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8694B -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8694B
CN105418694B CN201610024211.8A CN201610024211A CN105418694B CN 105418694 B CN105418694 B CN 105418694B CN 201610024211 A CN201610024211 A CN 201610024211A CN 105418694 B CN105418694 B CN 105418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halose
liquid
preparation
glucose
seaw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42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18694A (zh
Inventor
李必金
毛贤军
王成
刘敬华
邢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Meihua Bi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Meihua Bi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Meihua Bi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Meihua Bi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42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8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8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18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8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3/00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toms and saccharide radicals hav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atoms
    • C07H3/04Disaccha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H1/0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from na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糖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酶转化法酶解淀粉,获得酶解液,过滤,获得滤清液;将滤清液采用纳滤分离技术加水进行透析,将获得的截留液浓缩,获得海藻糖液;纳滤分离技术的条件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280Da,进膜压力为0.22~0.30MPa,出膜压力为0.20~0.28MPa;将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获得海藻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海藻糖纯度高,且收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糖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通过α-1,1糖苷键缩合而成的非还原性双糖,具有在极端条件下保护生物活性特征,在科学界素有“生命之糖”的美誉,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行业中。随着海藻糖独特的生物学性质及功能的发现,海藻糖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目前,海藻糖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抽提法、发酵法、酶转化法以及基因重组法。
一、微生物抽提法
最初海藻糖是由酵母中提取的。1950年Laura首次从各种酵母中制备海藻糖,Lillie等报道用三氯乙酸法提取海藻糖,但三氯乙酸是一种强的蛋白质变性剂,不适于工业化大生产。还有报道用纯水提取法,但对酵母悬浮液粘度过大等问题难以解决。由于在酵母细胞中,海藻糖主要分布在子囊孢子和细胞质中,为避免破壁提取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内容物的溢出而难于分离纯化,必须选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处理。目前,普遍接受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但成本较高。工艺流程为:面包酵母→乙醇提取→冷却离心→上清液→浓缩去醇→离子交换→超滤→浓缩结晶→离心→真空干燥→成品。华东理工大学的邵漪等从活性干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确定了最佳条件:干酵母在70℃、60%-70%的乙醇提取液中经过1.0-1.5h抽提,随后在用1%活性炭在pH值4.8和50℃下脱色,再用711和122阴阳离子树脂串联进行离子交换,最后浓缩得到糖液可以用97%的工业乙醇结晶,得率可达每100g活性干酵母可得海藻糖11g,纯度在98%左右,此工艺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为啤酒行业的废酵母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路。章银良等采用微波预处理的方法破碎酵母细胞后,分别用水、乙醇、三氯乙酸来提取海藻糖,结果表明海藻糖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没有用微波预处理的对照组。所以从成本、清洁生产的角度来看,对于酵母细胞的破碎采用微波预处理,再用水来提取,应预优先考虑。但传统的海藻糖提取工艺存在有机溶媒消耗量大,溶剂回收困难,生产成本高,且产生大量无机废水污染环境等缺点。
二、微生物发酵法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海藻糖周期短,菌种和原料广泛,而酵母菌是生产海藻糖的较好材料。此法涉及菌种筛选、发酵工艺、后提取等方面。其中,选育高产菌株是关键。根据酵母群体的指数增殖规律建立的按瞬时比生长率流入碳、氮源的指数流动常数,根据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配比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从而建立先获得较高生物量的海藻糖含量的小罐发酵工艺参数,后对酵母菌株进行了诱变育种,从而获得高产海藻糖菌株。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海藻糖由于分离困难,工艺复杂,很难进行大工业生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酵母耐干性的基础上选育高产海藻糖菌株,并建立海藻糖生产新工艺。但采用酵母发酵法生产海藻糖存在副产物多、杂质难分离、后续分离步骤长、成品纯度低等缺点。
三、基因重组法
基因工程技术为研制海藻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美国Calgene公司与英国Quadrant公司合作,研究利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海藻糖。除了“工程微生物”生产海藻糖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海藻糖的研究在国外也颇为活跃,荷兰植物生物技术公司将大肠杆菌的海藻糖合酶基因导入甜菜、马铃薯中,获得大量廉价的海藻糖。
四、酶转化法
酶转化法制取海藻糖的途径有多种,主要分为以葡萄糖、麦芽糖、淀粉为底物的3种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利用酵母体内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两步磷酸化作用可将两个葡萄糖分子转化为一个海藻糖分子。
以麦芽糖为底物:麦芽糖+Pi→葡萄糖+β-葡萄糖-1-磷酸→海藻糖+Pi。
杉本等开发出淀粉制备海藻糖的工艺方法为:
淀粉悬浊液→液化→糖化→加热→精制→浓缩→结晶→分离干燥→成品。
其中,微生物抽提法、发酵法和基因重组法由于菌体产率低、提取成本高,很大程度制约着海藻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酶转化法由于工艺简单、转化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是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理想途径。酶法合成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多种,包括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海藻糖-6-磷酸酯酶转化法、海藻糖磷酸化酶转化法,这两种方法需要高能化合物为原料,成本较高且磷酸化酶不稳定,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海藻糖合酶转化法是以麦芽糖为底物通过分子内转糖苷作用直接生产海藻糖,该酶能够作用麦芽糖生成海藻糖及其逆反应海藻糖生成麦芽糖,逆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高温容易发生逆反应,麦芽糖对海藻糖转化率约为70%~80%。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转化法,能够以直链淀粉为底物,经过转化后最后产物为海藻糖和少量的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日本林原采用此法以淀粉为原料进行工业化生产海藻糖。该双酶系统不需要磷酸盐共存,而且对淀粉转化率可达到80%以上,是理想的工业化生产途径。
目前,根据对酶反应产物分析,酶转化法酶解液主要产物为海藻糖和葡萄糖,还有部分蛋白、色素和金属离子等杂质。根据酶解液组成不同,采用的分离纯化制备海藻糖的方法也有差异,如中国专利文献CN1807465A公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方法,在酶解转化液中加入酿酒酵母发酵,利用其中的杂糖,然后经过离心、超滤、离子交换、浓缩、结晶干燥得海藻糖成品。也有采用氢化和色谱分离技术,对酶解转化液进行加氢反应,将杂糖转化为麦芽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三糖醇,然后再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将海藻糖分离,进而通过降温结晶获得海藻糖产品(CN101230407A)。也有直接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海藻糖和葡萄糖的报道(CN104017027A、CN103450288A)。但采用色谱分离技术纯化海藻糖,收率较低,设备投资高、操作复杂、进料波动对分离效果影响大,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因此,急需一种纯度高且收率高的海藻糖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海藻糖纯度高,且收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酶转化法酶解淀粉,获得酶解液,过滤,获得滤清液;
步骤2:将滤清液采用纳滤分离技术加水进行透析,将获得的截留液浓缩,获得海藻糖液;纳滤分离技术的条件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280Da,进膜压力为0.22~0.30MPa,出膜压力为0.20~0.28MPa;
步骤3:将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获得海藻糖。
膜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型多学科交叉的分离纯化技术,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对多组分物质进行分离、浓缩的纯化方法,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条件温和,流程简单,能耗小,清洁无污染等优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纳滤分离技术,尤其是截留分子量和操作压力的选择,使得制得的海藻糖的纯度和收率都较高。
作为优选,透析的温度为40~60℃。
作为优选,酶解采用的酶为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组合、海藻糖合酶、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或异淀粉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酶解采用的酶为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组合。
作为优选,在步骤1酶解淀粉与获得酶解液之间还包括灭酶的步骤,灭酶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15~30min。
作为优选,滤清液中干物质质量百分含量为25%~30%,透光率为90%~95%。
作为优选,截留液中海藻糖的纯度为90%~95%;海藻糖液中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为:将海藻糖液先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再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
作为优选,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D001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为D301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或D354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优选,在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之后还包括将获得的海藻糖离交液进行浓缩、结晶、离心、干燥的步骤,海藻糖离交液的电导率≤50μS/cm,透光率≥98%,浓缩后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80%。
作为优选,酶解液中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80%,葡萄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酶转化法酶解淀粉,获得酶解液,过滤,获得滤清液;将滤清液采用纳滤分离技术加水进行透析,将获得的截留液浓缩,获得海藻糖液;纳滤分离技术的条件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280Da,进膜压力为0.22~0.30MPa,出膜压力为0.20~0.28MPa;将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获得海藻糖。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之一:
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海藻糖纯度高,且收率高,纯度可达99.5%,收率可达99.2%;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纳滤分离技术不仅可有效去除葡萄糖,还可以去除酶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色素,减少后期处理负荷,不需要活性炭脱色步骤;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可同时脱色和脱盐,减少处理步骤,工艺简单;
3、与酵母发酵法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无副产物产生,工艺简单;与色谱法相比,设备投资低,操作简单,进料纯度波动对分离效果无影响,原料适应性强;
4、本发明中离交液经过浓缩结晶分离,无需加入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杂质残留在母液中,产品纯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海藻糖的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生物酶、纳滤膜、离子交换树脂等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海藻糖的制备
(1)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制备酶解转化液,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维持30min,酶解液中总糖浓度为25%,其中海藻糖占总糖含量为80%,葡萄糖占总糖含量为20%。
(2)将步骤(1)的酶解液和结晶分离母液经过板框过滤,循环进料,当透光率达到90%开始接料,最终获得透光率95%滤清液。
(3)将步骤(2)制得的滤清液采用纳滤膜设备进行分离,纳滤膜操作条件如下:膜截留分子量大小280Da,进料浓度25%(干物质含量),进膜压力0.3Mpa,出膜压力0.28MPa,操作温度60℃,加水透析,检测截留液中海藻糖纯度95%,停止加水,加水体积:进料体积=1.5:1,将截留液浓缩至浓度达到40%(干物质含量)。
(4)将步骤(3)制得的海藻糖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先进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然后进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检测出口电导率和透光率,当出口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98%时,停止进料,再生树脂。收集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率≥98%离交液。
(5)将上述离交液经过单效蒸发器浓缩,浓缩至浓度80%,转移至结晶器中,加入1%晶种,降温结晶。
(6)结晶液经过离心分离,获得海藻糖湿晶体,湿晶体经过干燥,获得结晶海藻糖成品,分离母液回用至步骤(2),经检测海藻糖纯度达到99.5%,海藻糖收率达到99.2%(理论收率105%)。
实施例2海藻糖的制备
(1)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制备酶解转化液,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5℃,维持20min,酶解液中总糖浓度为30%,其中海藻糖占总糖含量为70%,葡萄糖占总糖含量为30%。
(2)将步骤(1)的酶解液和结晶分离母液经过板框过滤,循环进料,当透光率达到90%开始接料,最终获得透光率94%滤清液。
(3)将步骤(2)制得的滤清液采用纳滤膜设备进行分离,纳滤膜操作条件如下:膜截留分子量大小250Da,进料浓度30%(干物质含量),进膜压力0.25Mpa,出膜压力0.23MPa,操作温度40℃,加水透析,检测截留液中海藻糖纯度90%,停止加水,加水体积:进料体积=2:1,将截留液浓缩至浓度达到30%(干物质含量)。
(4)将步骤(3)制得的海藻糖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先进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然后进阴离子交换树脂(D354),检测出口电导率和透光率,当出口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98%时,停止进料,再生树脂。收集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率≥98%离交液。
(5)将上述离交液经过单效蒸发器浓缩,浓缩至浓度65%,转移至结晶器中,加入2%晶种,降温结晶。
(6)结晶液经过离心分离,获得海藻糖湿晶体,湿晶体经过干燥,获得结晶海藻糖成品,分离母液回用至步骤(2),经检测海藻糖纯度达到99.0%,海藻糖收率达到97.5%。
实施例3海藻糖的制备
(1)以淀粉为原料,采用海藻糖合酶制备酶解转化液,酶解结束后升温至90℃,维持15min,酶解液中总糖浓度为28%,其中海藻糖占总糖含量为60%,葡萄糖占总糖含量为40%。
(2)将步骤(1)的酶解液和结晶分离母液经过板框过滤,循环进料,当透光率达到90%开始接料,最终获得透光率92%滤清液。
(3)将步骤(2)制得的滤清液采用纳滤膜设备进行分离,纳滤膜操作条件如下:膜截留分子量大小200Da,进料浓度28%(干物质含量),进膜压力0.22Mpa,出膜压力0.20MPa,操作温度50℃,加水透析,检测截留液中海藻糖纯度93%,停止加水,加水体积:进料体积=3:1,将截留液浓缩至浓度达到35%(干物质含量)。
(4)将步骤(3)制得的海藻糖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先进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然后进阴离子交换树脂(D354),检测出口电导率和透光率,当出口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98%时,停止进料,再生树脂。收集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率≥98%离交液。
(5)将上述离交液经过单效蒸发器浓缩,浓缩至浓度70%,转移至结晶器中,加入1%晶种,降温结晶。
(6)结晶液经过离心分离,获得海藻糖湿晶体,湿晶体经过干燥,获得结晶海藻糖成品,分离母液回用至步骤(2),经检测海藻糖纯度达到99.2%,海藻糖收率达到98.0%。
对比例1海藻糖的制备
该对比例参照专利CN104017027A和专利CN103450288A色谱分离:
(1)以淀粉为原料,采用海藻糖合酶制备酶解转化液,酶解结束后升温至90℃,维持15min,酶解液中总糖浓度为28%,其中海藻糖占总糖含量为60%,葡萄糖占总糖含量为40%;
(2)海藻糖酶解液经过板框过滤,获得海藻糖粗液;
(3)海藻糖粗液经活性炭脱色,板框过滤,制得混合液;
(4)将混合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得到电导率<50μS/cm的葡萄糖海藻糖糖液;
(5)葡萄糖海藻糖糖液经过单效蒸发器浓缩至浓度60%(以干物质计);
(6)浓缩液经过模拟移动床进行连续色谱分离,采用钙离子型聚乙烯系凝胶型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水,分离温度60℃,最后制得浓度10%,纯度95%海藻糖液和浓度15%,纯度91%葡萄糖液;
(7)将海藻糖液先经反渗透膜浓缩至质量浓度35%,然后再经过真空浓缩至质量浓度75%;
(8)按照体积比1:3加入无水乙醇,在温度30℃条件下搅拌结晶,过滤除滤液,然后干燥制得海藻糖,经检测海藻糖纯度为99.0%,回收率85.2%。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色谱分离工艺,工艺复杂,两次浓缩,能耗大,采用有机溶剂结晶,成本高,有机溶剂污染环境,由于工艺步骤长,最终海藻糖收率低。
对比例2海藻糖的制备
该对比例采用发酵法制备海藻糖,参照专利CN1740333A和文献膜分离技术提取海藻糖的工艺:
(1)采用扣囊复膜酵母A11菌株(CGMCC No.1426),接入YPD斜面培养基30℃活化培养48h,由斜面转接装有50mLYPD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振荡培养24h,获得种子液;
(2)将种子液接入装有可溶性淀粉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培养温度28℃,转速300rpm,通风比1:1.2,培养48h结束发酵,并将发酵液菌体离心分离收集;
(3)将分离菌体按重量/体积比1:4的投料比分四次加入蒸馏水,并在80℃下水浴中提取,提取时间30min,然后离心取滤液,去除菌体;
(4)将步骤3)滤液采用截留分子量5000Da的超滤膜超滤,去除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
(5)将步骤4)超滤透过液采用截留分子量300的纳滤膜纳滤分离,去除部分小分子量氨基酸和无机盐,操作压力1.5MPa,室温操作,料液质量分数2%,并对料液进行浓缩,浓缩16倍至料液质量分数达到30%;
(6)按照体积比1:1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在温度45℃条件下搅拌结晶,分离湿晶体,然后干燥获得海藻糖,经检测海藻糖纯度为98.0%,海藻糖总提取率为85.6%。
对比例3海藻糖的制备
除纳滤膜孔径和操作压力参照文献膜分离技术提取海藻糖的工艺,其它与实施例1制备方法相同:
(1)以淀粉为原料,采用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制备酶解转化液,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维持30min,酶解液中总糖浓度为25%,其中海藻糖占总糖含量为80%,葡萄糖占总糖含量为20%。
(2)将步骤(1)的酶解液和结晶分离母液经过板框过滤,循环进料,当透光率达到90%开始接料,最终获得透光率95%滤清液。
(3)将步骤(2)制得的滤清液采用纳滤膜设备进行分离,纳滤膜操作条件如下:采用截留分子量300的纳滤膜纳滤分离,进料浓度25%(干物质含量),操作压力1.5MPa,操作温度60℃,加水透析,检测截留液中海藻糖纯度95%,停止加水,加水体积:进料体积=1.5:1,将截留液浓缩至浓度达到40%(干物质含量)。
(4)将步骤(3)制得的海藻糖液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先进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然后进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检测出口电导率和透光率,当出口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98%时,停止进料,再生树脂。收集电导率≤50μS/cm和透光率≥98%离交液。
(5)将上述离交液经过单效蒸发器浓缩,浓缩至浓度80%,转移至结晶器中,加入1%晶种,降温结晶。
(6)结晶液经过离心分离,获得海藻糖湿晶体,湿晶体经过干燥,获得结晶海藻糖成品,分离母液回用至步骤(2),经检测海藻糖纯度达到99.2%,海藻糖收率达到83.5%(理论收率105%)。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发酵法和截留分子量300纳滤膜分离海藻糖,获得的海藻糖成品纯度和收率都较低,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发酵法获得的海藻糖液与酶法转化海藻糖液相比发酵液杂质多,菌体抽提物中含有大量发酵培养基,如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和无机盐等,还有细胞代谢产物,如有机酸、多糖等,其次采用截留分子量300的纳滤膜,由于海藻糖分子量为342,膜孔径和海藻糖分子量较接近,操作压力对海藻糖收率影响较大,压力高会导致海藻糖透过纳滤膜,导致海藻糖收率低,而且多肽和二价盐如钙离子、镁离子等无法透过纳滤膜,如果无其他脱盐和除杂工序,会导致这些物质残留在海藻糖截留液中,导致最后获得的海藻糖纯度低,达不到99.0%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酶转化法酶解淀粉,获得酶解液,过滤,获得滤清液;
步骤2:将所述滤清液采用纳滤分离技术加水进行透析,将获得的截留液浓缩,获得海藻糖液;所述纳滤分离技术的条件为: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280Da,进膜压力为0.22~0.30MPa,出膜压力为0.20~0.28MPa;
步骤3:将所述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获得海藻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的温度为4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采用的酶为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组合、海藻糖合酶、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或异淀粉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酶解淀粉与获得酶解液之间还包括灭酶的步骤,所述灭酶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1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液中干物质质量百分含量为25%~30%,透光率为90%~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液中海藻糖的纯度为90%~95%;所述海藻糖液中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海藻糖液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为:将海藻糖液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纯化之后还包括将获得的海藻糖离交液进行浓缩、结晶、离心、干燥的步骤,所述海藻糖离交液的电导率≤50μS/cm,透光率≥98%,所述浓缩后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8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中海藻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80%,葡萄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
CN201610024211.8A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18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11.8A CN105418694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4211.8A CN105418694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8694A CN105418694A (zh) 2016-03-23
CN105418694B true CN105418694B (zh) 2018-07-17

Family

ID=5549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4211.8A Active CN105418694B (zh) 2016-01-14 2016-01-14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8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6573B (zh) * 2016-05-16 2021-01-2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胞外酶生物法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CN106381347A (zh) * 2016-11-22 2017-02-08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化生产海藻糖的结晶工艺方法
CN108130350B (zh) * 2018-01-26 2021-08-24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含量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CN110251984B (zh) * 2019-06-04 2021-06-08 河南卢师傅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海藻糖提取设备及其提取方法
CN112778358A (zh) * 2019-11-08 2021-05-1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体外多酶体系制备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CN111944862B (zh) * 2020-08-14 2023-05-05 江苏省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糖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4134A (zh) * 2011-02-22 2011-08-17 淮海工学院 红酵母及其产海藻糖的方法
CN103952453A (zh) * 2014-05-20 2014-07-30 彭燕辉 一种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4134A (zh) * 2011-02-22 2011-08-17 淮海工学院 红酵母及其产海藻糖的方法
CN103952453A (zh) * 2014-05-20 2014-07-30 彭燕辉 一种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膜分离技术提取海藻糖的工艺;韩少卿 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0331;第24卷(第2期);摘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8694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8694B (zh) 一种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DK202000086Y4 (da) Separation af 2’-FL fra en fermentationskulturopløsning
CA1173381A (en) Ethanol production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with cell recycle
CN100572543C (zh) 利用玉米芯或农林废弃物制备木糖醇的方法
Wang et al. Improvement of l-lactic acid productivity from sweet sorghum juice by repeated batch fermentation coupl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ES2754203T3 (es) Proceso de extracción de aceite a partir de vinaza diluida
JP5455244B2 (ja) 遊離細胞によるガラクトオリゴ糖の製造方法
CN101538589A (zh) 一种新型清洁生产木糖醇和阿拉伯糖的方法
WO2010051676A1 (zh) 一种乳酸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06086116A (zh) 一种海藻糖制备方法
CN102061316A (zh) 长碳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
CN105886573B (zh) 一种连续胞外酶生物法制备海藻糖的方法
US20230357805A1 (en) Methods for co-producing erythritol and arabinose by using xylose mother liquor
CN101665448B (zh)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冠菌素的方法
CN101475970B (zh) 一种生产结晶d-核糖的方法
CN102703334B (zh) 一株产赤藓糖醇的菌株及用其生产赤藓糖醇的方法
Singh et al. Membrane Technology in Corn Refining and Bioproduct‐Processing
CN103224960A (zh) 以圆酵母菌株连续发酵提取生产赤藓糖醇的方法
CN105505896A (zh) 一种转葡糖苷酶的制备方法
US10329593B2 (en) Efficient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ccharides and ethanol from a biomass feedstock
CN109136313A (zh) 利用密西根克雷伯氏菌合成2’-脱氧腺苷的方法
US11629365B2 (en) Starch aqueous fermentation feedstock and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
WO2009062601A2 (de) Verfahren zur fermentativen herstellung von butanol aus einer maische, aus der nichtfermentierbare substanzen und feststoffe vor der fermentation abgetrennt wurden
CN109321613B (zh) 一种生产d-甘露糖的方法
CN110372606B (zh) 一种从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胞嘧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