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9887A -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9887A
CN105409887A CN201510701669.8A CN201510701669A CN105409887A CN 105409887 A CN105409887 A CN 105409887A CN 201510701669 A CN201510701669 A CN 201510701669A CN 105409887 A CN105409887 A CN 105409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m thrips
worm bottle
kidney bean
foster worm
ad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16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9887B (zh
Inventor
张安盛
于毅
庄乾营
周仙红
李丽莉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7016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9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9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9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9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9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和昆虫饲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本发明采用四季豆荚果作为棕榈蓟马的取食对象和产卵载体,并且在饲养棕榈蓟马的养虫瓶底部铺设麦麸层,为棕榈蓟马蛹期发育提供了适宜场所,提高了棕榈蓟马的繁殖力和存活率,解决了棕榈蓟马不能大规模饲养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和昆虫饲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棕榈蓟马(Thripspalmi)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该害虫20世纪2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首次被发现,70年代以后先后在亚洲、澳洲、美洲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危害,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在中国,棕榈蓟马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首次被发现,而后在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发生危害,现已成为中国蔬菜尤其是中国北方设施蔬菜重要害虫。棕榈蓟马寄主范围广,喜食茄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还可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当前对于有害昆虫的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及防控技术的研究,亟需数量庞大、生理指标一致的目标害虫。而室内大规模人工饲养可保障目标害虫生长发育整齐、生理指标一致,因此,昆虫饲料的研究工作成为昆虫学研究和害虫防治新技术上的基本技术之一。对于棕榈蓟马的大规模饲养,当前尚无成熟技术,有学者用凹玻片饲养棕榈蓟马,凹玻片相对合在一起,使凹面相对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饲养器,然后将单头蓟马及茄子叶片放在里面饲养,但这种饲养方法效率太低,远远不能满足试验研究需要;又有学者研究了应用用水培黄豆苗作为饲料饲养西花蓟马,但不同蓟马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差异,该技术不能应用于饲养棕榈蓟马。因此找到一种不受季节控制、成本低的大规模饲喂棕榈蓟马方法,是对该害虫开展研究的基本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棕榈蓟马不能大规模饲养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验,提供了一种室内棕榈蓟马大规模饲养方法,本技术改变了之前用凹玻片饲养棕榈蓟马的方法,并且在具体方法上对之前蓟马饲养技术进行了改进,特别是为棕榈蓟马蛹期发育提供了适宜场所,提高了棕榈蓟马的繁殖力,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在具有特定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养虫室中,在选定的养虫瓶内,营造适合棕榈蓟马卵、若虫、蛹和成虫生长发育条件,特别是营造适宜的棕榈蓟马蛹的羽化场所,以新鲜四季豆荚果作为棕榈蓟马的取食对象和产卵载体,并且在饲养棕榈蓟马的养虫瓶底部铺设麦麸层,大规模饲养棕榈蓟马。
其具体步骤为:
(1)将饲养棕榈蓟马的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一层厚度为1.0-2.0cm的麦麸层;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3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将养虫瓶用瓶盖封口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并取新鲜的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将养虫瓶用瓶盖封口后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瓶盖封口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发明之所以选择四季豆荚果,一是考虑到四季豆荚果中棕榈蓟马繁殖力较强,二是考虑到四季豆荚果离体存放时间较长,因为棕榈蓟马卵在四季豆荚果中孵化需要时间,如果一旦在其孵化之前产卵载体腐烂了,也就意味着棕榈蓟马卵不能孵化,更谈不上规模化饲养了。
在本发明步骤(1)中,可以添加质量分数为5%-10%的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的补充营养,具体步骤为: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5%-10%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本发明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参照本领域常用绿色蔬菜生产模式进行种植。在温室条件下种植四季豆,每一个月种植一批,以确保障温室内有持续的新鲜四季豆荚果。在四季豆种植过程中,可根据温室内四季豆发病情况,酌情喷施微生物杀菌剂,但当四季豆害虫发生时,应释放瓢虫、草蛉等害虫天敌,杜绝高毒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将害虫危害降低到较低水平,确保四季豆健康稳定生长,保障四季豆荚果无农药残留。
在棕榈蓟马饲养过程中,在更换四季豆荚果前1h,从温室中采摘新鲜四季豆荚果,先用清水洗净,再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作为棕榈蓟马饲料和产卵基质。步骤(4)中当棕榈蓟马若虫孵出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本发明用四季豆荚果作为棕榈蓟马的饲喂饲料,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四季豆荚果经处理后不宜腐烂或干瘪,保存时间长,适宜于棕榈蓟马成虫的取食和产卵,二是四季豆荚果一年四季可在日光温室中生产,解决了棕榈蓟马饲养过程中季节性饲料短缺的问题。三是四季豆荚果中富含棕榈蓟马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脂原物质、无机盐和水分等各种营养成分,有利于棕榈蓟马的繁殖、生长和发育;同时,本发明采用在日光温室中自己种植四季豆提供四季豆荚果,实现了棕榈蓟马饲料的自主培养,从而避免对一些抗药性检测和药剂抗性筛选的实验造成影响。
和其他蓟马一样,棕榈蓟马的发育需要经过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成虫产卵,卵孵化为若虫,若虫发育为蛹,蛹羽化为成虫,完成一个时代。一般的,自然界中成虫在植物植株上活动危害,同时将卵产在植株果实或幼嫩组织中;卵孵化后,若虫继续在植株上危害,通过取食植株果实或幼嫩组织生长发育,然后发育为蛹;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惊奇的发现棕榈蓟马发育与其它害虫的不同之处在于,蛹不在植株上发育,而是由老熟若虫从植株进入土壤中化蛹,蛹在土壤中发育,最后羽化为成虫。也就是说,棕榈蓟马完成一个时代,必须要经过一个从植株到地下的过程。因此,本发明中在饲养过程中在养虫瓶底部铺设一层麦麸层,营造一个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棕榈蓟马蛹的发育,使得棕榈蓟马从若虫—蛹—成虫的发育没有受到阻碍。
本发明选用色泽新鲜一致,握之松软,无杂质,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的细碎屑状麦麸为佳。麦麸在使用前先进行常规烘干,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8%-10%。对麦麸进行烘干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采用小苏打水对麦麸层进行润湿,既可以延缓麦麸中油脂氧化酸败时间,又可以为棕榈蓟马的羽化提供一个适宜的湿度环境,进而保证了棕榈蓟马的羽化率。为了保证棕榈蓟马蛹到成虫的顺利发育,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当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6-0.18g/cm3时,饲养效果最好。本发明所述的麦麸容重是指一定容积的麦麸(包括麦麸屑及屑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保证了养虫瓶内棕榈蓟马的最佳生长条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创造性的以四季豆荚果为饲料饲养棕榈蓟马,为棕榈蓟马提供了饲料来源、产卵基质,并创造性地营造了棕榈蓟马蛹生长发育场所,为棕榈蓟马的大规模人工饲养提供了便利条件。本饲养方法中棕榈蓟马繁殖力强、生存率高、生长发育不受季节限制,解决了棕榈蓟马周年大规模饲养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1.0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5%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6g/cm3,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8%。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在使用之前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000ml,直径为16cm的圆柱形养虫瓶。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6个直径为1.5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实施例2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2.0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10%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3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7g/cm3,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10%。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在使用之前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500ml,直径为18cm的圆柱形养虫瓶。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8个直径为1.5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实施例3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1.5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8%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5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6g/cm3,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9%。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在使用之前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000ml,直径为16cm的圆柱形养虫瓶。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6个直径为1.5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实施例4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1.2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9%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8g/cm3,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10%。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在使用之前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200ml,直径为18cm的圆柱形养虫瓶。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8个直径为1.0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实施例5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1.7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6%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3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8g/cm3,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8%。
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所述的四季豆荚果在使用之前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500ml,直径为18cm的圆柱形养虫瓶。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8个直径为1.0-1.5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比较例1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1.0cm的麦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头;在温室中采摘的长8-12cm的长形茄子,经消毒处理后选1个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养虫瓶中长形茄子放入72h后,打开养虫瓶盖,将长形茄子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长形茄子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把干净的长形茄子取出养虫瓶。取新鲜长形茄子1个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长形茄子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长形茄子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第(3)项操作,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比较例2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养虫瓶底部垫直径为12cm的圆形滤纸,为棕榈蓟马蛹的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在直径3.0cm的塑料培养皿中加入脱脂棉,在脱脂棉上添加5%的蜂蜜水,将塑料培养皿置入养虫瓶中,以蜂蜜水作为棕榈蓟马补充营养;塑料培养皿及蜜水每72h更换一次。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最后将养虫瓶用盖封口。在每个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并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注意要在取出前用小毛笔轻轻将四季豆荚果上棕榈蓟马成虫刷回原先养虫瓶中。取新鲜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用养虫瓶盖封口,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盖封口,在养虫瓶上做好标注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若虫孵出后可酌情在养虫瓶内加新鲜四季豆荚果供若虫取食,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将本发明实施例1与比较1-2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
表1实施例1与比较例结果对比
调查内容 实施例1 比较例1 比较例2
若虫发育历期(天) 9.41 9.54 9.33
成虫寿命(天) 28.24 26.12 27.31
单雌产卵量(粒/雌虫) 55.29 41.47 54.12
存活率(%) 42.27 31.12 9.85
从表1看出:
(1)从棕榈蓟马若虫发育历期来看,本发明(实施例1)用四季豆荚果饲养的棕榈蓟马若虫发育历期为9.41天,与用长形茄子(比较例1)、同样用四季豆荚果(比较例2)饲养的棕榈蓟马若虫发育历期相近(分别为9.54天、9.33天);
(2)从棕榈蓟马成虫寿命来看,本发明(实施例1)用四季豆荚果饲养的棕榈蓟马成虫寿命为28.24天,与用长形茄子(比较例1)、同样用四季豆荚果(比较例2)饲养的棕榈蓟马成虫寿命历期相近(分别为26.12天、27.31天);
(3)从棕榈蓟马单雌产卵量来看,本发明(实施例1)用四季豆荚果饲养的棕榈蓟马单雌产卵量为55.29头,与同样用四季豆荚果(比较例2)饲养的棕榈蓟马单雌产卵量(54.12头)相近,显著高于用长形茄子(比较例1)饲养的棕榈蓟马单雌产卵量(41.47头);
(4)从棕榈蓟马存活率来看,本发明(实施例1)用四季豆荚果饲养的棕榈蓟马存活率为42.27%,高于用长形茄子(比较例1)饲养的棕榈蓟马存活率(31.12%),显著高于同样用四季豆荚果饲养、但用滤纸做棕榈蓟马蛹生长发育场所(比较例2)的棕榈蓟马存活率(9.85%);
综上所述,本发明饲喂棕榈蓟马,棕榈蓟马在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与其它处理相近,但棕榈蓟马单雌产卵量远高于用长形茄子饲喂的棕榈蓟马,棕榈蓟马存活率远远高于用滤纸做棕榈蓟马蛹生长发育场所的棕榈蓟马存活率,说明本发明优于其它技术,可实现棕榈蓟马的规模化室内饲养。

Claims (8)

1.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四季豆荚果作为棕榈蓟马的取食对象和产卵载体,并且在饲养棕榈蓟马的养虫瓶底部铺设麦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将饲养棕榈蓟马的养虫瓶底部均匀撒施一层厚度为1.0-2.0cm的麦麸层;
(2)将棕榈蓟马成虫用吸虫器转移至养虫瓶内,每瓶200-300头;取消毒处理过的四季豆荚果3-4根,放入养虫瓶内,将养虫瓶用瓶盖封口后置于养虫室内,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取食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3)72h后,将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从养虫瓶中取出并取新鲜的四季豆荚果3-4根重新置于有棕榈蓟马成虫的养虫瓶中,将养虫瓶用瓶盖封口后让棕榈蓟马成虫在养虫瓶内继续取食新鲜的四季豆荚果并在四季豆荚果内产卵;
以后每隔72h重复本操作,直至养虫瓶内棕榈蓟马成虫全部死亡;
(4)将每次从养虫瓶中取出的含有棕榈蓟马卵的四季豆荚果集中放在新的养虫瓶中,用瓶盖封口后置于养虫室内待卵孵化直至棕榈蓟马若虫羽化为成虫;
(5)待棕榈蓟马若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继续重复步骤(3),保障新羽化的棕榈蓟马成虫有新鲜的食物,并且让其所产的卵在新的养虫瓶中孵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虫瓶为容积为1000-1500ml,直径为16-18cm的圆柱形养虫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麦麸在使用前先烘干,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水润湿至其含水量为8%-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后麦麸的容重为0.16-0.18g/c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虫室内温度为26±2℃,相对湿度为65±5%,光照15L:9D。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季豆荚果首先用清水洗净,然后用0.1%苯甲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自然晾干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虫瓶瓶盖上均匀设有6-8个直径为1.0-1.5cm的圆孔,圆孔上焊接孔径为100目的铜网。
CN201510701669.8A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9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1669.8A CN10540988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1669.8A CN10540988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9887A true CN105409887A (zh) 2016-03-23
CN105409887B CN105409887B (zh) 2018-01-12

Family

ID=5548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16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988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98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9756A (zh) * 2018-06-20 2018-11-23 贵阳学院 一种蓟马昆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
CN109042537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13519468A (zh) * 2021-08-17 2021-10-2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2430B (zh) * 2018-03-23 2021-02-26 海南大学 一种普通大蓟马的室内饲养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4188A (zh) * 2012-01-20 2012-07-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养虫瓶及榕管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2550493A (zh) * 2012-01-17 2012-07-11 甘肃农业大学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CN102640729A (zh) * 2012-04-06 2012-08-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西花蓟马的饲养方法
CN203555050U (zh) * 2013-10-23 2014-04-23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头蓟马饲养及观察其产卵的装置
CN10487206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493A (zh) * 2012-01-17 2012-07-11 甘肃农业大学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CN102524188A (zh) * 2012-01-20 2012-07-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养虫瓶及榕管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2640729A (zh) * 2012-04-06 2012-08-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西花蓟马的饲养方法
CN203555050U (zh) * 2013-10-23 2014-04-23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头蓟马饲养及观察其产卵的装置
CN10487206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珂 等: ""普通大蓟马在3种豆类作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陈庭华 等: ""新虫害-棕榈蓟马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植保技术与推广》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9756A (zh) * 2018-06-20 2018-11-23 贵阳学院 一种蓟马昆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
CN109042537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13519468A (zh) * 2021-08-17 2021-10-2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CN113519468B (zh) * 2021-08-17 2024-02-0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9887B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8853B (zh) 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
CN105393919B (zh) 黑老虎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5103856A (zh)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
CN103155906A (zh) 食蚜瘿蚊批量繁殖工艺及应用技术
CN106954592A (zh) 一种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CN106900656B (zh) 一种烟盲蝽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6069188A (zh) 一种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5409887A (zh)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4521569B (zh) 一种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06106374B (zh)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CN106879557A (zh)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
CN105011020A (zh) 一种高生物硒含量小麦苗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7438A (zh) 一种人工饲养点蜂缘蝽的方法
CN106258993B (zh) 一种蓝莓组培方法
CN108041353A (zh) 一种桃蛀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57107A (zh) 一种室内饲养龟纹瓢虫的方法
CN105660546A (zh) 一种西花蓟马室内饲养方法
CN106386710B (zh) 板栗象甲为中间寄主扩繁复壮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其用途
CN104509494A (zh)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KR101634587B1 (ko) 흰개미버섯 재배 방법
CN105165580B (zh) 一种适合高纬度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6386504A (zh) 一种食用土当归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4938088A (zh) 一种促进青风藤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4542498A (zh)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6900657A (zh) 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p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Ansheng

Inventor before: Yu Yi

Inventor before: Zhuang Qiany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Xianhong

Inventor before: Li Lil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5

Address after: No. 403, unit 1, building No. 250014, lilixin village, Lixia District, Lixia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Zhang Zhipeng

Address before: 250100, 202 industrial North Road, Licheng District, Shandong, Ji'nan, 1 floor

Applicant before: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