华伟
黄林轶
胡坚耀
刘远
陈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fth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fth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fth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5108853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9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9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该器件包括基板、阳极、阴极和介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有机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的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和绿色磷光保证层,蓝色荧光保证层由蓝色荧光主体材料掺杂第一磷光客体材料构成,且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该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15%,绿色磷光保证层由发光层主体材料掺杂含有绿光材料的第二磷光客体材料构成,间隔层由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或者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该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且用多色有机发光材料调节器件性能,多色光谱互补,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CRI,利于器件的商业化。

Description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属于平面发光器件,具备超薄、形状选择度大、适合作为大面积发光光源、无需散热、加工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理想的照明光源。同时,白光OLED还可以替代普通LED光源,作为现代主流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实现超薄液晶显示。白光OLED还可以结合彩色滤光膜实现彩色OLED显示。并且白光OLED还可以制备成柔性器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生活。因此白光OLED受到越来越多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
白光OLED根据器件结构可以分为单发光层器件和多发光层器件。实现白光OLED器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荧光白光OLED,即发光层全部由荧光材料组成的白光器件;2)磷光白光OLED,即发光层全部由磷光材料组成的白光器件。对于荧光白光OLED而言,其寿命虽然长,但是器件的效率一般都低于20lm/W,对磷光白光OLED而言,其效率虽然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合适的蓝色磷光材料,导致器件的寿命较短。对于上述两种白光OLED器件各自存在的问题,可通过混合白光器件结构或者也称杂化白光器件(hybrid white OLED),也就是使用稳定蓝色荧光材料与其他颜色波段的磷光材料相结合实现白光,也被称为第三种白光OLED(即杂化白光器件)。相对于荧光白光OLED和磷光白光OLED,杂化白光器件不仅寿命长,而且效率高。
此外,显色性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CRI)则是指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白炽灯和太阳光的CRI被定义为100,为理想的标准光源.,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D’Andrade等人首次报道了WOLED(即白光OLED)的CRI这一性能参数,并且通过优化器件结构得到的CRI可以高 达83(Adv.Mater.2002,14,147.)。
对杂化白光器件而言,目前研究最多的为二元白光器件,即采用蓝光和互补色的发光材料来进行制备。但是,采用二元色制备白光OLED后,器件的显色性指数一般低于80,无法满足照明的需求,从而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杂化WOLED具有效率高、CRI高的特点。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阳极、阴极和介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的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和绿色磷光保证层,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由蓝色荧光主体材料掺杂第一磷光客体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该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15%,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由发光层主体材料掺杂含有绿光材料的第二磷光客体材料构成,所述间隔层由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或者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上述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蓝色荧光保证层中的蓝色荧光主体材料能够产生蓝光,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可以产生相应的黄光、橙光、红光等,从而在该发光层能得到两种光色;绿色磷光保证层中的发光层主体材料可以不发光或产生蓝光,第二磷光客体材料可以产生相应的绿光、黄光、橙光、红光等,。当绿色磷光保证层中的发光层主体材料产生蓝光时,为进一步增强蓝光的出射。该绿色磷光层可产生绿光等多种色光,进行多色光谱互补。并采用多电子的特定材料制成间隔层,将蓝色荧光保证层和绿色磷光保证层隔开,阻止磷光材料与荧光材料之间的能量转移,确保在蓝色荧光保证层能得到两种色光。
而在绿色磷光保证层中,含有绿光材料的第二磷光客体材料发光,若客体的浓度过低,此层受到能量转移不完全原理作用,则也会相应的产生蓝光。若客体中不仅包含绿光客体材料,还包含黄光、橙光和红光客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在这些客体浓度较低时,除了绿光,则还会有黄光、橙光和红光的至少一 种产生。
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蓝色荧光主体材料产生蓝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并且采用多色有机发光材料来调节器件性能,进行多色光谱互补,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CRI,利于器件的商业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第一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所述间隔层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和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
上述蓝色荧光保证层由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蓝色荧光主体与低三线态能级的磷光客体构成,通过主客体掺杂技术制备出发光层,利用主客体能量转移不完全机理,该发光层使得主体能够产生蓝光,而客体至少为一种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可以产生相应的黄光、橙光、红光等,从而在该发光层能得到两种光色。
上述绿色磷光保证层由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主体与低三线态能级的客体构成,通过主客体掺杂技术制备出发光层,该发光层优选为主体不发光,此时则利用主客体能量转移完全机理,而客体为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可以产生相应的绿光、黄光、橙光、红光等。当然,主体也可以产生蓝光,进一步增强蓝光的出射,此时则利用主客体能量转移不完全机理。
上述间隔层采用满足特定要求的材料制成,能够更好的阻止磷光材料与荧光材料之间的能量转移,更有效的利用器件所产生的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从而保证器件的高效率和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该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0.01%-7%,优选0.5%-3%。为了能够利用能量转移不完全机理,保证蓝色荧光的出射,要求第一磷光客体的浓度较低,而将第一磷光客体的浓度设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选自(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即NPB)、N,N'-二苯基-N,N'- 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即TPD)中的至少一种:
且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4eV。
上述式I化合物为N,N′-di-1-naphthalenyl-N,N′-diphenyl-[1,1′:4′,1″:4″,1″′-quaterphenyl]-4,4″′-diamine(即4P-NPD)、式II化合物为neodymium pyrocatechindisulfonate(即NPD)。
采用上述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并且本发明人经试验摸索后发现,使第一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4eV,能够高效率的产生双色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选自双(2-(2-酚基)吡啶)铍(即Bepp2)、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即TPBi)、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即TmPyPB)、4,7-二苯基-1,10-菲罗啉(即Bphen)、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即BCP)、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即TAZ)、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即OXD-7)、1,4-双(三苯基硅)苯(即UGH2)、以下式III化合物、以下式IV化合物、以下式V化合物、以下式VI化合物、以下式V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且所述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5eV。
上述式III化合物为Tris(2,4,6-trimethyl-3-(pyridin-3-yl)phenyl)borane(即3TPYMB)、上述式IV化合物为9,9-Spirobifluoren-2-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即SPPO1)、上述式V化合物为1,3-Bis(triphenylsilyl)benzene(即UGH3)、上述式VI化合物为2,9-Bis(naphthalen-2-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即NBphen)、上述式VII化合物为UGH1。该发光层主体材料还可选用UGH4等。
采用上述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并且本发明人经试验摸索后发现,使 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5eV,具有高效率、宽光谱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的材料选自双(2-(2-酚基)吡啶)铍(即Bepp2)、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即TPBi)、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即TmPyPB)、4,7-二苯基-1,10-菲罗啉(即Bphen)、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即BCP)、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即TAZ)、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即OXD-7)、1,4-双(三苯基硅)苯(即UGH2)、以下式III化合物、以下式IV化合物、以下式V化合物、以下式VI化合物、以下式V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式III化合物为Tris(2,4,6-trimethyl-3-(pyridin-3-yl)phenyl)borane(即3TPYMB)、上述式IV化合物为9,9-Spirobifluoren-2-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即SPPO1)、上述式V化合物为1,3-Bis(triphenylsilyl)benzene(即UGH3)、上述式VI化合物为2,9-Bis(naphthalen-2-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即NBphen)、上述式VII化合物为UGH1。该发光层主体材料还可选用UGH4等。
采用上述材料,具有较好的利用器件所产生的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的效果,从而保证器件的高效率和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不发光或产生蓝光;所述第二磷光客体材料至少为两种产生不同颜色的有机磷光发光材料。当发光层主体材料不发光时是利用主客体能量转移完全机理,当发光层主体材料产生蓝光时是利用主客体能量转移不完全机理。并且,将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由至少为两种产生不同颜色的有机磷光发光材料组成,使该绿色磷光保证层具有多色发光材料,能够更好的调节器件性能,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CRI。
并且,可以理解的,第二磷光客体材料为两种产生不同颜色的有机磷光发光材料时,既可以通过将两种磷光客体材料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成一层薄膜,也可以将两种磷光客体材料分别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成两层薄膜共同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0.1-17nm。优选0.3-8nm。将间隔层厚度设置为上述范围,能够有效保证器件得以正常工作,从而具有高效率、高CRI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还依次设有层叠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所述阴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还依次设有层叠的 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通过上述设置,能更好的提高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板上依次制备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绿色磷光保证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并且加入注入层和传输层后,能够更好的提高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的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蓝色荧光保证层中的蓝色荧光主体材料能够产生蓝光,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可以产生相应的黄光、橙光、红光等,从而在该发光层能得到两种光色;绿色磷光保证层中可产生绿光等多种色光,进行多色光谱互补。并采用多电子的特定材料制成间隔层,将蓝色荧光保证层和绿色磷光保证层隔开,阻止磷光材料与荧光材料之间的能量转移,确保在蓝色荧光保证层能得到两种色光。因此,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蓝色荧光主体材料产生蓝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并且采用多色有机发光材料来调节器件性能,进行多色光谱互补,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CRI,利于器件的商业化。
并且,本发明还对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各材料和结构进行了优化,筛选出能够最有效提高该器件效率和CRI的材料和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谱特性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谱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各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如下:
ITO:氧化铟锡;
HAT-CN: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三亚苯;
NPB:(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其三线态能级为2.3eV;
Ir(dmppy)2(dpp):bis(2-phenyl-4,5-dimethylpyridinato)[2-(biphenyl-3-yl)pyridinato]iridium(III),其三线态能级<2.25eV,结构式如下:
Ir(ppy)3:三(2-苯基吡啶)合铱,其三线态能级为2.4eV;
Ir(piq)3: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II),其CAS号为435293-93-9,英文命名为tris(1-phenylisoquinolinolato-C2,N)iridium(III),其三线态能级为2.0eV;
Bepp2:双(2-(2-酚基)吡啶)铍,其三线态能级为2.6eV;
LiF:氟化锂;
Al:铝;
TmPyPB: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其三线态能级为2.8eV
实施例1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A,该器件A的结构为:ITO/HAT-CN(100nm)/NPB(20nm)/NPB:Ir(dmppy)2(dpp)(20nm,1.5%)/Bepp2(3.5nm)/Bepp2:Ir(ppy)3:Ir(piq)3(15nm,1:6%:1.3%)/Bepp2(35nm)/LiF(1nm)/Al(200nm)。
如图1所示,该器件A的结构依次由以下功能层叠加:
基板、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绿色磷光保证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
上述基板为玻璃。
上述阳极为ITO薄膜。
上述空穴注入层为100nm厚的HAT-CN薄膜。
上述空穴传输层为20nm厚的NPB薄膜。
上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为20nm厚的掺杂1.5%Ir(dmppy)2(dpp)的NPB薄膜,该蓝色荧光保证层中,蓝色荧光主体材料为NPB,第一磷光客体材料为Ir(dmppy)2(dpp),且其中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总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5%。
上述间隔层为3.5nm厚的Bepp2薄膜。
上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为15nm厚的掺杂1.6%Ir(ppy)3和1.3%Ir(piq)3的Bepp2薄膜,该绿色磷光保证层中,发光层主体材料为Bepp2,第二磷光客体材料为Ir(ppy)3和Ir(piq)3,且其中Ir(ppy)3和Ir(piq)3分别占总绿色磷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6%和1.3%。
上述电子传输层为35nm厚的Bepp2薄膜。
上述电子注入层为1nm厚的LiF薄膜。
上述阴极为200nm厚的Al薄膜。
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A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在基板上以溅射方法制备ITO薄膜作为阳极。
2、再在阳极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100nm的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
3、在上述空穴注入层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20nm厚度的NPB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
4、真空环境下,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同时蒸镀主客体材料,制备20nm厚度、掺杂1.5%Ir(dmppy)2(dpp)的NPB薄膜作为蓝色荧光保证层。
5、在上述蓝色荧光保证层(蓝色发光层)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3.5nm厚度的Bepp2薄膜作为间隔层。
6、真空环境下,在上述间隔层上同时蒸镀主客体材料,制备15nm厚度、掺杂6%Ir(ppy)3、1.3%Ir(piq)3的Bepp2薄膜作为绿色磷光保证层。
7、在上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35nm厚度的Bepp2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
8、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1nm的LiF薄膜作为电子注入层。
9、在上述电子注入层上以真空蒸镀方法制备200nm的Al薄膜作为阴极。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器件A的性能进行检测,该器件A的亮度——正视效率特性如图3所示,该器件A的光谱特性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器件能够有效产生白光,色坐标为(0.33,0.37),并且最大总效率为41.5lm/W,最大CRI为88,说明该新颖的器件结构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效率和CRI。
实施例2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B,该器件B的结构为:ITO/HAT-CN(100nm)/NPB(20nm)/NPB:Ir(dmppy)2(dpp)(20nm,1.5%)/TmPyPB(3nm)/TmPyPB:Ir(ppy)3:Ir(piq)3(15nm,1:8%:1.2%)/TmPyPB(30nm)/LiF(1nm)/Al(200nm)。
如图1所示,该器件B的结构依次由以下功能层叠加:
基板、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绿色 磷光保证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
上述基板为玻璃。
上述阳极为ITO薄膜。
上述空穴注入层为100nm厚的HAT-CN薄膜。
上述空穴传输层为20nm厚的NPB薄膜。
上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为20nm厚的掺杂1.5%Ir(dmppy)2(dpp)的NPB薄膜,该蓝色荧光保证层中,蓝色荧光主体材料为NPB,第一磷光客体材料为Ir(dmppy)2(dpp),且其中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总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5%。
上述间隔层为3nm厚的TmPyPB薄膜。
上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为15nm厚的掺杂1.8%的Ir(ppy)3和1.2%的Ir(piq)3的TmPyPB薄膜,该绿色磷光保证层中,发光层主体材料为TmPyPB,第二磷光客体材料为Ir(ppy)3和Ir(piq)3,且其中Ir(ppy)3和Ir(piq)3分别占总绿色磷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8%和1.2%。
上述电子传输层为30nm厚的TmPyPB薄膜。
上述电子注入层为1nm厚的LiF薄膜。
上述阴极为200nm厚的Al薄膜。
该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B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1、在基板上制备ITO薄膜作为阳极。
2、再在阳极上制备100nm的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
3、在上述空穴注入层上制备20nm厚度的NPB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
4、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制备20nm厚度、掺杂1.5%Ir(dmppy)2(dpp)的NPB薄膜作为蓝色荧光保证层。
5、在上述蓝色荧光保证层(蓝色发光层)上制备3nm厚度的TmPyPB薄膜作为间隔层。
6、在上述间隔层上制备15nm厚度、掺杂8%Ir(ppy)3、1.2%Ir(piq)3的TmPyPB薄膜作为绿色磷光保证层。
7、在上述磷光发光层上制备30nm厚度的TmPyPB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
8、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上制备1nm的LiF薄膜作为电子注入层。
9、在上述电子注入层上制备200nm的Al薄膜作为阴极。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器件B的性能进行检测,该器件B的光谱特性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器件能够有效产生白光,色坐标为(0.38,0.43),并且最大总效率为32lm/W,最大CRI为85,说明该新颖的器件结构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器件的效率和CRI。
实施例3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C,该器件C结构如图2所示,依次由以下功能层叠加:基板、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第一绿色磷光保证层、第二绿色磷光保证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
在本实施例1中,该器件C所用的材料和制备方法均参照实施例1,其中,第一绿色磷光保证层为掺杂6%Ir(ppy)3的Bepp2薄膜层,第二绿色磷光保证层为掺杂1.3%Ir(piq)3的Bepp2薄膜层。即第二磷光客体材料为两种产生不同颜色的有机磷光发光材料时,既可以通过将两种磷光客体材料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成一层薄膜,也可以将两种磷光客体材料分别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成两层薄膜共同使用。
实施例4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与实施例1的器件A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中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总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5%。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器件D的性能进行检测,发现产生大量黄光,只有微量蓝光产生,并不能得到CRI较好的器件。
实施例5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E,与实施例1的器件A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其中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总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
对上述制备得到的器件E的性能进行检测,发现只有黄光产生,没有蓝光产生,因而器件不属于白光器件,并且由于浓度过高,产生浓度淬灭,器件效率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阳极、阴极和介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的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和绿色磷光保证层,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由蓝色荧光主体材料掺杂第一磷光客体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该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15%,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由发光层主体材料掺杂含有绿光材料的第二磷光客体材料构成,所述间隔层由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或者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第一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所述间隔层材料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或等于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和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占该蓝色荧光保证层的摩尔百分含量为0.0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荧光保证层中,所述蓝色荧光主体材料选自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以下式I化合物、以下式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且所述第一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4e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选自双(2-(2-酚基)吡啶)铍、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4,7-二苯基-1,10-菲罗啉、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1,4-双(三苯基硅)苯、以下式III化合物、以下式IV化合物、以下式V化合物、以下式VI化合物、以下式V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且所述第二磷光客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2.5e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材料选自双(2-(2-酚基)吡啶)铍、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4,7-二苯基-1,10-菲罗啉、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1,4-双(三苯基硅)苯、以下式III化合物、以下式IV化合物、以下式V化合物、以下式VI化合物、以下式VII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磷光保证层中,所述发光层主体材料不发光或产生蓝光;所述第二磷光客体材料至少为两种产生不同颜色的有机磷光发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0.1-17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还依次设有层叠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所述阴极与所述有机功能层之间还依次设有层叠的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板上依次制备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色荧光保证层、间隔层、绿色磷光保证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CN201510885350.5A 2015-12-03 2015-12-03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49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5350.5A CN105449108B (zh) 2015-12-03 2015-12-03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5350.5A CN105449108B (zh) 2015-12-03 2015-12-03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9108A CN105449108A (zh) 2016-03-30
CN105449108B true CN105449108B (zh) 2017-07-11

Family

ID=5555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5350.5A Active CN105449108B (zh) 2015-12-03 2015-12-03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9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645B (zh) * 2016-04-01 2019-1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白光顶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8084A (zh) * 2018-05-18 2018-10-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分辨荧光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68179A (zh) * 2019-01-25 2019-05-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模拟太阳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0190200B (zh) * 2019-07-15 2020-07-14 吉林大学 一种高效高显色指数的纯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561B (zh) * 2020-04-13 2022-09-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白光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564566A (zh) * 2020-05-25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阵列基板
CN115275035A (zh) * 2022-07-29 2022-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298A (zh) * 2007-09-11 2008-02-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结构优化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EP2133932A1 (en) * 2007-03-23 2009-12-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 device
CN102779948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00820A (zh) * 2011-09-16 2013-03-27 株式会社东芝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器和照明设备
CN103490017A (zh) * 2013-09-25 2014-01-01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07857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225415A (ja) * 2013-05-17 2014-1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4659242A (zh) * 2015-02-06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8763B2 (en) * 2008-12-10 2012-10-16 Fujifilm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3932A1 (en) * 2007-03-23 2009-12-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 device
CN101123298A (zh) * 2007-09-11 2008-02-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结构优化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000820A (zh) * 2011-09-16 2013-03-27 株式会社东芝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器和照明设备
CN102779948A (zh) * 2012-07-31 2012-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7857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225415A (ja) * 2013-05-17 2014-1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3490017A (zh) * 2013-09-25 2014-01-01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659242A (zh) * 2015-02-06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进展";刘佰全;《物理化学学报》;20151031;第31卷(第10期);第1823-185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9108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108B (zh) 杂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3870B (zh) Woled器件
CN105449109B (zh) 模拟太阳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9216C (zh) 一种具有多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CN102136550B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0847B (zh)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2176C (zh) 含咔唑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6531769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90200B (zh) 一种高效高显色指数的纯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9783A (zh) 非掺杂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1635334A (zh)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1454B (zh)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CN106898700A (zh) 一种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576934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4358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214798B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0853A (zh) 一种由rgb组成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9948A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52886A (zh) 一种复合薄膜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Highly efficient blue and warm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 simplified structure
CN107068882A (zh) 一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0335954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3936B (zh)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用材料及使用其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CN103219473A (zh) 具有单发光层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208552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