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2936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2936A
CN105392936A CN201480040675.7A CN201480040675A CN105392936A CN 105392936 A CN105392936 A CN 105392936A CN 201480040675 A CN201480040675 A CN 201480040675A CN 105392936 A CN105392936 A CN 105392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ortion
sink
washing machine
washings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6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2936B (zh
Inventor
船见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92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4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实现脱水力提高的洗衣机(1),在洗涤槽(30)的内周面形成多个第1槽部(33a),所述第1槽部(33a)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反转方向(T1))倾斜,并且第1槽部(33a)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洗涤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往的洗衣机的一个例子。该洗衣机具有将上面开口来收纳洗涤物的有底筒状的洗涤槽,在洗涤槽的底部可旋转地配置搅拌翼。
上述结构的洗衣机通过洗涤槽的高速旋转进行脱水。此时,从洗涤物飞散的水滴由于离心力沿洗涤槽的周壁内周面上升,并从周壁上端部向洗涤槽外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47190号
然而,按照上述以往的洗衣机,虽然通过洗涤槽的高速旋转进行脱水,不过为了在更暂时进行脱水,仍谋求提高脱水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脱水力提高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洗衣机,具备形成为将上面来收纳洗涤物的有底筒状的洗涤槽,该洗衣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洗涤槽在内周面具有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倾斜的多个第1槽部,第1槽部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
根据该结构,在进行脱水动作时,洗涤槽沿规定方向旋转,从洗涤物飞散的水滴沿设置于洗涤槽的内周面的第1槽部上升。
另外,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相邻的第1槽部之间,形成第1隆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上述洗涤槽在内周面具有多个第2槽部,所述第2槽部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前方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第2槽部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
另外,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在相邻的第2槽部之间形成第2隆起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于洗涤槽的内周面的第1槽部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向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倾斜,且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所以从洗涤物飞散的水滴沿第1槽部顺利地上升。因此,能够加速进行脱水动作时洗涤水的排出,提高脱水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槽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槽的周壁的展开图。
图4为将图3中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对脱水动作中作用于水滴的径向的力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对脱水动作中作用于水滴的旋转方向的力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表示脱水动作中的、水滴的轨道与水滴的直径的关系的图。
图9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洗涤槽的周壁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10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洗涤槽的周壁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概略结构的正面剖视图。此外,图1的近前侧为洗衣机1的正面,进深侧为背面。
洗衣机1为全自动型洗衣机,具备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制的外箱10。外箱10被制成长方体形状,其上面以及底面为开口部。在外箱10的上面开口部固定有设置了操作面板等的合成树脂制的上面板11。在外箱10的底面开口部通过螺钉固定合成树脂制的底座12。在底座12的四角设置用于将外箱10支承于地上的脚部13。
在上面板11开设有用于向洗衣机1内投入洗涤物的洗涤物投入口14。上盖15在洗衣机1的进深侧通过水平转动轴被枢转支承于上面板11。通过使上盖15在近前侧上下转动,能够开闭洗涤物投入口14。由此,能够向后述的洗涤槽30中投入洗涤物,或从洗涤槽30取出洗涤物。
在外箱10的内部收容有水槽20与洗涤槽30。洗涤槽30收纳于水槽20,存积溶解洗涤剂后的水或者漂洗用的水(以下,统称为“洗涤水”)。水槽20以及洗涤槽30都呈上面开口的有底筒状的杯形,以各自的轴线铅垂、且水槽20处于外侧、洗涤槽30处于内侧的形态同心配置。
水槽20相对于外箱10由悬架部件(未图示)悬吊。悬架部件以连结水槽20的外表面下部与外箱10的内表面拐角部的形态配置在共计4个部位,将水槽20支承为能够在水平部内摆动。
洗涤槽30具有底壁30a与从底壁30a的周缘向上方延伸的周壁30b。周壁30b形成为内径向上方暂时间变大。另外,在周壁30b上,仅在上端部设置有呈环状配置的多个排水孔31。该排水孔31被设置用于将脱水时从洗涤物拧出的水(含洗涤水等)向水槽20排出。在洗涤槽30的上部开口部的边缘装配有环状的平衡器32,所述平衡器32在为使洗涤物脱水而使洗涤槽30高速旋转时起到抑制振动的作用。此外,可以在平衡器32设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排水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脱水时从设置于平衡器32的排水孔排出水分,因此可以不在洗涤槽30的上端部设置上述排水孔31。另外,除了上述排水孔31之外,还可以在平衡器32设置排水孔。另外,在洗涤槽30的内部底面可旋转地配置用于使槽内洗涤水产生流动的搅拌翼70。
在水槽20的下面安装有驱动单元40。驱动单元40包括马达41、带传动机构42以及离合器、制动机构43。带传动机构42将马达41的旋转输出向离合器、制动机构43传递。离合器、制动机构43从中心部向上方突出被同轴配置的脱水轴44与搅拌翼轴45。脱水轴44与搅拌翼轴45为双层轴结构,脱水轴44配置于搅拌翼轴45的外侧。脱水轴44从下方朝上方贯穿水槽20底面,支承洗涤槽30。搅拌翼轴45从下方向上方贯通水槽20进而贯通洗涤槽30的底壁30a,支承搅拌翼70。
搅拌翼70进行55~300rpm的旋转,进行洗涤或者漂洗。在脱水时,搅拌翼70同洗涤槽30一起以0~1200rpm旋转从而进行脱水。在脱水轴44与水槽20之间以及脱水轴44与搅拌翼轴45之间分别配置有用于防止漏水的密封部件。
在上面板11内的空间配置有电磁开闭的供水阀(未图示)。在连接于供水阀的上游侧并且贯通上面板11向上方突出的连接管51上连接供给自来水等上水的供水软管(未图示)。另外,供水阀的下游侧连接于配置在面向洗涤槽30的内部的位置的容器状的供水口(未图示)。
另外,在上面板11内设置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通过设置于上面板11的上表面的操作显示部(未图示)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操作指令,向驱动单元40、供水阀以及排水阀68发出动作指令。另外,控制部向操作显示部发出运转程序、各步骤的所用时间等运转内容的显示指令。
在水槽20的底部安装有将水槽20以及洗涤槽30之中的水向外箱10之外排水的排水软管60。水从开设于水槽20底部的排水管61流入排水软管60。在脱水时,向洗涤槽30的外侧排出的水经由配水管(未图示)流向排水软管60。
在洗涤槽30与水槽20之间夹入密封圈(未图示),防止来自中心部的漏水。在水槽20的底面中心部安装有密封保持架63,在与水槽20之间直至排水管61形成包括排水管61在内的排水路径。在洗涤槽30的底部沿圆周设置4个部位的排水口67,排水口67将洗涤槽30内部的水从排水管61导向电磁开闭的排水阀68。在密封保持架63,在内侧压入油封(未图示),油封密封洗涤槽30,由此洗涤槽30成为能够旋转且水密的结构,在水槽20与洗涤槽30之间形成独立的排水管道66。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进行搅拌翼70旋转的洗涤时,洗涤槽30内的水被排水阀68封止,仅在洗涤槽30内存积水。此时,在洗涤槽30与水槽20之间未存积水。由此,实现洗涤时的节水性。在进行脱水时则打开排水阀68,将洗涤槽30内的水向外部排水。此时,脱水轴44、搅拌翼轴45与洗涤槽30通过马达41的驱动进行旋转,而利用上述的油封可使洗涤槽30与密封保持架63能够相对旋转并且持续得到水密结构。
接下来,对洗涤槽30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洗涤槽30的立体图,图3为洗涤槽30的周壁30b的展开图,图4为将图3中的区域R放大示出的放大图。在洗涤槽30的周壁30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1槽部33a、第2槽部33b。第1槽部33a、第2槽部33b例如能够通过冲压加工成形。
第1槽部33a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倾斜。也就是,在进行脱水动作时,洗涤槽30沿正转方向(图2中的T2方向,且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1槽部33a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进行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T1方向)倾斜。另外,第2槽部33b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洗涤槽30的旋转方向前方(T2方向)倾斜。
第1槽部33a、第2槽部33b形成为曲线状,其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朝上方暂时增大。第1槽部33a、第2槽部33b分别沿洗涤槽30的旋转方向大致等间隔地并排设置。通过形成第1槽部33a,从而在相邻的第1槽部33a之间形成隆起的第1隆起部37a。另外,在第2槽部33b之间也同样形成第2隆起部37b。
如图4所示,如果将第1槽部33a以及第2槽部33b交叉的交点设为X0、第1隆起部37a以及第2隆起部37b交叉的交点设为X1、第1槽部33a与第2隆起部37b交叉的交点设为X2、第2槽部33b与第1隆起部37a交叉的交点设为X3,则交点X0成为在洗涤槽30的周壁内周面中最凹陷的形状。另外,交点X1成为在洗涤槽30的周壁内周面中最隆起、也就是突出的凸状的突出部。进而,交点X2、X3比交点X0隆起,又比交点X1低,既不是凸部,也不是凹部,兼具交点X0与X1的形状的一部分。例如,当以最凹陷的交点X0为基准、将其比率设为“0”的情况下,可以将最突出的交点X1的比率形成为“1”,将处于中间的交点X2、X3的比率形成为“0.5”。利用该比率,如后所述能够使水滴沿第1槽部33a顺利地上升,并且减轻对洗涤物布料的损伤。此外,该比率不过为简单的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将第1槽部33a的剖面形状示意性示出。此外,在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以未形成第2槽部33b的状态进行图示。在相邻的第1槽部33a之间,如前文中说明的那样形成第1隆起部37a。该第1隆起部37a在两侧以朝相邻的第1槽部33a下降的方式形成非常平缓的倾斜面36。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分散至洗涤槽30的周壁30b(参照图2)的水滴从倾斜面36顺利地导向第1槽部33a。另外,在洗涤动作中,洗涤物在洗涤槽30的周面与第1隆起部37a摩擦,例如作用与用搓衣板洗涤时的作用相同的摩擦洗涤的动作。此外,由于第1隆起部37a为平缓隆起的形状,因此能够减少对洗涤物布料的损伤。
第2槽部33b也形成为与第1槽部33a相同的剖面形状,相邻的第2槽部33b之间隆起从而形成第2隆起部37b。该第2隆起部37b也以朝相邻的各个第2槽部33b下降的方式形成非常平缓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以划分因设置第1槽部33a而形成的倾斜面36的形态形成。即,通过设置第1槽部33a而形成的倾斜面36,由于设置第2槽部33b而在相邻的第2槽部33b间、以第2隆起部37b为界被划分,形成大致矩形的倾斜片36a。
例如,在第1隆起部37a、第2隆起部37b交叉的一个交点X1,聚集4个倾斜片36a的各角部,所述各倾斜片36a的各对角部分朝向交点X0下降倾斜。因此,在其他的交点X0、X2、X3也聚集形成4个倾斜片36a的各角部,在交点X0,4个倾斜片36a朝向交点X1侧上升倾斜。另一方面,在交点X2、X3,4个的倾斜片36a不朝处于对角的方向倾斜,而是相邻的角部朝交点X0侧下降倾斜,并朝交点X1侧上升倾斜。
此外,在图5中,第1槽部33a、第2槽部33b的深度、也就是第1隆起部37a的高度h优选为大致2mm。另外,相邻的第1槽部33a间(水平方向上的长度)w例如优选为大致50mm左右。因此,倾斜面36的倾斜角度(将洗涤槽30的周壁内周面视为水平而上升的角度)优选为5°以下。由此,在脱水动作中可顺利地引导水滴,并且在洗涤动作中能够实现减少对布料的损伤。此外,第2槽部33b间不以脱水为目的。因此,第2槽部33b间与第1槽部33a间w相比,可大可小,也可以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间隔w比第2槽部33b间大的例子。在此,如果以前文中说明的各交点X0、X1、X2、X3的比率为基准,则相对于交点X0,交点X1的高度h为2mm,交点X2、X3为1mm。以上的数值不过为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产生的脱水的作用进行说明。图6为对脱水动作中作用于水滴W的径向的力进行说明的图。在从洗涤物飞散的水滴W朝向径向(R方向)作用离心力F1。此时,洗涤槽30的周壁30b相对于铅垂(Z方向)倾斜。因此,离心力F1分解为沿倾斜面向上的分力F2与相对于倾斜面垂直的方向的分力F3。由此,水滴W利用沿倾斜面向上的分力F2克服重力F0在周壁30b上上升。
图7为对脱水动作中作用于水滴W的旋转方向的力进行说明的图。水滴W同洗涤槽30一起旋转,不过沿与旋转方向(T2方向)相反的方向(T1方向)受到空气阻力F4。因此,在水滴W作用有空气阻力F4与向上的分力F2合成后的合力F5。由此,水滴W沿旋转方向后方(T1方向)后退并且在周壁30b上上升。
图8为表示脱水动作中的水滴W的轨道p与水滴W的直径的关系的图。水滴W在周壁30b上沿周向边旋转边上升。此时,水滴W凝结多个水滴并且上升。因此,水滴W随着沿周壁30b上升直径变大,作用于水滴W的离心力F1以及空气阻力F4也变大。由于离心力F1与水滴W的重量成比例,因此与水滴W的半径的立方成比例地变大。空气阻力F4与水滴的表面积成比例,所以与水滴W的半径的平方成比例地变大。因此,随着水滴W的直径增大,相比空气阻力F4,离心力F1更大地作用于水滴W。因此,水滴W沿周壁30b上升的轨道p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
通过将第1槽部33a形成为与水滴W的轨道p对应的曲线状,使得水滴W沿第1槽37a在周壁30b的内周面上顺利地上升。由此,能够加速洗涤水的排水,实现脱水力的提高。
接下来,对洗衣机1的洗涤、脱水步骤中的动作进行说明。洗涤、脱水步骤具有洗涤动作、漂洗动作、脱水动作。将洗涤物投入洗涤槽30中,控制装置作出运转开始指令。由此控制供水阀(未图示)供水直至达到规定水位。在进入洗涤动作后,将马达41的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42、搅拌翼轴45传递给搅拌翼70,使搅拌翼70沿正转方向T2以及反转方向进行反转动作。此时,根据搅拌翼70的动作,洗涤槽30内的洗涤物与洗涤水被搅拌,对洗涤物进行清洗。
当使搅拌翼70旋转时,沿周向产生水流。此时,在洗涤物作用有周向的水流所产生的扭转的动作。另外,由于离心力而在外周侧移动的洗涤物与通过在洗涤槽30的周壁30b形成第1槽部33a而形成在该第1槽部33a之间的第1隆起部33a摩擦。由此,对洗涤物作用摩擦洗涤的动作,清洗效果提高。另外在形成第2隆起部37b的情况下,洗涤物还与该第2隆起部37b摩擦。由此,对洗涤物作用摩擦洗涤的动作。另外,还作用有第1隆起部37a以及第2隆起部37b的交点X1的突出部与洗涤物的摩擦,更加提高了清洗效果。这样,由于第1隆起部37a的方向相反,因此摩擦洗涤所产生的动作也不同,并且对洗涤物作用与隆起部的交点X1的摩擦洗涤,能进行多种多样的洗涤动作,从而清洗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
在开始洗涤动作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搅拌翼70并打开排水阀68。由此,洗涤槽30内的水经由排水口67进而经由排水管61向排水软管60排水。
接着开始脱水动作。在脱水动作中,通过离合器、制动机构43将脱水轴44连结于马达41。由此,通过马达41的驱动使洗涤槽30沿正转方向T2高速旋转从而进行脱水动作。通过洗涤槽30的高速旋转而从洗涤物飞散的水滴沿着第1槽部33a在周壁30b的内周面上上升,并从排水孔31导向水槽20。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洗涤水的排水,实现脱水力的提高。被导向水槽20后的洗涤水经由设置于水槽20的底部的排水口67从排水软管60排出。另外,通过设置第1槽部33a以及第2槽部33b而形成第1隆起部37a以及第2隆起部37b,因此在贴靠于洗涤槽30的周壁30b的洗涤物之间产生缝隙,能够减轻被洗涤物封堵的状态。因此,水滴如上所述沿着槽上升,可顺滑并且急速地进行洗涤水的排水,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水排净的脱水。其结果,脱水时间变短,同时尤其能够减少洗涤物中所含的水分量,能够提高脱水率。
在开始脱水动作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马达41,关闭排水阀68并打开供水阀(未图示)。如果在脱水槽30中存积规定量的水,则关闭供水阀(未图示)。接下来,与洗涤动作相同,进行漂洗动作。
在开始洗涤动作经过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上述的脱水动作。然后,在脱水动作进行规定时间后,结束洗涤、脱水步骤。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洗涤槽30的周壁30b内周面形成多个第1槽部33a,所述第1槽部33a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反转方向T1)倾斜,并且第1槽部33a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由此,在脱水动作时,通过使洗涤槽30沿正转方向(逆时针方向)T2高速旋转,能使水滴W沿第1槽33a在周壁30b的内周面上顺利地上升。因此,能够加速洗涤水的排水,实现脱水力的提高。
另外,第1槽部33a的侧壁由相对于径向倾斜的倾斜面36构成,在相邻的第1槽部33a之间形成隆起的第1隆起部37a。由此,能够将飞散至周壁30b的水滴从倾斜面36向第1槽部33a顺利地引导。另外,在洗涤动作中,洗涤物虽与洗涤槽30的周面摩擦,不过由于第1隆起部37a由平缓的倾斜面36形成,因此能够减轻对洗涤物布料的损伤。
另外,形成上部相对于下部向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前方(旋转方向T2)倾斜的多个第2槽部33b,并且第2槽部33b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由此,在存积洗涤物的洗涤槽30的下部,第1槽部33a与第2槽部33b交叉的交点X0部分凹陷,但其余部分为突出的形状。例如,第1隆起部37a以及第2隆起部37b交叉的交点X1的部分呈凸状突出。因此,在四方形成倾斜片36a的交点X1与洗涤物摩擦。由此,在洗涤动作中,在洗涤物与洗涤槽30的周面摩擦时,能够提高清洗效果。
此外,作为洗涤槽30,例示了由将上面开口且使内径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有底筒状构成的结构。但是,即便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相同直径的有底筒形状的结构,通过形成前文中说明的第1槽部33a,也会使水滴W利用空气阻力F4沿着第1槽部33a朝旋转方向后方(T1方向)后退,从而在周壁30b上上升,所以从上端部侧被排水。因此洗涤槽30无需一定为由将上面开口且使内径朝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有底筒状构成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
图9为第2实施方式的洗涤槽30的周壁30b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33a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朝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不过第2槽部33b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恒定的直线状。在进行脱水动作时,洗涤槽30仅沿正转方向T2旋转,使用第1槽部33a进行排水。由此,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至此,关于脱水,通过至少形成第1槽部33a,可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中对脱水作用的同等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10为第3实施方式的洗涤槽30的周壁30b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在第3实施方式中,未形成第2槽部33b。由此,在洗涤动作中,当洗涤物与洗涤槽30的周面摩擦时,与形成第2槽部33b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洗涤物损伤地进行清洗。另外,关于脱水,通过至少形成第1槽部33a,可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中作用于脱水的同等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以设置设有排水孔31的“无孔”型的洗涤槽30的洗衣机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在洗涤槽30的周壁30b设置与多个水槽20连通的通水孔“有孔”型的结构,仍可同样实施。上述通水孔只要沿着各个第1槽部33a设置多个便可。根据该结构,在脱水时,如果被脱水后的水滴沿第1槽部33a上升,则每次经过通水孔都从中被排出,从而能进一步排净水。另外,最终上升的水滴经由排水孔31或者设置于平衡器32的排水孔被排出。因此,可很好地排净水,所以可期待脱水时间大幅度的缩短。并且对于洗涤物的清洗效果,可起到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将第2槽部33b同第1槽部33a一起设置的结构中,如果将上述通水孔设置在第1槽部33a与第2槽部33b交叉的交点X0,则脱水所产生的水滴立即被排出,因此有助于提高脱水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此外,作为洗涤槽30,例示了由将上面开口且内径朝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有底筒状构成的结构。但是,即使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相同直径的有底筒形状的结构,也可以形成前文中说明的第1槽部33a,并沿着该槽设置水槽20与洗涤槽30连通的通水孔。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在脱水时,水滴也会流入第1槽部33a,并从通水孔立即向水槽侧排出。因此,排水得到改进,实现了脱水率、脱水时间的缩短。另外,在洗涤时,可期待与前文中说明的同等的作用效果。
在以上的结构中,即便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相同直径的有底筒形状的结构,通过形成前文中说明的第1槽部33a,也会使水滴W利用空气阻力F4沿着第1槽部33a朝旋转方向后方(T1方向)后退,从而在周壁30b上上升,从上端部侧被排出。因此洗涤槽30无需一定为由将上面开口且使内径朝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有底筒状构成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
10外箱
11上面板
11a出入口
12底座
13脚部
14洗涤物投入口
15上盖
16延伸配置部
16a铅垂部
16b水平部
20水槽
30洗涤槽
30a底壁
30b周壁
31排水孔
32平衡器
33a第1槽部
33b第2槽部
36倾斜面
36a倾斜片
37a第1隆起部
37b第2隆起部
40驱动单元
41马达
42带传动机构
43离合器、制动机构
44脱水轴
45搅拌翼轴
51连接管
60排水软管
61排水管
63密封保持架
66排水管道
67排水口
68排水阀
70搅拌翼

Claims (5)

1.一种洗衣机,具备将上面开口来收纳洗涤物的有底筒状的洗涤槽,所述洗衣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槽在内周面具有多个第1槽部,所述第1槽部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后方倾斜,第1槽部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第1槽部之间形成第1隆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槽在内周面具有多个第2槽部,所述第2槽部的上部相对于下部朝脱水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前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第2槽部形成为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向上方暂时增大的曲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第2槽部之间形成第2隆起部。
CN201480040675.7A 2013-08-09 2014-02-26 洗衣机 Active CN105392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6144 2013-08-09
JP2013166144A JP5689933B2 (ja) 2013-08-09 2013-08-09 洗濯機
PCT/JP2014/054702 WO2015019639A1 (ja) 2013-08-09 2014-02-26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936A true CN105392936A (zh) 2016-03-09
CN105392936B CN105392936B (zh) 2017-09-15

Family

ID=5246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675.7A Active CN105392936B (zh) 2013-08-09 2014-02-26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89933B2 (zh)
CN (1) CN105392936B (zh)
WO (1) WO20150196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673A (zh) * 2017-04-28 2017-09-08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2552A1 (zh) * 2015-07-20 2017-01-2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4363A (en) * 1977-09-16 1979-04-07 Hitachi Ltd Washing tank of dehydrating washer
JPS54120958A (en) * 1978-03-13 1979-09-19 Hitachi Ltd Washing tank in washing machine doubling as dehydration
DE4445669A1 (de) * 1994-12-21 1996-06-27 Aeg Hausgeraete Gmbh Waschtrommel für eine Waschmaschine
JP2000153094A (ja) * 1998-11-20 2000-06-06 Toshiba Corp 脱水兼用洗濯機
KR20030004554A (ko) * 2001-07-05 2003-01-1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세탁기의 내조 구조
CN101153437A (zh) * 2006-09-27 2008-04-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2234904A (zh) * 2010-04-28 2011-11-09 博西威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洗涤和/或烘干设备的滚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1168U (zh) * 1976-01-29 1977-08-01
JPH08150286A (ja) * 1994-11-29 1996-06-11 Toshiba Corp 脱水兼用洗濯機
JP3864521B2 (ja) * 1997-12-09 2007-0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脱水兼用洗濯機
KR20000001786U (ko) * 1998-06-30 2000-01-25 전주범 세탁기의 세탁조
JP2002172296A (ja) * 2000-09-29 2002-06-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5348943A (ja) * 2004-06-10 2005-12-22 Toshiba Corp 洗濯機
JP4620137B2 (ja) * 2008-03-12 2011-01-26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4363A (en) * 1977-09-16 1979-04-07 Hitachi Ltd Washing tank of dehydrating washer
JPS54120958A (en) * 1978-03-13 1979-09-19 Hitachi Ltd Washing tank in washing machine doubling as dehydration
DE4445669A1 (de) * 1994-12-21 1996-06-27 Aeg Hausgeraete Gmbh Waschtrommel für eine Waschmaschine
JP2000153094A (ja) * 1998-11-20 2000-06-06 Toshiba Corp 脱水兼用洗濯機
KR20030004554A (ko) * 2001-07-05 2003-01-1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세탁기의 내조 구조
CN101153437A (zh) * 2006-09-27 2008-04-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衣机
CN102234904A (zh) * 2010-04-28 2011-11-09 博西威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洗涤和/或烘干设备的滚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673A (zh) * 2017-04-28 2017-09-08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33512A (ja) 2015-02-19
CN105392936B (zh) 2017-09-15
WO2015019639A1 (ja) 2015-02-12
JP5689933B2 (ja)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752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apparatus
JP6725820B2 (ja) 節水洗濯機の内槽
CN101994223B (zh) 洗衣机
CN207227750U (zh) 洗衣机
CN105568616A (zh) 一种无孔内桶洗衣机
US20130167596A1 (en) Washing machine
CN1217050C (zh) 单桶全自动洗衣机
CN104727071A (zh) 洗衣机及其气泡产生装置
CN105392936A (zh) 洗衣机
JP2021508564A (ja) 洗浄機器及び洗浄水の吐出方法
JP200701467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5408540B (zh) 洗衣机
JP6590555B2 (ja) 洗濯機用の攪拌翼および洗濯機
CN203700782U (zh) 波轮洗衣机
CN102535099B (zh) 洗衣机及洗涤干燥机
CN2516573Y (zh) 单桶全自动洗衣机
CN205012034U (zh) 洗衣机
US7578019B2 (en) Method for repositioning articles in a washing machine
CN203700801U (zh) 用于洗衣机的桶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JP2017136460A (ja) 洗濯機用の攪拌翼
JP2017158882A (ja) 洗濯機
KR20120001564A (ko)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CN105671845A (zh) 用于洗衣机的内筒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5999636U (zh) 一种洗衣机内桶
JPH0731790A (ja) 脱水兼用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