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0493A -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0493A
CN102550493A CN2012100138900A CN201210013890A CN102550493A CN 102550493 A CN102550493 A CN 102550493A CN 2012100138900 A CN2012100138900 A CN 2012100138900A CN 201210013890 A CN201210013890 A CN 201210013890A CN 102550493 A CN102550493 A CN 102550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rdfoot
tooth
thrips
worm
cl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3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桂馨
师尚礼
景康康
寇江涛
王小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138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0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中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为:在培养皿中放置苜蓿新展开叶片,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用扎孔的保鲜袋封住培养皿,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得到牛角花齿蓟马若虫,根据单株所需的接虫数,将若虫连同苜蓿新展开叶片放置在苜蓿植株顶稍。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接虫方法为:在广口瓶中放入苜蓿嫩梢,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将其直接撒在需要接虫的苜蓿植株上,将广口瓶在苜蓿植株旁边放置片刻。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效果:材料造价低廉,方法操作简便;获得的牛角花齿蓟马虫体整齐、活力高;成虫、若虫的逃逸率、死亡率极低,具有很强的可控性;适于进行大范围内的接虫。

Description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背景技术
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是中国苜蓿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北方苜蓿2、3茬草构成较严重的为害威胁。如何有效地防治牛角花齿蓟马,已成为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牛角花齿蓟马虫体形微小,初孵若虫体长小于 0.4mm,宽约0.1mm,成虫体长约为1~2mm,体宽约0.4mm;其发育繁殖较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各虫态历期都很短,繁殖一代只需25d左右。牛角花齿蓟马发育繁殖的最适平均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60~70%。我国苜蓿品种被牛角花齿蓟马危害的普遍率达90%以上。牛角花齿蓟马危害可造成苜蓿干草产量损失14.9%以上,粗蛋白含量下降8.76%~11.56%,粗脂肪下降约32.84%,胡萝卜素下降18.74%,钙减少53.85%~70%,磷减少15.79%,受害植株氨基酸总量下降36.35%,而粗纤维最高增加了12.18%,最终导致苜蓿的品质严重变劣。
牛角花齿蓟马(O. loti)喜取食植株幼嫩组织,常将卵产在未展开的新叶中,待卵孵化后,若虫就在新叶中取食,轻者造成上部叶片扭曲,重者苜蓿成片早枯,叶片和花蕾干枯、早落。苗期及分枝期危害心叶和嫩叶;开花及结实期主要危害花器,在花内捣碎花粉,破坏柱头。被害的心叶和嫩叶随着叶片的生长,两侧逐渐开始卷曲、皱缩、变黄,被害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苜蓿草的产量和质量,成为目前苜蓿尤其繁种苜蓿最具危险性的害虫。
由于牛角花齿蓟马(O. loti)个体小、易隐蔽、对杀虫剂极易产生抗药性等的特点,所以用单一的防治措施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利用品种抗虫性来控制其危害,是探索从根本上解决牛角花齿蓟马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技术问题,解决了抗牛角花齿蓟马研究需要的大量一致虫龄的虫源问题。但是,牛角花齿蓟马是在苜蓿叶片内产卵,其初孵若虫又极其微小、脆弱,如果用常规的毛笔接虫(用小毛笔直接将牛角花齿蓟马成虫或若虫挑到新的植株上),在室内苜蓿需要牛角花齿蓟马虫口数量低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相对可行,但在所需虫口数量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并且由于牛角花齿蓟马个体极微小,很容易出错。在大田用此法接虫,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均无法操作。虽然可以做到虫口定量,但是这种方法非常费时费工,并且牛角花齿蓟马的死亡率也很高,在大田操作尤其困难。另外若用蚜虫的烧杯定量接虫法,会造成更大的逃逸和死亡率。解决在大田内牛角花齿蓟马接虫问题,是苜蓿抗牛角花齿蓟马评价及抗虫相关研究的必要前提,苜蓿抗牛角花齿蓟马育种等研究与推广方面非常需要的一项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应用该方法能解决完成在大田内牛角花齿蓟马的接虫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包括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和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所述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为:在培养皿中放置苜蓿新展开叶片,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用扎孔的保鲜袋封住培养皿,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在苜蓿新展开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计算虫卵数量,继续培养4-5天后得到牛角花齿蓟马若虫,根据单株所需的接虫数,将所需若虫连同苜蓿新展开叶片直接放置在苜蓿植株顶稍,完成牛角花齿蓟马若虫在苜蓿上的接虫。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虫卵数量的方法为:在显微镜下统计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在叶片内的卵数。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虫卵数量的方法为:按1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苜蓿新展开叶片,每培养皿15片苜蓿新展开叶片,1d后除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4~5d后,平均每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7-8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按2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3个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5-6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苜蓿新展开叶片;1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2个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2-3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苜蓿新展开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90-150mm。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90mm,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的接入量不超过20头/培养皿。
在此接入量范围内进行培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不容易死亡。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150mm,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的接入量不超过30头/培养皿。
在此接入量范围内进行培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不容易死亡。
进一步地,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为:在广口瓶中放入苜蓿嫩梢,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将其直接撒在需要接虫的苜蓿植株上,将广口瓶在苜蓿植株旁边放置片刻,完成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
本发明的接虫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1、材料造价低廉,方法操作简便;
2、获得的牛角花齿蓟马虫体整齐、活力高;
3、成虫、若虫的逃逸率、死亡率极低,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4、适于进行大范围内的接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
(1)精确数量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虫口获得
在φ90mm的玻璃培养皿中辐射状单层平铺放置数片苜蓿新展开叶片,叶柄用湿润棉球保湿,用毛笔接入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20头,用单层保鲜袋封住培养皿防止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逃逸,然后用1号昆虫针在其上扎数个小孔,以保持通气和防止积水。将其置于24.5±1℃,光周期L: D=14: 10h的人工气候箱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60%,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苜蓿新展开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显微镜4倍目镜下快速统计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叶片内的卵数,放回培养皿并保持苜蓿新展开叶片活力。根据大田或室内单株所需的接虫数,将带有所需数量虫卵的苜蓿新展开叶片放置在一个培养皿中,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4~5天后获得牛角花齿蓟马若虫。
(2)接虫方法
    根据大田或室内单株所需的接虫量,将孵化后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连同其叶片直接放置在苜蓿植株顶稍,随着接入叶片干枯,其上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转移到苜蓿植株上;完成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
实施例2
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
(1)近似数量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虫口获得
在φ150mm的玻璃培养皿中辐射状放置15片苜蓿新展开的叶片,叶柄用湿润棉球保湿,用毛笔接入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15头,用单层保鲜袋封住培养皿防止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逃逸,然后用1号昆虫针在其上扎数个小孔,以保持通气和防止积水。将其置于24.5±1℃,光周期L: D=14: 10h的人工气候箱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60%,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苜蓿新展开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4~5天后便可获得105-120头牛角花齿蓟马若虫。
(2)接虫方法
    根据大田或室内单株所需的接虫量,将孵化后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连同其叶片直接放置在苜蓿植株顶稍,随着接入叶片干枯,其上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转移到苜蓿植株上;完成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
实施例3
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
(1)近似数量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虫口获得
在φ150mm的玻璃培养皿中辐射状放置30片苜蓿新展开的叶片,叶柄用湿润棉球保湿,用毛笔接入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20头,用单层保鲜袋封住培养皿防止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逃逸,然后用1号昆虫针在其上扎数个小孔,以保持通气和防止积水。将其置于24.5±1℃,光周期L: D=14: 10h的人工气候箱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60%,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苜蓿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4~5天后便可获得150-180头牛角花齿蓟马若虫。
(2)接虫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接虫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接虫方法相同。
实施例4
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
(1)近似数量的牛角花齿蓟马若虫虫口获得
在φ150mm的玻璃培养皿中辐射状放置60片苜蓿新展开的叶片,叶柄用湿润棉球保湿,用毛笔接入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30头,用单层保鲜袋封住培养皿防止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逃逸,然后用1号昆虫针在其上扎数个小孔,以保持通气和防止积水。将其置于24.5±1℃,光周期L: D=14: 10h的人工气候箱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60%,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苜蓿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雌成虫,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4~5天后便可获得120-180头牛角花齿蓟马若虫。
(2)接虫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接虫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接虫方法相同。
实施例5
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接虫方法。
在塑料广口瓶(瓶底直径7cm左右,高度10cm左右)内,放入新鲜无虫的苜蓿嫩梢,按单株或单枝条苜蓿需要虫口数量,用毛笔先将牛角花齿蓟马成虫接入瓶中,然后立刻将接有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苜蓿嫩梢直接撒在需要接虫的苜蓿植株上,然后将广口瓶在苜蓿植株旁边放置30分钟左右,未倒出的牛角花齿蓟马成虫很快便转移到苜蓿植株上。牛角花齿蓟马具有趋嫩性,苜蓿嫩梢枯死后,其中的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也自然转移到活的苜蓿植株上;完成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接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包括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和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角花齿蓟马若虫的接虫方法为:在培养皿中放置苜蓿新展开叶片,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用扎孔的保鲜袋封住培养皿,在24.5±1℃、光周期L: D=14: 10h、相对空气湿度60%的条件下,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在苜蓿新展开叶片上产卵,1天后移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计算虫卵数量,继续培养4-5天后得到牛角花齿蓟马若虫,根据单株所需的接虫数,将所需若虫连同苜蓿新展开叶片直接放置在苜蓿植株顶稍,完成牛角花齿蓟马若虫在苜蓿上的接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虫卵数量的方法为:在显微镜下统计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在叶片内的卵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虫卵数量的方法为:按1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苜蓿新展开叶片,每培养皿15片苜蓿新展开叶片,1d后除去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4~5d后,平均每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7-8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按2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3个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5-6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苜蓿新展开叶片;1头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2个苜蓿新展开叶片,获得2-3头牛角花齿蓟马的若虫/苜蓿新展开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90-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90mm,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的接入量不超过20头/培养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150mm,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雌成虫的接入量不超过30头/培养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为:在广口瓶中放入苜蓿嫩梢,接入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将其直接撒在需要接虫的苜蓿植株上,将广口瓶在苜蓿植株旁边放置片刻,完成牛角花齿蓟马的成虫在苜蓿上的接虫。
CN2012100138900A 2012-01-17 2012-01-17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Pending CN102550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38900A CN102550493A (zh) 2012-01-17 2012-01-17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38900A CN102550493A (zh) 2012-01-17 2012-01-17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493A true CN102550493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39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38900A Pending CN102550493A (zh) 2012-01-17 2012-01-17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04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477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塔六点蓟马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0487206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CN105409887A (zh) * 2015-10-26 2016-03-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13057056A (zh) * 2021-04-06 2021-07-02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红豆草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CN1130799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183A (zh) * 2008-11-27 2010-06-16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183A (zh) * 2008-11-27 2010-06-16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永敷等: "危害苜蓿的蓟马生活史及活动规律的初步研究", 《中国草地》 *
王茜等: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对苜蓿株高和分枝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
胡桂馨等: "不同苜蓿品种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抗性机制初步研究", 《草业科学》 *
胡桂馨等: "不同苜蓿品种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耐害性研究", 《草地学报》 *
花蕾等: "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的生物学特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韩运发等: "《中国农作物蓟马》", 31 August 1982, 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477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塔六点蓟马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03053477B (zh) * 2012-12-26 2014-01-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塔六点蓟马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04872068A (zh) * 2015-05-26 2015-09-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室和饲养方法
CN104872068B (zh) * 2015-05-26 2018-11-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胸蓟马室内养虫装置和饲养方法
CN105409887A (zh) * 2015-10-26 2016-03-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5409887B (zh) * 2015-10-26 2018-01-12 张志鹏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13057056A (zh) * 2021-04-06 2021-07-02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红豆草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CN113079905A (zh) * 2021-04-08 2021-07-09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1121B (zh) 一种白及分化、壮苗培养基
CN107318553B (zh) 一种黄桃的嫁接方法
CN102144541B (zh) “三步法”生产“龙头凤尾”优质铁皮石斛材料的方法
CN102972210B (zh) 银耳栽培新方法
CN105706900B (zh) 杂交兰与西藏虎头兰杂交种子无菌播种育苗的方法
CN102812853A (zh) 灵芝及其孢子粉的仿野生培植收集方法
CN103651122B (zh) 一种白及原球茎诱导培养基
CN101731183A (zh) 一种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04145816A (zh) 白芨组培育苗方法
CN102599063A (zh) 一种白芨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1946709B (zh) 高原大花红景天种子育苗方法
CN102499188B (zh) 一种莲草直胸跳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
CN102550493A (zh) 牛角花齿蓟马在苜蓿上的接虫方法
CN101180950B (zh) 春石斛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4838829A (zh) 一种优质食用香榧的无性快繁方法
CN103190290A (zh) 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配方生产黑木耳的方法
CN107172976B (zh) 一种改进的甘蔗杂交制种方法
CN107836349A (zh) 一种植物干细胞培养方法
CN102599065A (zh) 一种五爪龙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409574A (zh)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6577280A (zh) 一种利用驼峰藤幼嫩茎段及叶片快速繁殖无菌苗
CN103798013A (zh) 一种铁皮石斛种子实生苗的培育方法
CN105766244A (zh) 一种酸枣树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1473792B (zh) 丫蕊花组培及种植方法
KR100741816B1 (ko) 난초 종자 칩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