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625A -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3625A
CN105393625A CN201480040812.7A CN201480040812A CN105393625A CN 105393625 A CN105393625 A CN 105393625A CN 201480040812 A CN201480040812 A CN 201480040812A CN 105393625 A CN105393625 A CN 105393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user
inter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8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渡裕介
武田和晃
永田聪
佐野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93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一个用户装置连接的基站具有:接收部件,从干扰基站接收在所述一个用户装置中利用的每个所述干扰基站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降低对于所述一个用户装置的来自一个以上的所述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生成部件,生成基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以及发送部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装置。

Description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以及用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的LTE(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UE:UserEquipment)中的干扰所引起的吞吐量的下降等成为问题。干扰例如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发生。
·处于连接小区(连接基站的小区、服务小区(servingcell))的用户装置#1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的对于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中的同一资源上的用户装置#2的电波束所引起的、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信号的情况
·用户装置#1接收到来自作为其他的小区的干扰小区(干扰基站、干扰小区(Interferencecell))的干扰信号的情况
因此,在LTE-Advanced中,正在研究关于下行链路通信,用户装置抑制如上述的干扰信号或者去除(消除)所接收的干扰信号的、用于降低干扰的技术。作为干扰降低的技术,例如有干扰抑制合成(IRC:InterferenceRejectionCombining)接收以及逐次干扰消除(SIC:SuccessiveInterferenceCancellation)。
<干扰抑制合成(IRC)接收>
IRC接收是从包括干扰信号和期望信号的接收信号中分离并取得期望信号的技术。IRC是如下技术:关于下行链路通信,对在用户装置中在各接收天线中获得的信号施加权重(接收权重),使得在用户装置中抑制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电波束对于来自连接基站的期望电波束的干扰以及连接基站中的面向其他用户的信号所引起的干扰。
接收权重通过从图2所示的MMSE(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导出的式而计算。另外,权重的计算方法有能够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的情况和不能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的情况这2种(类型1、类型2),图2所示的式是能够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的情况下(类型1)的式。另外,使用图2所示的式而计算接收权重的技术是现有技术。
图2所示的式中由下划线表示的部分是由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构成的协方差矩阵。并且,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可通过使用来自干扰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而获得。在此,信道估计例如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二维MMSE信道估计滤波器。另外,在LTEAdvanced中,能够用于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中,有CR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CSI-RS(CSI参考信号(CSIReferenceSignal))、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等。
<逐次干扰消除(SIC)>
SIC是用于从包括干扰信号和期望信号的接收信号中分离期望信号的技术。SIC是如下技术:根据接收信号而生成基于干扰信号的硬判定或者软判定的副本(replica)信号,通过从接收信号逐次减去(去除)副本信号,从而提取期望信号。图3示出进行SIC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用户装置对多个干扰信号的每一个进行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并基于该信道估计进行干扰信号的解调,生成干扰信号的副本,并从接收信号逐次减去,从而执行SIC的处理。
如上所述,为了进行IRC接收以及SIC,用户装置需要进行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
此外,在3GPPRel.12中,正在研究使多个小区的上行/下行链路的资源结构动态地变化的动态TDD(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以及终端间通信(Device-to-Device(D2D))。
<动态TDD>
在现有的LTE中的TDD中,为了抑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间的干扰,如图4(a)所示,基站#1的小区#1和其他的相邻的基站#2的小区#2成为相同的资源结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特殊子帧(SpecialSubframe))。在图4(a)的例中,各子帧号(Subframenumber)“0”~“9”中的小区#1以及小区#2的资源对应为相同。并且,资源结构根据各小区(小区#1、小区#2)的业务量状况,以长周期(例如,几个小时~一天周期)发生变更。
另一方面,在动态TDD中,如图4(b)所示,在多个小区(小区#1、小区#2)中,使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资源结构根据业务量状况等而动态地变化。在图4(b)的例中,例如,如与子帧号“3”对应的小区#1的资源为“上行链路”、小区#2的资源为“下行链路”这样对两者分配了不同的资源。此外,在该例中,表示如下状态:由于在子帧号“0”~“9”中,小区#2的下行链路的业务量更多,所以动态地对下行链路分配更多资源。这样,在动态TDD中,能够有效率地利用资源。
但是,由于动态TDD中每个小区的资源结构不同,所以会发生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间的干扰。
<终端间通信(D2D)>
在终端间通信中,如图5所示,正在研究在用户装置#2和用户装置#3的通信即终端间通信中使用TDD中的上行链路。另外,基站和用户装置的通信虽然在图5的例中图示了利用了F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的情况,但也可以利用TDD。
因此,进行终端间通信的用户装置#2、#3的周边的用户装置#1接收在终端间通信中使用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
这样,存在如下问题:若用户装置正在接收下行链路的期望信号时,接收到在动态TDD或者终端间通信中使用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则上行链路的信号成为干扰,用户装置中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Hoeheret.al.,"Two-dimensionalpilot-symbol-aidedchannelestimationbyWienerfiltering,"Proc.ICASSP'97,1997
非专利文献2:BoYu,SayandevMukherjee,HiroyukiIshii,LiuqingYang,"DynamicTDDsupportintheLTE-BenhancedLocalAreaarchitecture"
非专利文献3:MohammedAl-Rawi,RikuJ"antti,"ADynamicTDDInter-CellInterferenceCoordinationschemeforLongTermEvolutionNetworks"
非专利文献4:LEILEIANDZHANGDUIZHONG,CHUANGLIN,XUEMIN(SHERMAN)SHEN,"OPERATORCONTROLLEDDEVICE-TO-DEVICECOMMUNICATIONSINLTE-ADVANCEDNETWORKS"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June20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上述的IRC以及SIC这样的干扰降低的技术在已规定的3GPPRel.11以及正在研究中的Rel.12中只将下行链路的干扰信号作为干扰降低的对象。此外,在与本申请相关的在先申请(特愿2012-288896、特愿2013-017715、特愿2013-071067)的实施方式中,均公开了降低下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技术。
因此,即使应用了这些干扰降低的技术,也无法降低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连接基站对用户装置通知用于降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用户装置在每次接收下行链路的期望信号时,使用被通知的控制信息来降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一个用户装置连接的基站,具有:接收部件,从干扰基站接收在所述一个用户装置中利用的每个所述干扰基站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降低对于所述一个用户装置的来自一个以上的所述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生成部件,生成基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以及发送部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装置。
此外,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能够构成为,具有:接收部件,接收从连接基站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而被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降低对于该用户装置的来自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以及干扰降低部件,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降低所述干扰信号,取得来自所述连接基站的期望信号。
此外,降低对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连接基站连接的一个用户装置的来自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方法能够构成为,具有:第一接收步骤,所述连接基站从所述干扰基站接收用于降低所述干扰信号而在所述一个用户装置中利用的每个所述干扰基站的第一控制信息;生成步骤,所述连接基站生成基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发送步骤,所述连接基站将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装置;接收步骤,所述一个用户装置接收从所述连接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以及干扰降低步骤,所述一个用户装置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降低所述干扰信号,取得来自所述连接基站的期望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连接基站对用户装置通知用于降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用户装置在每次接收下行链路的期望信号时,能够使用被通知的控制信息来降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生干扰的情形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干扰抑制合成(IRC)接收的图。
图3是表示进行逐次干扰消除(SIC)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TDD以及动态TDD中的资源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终端间通信中的使用资源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7是表示设为干扰降低的对象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干扰降低的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在DMRS序列估计以及信道估计中使用的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上行链路的帧结构例以及用户分配图案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DMRS序列估计以及信道估计中使用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设为通知对象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的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情形1中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情形2中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中的干扰信号的用户分配状况的估计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过程的时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干扰降低的方法的图。
图21是表示在SRS序列估计以及信道估计中使用的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SRS发送间隔以及用户分配图案的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在SRS序列估计以及信道估计中使用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过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将干扰抑制或者消除的处理统称而记载为干扰降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设想便携电话机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通信终端,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连接的移动通信网是遵照LTE的网络,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网络并不限定于此。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LTE”在不仅包括与3GPPRel.8~Rel.10对应的通信方式还包括与3GPPRel.11、Rel.12对应的通信方式的含义上使用。
[系统结构]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结构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是例如LTEAdvance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基站20(eNodeB)形成连接小区,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UE)与连接基站20进行基于期望信号的通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在LTEAdvanced中规定的功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LTEAdvanced的方式,还能够应用于比LTEAdvanced更早一代的无线通信系统或LTE以外的方式。
通常,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备众多基站,但在图6中,示出了连接基站20和作为与其相邻的基站的干扰基站3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基站20和干扰基站30具有的功能相同。从干扰基站30对将该干扰基站30作为连接基站的用户装置11发送的信号对于用户装置10而言成为干扰信号。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与用户装置10所连接的连接基站20进行区分,将与连接基站20相邻的基站称为干扰基站30。干扰基站30也形成小区,将干扰基站30中的小区称为干扰小区。虽然对于连接基站20的干扰基站30一般为多个,但在图6的例中仅示出一个干扰基站30。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概要。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中,用户装置10接收来自干扰小区(干扰基站30)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
在步骤S2中,从干扰基站30对连接基站20通知用户装置10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而使用的控制信息。
另外,图7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干扰降低的对象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如图7所示,作为干扰降低的对象的干扰信号为,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为了对PUSCH进行解调而使用的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另外,DMRS还用于对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解调,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对PUSCH进行解调(复用到PUSCH)的PUSCH解调用DMRS作为对象。以下,将PUSCH解调用DMRS简单记载为DMRS。
返回到图6,在步骤S3中,连接基站20利用用于传输物理层的控制信号的信道,对用户装置10通知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以及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传输物理层的控制信号的信道是例如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此外,通过PDCCH而被传输的控制信息包含在例如作为高层信令的RRC信令或DCI(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格式中。
在步骤S4中,用户装置10进行基于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另外,干扰降低是指,使用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进行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基于信道估计结果而被执行的IRC接收或SIC等的处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基站20对用户装置10通知在干扰小区中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中使用的控制信息。并且,用户装置10基于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控制信息,进行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图7所示的作为干扰降低的对象的干扰信号的类别,将以DMRS以及PUSCH的干扰信号作为对象的情况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将以SRS的干扰信号作为对象的情况作为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分别使用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关于装置结构(功能结构)以及基于该结构的动作,在各实施例的说明之后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干扰降低的方法>
图8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象信号的干扰降低的方法。如图8所示,用户装置10对DMRS的干扰信号进行基于DMRS的PUSCH用的数据区域(PUSCH区域)的信道估计,使用DMRS序列而消除干扰信号。此外,对PUSCH的干扰信号,使用基于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IRC接收)或者消除(SIC、数据序列例如通过盲(Blind)方式进行估计)。
用户装置10基于在用户装置10中生成的DMRS序列,执行基于DMRS的PUSCH区域的信道估计。
<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
图9示出从连接基站20对用户装置10通知的、DM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DMRS的信道估计所需的控制信息。
如图9所示,DMRS序列生成、信道估计所需的控制信息的类别有作为以半静态(Semi-static)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控制信息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和作为以动态(Dynamic)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控制信息的动态控制信息。此外,半静态控制信息有通过作为高层信令的RRC信令而被通知、且进一步通过对小区内的全部用户装置(UE)公共的参数而被通知的信息元素、和通过每个用户装置单独的参数而被通知的信息元素。动态控制信息包括以动态(例如,1个子帧周期)方式通过DCI而被通知、且每个用户装置单独的参数的信息元素。
另外,图10(a)示出上行链路的帧结构的例,图10(b)示出每个用户装置(UE)的资源的分配图案。如图10(a)所示,DMRS以及SRS成为复用到PUSCH的结构。
<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DMRS的信道估计,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DMRS信息)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连接基站20基于从各干扰基站30被通知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生成如图11所示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如图11所示,与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不同地,包括连接基站20生成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中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的干扰小区的每个小区ID的groupHoppingEnabled、sequenceHoppingEnabled、groupAssignmentPUSCH、cyclicShift。此外,在被生成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中,包括与干扰用户ID相对应的干扰用户数个的groupHoppingDisabled以及nPUSCH-Identity/nDMRS-CSH-Identity。此外,在被生成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中,包括与干扰用户ID相对应的干扰用户数个的循环移位量、干扰小区的时隙号(其中,在完全同步时不需要)以及干扰用户分配信息。另外,例如图12所示,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也称为干扰用户信息)只有与期望信号中的被分配连接用户(UE#1)的资源块(RB)对应的UE#2、UE#3、UE#4的干扰用户信息被通知给用户装置10(即,UE#5的干扰用户信息没有被通知)。这样,连接基站20只将对与被分配用户装置10的期望信号的RB对应的干扰信号的RB所分配的用户(干扰用户)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通知给用户装置10。即,被控制为与用户装置10中的干扰信号的降低无关的不需要的用户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不会被通知。
以上,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10使用基于图11所示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而进行的PUSCH区域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生成的DMRS序列,消除作为干扰信号的DMRS。此外,用户装置10使用上述信道估计结果,对作为干扰信号的PUSCH进行IRC接收,进行干扰信号的抑制。或者,用户装置10估计作为干扰信号的PUSCH的调制信号,使用上述信道估计结果进行SIC,消除干扰信号。
〔第一变形例〕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为了削减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下行控制信号的信号量,从图11所示的信息元素中删除要通知的信息元素或者削减在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信息量。以下,在第一变形例中,将删除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信息元素的情况作为情形1,将删除在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信息量的情况作为情形2,说明各情形。
<情形1(删除信息元素的情况)>
图13示出第一变形例的情形1中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如图13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情形1中,删除图11所示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信息元素中、通过DCI而被通知的“(循环移位量+干扰用户ID)×干扰用户数”的信息元素。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图11)相比,能够削减动态地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DCI中干扰用户数个的信息量。
在该情况下,由于循环移位量对每个用户以8种值来定义,即对每个用户存在8个模式,所以被通知了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用户装置10通过对各干扰用户使用合计8个模式的序列,能够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具体而言,例如,用户装置10将在基于对于各干扰用户的合计8个模式的序列而估计的8组信道中所测定的干扰噪声功率(干扰信号的功率)最大的信道决定为信道估计结果。
<情形2(削减在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信息量的情况>
图14示出第一变形例的情形2中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如图14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情形2中,通过将图11所示的信息元素“(循环移位量+干扰用户ID)×干扰用户数”中的合计8个模式的“循环移位量”的索引信息设为奇数或者偶数的任一个1比特,将“循环移位量”削减为4个模式。
在该情况下,被通知了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的用户装置10使用基于对各干扰用户设定了奇数或者偶数的任一个的比特的4个模式的循环移位量的4个模式的序列,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具体而言,例如,用户装置10将在基于对于各干扰用户的合计4个模式的序列而估计的4组信道中干扰噪声功率最大的信道决定为信道估计结果。
另外,第一变形例中的干扰信号的干扰降低方法与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方法相同。
〔第二变形例〕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为了削减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下行控制信号的信号量,将通过DCI而被通知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中包含的信息置换为预定的信息,用户装置10将干扰信号中的用户(干扰用户)分配状况通过盲方式进行估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中,例如,包括干扰用户数个的干扰用户ID、带宽(RB数)以及表示PUSCH的开头的RB位置的开始RB位置信息(也称为RB索引)。另一方面,在第二变形例中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中,如图15所示,包括干扰用户数个的干扰用户ID和作为预定的信息的以下信息,该信息为包括表示带宽(RB数)是否成为例如3RB以上的1比特的信息。另外,将带宽(RB数)的基准设为是否成为例如3RB以上是因为根据带宽是否为3RB以上而DMRS序列的结构不同。但是,带宽的基准并不限定于是否为3RB以上,也可以将任意的值作为基准。
在此,基于图16,说明第二变形例中的干扰信号的用户分配状况的估计方法的一例。如图16所示,干扰用户ID和表示带宽是否为3RB以上的标记(Flag)作为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从连接基站20动态地通知给用户装置10。此外,在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中,通过图12所示的方法,只包括与被分配到期望信号的部分对应的用户(UE#2(干扰用户ID=1)、UE#3(干扰用户ID=2)、UE#4(干扰用户ID=3))的用户分配信息。在图16的例中,具体而言,例如包括干扰用户ID=1、Flag=1(3RB≤带宽)、和干扰用户ID=2、Flag=0(带宽<3RB)、和干扰用户ID=3、Flag=0(带宽<3RB)的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从连接基站20通过DCI动态地通知给用户装置10。
被通知了干扰用户分配信息的用户装置10通过以下过程,将干扰信号中的用户分配状况,具体而言,将带宽以及开始RB位置通过盲方式进行估计。另外,如图16所示,连接用户(UE#1)被分配到期望信号的RB索引(index)“3”~“6”。
(过程1)首先,由于被通知的用户分配信息中包含的干扰用户ID=1的标记为“1(3RB≤带宽)”,所以作为干扰用户ID=1的用户分配状况而被估计的模式,被估计估计模式1-1~1-3这3组。在此,对每个RB测定干扰噪声功率,干扰噪声功率比较低的RB作为没有被分配干扰用户的RB而削减盲估计的区域。这样,将基于每个RB的干扰噪声功率而确定的模式决定为估计模式。在此,例如,作为干扰用户ID=1的估计模式而决定估计模式1-1。
(过程2)接着,估计干扰用户ID=2的用户分配状况。由于干扰用户ID=2的标记为“0(带宽<3RB)”,所以被估计的模式成为估计模式2-1、2-2这2组。在此,与过程1的情况同样地,基于每个RB的干扰噪声功率,例如作为干扰用户ID=2的估计模式而决定估计模式2-1。
(过程3)接着,估计干扰用户ID=3的用户分配状况。由于干扰用户ID=3的标记为“0(带宽<3RB)”,所以被估计的模式成为估计模式3-1、3-2这2组。在此,与过程1的情况同样地,基于每个RB的干扰噪声功率,例如作为干扰用户ID=3的估计模式而决定估计模式3-1。
通过这样的过程,即使是在连接基站20削减在干扰用户分配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而通知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也能够通过盲估计而估计干扰信号中的用户的分配状况。
另外,第二变形例也能够与第一变形例一同实施。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动作过程。
[功能结构]
<基站>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功能结构的图。图17表示连接基站20以及干扰基站30。
如图17所示,连接基站20具有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3、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4、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5、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基站间通信单元207以及无线通信单元208。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1生成图9所示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2生成用于对其他的小区(基站)进行信息通知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3基于从干扰基站30发送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要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在此,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是图11、图13或者图14所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4生成图9所示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5生成用于对其他的小区(基站)通知的其他小区用的动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基于从干扰基站30发送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要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在此,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是图11、图13或者图14所示的动态控制信息。另外,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进行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中的信息元素的删除、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信息的削减及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信息向预定的信息的置换的处理。
基站间通信单元207与其他的基站进行各控制信息等的发送接收。另外,基站间通信单元207进行的通信也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中的任一个。
无线通信单元208进行信号处理,与用户装置10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干扰基站30具有与连接基站20同样的功能结构。干扰基站30具有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3、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4、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5、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6、基站间通信单元307、无线通信单元308分别对应于连接基站20具有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3、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4、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5、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基站间通信单元207、无线通信单元208。
<用户装置>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图。
如图18所示,用户装置10具有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1、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2、DMRS序列生成单元103、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5、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6、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107、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8、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9、信号处理单元110以及无线通信单元113。在信号处理单元110中,包括干扰小区DMRS消除单元111以及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112。另外,DMRS序列生成单元103、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107、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8、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9、信号处理单元110以及在信号处理单元110中包含的干扰小区DMRS消除单元111以及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112是干扰降低部件的一例。
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1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2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DMRS序列生成单元103基于由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1所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和由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2所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连接小区的DMRS序列。
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基于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DM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对期望信号的PUSCH区域的信道进行估计。
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5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6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107对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动态控制信息中不足(通过连接基站20而被删除)的信息进行盲估计。另外,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107在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那样进行为了生成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而估计不足的信息的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在不进行的情况下不需要。
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8基于由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5所复原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和由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6所复原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
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9基于由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8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对干扰信号的PUSCH区域的信道进行估计。
信号处理单元110进行期望信号的解调/解码处理。具体而言,信号处理单元110基于由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所估计的对于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从接收信号解调期望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DMRS消除单元111使用由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5所估计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和由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4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消除干扰小区的DMRS。
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112基于由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所估计的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和由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5所估计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抑制或者消除PUSCH的干扰信号。具体而言,在抑制PUSCH的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112进行使用了期望信号以及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的IRC接收。此外,在消除PUSCH的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对干扰信号的调制信号进行盲估计,进行使用了期望信号以及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的SIC处理。
无线通信单元113进行信号处理,与基站通过无线通信而发送接收信号。
[动作过程]
接着,基于图19,说明具有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功能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过程的时序图。在图19的例中,示出从连接基站20接收期望信号的用户装置10降低来自干扰基站#1(干扰基站30a)、……干扰基站#n(干扰基站30n)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干扰信号的动作过程。另外,以下,说明干扰基站30为干扰基站30a、30n的2台,但干扰基站30也可以存在任意的台数。
在步骤S101a、S101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1分别生成该干扰基站30a、30n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1c中,连接基站20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1生成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2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08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将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
在步骤S103中,若用户装置10的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1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3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1复原所接收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4a、S104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1基于在步骤S101a、S101b中生成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4c中,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1也与步骤S104a、S104b同样地,基于在步骤S101c中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5a、S105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基站间通信单元307将分别生成的其他小区用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连接基站20。
另外,在图19的例中,省略连接基站20对其他的基站发送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的处理。
在步骤S106中,若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3经由基站间通信单元207接收到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3基于所接收的其他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要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7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08通过RRC信令,将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
在步骤S108中,若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5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3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5复原所接收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以后的步骤S109~S121的处理动态(例如,1个子帧(1msec)周期)地反复执行。另外,动态并不限定于上述1个子帧周期,也可以以例如0~5msec的间隔等反复执行。
在步骤S109a、S109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4分别生成该干扰基站30a、30n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09c中,连接基站20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4生成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0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08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将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另外,动态控制信息包含在DCI格式中。DCI格式被准备多个种类,动态控制信息包含在其中的至少一个中。
在步骤S111中,若用户装置10的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2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3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则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2复原所接收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2a、S112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05基于在步骤S109a、S109b中生成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2c中,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5也与步骤S112a、S112b同样地,基于在步骤S109c中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的其他小区用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3a、S113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基站间通信单元307将分别生成的其他小区用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发送给连接基站20。
另外,在图19的例中,省略连接基站20对其他的基站发送其他小区用的动态控制信息的处理。
在步骤S114中,若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经由基站间通信单元207接收到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06基于所接收的其他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要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5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08通过DCI,将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
在步骤S116中,若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6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3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06复原所接收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117中,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107对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且复原的干扰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中不足的信息进行盲估计。另外,步骤S117的处理在没有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那样设想用于进行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的生成的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不需要。
在步骤S118中,DMRS序列生成单元103基于在步骤S103中已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和在步骤S111中已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连接小区的DMRS序列。此外,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108基于在步骤S108中已复原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和在步骤S116中已复原的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
在S119中,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4基于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DM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期望信号的信道。此外,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09基于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
在S120中,干扰小区DMRS消除单元111使用在步骤S118中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和在步骤S119中所估计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消除干扰小区的DMRS。
在S121中,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112基于在步骤S119中所估计的连接小区以及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抑制或者消除PUSCH的干扰信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基站20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对用户装置10通知在DM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DMRS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干扰基站30的控制信息(半静态控制信息以及动态控制信息)。并且,用户装置10能够使用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控制信息,进行基于DMRS的PUSCH区域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使用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生成的干扰小区的DMRS序列而消除干扰小区的DMRS。此外,用户装置10能够使用上述信道估计结果,进行PUSCH区域的干扰信号的抑制或者消除。即,用户装置10能够一边接收下行链路的期望信号,一边降低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
〔第二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将进行干扰降低的对象的信号设为SRS。另外,第二实施方式还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一同实施。
<干扰降低的方法>
图20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对象信号的干扰降低的方法。如图20所示,用户装置10对SRS的干扰信号进行基于SRS的信道估计,并使用SRS序列而消除干扰信号。
<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
图21示出从连接基站20对用户装置10通知的、S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SRS的信道估计所需的控制信息。
如图21所示,SRS序列生成、信道估计所需的控制信息是通过作为高层信令的RRC信令而被通知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半静态控制信息有进一步通过对小区内的全部用户装置(UE)公共的参数而被通知的信息元素、和通过每个用户装置单独的参数而被通知的信息元素。此外,在连接基站20通知的控制信息中,不包括groupHoppingEnabled、sequenceHoppingEnabled、groupAssignmentPUSCH、cyclicShift的信息元素,例如利用用户装置10通过图9所示的DMRS序列而被通知的值。另外,这些信息元素也可以包含在连接基站20通知的控制信息中。此外,srs-Bandwidth、freqDomainPosition、srs-ConfigIndex、transmissionComb、cyclicShift、srs-AntennaPort的信息元素通过SRS的周期性(Periodic)发送或者非周期性(Aperiodic)发送而在独立的动作中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
另外,图22(a)示出SRS的周期性(Periodic)发送间隔的例。如图22(a)所示,SRS发送周期有小区固有的SRS发送定时以及小区固有的SRS发送定时中每个UE的SRS发送定时的周期,基于每个UE的SRS发送周期进行SRS发送。此外,图22(b)示出SRS发送中的UE分配图案。
<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干扰小区的S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SRS的信道估计,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从连接基站20通知给用户装置10。连接基站20基于从各干扰基站30被通知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生成如图23所示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如图23所示,信息元素与图21所示的连接小区的控制信息是同样的,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同点在于,在小区内公共地通知的信息元素被通知干扰小区量以及UE单独地通知的信息元素与干扰用户ID相对应而被通知干扰用户数个。另外,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一同实施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基站20从通知给用户装置的控制信息中删除图23所示的groupHoppingEnabled、sequenceHoppingEnabled、groupAssignmentPUSCH、cyclicShift的信息元素。在该情况下,用户装置10利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知的控制信息(图11、图13、图14、图15)中包含的groupHoppingEnabled、sequenceHoppingEnabled、groupAssignmentPUSCH、cyclicShift的值。
以上,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10使用基于图23所示的干扰小区的控制信息而生成的SRS矩阵以及基于SRS的信道估计结果,消除作为干扰信号的SRS。
[功能结构]
<基站>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站的功能结构的图。图24表示连接基站20以及干扰基站30。
如图24所示,连接基站20具有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3、基站间通信单元224以及无线通信单元225。
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1生成图21所示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2生成用于对其他的小区(基站)进行信息通知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3基于从干扰基站30发送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要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在此,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是图23所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基站间通信单元224与其他的基站进行各控制信息等的发送接收。另外,基站间通信单元207进行的通信也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中的任一个。
无线通信单元225进行信号处理,与用户装置10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干扰基站30具有与连接基站20同样的功能结构。干扰基站30具有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2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2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23、基站间通信单元324、无线通信单元325分别对应于连接基站20具有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1、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2、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3、基站间通信单元224、无线通信单元225。
<用户装置>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图。
如图25所示,用户装置10具有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1、SRS序列生成单元122、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3、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6、信号处理单元127以及无线通信单元129。在信号处理单元127中,包括干扰小区SRS消除单元128。另外,SRS序列生成单元122、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3、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6、信号处理单元127以及在信号处理单元127中包含的干扰小区SRS消除单元128是干扰降低部件的一例。
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1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SRS序列生成单元122基于由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1所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连接小区的SRS序列。
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3基于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S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期望信号的信道。
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复原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基于由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所复原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干扰小区的SRS序列。
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6基于由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S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
信号处理单元127进行期望信号的解调/解码处理。具体而言,信号处理单元127基于由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3所估计的对于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从接收信号解调期望信号以及干扰信号的控制信息。
干扰小区SRS消除单元128使用由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6所估计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和由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SRS序列,消除干扰小区的SRS。
无线通信单元129进行信号处理,与基站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接收信号。
[动作过程]
接着,基于图26,说明具有图24以及图25所示的功能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过程的时序图。在图26的例中,示出从连接基站20接收期望信号的用户装置10降低来自干扰基站#1(干扰基站30a)、……干扰基站#n(干扰基站30n)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干扰信号的动作过程。另外,干扰基站30也可以存在任意的台数。
在步骤S201a、S201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21分别生成该干扰基站30a、30n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1c中,连接基站20的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1生成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2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25通过RRC信令,将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
在步骤S203中,若用户装置10的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1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29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1复原所接收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4a、S204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322基于在步骤S201a、S201b中生成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4c中,连接基站20的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2也与步骤S204a、S204b同样地,基于在步骤S201c中生成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用于通知给其他的小区的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5a、S205b中,干扰基站30a、30n的基站间通信单元324将分别生成的其他小区用的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连接基站20。
另外,在图26的例中,省略连接基站20对其他的基站发送其他小区用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的处理。
在步骤S206中,若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3经由基站间通信单元224接收到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223基于所接收的其他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要通知给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干扰小区#1、干扰小区#n)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在步骤S207中,连接基站20的无线通信单元225通过RRC信令,将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10。
在步骤S208中,若用户装置10的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29接收到来自连接基站20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则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124复原所接收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
以后的步骤S209~S211的处理动态(例如,1个子帧(1msec)周期)地反复执行。另外,动态并不限定于上述1个子帧周期,也可以以例如0~5msec的间隔反复执行。
在步骤S209中,SRS序列生成单元122基于在步骤S203中已复原的连接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连接小区的SRS序列。此外,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125基于在步骤S208中已复原的干扰小区的半静态控制信息,生成干扰小区的SRS序列。
在S210中,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3基于所生成的连接小区的S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期望信号的信道。此外,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126基于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SRS序列以及接收信号,估计干扰信号的信道。
在S211中,干扰小区SRS消除单元128使用在步骤S209中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SRS序列和在步骤S210中所估计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消除干扰小区的SRS。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基站20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对用户装置10通知在SRS序列的生成以及基于SRS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干扰基站30的控制信息(半静态控制信息)。并且,用户装置10能够使用从连接基站20被通知的控制信息,进行基于SRS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使用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结果以及所生成的干扰小区的SRS序列而消除干扰小区的SRS。即,用户装置10能够降低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
以上,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能够降低例如在导入了动态TDD或终端间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可能发生的上行链路的干扰信号,实现用户装置中的接收质量的提高以及吞吐量的改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公开的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特别说明则这样的数值终究是一例,也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的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对本发明不是本质性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2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在某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在其他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结构图中的功能单元或者处理单元的边界不一定对应于物理性的元件的边界。多个功能单元的动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1个元件进行,或者1个功能单元的动作也可以在物理上由多个元件进行。为了便于说明,基站以及用户装置使用功能结构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在基站具有的处理器中执行的软件、在用户装置具有的处理器中执行的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而实现。根据本发明而动作的软件也可以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磁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适当的任意的存储介质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包括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代例、置换例等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专利申请基于在2013年7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50732号主张其优先权,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50732号的全部内容援用于本申请中。
标号说明
10用户装置
101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02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03DMRS序列生成单元
104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
105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06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07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盲估计单元
108干扰小区DMRS序列生成单元
109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
110信号处理单元
111干扰小区DMRS消除单元
112干扰信号抑制/消除单元
113无线通信单元
121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22SRS序列生成单元
123连接小区信道估计单元
124干扰小区控制信息复原单元
125干扰小区SRS序列生成单元
126干扰小区信道估计单元
127信号处理单元
128干扰小区SRS消除单元
129无线通信单元
20连接基站
20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2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3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4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5其他小区用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6干扰小区动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07基站间通信单元
208无线通信单元
221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22其他小区用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23干扰小区控制信息生成单元
224基站间通信单元
225无线通信单元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一个用户装置连接,所述基站具有:
接收部件,从干扰基站接收在所述一个用户装置中利用的每个所述干扰基站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降低对于所述一个用户装置的来自一个以上的所述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
生成部件,生成基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以及
发送部件,将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信息,
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高层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基于预定的格式而预先确定的信息元素,
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作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而被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生成部件生成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信息元素的一部分被删除或者所述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一部分信息被删除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站,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基于预定的格式而预先确定的信息元素,
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作为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而被发送的情况下,所述生成部件生成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一部分信息被置换为预定的信息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在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号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高层信令。
6.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具有:
接收部件,接收从连接基站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而被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降低对于该用户装置的来自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以及
干扰降低部件,利用所述控制信息,降低所述干扰信号,取得来自所述连接基站的期望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是该用户装置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信息,
所述干扰降低部件使用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的结果,进行该解调用参考信号的消除以及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干扰信号抑制合成接收或者逐次干扰消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户装置,
在所述控制信号从所述连接基站作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包括基于预定的格式而预先确定的信息元素的下行控制信息而被发送时,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所述信息元素的一部分被删除或者所述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一部分信息被删除或者所述信息元素中包含的一部分信息被置换为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降低部件在基于所述控制信息而估计的信道中,基于所测定的所述干扰信号的功率,决定信道估计结果。
9.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是该用户装置在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中使用的信息,
所述干扰降低部件使用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的结果,消除该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
10.一种干扰降低方法,降低对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与连接基站连接的一个用户装置的来自干扰基站形成的小区或者其他的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信号,所述干扰降低方法具有:
第一接收步骤,所述连接基站从所述干扰基站接收用于降低所述干扰信号而在所述一个用户装置中利用的每个所述干扰基站的第一控制信息;
生成步骤,所述连接基站生成基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息;
发送步骤,所述连接基站将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一个用户装置;
接收步骤,所述一个用户装置接收从所述连接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以及
干扰降低步骤,所述一个用户装置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息降低所述干扰信号,取得来自所述连接基站的期望信号。
CN201480040812.7A 2013-07-19 2014-06-16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Pending CN1053936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0732A JP6262950B2 (ja) 2013-07-19 2013-07-19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干渉低減方法
JP2013-150732 2013-07-19
PCT/JP2014/065872 WO2015008568A1 (ja) 2013-07-19 2014-06-16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干渉低減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625A true CN105393625A (zh) 2016-03-09

Family

ID=52346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812.7A Pending CN105393625A (zh) 2013-07-19 2014-06-16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4054B2 (zh)
JP (1) JP6262950B2 (zh)
CN (1) CN105393625A (zh)
WO (1) WO2015008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3463B (zh) * 2013-08-05 2018-04-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装置对装置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6291065B2 (ja) * 2013-09-25 2018-03-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方法、eNode B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KR102399712B1 (ko) 2014-02-13 2022-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송수신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458385B2 (ja) * 2014-07-29 2019-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及び方法
KR102381574B1 (ko) * 2014-12-18 2022-04-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 링크에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해 간섭을 제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31745A1 (zh) * 2015-08-27 2017-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025388B2 (en) * 2017-10-10 2021-06-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signaling
US10756863B2 (en) 2018-05-11 2020-08-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550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CN102065031A (zh) * 2009-11-11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404854A (zh) * 2011-11-04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2427396A (zh) * 2011-08-15 2012-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交互方法和基站
CN102469466A (zh) * 2010-11-11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US20120207119A1 (en) * 2009-11-20 2012-08-16 Yingyu Zhang Method of notify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8237A (ja) * 2009-02-02 2010-08-12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US9264097B2 (en) * 2009-06-04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down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89039B1 (ko) * 2010-01-07 2017-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29831B1 (ko) * 2010-05-06 2018-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626214B2 (en) * 2010-06-22 2014-01-0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cancelling interference i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US10044489B2 (en) * 2010-10-22 2018-08-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inter-network access node scheduling coordination and signaling support for advanced receiver algorithms
EP2647147B1 (en) * 2011-01-20 2017-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9451515B2 (en) * 2011-05-06 2016-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ighbor cell range extension
JP6214878B2 (ja) 2013-01-31 2017-10-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干渉低減方法、及び干渉低減制御情報通知方法
JP6111117B2 (ja) 2013-03-29 2017-04-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ユーザ割当情報推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550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系统和基站、用户终端
CN102065031A (zh) * 2009-11-11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US20120207119A1 (en) * 2009-11-20 2012-08-16 Yingyu Zhang Method of notify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2469466A (zh) * 2010-11-11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2427396A (zh) * 2011-08-15 2012-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信息交互方法和基站
CN102404854A (zh) * 2011-11-04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TOROLA MOBILITY: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based on CSI-RS", 《3GPP TSG RAN1 #67 R1-114023》 *
ZTE: "Evaluation for DMRS pattern enhancement in NC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BIS R1-1310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3454A (ja) 2015-02-02
JP6262950B2 (ja) 2018-01-17
US9814054B2 (en) 2017-11-07
WO2015008568A1 (ja) 2015-01-22
US20160165616A1 (en)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4435B (zh)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958628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93625A (zh)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干扰降低方法
KR102189764B1 (ko) 신 캐리어 유형에 대한 기준 신호 설계를 가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340379B (zh) 一种csi-rs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JP5756541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09561401B (zh) 在使用非授权频段的小区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US20120113950A1 (en) Method Of Coordinating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iv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874451B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6719393B2 (ja) 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AU201339553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co-channel cell interference
KR20110018803A (ko) 협력형 다중 안테나 송수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셀-특이적 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단말의 협력형 다중 안테나 송수신 전송방법
CN104350777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干扰估计方法
EP2830383A1 (en) A method to optimize almost blank subframe us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428777A (zh)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6509788A (ja) Csi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EP2924886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transmissions via beam sector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692000A (zh) 接收公共控制消息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U2015297069B2 (en) Methods for adapting over-the-air synchronization to radio conditions
EP354103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8076528A (zh) 一种信息冲突处理方法及终端
KR20170055511A (ko) CoMP JT 통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11512679A (zh) 无线发送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
CN11566579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46436A1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demodul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