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2524B -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2524B
CN105432524B CN201510894277.8A CN201510894277A CN105432524B CN 105432524 B CN105432524 B CN 105432524B CN 201510894277 A CN201510894277 A CN 201510894277A CN 105432524 B CN105432524 B CN 105432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fry
water
parabotia
fasci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42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2524A (zh
Inventor
王永明
谢碧文
李斌
王淯
黄泽金
齐泽民
覃川杰
岳兴建
王芳
陶敏
文正勇
李华涛
李锐
邹远超
袁登越
魏小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942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2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2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2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2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涉及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技术。包括:将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对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和水质调节,培育15天即可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再将乌仔转养鱼种培育池中,并向鱼种培育池中投喂饵料,对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种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3个月即可得到体长5~6cm花斑副沙鳅鱼种。本发明提供的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可解决花斑副沙鳅鱼苗和鱼种培育技术,实现花斑副沙鳅苗种的批量生产,保护花斑副沙鳅种质资源,利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成活率达80%~85%,鱼种成活率达60%~70%。

Description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技术,尤其涉及花斑副沙鳅鱼苗和鱼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沙鳅亚科(Botiinae),副沙鳅属(Parabotia),是中国特有鱼类。其产卵期为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属一次性产卵鱼类。花斑副沙鳅产漂流性卵,卵呈黄绿色,受精卵在28℃左右,历时12h孵化。野生条件下其鱼苗孵化需要在流速较大的较长的河段中进行。近年来,由于酷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和采砂作业对其繁殖环境和索饵场的破坏,分布范围逐渐萎缩,野生资源量下降明显,且有关花斑副沙鳅的人工繁殖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花斑副沙鳅资源明显下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的鱼苗和鱼种培育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培育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成活率达80%~85%,鱼种成活率达60%~70%。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的方法,包括:
将孵化出膜后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经过消毒处理的鱼苗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苗培育;
对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并根据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阶段对所述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苗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15天后,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
使用虹吸原理将得到的花斑副沙鳅乌仔从鱼苗培育池吸出,转养到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种培育;
向放养有花斑副沙鳅鱼种的鱼种培育池中投喂饵料,并对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种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3个月后,得到体长5~6cm花斑副沙鳅鱼种。
其中,所述鱼苗培育阶段的放养密度为2万~2.5万尾/m3
其中,所述鱼种培育阶段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m3
本发明提供的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还包括对转养到鱼种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乌仔进行病害防治处理,具体是:
向鱼种培育池中加入甲醛溶液,用于预防车轮虫病;
鱼种培育期间的后2个月,每15天全池泼洒精博劲碘,3天后更换新水,用于预防细菌性鱼病。
其中,所述向鱼种培育池中加入甲醛溶液的药量:每m3水体40%甲醛原液20ml。
其中,精博劲碘的使用量为每m3水体精博劲碘0.1ml。
其中,所述消毒处理包括:
根据培育池体积,加入漂白粉或高锰酸钾,配制成浓度为20ppm的消毒溶液对培育池进行浸泡处理,以除去培育池池壁上的水螅等有害生物;
将经过消毒浸泡处理后的培育池进行两次浸洗处理,以消除培育池中的消毒溶液,得到消毒处理后的培育池。
其中,所述鱼苗培育池采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处理,鱼种培育池采用漂白粉处理。
其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驯化选用熟蛋黄、丰年虫、人工微粒子饲料、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是由鱼粉、豆粕、次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诱食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植物油和鱼油配制而成的。
其中,所述人工微粒子饲料的粒径小于250μm。
其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包括:
在鱼苗放养的第3~4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熟蛋黄或丰年虫,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5~7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蛋黄水和人工微粒子饲料,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8~10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人工微粒子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粉,进行第三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11~15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人工配合饲料粉制得的饵料团,进行第四阶段驯化处理。
其中,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时,全池投喂开口饵料熟蛋黄或丰年虫。
其中,鱼苗放养的第5天以后,进行定点投喂,投饵量以每次投喂后剩余少量残饵为度。
优选地,所述定点投喂的时间段为每日8:00~9:00、13:00~14:00、18:00~19:00。
其中,所述饵料团是由人工配合饲料和水以1:1-2的比例混合制得。
其中,所述蛋黄水和人工微粒子饲料的比例为1:1-2。
其中,所述人工微粒子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粉的比例为1:1-2。
其中,所述鱼种培育期间饵料为上述人工配合饲料,加水制成饵料团,每日8:00~9:00、13:00~14:00、18:00~19:00定点投喂,投饵量以每次投喂后剩余少量残饵为度。
其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阶段对所述鱼苗培育池中的水质净化处理包括:
鱼苗放养的第1~2天,采用虹吸方法除去所述培育池底死亡沉底的畸形鱼苗;
鱼苗放养的第3~4天,向培育池中投放开口饵料,当开口饵料为熟蛋黄时,则每天更换培育池中的水3次,每次更换是在投饵前将培育池中50%~80%的水更换为新水;当开口饵料为丰年虫时,则每日早上投饵前换水一次,换水量为鱼苗培育池养殖水的50%~80%;
鱼苗放养的第5~15天,每日更换一次培育池中的养殖水,换水时间是在早上投饵前将培育池中50%~80%的水更换为新水。
特别是,所述水质调节还包括:
从苗种开始摄食蛋黄水+人工微粒子饲料拌成的饵料团开始,在培育池中设置食台,食台位于躲鱼瓦片附近,每次投饵1小时后通过虹吸方法清除残饵,使养殖水保持清洁;
通过旋涡式充气增氧机为鱼苗和鱼种培育池增氧,使养殖水的溶氧量大于5mg/L;
每半月对鱼种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更新,使养殖水保持新鲜;
在鱼种培育池中种植浮萍,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氮肥,使养殖水中氨氮的含量小于0.01mg/L。
其中,所述对鱼种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更新包括:
向仅剩1/3养殖水的鱼种培育池中加水时,在进水口上套一较长的、可在池底平放的塑料软管,使水流绕池子形成环流,此时,鱼种顶流有利于鱼种锻炼和减少应激反应,并通过水流在池中流动的作用将残饵和粪便集中于一处,便于将池底污物通过虹吸方法集中排出。
其中,所述鱼苗培育池是1.0m×0.65m×0.45m玻璃水族箱,水深0.35-0.4m。
其中,所述鱼种培育池是9.0m×6.0m×0.8m水泥池,水深0.4-0.6m,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出水口上套可控制水位的塑料管道,管道上端有纱绢封闭,防治逃鱼;池底向出水口侧倾斜2°,鱼种培育阶段结束后,拿掉出水口上套筒,即可从出水口的外出口收集鱼种。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成功地培育出的大量花斑副沙鳅苗种,可用于增殖放流,能解决花斑副沙鳅由于酷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和采砂作业对其繁殖环境和索饵场的破坏,分布范围逐渐萎缩,野生资源量下降明显的问题,保护了花斑副沙鳅的种质资源。
2、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通过放养密度控制、水质调节、鱼病防治、鱼种锻炼及合理投饵,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最佳的生长,鱼苗成活率达80%~85%,鱼种成活率达60%~70%。
3、本发明采用较小的鱼苗培育池和鱼种培育池对鱼苗和鱼种进行高密度培育,培育方法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效率高,对于花斑副沙鳅的种质资源保护、规模化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
1、鱼苗培育池的消毒处理
选择1.0m×0.65m×0.45m玻璃水族箱作为鱼苗培育池。首先,将水族箱装满水,并计算水体体积,按照加入漂白粉后的终浓度为20ppm,加入所需的漂白粉,混匀,并浸泡24小时,对鱼苗培育池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去除池壁上的水螅等有害生物;之后,向培育池中加入自来水,浸洗二次,每次浸洗时浸泡2~3小时,以消除残留的消毒药品;最后,向培育池中加入曝气自来水,使池内水深达到0.35~0.4m。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终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培育池进行漂洗消毒同样适用于本发明。
2、鱼苗的培育
将孵化出膜后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到消毒后的鱼苗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2~2.5万尾/m3
2.1鱼苗的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和水质的调节
鱼苗放养第1~2天,此时,花斑副沙鳅鱼苗处于卵黄囊期仔鱼阶段,主要依靠卵黄供给营养,此期不投饵,需要采用虹吸方法除去池底的死鱼苗,并使用漩涡式充气增氧机为培育池增氧,以保证水质清新,溶氧量大于5mg/L。
鱼苗放养第3~4天,卵黄囊已经消失,由内源营养转为外源营养,鱼苗开口摄食,此时,向鱼苗培育池投喂开口饵料熟蛋黄或丰年虫。投喂时间为每日8:00~9:00、13:00~14:00、18:00~19:00。用熟蛋黄作为开口饵料的投喂方法为:在小盆内加入少量水,将熟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挤压双层纱布包裹的熟蛋黄,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于鱼苗培育池内,每次投喂量为10万尾鱼苗喂1个熟鸡蛋黄,鱼苗饱食后肉眼可见鱼体内有一白线。为保证鱼苗池水质清新,每次投喂蛋黄前将培育池中50%~80%的水更换为新水,为减少换水时对鱼苗的伤害,换水方法是:将用网径小于0.5mm的纱绢布外包深度15cm以上塑料篮做成的框子置于鱼苗培育池中,框的上沿高出水面,从框内吸出养殖用水,加入新水时亦将新水加入框内,避免水流直冲鱼苗。用丰年虫作为开口饵料,每次投喂量为10万尾鱼苗投喂用12g丰年虫卵孵化的虫体,丰年虫的孵化和收集方法为:每1g丰年虫卵加入1000ml 2%盐水,置于孵化桶中,孵化桶内放置充气石,孵化过程中连续充气,孵化桶上方用日光灯或白炽灯照明,照度为2000Lux,控制水温在28~30℃,孵化24小时即可孵出丰年虫;收集丰年虫时首先除去上层卵壳,之后,用三层网径小于0.5mm的纱绢过滤,最后将纱绢上虫体漂洗到小盆内清水中即可进行投喂。投喂方式为全池均匀泼洒,鱼苗饱食后肉眼可见鱼体内有一橘黄线。以丰年虫作为开口饵料,每日换水一次,于早上投饵前进行,换水量和换水方法同上。此期除需换水外,还需使用漩涡式充气增氧机为培育池增氧,以保证水质清新,溶氧量大于5mg/L。
鱼苗放养第5~7天、8~10天、11~15天,依次投放用比例为1:1-2的蛋黄水和人工微粒子饲料、比例为1:1-2的人工微粒子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粉、比例为1:1-2的人工配合饲料粉和水制成的饵料团,对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此期,鱼苗具有负趋光性,游泳能力较强,能集中摄食。故需在培育池一角放置瓦片等,供鱼苗躲藏;投饵时在躲鱼瓦片附近放置直径10~15cm盘子作为食台,将饵料团置于食台中,进行定点投喂,投喂时敲击培育池壁,建立条件反射;投饵时间为8:00~9:00、13:00~14:00、18:00~19:00,投饵量以每次投喂后剩余少量残饵为度;每次投饵1小时后清除食台内残饵,并清洗食台。此期,每日早上投饵前更换培育池中50%~80%的水,并通过旋涡式充气增氧机为鱼苗培育池增氧,使养殖水的溶氧量大于5mg/L。
经15天鱼苗培育,即可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
2.2鱼苗培育阶段的病害防治
鱼苗培育阶段鱼苗十分娇弱,易受池壁上水螅等生物,以及水质变化的影响,同时,鱼苗阶段亦不宜采用药物消毒。因此,鱼苗培育阶段病害防治的关键措施是:①用20ppm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对鱼苗培育池进行彻底的消毒,漂洗,杀灭危害鱼苗的生物;②对鱼苗培育用水进行严格的处理,防止病原生物进入,本方法采用曝气2天的自来水作为鱼苗培育阶段养殖用水;③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④通过旋涡式充气增氧机为鱼苗和鱼种培育池增氧,使养殖水的溶氧量大于5mg/L。
3、鱼种培育池的消毒处理
在室内设置长宽高为9.0m×6.0m×0.8m的水泥池作为鱼种培育池,并在鱼种池四角铺设瓦片,供鱼种躲藏。乌仔入池前5~7天,用20ppm漂白粉溶液浸泡鱼种培育池1天,以彻底消毒,之后,漂洗鱼种培育池,并加入曝气自来水,使池内水深达到0.4m,2天后放养数十尾鱼种试水,试水鱼种没问题时大规模放养鱼种。
4、鱼种的培育
花斑副沙鳅鱼种培育方式为单养。将步骤2获得的花斑副沙鳅乌仔使用虹吸原理从鱼苗培育池吸出,转养到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m2
4.1鱼种饵料的投放和水质的调节
因花斑副沙鳅鱼种比较胆小,故在躲鱼瓦片附近设置食台,以方便鱼种摄食。鱼种培育期间饵料为实验室自制人工配合饲料。投饵时取自制人工饲料加适量水揉搓制成饵料团,于8:00~9:00、13:00~14:00、18:00~19:00置于食台内供鱼种摄食,投饵量以每次投喂后剩余少量残饵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使用的人工配合饲料使用的是根据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08079.X制备得到的,配制方法详见申请号为201410108079.X的专利内容。
每日鱼种摄食后,及时清除食台中残饵使养殖水保持干净。每半月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后更换新水,保证水质清新,每次换水时更换约2/3养殖水。向培育池中加入新水时,在进水口上套一较长的、可在池底平放的塑料软管,加水时水流绕池子形成环流,使鱼种顶流,有利于鱼种锻炼和减少应激反应;同时,通过水流在池中流动的作用将残饵和粪便集中于一处,利用虹吸方法将池底污物吸出。
鱼种培育期间,鱼种培育池底部设置2个直径50cm曝气增氧盘进行底部增氧,并在鱼种培育池种植浮萍以除去养殖水中的氮,使养殖水的溶氧量大于5mg/L,氨氮低于0.01mg/L。
经3个月的鱼种培育,花斑副沙鳅鱼种体长可达5~6cm。
4.2鱼种培育阶段的病害防治
鱼种培育期间易受到车轮虫病和细菌性鱼病的危害。车轮虫病主要在鱼种培育阶段的前1个月发生;其预防措施是:在鱼种培育的第1个月,每15天全池泼洒甲醛溶液(药量:每m3水体40%甲醛原液20ml),3天后更换新水;如发生车轮虫病,则如上方法连续用药3天后更换新水。鱼种培育的后2个月,易发生细菌性鱼病,发病初期病鱼症状表现为各鳍基部、鳃和肝脏出血、摄食减少、病鱼运动异常(在水中打转),严重时,体表出血,且体表出血部位溃烂,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预防措施是:在鱼种培育的后2个月,每15天用精博劲碘(药量:1m3水体精博劲碘0.1ml)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3天后更换新水;如发生该病时,连续使用精博劲碘3天后更换新水。

Claims (7)

1.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孵化出膜后的花斑副沙鳅鱼苗放养在经过消毒处理的1.0m×0.65m×0.45m玻璃水族箱的鱼苗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苗培育;
对放养在鱼苗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鱼苗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并根据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阶段对所述鱼苗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苗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15天后,得到体长0.6~1.0cm的花斑副沙鳅乌仔;
使用虹吸原理将得到的花斑副沙鳅乌仔从鱼苗培育池吸出,转养到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培育池中进行花斑副沙鳅鱼种培育;
向放养有花斑副沙鳅鱼种的鱼种培育池中投喂饵料,并对养殖水进行水质调节,使鱼种培育池的养殖水的溶氧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培育3个月后,得到体长5~6cm花斑副沙鳅鱼种;
其中,鱼苗培育阶段的放养密度为2万~2.5万尾/m3
其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包括:
在鱼苗放养的第3~4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熟蛋黄或丰年虫,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5~7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熟蛋黄水和人工微粒子饲料,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8~10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人工微粒子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粉,进行第三阶段驯化处理;
在鱼苗放养的11~15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人工配合饲料粉制得的饵料团,进行第四阶段驯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种培育阶段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转养到鱼种培育池中的花斑副沙鳅乌仔进行病害防治处理,具体是:
向鱼种培育池中加入甲醛溶液,用于预防车轮虫病;
鱼种培育期间的后2个月,每15天全池泼洒精博劲碘,3天后更换新水,用于预防细菌性鱼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处理包括:
根据鱼苗或鱼种培育池体积,加入漂白粉或高锰酸钾,配制成浓度为20ppm的消毒溶液对鱼苗或鱼种培育池进行浸泡处理,以除去鱼苗或鱼种培育池池壁上的有害生物;
将经过消毒浸泡处理后的鱼苗或鱼种培育池进行两次浸洗处理,以消除鱼苗或鱼种培育池中的消毒溶液,得到消毒处理后的鱼苗或鱼种培育池;
其中,所述鱼苗培育池采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处理,鱼种培育池采用漂白粉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处理阶段对所述鱼苗培育池中的养殖水进行调节包括:
鱼苗放养的第1~2天,采用虹吸方法除去所述鱼苗培育池底死亡沉底的畸形鱼苗;
鱼苗放养的第3~4天,向鱼苗培育池中投放开口饵料,当开口饵料为熟蛋黄时,则每天更换培育池中的水3次,每次更换是在投饵前将培育池中50%~80%的水更换为新水;当开口饵料为丰年虫时,则每日早上投饵前换水一次,换水量为鱼苗培育池养殖水的50%~80%;
鱼苗放养的第5~15天,每日更换一次鱼苗培育池中的养殖水,换水时间是在早上投饵前将培育池中50%~80%的水更换为新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培育池是1.0m×0.65m×0.45m玻璃水族箱,水深0.35-0.4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种培育池是9.0m×6.0m×0.8m水泥池,水深0.4-0.6m,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出水口上套可控制水位的塑料管道,管道上端有纱绢封闭,防止逃鱼;池底向出水口侧倾斜2°,鱼种培育阶段结束后,拿掉出水口上套筒,即可从出水口的外出口收集鱼种。
CN201510894277.8A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Active CN105432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4277.8A CN105432524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4277.8A CN105432524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2524A CN105432524A (zh) 2016-03-30
CN105432524B true CN105432524B (zh) 2018-10-30

Family

ID=5554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4277.8A Active CN105432524B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25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2235B (zh) * 2017-02-20 2020-08-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点篮子鱼早繁的方法
CN108967280B (zh) * 2018-08-24 2021-05-11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沟爬岩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5067261B (zh) * 2022-06-23 2023-06-20 内江师范学院 一种鱼类行为生物学测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8040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长薄鳅转食方法
CN103478043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4160993A (zh) * 2014-08-04 2014-11-26 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红尾副鳅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4705234A (zh) * 2015-04-15 2015-06-17 苗娥 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8040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长薄鳅转食方法
CN103478043A (zh) * 2013-09-29 2014-01-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4160993A (zh) * 2014-08-04 2014-11-26 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红尾副鳅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4705234A (zh) * 2015-04-15 2015-06-17 苗娥 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2524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362B (zh) 一种海马生态养殖方法
CN103461248B (zh) 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CN105981664B (zh) 一种鲟鱼苗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池
CN104273074B (zh)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CN100372510C (zh) 全人工培育斑节对虾亲体的方法
CN105230556B (zh) 中华鳖全程无公害生态养殖方法
CN110537505B (zh) 一种拉萨裂腹鱼放流苗种培育方法
CN102106291B (zh) 一种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无特定病原凡纳滨对虾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3392646A (zh) 一种稻田科学饲养胭脂鱼的方法
CN108040955A (zh) 一种圆口铜鱼苗简易循环水养殖方法及装置
CN102257972A (zh)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9122443B (zh) 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抱卵孵化系统及育苗方法
CN104137797A (zh) 南美白对虾的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05432524B (zh) 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CN105432523B (zh) 一种宽体沙鳅苗种培育方法
CN112602639A (zh) 一种高密度小龙虾养殖方法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13349126A (zh) 一种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及野杂鱼物理清除方法
CN101341857A (zh) 海水池塘对虾生态调控养殖方法
CN106888993A (zh) 一种西昌白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CN104642089B (zh) 一种江蓠与石斑鱼的混养方法
CN105875443A (zh) 一种长江刀鲚土池半流水养殖方法
CN107646766A (zh) 一种青虾的工厂化高效育苗方法
CN107410146A (zh) 一种基于土工膜的鱼苗培育池的构建方法
CN109496925B (zh) 一种软刺裸裂尻鱼的仔鱼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