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0027A -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0027A
CN105420027A CN201511016438.XA CN201511016438A CN105420027A CN 105420027 A CN105420027 A CN 105420027A CN 201511016438 A CN201511016438 A CN 201511016438A CN 105420027 A CN105420027 A CN 105420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qu
temperature daqu
virtual
temperatur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64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莹
陈宗校
姚翠萍
杨帆
张琴
王和玉
汪地强
王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eichow Mou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eichow Mout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eichow Mou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eichow Mout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164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0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0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0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2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Soy Sauces And Products Related Theret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酿酒用大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通过定向增加成品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风味的方法,将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最优拟合比的选取和筛选,使得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混配使用,提高了白酒酿造用大曲的品质,确保了其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用大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曲是白酒酿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糖化、发酵剂。大曲中丰富的风味物质赋予其特有的曲香,而曲香是大曲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大曲中风味物质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质量。
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是指通过控制制曲条件、添加特殊原料、接种功能菌等方式生产的满足特定需求的大曲。近年来,关于功能大曲的研制与开发倍受青睐,如CN102703358A公开的一种芽孢杆菌高温大曲的制备方法,是将芽孢杆菌培养液与制曲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二次培菌发酵技术制备芽孢杆菌高温大曲,可作为酿造酱香型白酒增香作用的高温大曲。
在高温大曲生产过程中,常常由于生产时间、环境条件等客观原因,大曲质量存在差异。但是,目前通过风味物质组成将高温功能大曲应用于定向提高成品高温大曲质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是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数据拟合,并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按照1∶9至9∶1配合构建虚拟的大曲样品;再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风味组成,分别确定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样品以及各虚拟大曲的样品的等级;再根据风味组成和等级,确定最优的拟合比例;再按照最优的拟合比例进行配合应用高温大曲。
所述的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和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中的风味组成,并根据下式计算虚拟大曲中的风味物质的含量:y=αx1+(1-α)x2,α∈[0.1,0.9];其中x1、x2分别为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和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中风味物质的含量;α为虚拟大曲中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拟合占比;
(2)根据步骤(1)中计算出来的风味物质的含量来确定虚拟大曲的等级,等级根据将虚拟大曲风味组成提升的幅度来确定;
(3)在确定好等级之后,其按照下述方式来确定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的最优拟合比例:
a、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唯一时,则该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不唯一时,虚拟大曲样品等级较高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b、虚拟大曲的等级相同时,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较少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c、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相等时,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较多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d、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相等时,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占比低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所述的虚拟大曲的等级,其分为三个等级,即就是A级、B级、C级,其中A级为最高级。
所述的风味组成由11种物质组成,分别标记为C1、C2、C3、C4、C5、C6、C7、C8、C9、C10、C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为了确保白酒生产过程中用大曲的品质优异和稳定,通过定向增加成品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风味的方法,将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最优拟合比的选取和筛选,使得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混配使用,提高了白酒酿造用大曲的品质,确保了其稳定性。
本发明经过拟合比的优化处理,使得大曲的等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确定等级优异的大曲时的方法简单,使得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混配使用,不仅降低了白酒酿造过程中的成本,而且还确保了白酒酿造用大曲的品质较优,为提高白酒品质提供了保障;并处理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行性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运用大曲风味分析技术分别分析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中的风味物质C1、C2、C3、C4、C5、C6、C7、C8、C9、C10、C11。同时分析出上述风味物质的含量,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数据拟合,并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按照1∶9至9∶1配合构建虚拟的大曲样品;再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风味组成,分别确定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样品以及各虚拟大曲的样品的等级;再根据风味组成和等级,确定最优的拟合比例;再按照最优的拟合比例进行配合应用高温大曲。具体在构建完成虚拟大曲样品后,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各风味物质的含量,并将其记录为表1:
y=αx1+(1-α)x2,α∈[0.1,0.9];其中x1、x2分别为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和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中风味物质的含量;α为虚拟大曲中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拟合占比;
表1
c1表示各样品中C1含量与常规高温大曲1#中C1含量的比值;c2~c11分别表示样品中C2~C11的相对含量。
根据上述计算出来的风味物质的含量来确定虚拟大曲的等级,等级根据将虚拟大曲风味组成提升的幅度来确定;具体的确定等级是:依次依据风味组成对常规高温大曲1#及各虚拟大曲样品进行大曲等级确定,见表2所示:
表2
c1~c11表示相应的风味物质是否满足判别条件;t1~t3表示相关风味物质是否满足相应的A级曲判别指标。
在确定好等级之后,其按照下述方式来确定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的最优拟合比例:
a、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唯一时,则该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不唯一时,虚拟大曲样品等级较高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b、虚拟大曲的等级相同时,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较少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c、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相等时,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较多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d、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相等时,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占比低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最后得出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常规高温大曲1#为C级曲,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1#与常规高温大曲1#进行不同比例拟合,当拟合比例为5∶5~9∶1时,可使大曲等级提升至B级曲。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1#与常规高温大曲1#拟合的最优比例为6∶4,即实际生产中,可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1#与常规高温大曲1#按3∶2的比例混配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
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与常规高温大曲1#进行数据拟合,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常规高温大曲1#及各虚拟样品的风味组成及其大曲等级分别见表4、表5所示;
表4
c1表示各样品中C1含量与常规高温大曲1#中C1含量的比值;
c2~c11分别表示样品中C2~C11的相对含量。
表5
c1~c11表示相应的风味物质是否满足判别条件;t1~t3表示相关风味物质是否满足相应的A级曲判别指标。
将11种风味物质判别结果统计入表6中;
表6
常规高温大曲1#为C级曲,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与常规高温大曲1#进行不同比例拟合,当拟合比例为4∶6~9∶1时,可提升大曲等级。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与常规高温大曲1#拟合的最优比例为5∶5,即实际生产中,可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与常规高温大曲1#按1∶1的比例混配使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
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与常规高温大曲1#进行数据拟合,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常规高温大曲1#及各虚拟样品的风味组成及其大曲等级分别见表7、表8所示;
表7
c1表示各样品中C1含量与常规高温大曲1#中C1含量的比值;c2~c11分别表示样品中C2~C11的相对含量。
表8
c1~c11表示相应的风味物质是否满足判别条件;t1~t3表示相关风味物质是否满足相应的A级曲判别指标。
将11种风味物质判别结果统计入表9中;
表9
常规高温大曲2#为C级曲,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与常规高温大曲2#按1∶9~9∶1的比例拟合,均能使大曲等级提升为B级曲。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与常规高温大曲2#拟合的最优比例为1∶9,实际生产中,可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与常规高温大曲2#按1∶9的比例混配使用。
上述的常规高温大曲1#、常规高温大曲2#、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1#、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均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曲产品,如常规的高温大曲1#可为麦麸曲、常规高温大曲2#可为豌豆、小麦和大麦进行配比混合而成的,其中豌豆占比为质量比计的30-50%。再例如: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1#可为浓香型大曲,并且其含有产酶功能霉菌、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2#含有酵母菌的浓香型大曲、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3#可以为含有微生物群的大曲产品。
上述的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做出的非突出的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4)

1.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进行数据拟合,并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按照1∶9至9∶1配合构建虚拟的大曲样品;再根据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风味组成,分别确定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样品以及各虚拟大曲的样品的等级;再根据风味组成和等级,确定最优的拟合比例;再按照最优的拟合比例进行配合应用高温大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和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中的风味组成,并根据下式计算虚拟大曲中的风味物质的含量:yαx1+(1-α)x2,α∈[0.1,0.9];其中x1、x2分别为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和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中风味物质的含量;α为虚拟大曲中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的拟合占比;
(2)根据步骤(1)中计算出来的风味物质的含量来确定虚拟大曲的等级,等级根据将虚拟大曲风味组成提升的幅度来确定;
(3)在确定好等级之后,其按照下述方式来确定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与常规的白酒高温大曲的最优拟合比例:
a、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唯一时,则该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虚拟大曲的等级提升的拟合比例不唯一时,虚拟大曲样品等级较高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b、虚拟大曲的等级相同时,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较少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c、不满足确定条件的物质种类相等时,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较多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d、满足最高等级的虚拟大曲的确定指标数相等时,具有复合功能的高温大曲占比低的拟合比例为最优拟合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大曲的等级,其分为三个等级,即就是A级、B级、C级,其中A级为最高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味组成由11种物质组成,分别标记为C1、C2、C3、C4、C5、C6、C7、C8、C9、C10、C11
CN201511016438.X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Pending CN105420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6438.XA CN105420027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6438.XA CN105420027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0027A true CN105420027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9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6438.XA Pending CN105420027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002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037A (zh) * 2005-12-20 2010-12-0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利用双s形的曲率分析的pcr肘确定
CN102517186A (zh) * 2011-12-23 2012-06-27 泸州怀玉制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大曲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03358A (zh) * 2012-06-12 2012-10-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芽孢杆菌高温大曲的制备方法
CN104109719A (zh) * 2014-07-21 2014-10-22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箱线图鉴别大曲质量的方法
CN104372075A (zh) * 2014-08-22 2015-02-25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判别模型鉴别大曲质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037A (zh) * 2005-12-20 2010-12-0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利用双s形的曲率分析的pcr肘确定
CN102517186A (zh) * 2011-12-23 2012-06-27 泸州怀玉制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大曲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03358A (zh) * 2012-06-12 2012-10-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芽孢杆菌高温大曲的制备方法
CN104109719A (zh) * 2014-07-21 2014-10-22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箱线图鉴别大曲质量的方法
CN104372075A (zh) * 2014-08-22 2015-02-25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判别模型鉴别大曲质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琳 等: "基于香气成分组成的大曲类别鉴别方法", 《酿酒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5030A (zh)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42450B (zh) 一种多菌种协同发酵提高酱油酱香风味的方法
CN103333811B (zh)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其组合物和应用
CN102197847A (zh)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腐乳的方法
CN107151633B (zh) 一种酵母培养物的制备方法
CN103173320B (zh) 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及其制作工艺
CN105861345A (zh) 一株低产尿素、产风味的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及其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
CN101569398A (zh) 一种同时制造酱油和豆瓣辣酱的方法
CN104498528A (zh) 一种低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发酵方法
Li et al. Effects of fermented wheat bran on flour, dough, and steamed bread characteristics
CN101775343A (zh) 一种米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2134537B (zh) 浓香型白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28060A (zh) 一株产酯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CN101189976B (zh) 高档速冻饺子粉
CN105104761A (zh) 一种制备恩拉霉素预混剂的方法
CN110484453A (zh) 一种用于种曲制备的培养基及基以此的酱油种曲制备方法
CN103932148A (zh) 采用酒糟发酵制备酱油的方法
CN105420027A (zh) 一种高温大曲配合应用方法
CN102839004A (zh) 一种炼焦煤配煤方法
CN107568604A (zh) 一种糯红高粱豆瓣酱及其制作工艺
CN112195125A (zh) 一种提高本酿造酱油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风味的发酵方法
CN103468559A (zh) 一种静置液态保温发酵法生产黄酒糟醋的工艺
CN107475007B (zh) 一种低温主发酵制作特型干黄酒的方法
CN104450381A (zh)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CN104381961A (zh) 天然五果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