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468B -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06468B CN105406468B CN201510957468.4A CN201510957468A CN105406468B CN 105406468 B CN105406468 B CN 105406468B CN 201510957468 A CN201510957468 A CN 201510957468A CN 105406468 B CN105406468 B CN 1054064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distributed power
- index
- line loss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1—Methods to deal with contingencies, e.g. abnormalities, faults or fail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其通过采集含有n个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数据,并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分布式电源对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再采用熵权法,求解得到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从而实现了对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贡献率的测量。本发明还可通过分别对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计算得到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增加线损的线损贡献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熵权原理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贡献值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分布式电源引入集成到现有的配电网系统中,是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渗透率的提高,其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这逐渐受到电网线损计算、配电网规划等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并网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并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其与负荷量的相对大小及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等多源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各分布式电源的相关因素,对配电网线损的具体影响,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线损的相应贡献值。此外,由于缺乏精确的衡量手段、合理的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计算方法,导致现阶段分布式电源无需承担引起线损增大的责任。上述问题,目前已成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线损研究交叉领域的薄弱环节。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建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求解各并网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前后两次潮流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增加部分的线损贡献值的计算,为并网的分布式电源设计一种对线损贡献值的求解方法。
本专利采用熵权法,进行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贡献率的计算。按照信息论基本原理的解释,信息和熵分别是系统有序和无序程度的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越小,对整体的影响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且权重越高。熵权法基于以上理论发展而来,是用于客观地确定权重的一种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可用于无序状态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排序。专利采用熵权法衡量各指标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程度,大幅提高方法的实用性。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一方面,量化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线损的增加值;另一方面,为电网的相关线损工作人员,提供一种求解混合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各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量的 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对于含有n个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分别采集该受测试配电网在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在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数据,该数据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每一条母线的电压和每一处负载的大小,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S2、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针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建立包含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分布式电源对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X={Xj|1≤j≤5且j为整数};
步骤S3、在步骤S2所建立的影响指标体系X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求解并网的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λi。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S2中:
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xi1|1≤i≤n且i为整数},并网容量xi1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单位为MW;
所述并网渗透率指标X2={xi2|1≤i≤n且i为整数},并网渗透率xi2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全年发电总量占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荷年耗电量的百分比,单位为%;
所述并网位置指标X3={xi3|1≤i≤n且i为整数},并网位置xi3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与距其最近的且能提供有功功率的非分布式电源之间的电气距离,单位:km;
所述功率因数指标X4={xi4|1≤i≤n且i为整数},功率因数xi4为并网的第i个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功率因素;
所述年利用时间指标X5={xi5|1≤i≤n且i为整数},年利用时间xi5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在按照额定功率运行发电并且其所提供的电量相当于所述受测试配电网所能提供的年电量的条件下,维持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载持续正常运行所能够支持的时间,单位为h/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步骤S3中,贡献率λi具体的求解过程包括:
步骤S301、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分别针对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其中,
并且,如果pij=0,则定义:
式中,Ej在j依次取1、2、3、4和5时表示所述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依次针对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步骤S302、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权重:
式中,Wj(EWM)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表示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 的权重;
步骤S303、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
其中,
式中,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xijmin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所述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小值、所述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小值、所述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小值、所述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小值和所述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小值,xijmax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所述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大值、所述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大值、所述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大值、所述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大值和所述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大值;
步骤S304、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式中,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1;
步骤S5、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 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2;
步骤S6、依据步骤S3、S4和S5得到的结果,计算并网的所述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增加线损的线损贡献值ΔLi。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所述线损贡献值ΔLi的计算过程包括:
步骤S601、计算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对于该n个分布式电源未并网时所增加的线损,为:线损增加量ΔL=L2-L1;
步骤S602、计算并网的所述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为:ΔLi=ΔL×λi;
式中,ΔL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通过采集含有n个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数据,并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分布式电源对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X,再采用熵权法,求解得到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λi,从而实现了对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贡献率的测量,使得电网的相关线损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测量出的贡献率λi数据了解到每一个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影响。
第二,本发明的影响指标体系X由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五个指标组成,其充分考虑了各个指标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保证了线损贡献率计算方法的科学准确性,并且,以指标数据易获取性、可量化性为原则,最大化的降低指标间的影响重叠区域,极大地提高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计算工作的效率。
第三,本发明通过分别对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得到该两种状态下受测试配电 网的总线损L1和L2,从而计算得到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增加线损的线损贡献值ΔLi,从而能够进一步帮助供电部门对并网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网费定价等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缺少实用的各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线损具体贡献值的计算方法而增加了相关供电企业对配电网部分线损的无故承担的问题,并且,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渗透率的提高,本方法就降低相关工作部门所承担压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S2所建立影响指标体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举例中受测试配电网的系统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对于含有n个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分别采集该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数据,该数据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每一条母线的电压和每一处负载的大小,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S2、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针对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建立包含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分布式电源对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X={Xj|1≤j≤5且j为整数},其中:
并网容量指标X1={xi1|1≤i≤n且i为整数},并网容量xi1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单位为MW;
并网渗透率指标X2={xi2|1≤i≤n且i为整数},并网渗透率xi2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全年发电总量占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荷年耗电量的百分比,单位 为%;
并网位置指标X3={xi3|1≤i≤n且i为整数},并网位置xi3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与距其最近的且能提供有功功率的非分布式电源之间的电气距离,单位:km;
功率因数指标X4={xi4|1≤i≤n且i为整数},功率因数xi4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功率因素;
年利用时间指标X5={xi5|1≤i≤n且i为整数},年利用时间xi5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在按照额定功率运行发电并且其所提供的电量相当于受测试配电网所能提供的年电量的条件下,维持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载持续正常运行所能够支持的时间,单位为h/年;
步骤S3、在步骤S2所建立的影响指标体系X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求解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λi,具体的求解过程包括:
步骤S301、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分别针对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其中,
并且,如果pij=0,则定义:
式中,Ej在j依次取1、2、3、4和5时表示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依次针对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步骤S302、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权重:
式中,Wj(EWM)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表示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权重;
步骤S303、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
其中,
式中,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xijmin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小值、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小值、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小值、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小值和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小值,xijmax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大值、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大值、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大值、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大值和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大值;
步骤S304、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式中,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步骤S4、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1;
步骤S5、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2;
步骤S6、依据步骤S3、S4和S5得到的结果,计算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增加线损的线损贡献值,计算过程包括:
步骤S601、计算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对于该n个分布式电源未并网时所增加的线损,为:线损增加量ΔL=L2-L1;
步骤S602、计算并网的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为:ΔLi=ΔL×λi;
式中,ΔL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
以下通过一个实例举例说明本发明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测量的过程与效果:
选取南方某地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作为受测试配电网,将其进一步简化为9节点简单系统,进行发明方法的实施分析,其拓扑图如图3所示。
上图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配电网潮流计算基本参数
续表1
7 | 0 | 100 | 7 | 8 | 2 | 0 | 0.0625 | 0 |
8 | 0 | 0 | 8 | 8 | 9 | 0.032 | 0.161 | 0.306 |
8 | 0 | 125 | 9 | 9 | 4 | 0.01 | 0.085 | 0.176 |
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得到的线路总损耗为L1=4.955MW。此时,在节点5、7、9,分别接入20MW、38.4MW、78MW的分布式电源。收集并网分布式电源的线损影响指标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并网分布式电源的线损影响指标
将上述并网分布式电源的线损影响指标数据,代入到分布式电源线损贡献率的求解过程中,得到如下表3所示的线损贡献率:
表3线损贡献率
序号 | 1 | 2 | 3 |
线损贡献率 | 0.1854 | 0.3841 | 0.4305 |
进行含上述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潮流计算,求得此时的配电网线损:L2=6.959MW。由此得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线损的增加部分,及各并网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增加部分的贡献值分别为:
ΔL=L2-L1=2.004MW
ΔL1=ΔL×λ1=2.004×0.1854≈0.37MW
ΔL2=ΔL×λ2=2.004×0.3841≈0.77MW
ΔL3=ΔL×λ3=2.004×0.4305≈0.86MW
由算例计算结果可知,并网分布式电源可增加配电网线损,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线损增加的部分贡献值的大小,受到具体并网分布式电源的线损影响指标参数的影响。本算例进一步表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一方面,量化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线损的增加值;另一方面,为电网的相关线损工作人员,提供一种求解混合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各分布 式电源对线损贡献量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3)
1.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对于含有n个分布式电源的受测试配电网,分别采集该受测试配电网在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和在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数据,该数据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每一条母线的电压和每一处负载的大小,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S2、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针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建立包含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分布式电源对线损的影响指标体系X={Xj|1≤j≤5且j为整数};
所述的步骤S2中:
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xi1|1≤i≤n且i为整数},并网容量xi1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单位为MW;
所述并网渗透率指标X2={xi2|1≤i≤n且i为整数},并网渗透率xi2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全年发电总量占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荷年耗电量的百分比,单位为%;
所述并网位置指标X3={xi3|1≤i≤n且i为整数},并网位置xi3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与距其最近的且能提供有功功率的非分布式电源之间的电气距离,单位:km;
所述功率因数指标X4={xi4|1≤i≤n且i为整数},功率因数xi4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功率因素;
所述年利用时间指标X5={xi5|1≤i≤n且i为整数},年利用时间xi5为并网的第i个分布式电源在按照额定功率运行发电并且其所提供的电量相当于所述受测试配电网所能提供的年电量的条件下,维持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全部负载持续正常运行所能够支持的时间,单位为h/年;
步骤S3、在步骤S2所建立的影响指标体系X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求解并网的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λi;
所述的步骤S3中,贡献率λi具体的求解过程包括:
步骤S301、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分别针对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其中,
并且,如果pij=0,则定义:
式中,Ej在j依次取1、2、3、4和5时表示所述全部n个分布式电源依次针对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信息熵;
步骤S302、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权重:
式中,Wj(EWM)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表示所述并网容量指标X1、并网渗透率指标X2、并网位置指标X3、功率因数指标X4和年利用时间指标X5的权重;
步骤S303、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
其中,
式中,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值,xijmin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小值、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小值、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小值、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小值和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小值,xijmax在j依次取1、2、3、4和5时依次为n个并网容量xi1中的最大值、n个并网渗透率xi2中的最大值、n个并网位置xi3中的最大值、n个功率因数xi4中的最大值和n个年利用时间xi5中的最大值;
步骤S304、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式中,λ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线损的贡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未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1;
步骤S5、依据步骤S1采集到的数据,对所述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受测试配电网进行潮流计算,以得到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在n个分布式电源全部并网状态下的总线损L2;
步骤S6、依据步骤S3、S4和S5得到的结果,计算并网的所述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所增加线损的线损贡献值ΔL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线损贡献值ΔLi的计算过程包括:
步骤S601、计算所述受测试配电网因n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对于该n个分布式电源未并网时所增加的线损,为:线损增加量ΔL=L2-L1;
步骤S602、计算并网的所述每一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为:ΔLi=ΔL×λi;
式中,ΔLi表示第i个分布式电源对线损增加量ΔL的贡献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57468.4A CN105406468B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57468.4A CN105406468B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6468A CN105406468A (zh) | 2016-03-16 |
CN105406468B true CN105406468B (zh) | 2017-02-08 |
Family
ID=5547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57468.4A Active CN105406468B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064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6523B (zh) * | 2016-12-19 | 2019-07-02 | 华北电力大学 | 考虑新电改政策影响的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运营互动方法 |
CN110346640A (zh) * | 2019-06-12 | 2019-10-1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谐波及电压偏差对线路差值损耗的影响权重分析方法 |
CN111668881B (zh) * | 2020-06-19 | 2021-11-16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考虑新能源出力对电网线损影响的评估方法 |
CN112421627B (zh) * | 2020-11-23 | 2023-03-2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46340A1 (en) * | 2007-04-06 | 2008-10-09 | Swisher Carl R | Battery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BIPS) |
CN104077494A (zh) * | 2014-07-15 | 2014-10-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仿真评价方法 |
CN104375000B (zh) * | 2014-11-18 | 2017-05-0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统计线损的计算方法 |
CN104598725B (zh) * | 2014-12-31 | 2018-01-19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
CN105160416A (zh) * | 2015-07-31 | 2015-12-16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结合主元分析与神经网络的台区合理线损预测方法 |
-
2015
- 2015-12-17 CN CN201510957468.4A patent/CN10540646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6468A (zh) | 201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06468B (zh) | 一种基于熵权原理求解分布式电源对线损贡献值的方法 | |
CN105375472B (zh) | 一种智能配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方法 | |
CN106019026B (zh) | 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谐波电压责任的划分方法 | |
CN108020752A (zh) | 一种基于多源贯通相关性的配线线损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7133406A (zh) | 一种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快速搜索方法 | |
CN105068009A (zh) | 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 | |
CN104809660A (zh) | 低压台区线损率分析指标的动态筛选及综合权重设置方法 | |
CN106208043B (zh) | 一种中低压配电网关键耗能环节辨识方法 | |
CN105548736A (zh) | 一种谐波责任分摊量化评估方法 | |
CN106682407A (zh) | 基于戴维南等值和支路传输功率极限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 |
CN106921161A (zh) | 电力系统薄弱点识别方法及薄弱点电压分布特性分析方法 | |
CN105808927A (zh) | 基于改进序关系法的中压配电线路电压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 |
CN105449663A (zh) | 获取配电网负荷节点的网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009469B (zh) | 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网络拓扑等值图归集方法 | |
CN103258141A (zh) | 基于智能园区系统的能源效率评估模型 | |
CN105913338A (zh) | 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布指标的计算单元及确定方法 | |
CN102254245B (zh) | 电力系统调度日计划分时段并行安全稳定校核方法 | |
CN106356867B (zh) | 一种节点无功电压灵敏度的确定方法 | |
CN105956755A (zh) | 电力综合线损率影响因子量化关系建立方法及系统 | |
CN105117859A (zh) | 基于iowa算子的电力发展水平通用评价方法 | |
CN107194597A (zh) | 一种分布式电站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US11637756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data transportability in distribution grids | |
CN106055730B (zh) | 一种适应于大规模电网的电力系统碳流仿真分析方法 | |
CN104240036A (zh) | 一种基于临界系统等效阻抗的暂态电压稳定量化评估方法 | |
Hung | Smart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renewable generation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