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2159A - 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2159A
CN105442159A CN201510804389.XA CN201510804389A CN105442159A CN 105442159 A CN105442159 A CN 105442159A CN 201510804389 A CN201510804389 A CN 201510804389A CN 105442159 A CN105442159 A CN 105442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t
pilot
shower nozzle
nozz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04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2159B (zh
Inventor
金玉珍
胡小冬
胡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5108043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2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2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2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2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03D47/3006Construction of the nozzles
    • D03D47/302Auxiliary nozz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03D47/3026Air supply systems
    • D03D47/3033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 D03D47/304Controlling of the air supply to the auxiliary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该辅助喷嘴包括带有气流室的喷嘴本体,以及安装在喷嘴本体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均开设有矩形的喷气孔,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的喷气孔朝向一致。本发明的辅助喷嘴具有较强的喷射能力,具体表现在,在距离喷气孔250mm的流道截面上,气流稳定性好,而且气体流速的最大速度能达到32m/s。同时,两个喷头分别从纬纱测上下两侧喷气,使得纬纱两侧受力均衡,能够更好地维持纬纱的运动速度,减少纬纱波动,保证纬纱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气织机一般包括设有纬纱通路的异形筘、正对所述纬纱通路起始端的主喷嘴以及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辅助喷嘴。
在喷气织机中,主要是通过由主喷嘴喷射入设置在经纱的梭道中的纬纱引导通道中的空气射流以及由辅助喷嘴喷射以辅助纬纱穿越梭道的空气射流来实现引纬。喷气纺织用的辅助喷嘴,在是纬纱到达之前喷射,带动纬纱前方的空气运动,减少空气对纬纱的阻力,使纬纱前端产生相对负压,对纬纱有吸引作用,以便于补充主喷气流的量,使引纬气流保持一定的速度,以接力的方式将纬纱送过梭口,是纺织工艺中关键的部件,而且也是用气“大户”。
现有常见的辅助喷嘴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辅助喷嘴包括喷嘴座101,以及穿设并安装在喷嘴座101中心孔内的喷嘴本体102;其中,喷嘴本体102的喷气端带有喷头103,喷头103上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喷气孔104。
这种辅助喷嘴只有一个喷头且喷孔为圆形,其喷射能力较差,这是因为在喷气时,气体是从纬纱行进路线的下方喷出的,虽然能带动纬纱前方的空气运动,但纬纱上下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纬纱通路内气流稳定性差,则纬纱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也会变差,并且纬纱的运动速度较慢。
企业为了提高喷气织机的生产效益,除了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织机效率之外,还必须降低能耗。对喷气织机引纬系统来说,纬线的直线运动对提高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减少其耗气量对于发挥织机生产潜能,提高织造综合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该辅助喷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辅助喷嘴喷射能力差的问题。
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包括带有气流室的喷嘴本体,以及安装在喷嘴本体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均开设有矩形的喷气孔,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的喷气孔朝向一致。
本发明的辅助喷嘴中设有两个喷头,并且喷头上的喷气孔都是矩形。这使得辅助喷嘴具有较强的喷射能力,具体表现在,在距离喷气孔250mm的流道截面上,气体流速变化幅度小,气流稳定性好高,而且气体流速的最大速度能达到32m/s。同时,两个喷头分别从纬纱的上下两侧喷气,使得纬纱两侧受力均衡,能够更好地维持纬纱的运动速度,减少纬纱波动,保证纬纱稳定性。
作为优选,喷气孔的开口呈长方形,其面积为2~2.5mm2。更优选地,其长宽比为2.7~4.5。在该长宽比和面积下,辅助喷嘴的气流稳定性更佳。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同材质和粗细的纬纱也会对辅助喷嘴喷气孔的规格有所要求。在使用上述喷气孔的喷气织机中若使用0.3~0.7mm的棉纱,引纬效果更好。
作为进一步优选,长方形喷气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喷头或第二喷头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喷头之间距离(即两喷气孔之间的距离)的大小会影响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以及纬纱通路内气流稳定性。因此本发明中,作为优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为5~7mm;更优选为6mm。在该距离下,两喷头之间的距离的影响最小。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气体流量的调流阀。当使用不同种类的纬纱时,可以利用调流阀调节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内的气体流量,从而调节纬纱上下两侧的受力情况,使纬线受力更加平衡,运动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调流阀包括:
安装在喷嘴本体外壁上的旋转开关;
一端固定在旋转开关上、另一端伸入气流室内的阀杆,所述阀杆与喷嘴本体密封配合;
固定在阀杆上、且用于全部或部分遮挡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入口处的扇形板。
阀杆位于气流室内且处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之间,扇形板的顶点固定在阀杆的端部,扇形板与阀杆相互垂直,扇形板的厚度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开口相当。
当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内的气体流量相同时,扇形板也处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之间,且其自身的朝向不影响气体流动。
本发明中,调流阀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当设置一个调流阀时,气流流量的调节机制为:
当需要增大第一喷头的流量(同时减少第二喷头的流量)时,转动旋转开关,阀杆随旋转开关转动,并带动扇形板一起朝第二气流通道的方向转动,从而扇形板全部或部分地遮挡了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入口,使得气流室内的所有或大部分气体流入第一气流通道内。反之同理。当设置两个调流阀时,两个调流阀分别独立地控制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流量,每个调流阀的工作原理与设置单个调流阀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控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气体流量的流量表。利用流量表能实时监控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的气体流量,从而能够更为精确地通过调流阀进行流量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喷气织机,该喷气织机包括设有纬纱通路的异形筘、正对所述纬纱通路起始端的主喷嘴以及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辅助喷嘴,所述辅助喷嘴即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喷嘴包括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和后段辅助喷嘴组,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一个电磁阀控制一个辅助喷嘴的控制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每个辅助喷嘴的开启或关闭实现精确控制。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若干个第一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1)为70~80mm;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L2)为40~50mm。
实验表明,L2虽然基本不影响合成气流场入口处的轴线速度,但却影响轴线速度的波动率;当L2>50mm时,主喷嘴的气流速度下降非常快,并伴随着巨大的波动。在综合考虑耗气量的情况下,将L2设定为40~50mm;更优选地,L2为50mm。
同理,当L1在70~80mm时,纬纱通路内气流的轴线平均速度较大,波动率较小;并且,由于本发明的辅助喷嘴具有良好的喷射能力,能够更好地维持轴线速度的稳定性,因此更优选地,L1为80mm。
第一辅助喷嘴的个数并不限制,这主要取决于纬纱通路的长度。
在纬纱通路末段,为增加纬纱出口侧的气流速度,减少纬缩疵点以及托起纬纱伸直纱尾;因此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后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3~4个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3)为50~55mm;第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与最后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4)为70~80mm。
但L3过小不利于降低能耗、减小波动率,因此更优选地,L7为55mm。
与传统的辅助喷嘴相比,本发明的辅助喷嘴能更好地维持纱线的速度,从而可以适当增大辅助喷嘴的布置间距,减少喷嘴数,降低耗气量。以筘幅为1900mm的喷气织机为例,普通的辅助喷嘴需要设置24~30个,而本发明的辅助喷嘴只需设置22个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辅助喷嘴中设有两个喷头,并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的喷气孔都是矩形,这使得辅助喷嘴具有较强的喷射能力,具体表现在,在距离喷气孔3cm的空间范围内,气体流速变化幅度小,气流稳定性好高,而且气体流速的最大速度能达到32m/s;同时,两个喷头分别从纬纱的上下两侧喷气,使得纬纱两侧受力均衡,能够更好地维持纬纱的运动速度,减少纬纱波动,保证纬纱稳定性;
(2)本发明的辅助喷嘴中设有流量表和调流阀,调流阀有助于在使用不同的纱线时针对性地调节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内的气体流量,保证所有纱线均能上下受力均衡;而流量表则能实时监控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内的气体流量,从而能够更为精确地通过调流阀进行流量调节;
(3)由于本发明的辅助喷嘴能更好地维持纱线的速度,从而可以适当增大辅助喷嘴的布置间距,减少喷嘴数,降低耗气量。以筘幅为1900mm的喷气织机为例,普通的辅助喷嘴需要设置24~30个,而本发明的辅助喷嘴只需设置22个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喷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现有辅助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有单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圆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6为具有单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矩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7为具有双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圆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8为具有双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矩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9为具有单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正方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0为具有双喷头且喷气孔形状为正方形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1为喷气孔面积为2.25mm2(长2.25mm、宽1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2为喷气孔面积为2.25mm2(长2.5mm、宽0.9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3为喷气孔面积为1.96mm2(长2.61mm、宽0.75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4为喷气孔面积为2mm2(长2.67mm、宽0.75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5为喷气孔面积为2.5mm2(长3.33mm、宽0.75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
图16为喷气孔面积为2.75mm2(长3.67mm、宽0.75mm)的辅助喷嘴的气流喷射速度检测结果;图17为具有单喷头的辅助喷嘴和具有双喷头的辅助喷嘴对纱线速度的影响;
图18为在具有双喷头的辅助喷嘴作用下纱线的受力情况;
图19为本发明一种喷气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包括喷嘴座1,以及穿设并安装在喷嘴座1中心孔内的喷嘴2。喷嘴2的喷气端带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喷头3和第二喷头4,第一喷头3和第二喷头4上均设有一个喷气孔5,并且两个喷气孔5的朝向一致。
由图2、图3可见,本实施例中喷气孔5均为矩形。
如图3所示,喷嘴2内设有气流室6,第一喷头3内设有与该气流室6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7,第二喷头4内设有与该气流室6相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8,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并排设置。
如图3所示、结合图1可见,本实施例的辅助喷嘴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气体流量的调流阀。该调流阀包括安装在喷嘴座1外壁上的旋转开关9;一端固定在旋转开关9上、另一端伸入气流室6内的阀杆10,阀杆10伸入气流室6的一端处于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之间;阀杆10与喷嘴2、喷嘴座1之间均密封配合,防止气流室6内气流外泄,本领域内通用的常规密封件即能实现阀杆10与喷嘴2之间、阀杆10与喷嘴座1之间的密封配合;阀杆10伸入气流室6一端的端部固定有扇形板11,扇形板11的顶点固定在阀杆10的端部,扇形板11与阀杆10相互垂直,扇形板11的厚度与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的的气流入口相当,用于全部或部分地遮挡第一气流通道7或第二气流通道8的气流入口。当然,调流阀还可以为两个,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分别安装有一个调流阀,两调流阀之间相互独立,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两通道的开闭量。
如图3所示,当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的气体流量相同时,扇形板11也处于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之间,且其自身的朝向不影响气体流动。当需要增大第一气流通道7内的气体流量(同时减少第二气流通道8内的气体流量)时,朝第二喷头4的方向转动旋转开关9,阀杆10会随旋转开关9转动,带动扇形板11随阀杆10一起转动至第二气流通道8的气流入口处,此时扇形板11会全部或部分地遮挡了第二气流通道8的气流入口,使得气流室6内的所有或大部分气体流入第一气流通道7内。反之同理。
并且,本实施例的辅助喷嘴还包括用于监控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气体流量的流量表。该流量表包括安装在喷嘴2内的第一流量传感器12和第二流量传感器13,第一流量传感器12和第二流量传感器13分别用于检测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的气体流量;用于接收第一流量传感器12和第二流量传感器13发出的检测信号的控制器(图中省略);以及与控制器相连、且分别用于显示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的气体流量的第一显示表盘14和第二显示表盘15,由图1可见,第一显示表盘14和第二显示表盘15安装在喷嘴座1外壁上、且分别处于旋转开关9两侧。如此便于在利用旋转开关9调整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气体流量的同时,实时了解第一气流通道7和第二气流通道8内的气体流量,实现精确调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传感器12有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13也有两个,控制器在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先计算两个第一流量传感器12的检测值的平均值、计算两个第二流量传感器13的检测值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显示在相应的显示表盘上面。
在实际情况中,为提高检测精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流量传感器12和第二流量传感器13的数量。
检测例1喷头个数和喷气孔形状对辅助喷嘴喷射能力的影响
构建圆柱形流道,在辅助喷嘴供气压力为0.3MPa下,检测圆柱形流道中距离辅助喷嘴250mm处的截面的气流喷射速度。实验设置四种辅助喷嘴:(1)单喷头,喷气孔形状为圆形(圆形喷气孔的直径为1.69mm,检测结果见图5);(2)单喷头,喷气孔形状为矩形(矩形喷气孔的开口面积为2.25mm2,其中长3mm,宽0.75mm,检测结果见图6);(3)双喷头,喷气孔形状为圆形(圆形喷气孔的直径为1.96mm,检测结果见图7);(4)双喷头,喷气孔形状为矩形(矩形喷气孔的开口面积为2.25mm2,其中长3mm,宽0.75mm,检测结果见图8);(5)单喷头,喷气孔形状为正方形(喷气孔的开口面积为2.25mm2,1.5mm*1.5mm,检测结果见图9);(6)双喷头,喷气孔形状为正方形(喷气孔的开口面积为2.25mm2,1.5mm*1.5mm,检测结果见图10)。
由图5~10可见,图5的辅助喷嘴的喷射速度最大约为22m/s,并且曲线较为突兀,表明其喷射速度变化较大,气流不平稳;图5中,速度检测在圆柱形流道中距离辅助喷嘴250mm的截面处进行,“位移(cm)”是指该截面线段(直径为3cm)上的位点;“速度(m/s)”是指该截面线段上的速度分布;下同。图6的辅助喷嘴的最大喷射速度虽然比图5有所提高(约为30m/s),但气流仍不平稳;图7的辅助喷嘴的最大喷射速度与图6相近,但其气流稳定性比图6略差;而图8的辅助喷嘴的最大喷射速度达到约32m/s,并且,曲线较为平缓,表明其喷射速度变化较小,气流稳定性高,喷射能力好。图9的辅助喷嘴与图5的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和气流稳定性相似,较图5稍好;图10的辅助喷嘴与图6的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和气流稳定性相似,较图6稍好。
检测例2两喷头之间距离对喷射速度和气流平稳性的影响
辅助喷嘴供气压力0.3Mpa,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取距离辅喷250mm处截面直径处速度进行如下分析,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喷头之间距离对喷射速度和气流平稳性的影响
两喷头间距(mm) 4 5 6 7 8
谷值速度(m/s) 12.9 13 15 16 14.5
峰值速度(m/s) 35.2 35 34 33.5 32
轴线平均速度(m/s) 22.6 23 23.4 21 20
速度波动率(%) 98.7% 95.7% 81% 83% 87.5%
表1中,
由表1可见,当两个喷头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的间距为5~7mm时,轴线平均速度较大,速度波动率相对较低;因此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7mm,更优选为6mm。
检测例3喷气孔的面积和规格对喷射速度和气流平稳性的影响
设计面积为:①2.25mm2(长2.25mm、宽1mm)、②2.25mm2(长2.5mm、宽0.9mm)、③1.96mm2(长2.61mm、宽0.75mm)、④2mm22(长2.67mm、宽0.75mm)、⑤2.5mm2(长3.33mm、宽0.75mm)、⑥2.75mm2(长3.67mm、宽0.75mm)的喷头,利用具有两个上述喷头的辅助喷嘴,采用与检测例1相同的方法检测不同喷气孔的面积和规格对对喷射速度和气流平稳性的影响,检测结果依次见图11~16。
由图13~16可见(以图8为参照),当矩形喷气孔面积发生变化(宽度不变,长度变化)时,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和气流稳定性均为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矩形喷气孔面积在2~2.5mm2内时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较好,气流稳定性也较佳;喷气孔面积增大或缩小后,气流稳定性变差。
由图11~12可见(以图8为参照),在喷气孔面积相同但矩形喷气孔的长宽比例发生变化时,辅助喷嘴的气流稳定性也变差,但仍优于图10的正方形喷气孔。
以上结果表明,矩形喷气孔的面积和长宽比例均会对辅助喷嘴的喷射能力产生影响,其中,细长型的喷气孔表现较佳,具有较优的气流稳定性。
检测例4喷头数量对纬纱速度的影响
用fluent仿真软件模拟辅助喷嘴供气压力0.3Mpa,检测喷气孔轴线上的速度值,检测结果见图9。
由图9可见,距离辅助喷嘴30mm之后,纱线的速度开始有所区别,明显可以看出双喷头辅助喷嘴下的纱线速度大于单喷头辅助喷嘴下的纱线速度。这是因为,在双喷头辅助喷嘴下,纱线的受力情况如图10所示。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出的气流分别处于纱线的上下两侧,保证纱线受力更加平衡,运动更加平稳。当使用不同种类的纱线时,通过调节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气体流量即可调节纱线的上下受力情况。
实施例2一种喷气织机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喷气织机,包括设有纬纱通路16的异形筘17、正对纬纱通路16起始端的主喷嘴18以及沿纬纱通路16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实施例1中的辅助喷嘴。
本实施例中,辅助喷嘴包括沿纬纱通路16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19和后段辅助喷嘴20,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
其中,前段辅助喷嘴组19包含若干个第一辅助喷嘴21,后段辅助喷嘴组20包括四个第二辅助喷嘴22。
由于辅助喷嘴的合理布置能够有效降低异形筘中的耗气量,因此本实施例对喷气织机中辅助喷嘴的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分析。
(1)前段辅助喷嘴组
(1.1)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L2)设置
表2不同主辅喷间距时合成气流场轴线速度值
表2的设定条件是主喷嘴输入气压0.4MPa,辅助喷嘴输入气压0.45MPa,辅助气流入射角10度。
由表2可见,L2的长短基本不影响合成气流场入口处的轴线速度,但影响轴线速度的波动率。当L2大于50mm时,主喷嘴的速度下降非常快,并伴随着巨大的波动。在综合考虑耗气量(减少辅喷的数量)的情况下,将L2设定为40~50mm,优选为50mm;此时轴线平均速度大,波动率小。
(1.2)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间距(L1)的设置
表3相邻第一辅助喷嘴不同间距时辅助喷嘴合成气流场速度值
由表3可见,当L1在70~80mm时,纬纱通路内气流的轴线平均速度较大,波动率较小;并且,由于本发明的辅助喷嘴具有良好的喷射能力,能够更好地维持轴线速度的稳定性,因此更优选地,L1为80mm。
(2)后段辅助喷嘴组
在纬纱通路末段,为增加纬纱出口侧的气流速度,减少纬缩疵点以及托起纬纱伸直纱尾,后段辅助喷嘴组中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3控制在50~55mm为宜;但L3过小不利于降低能耗、减小波动率,因此本实施例中L3为55mm;第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与最后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4)为70~80mm;优选为80mm。
综上所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筘幅1900mm),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18个第一辅助喷嘴,其中,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mm,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80mm;后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4个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5mm,最后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第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80mm。
在筘幅为1900mm时,传统等距布置方法则需要布置24~30个辅助喷嘴,而本实施例中只需要布置22个辅助喷嘴,大大减少了耗气量。

Claims (10)

1.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包括带有气流室的喷嘴本体,以及安装在喷嘴本体上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喷头内设有与气流室相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均开设有矩形的喷气孔,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上的喷气孔朝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孔的开口呈长方形,其面积为2~2.5m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为5~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气体流量的调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阀包括:
安装在喷嘴本体外壁上的旋转开关;
一端固定在旋转开关上、另一端伸入气流室内的阀杆,所述阀杆与喷嘴本体密封配合;
固定在阀杆上、且用于全部或部分遮挡第一气流通道或第二气流通道入口处的扇形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控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内气体流量的流量表。
7.一种喷气织机,包括设有纬纱通路的异形筘、正对所述纬纱通路起始端的主喷嘴以及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辅助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喷嘴为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喷嘴包括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和后段辅助喷嘴组,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若干个第一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70~80mm;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为40~50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3~4个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55mm;第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与最后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70~80mm。
CN201510804389.XA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以及喷气织机 Active CN105442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4389.XA CN105442159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以及喷气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4389.XA CN105442159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以及喷气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2159A true CN105442159A (zh) 2016-03-30
CN105442159B CN105442159B (zh) 2017-08-01

Family

ID=5555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04389.XA Active CN105442159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以及喷气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21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2986A (zh) * 2017-03-21 2019-10-25 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喷嘴及干燥系统
CN114892324A (zh) * 2022-04-27 2022-08-1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喷气织布布面毛羽均匀度改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3362A1 (de) * 1988-07-09 1990-01-11 Picanol Nv Duesenwebmaschine
CN2670395Y (zh) * 2003-12-25 2005-01-12 张平国 节能阀嘴连体装置
CN2869054Y (zh) * 2005-12-31 2007-02-14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喷气织机的高压气流输送装置
CN103757805A (zh) * 2014-01-28 2014-04-30 无锡精业丝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引纬喷气织机用副喷嘴
CN103820921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显示空气喷射织机中的压缩空气流量的设备
CN203653856U (zh) * 2013-11-04 2014-06-18 丁宏利 喷气织机引纬装置
CN103993410A (zh) * 2014-06-11 2014-08-20 无锡精业丝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引纬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气路系统
CN104762733A (zh) * 2015-04-03 2015-07-08 苏州科润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辅助喷嘴
CN205188548U (zh) * 2015-11-19 2016-04-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喷气织机及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3362A1 (de) * 1988-07-09 1990-01-11 Picanol Nv Duesenwebmaschine
CN2670395Y (zh) * 2003-12-25 2005-01-12 张平国 节能阀嘴连体装置
CN2869054Y (zh) * 2005-12-31 2007-02-14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喷气织机的高压气流输送装置
CN103820921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显示空气喷射织机中的压缩空气流量的设备
CN203653856U (zh) * 2013-11-04 2014-06-18 丁宏利 喷气织机引纬装置
CN103757805A (zh) * 2014-01-28 2014-04-30 无锡精业丝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引纬喷气织机用副喷嘴
CN103993410A (zh) * 2014-06-11 2014-08-20 无锡精业丝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引纬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气路系统
CN104762733A (zh) * 2015-04-03 2015-07-08 苏州科润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辅助喷嘴
CN205188548U (zh) * 2015-11-19 2016-04-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喷气织机及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鹤群等: "《喷气织机原理与使用》", 30 September 2006, 中国纺织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2986A (zh) * 2017-03-21 2019-10-25 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喷嘴及干燥系统
US10982901B2 (en) 2017-03-21 2021-04-20 Trinity Industrial Corporation Drying system
CN114892324A (zh) * 2022-04-27 2022-08-1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喷气织布布面毛羽均匀度改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2159B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2159A (zh) 一种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CN102703997A (zh)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多喷头封闭式喷气静电纺丝装置
CN205188548U (zh) 一种喷气织机及喷气织机用的辅助喷嘴
JP2015200052A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15200053A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の紡糸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の動作方法
CN109499217A (zh) 一种分流式脉喷空气滤芯及采用该滤芯的除尘装置
CN206495020U (zh)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单圆锥喷孔辅助喷嘴
CN107355409A (zh) 气液两相流量精确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
CN206763186U (zh) 一种用于热喷涂的液料输送装置
CN105133151A (zh) 一种喷气织机的引纬装置及其引纬工艺
CN104928768A (zh) 一种内外双环气流辅助静电纺丝喷头装置
CN205528867U (zh) 一种高炉喷煤系统的压力平衡控制装置
CN202809118U (zh) 一种模拟引纬导流槽气流测量系统
CN205839467U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
CN202466085U (zh) 一种纺织机用喷嘴
CN104762733A (zh) 一种纺织辅助喷嘴
CN205012009U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生产的连续轧式气流染色机
CN208140330U (zh) 一种流量可调式粒子发生器
CN102704151A (zh) 一种模拟引纬导流槽气流测量系统
CN208713723U (zh) 一种新型喷砂装置
RU2707628C1 (ru) Опрыскиватель ультрамалообъемный
CN105755887A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03593810U (zh) 芯液挤出装置
CN109338618B (zh) 一种人造棉棉纱喷染装置
CN209144324U (zh) 一种湿纺亚麻纱栉梳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