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6560A -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6560A
CN105446560A CN201510578300.2A CN201510578300A CN105446560A CN 105446560 A CN105446560 A CN 105446560A CN 201510578300 A CN201510578300 A CN 201510578300A CN 105446560 A CN105446560 A CN 105446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value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control part
judgmen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83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江良文
前田将也
藤冈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066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6633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46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检测精度高的触摸传感装置。触摸传感装置(10)具备:电极(12),其设置在触摸面板(11)的背面;以及控制部(13),其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从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控制部(13)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期间对在电极(12)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将比该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

Description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装置。这种触摸传感装置包括安装于触摸面板的背面上的电极,并基于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出有无对触摸面板的触摸。另外,即使在手指接近电极但没接触到触摸面板的状态下,电极的静电电容也会产生变化。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摸传感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存储有用于判断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的关闭判断阈值。该控制部在电极的静电电容在关闭判断阈值以上时判断为有触摸状态,在静电电容小于关闭判断阈值时判断为无触摸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9199号公报
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手指和电极之间的距离,还取决于接近电极的手指的大小、即与电极相对置的手指的面积。因此,即使手指与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手指大的用户和手指小的用户中,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会产生差距。在专利文献1等现有的触摸传感装置中,存储在控制部的关闭判断阈值为固定值。因此,用于判断无触摸状态所需要的触摸面板与手指之间的间隔距离会因每个用户而不同。例如,即使用户使手指离开触摸面板,也会有触摸传感装置维持有触摸状态的判断的情况。因此,在现有的触摸传感装置中,有时不能正确地检测出双触摸等连续触摸操作,而使用户的使用方便性下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提高了操作检测精度的触摸传感装置以及其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为触摸传感装置。触摸传感装置具备:电极,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背面;以及控制部,其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所述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检测期间对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将比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为用于触摸传感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存储有指令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群执行用于判断有无对物触摸面板的触摸的处理。所述指令群包括: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所述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的指令。在此,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的指令包括: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期间对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比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指令。
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方式,控制部基于在有触摸状态期间检测到的最大静电电容值来设定第1关闭判断阈值。并且,控制部基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来判断已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即手指已从触摸面板离开。该最大静电电容值根据接近电极的手指的大小而变化。其结果,第1关闭判断阈值根据手指的大小来设定。如此,控制部基于当时的最大静电电容值、即与使用触摸传感装置的用户的特质相对应地,动态地设定第1关闭判断阈值。因此,在触摸传感装置中,与现有的触摸传感装置相比,操作检测精度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传感装置以及其控制装置,能够提高操作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搭载了触摸传感装置的车辆内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触摸传感装置的概要框图。
图3是概要地示出面板和手指之间的距离与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对触摸面板进行滑动操作时的静电电容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是概要地示出触摸传感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对触控板进行双触摸时的静电电容变化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7是概要地示出其他例中的触摸传感装置以及触控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触摸传感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触摸传感装置的构成)
如图1所示,车辆具备触摸传感装置10,该触摸传感装置10用于输入例如在控制空调等各种设备时所需要的信息。
如图2所示,触摸传感装置10具备触摸面板11、电极(多个)12、以及控制部13。
触摸面板11如图1所示设置在仪表板,其表面露出于外部。在触摸面板11设定有例如与温度上升、温度下降、风量增加、风量减少、吹出口的切换、A/C的切换等的各种信息的输入相对应的操作区域。另外,触摸面板11采用玻璃或聚丙烯酸等绝缘体。
如图2所示,电极12在与操作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贴在触摸面板11的背面。触摸面板11从外部保护电极12。在电极12和基准电位(GND)之间存在寄生电容(Cp)。并且,当导体(例如,用户的指尖)接近或接触到触摸面板11时,在导体和电极12之间产生静电电容。此时,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相当于导体和电极12之间的静电电容与寄生电容(Cp)之和(总静电电容)。因此,手指接近电极12,电极12的静电电容会产生变化(增加)。
控制部13分别经由电阻R而与电极12连接。因此,与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相当的电压的值供给至控制部13。控制部13基于相应的电压值来计算各个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值,从该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另外,虽未予图示,但控制部13与空调、音响等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将有无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的判断结果输出至这些控制装置。然后,各个控制装置基于有无触摸的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设备的控制。
控制部13包括存储器13a。在存储器13a中存储有开启判断阈值,该开启判断阈值用于判断从触摸面板11没有被触摸的无触摸状态转移至触摸面板11被触摸的有触摸状态。控制部13通过将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增加量与该开启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测出转移至有触摸状态。该开启判断阈值基于实验等而被预先设定。例如,控制部13判断在无触摸状态下如下的式(1)是否成立。另外,在式(1)中,“本次值”是指本次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值,“上次值”是指上一次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值。因此,“本次值-上次值”表示静电电容的增加量。控制部13在静电电容的增加量大于开启判断阈值的情况下、即式(1)成立时,判断为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并将该判断结果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次值)-(上次值)>(开启判断阈值)···(1)
并且,在存储器13a存储有第1关闭判断阈值,该第1关闭判断阈值用于判断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在本例中,用于求出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如下的式(2)的计算式存储在存储器13a,控制部13在有触摸状态下根据式(2)来求出第1关闭判断阈值。如式(2)所示,第1关闭判断阈值通过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设定值而求出。该最大静电电容值为在有触摸状态期间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最大值。另外,在本例中,设定值相当于第1设定值。然后,控制部13判断在有触摸状态下如下的式(3)是否成立、即本次值是否小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然后,在式(3)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为已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将该判断结果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
(最大静电电容值)/(设定值)=(第1关闭判断阈值)···(2)
(本次值)<(第1关闭判断阈值)···(3)
(触摸传感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触摸传感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已知道为了使用户只凭自身的触摸感觉意识到接触到物体(在此为触摸面板11),需要手指以被按压1-2mm左右的状态下接触到物体。另一方面,已知道为了使用户只凭自身的触摸感觉意识到解除了对物体(在此为触摸面板11)的触摸,需要手指至少离开物体。
首先,对处于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的判断中的触摸传感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此对用于计算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设定值设定为“2”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手指大的用户和手指小的用户中,与电极12对置的指尖的面积会不同。图3为示出对手指大的人进行触摸操作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描绘而得到的曲线图、以及对手指小的人进行触摸操作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描绘而得到的曲线图的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在对触摸面板11进行触摸时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根据手指的大小而不同。在本例中,控制部13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设定值(在此为2)而求出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由此,无论是手指大的用户还是手指小的用户,当手指从触摸面板11离开相同的距离时,控制部13均判断为已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另外,在下文中,将手指离开触摸面板11的距离称为“手指离开距离”。如图3的模拟结果示出,在本例中的手指离开距离的偏差约为0.3-0.5mm。该手指离开距离的偏差与采用固定的关闭判断阈值的现有的情况相比较小。因此,与手指的大小无关地,无论什么样的用户,均可以用相同的手指离开距离来判断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无的状态。
接着,对处于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的判断中的触摸传感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手指接近触摸面板11时的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增加比例(曲线图的斜率)与手指的大小无关地大致为恒定。因此,通过对静电电容的增加量与开启判断阈值进行比较,无论什么样的用户,只要手指以相同的程度接近触摸面板11并对其进行触摸的话,就可以判断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
如此,针对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的判断、以及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的判断的双方,起因于手指的大小等用户特质的影响与以前相比较小。因此,在双触摸等连续触摸操作中的操作检测精度高。
根据第1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控制部13在有触摸状态期间对在电极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将比该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在本例中,第1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设定值(例如,2)而得到的值。该最大静电电容值根据接近电极的手指的大小而变化。其结果,第1关闭判断阈值根据手指的大小而设定。如此,第1关闭判断阈值基于当时的最大静电电容值、即与使用触摸传感装置10的用户的特质相对应地,动态地设定。由此,起因于对触摸传感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特质的影响与以前相比变小,而使操作检测精度提高。
(2)在触摸解除时的手指离开距离与手指的大小无关地大致为恒定。因此,能够提高双触摸等连续触摸操作的检测精度,而使用户的使用方便性较好。
(3)用于判断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的开启判断阈值设定为考虑了静电电容的增加量的值。由此,起因于对触摸传感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特质的影响与以前相比变小,而使操作检测精度提高。
(4)针对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的判断、以及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的判断的双方,起因于用户的特质的影响与以前相比变小。由此,在双触摸等连续触摸操作中的操作检测精度提高。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触摸传感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一般的触摸操作,可以列举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等。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3没有区分这些操作。但是,在对设备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有时会有需要区分这些操作(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的情况。于是,正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13构成为,判断进行了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并输出该判断结果。另外,除了控制部13用于操作判断的信息以外,第2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因此,在同样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
如在图2中用虚线所示,在控制部13的存储器13a存储有第1操作判断时间,该第1操作判断时间用于判断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操作是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该第1操作判断时间是用于与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的值,且基于实验等而被预先设定。
并且,在存储器13a存储有第2关闭判断阈值,该第2关闭判断阈值用于判断在滑动操作中的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第2关闭判断阈值是用于与电极12的静电电容进行比较的值,且基于实验等而被预先设定。优选地,该第2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至少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值、且稍微高于在无触摸状态下的所有的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总和的值。
并且,控制部13具备时间计数器14,该时间计数器14在从无触摸状态切换到有触摸状态的时刻开始计测时间。也就是说,时间计数器14对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计测。另外,时间计数器14的计测值在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时被重置。
控制部13通过如下的式(4)是否成立,来判断是否进行了短按操作。
(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第1操作判断时间)···(4)
在式(4)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为对触摸面板11进行了短按操作。另外,在式(4)中的判断中,从有触摸状态是否转移至无触摸状态的判断、即无触摸状态的检测根据上述式(3)来进行。并且,控制部13在判断为进行了短按操作时计算出其触摸位置。然后,控制部13将表示短按操作的信息和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在式(4)不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为对触摸面板11进行了长按操作或滑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3在经过第1操作判断时间的前后计算出2个触摸位置,并比较这2个触摸位置。
控制部13在2个触摸位置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长按操作。然后,控制部13将表示长按操作的信息和表示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此,控制部13根据上式(3)是否成立,来判断在长按操作中的有触摸状态是否持续。在式(3)不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为长按操作持续,将表示长按操作的信息和表示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另一方面,在式(3)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为长按操作已结束,将表示长按操作已结束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
并且,控制部13在经过第1操作判断时间的前后计算出的上述2个触摸位置有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滑动操作。然后,控制部13将表示滑动操作的信息和表示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3根据如下示出的式(5)是否成立、即根据本次值是否小于第2关闭判断阈值,来判断滑动操作中的有触摸状态是否持续。
(本次值)<(第2关闭判断阈值)···(5)
控制部13在式(5)不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滑动操作正持续,将表示滑动操作的信息和表示触摸位置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另一方面,控制部13在式(5)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滑动操作已结束,将表示滑动操作已结束的信息输出至各种设备的控制装置。
(触摸传感装置的作用)
接着,对触摸传感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控制部13通过对存储于存储器13a的第1操作判断时间与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的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进行了短按操作。并且,控制部13在判断为没有进行短按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对在第1操作判断时间的前后的2个触摸位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进行了长按操作,还是进行了滑动操作。因此,如果采用触摸传感装置10的话,能够区分进行了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
并且,控制部13在判断为进行了滑动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判断正在进行该滑动操作的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值是否高于第2关闭判断阈值,来判断滑动操作是否持续。
在滑动操作中,由于手指在触摸面板11上移动,所以手指和电极12对置的时间极短。因此,正进行滑动操作的电极12,没有充电充分的静电电容。因此,以第1关闭判断阈值为基准来判断滑动操作是否继续时,会有虽然进行了滑动操作,却判断为解除了滑动操作的情况。考虑到这点,如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所示,当判断为滑动操作时,以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第2关闭判断阈值(在图2中为“非触摸判断阈值”)为基准,来判断滑动操作是否持续。因此,能够适当地检测出滑动操作。
根据第2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5)控制部13通过对第1操作判断时间与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有无短按操作。并且,控制部13通过对在第1操作判断时间的前后的2个触摸位置进行比较,来判断有无长按操作和有无滑动操作。由此,能够区分进行了短按操作、长按操作、滑动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
(6)在控制部13的存储器13a存储有第2关闭判断阈值,该第2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至少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值、且稍微高于处于无触摸状态的所有的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总和的值。控制部13以该第2关闭判断阈值为基准,来判断滑动操作是否持续。由此,控制部13能够适当地检测出滑动操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详细的说明。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与显示器分开设置的触控板来进行对显示于显示器的项目进行选择等的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该触控板的操作,除了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短按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滑动操作,还有连续的短按操作、即所谓的双触摸。在第3实施方式中,触摸传感装置10构成为,对短按操作、长按操作、滑动操作、以及双触摸进行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中央控制台上设置有触控板30。在这种情况下,在仪表板上设置触摸面板11的位置代替触摸面板11而设置有显示器(省略图示)。
触控板30具有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装置10同样的构成,并具备触摸面板11、电极12、以及控制部13。因此,针对关于触控板30的与触摸传感装置10同样的构成,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在图2中的虚线所示,在控制部13的存储器13a存储有第2操作判断时间,该第2操作判断时间用于判断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操作是短按操作(singletap,单触摸)以及双触摸中的哪一个操作。第2操作判断时间是用于与检测出无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的值,基于实验等而被预先设定。
并且,控制部13通过时间计数器14,还对检测出无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计测。也就是说,在第3实施方式中,时间计数器14对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和检测出无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计测。在从有触摸状态转移至无触摸状态时、以及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时,时间计数器14的计测值被重置。
控制部13在上述式(1)成立、且上述式(4)成立后(即、进行了满足单触摸的触摸操作后),通过如下的式(6)是否成立,来判断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操作是否已结束(即、进行了双触摸还是进行了单触摸)。
(检测出无触摸状态的时间)<(第2操作判断时间)···(6)
(触控板的作用)
接着,根据表示控制部13的处理的图5的流程图,对触控板30的进行说明。该处理在上述式(1)成立时执行。
如图5所示,当式(1)成立时,控制部13从最大静电电容值计算出第1关闭判断阈值(步骤S1),接着,判断式(4)是否成立(步骤S2)。在此,与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控制部13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设定值(例如为2)而得到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然后,控制部13在根据式(3)检测出无触摸状态时,判断式(4)是否成立。
在步骤S2为“是”、即式(4)成立的情况下,表示进行了满足单触摸的触摸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3接着判断式(6)是否成立(步骤S3)。
在步骤S3为“是”、即式(6)成立的情况下,表示在满足单触摸的触摸操作结束之后在第2操作判断时间内再一次进行了触摸操作、即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值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之后在第2操作判断时间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3检测出新的最大静电电容值并重新计算出第1关闭判断阈值(步骤S4),接着判断式(4)是否成立(步骤S5)。
在步骤S5为“是”、即式(4)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生成表示对触摸面板11的操作为双触摸的信号(步骤S6),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3为“否”、即式(6)不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生成表示对触摸面板11的操作为单触摸的信号(步骤S7),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并且,在步骤S2为“否”或者步骤S5为“否”、即式(4)不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13判断对触摸面板11的操作是滑动操作以及长按操作中的哪一个操作,并生成表示该判断结果的信号(步骤S8),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外,由于在步骤S8中的控制部13的处理已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第3实施方式,除了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7)控制部13通过对第2操作判断时间与检测出无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对触摸面板11的操作是单触摸(短按操作)还是双触摸。由此,能够区分单触摸以及双触摸。
(8)控制部13将静电电容的最大值除以设定值(例如,2)而得到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在高速地进行对触摸面板11的双触摸的情况下,在电极12的静电电容充分地减少之前转为增加。因此,如图6所示,如果像以前那样关闭判断阈值(第1关闭判断阈值)被设定为固定值的话,在进行了高速的双触摸的情况下,其操作被判断为长按操作或滑动操作。另一方面,在本例中,通过将静电电容的最大值除以设定值(例如,2)而得到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从而即使进行高速的双触摸,控制部13也能将该操作判断为双触摸。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
·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装置10也可以通过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的触控板30来实现。
·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装置10也可以用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来检测出双触摸。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第1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第1设定值而得到的值,但也可以设定为从最大静电电容值减去第2设定值而得到的值。也就是说,第1关闭判断阈值只要是设定为比在有触摸状态下检测出的最大静电电容值低于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即可。总之,第1关闭判断阈值以当时的最大静电电容值为基准而设定。此时,第1设定值(或者第2设定值)设定为基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而判断为无触摸状态时的手指离开距离的偏差范围与用户的特质无关地小的值。因此,起因于对触摸传感装置10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特质的影响与以前相比变小,使得操作检测精度提高。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第1设定值、即“2”而得到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但这为一例。只要用于计算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第1设定值设定为超过“1”的值即可。由于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根据基于触摸面板11的材质的透电率或基于触摸面板11的厚度的与指尖的距离而变化,所以静电容量优选基于实验或模拟结果来设定。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开启判断阈值设定为考虑了静电电容的增加量的值,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固有的静电电容值。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触摸传感装置10的判断结果用于空调的情况,但这为一例。也可以用于音响的音量设定、频率设定等的控制,也可以用于导航仪的设定等。另外,在用于导航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检测其触摸位置的触摸式传感器。并且,也可以采用作为判断有无对车辆的门把手的接触的触摸式传感器而采用。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时从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本次值减去上次值来计算出静电电容的增加量,但是也可以从本次值减去将之前的多次的检测值平均而得到的值来计算出静电电容的增加量。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其他例中,对触摸传感装置10用于车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用于车辆以外。例如,也可以用于切换住宅的上锁和/或解锁的系统等。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触摸传感装置10设置在仪表板上,但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中央控制台或转向盘上。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只要电极12设置在触摸面板11的背面侧,则也可以相对于该触摸面板11分开。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2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固定值,但是与第1关闭判断阈值同样地,也可以设定为以最大静电电容值为基准设定的变量值。例如,在第1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2”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第2关闭判断阈值也可以设定为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3”而得到的值。另外,这是一个例子,只要第2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至少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值、且稍微高于无触摸状态的所有的电极12的静电电容的总和的值即可。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只进行了一次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的判断,但是例如也可以在每次计算出触摸位置时对上次的触摸位置与本次的触摸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多次进行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的判断。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定双触摸判断专用的第3关闭判断阈值,该第3关闭判断阈值设定为至少高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式(1)成立后、且满足以下3个条件:即(A)静电电容至少低于第3关闭判断阈值;(B)上式(1)再次成立;以及(C)静电电容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时,控制部13判断为进行了双触摸。在这种情况下,在双触摸中的第1次触摸中,由于静电电容没有必要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所以即使进行了更高速的双触摸,控制部13也能够正确地判断双触摸。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开启判断阈值也可以是变量值,也可以是固定值。如果将开启判断阈值设定为固定值,则与将其设定为变量值的情况相比,能使控制部13的运算负荷减小。因此,能够简化控制部13。
·由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3执行的处理能够通过由专用的硬件电路、或者CPU等计算机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群(软件)来实现。在使用软件的情况下,计算机处理器通过读出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RAM等的工作存储器)的指令群,从而执行用于判断有无对触摸面板的触摸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电极12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使计算机处理器从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的指令。在此,使计算机处理器判断有无对触摸面板11的触摸的指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期间对在电极12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使计算机处理器将比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将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预先设定的第1设定值而得到的值、或者从最大静电电容值减去预先设定的第2设定值而得到的值设定为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通过预先设定的第1操作判断时间与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对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是否为短按操作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判断在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根据触摸位置的时间变化来判断对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是长按操作还是滑动操作,在判断为进行了滑动操作时,以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第2关闭判断阈值为基准来判断滑动操作是否持续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在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值低于第1关闭判断阈值之后在预先设定的第2操作判断时间内上升时,判断在触摸面板上是否进行了双触摸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对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本次值与之前的值进行比较,在静电电容的增加量高于预先设定的开启判断阈值时,判断为从无触摸状态转换至有触摸状态的指令。
优选地,上述指令群包括使计算机处理器在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本次值高于预先设定为固定值的开启判断阈值时,判断为从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有触摸状态的指令。

Claims (9)

1.一种触摸传感装置,其具备:
电极,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背面;以及
控制部,其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所述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期间对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将比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除以预先设定的第1设定值而得到的值设定为所述第1关闭判断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从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减去预先设定的第2设定值而得到的值设定为所述第1关闭判断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对预先设定的第1操作判断时间与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时间进行比较,来判断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是否为短按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判断在所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位置;
通过所述触摸位置的时间变化,来判断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是长按操作还是滑动操作;以及
在判断为进行了所述滑动操作时,以低于所述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第2关闭判断阈值为基准,判断所述滑动操作是否持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所述静电电容的值低于所述第1关闭判断阈值之后在预先设定的第2操作判断时间内上升时,所述控制部判断在所述触摸面板上是否进行了双触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所述静电电容的本次值与之前的值进行比较,在所述静电电容的增加量高于预先设定的开启判断阈值时,判断为从所述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所述有触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所述静电电容的本次值高于被预先设定为固定值的开启判断阈值时,所述控制部判断为从所述无触摸状态转移至所述有触摸状态。
9.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具备安装有电极的触摸传感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计算机处理器,该计算机处理器包括存储有指令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群执行用于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的处理,
所述指令群包括:
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对根据手指的接近而在所述电极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
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的指令,
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判断有无对所述触摸面板的触摸的指令包括:
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在检测出有触摸状态的期间对在所述电极产生的最大静电电容值进行检测的指令;以及
使所述计算机处理器将比所述最大静电电容值小预先设定的预定值的值设定为用于检测无触摸状态的第1关闭判断阈值的指令。
CN201510578300.2A 2014-09-19 2015-09-11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4465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1502 2014-09-19
JP2014-191502 2014-09-19
JP2014209473 2014-10-10
JP2014-209473 2014-10-10
JP2015-006645 2015-01-16
JP2015006645A JP2016066338A (ja) 2014-09-19 2015-01-16 タッチセ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560A true CN105446560A (zh) 2016-03-30

Family

ID=5410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8300.2A Pending CN105446560A (zh) 2014-09-19 2015-09-11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83745B2 (zh)
EP (1) EP2998840B1 (zh)
CN (1) CN10544656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537A (zh) * 2018-01-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324231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发那科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3376A (zh) * 2019-11-08 2021-05-11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CN114503065A (zh) * 2019-11-19 2022-05-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静电电容检测方法及静电电容检测程序
CN114503065B (zh) * 2019-11-19 2024-06-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静电电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9832B2 (ja) * 2016-10-28 2019-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ユニット
CN107102864A (zh) * 2017-05-16 2017-08-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熄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US20180373393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cting Touch Motion with Ultrasonic Sensors
LU100490B1 (en) * 2017-10-19 2019-04-25 Iee Sa Capacitive Sensor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9404A (zh) * 2006-11-24 2007-06-13 启攀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式按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
JP2008269642A (ja) * 2008-07-04 2008-11-0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の物品検出方法
JP2012104102A (ja) * 2010-10-14 2012-05-31 Nlt Technologies Ltd タッチセンサ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02090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输入操作接受装置以及阈值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3591A (en) * 1992-06-08 1996-08-0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Object position detector with edge motion featur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EP1330779B1 (en) * 2000-10-27 2009-12-0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ual sensor touchscreen utilizing projective-capacitive and force touch sensors
US8111243B2 (en) * 2006-03-30 2012-02-0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 tap gesture on a touch sensing device
US8059103B2 (en) * 2007-11-21 2011-11-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positions based on position-dependent electrical charges
JP4508248B2 (ja) * 2008-03-03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576181B2 (en) * 2008-05-20 2013-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ing proximity touch and wallpaper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207890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Ideacom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aiwan) Singal detecting apparatus
WO2010111362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Alsenti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ouch input
US20120120002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 proximity based control of a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JP2012133729A (ja) * 2010-12-24 2012-07-1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66491B2 (en) * 2011-02-24 2014-10-2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ail effect correction for SLIM pattern touch panels
WO2012169106A1 (ja) * 2011-06-10 2012-12-1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方法
JP5809516B2 (ja) 2011-10-17 2015-11-11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制御方法、電子機器
TWI522870B (zh) * 2011-10-25 2016-02-2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點擊偵測裝置
JP2013149199A (ja) 2012-01-23 2013-08-0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装置
JP5796527B2 (ja) * 2012-03-29 2015-10-21 Smk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5579780B2 (ja) 2012-06-06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入力装置、入力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9191B2 (ja) 2012-06-11 2016-07-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センサ制御方法
JP6025473B2 (ja) 2012-09-14 2016-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94399B2 (ja) 2012-12-12 2015-10-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JP2014123327A (ja) 2012-12-21 2014-07-03 Sharp Corp 携帯情報端末
WO2014113086A1 (en) 2013-01-18 2014-07-2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ail effect correction for slim pattern touch panels
KR101439855B1 (ko) * 2013-01-25 2014-09-17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스크린 제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9311204B2 (en) * 2013-03-13 2016-04-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ximity interface development system having replicator and method
JP6202942B2 (ja) * 2013-08-26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9864507B2 (en) * 2013-09-26 2018-01-0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lick detection on a force pad using dynamic thresholds
US10120506B2 (en) * 2013-11-12 2018-1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touch capacitive sensing surface
JP6452456B2 (ja) * 2015-01-09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9404A (zh) * 2006-11-24 2007-06-13 启攀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式按键的自适应判决方法
JP2008269642A (ja) * 2008-07-04 2008-11-06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の物品検出方法
JP2012104102A (ja) * 2010-10-14 2012-05-31 Nlt Technologies Ltd タッチセンサ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02090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输入操作接受装置以及阈值调整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537A (zh) * 2018-01-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324231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发那科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24231B (zh) * 2018-12-14 2024-04-12 发那科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3376A (zh) * 2019-11-08 2021-05-11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CN112783376B (zh) * 2019-11-08 2024-03-0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CN114503065A (zh) * 2019-11-19 2022-05-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静电电容检测方法及静电电容检测程序
CN114503065B (zh) * 2019-11-19 2024-06-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静电电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8840B1 (en) 2023-08-30
US9983745B2 (en) 2018-05-29
US20160085338A1 (en) 2016-03-24
EP2998840A1 (en)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6560A (zh) 触摸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US9105255B2 (en) Discriminativ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8633911B2 (en) Force sensing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ce information
US91522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touch gesture classification in resistive touch screens
US9552111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touched position
KR20080032901A (ko) 멀티 터치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TW201135515A (en) Gestur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in a touchpad
CN105278784A (zh) 触摸式输入装置
GB2547969B (en) Force sensing using capacitive touch surfaces
CN105530007A (zh) 定向接近开关总成
CN108431746A (zh) 电容按钮上水的强固性及检测
CN104635977A (zh) 操作装置
KR20130078937A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터치 스크린의 제어 방법
US20160139734A1 (en) Input device
KR20130132441A (ko) 교란 환경에서 관심 물체를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구현하는 제스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106598366B (zh) 输入装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101723A (ko) 필압의 감지가 가능한 터치 펜
CN105117078A (zh) 用于电容性触摸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JP2016066338A (ja) タッチセンサ
CN104750333A (zh) 触控装置及其基准二维感测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04375724B (zh) 移动终端及其触控操作方法
US10551982B2 (en) Instruction recep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2011766B1 (ko) 터치 센싱 신호를 이용한 정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3149199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装置
JP6038547B2 (ja) 操作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